- 相關(guān)推薦
李商隱《晚晴》譯文、賞析
《晚晴》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描繪雨后晚晴明凈清新的境界和生意盎然的景象,表達出詩人欣慰喜悅的感受和明朗樂觀的襟懷,典型反映了作者桂幕初期的情緒心態(tài),下面是小編收集的李商隱《晚晴》譯文、賞析,歡迎閱讀!
晚晴
深居俯夾城⑴,春去夏猶清。
天意憐幽草⑵,人間重晚晴。
并添高閣迥⑶,微注小窗明⑷。
越鳥巢干后⑸,歸飛體更輕。
【注釋】
⑴夾城:城門外的曲城。
、朴牟荩河陌档胤降男〔荨
、遣ⅲ焊。高閣:指詩人居處的樓閣。迥:高遠。
、任⒆ⅲ阂蚴峭砭靶睍,光線顯得微弱和柔和,故說“微注”。
、稍进B:南方的鳥。
【白話譯文】
一個人深居簡出過著清幽的日子,俯瞰夾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
小草飽受雨水的浸淹,終于得到上天的憐愛,雨過天晴了。
登上高閣,憑欄遠眺,天高地迥,夕陽冉冉的余暉透過窗欞。
越鳥的窩巢已被曬干,它們的體態(tài)也恢復(fù)輕盈了。
【創(chuàng)作背景】
李商隱自開成三年(838)入贅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被視為李黨)以后,便陷入黨爭的狹谷,一直遭到牛黨的忌恨與排擠。宣宗繼立,牛黨把持朝政,形勢對他更加不利。他只得離開長安,跟隨鄭亞到桂林當(dāng)幕僚。鄭亞對他比較信任,在幕中多少能感受到一些人情的溫暖;同時離開長安這個黨爭的漩渦,得以暫免時時遭受牛黨的白眼,精神上也是一種解放。這首詩即是在此背景下寫成。
【賞析】
首聯(lián)說自己居處幽僻,俯臨夾城,時令正值清和的初夏。乍讀似不涉題,上下兩句也不相屬,其實“俯夾城”的“深居”即是覽眺晚晴的立足點,而清和的初夏又進而點明了晚晴的特定時令,不妨說是從時、地兩方面把詩題一體化了——初夏憑高覽眺所見的晚晴。
初夏多雨,嶺南尤然。久雨轉(zhuǎn)晴,傍晚云開日霽,萬物頓覺增彩生輝,人的精神也為之一爽。這種景象與感受,本為一般人所習(xí)見、所共有。詩人的獨特處,在于既不泛泛寫晚晴景象,也不作瑣細刻畫,而是獨取生長在幽暗處不被人注意的小草,虛處用筆,暗寓晚晴,并進而寫出他對晚晴別有會心的感受。久遭雨潦之苦的幽草,忽遇晚晴,得以沾沐余輝而平添生意,詩人觸景興感,忽生“天意憐幽草”的奇想。這就使作為自然物的“幽草”無形中人格化了,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詩人自己就有著類似的命運,故而很自然地從幽草身上發(fā)現(xiàn)自己。這里托寓著詩人的身世之感。他在為目前的幸遇欣慰的同時不期然地流露出對往昔厄運的傷感,或者說正由于有已往的厄運而倍感目前幸遇的可慰。這就自然引出“人間重晚晴”,而且賦予“晚晴”以特殊的人生含義。晚晴美麗,然而短暫,人們常在贊賞流連的同時對它的匆匆即逝感到惋惜與悵惘。然而詩人并不顧它的短暫,而只強調(diào)“重晚晴”。從這里,可以體味到一種分外珍重美好而短暫的事物的感情,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頷聯(lián)寫得渾融概括,深有托寓,頸聯(lián)則轉(zhuǎn)而對晚晴作工致的描畫。這樣虛實疏密相間,詩便顯得弛張有致,不平板,不單調(diào)。雨后晚晴,云收霧散,憑高覽眺,視線更為遙遠,所以說“并添高閣迥”(這高閣即詩人居處的樓閣)。這一句從側(cè)面寫晚晴,寫景角度由內(nèi)及外,下句從正面寫,角度由外及內(nèi)。夕陽的余暉流注在小窗上,帶來了一線光明。因為是晚景斜暉,光線顯得微弱而柔和,故說“微注”。盡管如此,這一脈斜暉還是給人帶來喜悅和安慰。這一聯(lián)通過對晚景的具體描繪,寫出了一片明朗欣喜的心境,把“重”字具體化了。
尾聯(lián)寫飛鳥歸巢,體態(tài)輕捷,仍是登高覽眺所見!俺睬、“體輕”切“晴”,“歸飛”切“晚”。宿鳥歸飛,通常是觸動旅人羈愁的,這里卻成為喜晴情緒的烘托。古詩有“越鳥巢南枝”之句,這里寫越鳥歸巢,帶有自況意味。如果說“幽草”是詩人“淪賤艱虞”身世的象征,那么,“越鳥”似乎是眼前托身有所、精神振作的詩人的化身。
作為一首有寓托的詩,《晚晴》的寫法更接近于“在有意無意之間”的“興”。詩人也許本無托物喻志的明確意圖,只是在登高覽眺之際,適與物接而觸發(fā)聯(lián)想,情與境諧,從而將一剎那間別有會心的感受融化在對晚晴景物的描寫之中,所以顯得特別自然渾成,不著痕跡。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谿生,又號樊南生,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原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市)人,后隨祖輩移居滎陽(今河南省鄭州市),晚唐時期詩人。
李商隱幼年喪父,隨母還鄉(xiāng)過著清貧的生活。十六歲時,因擅長古文而知名。大和三年(829年)移家洛陽,結(jié)識令狐楚等前輩!芭|h”令狐楚欣賞他的文才,親自授以今體章奏之學(xué),并給予資助,后又聘其入幕,至開成二年(837年),考中進士,及第后再入令狐楚幕,令狐楚死后,入“李黨”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幕,不久娶王女為妻。從此陷入“牛李黨爭”漩渦,被“牛黨”視為“背恩”“無行”。次年應(yīng)“博學(xué)鴻詞科”考試,已被錄取再遭刷落。會昌二年(842年)應(yīng)“書判拔萃試”,被授秘書省正字。宣宗即位后,牛黨得勢,其隨即放棄京職,隨李黨鄭亞赴桂海。后期十幾年時間,都漂流各地,為各地幕僚,開始篤信佛教。大中十二年(858年),因病退職還鄉(xiāng),在鄭州去世。
李商隱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其詩構(gòu)思縝密,多用含蓄象征的手法,精工富麗的辭采,婉轉(zhuǎn)和諧的韻調(diào),曲折細微地去表現(xiàn)深厚的情感。李商隱胸懷“欲回天地”,力促唐王朝中興的志向,但身處晚唐已無實現(xiàn)抱負的可能。其駢體章奏與哀誄之文因形式瑰麗、情文并茂而在當(dāng)時極負盛名,曾自編為《樊南甲集》等,李商隱還是晚唐杰出詩人,其詩各體俱有佳作,尤以五七言律絕成就為高,七言律詩的造詣更是上追杜甫而獨步晚唐。主要作品有《瑤池》等。
作者的詩詞成就:
李商隱的詩歌流傳下來的約600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觸及時政題材的占了相當(dāng)比重。李商隱的詠史詩有很高的成就。它們絕不是“發(fā)思古之幽情”的無病呻吟,也不同于前人那些托古以述懷的詩篇,而是著眼于借鑒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xùn)來指陳政事、譏評時世加以補充發(fā)揮,使詠史成為政治詩的一種特殊形式。無題詩是李商隱獨具一格的創(chuàng)造。它們大多以男女愛情相思為題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轉(zhuǎn),辭藻精麗,聲調(diào)和美且能疏密相間,讀來令人回腸蕩氣。
幼年的環(huán)境和所受的教育使李商隱的世界觀基本上屬于儒家體系,其人生態(tài)度是積極入世、渴望有所作為的。同時,他頗能獨立思考,很早便對“學(xué)道必求古,為文必有師法”的說教不以為然,甚至萌生出“孔氏于道德仁義外有何物”這樣大膽的想法。
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他起初醉心于李賀奇崛幽峭的風(fēng)格和南朝輕倩流麗的詩體,曾仿照它們寫了許多歌唱愛情的詩篇,如《燕臺》《河陽》《河內(nèi)》等。待屢次下第和被人譖毀的遭際向他顯示了人生道路的崎嶇不平,他的詩便開始表現(xiàn)出憤懣不平之氣和對社會的某些批判。大和末,甘露之變以血淋淋的現(xiàn)實打開他的眼界,使他在思想上和創(chuàng)作上都大進一步。這時他寫的《有感二首》《重有感》等詩,批判腐朽政治已相當(dāng)深刻有力。
【李商隱《晚晴》譯文、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李商隱《晚晴》賞析11-18
《晚晴》李商隱原文翻譯及賞析12-09
李商隱《晚晴》11-18
李商隱《晚晴》全詩翻譯與賞析09-13
李商隱《落花》譯文及賞析01-06
李商隱《瑤池》譯文、賞析08-09
李商隱《嫦娥》譯文及賞析10-26
李商隱《嫦娥》原文譯文賞析04-23
李商隱《隋宮》譯文及賞析10-13
李商隱《重有感》譯文、賞析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