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夜雨寄北》教案(精選11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李商隱《夜雨寄北》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李商隱《夜雨寄北》教案 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掌握為什么要剪“西窗燭”。
能力目標
背誦全文,并擴寫成一段優(yōu)美的文字。
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的思念之情,培養(yǎng)欣賞詩歌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難點:
設身當時的情境,感悟作者的情感。
教學準備:
黑板,教科書,多媒體教室。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一段背景音樂《相思》引入情境。
二、作者簡介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懷州河內人。詩與杜牧齊名,有“小李杜”之稱,有《李義山詩集》。
三、朗讀
結合注釋,快速的瀏覽一遍課文,老師范讀一遍,找朗誦水平高的學生范讀一遍,然后集體朗誦一遍。
四、重點串講,深入情境,領會作者的境地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侔蜕剑涸诮袼拇ㄊ∧辖h北。
、诠掺逦鞔盃T: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燭蕊。
③卻話:重頭談起。
這首詩所寄何許人,有友人和妻子兩說。前者認為李商隱居留巴蜀期間,正是在他三十九歲至四十三歲做東川節(jié)度使柳仲郢幕僚時,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認為在此之前李商隱已有過巴蜀之游。也有人認為它是寄給“眷屬或友人”的。從詩中所表現出熱烈的思念和纏綿的情感來看,似乎寄給妻子更為貼切。
開首點題,“君問歸期未有期”,讓人感到這是一首對話體的詩。詩前省去一大段內容,可以猜測,此前詩人已收到妻子的'來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歸故里。詩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團聚。但因各種原因,愿望一時還不能實現。首句流露出離別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漲秋池”是詩人告訴妻子自己身居的環(huán)境和心情。秋山夜雨,總是喚起離人的愁思,詩人用這個寄人離思的景物來表了他對妻子的無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個秋天的某個秋雨纏綿的夜晚,池塘漲滿了水,詩人獨自在屋內倚床凝思。想著此時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憶他們從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著自己的孤獨。
三、四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是對未來團聚時的幸福想象。心中滿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將來。那時詩人返回故鄉(xiāng),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竊竊私語,情深意長,徹夜不眠,以致蠟燭結出了蕊花。他們剪去蕊花,仍有敘不完的離情,言不盡重逢后的喜悅。這首詩既描寫了今日身處巴山傾聽秋雨時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來日聚首之時的幸福歡樂。此時的痛苦,與將來的喜悅交織一起,時空變換,此詩語言樸素流暢,情真意切!鞍蜕揭褂辍笔啄┲貜统霈F,令人回腸蕩氣!昂萎敗本o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現了作者思歸的急切心情。
五、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六、總結全文并背誦這首詩
七、布置作業(yè)
將本詩改寫成一段優(yōu)美的文字,字數不限,沒背會的同學下來將詩背熟!下節(jié)課交作業(yè)。
八、課后小結
李商隱《夜雨寄北》教案 2
教學目標:
1、參看注釋,了解詩句意思,大致理解詩文所描述的情景。
2、扣詞想像,深入感悟作者當時的離愁和對家人的深切思念。
3、有感情地朗讀詩文,熟讀成誦。
4、聯(lián)系比較,領悟寫法。
教學重點:
通過想像詩句描繪的景象,感受雨夜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寫夜雨及歡聚的情景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2、對比寫法的巧妙運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指名背《憶山東兄弟》,說說它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今天,再來學習一首寫思念家鄉(xiāng)親人的唐詩,看看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
二、讀題
(課前板書全詩)
1、詩題怎么理解?看注釋,思考,講通題意。(點擊注釋)
2、補充背景:這首詩是李商隱在一個雨夜寫給他妻子的一封信。當時李商隱在巴蜀的一個州府(今四川三臺縣)做幕僚,妻子卻在北方的長安居住,兩地分居,長期不能相聚。
三、讀通詩文,感知詩意
1、在那個雨夜,作者李商隱在信中給妻子講了些什么呢?先聽老師來讀讀。
2、同學們學著讀上兩三遍,把詩讀通順,讀出節(jié)奏。
3、指名讀,齊讀。
4、李商隱在信中究竟對妻子說了些什么呢?表達了個什么意思?請看看注釋,爭取自己弄明白。
5、質疑討論,梳通大意。
(1)理解第一句有難處嗎?——梳通大意。并補充:你知道當時作者與家人分別多久了嗎?(一年多了。)
(2)理解第二有問題嗎?(隨機感知:秋池——秋天的池塘,有什么特點?)梳通后提示:這雨是哪里的雨,哪個季節(jié)的雨?
(3)再看三、四句,釋疑。補充:“共剪西窗燭”意味著什么?“話”這里當“聊天”、“傾聽”講。話什么?(作者的感受,心情,對家人的思念。)——梳通句意。
6、再讀這首詩,看作者在詩中表達了什么感情,你是從哪里讀出來的?(思念家人——第一句;盼望團聚——第三、四句)
四、順情扣疑,導入深究
那么,作者的思念有多濃,盼望有多深呢?這些情感跟夜雨又有什么關系呢?讓我們走進這個雨夜,走進作者內心,去深入品讀。
1、先來感受一下這場夜雨。誰來讀一下寫夜雨的句子。
2、閉眼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聽到了怎樣的聲音?
3、這樣的夜雨會帶給游子怎樣的感受?誰有過雨夜里獨處的經歷?感受如何?獨在異鄉(xiāng)無人陪伴的李商隱當時在哪里?心情會如何?——讀出感受。
4、作者是怎樣讓我們看到這么豐富的東西,聽到這么豐富的聲音,體會到他內心的感情的?——借景抒情,僅用7個字,太凝練了!
五、抓住細節(jié),體悟詩情
1、在這個孤寂的雨夜,作者望著夜雨,在沉思些什么呢?哪些詩句是作者的所想?
2、扣“問”:
(1)(讀第一句)誰在問誰?妻子在哪里問?(在作者的想象里)
(2)當作者想到妻子在一次又一次急切地詢問自己的歸期,而自己又“未有期”時,作者心中會涌起怎樣的情緒?(焦急、愁苦、悲凄、怨恨……)——配樂讀詩——這焦急、愁苦、悲涼……都是怎么表達出來的?——畫“問歸期”、“未有期”:是將這兩組詞這六個字排放在一起迸發(fā)出來的!這是一個什么手法?(對比),這樣一對比,讓人感到這現實是怎樣的呀?(殘酷)
3、品讀幻想團聚的細節(jié)
(1)再讀后兩句。這兩句寫的是什么情景?(想像與妻子團聚的情景)
(2)你仿佛看到怎樣的畫面?
(3)你仿佛聽到作者在話什么?(小練筆)
(4)情境匯報:
A、在跳躍的火焰中,作者一邊剪著燭花,一邊深情地對妻子說:……
B、作者握著妻子的手,感慨地說:與你在一塊的日子多溫馨啊!可那個雨夜……
(5)在作者幻想團聚的夜晚,作者話點別的什么不行嗎?為何偏要“話巴山夜雨時”?(它和“共剪西窗燭”再次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對比,今夜的孤寂顯得更加難以排遣)。
4、配樂讀整首詩,問:在這雨夜寫下的寄出的是一腔什么情緒?
六、比照互讀,感悟寫法
1、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遠在他鄉(xiāng)與親人分離的游子都會產生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尤其是逢上特別的時刻!僮x《憶山東兄弟》。
2、將《夜雨寄北》與《憶山東兄弟》比較一下,有什么異同?
(同:都選取了典型的時刻來寫,都用了對比的手法,都通過寫所想來抒情。異:《夜》詩選取了更典型的細節(jié),且表達更含蓄。)
李商隱《夜雨寄北》教案 3
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李商隱的文學常識;有節(jié)奏地誦讀詩歌,整體感知詩歌意蘊。
2、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理解詩文中的情感。
教學重點:
目標1
教學難點:
目標2
教學方法:
朗讀、討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中國被稱為詩的國度,在這里面不僅留下的詩篇浩如煙海,其中更是名家輩出。我想這其中大家最為了解的應該就是李白與杜甫吧。其實,除了這兩位之外,還有許多著名的詩人,其中就有被稱為“小李杜”的李商隱和杜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李商隱的一首詩《夜雨寄北》。
二、整體感知
1、釋題。“夜雨”指秋天夜里下的雨。“寄北”即寄給北方的友人,“北”是指長安,因在蜀地之北,故稱;一作“內”,即內人、妻子,指寄給在北邊的妻子。文題蘊涵著離情別緒的綿綿意境。
2、作者介紹。李商隱(約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唐代詩人。曾任縣尉、秘書郎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其詩揭露和批判當時藩鎮(zhèn)割據、宦官當權和上層統(tǒng)治集團的腐朽糜爛。所作“詠史”詩多托古以斥時政,“無題”詩也常有所寄寓。擅長律、絕,富于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與杜牧合稱為“小李杜”。有《李義山詩集》傳世。
3、寫作背景。李商隱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壯志,可惜“運與愿違”,他“一生襟抱未嘗開”,他的詩多寫時代離亂、個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纏綿深摯的愛情詩和借古諷今的詠史詩最有特色。他與杜牧生活在同一時代,被世人并稱為“小李杜”。
秋雨綿綿中的有天,他收到遠在長安的妻子的來信,問他何時能回長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來信,激起了詩人無限的感慨,詩人依窗觀雨景,吟成了此詩。
4、教師范讀,領讀,學生齊讀。
三、感受品味
1、“君問歸期未有期”——您問我的歸期,但我的歸期沒有定。
品評:一句之中兩個“期”字,先停頓后轉折,一問一答,一揚一抑,思念友人、欲歸不得的愁苦躍然紙上。
2、“巴山夜雨漲秋池”——現在我是獨居在巴山的旅館里,面對不停夜雨,只見秋天的池水往上漲。
品評:寫眼前景象,使已躍然紙上的愁苦交織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漲滿的秋池!皾q”字,既寫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現詩人愁思之綿綿深重。
3、“何當共剪西窗燭”——什么時候才能夠與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燭長談。
品評:何當:什么時候。剪燭:形容深夜秉燭長談。此句設想日后重逢的時候。
4、“卻話巴山夜雨時”——再來敘說起我獨居巴山的旅館中面對夜雨的情景。
品評:卻話:回敘。此句向“君”追話今夜“我”思“君”而不得歸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緒在現實與想象中徘徊。
四、合作探究
1、“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二句有什么意蘊?
明確:獨剪殘燭,夜深不寐,在淅淅瀝瀝的巴山秋雨聲中閱讀妻子詢問歸期的信,而歸期無準,其心境之郁悶、孤寂,是不難想見的。作者卻跨越這一切去寫未來,盼望在重聚的歡樂中追話今夜的`一切。于是,未來的樂,自然反襯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來剪燭夜談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時的快樂。四句詩,明白如話,卻何等曲折,何等委婉,何等含蓄雋永,余味無窮!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確:這首詩通過歸期的問詢和回答,抒發(fā)詩人羈旅他鄉(xiāng)對妻子思念的深情。詩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復出現,造成了回環(huán)往復、纏綿曲折的意思。
五、當堂測驗
1、文學常識填空:李白、杜甫在文學史上有“大李杜”之稱,而本詩的作者______和杜牧則有“小李杜”之稱。(2分)
2、解釋下列詩句中加下畫線的字的意思。(2分)
、俸萎敼布粑鞔盃T[何當]:_____
、趨s話巴山夜雨時[卻話]:_____
3、《夜雨寄北》詩中寫思歸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寫出了對未來歡聚的向往之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2分)
4、對《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確的是()(2分)
A.“君問歸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無法盡快與好友相見的無奈。
B.“巴山夜雨漲秋池”是說自己處境的孤寂凄冷。
C.“何當共剪西窗燭”是指對與好友促膝深談的深切期盼。
D.詩中最后兩句是實寫自己的經歷。
5、對李商隱的《夜雨寄北》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像用詩寫的回信,通過歸期的問詢和回答,抒寫詩人羈旅他鄉(xiāng)對友人思念的深情。
B、一、二句詩人將自己與友人的深情厚意和異鄉(xiāng)的夜雨景色貼切地融合在一起,綿綿雨中,更見兩地相思情重。
C、三、四句寫在巴山秋雨之夜,與久別重逢的親人徹夜暢談的歡聚場面。
D、詩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復出現,造成回環(huán)往復、纏綿曲折的意境。
6、選出對李商隱《夜雨寄北》賞析有誤的一項:()
A、這首七絕情思委婉,清新流暢。詩人以眼前之景預測未來,遙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貫注其中。
B.第一句一問一答,跌宕有致,極富表現力,其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已躍然紙上。
C、“何當”為想像希望之詞。對坐西窗,共剪燭花,想像美麗,寫得逼真,揭示出詩人深摯的思念之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現作者看重這異鄉(xiāng)奇景,要將它描述給親友聽。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將這首詩翻譯成一份現代書信(加入適當想象)。
板書設計:
夜雨寄北
問歸期未有,夜雨漲秋池——綿綿愁思;羈旅之愁
何當共剪,卻話夜雨——盼望早歸。思歸之苦
李商隱《夜雨寄北》教案 4
一、教材與教學目標
教材:明代詩人楊慎的《臨江仙·夜雨寄北》。
教學目標:通過學習該詩,使學生了解詩歌的意境和詩人的藝術特色,感悟人生和自然的關系,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感悟夜雨和寂寞相伴,以及詩人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難點:如何領悟詩人通過事物的描寫所展現的'精神世界。
三、教學方法與教學過程
教學方法:講解、討論、欣賞、朗讀、寫作。
教學過程:
1、導入
制作詩歌PPT,讓學生了解楊慎是民間流傳廣泛的詩人之一,本詩是他較為著名的作品,說明楊慎的詩歌創(chuàng)作風格和主題特點。
t2、欣賞
播放楊慎《臨江仙·夜雨寄北》朗誦音頻,要求學生聽詩歌,感受其音樂之美。
3、講解
。1)從詩歌的情節(jié)結構來說,可以分為三部分:描述夜雨,寄托思念,詠嘆自身身份。
(2)從詩歌的意境來說,主要是表現夜雨和寂寞相伴的情景,詩人寄托思鄉(xiāng)之情,表達出人生悲歡離合的哀婉。
。3)從詩歌的藝術特色來說,應該注意楊慎的用詞精準,形象深刻,意境空靈清新。
4、討論
(1)分小組討論詩歌中的語言表達,可以分析出哪些詞語尤為精準,理解和理解過程。
。2)分析詩哲學,表達詩人對人生和自然的感受,并引導學生思考人生和自然的關系。
5、寫作
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寫一篇自己的詩歌,表達自己的情感。
四、教學評價
通過學習分析《夜雨寄北》這首古詩,讓學生深入領悟詩歌思想內涵,提高理解能力和寫作水平,達到了以文會友的目標。
李商隱《夜雨寄北》教案 5
一、教學設想
喜歡古典詩詞悠遠的意境,清麗淡雅的筆墨,寥寥幾筆便勾勒出疏云淡影的古樸畫卷,展卷細賞,得意而忘言。古典詩詞是中華民族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文學藝術,它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藝術象征、美的象征、審美情感的象征。教學古典詩詞就是要通過精巧的設計引導學生把握本民族的獨特的審美心理和文化情趣,從而了解民族文化,熱愛民族文化,并且使這些民族文化觸及學生的情感漣漪,心有所思,情有所感,遷移到現實生活中,用心感受天地萬物,大千世界,且歌且行,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與欣賞。
詩詞意境優(yōu)美,內涵豐富,如何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產生共鳴呢。
我想,教師如何使用多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造新穎、生動、活潑的課堂形式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課程標準》告訴我們,“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到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落實到古典詩詞課堂教學中,就是要求教師樹立全面的學生觀、全新的課程觀,不但自己具有開放的思維,對文本有深入而獨到的見解,而且能夠引導學生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去調動學生對詩詞的感受、理解和體驗,訓練他們的個性化的表達,使他們在課堂學習中能真正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從而享受到審美樂趣。本節(jié)課我嘗試使用唐詩素描的方法,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二、教學目標
1、教會學生誦讀,讓學生在吟詠之中加深理解,熟讀成誦。
2、學習閱讀詩歌的方法并初步賞析詩歌。
3、培養(yǎng)學生想象水平、朗讀水平及初步賞析水平。
4、了解我國古代詩歌的重要性,培養(yǎng)閱讀詩詞興趣。
5、品味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三、教學重點
1、學習閱讀詩歌的方法并初步賞析詩歌。
2、品味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通過唐詩素描,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四、教學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想象水平、朗讀水平及初步賞析水平。
2、通過唐詩素描,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我喜歡聽雨,小雨聲使我感覺溫柔靜謐和平,而又纏綿彌漫無盡。中雨聲使我感到活潑跳蕩滋潤,似乎這聲音能帶來某種新的轉機,新的希望。大雨聲使我壯懷激烈,威嚴和恐怖呼喚著豪情,而突然的風聲能使我的心一下子抽緊在一起,風聲雨聲混在一起能使我沉浸于憂思中而又躍躍欲試。
李商隱獨坐窗前,聽雨聲潺潺,輕飛的雨絲撩起了他怎樣的思緒呢。
(設計意圖:以優(yōu)美雋永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ǘ┱b讀詩歌
1、配樂范讀詩歌。
2、學生自由誦讀詩歌。
3、指名配樂朗讀。
4、齊讀詩歌。
。ㄔO計意圖:在反復誦讀中,理解詩歌的意境和情感。)
。ㄈ┳呓髡
1、先由學生介紹李商隱的相關資料
2、教師再做整理歸納: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豀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是晚唐時期很有影響的一位著名詩人,他的詩現存的有待600余首。
李商隱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壯志,可惜“運與愿違”,他“一生襟抱未嘗開”,他的詩多寫時代離亂、個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纏綿深摯的愛情詩和借古諷今的詠史詩最有特色。
唐宣宗大中五年至大中九年,即公元851年--855年,李商隱在東川(今四川三臺)節(jié)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擔任書記(相當于現在的秘書)之職。
秋雨綿綿中的一天,他收到遠在長安的妻子的來信,問他何時能回長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來信,激起了詩人無限的感慨,詩人依窗觀雨景,吟成了此詩。
(設計意圖:知人論世,了解背景,為解讀詩歌做好鋪墊。)
。ㄋ模┮褂昵樗迹ㄕw感知)
纏綿的雨絲撩起了詩人怎樣的思緒呢。
這是作者留滯巴蜀寫給北方妻子的詩。詩中描繪了他在巴山秋雨之夜對妻子的懷念。
作者先寫自己客居巴山在秋雨連綿、漲滿秋池的夜晚懷念妻子的情景。
在這樣的夜晚,作者輾轉不眠,孤燈聽雨,滿懷離愁,內心充溢著對妻子深深的懷念之情。但此情此景妻子此時并不知道,什么時候妻子能知道自己這種心情呢。由此,作者盼望有一天能回到家鄉(xiāng),在西窗燭下向妻子談談,今夜雨中思親的情景。
前兩句寫客中境況,后兩句寫對重聚的渴望,情緒遞升。由降到升,把客中的寂寞孤獨及寂寞中的強烈希望表現得很有層次,很有感染力。
。ㄔO計意圖:整體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
。ㄎ澹┮褂暝娗椋毑科肺觯
哪句詩打動了你的心。
說說你的理由。
——君問歸期未有期
其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已躍然紙上,一個突兀而起的問與答,回答以它的不能確定而給人以失望。
——巴山夜雨漲秋池
1、 在這個個秋天的夜晚,整個巴山都在下雨,雨水的綿密以至于使池塘水滿。沒完沒了的雨聲打著山間的草木和水里的浮萍,也敲動了離人的心弦,秋雨所帶來的寒漠與凄清,更為濃重地渲染了愁思與離情,何況還有不能確定的歸期。
2、巴山意味著遙遠的異鄉(xiāng),季節(jié)是凄清孤寂最容易勾動歸思和寂寞情懷的秋天。時間也是寂靜黑暗的夜晚,獨居他鄉(xiāng)的詩人也特別容易感受到寂寞憂傷的'氛圍,雨也撩撥人的情緒。
風雨如晦的夜晚最易引人傷懷。
3、“漲”非常富有神韻,是憑感覺而不是憑視覺!坝隄q秋池”在黑暗的雨夜是看不見的,表現在漫長的雨夜中,詩人徹夜無眠的情景和寂寞無聊的心境。
4、 拓展
。1)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
。2)一枝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
。3)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4)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5)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6)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7)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何當共剪西窗燭
他借“何當共剪西窗燭”把現在的時間推移到未來,把眼前的實景推移到想象境界:何時能與你共剪燭花于秋窗之下,共話如今這種巴山夜雨之中兩地的深深思念。那時,把如今這萬般愁苦都化作了回首往事的歡樂。
——卻話巴山夜雨時
對傷感辛酸的往事,人們總是帶著一種不堪回首的心情。但在這,詩人卻偏偏要回首,要重提巴山舊事,不是咀嚼痛苦,而是在將來的重逢歡樂中來回顧今日的寂寞凄涼。這種歡樂式的回顧,一方面使愉快的重逢變得珍貴,更充溢著幸福感,就像憶苦思甜一樣;另一方面那設想中將來愉快的重逢本身又照亮了今夕“巴山夜雨漲秋池”的情景。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一字一句入手,品析詩歌的意境與情感,體會詩歌用詞的巧妙之處。)
。┮褂晁孛
。1)唐詩素描
“唐詩素描”以詩歌為載體,通過準確理解詩歌內涵,把握詩歌感情基調,用自由活潑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營造優(yōu)美的意境,描寫具體可感、極富感染力的形象,使詩歌具體化、形象化。它是一種作文的形式。
。2)例文:
游子吟
母親撥亮了那盞昏暗的油燈,溫暖頓時灑滿了簡陋的屋子。
燈光下,母親又顫顫地對準了針眼。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母親就這樣用那根細細的線,串起了一個又一個艱辛的日子。
每一針,都仔仔細細;每一線,都飽蘸深情?粗赣H滿頭的銀發(fā)和被歲月的風雨分割得溝壑縱橫的臉,淚水禁不住淌了我年輕的面頰。
縫好了,母親又比試著,覺得滿意了,才套到我的身上,把扣子一粒粒地扣好,就像打點一粒即將灑播的種子。母親哽咽著我的肩:"兒呀,要記住回家的路……"
我知道,我是一棵土生土長的小草,一棵春天里樸素的小草。
母親陽光般的注視,將把我的一生覆蓋。
無論飄泊多遠,黑暗中的那盞油燈,永遠是我生活中惟一的方向,惟一的牽掛。
今生今世,我明白了。
。3)課上練筆:唐詩素描:《夜雨寄北》
點亮燈,展開家書。
你的笑容就隱藏在文字的后面,燦爛著,溫暖著,還有些淡淡的淚痕。你的牽掛,你的思念,你的輕輕細細的話語,越過了千里迢迢的黑暗,越過心,飛抵我寂寞的窗臺。
而我,卻總是把早已定好的歸期改了又改,改了又改,最后仍說,不定哪一天能夠走進你守望的目光。
巴山不覺,春光早逝,一轉身,秋已到了。
雨淅淅瀝瀝地落下來,擠滿了小池。這群無家可歸的孩子,又將陪我度過一個孤獨的夜晚。依稀是夢,你坐到了窗前,靜靜地看著我。燭光是一朵剛剛開放的小花,把你裝扮得那么年輕,那么美,就像很多年前掀起紅蓋頭的那個晚上。
朦朧中,抓起你柔弱如水的手,我感到了幸福,感到了一生的快樂和幸福。
我擁著你,附在你的耳邊,溫柔地說起巴山那些孤寂的日子,那個展信的秋夜,那場淅淅瀝瀝的雨。
(設計意圖:協(xié)助學生感受和表達詩歌的形象和意境,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ㄆ撸┎贾米鳂I(yè)
結合對"唐詩素描"含義的理解,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唐詩,寫一篇300字以內的唐詩素描。
。ㄔO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在具體描述畫面中感受詩歌的意境,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ò耍┙Y束語:
聽雨,就是聽靈魂的對話,聽真情的奔瀉,聽心靈的遙相呼應,聽年華的淙淙流淌。南宋詞人蔣捷詞云:“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點滴滴到天明。”
人生境遇不同,聽雨的感受各異。少不更事時,并不在意也無法理解雨聲的內涵;及到飽經世事歷盡滄桑的暮年,方生出“雨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慨嘆。
原來雨聲所敲打的,除去歲月的回響外,還有昔日難再的痛惜與欲說還休的惆悵。
。ㄔO計意圖:在動情的總結中,深化本節(jié)課的主題,呼應開頭。)
板書設計:
夜客中境況——歸期未定(現實)
雨孤寂凄涼深切懷念
寄重聚渴望——西窗話雨(想象)
北
。ㄔO計意圖:以清晰的結構圖概括詩歌主要內容和主題思想。)
李商隱《夜雨寄北》教案 6
教學目的:
一、引導學生理解這首詩的思想內容及主旨,能準確流暢地背誦。
二、加強朗讀教學,在反復朗讀中體會詩歌的意境。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導入。
中國被稱為詩的國度,在這里面不僅留下的詩篇浩如煙海,其中更是名家輩出。我想這其中大家最為了解的應該就是李白與杜甫吧。其實,除了這兩位之外,還有許多著名的詩人,其中就有被稱為“小李杜”的李商隱和杜牧。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李商隱的一首詩《夜雨寄北》。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豀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是晚唐時期很有影響的一位著名詩人,他的詩現存的有待600余首。
李商隱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壯志,可惜“運與愿違”,他“一生襟抱未嘗開”,他的詩多寫時代離亂、個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纏綿深摯的愛情詩和借古諷今的詠史詩最有特色。
唐宣宗大中五年至大中九年,即公元851年--855年,李商隱在東川(今四川三臺)節(jié)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擔任書記(相當于現在的秘書)之職。秋雨綿綿中的一天,他收到遠在長安的友人(妻子)的來信,問他何時能回長安。友人(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來信,激起了詩人無限的感慨,詩人依窗觀雨景,吟成了此詩。
二、學生朗讀,教師進行評析。
這個步驟意在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情感,為深入學習此詩做好鋪墊。
(要讀出詩中的情感,如蘊含其中的郁悶、孤寂、思念和傷感。)
三、在評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再讀,教師范讀。接下來進行分析詩歌。
1、翻譯全詩。
2、分析詩歌。
問:讀完詩歌,你的眼前出現了幾個形象?
。ǘ䝼。從“君問歸期未有期”可看出有二個人物在進行問答。這首詩的詩題或作“夜雨寄內”,“內”即李商隱的夫人,F傳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在北方的人,或為妻子,或為友人。有人認為該詩是寫給長安友人的。所以是親人或友人在問詢李商隱何時才能歸去,但自己歸期無定。詩人心境之郁悶、孤寂不難想見。)
李商隱《夜雨寄北》教案 7
教學目標:
1、熟讀詩歌并背誦詩歌;
2、品讀詩歌的節(jié)奏美、韻律美、回環(huán)美;
3、體會詩人思念親友的真摯情感。
教學重點:
1、品讀詩歌的節(jié)奏美、韻律美、回環(huán)美;
2、體會詩人思念親友的真摯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的回環(huán)之美。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在唐代詩歌領域,有三位詩人并稱為“三李”。他們分別是李白、李賀、李商隱。今天我就來學習李商隱的一首小詩《夜雨寄北》。
二、朗讀詩歌
1、齊讀詩歌,認清字音字形。2.再讀詩歌,畫出節(jié)奏,標出韻腳。(指名上黑板給小詩劃分節(jié)奏)3.齊讀詩歌,感受詩的節(jié)奏美、韻律美。
三、整體感知
這首詩是寫給誰的?從哪個詞可以直接看出來?(學生齊答)明確:這首詩是寫給北方的親友的,從“寄北”一詞可以看出。
四、品析詩歌
1、仔細觀察這首詩,從字面來看,這首詩有什么特點?(學生仔細觀察,獨立思考,指名發(fā)言。)明確:這首詩有幾處用了相同的字眼:“巴山夜雨”、“期”。
2、具體品析兩個“期”(1)“君問歸期未有期”中兩個“期”有何不同?(學生思考并發(fā)言。)明確:第一個“期”是指“歸期”,是親友對詩人的期盼。第二個“期”是詩人“未有期”,沒有回去的期限,暗含惆悵失落之意。詩一開始,就擺出了不可解脫的矛盾。歸期的希望與未有期的失望,兩相對立。悲愴沉痛,籠罩全篇。(2)指導朗讀這句詩。①指名朗讀“君問歸期未有期”;
、谡垖W生點評;
、墼僦该首x;
、芾蠋煼蹲x;
、菡堃粚W生模仿朗讀;
、奕帻R讀。
3、具體品析三個“夜雨”
。1)標題中的“夜雨”(學生發(fā)言)明確:點名具體的時間和天氣。
。2)“巴山夜雨漲秋池”中的“夜雨”
①這句詩中除了“夜雨”外,還提到了哪幾個意象?(指名回答。)明確:巴山、秋池!鞍蜕健秉c明詩人所在的具體地點,“秋”字點明季節(jié)。
、谡埜鶕@三個意象想象一幅“夜雨”的畫面,動筆寫一寫。(學生在稿紙上寫,接著小組交流,選出組內優(yōu)秀的練筆,拿出來全班展示。)
、邸鞍蜕揭褂隄q秋池”中哪個字最為形象?明確:“漲”字。
④“漲”這個字除了表示雨大、秋池水多之外,還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生思考發(fā)言。)老師補充寫作背景資料: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谿(溪)生。19歲因文才深得牛黨要員令狐楚的賞識,引為幕府巡官。25歲進士及第。26歲受聘于李黨王茂元幕府,辟為書記。王愛其才,招為婿。他因此遭到牛黨的`排斥。此后,李商隱便在牛李兩黨爭斗的夾縫中求生存,輾轉于各藩鎮(zhèn)之間當幕僚,窘迫不得志,后潦倒終生,46歲便憂郁而死!兑褂昙谋薄穼懹848年。明確:“漲”包含了作者這樣的情感:對自己一生不得志的郁悶,對親友的無比思念。這里又用比喻,似乎秋池里漲的不是秋水,而是詩人難以解脫的痛苦。
、葜笇Ю首x“巴山夜雨漲秋池”。(指名朗讀;請學生點評;再指名朗讀;老師范讀;請一學生模仿朗讀;全班齊讀。)
。3)“卻話巴山夜雨時”中的“夜雨”
、佟鞍蜕揭褂隄q秋池”是寫眼前的景還是想象中的景?(眼前的)那么“卻話巴山夜雨時”中的“巴山夜雨”還是眼前的景嗎?(不是,是想象中的。)
、谶@句詩其實是和上一句“何當共剪西窗燭”構成一幅畫面,誰能理解這兩句的意思?(自由發(fā)言)示例:什么時候我才能回到家鄉(xiāng),在西窗下我們一邊剪燭一邊談心,那時我再對你說說,今晚在巴山作客聽著綿綿夜雨,我是多么寂寞,多么想念你!(為方便同學們理解,老師可舉例:過幾天是端午節(jié)了,我們現在還在學校上課,可能就會想到端午放假時要回老家看看親友。此時你是想念他們的。等到端午節(jié)時,我們回到親友身邊,并告訴他們:“前幾天,我在學校想你的!保
③從時間上來看,作者先說“現在”,再說“未來”,在未來的某個時刻還提到了“現在”;從空間上來看,作者先說“巴山”,再說“家鄉(xiāng)”,等回到家鄉(xiāng)時,又提起了“巴山”。這在寫法上叫什么呢?(學生自由發(fā)言。)明確:這就叫“回環(huán)”。時空上的回環(huán)。
、苤笇Ю首x“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自由朗讀;自愿試讀;請學生點評;再指名朗讀;老師范讀;請一學生模仿朗讀;全班齊讀。)
五、拓展閱讀
試比較這首《夜雨寄北》和杜甫的《月夜》,它們在寫法上有何異同?(《月夜》:今夜鄜(fū)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huán)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huǎng),雙照淚痕干。)學生自由朗讀《月夜》并思考問題。指名發(fā)言。明確:
、傧嗤帲憾加薪鑼憣Ψ剿寄钭约簛肀磉_自己思念對方的情感;都運用了回環(huán)的表現手法。
②不同之處:杜甫的《月夜》僅僅是空間上的回環(huán),而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是時間和空間上的回環(huán)。
六、齊讀《夜雨寄北》,小結課堂內容。
李商隱《夜雨寄北》教案 8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夜雨寄北》的基本內涵和藝術特點;
2、探討文學作品的意義和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3、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
教學重點:
1、解讀《夜雨寄北》的主題和情感;
2、通過分析文學語言,理解作品的情節(jié)和感受;
3、掌握作品表現手法和藝術特色。
教學難點:
1、對作品的情感色彩和表現方式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2、對作品所傳達的思想和文化底蘊的探討和理解;
3、對文章的語言風格和藝術特點的分析和鑒賞。
教學方法:
1、教師講授、學生發(fā)言、小組討論、課外閱讀、寫作練習等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
2、在課堂上采用互動式教學方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發(fā)表見解,促進良好的互動氛圍。
3、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和寫作練習,提升閱讀、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內容:
1、了解《夜雨寄北》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主題。
2、逐段分析《夜雨寄北》的文章結構、描寫手法和藝術特點。
3、分析《夜雨寄北》所表現的思想和情感。
4。探討《夜雨寄北》對文學發(fā)展的影響和意義。
教學過程:
第一步:引入
通過圖片、視頻、音樂等視聽材料,引導學生進入文學世界,了解文化背景。提出問題:你最喜歡的文學作品是什么?為什么?
第二步:了解《夜雨寄北》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主題。
讓學生通過課本、互聯(lián)網等渠道了解《夜雨寄北》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主題,并要求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和先期的文獻查閱。
第三步:逐段分析《夜雨寄北》的文章結構、描寫手法和藝術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針對《夜雨寄北》的具體內容,分析其文章結構、描寫手法和藝術特點。
第四步:分析《夜雨寄北》所表現的思想和情感。
教師引導學生從作品中尋找蘊含的思想和情感,鼓勵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和交流。
第五步:探討《夜雨寄北》對文學發(fā)展的影響和意義。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夜雨寄北》對文學發(fā)展的影響和意義,并帶領學生了解現代文學的發(fā)展趨勢以及文化背景。
第六步:課外練習
對于一個優(yōu)秀的教案,不僅要求解析和闡釋各個知識點,同時還要求學生進行課外練習來鞏固所學內容和提升語文素養(yǎng)。
教學評價:
教學評估主要包括學生的聽課筆記、當地語文競賽的成績、學生在小組內的表現等方面。
在教學評估的基礎上,教師需要對于教學中的不足進行總結和反思,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同時,需要根據教學效果制定出合適的教學工具和策略,引導學生在閱讀、學習和寫作練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水平。
李商隱《夜雨寄北》教案 9
引言:“夜雨寄北”是唐代詩人李商隱所作的一首愛情詩歌,道出了離別之情和思念之痛,同時也表達了對于友情和真愛的渴望。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對這首詩的分析和閱讀,給學生帶來一次良好的文學領悟和情感體驗。
一、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幫助學生理解并感悟作者通過“夜雨寄北”這首詩表達的主題、情感和美感,探究詩歌的藝術表現手法和技巧;啟發(fā)學生的文學想象、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表達能力。同時,通過教學,強化學生文學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和情感素質。
二、教學內容
1、課堂導入(5分鐘)
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回顧唐代詩歌的`歷史背景,介紹李商隱的生平及代表作品,引出今天課文的教學內容和目標。
2、課文分析和閱讀(40分鐘)
老師可以分段介紹課文,幫助學生理解并感悟詩歌的主題、情感和美感。
首段:“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边@一段描寫了思念之痛和歸期未定的離別之情。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離別的感受和情感體驗,如何用詞選字表達這種情感。
次段:“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边@一段表現了對友情和真愛的思念和期盼?梢砸龑W生思考詩人對于友情和愛情的態(tài)度,如何抒發(fā)對于這種情感的向往與祈盼。
末段:“今夜雨瀟瀟,/臨別殷勤重寄詞。”這一段則是表達了離別之際的真摯情感和深切告別。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表達情感時運用詩歌的技巧和表現手法,如何把抒情和寫景相融合。
3、感悟與分享(10分鐘)
通過課文的分析和閱讀,幫助學生感悟詩歌的主題、情感和美感,并與同學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分享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互相交流觀點,拓展自己的思考。
4、文學創(chuàng)作(40分鐘)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在學生中間展開文學創(chuàng)作的活動,例如讓學生自行創(chuàng)作一首有關愛情、友情、離別的詩歌,發(fā)揮自己的文學想象和創(chuàng)作能力。
5、課堂總結(5分鐘)
在教學結束時,可以對今天的教學內容進行總結和回顧,鼓勵學生針對今天的教學內容進行自我反思,并梳理自己的思路和收獲。
三、教學方法
1、講授法:老師通過分析、解讀和講解,幫助學生理解詩歌的主題、情感和美感。
2、探究法:老師通過啟發(fā)式提問和情境演示,幫助學生探究詩歌的藝術表現手法和審美特點。
3、互動法:老師通過小組合作探討、分享和文學創(chuàng)作等互動方式,幫助學生深度體驗和感悟詩歌的美感,發(fā)揮自己的文學想象和創(chuàng)作能力。
四、教學評估
1、學生的聽課和閱讀交流情況,老師可以通過課堂討論、作業(yè)表現等渠道進行評估。
2、學生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閱讀書評,老師可以通過評選、展示等方式進行評估。
3、學生的綜合素質,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品德表現、綜合能力等方面進行評估。
五、教學反思
通過“夜雨寄北”的教學,學生不僅能夠了解唐詩三百首的詩歌背景和歷史文化,也能夠深度體驗和感悟詩歌的美感和主題內涵。同時,學生能夠通過文學創(chuàng)作和互動交流,發(fā)揮自己的文學想象和創(chuàng)作能力,提高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表達能力。教學反思中,還需更為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審美能力,拓寬學生的文學視野和人文修養(yǎng)。
李商隱《夜雨寄北》教案 10
一、教學目標
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理解詩歌的主題和情感。
品味詩歌的語言,體會詩歌的意境。
培養(yǎng)學生對古典詩歌的欣賞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詩歌的情感內涵,體會詩歌的意境美。
難點:對詩歌中含蓄情感的把握。
三、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啟發(fā)式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導入
通過播放一段關于雨夜的音樂或視頻,營造氛圍,引出課題《夜雨寄北》。
作者及背景介紹
簡要介紹李商隱的生平及創(chuàng)作背景,讓學生對詩歌有初步的了解。
詩歌誦讀
(1)教師范讀,學生聽讀。
。2)學生自由誦讀,體會詩歌的韻律。
詩歌解讀
(1)整體感知詩歌內容,理解詩句的含義。
。2)引導學生思考:詩中的 “君” 指誰?“巴山夜雨” 在詩中起到什么作用?
(3)分析詩歌所表達的情感,體會詩人的思念之情和孤獨之感。
詩歌賞析
(1)品味詩歌的語言,如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的`含蓄之美。
。2)欣賞詩歌的意境,感受雨夜的靜謐與詩人內心的波瀾。
拓展延伸
讓學生分享自己對思念之情的理解和體驗。
課堂總結
總結詩歌的主題、情感和藝術特色。
布置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這首詩歌。
。2)以 “雨夜寄思” 為題,寫一篇短文。
李商隱《夜雨寄北》教案 11
一、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
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情感。
體會詩歌的意境和藝術特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詩歌的情感內涵,體會詩歌的意境。
難點:理解詩歌中時空交錯的表現手法。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情境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播放一段雨聲的音頻,營造出雨夜的氛圍,引導學生進入詩歌的情境。
詩歌誦讀
。1)學生自由朗讀詩歌,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2)指名學生朗讀,教師指導朗讀技巧。
。3)全班齊讀詩歌。
詩歌解讀
。1)結合注釋,理解詩歌的字面意思。
。2)引導學生思考:詩人在詩中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3)分析詩歌中 “巴山夜雨” 這一意象的作用。
詩歌賞析
。1)欣賞詩歌的語言之美,如 “君問歸期未有期” 的含蓄表達。
。2)探討詩歌的意境之美,感受雨夜的孤寂與思念之情的交織。
(3)分析詩歌中時空交錯的.表現手法,體會其藝術效果。
拓展延伸
。1)讓學生分享自己對思念之情的感受和體驗。
。2)引導學生閱讀李商隱的其他詩歌,進一步了解其詩歌風格。
課堂總結
總結詩歌的內容、情感和藝術特色。
布置作業(yè)
(1)默寫這首詩歌。
。2)以 “雨夜的思念” 為題,寫一篇短文。
【李商隱《夜雨寄北》教案】相關文章:
李商隱《夜雨寄北》教案09-28
李商隱 夜雨寄北10-10
李商隱《夜雨寄北》01-23
《夜雨寄北》 李商隱04-24
李商隱:夜雨寄北賞析01-15
李商隱夜雨寄北的賞析08-13
夜雨寄北李商隱手法06-21
李商隱夜雨寄北的譯文12-14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翻譯10-27
夜雨寄北李商隱賞析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