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勸學》文言文

時間:2024-08-19 10:44:33 勸學 我要投稿

(熱)《勸學》文言文15篇

  在日常過程學習中,大家都背過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離、行文簡練。是不是有很多人沒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勸學》文言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勸學》文言文15篇

《勸學》文言文1

  閱讀兩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

  甲文《趙普》

  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fā)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乙文《孫權勸學》

  初,權①謂呂蒙②曰:“卿今當涂③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④為博士邪!但當涉獵⑤,見事⑥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⑦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注釋】①權,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孫權。②呂蒙,三國東吳名將。③當涂:當權。④治經:研究儒家經典。經指《詩》《書》《禮》《易》《春秋》。⑤涉獵:瀏覽群書,不作深入研究。⑥見事:認清事情,識別事勢。⑦即:就。

  1、解釋下列加粗的`文言詞語。

  (1)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 )

 。2)次日臨政( )

 。3)但當涉獵( )

  (4)及魯肅過尋陽( )

  2、翻譯文中劃線的兩句話。

  (1)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蒙辭以軍中多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趙普》一文圍繞哪句話來表現趙普的精神品質?結合甲乙兩文,具體說說趙普和呂蒙兩個人物有哪些共同之處。(要求至少列舉2個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因循;(2)處理;(3)只;(4)當……時

  2、(1)總是關門打開書箱取書,整日讀書。

 。2)呂蒙以軍營中事務繁多為理由加以推辭

  3、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兩人的成就都很大,但讀書太少,限制了水平的發(fā)揮;兩人都善于聽取他人的忠告;讀書后他們的處事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ㄒ馑紝纯桑

《勸學》文言文2

  子路見孔子。子曰:“汝何好樂?”對曰:“好長劍!笨鬃釉唬骸斑矸谴酥畣栆病M秸堃宰 之所能,而加之一學問,豈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斬而用之,達于犀革。以此言之,呵學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鏃而砥 礪之,其入不亦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

  注釋:

 、儇M:同“其”,代詞,相當于“誰”。

 、谪M:表示反詰語氣,相當于“難道”。

 、坩專悍。

 、荛眩海╭íng)矯正弓弩的器具。

  ⑤諫:直言規(guī)勸,批評.

 、奘軐W:從師學習。

  ⑦揉:加工。

  ⑧犀革:犀牛的皮制品。

  ⑨括:箭的末端。羽:作動詞用,指裝上箭羽。

 、怄棧海▃ú):箭頭,用作動詞,指“裝上箭頭”。

 。11)敬:感謝。

 。12)失德:在品德方面有失檢點。

 。13)繩:繩墨。

 。14)毀:毀謗.

 。15)重:重視,注重.

 。16)圣:通達,明智。

 。17)反:反對,引申為“丟棄”。

  (18)策:馬鞭。

 。19)砥礪:磨刀石,作動詞用,即“磨礪”

 。20) 徒:是,只是

  譯文:

  孔 子對子路說:“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說:“我喜歡長劍!笨鬃诱f:“我不是問這方面。以你的天賦,再加上學習,誰能比得上呢?”子路說:“學習能夠增 長我們的能力嗎?”孔子說:“好比君王如果沒有敢進諫的大臣,政事就會有錯失;讀書人如果沒有能夠指正自己缺點的.朋友,品德就容易有缺失。對性情狂放的馬 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則不能隨便更換輔正的檠。樹木如果以墨繩來牽引就能長得筆直,人能接受善言規(guī)勸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導認真多問,沒有什么學不成 的。違背仁德專行惡事的人,隨時要接受國法的制裁。所以說君子不能不學習!弊勇氛f:“南山有一種竹子,不須揉烤加工就很筆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 的厚皮,所以有些東西天賦異秉又何必經過學習的過程呢?”孔子說:“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頭磨得銳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遠嗎?”子路聽后拜謝說:“真 是受益良多!

《勸學》文言文3

  子路見孔子,子曰:“汝何好樂?”對曰:“好長劍!笨鬃釉唬骸拔岱谴酥畣栆玻街^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問,豈可及乎?”子路 曰:“學豈益哉也?”孔子曰:“夫君無諫臣則失政,士而無教友則失德.御狂馬不釋策, 弓不反于檠;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圣;受學重問,孰不順成?毀仁惡 士,且近于刑。 君子不可不學。”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自直,斬而射之,通于犀革,何學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鏃而砥礪之,其入不亦深乎?”子 路拜曰:“敬受教哉!”[1]

《勸學》文言文4

  原文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師曠曰:“暮,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秉燭之明,孰與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選自西漢劉向編《說苑· 建本》)

  譯文

  晉平公對師曠說:“我今年七十歲了,想要學習,恐怕已經晚了!

  師曠回答說:“既然晚了,為什么不把燭燈點燃呢?”

  平公說:“哪里有做臣子的人而來戲弄自己的國君的行為呢?”

  師曠說:“雙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戲弄我的君主呢?我聽說,少年時喜好學習,就如同初升太陽的陽光一樣燦爛;中年時喜好學習,就像正午太陽的陽光一樣強烈;晚年時喜好學習,就像拿著蠟燭照明,點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個更好呢?”

  平公說:“說得好。 

  注釋

  1.晉平公:春秋時期晉國國君。

  2.于:向。

  3 吾:我。

  4.師曠:字子野,春秋時代晉國樂師。他雙目失明,仍熱愛學習,對音樂有極高的造詣。

  5.恐:恐怕,擔心。

  6.暮:本來是“天晚”的意思,這里指“晚”的意思。

  7.何:為什么。

  8.炳燭:點燭,當時的燭,只是火把,還不是后來的燭。

  9.安:怎么,哪。

  10.戲:作弄,戲弄。

  11.盲臣:瞎眼的臣子。師曠為盲人,故自稱為盲臣。

  12.臣:臣子對君主的自稱。

  13.聞:聽說,聽聞。

  14.而:表并列,并且。

  15.陽:陽光。

  16.秉燭之明,孰與昧行乎:點上燭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個好呢?

  17.孰與:相當于“……跟(與)……哪個(誰)怎么樣?”。

  18.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19.善哉:說得好啊!

  20.善:好。

  21.日出之陽:初升的太陽,早晨的太陽。

  22.日中之光:正午(強烈)的太陽光。。

  23.好:愛好。

  24.為:作為。

  25.少:年少。

  26.欲:想,想要

《勸學》文言文5

  原文:

  君曰:子學可以已不青,取之。于,而藍于青藍;冰水為,,而寒于之。木水直繩。以為中,其輪中曲規(guī)。有槁暴,不復雖者挺,使然也之故木。繩則受,直就金礪利,君則子博而日參省乎學己,則明知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而日思矣不,如須臾之學也所;吾嘗望而,矣如登不高博見也之登。而高招,臂加長非,而也者見遠;順而呼風聲非,加疾也,聞而者。彰輿馬者假,非足利也,而千里;假舟楫者致,能非也,水絕江河,而子生君異也非善,于物也假 。

  土積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生焉;積龍成德善而,神自得,明心圣備。故不焉積跬,無步以千至;不里積流小,無成以海。騏江一躍驥不能十步;駑馬,駕十功,在舍。不而鍥之,舍朽不折;木鍥而舍不金石可,鏤蚓。無牙爪之利,骨之強筋,食上埃土,飲黃下泉,心一用也。蟹跪而二六,非螯蛇之穴鱔可寄無者,托用躁也心 。

  文譯

  君子:學習不說可停以止。

  靛青是 從草中藍提的取但,它顏色比藍的更青;草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冷更一塊木材。直,很合乎木匠拉直墨的線假,用如烤使它彎曲做成輪,車它彎度的就可符以合規(guī)圓的畫。即使圓又干了,也曬再不再能挺,直這由是于人力加使它變成這工的樣所。木以經材墨劃過線斧鋸,加工就了直,屬金劍刀拿到刀石上磨磨過就鋒了利,君子泛地廣學而且每天習對己檢查自省察,能聰慧就明達行,就為沒有過錯會 。

  我曾天空想,整如不刻學片習收的大;我獲踮曾腳跟遠起望,不登上如高處能見夠廣。登得高上招手,手臂并處有增沒,長但是在人遠處也能見;看順風著向呼喊聲音,沒有增并強,但聽的是卻人聽得特別楚。借清助車的`馬人,并是腳不得快,但走能是到千達之里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會泳,但是能橫渡游江黃河長君。的本性子一般人同沒有什么別,但差是他善于們借外物進助行學啊習積土成。山,為雨風會就從那興起;里水積成深為,蛟潭就會龍那里生長在;累積善行,養(yǎng)良成的好品,于是就德達能很高到精的境神界智慧就能,到得發(fā)展圣人,思的想也就具了。備所以積累不步小,沒就借有以達遠千里辦的;法不聚細流,就沒匯借以有為江成海的法辦。駿跳馬躍次,一能有十不步;劣馬遠拉走車十,天能也得走很遠它的,功成于在走不停。個雕刻一下就放它掉刻,腐不的木頭也不朽能斷;雕刻刻不(停的)話,石金也能雕刻(功成蚯蚓沒有。鋒的利爪,牙堅的筋強,卻能上骨泥吃土,下飲下水地,是這因用為心專思的一故。緣蟹有六只螃腳,兩只鉗,蟹可是有蛇和沒魚洞鱔沒就有地方可寄托身體以以存生,這因為心是浮思不專一躁緣故的。

《勸學》文言文6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

  (一)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ǘ┍T①夜讀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睅煏缭:“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②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①炳燭:點燭。 ②盲臣:師曠為盲人,故自稱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加線的詞。(4分)

  (1)蒙辭以軍中多務 (2)見往事耳

 。3)盲臣安敢戲其君乎 (4)及魯肅過尋陽

  小題2:下列句中加線詞的意思相同的兩項是(4分) A.蒙辭以軍中多務或以錢幣乞之

  B.炳燭之明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C.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D.結友而別少而好學

  小題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2)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小題4:孫權與師曠均勸學成功,但勸學方法有所不同。請結合文意作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4分)推辭、推托了解戲弄到了……時候

  小題2:(4分)A. C.

  小題3:(4分)①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當年吳縣的呂蒙了。

  ②怎么有當臣子卻戲弄他的君主的呢?

  小題4:(4分)要求聯系文章內容說明觀點。一個觀點1分,分析1分。

  答題要點:孫權身體力行,率先垂范;有的放矢,注重實效;平等對話,坦率真誠,說清其中1個方面得1分。師曠委婉,巧妙設喻(1分)。

  小題1:

  試題分析:注意本題中古今異義的字詞,比如“見”古義是“了解”,“及”是“到了……時候”。

  小題2:

  試題分析:A項“以”皆為“用”,C項“為”皆為“做”。B項“之”一為“的”一為舒緩語氣不譯,D項“而”一作連詞一作助詞。

  小題3:

  試題分析:第一句,卿:對對方的愛稱;才略:才能謀略;非:不;復:再。第二句,安:怎么;為:做;而:卻;戲:戲弄;其:他的;君:君主。

  小題4:

  試題分析:理解文章內容,孫權是以事(自己的'情況)勸學,師曠是用比喻的方法來勸學,要運用文中具體的情節(jié)來說明他們勸學的不同。

《勸學》文言文7

  原文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譯文

  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從藍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水凝結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線,用火烤把它彎曲成車輪,(那么)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規(guī)的標準了,即使又被風吹日曬而干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用墨線量過,再經輔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制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聰明機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我曾經整天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膊沒有比原來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變的洪亮,可是聽的人聽得很清楚。借助車馬的人,并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卻可以橫渡江河。君子的資質稟性跟一般人沒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里興起了;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產生了;積累善行養(yǎng)成高尚的品德,自然會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千里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么)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這是由于它用心專一啊。螃蟹有六條腿,兩個蟹鉗,(但是)如果沒有蛇、鱔的洞穴它就無處存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

  古今異義

  博學

  古義:廣博地學習,廣泛地學習。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今義:知識、學識的淵博。

  2.參

  古義:檢驗。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今義:加入。

  3.假

  古義:憑借,借助。例:假輿馬者。

  今義:與“真”相對。

  4.金

  古義:金屬制的刀劍。例:金就礪則利。

  今義:金子,黃金。

  5.爪牙

  古義:爪子和牙齒。例:蚓無爪牙之利。

  今義:壞人的黨羽、幫兇。

  6.用心

  古義:因為用心。例如:用心一也。

  今義:讀書用功或對某事肯動腦筋。

  7.繩

  古義:墨線。例:木受繩則直

  今義:繩子,繩索。

  8.跪

  古義:腿腳 。例:蟹六跪而二螯

  今義:跪下

  9.疾

  古義:疾勁,強,大,這里指聲音宏大 。例:聲非加疾也

  今義:疾病

  10.致

  古義:達到(而致千里)

  今義:贈送,給予

  11.寄托

  古義:這里指藏身(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今義:大致指心靈、精神的某種依靠。

《勸學》文言文8

  【原文】

  予少時讀書,一見輒能誦。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負此自放,喜從滑稽飲酒者游。旬朔之間,把卷無幾日。故雖有強記之力,而常廢于不勤。

  比數年來,頗發(fā)憤自懲矣,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每閱一事,必尋繹數終,掩卷茫然,輒復不醒.故雖有勤勞之苦,而常廢于善忘。

  嗟夫!敗吾業(yè)者,常此二物也。比讀《齊史》,見孫搴答邢詞曰:”我精騎三千,足抵君羸卒數萬.”心善其說,因取”經””傳””子””史”之可為文用者,得若干條,勒為若干卷,題曰《精騎集》云。

  噫!少而不勤,無知之何矣。長而善忘,庶幾以此補之。

  【譯文】

  我年輕時讀書,看一遍就能背誦,默寫它,也不會有多大的錯誤。依仗這樣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歡和巧言善辯、喝酒的人交往,一個月,沒有幾天在看書。所以,即使有很強的記憶力,也常;膹U在不勤奮上。

  近幾年來,非常勤奮,后悔以前的所作所為;然而聰明已經耗盡,大概不如以前的十分之二,每看一件事,心中反復推敲幾遍,合上書還是感到茫然不知,就又不知道了。所以即使有勤奮刻苦的辛勞,卻常;膹U在善忘,嗨!損害我的學業(yè)的,常常是這兩種情況。最近讀《齊史》,看到孫摩答邢詞中有這樣的句子:“我精騎三千,足敵君羸卒數萬。”

  心中贊同喜歡這個說法,于是摘取了“經”、“傳”、“子”、“史”中在寫文章時可以用到的語句,摘錄幾千條,編為幾卷,取名為《精騎集》。

  。∧贻p時不勤奮,無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許可以用這個來補救吧。

  【注釋】

 、 本段文字選自北宋婉約派詞人秦觀的'《精騎集·序》。秦觀,字少游,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蘇門四學士”之一。

 、 輒:常常。

 、 誦:記誦,記熟。

 、 暗疏:默寫。

  ⑤ 負:依仗。

 、 自放:放,放縱。即放縱自流。

 、 滑稽滑稽:詼諧善辯。指行為放蕩、玩世不恭的酗酒者。

 、 旬朔:古時十日為一旬,泛指較長的時間。旬,十天。朔,農歷的每月初一,也指一個月。

 、 把卷:看書。

 、 比:近,近來。

  11 懲艾:懲:戒止、警戒;艾讀yì。即懲治過錯,警戒將來。

  12 殆:大概、恐怕。

  13 曩時:昔日。

  14 十一二:十分之一二。

  15 必尋繹數終:尋繹:思考。數終:多遍,多次。從頭到尾翻閱數次。

  16 輒:總是,就。

  17 。憾谩⒚髁,此處指記住。

  18 善忘:健忘。

  19 孫搴答邢:北齊的大將。

  20 精騎:精銳的騎兵。

  21 贏卒:疲弱的士兵。

  22 經:儒家經典,如《論語》、《孟子》、《周易》等。

  23 傳:人物轉記作品。

  24 子:諸子百家。

  25 勒:編。庶幾:差不多。

《勸學》文言文9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卿qīng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é 即更gēng刮目相待

  點撥:“邪”“更”是多音宇,可根據字義推測讀音。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1)蒙辭以軍中多務 辭:推托。 (2)但當涉獵 涉獵:粗略地閱讀。

  (3)見往事耳 見:了解。往事:歷史。 (4)及魯肅過尋陽 過:到。

  (5)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博士:當時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6)卿今者才略

  才略: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謀略。

  3.請寫出出自本文的兩個成語并解釋。

  (1)成語:吳下阿蒙。意思是:指沒有學問的人。

  (2)成語:士別三日 意思是:刮目相待。不能以老觀點來評判人或事物,必須要有發(fā)展的戰(zhàn)略眼光。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你現在執(zhí)政掌權,不能不學習。

  點撥:重點理解“當涂掌事”等詞語。

  2.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我經常讀書,自己認為(這樣)大有好處。

  點撥:重點理解“大有所益”等詞語。

  3.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你今天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吳縣呂蒙了!

  點撥:重點理解“才略”“復”等詞語。

  4.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土分別多日,就要重新換個眼光看待(他)。

  點撥:重點理解“更”“刮目相看”等詞語。

  三、文學(文體)常識

  1.《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這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

  2.司馬光,字君實,北宋(朝代) 政治家、史學家(稱謂)。

  3.孫權,字仲謀,三國時期吳國的創(chuàng)建者。

  ◇ 詞語解釋:P106 注釋4、5、9;P107 注釋1-6、9、12、13、15

  ◇ 文言歸納:《三點一測》P160 二至四

  ◇ 句子翻譯:P107 課后練習 二

  ◇ 啟示:人只要肯讀書,就會有所進步(開卷有益)

  ◇ 成語:吳下阿蒙、刮目相待(解釋)

  1. 內容理解: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

  2. 人物性格:孫權(嚴格要求下屬、循循善誘)、呂蒙(知錯就改,謙虛好學)、魯肅(敬才愛才)

《勸學》文言文10

  文言文閱讀(9——14小題,共18分)

  [甲] 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乙] 孫權勸學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日:“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丙]行路難(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9.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B.當余之從師也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C.色愈恭,禮愈至 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D.益慕圣賢之道 自以為大有所益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B.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C.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D.蒙乃始就學。

  11.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僖允侨硕嘁詴儆,余因得遍觀群書。 ②蒙辭以軍中多務。

  12.[甲][乙]兩文都是長者勸后輩讀書,勸說方式有何相同之處?宋濂、呂蒙兩人的'成功對你有什么啟發(fā)?(4分)

  13.[丙]詩中“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詩人這樣寫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分)

  14.[丙]詩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敝械摹捌啤薄皰臁泵钤诤翁。(2分)

  參考答案:

  9.B(B均為在主謂間 ,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A 向/ 在;C周到/達到(要求);D更加/益處)

  10.D

  11 ①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書借給我,我于是能夠看到許多(各種各樣的)書。(關鍵詞:“以是”“假”)②呂蒙用軍中事務多(為借口)推辭。(關鍵詞:“辭”“以”)

  12.相同之處:孫權和宋濂在勸勉后輩讀書時,都是現身說法,以個人讀書經歷來勉勵后輩。(2分)啟發(fā):要想學有所成,必須不畏艱辛,虛心求學,刻苦讀書;學習的起步晚了,只要堅持不懈,仍能取得長足的進步。(2分)

  13.詩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呂尚)、伊尹他們那樣的官運(或詩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呂尚)、伊尹他們那樣,靠近皇帝身邊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14.“破”“掛”富有動感、充滿氣勢,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樂觀、自信和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或相信自己總有一天能沖破重重阻力,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的目標)。(意思對即可。)

《勸學》文言文11

  1《孫權勸學》選自《》,該書是宋代______主持編撰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因宋神宗的“_____”的評價而得名。

  2古代的“經”特指____、____、_____、______、《春秋》等儒家經典作品。古代的“博士”指______.

  3面對不同的對象,稱呼不同,感情也不一樣,請說說下列稱謂所指對象及感情。

  卿:對象:感情:

  孤:對象:感情:

  大兄:對象:感情:

  二、詞匯萬花筒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蒙辭以軍中多務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耶

  及魯肅過尋陽

  蒙乃始就學

  2指出下列詞語的古今意義

  見往事耳古義:今義:

  及魯肅過尋陽古義:今義:

  3寫出出自本文的兩個成語:

  三、探究訓練營

  1翻譯下列句子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2孫權是怎樣勸呂蒙的?為什么只有孫權的勸說之言,而沒有呂蒙的對話?

  3魯肅與呂蒙是如何對話的?為什么要詳細交代?結尾“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有什么深刻含義?

  4請同學們寫一則與學習有關的名言警句,并結合課文內容,談談你的啟示。

  四、拓展大舞臺

  為你打開一扇門

  趙麗宏

  世界上有無數關閉著的門。每一扇門里,都有一個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閱世的過程,就是打開這些門的過程。打開這些門,走進去,瀏覽新鮮的事物,探求未知的天地,這是一件激動人心的事情,也是一個樂趣無窮的過程。一個不想開門探尋的人,只能是一個精神上貧困衰弱的人,只能在門外無聊地徘徊。當別人為大自然和人世間奇妙的景象驚奇迷醉時,他卻在沉睡。

  世界上沒有打不開的門。只要你愿意花時間,花工夫,只要你對門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這些門一定會在你面前洞開,為你展現新奇美妙的風景。

  在這些關閉著的門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門。這扇門上寫著兩個字:文學。

  文學是人類感情的最豐富最生動的.表達,是人類歷史的最形象的詮釋。一個民族的文學,是這個民族的歷史。一個時代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是這個時代的縮影,是這個時代的心聲,是這個時代千姿百態(tài)的社會風俗畫和人文風景線,是這個時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結晶。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傳達著人類的憧憬和理想,凝聚著人類美好的感情和燦爛的智慧。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對了解歷史,了解社會,了解自然,了解人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學作品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閱讀文學作品,是一種文化的積累,一種知識的積累,一種智慧的積累,一種感情的積累。大量地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不僅能增長人的知識,也能豐富人的情感。如果對文學一無所知,而想成為一個有文化有修養(yǎng)的現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有人說,一個從不閱讀文學作品的人,縱然他有“碩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學位,他也只能是一個“高智商的野蠻人”。這并不是危言聳聽。親近丈學,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是一個文明人增長知識、豐富情感的極為重要的途徑。這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共識。

  文學確是一扇神奇的大門,只要你走進這扇大門,就不會空手而歸。

  1請解釋文中加點詞的語境義:

  沉睡:

  心聲:

  2、本文題目是“為你打開一扇門”,“門”在本文的具體指什么?它有何特點?(用文中兩個詞回答)

  答案:“門”具體指文學;特點是“重要”、“神奇”。

  3為什么說“一個不想開門探尋的人,只能是一個精神上貧困衰弱的人”?

  4、文中劃線句子,先從闡述閱讀文學作品的益處;后從闡述不閱讀文學作品的危害!最后得出的結論。從結構上說是形式。

  5、文中說“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你也一定有這種體驗,請你仿照下列句式,寫兩個句子,使其形成排比。

  閱讀《論語》,收獲坦然自如的人生智慧;閱讀______,收獲________;閱讀______,收獲______。

《勸學》文言文12

  【原文】

  先王之教,莫榮于孝,莫顯于忠。忠孝,人君人親②之所甚欲也。顯榮,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親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義。不知理義,生于不學。學者師③達而有材,吾未知其不為圣人。圣人之所在,則天下理焉。在右則右重,在左則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若此則名號顯矣,德行彰矣。故師之教也,不爭輕重尊卑貧富,而爭于道。其人茍可,其事無不可,所求盡得,所欲盡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學④。不疾學而能為魁士名人者,未之嘗有也。

  【注釋】

  ①勸學:勉勵人們勤學。勸,勉勵。本篇闡述的是儒家學說。②人親:指父母。③師:指老師。④疾學:努力學習。疾:力。

  【譯文】

  先王的教化中沒有什么比孝順更榮耀,沒有什么比忠誠更顯達的。忠孝是君主父母所十分欣賞而想得到的。顯達榮耀是臣民子女所十分希望擁有的。但是君主父母不能得到他們想要的,臣民子女不能達到他們的愿望,這是由于不懂道理信義的原因所產生的結果。不懂道理信義是由于不學習的原因所造成的。學生的老師博學而有才華,我不信學生就成不了圣賢的人。圣人存在的話,天下就可以被治理。圣人在右邊則右邊被敬重,圣人在左邊則左邊被敬重,所以古代賢能的君主沒有不尊敬老師的。尊師就不計較他的貴賤、貧富。如做到這樣就能使聲名顯達,品德行為受到表彰。所以老師對學生的`教化,不在于對學生貧賤、富貴看輕或看重,而在于看重學生的思想態(tài)度。一個人可以做到這樣,其他的事就沒什么不可辦的了,所要辦的事都可完成,所希望的都可達成,這是由于得到圣人教化的原因。圣人來自于努力學習。我還沒聽說過不努力學習卻能成為才華出眾的名人這種事。

  【原文】

  疾學在于尊師,師尊則言信矣,道論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師者不化,自卑者不聽,卑師者不聽。師操不化不聽之術而以強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遠乎?學者處不化不聽之勢,而以自行,欲名之顯、身之安也,是懷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惡濡也。凡說①者,兌②之也,非說之也。今世之說者,多弗能兌,而反說之。夫弗能兌而反說,是拯溺而硾③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飲之以堇④也,使世益亂;不肖主重惑者,從此生矣。故為師之務,在于勝⑤理,在于行義。理勝義立則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驕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慚。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遺理釋義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難乎?故師必勝理行義然后尊。

  【注釋】

  ①說:說教。②兌:通“悅”,喜悅,使動用法,使人喜歡。③硾(zhuì):使物下沉。④堇(jǐn):藥草名,有毒,能毒死人。⑤勝:等于說有說服力。

  【譯文】

  努力學習的關鍵在于尊重老師。老師受到尊重那么他的言語就被信從,他的思想也被傳論。所以上門教學生的老師不能教化學生,請老師到家中的學生不會聽教化,自卑的老師不能令學生聽從,看不起老師的學生不聽從老師。老師采用不能教化、不被聽從的方法而勉強教學生,想要自己的思想被傳播、自身被尊重不也就太遙遠了嗎?學生處在不被教化、不聽從教化的情況中,自己做自認為對的事,想聲名顯赫、身體安泰,這是懷中藏有腐臭之物卻想散發(fā)芳香,是跳入水中卻厭惡被弄濕一樣的不可能。凡是真正說教的人,說得使人歡喜,并不是只顧說個不停。當今世上說教的人多數不能使人歡喜,卻反而說個不停。不能使人歡喜卻反而說個不停,是挽救溺水的人但卻用石頭使他下墜,是救治病人卻喂他飲毒藥。由此出現的必是世道更加紛亂,使不肖的君主更加迷惑的情況。所以,老師的職責在于以道理取勝,在于推行道義。遵循道理,道義確立了,地位就會得到提高,老師就會受尊重,王公大人也不敢對老師驕橫看輕,上到天子拜見老師也不會羞慚。凡君主與老師相遇并能互相知遇的事,不一定能實現;但丟下道理、放下道義來要求這不一定能實現的事,又想得到別人的尊重,不也是很困難嗎?所以老師一定要以道理取勝,推行道義為先,然后才能受到尊重。

《勸學》文言文13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①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②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③乎?公曰:善哉!

  【注釋】①炳燭:點燭。②盲臣:師曠為瞽者,故自稱盲臣。③昧行:在昏暗中行走。

  翻譯:

  晉國的平公(皇上)問師曠(人名)道:我年紀七十歲了,想學習,恐怕已經老了吧!師曠說:干嗎不點燃蠟燭呢?平公說:哪有做臣子的戲弄他的君王的呢?師曠說:瞎眼的臣子(我)怎么敢戲弄我的君王。∥衣犝f:少年的時候好學,就如同日出時的陽光;壯年的時候好學,就如同太陽在中午時的光明;老年的時候好學,就如同點亮蠟燭的光亮。點亮了蠟燭的'光亮,和黑暗中行走哪個更好呢?平公說:對!

  1.下面句子的于和晉平公問于師曠的于意義雷同的一項是()

  A.指通豫南,達于漢

  B.于廳事之東北角

  C.貧者語于富者曰

  D.游于是乎此

  2.注解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

  A.恐已暮矣( )

  B.盲臣安敢戲君乎()

  C.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D.及魯肅過尋陽()

  3.用當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少而勤學,如日出之陽。

  ②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4. 晉平公擔心學欠好的原由是_______________,呂蒙不肯學的原由是____________.(不超出五個字)

  5. 兩文都是談學習的,共涉及四個體,讀完后你得到什么開導?

  答:

  參考答案:

  1.C 2.A.遲,晚 B.怎么 C.再次,重新 D.比及,到

  3.①幼年而學,就似乎初升的太陽。 ②我豈非想要你琢磨佛家經典而成為博士嗎?

  4.年紀大事務多

  5.從酷愛學習,珍惜時間,善于引導,謙遜聽取他人的公道創(chuàng)議等方面闡明即可。

《勸學》文言文14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祝┏,權謂呂蒙日:“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令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隨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尋復南奔。有氣干,拳勇過人,能手執(zhí)馬鞍,倒立馳騁。年二十余,有友人與之書而不能答,請洪仲,洪仲深讓①之而不為報。永乃發(fā)憤讀書,涉獵經史,兼有才干。帝每嘆曰:“上馬能擊賊,下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注:①讓:責備。②露布:公開的文告。

  1.下列加粗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蒙辭以軍中多務 不辭而別

  B.自以為大有所益 精益求精

  C.自青州人魏,尋復南奔尋根問底

  D.涉獵經史,兼有才干 品學兼優(yōu)

  2.下列“之”字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B.洪仲深讓之而不為報

  C.策之不以其道

  D.愿陛下親之信之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友人與之書而不能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話回答下列問題。第(1)(2)兩題任選一題作答,第(3)題必答。

  (1)呂蒙在短時間內才略忙驚長進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永為什么能夠“發(fā)憤讀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呂蒙、傅永這兩個人物有哪些共同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D

  2.A

  3.(1)只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

  (2)有個友人寄給他一封信,他卻不能回復。

  4.(1)呂蒙認請了學爿的重要性;刻苦學習,(意對即可)

  (2)傅永遭叔父責備,受到刺激;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意對即可)

 。3)他們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人(武將、武夫);認識到讀書意義后都能刻苦學習;都有了驚人的長進。(意對即可)

《勸學》文言文15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望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議論,大驚曰:卿今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中年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①炳燭:點亮蠟燭。②昧:暗。③行:一樣,相同。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

 。1)蒙辭以軍中多務。( )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

 。3)蒙乃始就學。( )

 。4)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

  2.翻譯下列句子。

 。1)孤豈欲望卿治經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魯肅為什么要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成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呂蒙是怎樣成為一個有才略的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橫線上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人生學習的最好時期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這兩個文段都是勸人學習的,從勸人的方法看,孫權和師曠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推托

 。2)粗略地閱讀

 。3)于是,就

 。4)遲

  2.(1)我難道要你研究經典,做博士嗎?

 。2)師曠說:為什么不點亮蠟燭呢? (重點詞語翻譯正確,意思對即可)

  3.因為呂蒙已成了一個很有才略的人。(意思對即可)

  4.呂蒙聽從孫權的勸告,努力學習,便成了一個有才略的`人。(意思對即可)

  5.青少年時期。每一個青少年都應該珍惜這人生學習的黃金時段,努力學習。(意思對即可)

  6.孫權是以自己和呂蒙比較,現身說法說服呂蒙。師曠則用形象的比喻講明老年學習的重要,從而說服晉平公。(意思對即可)

【《勸學》文言文】相關文章:

(精選)《勸學》文言文06-02

《勸學》文言文05-30

荀子《勸學》文言文06-30

荀子《勸學》文言文12-08

《勸學》文言文翻譯05-07

勸學荀子文言文02-22

《勸學》的文言文翻譯10-13

《勸學》文言文原文08-03

文言文《勸學》原文及翻譯09-08

《勸學》文言文(精選13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