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灤河往事散文
一、用汆子快壺燒水喝
飲用水,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大事。老一輩灤河人,燒制飲用水,也另有一套方法。除了用做飯的鐵鍋燒開水,多數(shù)人家都用“汆子”或“快壺”!百嘧印狈謨煞N,一種是用薄鐵皮或銅片制成的筒型的;一種是用薄鐵皮焊制的短筒型的。長筒型的“汆子”有二尺長、茶碗口粗,上面有扣蓋和提手。燒水程序是:在用木柴燒大鍋做飯的時候,把“水汆子”放進灶火膛里,隨著燒火做飯就把飲用水燒開了。“汆子”里的水開了,提著汆子的提手把汆子抽出來,倒進竹皮暖水瓶里,或泡茶,或留做它用。經(jīng)濟適用,簡便易行,確實是個燒開水的好辦法。短筒型“汆子”有六、七寸高,是個下粗上細的“小洋鐵桶”,把它坐在取暖用的火盆里燒開水,也挺適用。每逢冬季,圍坐在火盆邊上取暖的老頭老太太,用這種“汆子”可以隨時喝上白開水。
老一輩灤河人,也有喝茶的習慣。因為當?shù)刈鲑I賣的人多,在外面做事(當教師、當職員)的人多,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養(yǎng)成了飲茶的習慣,尤其是回族同胞。每逢夏季,人們習慣晚上在外邊乘涼,常?梢钥匆娙齻一群五個一伙地在當街品茶聊天。那時,人們使用的茶具,也是多種多樣的。在家里,許多人家備有成套的茶壺茶碗,大戶人家還應用從南方買的品茶用的成套的小茶壺小茶盅。做買買人家,常用的是一種“提拉壺”。陶瓷制的大圓茶壺,能盛二、三斤重的茶水,泡一壺就夠喝小半天的。后來,有些人家置了煤爐子,人們才在爐子上坐水壺燒開水。這應該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中期的事。
早年,我們家在西大街住的時候,我家住臨街房子,門外當街就是個“人市”。每逢夏季,幾乎每天晚上都有十來個人,在這里聚會、品茶、聊天。為首的是我家的房東劉大叔。當年他在下坡賣豆腐腦,為人豪爽,說話大嗓門,外號叫“劉二歡子”。劉大叔自告奮勇,操持茶局。他吃罷晚飯,就把自家的大快壺搬到當街來,打上一桶清水,搬來多半筐燒快壺用的劈柴。隨后,自動參加茶局的人就陸續(xù)到場了。這里有當老師的,有開小鋪的,有燒鍋掌柜的,有飯店伙計,還有在家頤養(yǎng)天年的老人。來人自覺性很強,誰先來誰張羅燒水,大伙兒七手八腳就把飲水燒開了。然后,自己用自己的茶具把茶泡上,慢慢地品嘗起來。茶過“三巡”,開始聊天。他們閑談的內(nèi)容十分廣泛,也很讓人長見識。人們可以聽到新近發(fā)生的當?shù)匦侣,也可以領會某一方面的知識。這種自由式的結(jié)合,無形中拉近了鄰里之間的距離,加深了鄰居互相幫助的友情。至今我還十分欣賞那種無拘無束的茶話會,也能夠回憶起那些參與者當時的音容笑貌,多么可敬可愛的鄉(xiāng)親們呀!
二、家家戶戶吃井水
我小的時候,灤河街還沒有手提壓水井(俗稱洋井),更沒有自來水,家家戶戶都是從公共水井里挑水吃。公共用水,別有一番情趣。
當年,灤河街上的各個街道和村莊,都有公共的水井。公用水井是大口井,是用石塊砌成的,有的有井蓋,有的沒有井蓋,一般的都是四五米深。也有深井,也有淺井。記得后街穹覽寺東邊那口公用水井,足有十來米深,井繩都把轆轤給纏滿了。最淺的水井要屬北街王家店的那口井,水井只有兩米多深,取水用扁擔鉤掛水桶就可以“擺提”,用不著井繩。公用水井都有井臺,井口上安裝著提水的轆轤。井繩有的是大伙湊錢買的,有的是各家用各家的(自帶井繩,用后卸下來)。
干什么活計,有什么家什。提水用具,除了井繩、扁擔,還得有水桶。當年應用的水桶有兩種:一種是用裝煤油用的鐵皮桶改造的,俗稱“煤油桶”;一種是用厚一些的鐵皮打造的“鐵桶”。有的人家為了打水輕便,還設置“提水小桶”,用來從井里汲水,每二小桶裝滿一大桶。早年也有使用木水桶的,木水桶比“洋鐵桶”沉重,還得經(jīng)常用清水泡著(不然容易干裂),后來也就逐漸淘汰了。木水桶俗稱“水筲”,是用木板拼制的,口大底小,有兩道鐵箍,攢制技術十分講究,幫底必須嚴絲合縫,滴水不漏。
早年灤河人自己挑水吃,家家都備有儲存清水的水缸。水缸有大有小,大號水缸能盛四五挑水(每挑六十多斤重),中號缸能盛二三挑水。為取水用水方便,一般的人家都把水缸放在鍋臺后,也有放在當院的。當年,我家就有兩口水缸,一口放在鍋臺后,一口放在當院中間。鍋臺后的那口水缸,有木制缸蓋,缸蓋上面放著水瓢,供給每天做飯應用。放在當院中間的那口水缸,供應西屋的涼灶子,和家庭大項用水(比如洗衣用水、洗菜用水等等)。早先年灤河地區(qū)氣候寒冷,冬天都是把水缸用“保暖材料”圍起來防凍,不然,屋外水缸的存水會凍透底(凍成一塊大冰疙瘩),就是放在鍋臺后的水缸也會冰出一層薄冰。我家年年秋后都要“圍缸防凍”。圍缸的方法:用秫秸串一個與水缸一般高的簾子,把水缸給圍起來。秫秸簾子比水缸粗,中間有四五寸寬的空檔。用“瓤秸”或“谷糠”,把空檔填滿壓實,再用黃土泥把整個“秫秸簾子”抹起來,上面再用“草袋子”或“麻袋片”把水缸蓋上,就可以安全過冬了。早年,人們就怕水缸結(jié)冰,有時水缸結(jié)冰,要用菜刀砍,或者在水缸四周架上干柴燒烤化冰。因此,好些人家入冬以前都要想法把水缸圍起來。也有的人家怕麻煩,不做“水缸防凍”,難免到時候要用“菜刀砍冰”,也算是“自找的麻煩”。
當年,灤河人一般都是自己挑水吃,也有買水吃的。街里有兩個年輕人,專門經(jīng)營賣水。誰家臨時用水,打一聲招呼,他們就馬上給送來。有些缺人手的富裕人家,都是按月買水吃。一天需要幾挑水,賣水人按時給送,到月底一塊結(jié)賬。賣水,論挑賣,按月訂購的比臨時購買的價格要便宜一些。生活用水,是一家生活中的必需品。挑水,買水,都比較方便,難的是缺少勞動力、生活又不富裕的人家,靠老人小孩抬水吃,確是一項沉重的負擔。
三、衣著打扮各具特色
老一輩灤河人,衣著打扮十分考究。什么樣人穿什么樣衣裳,什么樣人穿戴什么樣的鞋帽。人們的裝飾打扮,也各不相同。
李家燒鍋的張掌柜的,是我父親的好朋友。我見他平時穿長衫短褂,腳下千層底鞋,頭戴瓜皮小帽。等到冬天,他就改穿長袍馬褂或者狐貍皮袍,戴皮帽子或者呢子禮帽,腳下穿“雙臉棉鞋”或者“氈疙瘩”。早年灤河街上有頭有臉的人,都象張掌柜的這樣打扮。街上也有穿“西服革履”的,那是極少數(shù)。
灤河街上的一般老百姓,穿著打扮又是另一樣。我家房東劉大叔,是賣豆腐腦的。他平時穿著一身粗布衣裳:短衫、長褂、系腿帶,腰間扎著一條黑色布腰帶。腳下穿著家做的實納幫布鞋,或者是“雙鼻梁灑鞋”。他頭上留著個“二毛子”,夏天總喜歡戴一頂破舊草帽子!岸印保l(fā)型,是民國時期時興的一種短發(fā),頭的前半部頭發(fā)剃光,后半部留成齊脖梗的短發(fā)。等到冬天,劉大叔的衣著就變了。他改穿棉襖棉褲,還系著褲腳帶和腰帶,腳穿大棉鞋,頭戴“氈帽頭”!皻置鳖^”是我國北方的一種特有的防寒用具。它設計得很科學,非常適用。氈帽頭是用羊毛趕制出來的圓形氈帽,它可以折疊起來,象是戴個毛料的瓜皮帽。把氈帽頭折進去的部分打開來,扣在頭上,它可以把耳朵扣住(用來防寒)。這樣可以折疊、一式兩用的防寒工具,特別受勞動人民喜愛。當年灤河街,好些人都買氈帽頭戴。
早年灤河街的男人們,差不多都像劉大叔那樣穿著打扮。不過,老年人都喜歡剪光頭,理短發(fā)。只有當教師、當小職員的,才留平頭和分頭。順便說說小孩們的發(fā)型。當年,多數(shù)小孩子都理光頭留“木梳背”(在頭頂留長條頭發(fā),用來蓋著頭頂),少數(shù)小孩子留“歪毛”和“老毛”!巴崦笔切『⒌念^頂左部留一小圓圈頭發(fā),長了編個小辮兒。“老毛”是在小孩的腦后“爭咀窩”地方留一小塊頭發(fā),長了梳個小辮兒。為的是好看,招人喜愛,也有的說是“留老毛好養(yǎng)活”。
老一輩灤河人,婦女們的穿著打扮,也很講究。我家是滿人,我奶奶按滿人的生活習慣,在頭頂上梳“旗髻”(把長發(fā)盤起來,用一根銀釬子別上),穿著滿人老太太常年穿的左大襟旗袍,長腿褲系著褲腳帶,穿繡著小花圖案的千層底鞋。我家房東老奶奶的打扮,就和我奶奶不一樣。她是個漢族的小腳老太太,她在腦后梳發(fā)髻,穿粗布衣裳,冬天要戴棉帽子。
早年灤河街的中年婦女和大姑娘,都好穿花衣裳,喜歡擦煙抹粉修飾自己。富裕人家穿綾羅綢緞的確良,一般人家穿花色棉布。中年婦女的發(fā)式,有剪短發(fā)的,有梳發(fā)髻的,也有留“刷子頭”(用發(fā)卡把長發(fā)夾起來留在腦后)的。姑娘們一般的都梳辮子(分兩種:一根長辮子,兩根短辮子),也有不少留學生頭(齊脖頸的短發(fā))的。
灤河街是個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地方,人們的衣著服飾反映時代背景,也代表著地方的文化素質(zhì)。
【灤河往事散文】相關文章:
往事的經(jīng)典散文09-03
瓜棚往事經(jīng)典散文05-26
往事的留聲機散文10-08
青澀往事的散文09-21
回憶往事的經(jīng)典散文07-19
往事如煙經(jīng)典散文10-27
琥珀里的往事散文10-22
往事只能回味經(jīng)典散文09-03
陳年往事短篇散文08-31
汲灘往事散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