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詩詞》備課筆記

時間:2024-09-08 03:37:52 詩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詩詞五首》備課筆記

  一、課文悟讀

《詩詞五首》備課筆記

  將這五首詩詞的作者們與他們的這些作品的內容聯(lián)系起來,恰好組成了一幅封建社會知識分子體現(xiàn)儒家思想的軌跡圖;蛘呖梢哉f,這五首詩詞成了解讀儒家某種思想的極好的文本。

  我國封建社會的文人,他們無不受到孔盂之道的影響,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主張積極人世,積極人世是儒家思想的精髓?鬃又鲝垺疤煜掠械绖t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孟子則將這一觀點發(fā)展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滕文公下》)。而人世的主要方式就是從政,謂之“學而優(yōu)則仕”、“治國平天下”。如果實在無法入仕,則就“獨善其身”,退而歸隱,潔身自好,等“有道”時再出來從政。這都被認為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正因如此,古時的不少隱士,都將歸隱作為入仕的一種手段,或者說是一種曲線從政的把戲而已。陶淵明、孟浩然、李白都隱居過,之后又都出來做過官,這就是一個明證,只不過情況又有所不同罷了。試看:

  孟浩然,早年隱居襄陽鹿門山,后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后不甘寂寞,極想人仕,苦于無人引見,于是也不大顧自己的身份,給位居相位的張九齡寫了《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以求張丞相的賞識和錄用,這不是儒家積極人世思想所起的作用嗎?

  李白,于開元十二年辭親遠游,后西入長安,雖被賀知章驚為“謫仙人”,但仍求仕無成,東歸,與孔巢父等同隱于租徠山,時號為“竹溪六逸”。隱居而有了名氣,被“召征入京”,供奉翰林,實現(xiàn)了入仕之愿。當然,這首《行路難》有人說寫于開元十八或十九年(730或731)初入長安,困頓而歸時(郁賢浩主編《李白大辭典》廣西教育出版社),有說寫于天寶三載(744)李白離開長安時(《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但詩中表現(xiàn)出李白遇挫而進取心不失的態(tài)度是極明顯的。

  陶淵明,出生于官宦之家,青年時代就懷著建功立業(yè)的壯志,再加上貧困生活的逼迫,曾數(shù)次出仕,又數(shù)次歸隱,于40歲那年便設計離開官場,此后一直過著“獨善其身”的生活。這首《飲酒》詩,寫他在鄉(xiāng)間悠然自得的隱居生活,體現(xiàn)了作者“無道則隱”的儒家思想。

  另兩位作者白居易與范仲淹,他們的仕途相對而言比較順利,白居易是28歲登進士第,先后任杭州刺史;太子左庶子、蘇州刺史等職。范仲淹是26歲登進士第,先后任廣德軍司理參軍、秘閣校理、吏部員外郎、陜西經略副使、參知政事等職。白、范兩人懷著“達則兼善天下”的愿望,憂國憂民。其詩文多直陳時弊,揭露社會弊端,反映民生疾苦。

  總之,這五首詩詞是儒家人世思想極好的注腳,是封建文人懷經世之志,“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這一儒家思想的一份生動而形象的說明書。

  二、亮點探究

  1.陶淵明為什么要多次出仕多次歸隱?

  探究學習:

  從陶淵明的生平看,他三次出仕,三次歸隱,直到41歲那年才決計離開官場,過歸隱生活。他的出仕當然與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懷著建功立業(yè)的壯志有關,以后的出仕也許是與他的貧困生活的逼迫有一定關系。他的歸隱又與他看慣了社會的無道,看慣了亂,看慣了篡有關。照魯迅的說法,看慣了,就平靜了,他對社會的不滿,理想社會不能實現(xiàn),所以只把理想寄托于《桃花源記》中。他的內心是矛盾的,對世事并不能忘情。他在57歲時寫的《述酒》詩,記述了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而殺之之事,就是明證。

  魯迅說:“據(jù)我的意思,即使是從前的人,那詩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謂‘田園詩人’、‘山林詩人’是沒有的。完全超出于人世間的,也是沒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則當然連詩文也是沒有的。詩文也是人事,既有詩,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忘記了陶潛的《述酒》和《讀山海經》等詩,捏成他單是一個飄飄然,就是這摘句作怪!约悍懦鲅酃饪催^較多的作品,就知道歷來的偉大的作者,是沒有一個‘渾身是“靜穆”’的。陶潛正因為并非‘渾身是“靜穆”所以他偉大’。”(《“題未定”草(七)》)

  弄清了這個問題,就把握了陶淵明的矛盾內心,這對更好地理解《飲酒》詩不無幫助,同時對解讀陶淵明的其他詩文也會帶來相當?shù)谋憷。當然,對陶淵明來說,道家思想對他的影響也是較為顯著的,我們也不能不看到這一點。

  2.從《飲酒》詩的開頭四句可以看出陶淵明當時怎樣的心情?

  探究學習:

  詩的開頭四句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弊≡诒娙司幼〉牡胤,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看來這在當時確實是不易做到的。從封建社會直至今天,權力、地位、財富、榮譽,常常是人們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已成了普遍現(xiàn)象。惟獨作者卻是個例外。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設問:“問君何能爾?”這實在是個令人驚奇而關注的問題。作為自答結果的第四句更妙:“心遠地自偏!蔽业男撵`思想遠離了那爭名奪利的社會官場,超脫了世俗,疏遠了奔波于世俗的車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處也變得僻靜了。

  看來,作者剛從官場中退隱,一種脫離污濁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為自己的正確選擇而自我欣慰,其心情當然是舒暢愉快的。

  3.盂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詩的題目是如何反映詩的內容的?

  探究學習:

  此詩有人認為是寫于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西游長安時,也有人認為張九齡于開元二十二年五月至二十四年十一月在位,而此期間孟未到過長安,此詩并非面贈而是寄贈。那么詩中寫洞庭湖是否是實寫,也未可知。不過,作者寫此詩的目的是將此詩贈給居相位的張九齡以表達無人引見的苦衷,希望張能錄用自己。詩的前四句寫八月湖水漲滿,湖的蓄積十分豐富,湖水動蕩充滿力量。詩的后四句告訴張丞相,自己想渡過湖去,苦于無舟,要想在湖中垂釣也缺乏釣具,旁觀別人垂釣,也只能是空有獲魚之情罷了。可見“望洞庭湖”是為“贈張丞相”而寫,“贈張丞相”是因“望洞庭湖”而來。題目很好地反映了詩的內容。

  4.李白《行路難(其一)》詩中,哪些動作反映了作者當時的內心情感?

  探究學習:

  能充分反映作者內心情感的動作,主要在詩的前四句。第一、二兩句寫的是美酒佳肴。這樣的美酒佳肴誰見了都會引起食欲,更何況是以飲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卻是端起酒杯又推開,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劍,舉目四顧,使他感到一片茫然。這“停、投、拔、顧”四個前后連續(xù)的動作,反映了李白內心的極度抑郁苦悶和感情的激蕩起伏。

  5.李白詩中“欲渡黃河”、“將登太行”是寫實嗎?作者為何會有這種感受的?

  探究學習: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痹谠娭胁皇菍憣崱_@兩句詩是承上句而來的。當時作者的心情非?鄲炓钟簦J為自己在受詔人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漸現(xiàn)生機之時,卻不能被皇帝繼續(xù)任用,被“賜金還山”,其打擊之大,無以復加。他感到這處境猶如想渡黃河卻被冰塞滿,無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無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滿山”用其象征意義,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萬分。

  6.如何理解《漁家傲》中的“燕然未勒歸無計”中的“無計”?

  探究學習:

  這里的“歸無計”,不能理解為“對回家之事無計可施”。倘若這樣理解,顯然與全詞的意境不符。這首詞,上闋極寫邊塞的秋景之荒涼、孤寂、悲涼。下闋的“燕然未勒歸無計”一句本身表達了一種因果關系:由于燕然山上還未刻石記功,所以回家的問題還未作打算。這就清楚地表達了“歸無計”的確切意思,它并非是“對回家之事無計可施”之意。若那樣的話,則此詞表達的情感是低沉而消極的了,而實際上這詞表達的情感是悲壯而積極的。

  7.“將軍白發(fā)征夫淚”應作如何理解?

  探究學習:

  現(xiàn)在的幾乎所有選本,對這“將軍白發(fā)征夫淚”的解釋是:為國為家的白發(fā)將軍,面對濁酒而陷入沉思,戰(zhàn)士們在寒夜中徘徊,面上淚痕說明他們內心的苦悶。我覺得這句應理解為互文:在那樣艱苦的邊塞軍旅生活中,壯志未酬,難免會勾起思家思親之情,這里有白發(fā)的將軍無疑,也有白發(fā)的士兵的可能;士兵有流淚的事實,但也不能排除有將軍流淚的可能。從今天的情況看也會是這樣:白發(fā)并非一定與年齡大小、官職高低有關,流淚也并非只是年青人、下級軍人的專利。

  三、選題設計

  1.陶淵明的《飲酒(其五)》詩“悠然見南山”有兩種版本,另一版本為“悠然望南山”,你認為是用“見”好還是用“望”好?

  研究方法:

  (1)將這兩種版本收集到手。

  (2)收集關于這兩種版本的盡可能多的評論。

  (3)比較這些評論的異同。

  (4)研讀原詩,對原詩讀出自己的心得。

  (5)將自己的心得與那些有代表性的觀點進行比較,從而作出自己的判斷。

  參讀書目:

  王瑤編注《陶淵明集》,作家出版社,1956年8月第1版;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下冊第二分冊,中華書局,1964年5月第1版;

  《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

  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

  季鎮(zhèn)淮等選注《歷代詩歌選》第一冊,中國青年出版社,1980年3月北京第1版;

  許金榜《歷代山水田園詩賞析》,明天出版社,1986年3月第1版;

  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

  魯迅《“題未定”草(七)》;

  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文學史編寫組編寫《中國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7月第1版;

  游國恩等主編《中國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7月第1版;

  林庚《中國文學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選注《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下冊,中華書局,1962年8月第1版;

  蕭統(tǒng)編《文選》上冊,岳麓書社,1955年9月第1版;

  蘇軾《東坡題跋》引語,《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下冊。

  2.試將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與朱慶馀的《閨意獻張水部》(又題為《近試上張水部》)進行比較研究。

  研究方法:

  (1)收集關于這兩首詩的資料,包括不同版本的注釋、選講、賞析、評論、背景材料等。

  (2)收集關于這兩位作者的資料,包括生平、年譜、思想、創(chuàng)作主張、背景材料等方面的資料。

  (3)仔細研讀這兩首詩,以獲得自己的感悟。

  (4)對這兩首詩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比較,以作出評價。

  參讀書目:

  《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

  許金榜《歷代山水田園詩賞析》,明天出版社,1986年3月第1版;

  陳伯海主編《唐詩匯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孫育華主編《唐詩鑒賞辭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賀新輝主編《全唐詩鑒賞辭典》,中國婦女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四、備教卡片

  ●卡片①

  此詩景與意會,故可喜也。無識者以見為望。白樂天效淵明詩有云:“時傾一樽酒,坐望終南山!眲t流俗之失久矣。惟韋蘇州答長安亟裴棁詩云:“采菊露未晞,舉頭見秋山!奔罢娴脺Y明詩意。

  (蘇軾評語,《名賢詩評》)●卡片②

  淵明詩有奇絕不可及之語,如“結廬在人境”四句,由詩人以來無此句。

  (王安石評語,《陶詩匯注》)

  ●卡片③

  東坡云陶淵明意不在詩,詩以寄其意耳,“采菊東籬下,悠然望南山”則既采菊又望山。意盡于此,無余蘊矣。非淵明意也!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則本自采菊,無意望山,適舉首而見之,故悠然忘情,趣閑面累遠,此未可于文字精粗間求之。

  (晁補之《雞肋集》)

  ●卡片④

  “問君何能爾”:問得遠!靶倪h地自偏”:“心遠”二字,千古名士高人之根!坝迫灰娔仙健保骸耙姟弊譄o心得,妙。“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真意、忘言,即在此數(shù)句。(鐘惺《古詩歸》)●卡片⑤“悠然望南山”,望一作見,就一句而言,“望”字誠不若“見”字為近自然。然山氣飛鳥皆望中所有,非復偶然見此也!坝迫弧倍謴摹靶倪h”來,東坡之論,不必附會。

  (何焯《義門讀書記》)

  ●卡片⑥

  此但書即目即事,而高致高懷可見。起四句言地非偏僻,而吾心既遠,則地隨之。境既閑寂,景物復佳,然非心遠,則不能領其真意味。既領于心,而豈待言,所謂“造適不及笑,獻笑不及言”,有曾點之意。后六句即“心遠地偏”之實事。

  (方東樹《昭昧詹言》)

  ●卡片⑦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皽I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薄翱煽肮吗^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庇形抑骋病!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薄昂ǖ,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樹立耳。

  (王國維《人間詞話》)

  ●卡片⑧

  這首詩,尤其是詩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二句,歷來被評為“靜穆”、“淡遠”,得到很高的稱譽。然而簡單地以這種美學境界來概括陶淵明的全部創(chuàng)作,又是偏頗的。因為事實上,陶淵明詩文中,表現(xiàn)焦慮乃至憤激的情緒,還是很多,其濃烈?guī)缀醭^同時代所有的詩人。但也正因為焦慮,他才尋找靜穆!@是在新的困境與背謬.中所尋得的理念和詩意上的完美的生命形態(tài)。

  (駱玉明《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中對《飲酒二十首(其五)》的賞析)

  ●卡片⑨

  老杜有《岳陽樓》詩,孟浩然亦有。浩然雖不及老杜,然“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亦自雄壯。

  (曾季貍《艇齋詩話》)

  ●卡片⑩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彪m律也,而含古意,皆起句之妙,可以為法,何必效晚唐哉?

  (楊慎《升庵詩話》)

  ●卡片11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浩然壯語也。

  (胡應麟《詩藪》)

  ●卡片12

  此臨湖而興求仕之思,復量其才而不欲進也。

  (唐妝詢《唐詩解》)

  ●卡片13

  起便別,三、四典重句法,最為唱。后托興可傷。

  (周敬《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卡片14

  如浩然“涵虛混太清”,子美《望岳》之“陰陽割昏曉”等句,真妙寺化工,在諸名家不可多得。

  (陸佃《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卡片15

  混混不落邊際,三、四愜當,渾若天成。

  (陸時雍《唐詩鏡》)

  ●卡片16

  起得大。次句五字妙,六句感興深厚。

  (郭!对龆ㄔu注唐詩正聲》)

  ●卡片17

  頷聯(lián)較工部“吳楚東南”一聯(lián)為近情理。凡詠高山大川只可如此,若一往作汗漫嶺贈語,則為境所凌奪,目眩生花矣。予于《登慈恩寺塔》諸詩雅所不賞以此。

  (王夫之《唐詩評選》)

  ●卡片18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自然是登岳陽樓詩。嘗試設身作杜陵,憑軒遠望觀,則心目中二語居然出現(xiàn),此亦情中景也。孟浩然以“舟揖”、“垂釣”鉤鎖合題,卻自全無干涉。

  (王夫之《姜齋詩話》)

  ●卡片19

  孟詩本自清淡,獨此聯(lián)氣勝,與少陵敵,胸中幾不可測。

  (邢昉《唐風定》)

  ●卡片20

  襄陽《洞庭》之篇,皆稱絕唱,至欲取壓唐律卷。余謂起句平平,三、四雄,而“蒸”、“撼”語勢太矜,句無余力;“欲濟無舟揖”二語,感懷已盡,更增結語,居然蛇足,無復深味。又上截過壯,下截不稱。世目同賞,予不敢謂之然也。

  (毛先舒《詩辯坻》)

  ●卡片21

  山谷云:“‘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恢浦邢虏桃,林際春申君。”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蝗纭┖髨@林才半樹,水邊籬落忽橫枝!薄苏撟钣猩窠。

  (王士楨《帶經堂詩話》)

  ●卡片22

  讀此詩知襄陽非甘于隱遁者。語云:“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意外望張公之援引也。

  (沈德潛《唐詩別裁集》)

  ●卡片23

  前半望洞庭湖,后半贈張相公,只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

  (紀昀《瀛奎律髓刊誤》)

  ●卡片24

  題中“張丞相”當為張九齡。后四句隱隱然確有干乞意。昔賢常以此而略有輕薄之意。張九齡是賢相,向他干乞,又有何妨?牯向李林甫、楊國忠之流干乞,方為有礙身位。昔時賢者常因政治腐敗、官場黑暗、報國無門,而走歸隱之路。非無報國之志也。若陶靖節(jié)、王右丞、孟襄陽等無不如此。若專以為歸隱便好,越隱越好,而有求仕之意使壞,僅以此來衡量詩品高下,人品高低,則似欠妥矣。

  (孫琴安《唐五律詩精品》)

  ●卡片25

  《行路難》是樂府《雜曲歌辭》的舊題。這詩抒寫世路艱難,充滿著政治上郁抑不平的感慨。盡管在現(xiàn)實社會里到處碰壁,找不到出路,然而結尾的地方,詩人仍然堅信自己的理想會有實現(xiàn)的一天,表現(xiàn)出一種熱愛生活的樂觀積極精神。

  (馬茂元注《李白詩》)

  ●卡片26

  這詩是天寶三載(744)李白離開長安時所作。詩中寫世路艱難,充滿著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結尾處,忽開異境,幻想抱負總會有實現(xiàn)的一天,充滿著沖決黑暗,追求光明的積極樂觀精神。

  (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

  ●卡片27

  (《觀刈麥》詩中寫事與寫心的完美統(tǒng)一,較之一般的敘事與抒情的綿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運用對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不僅把勞動人民的貧困、善良與地主階級的奢侈、暴虐作了對比,而且還把自己的舒適與勞動人民的窮苦作了對比。這首詩在寫了農民在酷熱的夏天的勞碌與痛苦之后,詩人同樣也聯(lián)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沒有“功德”,又“不事農!笨墒菂s拿“三百石”俸祿,到年終還“有余糧”,因而“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詩人在那個時代能夠主動去和農民對比,十分難得。這樣一種對比,真是新穎精警,難能可貴,發(fā)人深省,因而更顯出這首詩的思想高度。

  (賈文昭《唐詩鑒賞辭典》中對《觀刈麥》一詩的賞析)

  ●卡片28

  “將軍白發(fā)征夫淚”,由自己而及征夫,總收全詞。將軍(詞人自己)為什么通宵不眠,發(fā)為之白?很明顯,是“燕然未勒歸無計”造成的;征夫為什么會落淚?是出于同樣原因。他們和將軍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既希望取得偉大勝利,而戰(zhàn)局長期沒有進展,又難免思念家鄉(xiāng),妻子兒女魂牽夢繞。愛國激情,濃重鄉(xiāng)思,兼而有之,構成了他們復雜而又矛盾的情緒。將軍與征夫的矛盾情緒通過全詞景物的描寫,氣氛的渲染,婉曲地傳達出來,情調蒼涼而悲壯,和婉約詞的風格完全不同。

  這首詞,有人說是“表現(xiàn)了作者的英雄氣概和戰(zhàn)士們生活的艱苦性”,這只是表面看法,其實它是對宋王朝重內輕外、消極防御政策所贊成的嚴重后果形象的概括與反映,這是唐代一般的邊塞詩所難以比擬的。

  (李廷先《唐宋詞鑒賞詞典》中對《漁家傲》一詞的賞析)

  ●卡片29

  《漁家傲》的基調是低沉的,它給讀者具體的感受,是悲憤而又惆悵不甘的低徊情緒,這是由作者所處的時代與政治環(huán)境所決定的!鳛橐粋有理想的封建士大夫,具有“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豪邁精神,而在事與愿違,侘傺坎坷之際,又不免消沉。這樣就構成了他內心矛盾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在詞里也表現(xiàn)了兩個方面,由于他關懷現(xiàn)實,對社會現(xiàn)實充滿了憤懣與不平,所以排再,所以沉郁;由于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所以哽咽,所以悲涼,所以情調低沉。兩種互相排斥的因素對立的統(tǒng)一,形成了范詞的獨特風格。

  (馬茂元、王從仁《蒼涼悲壯的邊塞號角——談范仲淹的》)

【《詩詞》備課筆記】相關文章:

《觀潮》備課筆記07-17

課文備課孟子見梁襄王備課筆記09-10

課文《越巫》的備課筆記08-25

詩詞《未選擇的路》備課08-06

《三峽》課文備課筆記08-16

《蘭亭集序》備課筆記08-14

《世說新語》三則課文的備課筆記10-18

《觸龍說趙太后》課文備課筆記08-08

顧隨詩詞講記讀書筆記05-11

詩詞陳情表的讀書筆記盤點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