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現(xiàn)代詩歌賞析之《斷章》
《斷章》是“新月派”詩人卞之琳的代表作品,創(chuàng)作于1935年10月,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現(xiàn)代詩歌賞析之《斷章》,歡迎閱讀與收藏。
作品原文: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作者簡介:
卞之琳(1910.12.8-2000.12.2),生于江蘇海門湯家鎮(zhèn),祖籍南京市溧水區(qū),詩人(“漢園三詩人”之一)、文學評論家、翻譯家,曾用筆名季陵。抗戰(zhàn)期間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學生。為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yè)做了很大貢獻!稊嗾隆肥撬恍嗟拇碜。對莎士比亞很有研究,西語教授,并且在現(xiàn)代詩壇上做出了重要貢獻。被公認為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詩人。
創(chuàng)作背景:
《斷章》創(chuàng)作于1935年10月。據(jù)作者自云,這四行詩原在一首長詩中,但全詩僅有這四行使他滿意,于是抽出來獨立成章,標題由此而來。
作者曾說:“這是抒情詩,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寫一剎那的意境。我當時愛想世間人物、事物的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風景,也可能自覺不自覺點綴了風景;人(‘你’)可以見明月裝飾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覺不自覺地成了別人夢境的裝飾!庇终f:“我的意思是著重在相對上!笨梢娫娙酥饕M憩F(xiàn)一種相對關系,因而創(chuàng)作了此詩。
作品賞析:
初讀《斷章》,被其中回環(huán)曲折的意境所吸引,一切似乎是相對而變幻的,審美主體與客體的切換中,其詩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寫意的畫面,而這些畫面層疊中構成了一個立體的詩意世界。
詩人通過視角方向的轉化和落點的改變,使詩歌取得了交錯重疊的視覺效果,詩歌的形式變得豐富起來!澳阏驹跇蛏峡达L景”寫的是以第二人稱“你”為視覺的出發(fā)點,視覺落點在“風景”。而“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是從第三人稱視覺出發(fā),“看風景人”的視覺落點本應該也是風景,但詩歌的視覺落點卻變成了“你”。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之間、“你”和“風景”之間、“看風景人”和“你”之間既有視覺的轉換,又有空間距離的拓展。在詩的第二節(jié)中,“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視覺出發(fā)點是無生命的“明月”,視覺落點是靜止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又是以第二人稱“你”為視覺的出發(fā)點,視覺落點轉變?yōu)閯討B(tài)的“別人的夢”。“明月”和“窗子”之間、“你”和“別人的夢”之間的視覺對象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形成了令讀者回味的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第一節(jié)的視覺畫面發(fā)生在白天,第二節(jié)的兩個畫面又轉化成夜晚,白天和夜晚之間形成的時間跨度,更增添了詩歌的內(nèi)在意韻。
“意象的繁復奇幻,理趣的深邃悠遠,技法的精湛圓熟”,卞之琳自己說:“我寫抒情詩,像我國多數(shù)舊詩一樣,著重意境”,中國古代詩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就是“意境”,而這種‘意境”就是“物各自然”它反對主體對客體的千擾,保持情狀的某種客觀性,中國詩強化了物象的演出,使其共存于萬象、涌現(xiàn)自萬象的存在和活動來解釋他們自己,任其空間的延展及張力來反映情境和狀態(tài),不使其服役于一既定的人為概念。
在《斷章》中,詩人設置了幾組不定的意象畫面,通過視覺轉換與組合,通過時間的流動與時空的相對距離,詩歌便造就了令人遐思無限的“風景”,不同的讀者可以從中體驗、感悟不同的哲理內(nèi)涵詩人在第一節(jié)中創(chuàng)造的兩個畫面可以組合成一幅完整的中國畫:“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薄澳恪笔钱嬅娴闹黧w人物畫的中心視點,通過“你”向空間輻射,與橋、風景、看風景人形成一個多層次的網(wǎng)狀結構二詩人把這些看來零亂的人和物,巧妙地組織在一個框架中,構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構圖勻稱的風物速寫。這幅畫沒有明麗的顏色,而是進行了留白,。當“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的時候,“你”遠遠地看,靜靜地看,“風景”在你的眼中才變得美麗而富有情致到了第二行詩里,就在同一時間里,景物依舊,空間卻進一步延伸而逐漸發(fā)生改變!翱达L景人”和“你”之間又形成一段令人遐想的空間距離‘看風景人”只能在樓上帶著神往和多思的心境看“你”,也許看得不真切,也許只能隱約而朦朧地看你!澳恪敝涣魬儆谧匀唤绲摹帮L景”,而“看風景人”卻把“你”看成了他心中的“美麗風景”。假如“你”走下橋去看“風景”,你能更清楚地看到“風景”中的花草樹木,但卻無法在你心間留下永恒的美麗;假如“看風景人”下樓走到橋上看“你”,他把“你”的容貌和舉止看得更真切,但也許給“看風景人”留下的是失望和嘆息。因為,當主體和客體之間完全沒有距離時,美感也就無從體現(xiàn)。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第二節(jié)已經(jīng)從白天過渡到夜晚一“明月”和“窗子”之間構成了一幅靜謐和諧的畫面“你”早已遠離“別人”的視線,拉大了空間距離可是,‘你”的形象卻在“別少、的夢”中變得更加美麗迷人。本來“你”的心情是悠閑散蕩的,可是,“你”卻在無意之中惹得別人心族搖蕩,夢魂牽繞對于夢境而言,“你”就是一輪璀璨的明月第一節(jié)的意韻由此獲得進一步深化、豐富、就審美而言,或許惟有存在距離的“風景”,才更具有吸引力和觀賞性。
《斷章》的魅力恰恰在于運用審美主體與客體的轉換,審美空間的調(diào)整,豐富的意向,勾畫了一副寫意的中國畫,沒有明麗的色彩,細致的描摹,詩人以寥寥數(shù)筆,勾勒了一座靈魂的海市蜃樓,意蘊深遠。
名家點評
現(xiàn)代文藝評論家李健吾:我們詩人對于人生的解釋,都是在裝飾。(《咀華集》)
揚州大學文學院教授葉櫓:《斷章》之所以引人注目,正是因為它提供的那種表面上看來是十分平常的生活畫面,一旦進入了詩境,讀者完全可以從中體驗并品味出各自的“意指”。說“裝飾”二字寫盡了“人生的悲哀”,是一種很深層次的對“互為裝飾”這種現(xiàn)象的“虛偽性”入木三分的揭示。而詩人自己解釋的“相對性存在”,也自有他的道理。因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這一部分人同那一部分人之間,的確是一種相對的存在。他們之間看起來互不相關,卻又互為依托?达L景者同時被人作為風景來看,這正是生活中常常出現(xiàn)的風景。詩人這種對于生活的整體性與個體性之間的互為關聯(lián)的認識和理解,不可謂不深刻。(《中國現(xiàn)代詩歌名篇賞析》)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副教授劉茉琳:所謂“一花一世界”,短短兩句四行詩,卻獨步整個現(xiàn)代新詩界。整首詩將一個相對性的世界融入在一幅精美的平方風景畫中,有橋有月、有人有夢,和諧自然。讀者在不同的境遇與迥異的心境下閱讀這首詩會產(chǎn)生不同的體會與回響,這就是詩歌闡釋的“不確定性”帶來的極大魅力。(《中國現(xiàn)代文學原典導讀》)
【現(xiàn)代詩歌賞析之《斷章》】相關文章:
卞之琳詩歌代表作《斷章》09-22
唐詩三百首之《章臺夜思》賞析09-26
《采薇》末章之美08-18
現(xiàn)代詩歌精選簡短賞析10-15
怎樣賞析現(xiàn)代詩歌08-26
賞析描寫雪的現(xiàn)代詩歌09-09
《論語》十二章原文、翻譯及賞析07-26
詩經(jīng)·小雅之《鶴鳴》賞析06-13
白居易夢微之賞析09-14
四季之美現(xiàn)代詩歌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