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比喻修辭手法的詩句范例
比喻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用本質(zhì)不同又有相似點的事物描繪事物或說明道理的詞格”。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通過運用比喻,可以達到化平淡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的作用,使文學(xué)作品的表現(xiàn)力得到增強。
而作為中國文學(xué)史的巔峰之一的唐詩,通過精煉的語言把深厚的內(nèi)涵和出神入化的文學(xué)技法表現(xiàn)出來,既引人入勝,有震撼人心。唐詩中或詠物,或說理,或抒情。其間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和文字的錘煉,使得詩歌在朗朗上口的同時,又增添了藝術(shù)價值。而比喻手法的運用,則是詩人創(chuàng)作所運用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說比喻的運用,增添了詩歌的藝術(shù)美感和價值。
一、比喻的運用可以使詩歌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更加生動形象,讓讀者通過文字就可以感受到一個活靈活現(xiàn)的世界。
唐詩中有很多詠物詠史的詩歌,這些詩歌的主體是被吟詠的事物或人物。這些主體一般都是客觀實體,基本不允許主觀臆造。所以,如何能讓讀者僅僅通過文字便在腦中形成生動的形象,是這一類詩歌體現(xiàn)其價值的關(guān)鍵。只有形成生動的形象,才能更好地開始隨后的抒情和說理等情感表達。解決這一關(guān)鍵性的問題,不可避免地要采用人們在現(xiàn)實中能感知的、能在頭腦中迅速形成印象的事物,把它們?nèi)谌氲皆姼鑴?chuàng)作中,這樣便構(gòu)成一系列的比喻。
而比喻的成立,要具備“實際上共有思想的對象、另外的事物和類似點等三個要素”。在唐詩中,作者所吟詠的人或物常常離讀者較遠,而作者通過與之類似的,又能貼近讀者的事物進行設(shè)喻,馬上就讓讀者想到,作者描繪的這個形象應(yīng)該是什么什么樣的,進而能更好地理解詩文。真正地達到“化平淡為生動”比如下面這首詩: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首詩是賀知章的《詠柳》,即描寫春天返青的柳樹在風中妖嬈柔美的姿態(tài)、作者在前兩句均采用了只出現(xiàn)喻體的借喻這一詞格。將柳樹的綠比作玉,將垂下的柳條比作絲帶。形象地將剛剛返青不久的柳樹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而且這兩句描寫的不是靜止的柳樹,運用比喻的手段就可以使柳樹的形象活起來,即讓讀者在視覺上感知柳樹的綠,又能讓讀者有觸覺上感受到柳枝的輕柔。在最后一句用明喻的手段,既可以簡單明了地將看不見的風以具體的形態(tài)讓讀者接受,又可以直接點出詠柳背后的內(nèi)涵。作者所吟詠的不只是柳樹,更使造就柳樹形象的春風,是自然。即便是不處在春天里柳樹旁的讀者,也能在腦中形成那一組形象,更能順著結(jié)尾的比喻,思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
類似的詩歌還有李賀的《馬詩》(其四),李益的《夜上受降城聞笛》。
二、比喻的運用可以使詩歌要闡釋的較深刻、抽象的道理變得更加淺顯易懂,具體明確。
在唐詩中,還有一類說理的詩。即在詩中闡釋人生的哲理。道理往往都是抽象的,如果以單純的說教方式來告訴讀者,則不免生澀,死板。這樣就是詩歌的藝術(shù)性和價值打了折扣。同時,有些深刻的人生哲理,要想通過詩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就要做到淺顯易懂。在詩歌的藝術(shù)性和說理的明確性、有效性之間,就需要用修辭手法架起一道橋梁。而比喻這種常用的辭格,便在此時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使得詩歌達到“化抽象為具體”的效果。例如: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边@兩句出自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頸聯(lián),意在說明新的事物必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取代舊的事物,不必為時光流逝和人的老去感到悲哀,要豁達樂觀。而這種道理比較深刻,要通過詩人精妙的筆法來實現(xiàn)淺顯明了。而作者采用了借喻的手法,在詩中只出現(xiàn)了“沉舟旁的千帆”“病樹前的萬木”這兩個喻體,將這一道理形象地闡釋出來。讀者在讀到這兩句話的時候,馬上就能在腦中形成千帆過境,萬木欣欣的場面,更容易體會出作者所要表現(xiàn)的哲理。這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在淺顯易懂的文字背后,產(chǎn)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達效果。其他詩歌比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一說是朱斌的《登樓》),虞世南的《蟬》都在不同程度上通過比喻的運用來闡述人生哲理。
三、比喻的手法往往是和詩人情感相聯(lián)系的,通過比喻可以看出作者的.情緒,進而探究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
通常來講,比喻的手法加上不同的情感類型和情感色彩,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表達效果,人們通過一首詩的修辭方法的了解,就能很快地了解作者在作這首詩時的感情態(tài)度等心理活動,從而為整首詩奠定感情基調(diào)。這樣就避免了單純的抒情造成的矯揉造作。同時,也節(jié)約了抒發(fā)情感的語言,即用一個比喻句代替了一組抒情的句子,可以達到“化冗長為簡潔”。比如李商隱的《樂游原》:“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最后兩句借雖然無限美好燦爛的夕陽卻已近黃昏來比喻人隨著時間的流逝在不斷老去,表現(xiàn)出對韶華易逝的傷感,而對于不可超越的生命又有著無奈之情。這樣,以自然物來比喻人和整個生命過程,從具體的形象過渡到情感的相知,使得讀者對于整首詩的鑒賞更為容易,避免了艱深晦澀。同時簡單的十個字闡述了深奧的人生道理,也是比喻手法運用所產(chǎn)生的效果。
比喻雖然是一種普通常見的修辭方式,但它所起到的作用是重要的。詩歌的語言本身就是高度錘煉的結(jié)果,通過比喻的修辭手法,可以是精煉簡短的文字更加豐滿,表現(xiàn)力得到增強,人們通過對詩中比喻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詩中的形象,詩中的情感和哲理。比喻為詩歌的藝術(shù)魅力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也因為其價值,使得從事詩歌創(chuàng)作的文人以至沿用。
【比喻修辭手法的詩句范例】相關(guān)文章:
比喻大雪紛紛揚揚的詩句12-06
詩歌鑒賞 修辭手法10-12
浣溪沙晏殊的修辭手法12-21
帶有修辭手法的優(yōu)美段落12-15
運用修辭手法的精彩段落12-14
短歌行中的修辭手法12-22
詠柳曾鞏什么修辭手法12-28
答謝中書書修辭手法10-31
采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