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杜荀鶴唐詩《小松》譯文及賞析

時間:2022-09-05 19:03:44 唐詩 我要投稿

杜荀鶴唐詩《小松》譯文及賞析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chuàng)作的詩。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杜荀鶴唐詩《小松》譯文及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杜荀鶴唐詩《小松》譯文及賞析

  《小松》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前言】

  詩人觀察敏銳,體驗深切,詩中對小松的描寫,精煉傳神;描寫和議論,詩情和哲理,幽默和嚴肅,在《小松》這首詩中得到有機的統(tǒng)一,字里行間,充滿理趣,耐人尋味。

  【注釋】

 、俅填^:指長滿松針的小松樹。

 、谂钶(péng hāo):兩種野草。

 、壑贝褐钡鹊健

 、芰柙疲焊呗柸朐。

  ⑤始道:才說。

  【翻譯】

  松樹小的時候長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沒看不出來,到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許多。那些人當時不識得可以高聳入云的樹木,直到它高聳入云,人們才說它高。

  【賞析】

  《小松》借松寫人,托物諷喻,寓意深長。

  松,樹木中的英雄、勇士。數(shù)九寒天,百草枯萎,萬木凋零,而它卻蒼翠凌云,頂風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剛出土的小松成長起來的。小松雖小,即已顯露出必將“凌云”的苗頭!缎∷伞非皟删,生動地刻畫出這一特點。

  “自小刺頭深草里”——小松剛出土,的確小得可憐,路邊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沒在“深草里”。但它雖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圍中,它不低頭,而是“刺頭”——那長滿松針的頭,又直又硬,一個勁地向上沖刺,銳不可當。那些弱不禁風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敵的!按填^”的“刺”,一字千鈞,不但準確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點,而且把小松堅強不屈的性格、勇敢戰(zhàn)斗的精神,活脫脫地勾畫出來了。一個“刺”字,顯示出小松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暫時的,相對的,隨著時間的推進,它必然由小轉(zhuǎn)大。不是么?——

  “而今漸覺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類中長得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腳底下,可現(xiàn)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當然更不在話下。這個“出”字用得精當,不僅顯示了小松由小轉(zhuǎn)大、發(fā)展變化的情景,而且在結(jié)構(gòu)上也起了承前啟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結(jié)果,也是未來“凌云”的先兆。事物發(fā)展總是循序漸進,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從“刺頭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漸覺”。“漸覺”說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誰“漸覺”的呢?只有關(guān)心、愛護小松的人,時時觀察、比較,才能“漸覺”;至于那些不關(guān)心小松成長的人,視而不見,哪能談得上“漸覺”呢?故作者筆鋒一轉(zhuǎn),發(fā)出深深的慨嘆: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边@里連說兩個“凌云”,前一個指小松,后一個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實,稱贊它高,并不說明有眼力,也無多大意義。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樣貌不驚人,如能識別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愛護、培養(yǎng),那才是有識見,才有意義。然而時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這個“識”字,故詩人感嘆道:眼光短淺的“時人”,是不會把小松看成是棟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時人不識”,而被摧殘、被砍殺啊!這些小松,和韓愈筆下“駢死于槽櫪之間”的千里馬,不是遭到同樣悲慘的命運嗎?

  杜荀鶴出身寒微,雖然年青時就才華畢露,但由于“帝里無相識”(《辭九江李郎中入關(guān)》),以至屢試不中,報國無門,一生潦倒。埋沒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

  詩人簡介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fù)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創(chuàng)作風格

  杜荀鶴的“風暖鳥聲碎,日高光鼎重”佳句,多少年來傳誦不絕。杜鵑啼血,源于一個凄美的傳說。傳說古代蜀國國君杜宇,周朝末年在蜀稱帝,號望帝。后來歸隱讓位于其相。那時正當二月,子鵑鳥鳴,蜀人感懷之,稱子鵑為杜鵑。

  杜荀鶴主要繼承姚合、賈島的詩風,他曾說自己“苦吟無暇日,華發(fā)有多時”(《投李大夫》),“一句我自得,四方人已知”(《苦吟》),并在賈島墓前緬懷這個前輩詩人說:“山根三尺墓,人口數(shù)聯(lián)詩。”(《經(jīng)賈島墓》)對好句的追求與珍視可算是執(zhí)著了,但他的詩卻絕不生澀,也無寒苦之氣,如《秋江晚泊》:

  一望一蒼然,蕭騷起暮天。遠山橫落日,歸鳥度平川。家是去秋別,月當今夕圓。漁翁似相伴,徹曉葦叢邊。

【杜荀鶴唐詩《小松》譯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杜荀鶴唐詩《溪興》譯文及賞析10-10

古詩小松杜荀鶴翻譯賞析10-03

杜荀鶴唐詩《自敘》賞析10-10

杜荀鶴的唐詩精選12-13

杜荀鶴的唐詩12-05

杜荀鶴唐詩《春宮怨》賞析09-23

杜荀鶴唐詩《涇溪》賞析12-29

杜荀鶴《山中寡婦》譯文、賞析10-11

杜荀鶴唐詩《閩中秋思》翻譯、賞析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