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箏》李端唐詩鑒賞 推薦度:
- 《聽箏》柳中庸唐詩鑒賞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唐詩《聽箏》
《聽箏》是唐代詩人李端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該詩描寫一位彈箏女子為了所愛慕的人顧盼自己,故意將弦撥錯,塑造了一個可愛的彈箏女形象,語句傳神,意蘊(yùn)豐富。以下是小編搜集整理的唐詩《聽箏》,歡迎閱讀!
《聽箏》
唐·李端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注釋
、怕牴~:彈奏箏曲。
、平鹚冢汗乓卜Q桂為金粟,這里當(dāng)是指弦軸之細(xì)而精美。
⑶柱:定弦調(diào)音的短軸。
⑷素手:指彈箏女子纖細(xì)潔白的手。
、捎穹浚褐赣裰频墓~枕。房,箏上架弦的枕。
、手芾桑褐溉龂鴷r吳將周瑜。他二十四歲為大將,時人稱其為“周郎”。他精通音樂,聽人奏錯曲時,即使喝得半醉,也會轉(zhuǎn)過頭看一下奏者。當(dāng)時人稱:“曲有誤,周郎顧!
⑺拂弦:撥動琴弦。
譯文
金粟軸的古箏發(fā)出優(yōu)美的聲音,那素手撥箏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盡了辦法為博取周郎的青睞,你看她故意地時時撥錯了琴弦。
《聽箏》賞析:
箏是古代一種彈撥樂器,即今稱“古箏”。“鳴箏”謂彈奏箏曲。題一作“聽箏”,則謂聽奏箏有感,就聽者立題。從詩意看,以作“鳴箏”為有味。這首小詩寫一位彈箏女子為博取青睞而故意彈箏出錯的情態(tài),寫得婉曲細(xì)膩,富有情趣。
前二句寫彈箏美人坐在華美的房舍前,撥弄箏弦,優(yōu)美的樂聲從弦軸里傳送出來。“柱”是系弦的部件。“金粟”形容箏柱的裝飾華貴!八厥帧北砻鲝椆~者是女子。后二句即寫鳴箏女故意彈錯以博取青睞。“周郎”指三國吳將周瑜。他二十四歲為將,時稱“周郎”。他又精通音樂,聽人奏曲有誤時,即使喝得半醉,也要轉(zhuǎn)過頭去看一看演奏者。所以時謠說:“曲有誤,周郎顧!(見《三國志·吳志·周瑜傳》)這里以“周郎”比喻彈箏女子屬意的知音者!皶r時”是強(qiáng)調(diào)她一再出錯,顯出故意撩撥的情態(tài),表示注意到她的用心不在獻(xiàn)藝博知音,而在其他。
清人徐增分析這詩說:“婦人賣弄身分,巧于撩撥,往往以有心為無心。手在弦上,意屬聽者。在賞音人之前,不欲見長,偏欲見短。見長則人審其音,見短則人見其意。李君(稱李端)何故知得恁細(xì)!(《而庵說唐詩》)其見解相當(dāng)精辟。
此詩的妙處就在于詩人通過細(xì)致的觀察,抓住了生活中體現(xiàn)人物心理狀態(tài)的典型細(xì)節(jié),將彈箏女子的微妙心理,一種邀寵之情,曲曲寫出,十分傳神。詩的寫法象速寫,似素描,對彈箏女形象的描寫是十分成功的。
作者簡介
李端(約743-782),字正己。趙州(今河北省趙縣)人。大歷中進(jìn)士。任秘書省校書郎,官至杭州司馬。李端才思敏捷,工于詩作,又長于奕棋,為“大歷十才子”之一,辭官歸隱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作品多應(yīng)酬之作,個別作品對社會有所反映,喜作律體,亦擅長七言詩行,于大歷才子中罕見。有《李端詩集》,《唐才子傳》卷4有傳。喜作律體。
【唐詩《聽箏》】相關(guān)文章:
《聽箏》柳中庸唐詩鑒賞05-31
《聽箏》李端唐詩鑒賞07-24
李白《聽蜀僧浚彈琴》唐詩鑒賞09-14
張九齡《聽箏·端居正無緒》全文及鑒賞07-17
白居易《夜箏》賞析10-16
白居易古詩《夜箏》賞析08-29
幼兒唐詩10-27
唐詩春曉03-15
《全唐詩》09-30
兒童唐詩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