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陶淵明集卷之三詩五言《詠三良》
引導(dǎo)語:《詠三良》是唐代文學(xué)家柳宗元創(chuàng)作的一首詠史懷古詩。全詩寫三良從具體參政到殉死身亡,刺秦康公而美三良,其意在刺唐憲宗信讒言貶賢,自抒強烈的孤憤之情,作者將自己的切身參政經(jīng)驗融入對歷史事件的觀照,賦予史事以豐厚的現(xiàn)實內(nèi)蘊和情感深度,寫得有聲有色,情感激昂,極具現(xiàn)實意味,下面就是這組詩的知識,歡迎大家閱讀學(xué)習(xí)。
說明
這首詩同《詠二疏》、《詠荊軻》是陶淵明三首著名的詠史詩,三篇體制大體相當,當為同一個時期的作品。從這首詩的內(nèi)容來看,當作于宋武帝永初二年(421)之后不久,暫系于永初三年,陶淵明五十八歲……
三良,指春秋時秦國子車氏的三個兒子:奄息、仲行、鍼(zhēn針)虎。他們?nèi)硕际墙艹龅娜瞬牛乔啬鹿膶櫝。穆公死,三人遵穆公遺囑為之殉葬。《左傳。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車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锨虎為殉,皆秦之良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黃鳥》!薄对娊(jīng)。秦風(fēng)。黃鳥》就是秦國人民為哀悼三良及一百七十多個無辜犧牲者而創(chuàng)作的,表示了對殘暴統(tǒng)治者的控訴與譴責。陶淵明的這首詩,則完全稱贊三良的行為,其目的顯然不在詠史,而是借詠三良之事。表彰張袆不肯毒死零陵王而自飲毒酒先死的盡忠行為。(事見《述酒》詩說明)
原文
彈冠乘通津,但懼時我遺(1)。
服勤盡歲月,常恐功愈微(2)。
忠情謬獲露,遂為君所私(3)。
出則陪文輿,人必侍丹帷(4)。
箴規(guī)響已從,計議初無虧(5)。
一朝長逝后,愿言同此歸(6)。
厚恩固難忘,君命安可違(7)!
臨穴罔惟疑,投義志攸希(8)。
荊棘籠高墳,黃鳥聲正悲(9)。
良人不可贖,該然沾我衣(10)。
注釋
(1)彈冠:彈去帽子上的灰塵,指準備出仕為官。見《詠貧士七首》其七注(2)。乘:駕馭,占據(jù)。通津:本指交通要道,這里指高官要職!豆旁娛攀住分模骸昂尾徊吒咦,先據(jù)要路津!睍r我遺:即“時遺我”的倒裝句,時不我待之意。我:指三良。
(2)服勤:猶言服侍、效勞!抖Y記。檀弓上》:“服勤至死!笨追f達疏:“服勤者,謂服持勤苦勞辱之事!北M歲月:一年到頭。功愈微:功勞甚小。愈:更加。
(3)謬:妄,自謙之詞。獲露:得到表現(xiàn)。私:親近,寵愛。
(4)文輿:華美的車子。這里指穆公所乘之車。丹帷:紅色的帷幕。這里指穆公寢居之所。
(5)箴(zhēn針)規(guī):規(guī)諫勸戒。響已從:一發(fā)言就聽從。初無虧:從不拒絕或輕視。虧:枉為。這兩句是說,穆公對三良言聽計從。
(6)言:語助詞,無意義。同此歸:一道去死。《史記。秦本紀》之《征義》引應(yīng)劭曰:“秦穆公與群臣飲,酒酣,公曰:”生共此樂,死共此哀。‘于是奄息、仲行、鍼虎許諾。及公薨(hōng轟,周代諸侯死之稱),皆從死。“
(7)君命安可違:《史記。秦本紀)載,秦穆公死,康公立,遵照穆公的遺囑,殺了一百七十四人殉葬,秦大夫子車氏三于亦從殉,共“一百七十七人”。“君命安可違”即指此事。安,怎能。
(8)臨穴罔(wǎng往)惟疑:面對墳?zāi)箾]有猶豫。罔:無。惟:語助詞,無意義。疑:猶疑,猶豫。《詩經(jīng)。秦風(fēng)。黃鳥》:“臨其穴,惴惴其栗!蓖读x:獻身于大義。攸希:所愿。
(9)黃鳥聲正悲:《詩經(jīng)。秦風(fēng)。黃鳥》:“交交(悲鳴聲)黃鳥,止于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維此奄息,百夫之特。臨其穴,惴惴其栗。彼蒼天者,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10)不可贖:不能挽救贖回。語本上引《詩經(jīng)》。泫(xuàn眩)然:傷心流淚的樣子!俄n非子。外儲說右上》:“公泫然出涕曰:‘不亦悲乎!’”
譯文
出仕為官居要職,只怕蹉跎好時光。
一年到頭勤效力,常恐功績不輝煌。
忠情偶爾得表現(xiàn),于是得寵近君王。
出門陪同在車邊,入宮服侍丹帷旁。
規(guī)勸之言即聽取,建議從來不虛枉。
一旦君王長逝后,愿得一道把命亡。
君王恩厚難相忘,君命怎能敢違抗!
面臨墳?zāi)共华q豫,獻身大義志所望。
草叢籠罩高墳?zāi),黃鳥啼鳴聲悲傷。
三良性命不可救,淚水沾濕我衣裳。
賞析
“三良”事最早見于《詩經(jīng)·秦風(fēng)·黃鳥》。據(jù)《左傳》魯文公六年載,“秦穆公任好卒,以子車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針虎為殉,皆秦之良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黃鳥》。”此后史家、詩人對秦穆公殺害三良一事的評論便絡(luò)繹不絕,有對具體史實進行加工的,如東漢應(yīng)劭認為秦穆公與三良約定同生共死,三良自愿殉葬;有由此探討君臣關(guān)系、個體生命價值的,如陶淵明、蘇軾等等。
柳宗元《詠三良》詩意可分兩層來分析。前十句為第一層,是就三良來說。詩人以飽蘸熱情之筆,刻畫了三良一心報國、忠君以死的義士形象。應(yīng)該說,這與《黃鳥》一詩的記載是相違背的!饵S鳥》首章云:“交交黃鳥,止于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維此奄息,百夫之特。臨其穴,惴惴其栗。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清馬瑞辰曰:“詩以黃鳥之止棘、止桑、止楚,為不得其所,興三良之從死,為不得其死也。棘、楚皆小木,桑亦非黃鳥所宜止,《小雅·黃鳥》詩‘無集于!瞧渥C也!瘪R說甚是。詩中描繪三良死前是“臨其穴,惴惴其栗”,全無視死如歸的氣概,正是死不得其所的明證。不過宗元反其道而行,也是有所本的。漢末王粲《詠史詩》論三良之死曰:“結(jié)發(fā)事明君,受恩良不訾。臨末要之死,焉得不相隨?……人生各有志,終不為此移。同知埋身劇,心亦有所施!闭J為他們具有事君以死的志向。二詩對照,無論是“束帶值明后”與“結(jié)發(fā)事明君”的細節(jié)描繪,還是“生時亮同體,死沒寧分張”與“人生各有志,終不為此移”的死亡價值判斷,其相似之處都是驚人的。究其原因,王粲《詠史詩》作于漢獻帝建安十六年隨曹操西征馬超歸途中,其時王粲效力于曹氏不久,故宣揚“士為知己者死”的精神,認為三良從穆公而死乃忠義之舉。而柳宗元《詠三良》則是借史事來抒己之懷抱,既有對在朝為官時崢嶸歲月的回憶,又有對憲宗者流打擊王叔文政治集團行為的討伐。其《讀書》一詩云:“幽沈謝世事,俛默窺唐虞。上下觀古今,起伏千萬途。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薄对伿贰分亣@燕昭王、樂毅,《詠三良》之批判秦康公,無不是由讀史而引起的感慨。其《冉溪》詩云:“少時陳力希公侯,許國不復(fù)為身謀!表樧谥赜猛跏逦募瘓F,劉禹錫、柳宗元等人積極參政,使得“人情大悅”,政局為之一新!吧鷷r亮同體,死沒寧分張”,正是君臣相得的形象寫照。
然而若撇開柳宗元《詠三良》詩的政治隱喻不談,而就其對君臣關(guān)系的討論來看,不得不說此詩的深刻性和陶淵明的同題之作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陶詩雖亦有“出則陪文輿,入必侍丹帷。箴規(guī)向已從,計議初無虧”的描述,但“忠情謬獲露,遂為君所私”與“厚恩固難忘,君命安可違”的議論,則深刻揭示了為人臣子的無奈與悲哀。事君以忠,為君所賞,本是做臣子的價值體現(xiàn),但若過于忠誠,連同身家性命都被國君據(jù)為己有,那么結(jié)果只能是投穴同死。淵明說“忠情謬獲露”,“謬”字真是深可玩味:君主的厚恩往往與其對臣子的控制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君命安可違”實乃“君命不可違”。他對君主專制下的臣子的個人價值進行了深沉的反思。人才乃國之公器,非國君的一己之私,更何況人本身又具有獨立存在的價值。這直接啟發(fā)了蘇軾《和〈詠三良〉》“我豈犬馬哉?從君求蓋帷”中洋溢的對個體獨立人格的尊重以及“殺身固有道,大節(jié)要不虧”中對為人臣子原則的揭橥。宗元《詠三良》詩在這一點上,和陶淵明相比是一個倒退。
《詠三良》詩的后六句為第二層,是就秦康公來說。秦穆公命令三良為自己殉葬,這在禮儀上是不合的,朱熹即云:“史記秦武公卒,初以人從死,死者六十六人。至穆公遂用百七十七人,而三良與焉。蓋其初特出于戎翟之俗,而無明王賢伯以討其罪。于是習(xí)以為常,則雖以穆公之賢而不免!痹谥性貐^(qū)人看來,秦穆公以一百七十七人殉葬,自然是極其野蠻的行為,又何況其中還有國家的賢才。穆公死后,秦國的東征有所緩慢,晉、楚相繼稱霸,這和穆公以賢殉葬、大失人心有一定的關(guān)系!蹲髠鳌分小熬印奔囱裕骸扒啬轮粸槊酥饕惨嗽,死而棄民。先王違世,猶詒之法,而況奪之善人乎?……今縱無法以遺后嗣,而又收其良以死,難以在上矣。君子是以知秦之不復(fù)東征也!弊谠撜潜敬恕H欢恼嬲鈭D并不在批判秦穆公,而是借此討伐穆公的繼任者康公,其策略是拿康公與魏顆進行比較。《左傳》魯宣公十五年記載:“魏武子有嬖妾,無子。武子疾,命顆曰:‘必嫁是。’疾病則曰:‘必以為殉。’及卒,顆嫁之,曰:‘疾病則亂,吾從其治也!蔽侯w在魏武子的不同命令之間選擇了改嫁父妾的做法。這樣既挽救了父妾的性命,又避免了魏武子背上以人殉葬的罵名。可是在史書有關(guān)三良殉死的記載中,卻沒有康公的聲音,甚至讓人感覺不到他的存在。穆公的命令明顯是錯誤的,倘若三良從死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脅迫所致,康公命令他們不死,不但可以避免父親殘暴的遺命付諸行動,而且還可贏得人心,加強自己的統(tǒng)治基礎(chǔ),甚至可以繼續(xù)父親的東征事業(yè)。在這種情況下,康公如果選擇沉默,即是承認穆公命令的有效性。柳宗元正是在此基礎(chǔ)上立論的。應(yīng)該說宗元的立論角度是頗為新穎的,然而倘若仔細研究,則會發(fā)現(xiàn)宗元的論證恰恰是偏頗的。
首先,如前朱熹所言,秦國的風(fēng)俗與中原地區(qū)不同,以人殉葬是習(xí)以為常之事,穆公父子的行為是合乎舊俗而有違于情理,沒有與時俱進。宗元對秦國當時舊俗似乎沒有注意到,沒有把穆公父子的行為放到特定的環(huán)境中去考察。
其次,康公與魏顆面對的情況是不同的:魏顆面臨著兩種選擇,即既可以執(zhí)行武子神智清醒時的使妾改嫁的命令,也可以執(zhí)行其父神智不清時的使妾殉葬的命令,而康公只有一種選擇,在“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學(xué)而》)的春秋時期,康公執(zhí)行父命乃被動行事,無可厚非。當然,康公以三良殉葬,只是一味盡孝而不顧國家利益和生者的性命,也最終毀了父親的一世英名(他本可以挽救的),宗元就此討伐他也是對的,這表現(xiàn)了宗元的人道主義精神和時代的進步。不過宗元說“吾欲討彼狂”,稱康公為狂亂之人,大加討伐,在程度上未免重了些。蘇轍以為:“然三良之死,穆公之命也?倒珡钠溲远桓,其亦異于魏顆矣。故黃鳥之詩交譏之也!迸c宗元一樣,蘇轍對康公的處境似乎沒有明察,自然也談不上“了解之同情”了。
再次,就此詩的寫作意圖而言,如前所述,此詩是借討伐康公來討伐唐憲宗。柳宗元認為康公與憲宗的共同點是“從邪陷厥父”。這里,他又犯了一個邏輯上的錯誤。穆公使三良殉葬的命令是錯誤的,康公如果改變父命,這無疑是正確之舉?墒乾F(xiàn)在宗元以憲宗來類比康公,就詩歌本身來說,應(yīng)該是責備憲宗沒有改變父親錯誤的命令,但實際情況是憲宗改變了在宗元看來是正確的命令,因為他把順宗朝幾乎所有的變革措施都廢除了,并且殘酷打擊了所有運動參與者。所以宗元把憲宗和康公相類比是錯誤的。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大致有兩說:一說從這首詩的內(nèi)容來看,當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之后不久,約在永初三年(422年),陶淵明五十八歲;一說約作于東晉安帝義熙十年(414年),與《雜詩十二首》寫作時間相近,陶淵明五十歲。
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末到劉宋初杰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xué)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集卷之三詩五言《詠三良》】相關(guān)文章:
陶淵明集卷之三詩五言《詠貧士七首》10-22
陶淵明集卷之三詩五言《述酒》08-15
陶淵明集卷之三詩五言《雜詩十二首》04-19
陶淵明集卷之三詩五言《飲酒二十首并序》09-01
陶淵明集卷之三詩五言《擬挽歌辭三首》06-08
陶淵明集卷之三詩五言《讀山海經(jīng)》十三首10-26
陶淵明集卷之一詩四言《命子》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