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陶淵明集卷之六記傳贊述《扇上畫贊附尚長禽慶贊》
在日復(fù)一日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詩歌了吧,詩歌具有精煉、集中,節(jié)奏鮮明,富有韻律的特點。那什么樣的詩歌才是好的詩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陶淵明集卷之六記傳贊述《扇上畫贊附尚長禽慶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明]
扇上畫贊,就是為扇面上人物畫像所題寫的贊辭。這些人物都是古代的隱士,陶淵明借此抒發(fā)對古代隱士生活的羨慕與景仰,并表現(xiàn)自己的隱居之志。這篇贊文用四言韻語寫成,除前后各八句是全文的開頭與結(jié)束外,中間部分每四句贊美一人,共八人。
扇上畫贊
【原文】
(荷丈人,長沮、桀溺,於陵仲子,張長公,丙曼容,鄭次都,薛孟嘗,周陽珪)
三五[1]道邈,淳風日盡,九流參差,互相推隕[2]。形逐物遷,心無常準,是以達人,有時而隱。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超超[3]丈人,日夕在耘。遼遼[4]沮溺,耦耕自欣,入鳥不駭,雜獸斯群。
至矣於陵,養(yǎng)氣浩然,蔑彼結(jié)駟,甘此灌園。張生一仕,曾以事還,顧我不能,高謝[5]人間。
岧岧[6]丙公,望崖輒歸,匪[7]驕匪吝,前路威夷[8]。鄭叟不合,垂釣川湄,交酌林下,清言究微[9]。
孟嘗游學(xué),天網(wǎng)時疏,眷言哲友,振褐偕徂[10]。美哉周子,稱疾閑居,寄心清尚[11],悠然自娛。
翳翳衡門,洋洋泌流[12],曰琴曰書,顧眄有儔。飲河[13]既足,自外皆休。緬懷千載,托契[14]孤游。
【注釋】
[1]三五:三皇五帝。
[2]推隕(yǔn):排斥擠壓。
[3]超超:高遠的樣子,此指精神上超然物外。
[4]遼遼:遠遠的樣子!冻o·九嘆·憂苦》:“山修遠其遼遼兮,涂漫漫其無時!
[5]謝:辭謝。
[6]岧岧(tiáo):高遠的樣子,在此引申為高遠的精神。
[7]匪:非。
[8]威夷:在此引申為艱險。
[9]微:微言大義。
[10]偕徂(cú):攜同歸去。
[11]清尚:一說“清商”,清遠的意思。
[12]泌(mì):泉水!对娊(jīng)·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饑!
[13]飲河:化用《莊子·逍遙游》:“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14]契:契合,全句意思為與累代的心友神交。
[譯文]
三皇五帝盛世遙遠,淳樸風尚日漸消盡;九流學(xué)派見解不一,相互之間有增有損。外形隨著物體改變,心中沒有一定標準;所以那些明智之人,審時不容逃去歸隱。
孔子不能參加勞動,五谷莊稼不能區(qū)分;荷ò丈人隱居世外,日暮仍在田中耕耘。長沮桀溺距今遙遠,并肩耕作自得歡欣;鳥兒飛近并不驚心,隱居偏遠與獸為群。道德高尚陳仲子君,涵養(yǎng)深厚正氣浩然;蔑視那些高官厚祿,甘心隱去為人灌園。張摯曾經(jīng)一度出仕,后因有事把家來還;自念與世不能相容,高蹈遠去不再為官。邴曼容君德操高尚,被封高官便把家還;既不驕縱也不貪鄙,仕途多有險阻艱難。鄭敬與世不能相合,隱居垂釣大澤之邊;故友來訪林下共飲,暢談終日大義微言。薛包篤行潛心游學(xué),仕途羅網(wǎng)也能逃避;顧念往日賢智之友,一同振衣攜手逃離。周陽拄君值得贊美,托疾辭官在家閑居;寄心塵外清操高尚,悠然適意自得歡娛。樹蔭之下柴門陋舍,泉水涌出激蕩長流;有琴可彈有書可讀,左顧右盼琴書為友。生活所需稍有即足,其他一切皆無所求;遙遙懷念千載之上,寄心知音獨自邀游。
【賞析】
本文作于公元424年,陶淵明六十歲,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安于隱居與貧窮,但已有山高水長之感。
這篇文章歌頌了荷蓧丈人,長沮、桀溺,於陵仲子,張長公,丙曼容,鄭敬,薛孟嘗與周陽珪。這些人的共性是安貧樂道、躬耕隴畝。這或許是陶氏放下自我的標志之一。
下文的這些前人的嘉言懿行,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此前的陶淵明。他們對待名利的態(tài)度表明陶淵明是儒家思想在晉朝比較突出的代表。從屈原到孔子到陶淵明,體現(xiàn)中國文人的精神特點,那就是忠于內(nèi)心寧死不屈的獨立忠誠、無私堅定。
最后部分的前四句明顯化用了《詩經(jīng)·陳風·衡門》的“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饑”。《詩經(jīng)原始》對于這首詩的注解是“賢者自樂而無求也”,顯然也可以詮釋本文。后四句則從儒家的進取向道家的達觀轉(zhuǎn)化,作者希望做到“我需要我一無所需”,從而“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睨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
陶淵明介紹:
(365~427)出生于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祖父作過太守,父親早死,母親是東晉名士孟嘉的女兒。陶淵明一生大略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28歲以前,由于父親早死,他從少年時代就處于生活貧困之中。第二時期,學(xué)仕時期,從公元393年(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歲到公元405年(晉安帝義熙元年)41歲。第三時期,歸田時期,從公元406年(義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歸田后20多年,是他創(chuàng)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一體。陶詩的藝術(shù)成就從唐代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是“為詩之根本準則”。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后人編為《陶淵明集》。
【陶淵明集卷之六記傳贊述《扇上畫贊附尚長禽慶贊》】相關(guān)文章:
陶淵明集卷之六記傳贊述《箕子》06-11
陶淵明集卷之六記傳贊述《讀史述九章》06-11
陶淵明集卷之七疏祭文《與子儼等疏》12-09
陶淵明集卷之五賦辭《閑情賦并序》11-09
贊的經(jīng)典散文05-10
《陶淵明集》之桃花源記的原文及翻譯08-18
拜城贊詩歌04-25
姐姐贊詩歌06-29
胡楊贊詩歌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