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題西林壁》文本解讀
相信大家在平時的學習生活當中,都接觸過古詩詞解讀吧,那么怎樣解讀一首古詩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題西林壁》文本解讀,歡迎大家分享。
《題西林壁》文本解讀 1
《題西林壁》,一首“艷壓廬山客”的哲理詩,它的長處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啊!千古一嘆,令多少文人墨客為之傾倒。但是,《題西林壁》作為詩歌精品引入課堂的今天,教者不能“當局者迷”,如此“意無窮”的哲理詩的解讀和教學,必須“橫看側看,遠近高低”,踏上一次“追逐靈魂”的精神之旅。
作者的半生“迷”創(chuàng)作《題西林壁》時,蘇軾正陷在烏臺詩獄案中:坐牢103天,受盡非人的折磨,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最終被貶黃州。這是蘇軾生平第一禍事,受傷的地方生長思想,迷茫中的蘇軾一直都在探究真相,在詩中不斷地追逐著自己的靈魂。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鼻皟尚性妼崒懹紊剿姡霸娙嗽趶]山漫游,覺得峰回路轉,目不暇接。橫著看,山巒起伏,連綿不斷;從側面看,奇峰陡峭;從遠處看是隱天蔽日,從近處看則是危崖險巖;從高處俯瞰是深溝幽壑,從山下仰望則是重巒疊嶂;所見的形狀、姿態(tài)各不相同!雹俣潭痰膬尚性,寥寥十四個字卻讓我們感受到了在山間攀援叩問的足音、看見了詩人與廬山默默對視,“相看兩不厭”的身影、聽到了來自詩人心底的澎湃濤聲:廬山,無數(shù)遷客騷人縱情山水,懷古傷今的載體,你究竟美在哪里?是怎樣的魅力引得“無數(shù)文人競折腰”?正如“仁者的博客”中所說:視角決定風景,思想決定高度。這兩句話是對“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絕好詮釋。
這時,蘇軾雖然人在廬山,思維卻已翔空,鳥瞰眾生、鳥瞰人生;谶@樣的觀察視角和這樣的思想方向,作者對自己的“迷”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釋:“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边@兩行詩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我不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為我身在廬山中,視野太狹窄,入眼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如果身在廬山之外看廬山,就會看到它的全貌了。至此,柳暗花明,豁然開朗,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事物亦是如此:由于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fā)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詩人在與廬山的深情凝望中陡然而覺自己原來半生都在迷津之中: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眼前的真實并不是全部的真相,從此便多了一顆反省的心,審慎對待自己的所見!雹
對話作者,跟隨著他移步換形賞美景,感慨人世浮與沉,我們目睹了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靈魂的精神突圍。
編者的一片心《題西林壁》的語言雖異常淺顯,寓意卻十分深刻,三歲小兒也能瑯瑯上口,但而立之年也未必能得其真意,它不僅僅需要用心體悟,更重要的是歲月的發(fā)酵。那么我們實在有必要探究編者為何對這樣一首詩情有獨鐘?遍覽網絡上傳的教學實錄及設計,多半將重難點定于“體會含有人生哲理的詩句”,將“聯(lián)系生活升華認知”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作為整節(jié)課的收官--這會是《題西林壁》選編在冊的目的嗎?
仔細研讀教師用書,編者審定的教學建議是這樣的:“教學《題西林壁》時,要突出”橫“”側“”遠“”近“”高“”低“幾個字,體會詩人在廬山時,每到一個地方都在仔細地觀察、欣賞。讓學生通過誦讀感受到,詩人的觀察地點和角度在變化,所見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所以詩人才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可以聯(lián)系學過的課文,如《畫楊桃》,幫助學生理解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結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币欢卧捴腥翁岬健坝^察”;認真閱讀課本上的“第二組導言:世間萬物豐富多彩,美不勝收,而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如果細心觀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發(fā)現(xiàn)事物的奧秘,認識事物間的聯(lián)系。本組的幾課文講的就是觀察與發(fā)現(xiàn)方面的趣事。我們來讀讀課文,在了解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認真體會作者是怎樣觀察的,并學習他們的觀察方法,還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食物進行連續(xù)觀察,把觀察中的發(fā)現(xiàn)記下來!币欢卧捴辛翁岬健坝^察”,由此可見,編者之意不在山水,不在哲理,而是在觀察,在發(fā)現(xiàn),旨在喚醒“連續(xù)觀察”的意識,意在啟發(fā)學生于觀察中發(fā)現(xiàn),于發(fā)現(xiàn)中創(chuàng)新。
再品《題西林壁》一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被腥淮笪颍合肽菑]山綿延90余座山峰,不是多角度觀察,不是多次拜訪,怎能得出“各不同”的定論?穿越歷史追蹤作者的'腳步,蘇軾兩次上廬山,第二次在山中流連十余日,眼里的“千山萬壑”與胸中的“千巖萬轉”終于融為一體,成就一千古絕唱。
作者的情,編者的心,怎樣才能以最合理的比重配給給學生?身為教者,我們要慎重,第一、不能被名句一葉障目,集體“跑偏”!名句不會脫口而出,名人不是一蹴而就,莫不如澆花澆根,夯實觀察與發(fā)現(xiàn)的基礎;第二不能盲目深挖哲理,拔苗助長!與其生吞活剝,莫不如淺嘗輒止,深刻的道理留待以后慢慢評說。
基于以上解讀,這首詩可以確立如下三個教學目標:一是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默寫《題西林壁》;二是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能把讀詩的感受與他人交流;三是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喚醒學生連續(xù)觀察的意識,教給學生記錄發(fā)現(xiàn)的方法。
重點是結合觀察方法理解詩意,體會詩境,得意得言;難點是含有人生哲理的詩句的多維度理解。
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教學板塊:
第一板塊誦讀詩歌明詩意
這一板塊首先要通過對歷史和作者的細讀,來完成一種還原,可以配合廬山風景圖片來進行。
一、導語:瞧,“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廬山怎一個美字了得!為了寫好廬山,蘇軾兩次來到廬山,第二次一住就是十多天,觀察著,思考著,醞釀著,一《題西林壁》誕生了,這首詩成為沒有人能夠超越的精品,一直流傳了千百年。
析題,初讀,談讀后感受。
二、簡介詩人創(chuàng)作《題西林壁》時的處境和迷茫的心境。
其次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追隨詩人“移步換形”,走進不同的風景,在頭腦中想象廬山的立體畫面。感受廬山的美麗壯觀和蘇軾詩歌的奇趣。
三、多種形式誦讀全詩:通過范讀、吟讀、男女生輪讀等方式引領學生感受《題西林壁》的節(jié)奏和韻律。帶領學生邊讀邊分析總結!皫X、側、峰、低、各、同、山、目”要適當延長聲音;“遠近高低”都是重音,要抑揚頓挫,要讀出樂感,可用音樂的表達方法來加以說明:“遠”次強,“近”“高”強,“低”次強;或“遠”次強,“近”次弱,“高”次強,“低”次弱!罢妗薄爸弧币x作重音。
四、請學生參看注釋,展開聯(lián)想,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詩歌中勾勒的魅力廬山,互相補充,豐滿畫面。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詩歌。
五、教師引讀:
廬山啊,謎一樣的廬山啊,你--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為什么?為什么我看不清你--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第二板塊品讀詩歌入詩境
這一板塊中力求聚焦這首詩中的名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使學生心入詩境,能與作者感同身受,并生成個性的理解。
一、教師引語:流連山中,有一首歌最適合描述蘇軾的心境,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廬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同學們認為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
學生自由討論交流。(預設:到廬山之外、高空俯瞰全貌等)
二、你從這句千古名句中讀懂了什么?體悟到了什么?請學生根據(jù)對文本的理解及對作者的了解談感受,教師引導總結(預設:要想對某個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實際的認識,就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上;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為人處世要多一顆反省的心等。)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一談相關事例和感受。
第三板塊研讀方法學觀察
這一板塊旨在“授之以漁”,帶學生初識語文觀察法,為學以致用做好充分準備。
一、課件出示語文觀察法:對比觀察、連續(xù)觀察、重復觀察。請學生將這三種方法“對號入座”用圈點批注的方法送入詩中,并說出理由。
討論:為什么蘇軾能創(chuàng)作出這樣一首千古流傳,人見人愛的詩歌?在習作中,我們該向蘇軾學什么?請學生暢談自己的心得體會。(預設:要變換地點和角度觀察、要長時間去連續(xù)觀察、要對描寫的對象進行反復認真的觀察、要“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要往前一步,追求與眾不同的發(fā)現(xiàn)等。)
二、拓展:課件展示《筆記大自然》中的部分內容,為學生介紹一種全新的自然日記方式,一種將觀察進行到底的好習慣。
師生相約共同閱讀《筆記大自然》,嘗試撰寫自然日記。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睅煼ā额}西林壁》,最核心的目的是希望打開“觀察與發(fā)現(xiàn)”的閘門,讓習作的“活水滾滾來”。所以,這番詩行間的“追逐之旅”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喚醒,出發(fā)。
《題西林壁》文本解讀 2
題西林壁
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注釋
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側:側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識:不能認識,辨別。
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
緣:因為;由于。
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西林:西林寺,在現(xiàn)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是題在寺里墻壁上的。
鑒賞
此詩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tài)的廬山風景。
結尾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這兩句奇思妙發(fā),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驗、馳騁想象的空間。這不僅僅是游歷山水才有這種理性認識。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fā)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題西林壁》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由于這種認識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觀規(guī)律的,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因此,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思致渺遠,使人百讀不厭。
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xiàn)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是簡明的。而其內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tǒng)一。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升華為理性王國里的典型,這就是人們?yōu)槭裁辞О俅蔚陌押髢删洚斪髡芾淼木涞脑颉?/p>
如果說宋以前的詩歌傳統(tǒng)是以言志、言情為特點的話。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蘇軾,則出現(xiàn)了以言理為特色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在唐詩之后另辟的一條蹊徑,用蘇軾的話來說,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额}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
《題西林壁》文本解讀 3
【案例片段】
師:請同學們先分組合作自學古詩。可以先讀讀詩句,再交流讀懂的內容和讀不懂的內容。對于讀不懂的內容盡力想辦法解決。
(學生分組合作學習,師巡視指導)
師:現(xiàn)在請個小組派代表,交流你們組的學習情況。
生:我們通過知道了“識”是“知道,能判別”,“不識”就是“看不清”。
生:我們組不了解蘇軾是怎樣一個人,他怎么會寫下《題西林壁》這首詩的?
生:蘇軾就是人們常說的蘇東坡,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這是他在游玩廬山是有感而發(fā),在西林寺寫下的一首詩。
生:我們知道了第一句“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意思是從正面看廬山成為山嶺,從側面看廬山成為山峰。
生:這里的“成”應解釋為“是”。
師:好,你糾正得很對!那么你能把第一句詩的意思完整地講一遍嗎?
生:從正面看廬山是山嶺,從側面看廬山是山峰。
師:對,可是我們能不能再說具體些呢?(分別畫出“嶺”和“峰”的簡筆畫)大家比較這兩幅畫,說說“嶺”和“峰”各有什么特點。
生:“嶺”的特點是連綿不斷,“嶺”的特點是峻峭挺拔。
師:現(xiàn)在誰再來描述一下第一句詩的意思?
生:從正面看,廬山是連綿不斷的山嶺,從側面看,廬山是峻峭挺拔的山峰。
【評析】
這一教學片段較好地體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開發(fā)和利用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對話與交流”,變“講堂”為“學堂”,使古詩教學煥發(fā)出活力。
一、扶放結合,自主探究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將“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語文課程的四大理念之一,指出語文教學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就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營造一種課堂上寬松自由的氛圍,讓學生有自由支配的時間,有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的機會。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將大膽的“放”和巧妙的“扶”有機融合起來。
大膽的放就是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新知,尋找適合自己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激活學生自身學習的潛能,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在學習古詩之前,先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分組自學,讓學生在一種民主、平等的氣氛中大膽質疑,共同釋疑。由此,學生獲得了親身參與探究的體驗,逐步積累了探究經驗,提高了探究能力。
只有大膽地“放”,學生才可能帶著教材走向老師,帶著學習中的疑問走向老師,主動地得到老師更有針對性的幫助。老師要通過“放”來了解學情,來決定是否“扶”,怎么“扶”,從而不斷調整我們的后續(xù)教學,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潛能開發(fā)。教學片段中,有一位學生匯報小組學習成果時解釋了“橫看成嶺側成峰”這句詩的意思。雖然有學生對此解釋進行了糾正,但他們對整句詩的理解顯然還是比較抽象的。因此把串講詩句意思這一環(huán)節(jié)提前,采用簡筆畫的形式適時點撥:“嶺”與“峰”的各自特點。學生一下子就領悟了,比較具體的講出了詩句的意思。這樣的“扶”,扶在學生的難處,扶得較為自然、較為巧妙。
二、積極參與,合作探討
未來社會越來越注重個人能否與他人協(xié)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達自己的見解,能否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否概括和吸取他人的意見等。新課程標準提倡合作學習的方式,就是要讓學生再相互探討中,初步學會溝通、合作的.技巧,如傾聽、接納、欣賞等。在合作式的學習中,每個學生都能平等地參與討論,自由地發(fā)表個人的見解,也就會更全身心地投入。合作學習時,無論在哪個小組都能聽到這樣的聲音:“XX是什么意思?”“我知道……”;看到這樣的情景:,翻看課前搜集的資料,舉手詢問……
在合作探討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呈全開放狀態(tài),通過生生對話、師生對話的互動方式,集思廣益,使學生心目中似是而非的問題得到澄清,錯誤得到修正。同時合作探討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相互學習,共同提高,這對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評價信息能力以及團對合作精神都有積極意義。
這樣的古詩教學,給學生帶來的不是知識的灌輸,逐句串講的厭倦,而是探討研究之余的喜悅和求知欲,多方面的滿足和發(fā)展,使古詩教學煥發(fā)了活力。
《題西林壁》文本解讀 4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出自] 北宋 蘇軾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注釋:
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西林寺在廬北麓。
西林:即廬山西林寺。
緣:因為。
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各不同:不相同。
題:書寫;題寫。
登:攀登。
側:從側面看。
識:看清楚。
面目:指廬山的景色。
譯文1: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
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
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比喻對事物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就可能得出的答案。
也蘊含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深刻的哲理
譯文2:
從正面看廬山,它是一道橫長的山嶺;從側面看廬山,它是一座高聳的山峰。你再從不同距離、不同角度去看吧,呈現(xiàn)在你眼前的廬山,都是各不相同的形象。我們?yōu)槭裁床荒艽_切完整地把握廬山的真實面貌呢?只因為人在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緣故啊。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钡囊馑际牵阂胝莆铡⒖刂剖挛锏娜只蛘哂^看到事物的全貌,必須從事物里鉆出來。作者看不到廬山的真正面貌,是因為它已經在山里了。作者也很巧妙地把它的感受化成詩句,供我們來閱讀、領悟。
賞析:
《題西林壁》是蘇軾游觀廬山后的感想,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說理,用:“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生活哲理,來告訴讀者要想對事物有全面的認識,就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上。這首絕句的長處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游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fā)逸興壯思,于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題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后的總結,它描寫了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tài)的廬山風景。
后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心中所想)。為什么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fā)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fā)議論,而是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這首詩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語言卻異常淺顯。深入淺出,這正是蘇軾的一種語言特色。蘇軾寫詩,全無雕琢習氣。詩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種質樸無華、條暢流利的語言表現(xiàn)一種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這意境又是不時閃爍著熒熒的哲理之光。從這首詩來看,語言的表述雖是簡明的,但其內涵卻是豐富的。也就是說,詩語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邏輯性的高度統(tǒng)一。
詩人在四句詩中,概括地描繪了廬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時又準確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領的道理。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升華為理性王國里的典型,這就是人們?yōu)槭裁辞О俅蔚陌押髢删洚斪髡芾砭涞脑颉?/p>
【《題西林壁》文本解讀】相關文章:
解讀題西林壁的意思10-09
題西林壁題的詩意11-06
《題西林壁》古詩08-10
題西林壁注釋09-27
題西林壁翻譯12-21
題西林壁詩意12-07
蘇軾題西林壁11-10
古詩題西林壁11-07
《題西林壁》的意思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