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快樂心情和寶寶讀童話
童話是兒童成長必不可少的精神營養(yǎng)。甚至有學者說,小時候沒有讀過童話的人,會有心理缺陷。聽起來好“恐怖”呀!——因為我小時候也沒怎么讀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童話”至今仍然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請中國、日本、美國的研究者們坐在一起,就算討論十天半月,他們也不會達成統一的意見。做個普通的讀者其實是蠻幸福的,我們只需泛泛地知道,童話是一種屬于兒童的文學形式就足夠。
給孩子讀童話,并非所有大人都很坦然。缺少童話閱讀經驗的大人,往往不習慣童話大多不說“人話”的毛病。它們還堂而皇之地“胡思亂想”,基本上不切實際,因此很讓人懷疑“缺乏知識性”。更讓大人頭痛的是,許多掛著“經典”標簽的童話,不但有善與美的內容,還有惡與丑的東西——給孩子讀這樣的東西,豈不是會教壞了孩子、嚇壞了孩子?
關于童話,一個非常重要的要點常常被我們忽視——它是一種文學形式。給孩子讀童話,最需要一種文學閱讀的心情。文學有什么用呢?它的知識性在于想象力的激發(fā),在于一種社會性的體驗。這種體驗雖然是虛構的,卻是必不可少的,它讓我們的生命得以擴展、延伸和升華。
作為文學的童話非常了不起,它能讓孩子們在舒適的搖籃里、溫暖的.懷抱里、溫馨的房間里,去體驗人世間的形形色色,不拘于任何時空的限制。童話中的矛盾可以是非常溫和的,也可以是相當激烈的,但不管如何發(fā)展,最終都是和平美好的——“他們快樂地生活在一座美麗的城堡里”。永遠回歸平和,是童話與一般大人的文學在處理矛盾的態(tài)度上最顯著的區(qū)別。無論孩子在想象世界如何恣意遨游,他們最后總是在搖籃里、懷抱里、房間里“安全著陸”。優(yōu)秀的、經典的童話,總是這樣了不起!
以一種文學閱讀的心情給孩子讀童話,我的體會是需要注意這樣幾個基本要點:
(一)故事就是故事:
不少人在文學閱讀中習慣于“對號入座”,在給孩子讀故事的時候,這種傾向更為明顯。比如常聽大人勸喻孩子,故事中的某人如何如何,請孩子也如何如何吧。這是一種解讀故事的方式,但作為文學閱讀來說,總這么做未必是好的,甚至可以說是有點糟糕的。幾乎每個人都知道《灰姑娘》的故事,但把自己變成“等待王子拯救的灰姑娘”的女性應該是極少數吧。今天,雖然故事主人公的性格和人生取向我們未必贊同,但《灰姑娘》的故事依然美麗。因為“故事就是故事”,讀故事的高手懂得如何從故事中“跳出來”,也會懂得如何引導孩子跳出來。
學會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欣賞故事。故事中有善與美,也會有惡與丑,它們都是人生中寶貴的體驗。不知丑惡,也不會懂得美善。從文學欣賞的角度看,故事中的丑與惡(假如不可避免的話)越是形象逼真,故事才會越完美。而在童話中,孩子們終會安全著陸。
在充分考慮孩子智力與情感的接受能力的前提下,我想不必刻意去回避童話故事中看來陰暗的一面。同時,不必將故事變成道理,也不必用故事來講道理。故事就是故事,真正優(yōu)秀的故事,本身具有強大的道德力量。
(二)語言的重要性:
童話是文學的,而文學是通過語言來表現的。我們給孩子讀童話,也是在幫助孩子享受、學習文學語言。真正優(yōu)秀的童話大師常常也是語言大師。收集整理《格林童話》的格林兄弟兩人,本身就是語言學家。為孩子創(chuàng)作過經典童話的中外作家,如安徒生、狄更斯、卡羅爾、王爾德、格雷厄姆、波特、林格倫、懷特、蘇斯博士、恩德、揚松、達爾、巴金、冰心、張?zhí)煲、葉圣陶、陳伯吹、孫幼軍等等,在語言上都有很深的功力,也非常懂得兒童的心理。我一向很頑固地建議大人們,在給孩子讀童話的時候,盡可能選擇原著(包括原著的好譯本),少用各種去皮卸骨的改寫本、縮寫本。
【擁有快樂心情和寶寶讀童話】相關文章:
寶寶睡前童話故事10-20
適合寶寶的睡前童話故事11-02
小寶寶睡前童話故事10-31
讀長恨歌心情抒懷06-02
寶寶短篇童話故事大全(5篇)12-16
小寶寶睡前童話故事集錦12-03
寶寶聽的睡前童話小故事大全11-23
小寶寶聽的童話故事11-11
哄寶寶睡前經典童話故事大全10-05
寶寶睡前溫馨童話故事【四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