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登飛來峰帶拼音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登飛來峰 王安石 拼音
引導語:北宋文學家王安石的《登飛來峰》詩的后兩句承接前兩句寫景議論抒情,使詩歌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賢的憂慮,而詩人卻加上“不畏”二字。表現了詩人在政治上高瞻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下面是小編收集的這首詩的拼音版本,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dēng fēi lái fēng
登 飛 來 峰
fēi lái shān shàng qiān xún tǎ wén shuō jī míng jiàn rì shēng
飛 來 山 上 千 尋 塔,聞 說 雞 鳴 見 日 升.
bú weì fú yún zhē wàng yǎn zhǐ yuán shēn zài zuì gāo céng
不 畏 浮 云 遮 望 眼,自 緣 身 在 最 高 層.
注釋:
【飛來峰】杭州西湖靈隱寺前靈鷲峰。傳說東晉時印度高僧慧理以為它象天竺國的靈鷲山,并說“不知何時飛來”,故而得名。
【千尋】古以八尺為一尋,形容高。
【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句意。
【浮云】陸賈《新語·慎微》有“邪臣之蔽賢”句。
譯文:
飛來峰上聳立著高高的寶塔,我聽見雞叫便看太陽升起。不怕會有浮云遮住了遠望的視線,因為人已站在最高層的地方。
賞析一:
山是高聳的,塔是高聳的,山頂上的塔更是高高聳立的。飛來峰和它上面的寶塔總共多高?不知道。詩人只告訴我們,單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這當然是夸張的說法。詩人還講了一個傳說:站在塔上,雞鳴五更天就可以看見海上日出。請想想飛來峰那高聳云天的氣勢吧!
寶塔雖高,卻不是高不可上。轉眼間,詩人已登上塔頂,世界萬物,盡收眼底,那游蕩的云片再也擋不住視線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乍聽起來,是在談論觀賞風光的體會;可一尋味,便會從中領悟到一條人生哲理: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yǎng)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嗎?!在詩人,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對讀者,這是引人向上的啟示。
王安石《登飛來峰》閱讀練習一:
1、這首詩中,浮云一詞的寓意是什么?
答案:眼前的困難、障礙、挫折等。
2、詩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體形象中。這首詩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答案:只有站得高,看得遠,才能不怕阻撓,不被眼前的困難嚇倒。
3、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第二句在全詩中的作用。(5分)
答:飛來峰高聳入云,傳說在飛來峰的千尋塔上可以聽見天雞鳴叫,可以目睹壯觀的東方日出(2分),詩人借神話傳說側面烘托出飛來峰的高大(1分),為下文占據較高的立足點,樹立遠大目標的議論做鋪墊,使議論自然(2分)。
4、請聯系生活實際具體探究這首詩所表達的人生哲理。(6分)
答:只有立足高遠,才能夠排除種種迷霧,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2分)。無論生活或學習,都要有一個較高的立足點和較為長遠的目標,只有這樣,他才能避開種種假象的迷惑,排除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向理想之境邁進(2分)。只要努力踐行,在紛繁復雜的表象中確認事物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我們是能夠做到的(2分)。
王安石《登飛來峰》閱讀練習二:
1.這首詩中浮云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王安石《登飛來峰》中【 】,【 】兩句詩與蘇軾《題西林壁》中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兩句異曲同工,寫法極為相似。
3.詩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體形象中。這首詩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4.對王安石的《登飛來峰》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不畏顯示出作者的自信,表達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惡勢力阻撓的豪情壯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難、障礙,比喻阻撓變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礙歷史前進的勢力。
C.詩人登高遠望,似覺天地萬物皆可盡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與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
D.這首詩借景說理,語意雙關,既抒發(fā)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壯志,又表現出作者歸隱山野的矛盾心理。
【參考答案】
1.指困難、挫折、障礙等②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任何時候都不要怕困難、挫折)。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3.只有站得高,看得遠,才能不怕阻撓,不被眼前的困難嚇倒(意思對即可)。
4.D【解析】這首詩作者借景抒懷明理,表達詩人高瞻遠矚,對前途充滿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艱難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負并沒有歸隱山野的意思。因此,D項理解不準確。
【登飛來峰 王安石 拼音】相關文章:
王安石登飛來峰帶拼音版10-11
王安石在登飛來峰09-05
登飛來峰 王安石11-03
王安石《登飛來峰》10-27
王安石登飛來峰原文07-25
王安石登飛來峰答案11-04
王安石《登飛來峰》賞析07-16
王安石的《登飛來峰》教案05-30
王安石《登飛來峰》賞析08-31
王安石登飛來峰譯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