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詩人王勃奇異的人生
王勃,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萬榮)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詩人王勃奇異的人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詩人王勃奇異的人生
隋及初唐是詩歌史上的過渡時期。唐代詩歌達到全面繁榮,成為中國古典詩歌發(fā)展的黃金時代。僅《全唐詩》所收,就有詩人2200余家,詩作48900余首。獨具風(fēng)格的著名詩人約有五六十個,產(chǎn)生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偉大詩人,標(biāo)志著中國古典詩歌創(chuàng)作的高峰。
被稱為"初唐四杰"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積極開拓詩歌的表現(xiàn)領(lǐng)域,從題材內(nèi)容到格律形式都有新的探索,顯露了新的獨特風(fēng)貌。繼四杰之后,陳子昂以鮮明的創(chuàng)造革新精神,掃蕩齊梁余風(fēng)。他提倡"漢魏風(fēng)骨",以復(fù)古為革新。所作《感遇詩》和邊塞詩,內(nèi)容豐富,剛健樸質(zhì),現(xiàn)實性很強,實踐了他的理論主張,開啟了一代新風(fēng)。
唐代才子詩人眾多,駱賓王七歲所作《鵝》流傳千古,現(xiàn)代小兒皆能誦,還有王勃、李白、王維、白居易等少年成名。上至狀元下至平民百姓,只要你的詩文夠好,都有流傳的可能,《全唐詩》收錄2200多人就是明證。
王勃(約650——676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萬榮)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出身于豪門望族,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號文中子;叔祖王績是著名詩人;父親王福畤歷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職,從祖王績,王績的詩風(fēng)直接影響了王勃的詩作。而王勃兄弟六人,都以詩文為人稱道。
他才華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贊為神童,向朝廷表薦,對策高第,授朝散郎!杜f唐書》載:“六歲解屬文,構(gòu)思無滯,詞情英邁,與兄才藻相類,父友杜易簡常稱之曰:此王氏三株樹也!睏罹肌锻醪颉飞弦舱f:“九歲讀顏氏漢書,撰指瑕十卷。十歲包綜六經(jīng),成乎期月,懸然天得,自符音訓(xùn)。時師百年之學(xué),旬日兼之,昔人千載之機,立談可見!
麟德元年(664年),王勃上書右相劉祥道曰:“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氣存乎心耳”。
劉祥道贊其為神童,向朝廷表薦,對策高第,授朝散郎。
王勃所作詩歌眾多,這些詩歌既壯闊明朗又不失慷慨激昂。
初中時學(xué)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下子就擊中了游子們的心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充滿了送別時的放心與祝福,顯示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情感,明顯不同于王維詩文“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一日,沛王與英王斗雞,王勃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為沛王助興,不料此文傳到了唐高宗手中。高宗認為此文是在挑撥離間,因此將王勃逐出長安。而后又遭遇官奴曹達一事,王勃的仕途至此終結(jié)。
獲罪出獄后的王勃對官場了無興趣,而后南下探望被他連累的父親。
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重陽節(jié),南昌洪州都督閻伯嶼剛剛重修了滕王閣。趁著秋高氣爽之際,閻都督在鄱陽湖畔舉行盛大宴會,邀集名家登閣攬勝,把酒賦詩,想把滕王閣的卓絕風(fēng)姿用詩文展示出來。
本來此事是為閻都督的女婿孟學(xué)士博得文名,就在大家都假裝才華難濟,推來推去的時候,一個二十出頭的文藝憤青卻從末座上站起,表示自己愿意作文一篇,博大家一笑。
原來此人就是王勃,他南下探父路過南昌。王勃毫不客氣,進入另一個考場開筆作文。
王文第一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眾人面無表情,認為是通常橋段,沒有新意。第二句“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北娙碎_始發(fā)出不屑的噓聲……
但當(dāng)寫到“層巒聳翠,上出重霄”的的時候,現(xiàn)場的嘲笑譏諷之聲戛然而止,有人開始小聲贊嘆。
再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時,眾人先是愣住了神,接著便爆發(fā)出壓抑不住的掌聲,連都督也不由自主地拍起手來。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聯(lián)霸氣側(cè)漏的千古絕對,瞬間就讓大家驚嘆不已。
王勃則從容不迫地續(xù)完后文,收起筆墨,揚長而去。
上元三年,王勃落水而死,享年二十六歲。在如此倏忽的一生里,他留下了八十多首詩、九十多篇文、十六卷《王子安集》、十卷《漢書指瑕》、五卷《周易發(fā)揮》、十
卷《次論語》、五卷《舟中纂序》、十篇《千歲歷》《平臺鈔略》《合論》……
據(jù)說,在《滕王閣序》到處流傳的時候,唐高宗也看到了這篇熱文。當(dāng)他讀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激動得拍案喝彩道:“此乃千古絕唱,真天才也。”并馬上喚來太監(jiān)詢問:“朕當(dāng)年因斗雞文逐斥了這個王勃,是朕錯了,F(xiàn)在,王勃在何處?朕要召他入朝!”太監(jiān)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唐高宗失望得一屁股坐回龍椅,自言自語地嘆息著:“可惜,可惜,可惜了!”
在比誰都短暫的生命里,他做到了別人窮其一生也無法做到的事。可是這天才般驚艷的他,卻總是被生活惡意捉弄,原本應(yīng)有一段波瀾壯闊的人生,卻淪落成了無法言說的戛然而止。
雖然他的生命,沒能像他的名字那樣長久地勃起下去,但初唐的詩壇,卻憑借他的名字而愈發(fā)堅挺地勃起了,并由此誕生了許多朝氣蓬勃的新生命。
人物生平
早年經(jīng)歷
王勃幼年時就非常聰慧,六歲時便能作詩,且詩文構(gòu)思巧妙,詞情英邁,被父親的好友杜易簡稱贊為“王氏三株樹”之一,表明了王勃早年就顯示出杰出的文學(xué)才能。九歲時,王勃讀顏師古注的《漢書》后,撰寫了《指瑕》十卷,指出顏師古的著作錯誤之處,表現(xiàn)了王勃早年就博學(xué)多才。十歲時,王勃便飽覽六經(jīng)。十二歲至十四歲時,王勃跟隨曹元在長安學(xué)醫(yī),先后學(xué)習(xí)了《周易》、《黃帝內(nèi)經(jīng)》、《難經(jīng)》等,對“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匱之?dāng)?shù)”有所知曉。
未冠而仕
龍朔三年(663年) 王勃回到家鄉(xiāng),寫《上絳州上官司馬書》等文章,尋找機會,積極入仕。麟德元年秋(664年), 王勃上書劉祥道,直陳政見,并表明自己積極用世的決心,深得劉祥道贊賞“此神童也!”麟德二年,王勃通過皇甫常伯向唐高宗獻《乾元殿頌》,借獻“頌”以圖仕進之意甚明。乾封元年(666年),王勃通過李常伯上《宸游東岳頌》一篇,接著應(yīng)幽素科試及第,授朝散郎,成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之后,才思泉涌,筆端生花,撰《乾元殿頌》,文章綺麗,驚動圣聽。唐高宗見此頌詞,歌功頌德,詞美義壯,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為,驚嘆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的文名也為之大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合稱“初唐四杰”,并推為首位。
禍起《斗雞賦》
王勃當(dāng)上朝散郎后,經(jīng)主考官的介紹,擔(dān)任沛王府修撰,并贏得了沛王李賢的歡心。一次,沛王李賢與英王李哲斗雞,王勃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討伐英王的斗雞,以此為沛王助興。不料此文傳到唐高宗手中,圣顏不悅,讀畢則怒而嘆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雞,王勃身為博士,不進行勸誡,反倒作檄文(古代用于征召,曉諭的政府公告或聲討、揭發(fā)罪行等的文書,現(xiàn)在也指戰(zhàn)斗性強的批判,聲討文章。),有意虛構(gòu),夸大事態(tài),此人應(yīng)立即逐出王府!碧聘咦谡J為此篇意在挑撥離間,欽命將他逐出長安。于是,王勃被逐。他憑著自己的才情和苦心經(jīng)營剛剛打通的仕途,就這樣毀于一旦。
二次被貶
王勃所遇到的第二次打擊,是在虢州參軍任上殺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咸亨二年(671年)秋冬,王勃從蜀地返回長安參加科選。他的朋友凌季友當(dāng)時為虢州司法,說虢州藥物豐富,而他知醫(yī)識藥草,便為他在虢州謀得一個參軍之職。就在他任虢州參軍期間,有個叫曹達的官奴犯罪,他將罪犯藏匿起來,后來又怕走漏風(fēng)聲,便殺死曹達以了其事,結(jié)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幸虧遇大赦,沒有被處死。此事甚為蹊蹺,王勃為什么要保護罪犯曹達,既藏匿保護又怎能將其殺死。據(jù)新舊《唐書》所載,王勃此次被禍,是因情才傲物,為同僚所嫉。官奴曹達事,有人懷疑為同僚設(shè)計構(gòu)陷王勃,或者純屬誣陷,不無道理。這次被禍,雖遇赦未丟掉性命,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終結(jié)。
魂歸南海
王勃因殺死官奴曹達,連累了他的父親王福疇,王福疇從雍州司功參軍被貶為交趾縣令,遠謫到南荒之外。這件事對王勃的打擊,遠遠超過對自己的懲罰。王勃為人雖有放浪不羈的一面,但他立身處世的基本原則,卻以儒家的禮法為標(biāo)尺。王勃在《上百里昌言疏》中表達了對父親的內(nèi)疚心情:“如勃尚何言哉!辱親可謂深矣。誠宜灰身粉骨,以謝君父……今大人上延國譴,遠宰邊邑。出三江而浮五湖,越東甌而渡南海。嗟乎!此勃之罪也,無所逃于天地之間矣!睆闹锌审w會到身為孝子的王勃內(nèi)心強烈的羞愧和自責(zé)。王勃出獄后在家里停留了一年多,這時朝廷宣布恢復(fù)他的舊職,他已視宦海為畏途,沒有接受。他在上元二年(675年)的秋天從洛陽出發(fā)沿運河南下,于八月中旬到達淮陰,又從淮陰到楚州,離開楚州,繼續(xù)沿運河南下,入長江后折向西行,到了江寧。大約在上元三年(676年)春夏,王勃已至交趾王福疇處,見到了他生活窘困的父親。不久后,王勃便踏上歸途。當(dāng)時正值夏季,南海風(fēng)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驚悸而死。
個人成就
思想方面
王勃的思想人格交融儒、釋、道多種文化因子。他直接繼承了祖父王通的儒家思想,主張仁政,渴望功名,希望濟世,雖然在宦海中幾沉幾浮,但最終難以割舍的依然還是何時濟世和如何濟世。從人格精神來看,王勃首先是儒家之狂者,他志向高遠,勇于進。徊湃A橫溢,文采斐然;但同時也處事疏闊,缺少謀略。其次他還是傲者,身秉傲骨,且鄙世傲物,蔑視塵俗。王勃崇信佛教,認為佛教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在社會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
詩歌方面
王勃的詩歌直接繼承了貞觀時期崇儒重儒的精神風(fēng)尚,又注入新的時代氣息,既壯闊明朗又不失慷慨激越。具體來講,送別詩或氣勢磅礴、雄渾壯闊,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寫離別之情,以“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相慰勉,意境開闊,一掃惜別傷離的低沉氣息;或優(yōu)美靜謐、隱約迷蒙,如《江亭夜月送別》其二“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寂寂離亭掩,江山此夜寒”,描繪的是一幅美麗的江邊月夜圖,畫面優(yōu)美迷蒙,讓人心醉;或重在抒發(fā)自我身世的悲切之感,如《別薛華》,整首詩并不著意抒寫惜別之情,而是時時處處抒發(fā)對自己身世的悲切之感,哀傷之痛!盁熿F”意象在王勃送別詩中出現(xiàn)頻率極高,是王勃對前途命運迷惘和困惑的外在表現(xiàn),如《秋日別王長史》中“野色籠寒霧,山光斂暮煙”,田野籠罩在濃濃的秋霧中,凄寒而朦朧,遠處的山峰在沉沉暮靄中聚斂而凝重,山光野色在寒霧暮煙中顯得隱約迷蒙,似夢似幻。相思詩則抒發(fā)了千里之外羈客的情感:思念家鄉(xiāng),懷念親友,傷春感懷,如《羈春》,則通過寫景抒發(fā)深沉的思鄉(xiāng)之情。園林山水詩既寫景生動、錘煉精工,又詩境美好,充滿生機,如《郊興》。同時,在描寫手法、詩境開拓等方面,又進行了新的嘗試,并取得顯著的藝術(shù)效果。遠游山水詩不僅充分展現(xiàn)了奇險壯麗的入蜀途中風(fēng)光,而且因傾注了郁積之氣而尤顯深沉悲涼,底蘊深厚。
辭賦方面
王勃賦是初唐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某種意義上標(biāo)志著初唐賦體的繁榮。王勃的駢文繼承了徐陵、庾信的駢文藝術(shù)風(fēng)格(對仗精工、自然而妥帖;音韻諧美,無論押韻還是句內(nèi)宮商均有意追求合律;用事貼切,做到典事內(nèi)容與表達內(nèi)容的諧調(diào);熟用隔對,把四六句型作為主要句型運用,并巧用長短句的交錯變化,同時注以散行之氣,使文章于凝煉中見流暢),但又注以清新之風(fēng)、振以疏蕩之氣,于是使駢文變繁縟為清麗,變滯澀為流暢,創(chuàng)造出氣象高華、神韻靈動的時代風(fēng)格,使駢文躍上了一個新臺階。與初唐同時代的其他文人相比,王勃極善于在賦中抒發(fā)情感,表白心志,表現(xiàn)人品。具體表現(xiàn)為:他在賦中表露出急于人世的心理。當(dāng)理想受挫、仕途失意時,他則在賦中表現(xiàn)了自己崇高的品質(zhì)、美好的人格,抒發(fā)了心中的憂郁憤懣、磊落不平之氣。盡管如此,但他從未放棄對功名的渴望、對未來的憧憬,如《春思賦》和《采蓮賦》。王勃賦可認為是其心理路程的真實反映,是對理想和功業(yè)執(zhí)著追求的見證。王勃的游宴序寓性情于游宴、具有繪畫美、充滿豪放壯大氣勢,如《游山廟序》;贈序則視野開闊、諺足高遠、情景交融,文中充滿真情實感,如《秋日餞別序》。王勃在辭賦文章寫作手法上很少使用比喻手法,但他善于議論,哲理深刻,如《滕王閣序》中“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鄙朴谑闱椋瑲馐⑶樯,如《夏日諸公見尋訪詩序》中“天地不仁,造化無力。授仆以幽憂孤憤之性,稟仆以耿介不平之氣!鄙朴诿鑼,形象逼真,如《感興奉送王少府序》中“仆一代丈夫,四海男子,衫襟緩帶,擬貯鳴琴,衣袖閥裁,用安書卷。”善于運用遞進和逆接句式,如《越州永興李明府宅送蕭三還齊州序》中“況乎泣窮途于白首¨引,白首非臨別之秋;嗟歧路于他鄉(xiāng),他鄉(xiāng)豈送歸之地!”
文學(xué)主張
王勃的文學(xué)主張表現(xiàn)為“立言見志”的創(chuàng)作思想、 “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的教育功能,但王勃的作品則呈現(xiàn)出“高情壯思”與“雄筆奇才”相結(jié)合的雄壯美、“氣凌云漢,字挾風(fēng)霜”的風(fēng)格取向及其“感序緣情,登離寄賞”的表現(xiàn)方式。造成這種沖突的原因是王勃的文學(xué)思想雖然直接繼承其祖父王通的觀點,但他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則遵循了文學(xu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
【詩人王勃奇異的人生】相關(guān)文章:
詩人王勃介紹04-01
著名詩人王勃寫的詩08-02
詩人王勃的生平簡介及作品鑒賞10-18
著名唐代詩人王勃的故事(通用6篇)05-17
王勃的人生經(jīng)歷04-25
王勃的名言12-27
王勃的詩05-05
王勃的詩詞06-23
王勃滕王閣序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