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收錄在《唐詩三百首》中的詩
導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王之渙被收錄在唐詩三百首的兩首經(jīng)典詩詞,希望大家喜歡。
登鸛雀樓
作者:王之渙
【原文賞析】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注解
1、鸛雀樓:在今山西省蒲縣西南,傳說鸛雀經(jīng)常棲息于此。
韻譯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評析
這是一首登高望遠詩。寥寥數(shù)語,把景色寫得浩瀚壯闊,氣魄雄渾,放眼宇宙之無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詩的兩聯(lián)皆用對仗,而且對得順乎自然,氣勢充沛,浩大無邊,渾然天成。“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被作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銘,遺芳千古。
出塞
作者:王之渙
【原文賞析】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注解
1、萬仞:一仞八尺,萬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2、羌笛:西代羌人所制的一種管樂器,有二孔。
3、楊柳:指“折楊柳曲”,是一種哀怨的曲調。
4、玉門關:關名,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韻譯
黃河發(fā)源于黃土高原,高入白云之間,矗立漠北的一座孤城,背倚萬仞高山。
莫須埋怨,羌笛吹奏折楊柳的悲調曲,誰還不知道,春風歷來就不度玉門關。
評析
這首詩旨在寫涼州險僻,守邊艱苦。詩的.首句,寫洶涌澎湃的黃河,發(fā)源于云端,突出其源遠流長,展示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次句寫涼州城的戍邊堡壘,地處險要,境界孤危。“一片”是唐詩常用詞,通常與“孤”相連用(如“一片孤云”、
“孤帆一片”等等),這里即“一座”的意思。三句遞轉,寫所聞。羌笛奏著《折楊柳》的曲調,勾起征夫離愁。唐時有折柳贈別的風俗,因而見楊柳而生愁,甚至聽《折楊柳》歌而生怨。關外春風不度,楊柳不青,無法折柳寄情,聽曲更生怨恨:
“天寒地凍”、“征戰(zhàn)無期”、“歸家無望”。然而,“怨”也罷,愁也罷,都是枉然,因而作“何須怨”。這種寬解語,著實委婉,深沉含蓄,耐人尋味,不愧為邊塞詩的絕唱。
【王之渙收錄在《唐詩三百首》中的詩】相關文章:
王之渙的詩大全05-26
詩人王之渙的詩10-31
有關王之渙的詩10-09
王之渙的詩出塞10-06
唐朝王之渙詩10-17
王維和王之渙的詩11-06
有關王之渙的詩大全09-12
王之渙的詩有哪些?05-22
王之渙 最出名的詩11-09
王之渙描寫黃河的詩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