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小石潭記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石潭記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石潭記教案1
《小石潭記》公開課教案一
【教學目標】
。、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細致描摹的方法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體會這些寫法的妙處,提高自身的鑒賞能力。
2、能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文言實詞與虛詞,掌握其音與義,了解常見的文言句式特點,從而理解作品的內(nèi)容和藝術手法。
【教學重難點】
。、背誦和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
。、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怎樣理解文中的樂與憂。
【教學準備】
文章以游覽的順序來寫,條理十分清楚,教師可以導游的形式,引導同學理清思路,掌握課文內(nèi)容。輔之以多媒體手段,將配樂范讀、錄像畫面結(jié)合起來,增強直觀效果。
【設計思路】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永州八記》的第四篇,全文缺乏二百字,卻清晰地記敘了作者出行、游覽、返回的全過程,特別是對“小石潭”秀麗景色的描寫,細膩而生動,讀之如置身其境。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時所寫的《永州八記》中的一篇。雖是游記,卻不能當作一般游記來讀。試想,作為一個貶官,柳宗元以“戴罪”之身遍游永州八景,其心情又當如何?恐怕是苦中作樂者多。本文最大的特點不在于景色寫得多么美,技巧多么高,也不在于一般意義上的情景交融,而在于人在景中,情在心中!奥勊暋惫倘荒苁棺髡摺靶臉分,游魚的“往來翕忽”也能讓作者獲得與之相通的快樂,但是,作者的身份和處境,卻造成了他外在感官的感覺與內(nèi)在心靈的感受的異步和反差。越是優(yōu)雅清靜的環(huán)境,越讓作者感覺到難以接受的冷清與孤寂。因美景而生感傷,于高潮處戛然收束。心情的猛然震動,使作者幾乎要逃離剛剛還帶給他快樂的小石潭,而不得不回到實際生活中去。否則,便無法解讀“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的復雜內(nèi)涵。當然,這不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但卻是一個難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經(jīng)被貶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馬。在此期間,寫下了一組著名的山水游記,合稱《永州八記》。上學期我們曾學過他寫的《黔之驢》,這位作家是誰?(柳宗元。)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永州八記》之一的《小石潭記》。
。ú势溜@示課題。)
二、明確學習目標
。、(彩屏顯示。)
疏通文意,落實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理清課文的思路結(jié)構。
3、體會作者的感情。
三、整體感知課文
。、聲屏顯示朗誦錄像。要求同學認真觀看畫面,聽準字音和語氣語調(diào)。
。、檢查預習,落實字詞:
。ú势溜@示。)
、 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正確的一組是( )
。、篁竹(huáng) 清冽(liè) 為坻(dǐ)
。隆閹Z(yǔ) 為嵁(kān) 佁然(yí)
。谩m爾(chú) 翕忽(xī) 差互(ch。
D、寂寥(liáo) 悄愴(chuàng) 幽邃(suí)
、 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
。、全石以為底:(潭)以整塊石頭做底。
。、潭中魚可百許頭:潭中的魚可以數(shù)出有百多條。
。谩⑩徊粍樱海~影)呆呆的一動不動。
。、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涼,寒氣透骨。
3、齊讀課文。
四、引導討論,完成目標
(彩屏顯示以下問題。)
1、作者是怎樣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請用譯文回答。
明確:隔著茂密的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huán)相碰發(fā)出的清脆聲音,我的心情也歡樂起來。
。病⑿∈兜娜彩窃鯓拥?
明確:一整塊石頭做為潭底,靠近岸邊,有一圈從潭底周圍突出水面的石頭,成為坻、嶼、巖各種不同的形狀。
。场⒂昔~和潭水有什么特點?
明確: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靠似的。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散在石上,靜止不動;忽然向遠處游走了,往來很快。
。础⒆髡呤窃鯓用鑼懱渡暇拔锏?
明確: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寂靜寥落,沒有人家,使得心神凄涼,寒氣透骨,感到悲痛深沉。
。怠⒄n文是按游覽的順序來寫,條理十分清楚,請說說本文寫作思路。
(彩屏顯示。)
明確:發(fā)現(xiàn)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
五、安排作業(yè)
。、熟讀并背誦全文。
。病⒎g第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課文內(nèi)容和思路。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記中的名篇,歷來膾炙人口。他在文中是怎樣寫景抒情的,他是怎樣借被遺棄于荒遠地區(qū)的美好風物,寄喻自身的心情的,這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目標。
。ú势溜@示。)
學習目標:
。薄W習體會寫景抒情的方法。
。、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喻的心情。
二、學習討論,完成目標
。、指名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病⒁龑в懻撓铝袉栴}:
、 第一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景物?作者寫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經(jīng)過,用了哪些準確的動詞?
明確:寫了空竹、水聲、小潭和潭邊的青樹、藤蔓。用“隔”“聞”“伐”“取”“見”等動詞,寫出了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經(jīng)過,同時也點出小石潭位于人跡罕至的荒僻幽靜之處。為下文寫環(huán)境的“寂寥無人”“其境過清”埋下伏筆。
、 本段寫景用了什么寫法?
明確:用的是先聞其聲,后見其形,“移步換景”的寫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點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導我們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風景影片。
(彩屏顯示。)
發(fā)現(xiàn)小潭
篁竹──水聲──小潭──青樹──翠蔓
隔──聞──伐──取──見(動詞準確)
移步換景的寫法
。、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
。、點一個小組讀第二自然段。
。、討論下列問題:
⑴ 第二自然段寫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寫法?
明確:描寫了潭水、游魚,用的是特寫鏡頭。
、 潭水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ú势溜@示錄像:潭水、游魚畫面。)
明確:清澄。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描寫潭水。通過具體景物,用靜止和活動的畫面來寫,不作一點籠統(tǒng)的說明,整段話沒有一個字寫到水,只是描繪出一幅畫面,但又無處不在寫水。你看魚兒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沒有憑依一樣。這就寫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陽光照下來,魚兒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頭上了,這就更顯出了水的清澄。這里雖然沒有正面寫水,可是通過對魚兒、日光和影子這些具體東西的描繪,真正地寫出了水清。就像畫家在畫風的時候,用樹枝飄向一邊表示風一樣,是一種形象化的表示手法。這種寫景的方法叫側(cè)面描寫。
、 我們再看看,作者是怎樣寫魚的?這段描寫滲透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作者采用動、靜相結(jié)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動的畫面,再加上擬人化的手法。先寫魚兒呆呆地一動不動,“佁然”就是呆呆的樣子。潭底石頭上印著清晰的魚影兒,這是靜止的畫面;忽然,一些魚飛快地竄往遠處,一會兒游到這兒,一會兒游到那兒,非常活躍,這是活動的畫面。這些魚兒,又好像跟游人同樣的快樂,這是作者把自身快樂的心情加到魚兒身上,好像魚兒也像人那樣會感到快樂似的。
(彩屏顯示。)
潭中景物:潭水、游魚、陽光、影子
側(cè)面描寫水的清澄:游魚 佁然不動 俶爾遠逝
動靜結(jié)合特寫鏡頭
6、全班齊讀第二自然段。
7、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
8、討論以下問題:
、 第三自然段描寫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么特點來描寫?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明確: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勢的良莠不齊來寫的,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小溪,就溪身說,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止的;就溪水說,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樣曲折,這是流動的。這里用了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準確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 如何理解小溪的“明滅可見”?
明確:因為小溪是那樣曲折,所以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吹靡姷囊欢嗡娣从持旃庠朴,所以明亮;看不見的一段光亮就滅了。一明一滅,非常精確地寫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
。ú势溜@示。)
小潭源流溪身斗折蛇形──明滅可見
岸勢 犬牙差互──良莠不齊
。、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
。保啊⒔處煼蹲x第四自然段。
。保、討論以下問題:
第四自然段寫作者在潭上所見到的景物和自身的感受,描寫了小石潭中怎樣的氣氛?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明確: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作者極力描寫小石潭的幽靜,甚至浸透到人的心靈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結(jié)合起來,寫出一種境界。在這種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貶居生活孤凄悲涼的心境。這是作者被排擠、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封建社會中進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保病⑽恼虑懊鎸憽靶臉分,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
明確: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示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diào),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解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終究是暫時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ú势溜@示。)
潭中氣氛:幽深冷寂(孤凄悲涼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保、文章結(jié)尾是記錄同游者,是游記常用的一種格式。
三、總結(jié)全文
課文是一篇充溢詩情畫意的山水游記。作者描繪小石潭的石、水、游魚、樹木,著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氣氛,借景抒發(fā)自身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苦的情感。
游記里各種描繪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寫法,精練的語言,都值得我們借鑒。至于篇末表示出來的凄苦心情,那是作者當時所處時代和身世遭遇所造成的,那樣的時代已成為歷史的遺跡,跟我們今天的偉大時代完全不合了,對這點我們必需有明確的認識。
四、安排作業(yè)
背誦全文。
【板書】
小石潭記
見小石潭:隔、聞、伐、取、見………移步換景
。
潭中景物…………………………………特寫鏡頭
潭水:清澄,側(cè)面描寫
游魚:動靜結(jié)合
。
小潭源流…………………………………形象比喻
溪身:曲折蜿蜒
岸勢:良莠不齊
。
潭中氣氛:幽深冷寂……………………寓情于景
。
記錄同游者……
【資料鏈接】
。薄⒘谠,字子厚(773~819),原籍河東(今山西省芮城、運城一帶)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世稱柳河東。曾任唐朝禮部員外郎,因參與政治革新失敗被貶,晚年居官柳州。
柳宗元在柳州期間,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發(fā)布政令,“革其鄉(xiāng)法”,使已淪為奴婢的人,仍可出錢贖回。家甚貧者,柳宗元自身出錢助贖;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曾親自組織農(nóng)民開荒種地,植竹栽樹。
柳宗元著述之盛,名動于時。他寫的《天說》《地對》《非國語》以和被貶后續(xù)成的《貞符》等,都是哲學論著,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給當時的神教學說以猛烈抨擊,且創(chuàng)建了“生人之意”為歷史前進的動力,否定“天”和“圣人”發(fā)明歷史的觀點。
。、柳宗元在文學上的貢獻尤為突出。他與韓愈倡議古文運動,反對六朝以來的駢偶文風,并稱“韓柳”,被后世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他的散文峭拔矯健,說理透徹!恫渡哒哒f》揭露社會矛盾,尖銳有力;《三戒》等寓言,文字精粹,筆鋒犀利。他的六七百篇詩文,被劉禹錫匯編成《柳河東集》,成為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
小石潭記教案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掌握記敘的順序。
(二)能力訓練點
學習綜合運用多種技巧,細致真切地描寫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有意觀察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體會作者筆下永州小石潭的優(yōu)美景色,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
(四)美育滲透點
領略文中描寫的自然風光的美。
二、學法引導
學習本文,重點是背誦及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把握課文內(nèi)容可以從寫作順序入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應聯(lián)系作者生平和與作背景。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僬莆沼洈⒌捻樞。
、趯W習綜合運用多種技巧,細致描寫事物的方法。
解決方法:教師講解。
2.難點:樹、石、水、魚特點及對它們的準確描寫。
解決方法:學生自讀,從書上勾畫出來。
3.疑點:文章結(jié)尾部分感情基調(diào)為何與前不同?
解決方法:教師啟發(fā),學生回答。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通過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2.精讀課文,體會寫景抒情方法。
3.聯(lián)系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體會文中思想感情。
4.口頭作文:根據(jù)教師展示的畫面,細致觀察,然后進行口頭小作文訓練。
七、教學步驟
導語 杜甫曾有詩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可見,景與情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柳宗元被貶永州時曾寫過永州八記,寄情山水,落筆不俗,視角獨特,如一幅優(yōu)美的山水畫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今天,我們就一同欣賞他的八記之一—《小石潭記》。
(一)整體感知
1.學生根據(jù)工具書、課下注釋,自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2.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順序,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第一段,寫小石潭的出現(xiàn)、潭的結(jié)構特點及周圍景物。
第二段,寫潭中游魚。
第三段,寫潭水的源流。
第四段,寫作者游覽感受。
第五段,寫作者游覽感受。
3.朗讀課文,體會文章中寫景的優(yōu)美文字,找出欣賞點,講明為什么?
。1)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坻、嶼、嵁、巖,形狀各異,寫出了潭的`奇特可愛。
(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三句描寫潭邊景物!懊、絡、搖、綴”觀察入微,刻畫精確。
。3)“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特寫游魚,游魚空游無依,實則旁襯水清。
。4)“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寫魚的情態(tài)!皝倘弧薄皞m爾”“翕忽”寫得惟妙惟肖!皹贰弊謱戶~,也是寫人的心境。
。5)“潭西南面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明、滅,描寫溪水因岸勢曲折而時隱時現(xiàn)的狀態(tài),寫得真切、形象。
。6)“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筆意飄渺,引人遐想,“其岸”“其源”補述出“望”的對象。
。7)“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凄、寒、悄愴,寫出了作者獨特的感受。
4.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教師提問,作者是如何運用多種技巧,細致描寫事物的?
。1)先聲奪人。如第一段,寫小石潭的出現(xiàn),采用了先聲奪人的手法,如“隔篁竹,聞水聲”,用“雞珮環(huán)”的比喻形容水聲悅耳,用“心樂之”的主觀感受啟動讀者的興趣,然后寫“伐竹取道,下見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
。2)抓特點,用比喻。寫潭的構造形態(tài),緊緊抓住特點來寫,先挑出“全石以為底”,從而照應了“水尤清冽”一語,然后用比喻“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寫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狀,給讀者的印象非常鮮明突出。
(3)正面描寫。寫岸上景物,則采用了正面描寫的方法,“青”、“翠”寫顏色,“蒙絡搖綴”寫形貌,“參差披拂”寫動態(tài),寥寥數(shù)語,寫得宛如圖畫。
。4)正面、側(cè)面相呼應。第二段寫潭的游魚,文字不多,卻極其精彩!敖匀艨沼螣o所依”一句,既正面寫出游魚的自由自在,又側(cè)面表現(xiàn)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5)對比描寫。為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動”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態(tài)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能顯出魚的活潑。
。6)擬人!八婆c游人相樂”,采用了擬人的修辭筆法,更把游魚的神情寫活了。
5.文章結(jié)尾部分感情基調(diào)為何與前不同?讓人有低沉之感?
了解寫作背景,柳宗元是在政治上失意遭貶的情況下寫這篇文章的,到了偏遠的永州以后,也不能不使他心懷恐懼,這種特定的思想感情,自然要反映、滲透在他的作品之中。因此,小石潭那竹樹環(huán)會的境界,別人身臨其境也許會感幽美宜人,流連忘返;而對他來說則是“湊神寒骨,悄愴幽邃”,認為不可久居。《小石潭記》結(jié)尾部分的感情調(diào)子的低沉,原因就在這里。
(二)總結(jié)、擴展
總結(jié):這篇文章生動地描繪了永州小石潭的優(yōu)美景色。小石潭結(jié)構的奇特,潭水的清澈,岸上景物的秀麗,潭中游魚的活潑,通過作者精描細繪,圖畫般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擴展:優(yōu)美的文章,往往得力于作者觀察事物細致如魚在水中“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的情態(tài),溪流時隱時現(xiàn)、明滅可見的景象,若不是親臨其境,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是很難描繪出來的。
八、布置作業(yè)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1)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
。2)青樹翠蔓
。3)日光下徹
。4)其岸勢犬牙差互
。5)以其境過清
2.翻譯下列句子
。1)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
。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3)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4)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5)其岸勢犬牙差互。
九、板書設計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小石潭記教案3
[教學目的]
1、朗讀課文,疏通文意,落實字詞。
2、領略小石潭美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
[教學板塊]
走進小石潭——走近柳宗元——寫作訓練
[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浯:同學們,古人云:“一切景語皆情語”,每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散文,總是寄托著作者深深的感情。今天,讓我們——起來學習柳宗元的游記散文《小石潭記》,一起米領略小石潭的景,體會柳宗元的情。(展示課題)
教學板塊之一:走進小石潭
走進小石潭之一:我來讀一讀,想一想
1、同學們,你們對柳宗元有哪些了解?(多媒體展示文字:a、有關作 者b、背景知識)
(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簡況及被貶的遭遇,了解寫作背景)
2、請聽課文配樂朗誦,注意對照課文聽準字音。(多媒體展示文字:誦讀課文)
3、齊聲朗讀課文。
4、請對照課文注釋疏通文意,劃出不明白的字詞,分組討論交流。
5、你認為學習一篇文言文需要掌握哪些基礎知識?以課文為例來說明。引導學生學會梳理知識不。(多媒體展示:我的筆記本——文言基礎知識積累)
(引導學生掌握文言文的學習方法,學會歸因整理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文言文基礎知識)
走進小石潭之二:我來畫一畫
1、課文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小石潭,這小石潭到底是什么樣子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同學們畫中的小石潭。(多媒體展示文字:我心中的小石潭)
2、(用實物投影儀將學生的畫一幅幅投放出來)請作畫者談談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路,再請同學們用1+1+的方式來評畫。(一條優(yōu)點、一條缺點、一條建議)
3、欣賞了同學畫中的小石潭,讓我們再次朗讀課文,再次領略小石潭的美景。
第二課時
走進小石潭之三:我來寫一寫
1、如果讓你用一個字來形容小石潭,你會用哪一個字?
2、請你以“小石潭真_____!”為題,用描述性的語言寫出你對小石潭的印象,字數(shù)在100字左右(多媒體展示文字,我來寫一寫:小石潭真_____!)
點評習作“小石潭真_______!”
4、剛才,同學通過畫小石潭,寫小石潭,充分季小石潭的清、靜、綠、美……,假如你現(xiàn)在就坐在小石潭邊,你會有什么感受呢?(多媒體展示文字:我來說一說——感受小石潭……)
教學板塊之二:走過柳宗元
5、在幽靜的小石潭邊,我們都會感到心曠神怡,流連忘返。而柳宗元在小石潭上又有什么感受?為什么他會有這樣的感受?
6、下面,請欣賞一段音樂,聽完后請說一說:在音樂聲中,你聽到了什么?你認為這段音樂能為課文朗誦配樂嗎?它能體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嗎?(多媒體展示文字:音樂賞析——與柳宗元共鳴)
7、在音樂聲中,我們感受到小石潭的幽深冷寂,感受到柳宗元的孤凄悲涼。這時,如果你就在柳宗元的身邊,作為他的朋友,你會怎樣勸慰他呢?(多媒體展示文字:走近柳宗元——柳宗元,我想對你說……)
8、請同學們再閱讀課文,選出你最欣賞一段,體會它情景結(jié)合的特點。大聲朗讀,讀出你的這,讀出你的理解。
教學板塊之三:寫作訓練
1、柳宗元的冊水游記是游記散文中的杰作,而《小石潭記》更是歷代傳誦的散文名篇。如果讓你寫一篇游記,你認為可以從《小石潭記》中學到哪一招呢?(多媒體展示文字,我來學一招——《小石潭記》讓我學到了……)
2、請同學們將自己學到的寫作方法運用到寫作中去。(多媒體展示文字:我來練一練——你曾經(jīng)游歷過哪些地方?哪些景物曾觸動過你的心弦?請運用自己學到的寫作方法,寫一篇寫景短文,要寫出景物的特征和自己的感受。)
小石潭記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2、學習文章借景抒情的寫法,提高學生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3、理解作者在貶謫期間孤獨悲涼的心境。
2、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已系統(tǒng)的學習了三個單元的文言文,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識的積累,能借助注釋和一定的文言知識初步讀懂課文。學生對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不是很濃厚,在教學文言文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文章借景抒情的寫法,提高學生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在貶謫期間孤獨悲涼的心境。
4教學過程
1、導入
美麗的大自然帶給我們身心的愉悅與奇妙的體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往往會使我們放松心情,排遣掉心中的郁悶,流連其中,樂而忘返,林語堂有云: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紙上的山水,今天,老師就帶大家踏著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足跡,瀏覽小石潭,賞美景,品柳宗元在山水間寄寓著怎樣的情感?〔板書,課題〕
2、出示學習目標:
能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學習文章借景抒情的寫法,提高學生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理解作者在貶謫期間孤獨悲涼的心境
回顧全文,檢查復習
走進小石潭,我來讀一讀
師:讓我們一起來朗讀文章,感悟作者的感情。
首先來朗讀課文,注意生辟字的音。
個別讀。
齊讀生字詞!惨笞x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
2、走進小石潭,我來譯一譯
〔師:文言文不僅要讀準音,還要釋準意。〕
要求:翻譯句子時字字落實,語句流暢,注意重點詞。
請個別學生來疏通。
檢查個別字詞掌握情況。
二、走進小石潭,我來寫一寫。
這是一篇游記散文,課文按照瀏覽順序來寫,請你按課文內(nèi)容用小標題的形式疏理出作者的寫作順序!
發(fā)現(xiàn)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勢→記錄同游人
如果讓你用一個字來形容小石潭,你會用哪一個字?
請以“小石潭真〔 〕”為題,用描述性的語言寫出你對小石潭的印象,字數(shù)在100字左右。
教師點評:
剛才,同學們通過寫小石潭充分展示了小石潭的清、靜、綠、美、假如你現(xiàn)在就坐在小石潭邊,你會有什么感受呢?
三、走進小石潭,我來說一說。
1、在幽靜的小石潭邊,我們都會感受到心曠神怡,流連忘返,而柳宗元在小石潭邊又有什么感受?為什么他會有這樣的感受?
學生自讀課文,句畫出與作者心境有關的詞語及與心境相關的有關景物描寫的語句。
師:引導學生注意,文中主要寫了哪些景物?怎么寫的?體現(xiàn)了景物的什么特點?
提示:
水——清: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皆若空游無所依,目光不撤,影布石上。
石——奇,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屹為堪為巖
樹——籠,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魚——歡,依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板書,水,石,樹,魚〕
學生討論,師小結(jié):小石潭——幽深冷寂,孤凄悲涼,〔板書:景物特點,幽涼冷寂〕作者感受:孤凄悲涼!
師:作者當時的境遇,柳宗元參與政治改革,失敗后被貶職,心中憤懣難平,試圖借助出水來排解自己的抑郁之情,美麗的自然景物曾使他暫時忘記愁苦,但這種快樂終究是暫時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來!捕嗝襟w展示:小石潭:幽深冷寂——被貶的柳宗元孤凄悲涼觸景抒情,接景抒情,寓情于景,形似寫景實則寫情〕
2、通過大家的討論,我們感受到了小石潭的幽深冷寂和柳宗元的孤凄悲涼,這時假如你就在柳宗元的身邊,作為柳宗元一路去游玩的朋友,你會怎樣勸慰他呢?(多媒體展示文字,走進柳宗元——柳宗元,我想對你說……)
可以引導學生用上一些勵志的名句,如:有志者,事竟成。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等。
四、走進文章,我來品一品。
(1)在本文中,作者從不同角度描繪了小石潭的各種景物,著意渲染了幽深冷寂的氣氛,借景抒發(fā)了自己在貶官失意的孤凄悲涼的情感,全文不足200字,卻清晰地記敘了作者出行、游覽、返回的全過程,描述寫生動,細致入微,充滿詩情畫意,下面我們就走進文章,品味文章的優(yōu)美意境,今天,我給大家提供一個舞臺,希望你盡情展示,記住一句話: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提示:
1、品詞語。
找出精妙詞,以“我認為詞(字)用得好,寫出了”為話題發(fā)言。
2、品句子。
找出精彩之句,以“我認為句美,寫出了”為話題發(fā)言。
3、品情感。
以“我從文中處,領會出作者的心情”為題發(fā)言。
4、品寫法。
從寫景的角度、方法方面自由發(fā)言,老師可先做示范(板書:寓情于景)
(2)總結(jié)全文,激發(fā)興趣。
柳宗元的山水游記是游記散文中的杰作,而《小石潭記》更是歷代傳誦的散文名篇,小石潭人跡罕至,凄清幽靜,作者以簡練的文筆,抓住景物特點生動細致的寫景狀物,文章出慢了詩情畫意,情景交融,寄托了作者孤凄悲涼的感情,柳宗元的游記,就是這樣——借景抒情,寫景寓情,他的《永州八記》值得一讀。
這節(jié)課雖結(jié)束,但對古詩文的學習僅是個開始,相信通過你的學習,你一定會成為一個才華橫溢的文人。
五、布置作業(yè),我來練一練。
我來練一練——你曾經(jīng)游歷過那些地方,哪些景物曾觸動過你的心弦?(請運用自己學到過的寫作方法,寫一篇寫景短文,要寫出景物特點和自己的感受)
提示寫法:借景抒情、動靜結(jié)合、側(cè)面描寫、抓住景物特點等。
小石潭記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疏通文意;
2、誦讀課文,理解作者失意被貶,寄情山水而抑郁憂傷的感情
3、學會欣賞山水景色之美,陶冶美好的情操、
二、教學重點
掌握重點實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三、教學難點
寓情于景的`寫法、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師生互動探究
第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字詞過關(一讀課文,讀準字音、停頓)
給下列字注音冽()坻()嵁()佁()俶()
翕()悄愴()
自己還不會讀的字————————
2、根據(jù)課下注釋自己翻譯,不懂的劃出、(二讀課文,讀懂文意)
(1)翻譯下列句子
?潭中魚可百許頭
柳宗元《小石潭記》書籍閱讀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山甚〕,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亻臺〕然不動;〔亻叔〕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記教案6
一 、 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的設定
知識與能力:能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朗讀體會,學習對景物入微地觀察并抓住特點寫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作者在貶居生活中孤獨悲涼的心境;
通過對課文的品讀,感受祖國山河的美,提高對美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疏通文意、積累文言實詞、虛詞是本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理解文中的樂與憂
二、教學方法
誦讀教學法、課前資料交流、開放式討論、提問法、練習法等。
學習活動有:
1、多形式朗讀課文,培養(yǎng)語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2、借助工具書和注釋,在自己領悟的基礎上與學習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3、利用合作、討論、探究的方法,采取師生互動的形式,與作者同游、與作者對話,體會課文抓住特點描寫景物、借景抒情的寫法,提高寫作能力;
4、人人都來當編導,編寫風光片小石潭的解說詞并與同學、老師交流,提高寫作、口語表達能力。
三、課前預習
1、通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給生字注音;
2、對照課文注釋與工具書,口頭翻譯課文,讀懂課文大意;并整理出預習中解決不了的疑難字詞;
3、利用網(wǎng)絡或書籍,收集有關柳宗元與《小石潭記》的資料。
四、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 :
(一 )走入《小石潭記》
1、朗讀課文
1)請一名學生朗讀,教師組織學生聽讀、評議,教師最后總結(jié);
2)學生齊讀
2、細讀課文、疏通文意
1) 小組交流、疏通文意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著重翻譯前四段,每人一段,將翻譯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字、詞或句記錄在本子上,準備在全班交流中提出來。
2)集體質(zhì)疑
學生提出疑問,由學生幫助解決,教師點撥,同時引導學生劃出本課的重點字、句;框出通假字,找出常見的一詞多義和詞類活用,教師進行歸類板書。(課件展示板書)掃清字詞障礙,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積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見的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和通假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依據(jù)文脈推斷詞義的能力。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 )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 )石底以出,為坻( )為嶼,為嵁( )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 )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 )然不動,俶( )爾遠逝。往來翕( )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 )愴幽邃(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 ,隸 而從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
。ǘ难灾R歸類)課堂練習
1、一詞多義:
潭中魚可百許頭 潭中魚可百許頭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可 許 從
不可久居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隸 而從之
心樂之
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乃記之而去 樂
清 去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 我以日始出去人近 似與游者相樂
以:①全石以為底(介詞,用)
、诰硎滓猿觯ǔ薪樱岸辈蛔g)
、垡云渚尺^清(介詞,表原因)
為:①全石以為底(動詞,當“作為”講)
②為坻,為嶼,為堪,為巖。(動詞,“成為”)
差:①參差披拂(形容詞,長短不一)
②其岸勢犬牙差互(動詞,交錯)
2、翻譯 。
、偾鄻浯渎,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②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③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3、詞類活用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心樂之
日光下澈
斗折蛇行
犬牙差互
凄神寒骨
4、判斷。
“若”“似”“如”都可以用來打比喻,但有時不一定是打比喻。試分辨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①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 ) ②皆若空游無所依。( )
③似與游者相樂。( ) ④天涯若比鄰。( )
第二課時:
。ㄒ唬⑴c柳宗元同游(走進作者,了解寫作背景 ,聯(lián)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
1、再讀課文,理解課文抓住景物特征寫景的寫法
1)投影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俦疚膶懢皸l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qū)懙模?/p>
、谛∈吨杏心男┚拔铮鼈冇惺裁刺攸c?
1.發(fā)現(xiàn)小潭→(聞聲—見形)
2.潭中景物→(水—石—樹—魚) 小石潭:環(huán)境幽靜 潭水清澈
3.小潭源流→(溪身—岸勢)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勢參差不齊(靜一動)
4.潭中氣氛→(氣氛→感受)
2)自主閱讀3分鐘后,在學習小組內(nèi)展開討論,小組代表總結(jié)發(fā)言。教師做定性評價并板書明確。
本文是文言文游記中的佳作,作者對小石潭觀察入微,描摹細致,探究文章的寫作特點,感受小石潭的幽靜。
。ǘ┢肺段恼,與柳宗元對話
1、精讀感悟,體會以景寫情的寫法
發(fā)現(xiàn)小潭→(聞聲—見形)
潭中景物→(水—石—樹—魚) 小石潭:環(huán)境幽靜 潭水清澈
小潭源流→(溪身—岸勢)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勢參差不齊(靜一動)
潭中氣氛→(氣氛→感受)
1)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暢說優(yōu)美景色給人的感受:
如果你也坐在潭邊,會有什么感受?
2)深入探究,走進柳宗元
面對如此優(yōu)美景色,作者的感受怎么樣?
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 (游魚)似與游者相樂
“悄愴幽邃”
請結(jié)合寫作背景,說一說你的理解?(可以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
請學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作家、作品的資料;
教師視學生交流的內(nèi)容作補充(用多媒體展示柳宗元的生平、“永州八記”以及寫作的背景)
簡介作者,背景,解題。
、帕谠鹤肿雍,河東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曾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活動,任禮部員外郎。失敗后,被貶為永州司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賞大自然風光來排遣內(nèi)心的愁悶。他在永州發(fā)現(xiàn)了許多風景佳麗的地方,記下了其中的八處名勝,成為我國古典文學散文史上頗有名的《永州八記》。
⑵他所寫的游記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憤。
、恰坝洝笔枪糯囊环N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
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diào),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潭中氣氛:幽深冷寂(孤凄悲涼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作者極力描寫小石潭的幽靜,甚至浸透到人的心靈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結(jié)合起來,寫出一種境界。在這種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貶居生活孤凄悲涼的心境。這是作者被排擠、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封建社會中進步文人的痛苦心情(寓情于景也)
同類寓情于景的作品還有:
。ㄈ┢肺段恼聦懢笆址
“移步換景” 正面與側(cè)面。 “動”與“靜”。 “對比”與“烘托”。 中的“景”與“情”。 “鏡頭”與“畫面”。 “樂”與“凄”
移步換景:
先聞其聲,后見其形,“移步換景”的寫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點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導我們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風景影片
正面與側(cè)面:
作者從游魚、陽光、影子等角度描寫潭水。通過具體景物,用靜止和活動的畫面來寫,不作一點抽象的說明,整段話沒有一個字寫到水,只是描繪出一幅畫面,但又無處不在寫水。你看魚兒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沒有憑依一樣。這就寫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陽光照下來,魚兒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頭上了,這就更顯出了水的清澄。這里雖然沒有正面寫水,可是通過對魚兒、日光和影子這些具體東西的描繪,真正地寫出了水清。就像畫家在畫風的時候,用樹枝飄向一邊表示風一樣,是一種形象化的表現(xiàn)手法。這種寫景的方法叫側(cè)面描寫。
動、靜相結(jié)合(情景交融)
先描出生動的畫面,再加上擬人化的手法。先寫魚兒呆呆地一動不動。潭底石頭上印著清晰的魚影兒,這是靜止的畫面;忽然,一些魚飛快地竄往遠處,一會兒游到這兒,一會兒游到那兒,非常活躍,這是活動的畫面。這些魚兒,又好像跟游人同樣的快樂,這是作者把自己快樂的心情加到魚兒身上,好像魚兒也像人那樣會感到快樂似的。
。ㄋ模┛偨Y(jié)全文
小石潭——幽深冷寂:寂寥無人
如此佳景,卻無人賞識,真正是“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啊!而寂寞讓她如此美麗!柳宗元探山訪水,“尋尋覓覓”,覓得如此佳境,卻發(fā)現(xiàn)她是如此“冷冷清清”,聯(lián)想到自己的處境遭遇,更不免“凄凄慘慘戚戚”了!
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后被貶職,心中憤懣難平,試圖借助山水來排解自己的抑郁之情。美麗的自然景物曾使他暫時忘記愁苦,但這種快樂終究是暫時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不期然地流露出來。
被棄的小石潭:寂寥凄清
被貶的柳宗元: 憂傷憤懣
觸景生情,借景抒情。
形似寫景,實則寫心。
小石潭記教案7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記,內(nèi)容淺顯,其中抓住景物特點,用特寫鏡頭寫景狀物的方法是本文最主要的寫作特色,這作為學習的重點。課文語言表達含蓄,寓意深刻,對初中生來說,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把“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作為學習難點。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采取合作學習的原則,發(fā)揚探究學習的精神,用集體智慧來攻克難題。課前學生通過自學,查找必要的工具書,自己動手解決詞句方面的疑難問題,爭取不待老師講就能粗知文章大意。并結(jié)合背景資料,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倭私庾骷、作品及游記的一般特點,識記常見的文言詞語。
、趯W習本文用特寫鏡頭狀物繪景的手法。
、垠w會借寫景物的幽靜,抒發(fā)自己凄清憂傷之情的寫法。
教學重點:
、僮プ【拔锾攸c,用特寫鏡頭寫景狀物的方法
、诟惺茏髡咧喚雍,抑郁憂傷的感情。
教學難點:
、倮斫庾髡呒那樯剿乃枷敫星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方法:
合作式教學法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杜甫曾有詩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可見,景與情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生活在喧囂鬧市中常不免讓人覺得煩悶,郊游是我們排遣郁悶的最佳方式。山水田園的自然風光會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今天我們就隨著唐代偉大的文學家柳宗元一起去游小石潭,感受小石潭奇麗的風光,并學習他狀物繪景的寫作手法。[板書課題]
二、作者簡介:
本文選自《柳河東集》,原名《至小丘小石譚記》,省稱《小石譚記》。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唐朝中期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對當時文風的改革、散文的發(fā)展起過重大的作用。唐永貞元年(805年)與劉禹錫等一起參加了以王叔文為首的.革新集團,從事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各方面的革新。他認為官吏是人民的仆役,并非人民是官吏的仆役
三、背景
由于遭到以劉貞亮為代表的宦官勢力和以韋皋為代表的官僚勢力的反對,革新集團失敗了,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賞大自然風光來排遺內(nèi)心的愁悶。他在永州發(fā)現(xiàn)了許多風景佳麗的地方,記了其中八處名勝,成為我國古典文學散文史上頗有名的《永州八記》。永州的州治在今湖南省零陵縣!队乐莅擞洝返陌颂幟麆偈牵何魃、鈷母潭、鈷母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澗、小石城山。這八篇游記各自成篇,但前后連貫,構成一個整體,展現(xiàn)出永州美麗的山光水色。
四、解題
《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發(fā)謫居生活地清寂苦悶、抑郁憂傷之情。他所寫的游記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憤。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五、閱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和停頓。
六、疏通文意、落實字詞、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著竹林,聽到流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
好象(人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huán)相碰響,(我的)心感到很高興?车粢恍┲褡,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開出小路(向前走),看到下面有個小水潭,潭水特別清澈。(潭)以整塊石頭作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靠近岸邊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有的成為水中高地,有的成為小島,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
小石潭記教案8
一、教學重點:
1、掌握文中實詞以及虛詞“以”“其”等詞的不同含義,疏通文意。
2、學會按照游覽的先后順序描寫景物;理解第二段寫“魚”與寫“水”的關系。
二、教學難點:
文中所表現(xiàn)的“樂”與“凄”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
【預習檢查】
1.生字詞(請學生上黑板注音)
篁huáng、洌liè、坻chí、嶼yǔ、嵁kān、參差cī
佁yǐ、俶chù、翕xī、悄qiǎo、愴chuàng、邃suì
2、了解作者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曾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活動,任禮部員外郎。失敗后,被貶為永州司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賞大自然風光來排遣內(nèi)心的愁悶。他在永州發(fā)現(xiàn)了許多風景秀麗的地方,記下了其中的八處名勝,成為我國古典文學散文史上非常有名的《永州八記》。
《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發(fā)謫居生活的清寂苦悶、抑郁憂傷之情。他所寫的游記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憤。
了解文體!坝洝笔枪糯囊环N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目標展示】
1、掌握文中實詞以及虛詞“以”“其”等詞的不同含義,疏通文意。
2、學會按照游覽的先后順序描寫景物;理解文中所表現(xiàn)的“樂”與“凄”的關系。
【新知研習】
1、你能正確、流利地閱讀這篇文章嗎?
學生朗讀課文,指導學生注意語音、語調(diào)、停頓,讀出文言情感。
2、你能疏通全文嗎?
生自主學習,借助工具書,解釋文中的重點字詞。(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自主完成字詞的解釋,最后由其中的一個小組展示成果,其他小組糾正和補充)
。1)重點詞語
西行心樂之全石以為底
卷石底以出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日光下徹俶爾斗折蛇行
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寂寥無人悄愴幽邃佁然不動
乃記之而去隸而從者
。2)特殊現(xiàn)象
①古今異義。
乃記之而去:古義(離開)今義(前往,到某處)
崔氏二小生古義(年輕人)今義(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角色)
、谝辉~多義。
全石以為底(介詞,用)
以卷石底以出(相當于“而”,表承接,不譯)
以其境過清(因為)
清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形容詞,清澈)
以其境過清(形容詞,冷清)
可潭中魚可百許頭(副詞,大約)
不可知其源(助動詞,能夠)
。3)翻譯句子。
、偾鄻浯渎,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②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燮嗌窈牵膼碛腻。
3、你能概括文章每一小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嗎?
明確:第1節(jié),寫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經(jīng)過,描繪小石潭的概貌。
第2節(jié),寫潭水和游魚。第3節(jié),寫潭水的來源。
第4節(jié),寫潭上四周景色給人的感覺。第5節(jié),記下同游者的姓名。
4、根據(jù)對課文內(nèi)容的概括,請問作者寫景的順序是什么?
明確:以作者的游覽行蹤為順序。
5、寫景過程哪些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師提示:可以從動詞的角度談,可以從修辭的角度談,可從顏色的角度談,可以從聲音的角度,也可以從寫形狀的.角度談、從情與景的角度談,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斗折蛇行”,用兩個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溪蜿蜒彎曲的樣子。
6、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
明確:小石潭的全貌是: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的部分,有的翻卷過來露出水面;四周樹長得很茂密,高高低低,隨風飄搖;潭水很清,有魚兒游動。
7、文章第2段寫游魚與寫潭水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明確:正面寫魚,側(cè)面寫水,寫魚突出水之清澈,寫水是緊扣文章的標題的。
【歸納總結(jié)】
小石潭,人跡罕至,凄清幽靜。作者以簡練的文筆,按游覽觀察的順序,抓住景物特點生動細致地描寫了小石潭環(huán)境景物的幽美和靜寂。
【鞏固拓展】
想象描寫:
1.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2、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預習指導】
在理解作者感情表達方面,你有什么疑惑?
四、板書設計
小石潭記
柳宗元
發(fā)現(xiàn)小石潭
潭水和游魚
潭水的來源
潭邊的感受
記錄同游者
小石潭記教案9
一、教學重點
1.探究文中所寫景物的特點;掌握文中寫景手法;
2.通過誦讀來欣賞文章的美。
二、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所表現(xiàn)的“樂”與“凄”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
【預習檢查】
1.聽寫字詞。
篁huáng 洌liè 坻chí 嶼yǔ 嵁kān 參差cī
佁yǐ 俶chù 翕xī 悄qiǎo愴chuàng 邃suì
2 文章第2段寫游魚與寫潭水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目標展示】
1.探究文中所寫景物的特點;掌握文中寫景手法;
2.通過誦讀來欣賞文章的美。
3.理解文中所表現(xiàn)的“樂”與“凄”的關系。
【新知研習】
上節(jié)課我們從全文寫景與抒情的角度入手解讀,這節(jié)課我們從其他的角度入手,體會文章的精妙之處。
1.試從標題的四個字入手,說說題文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參考:①緊扣“石”的語句有:明寫的如“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日光下徹,影布石上”,“其岸勢犬牙差互”等,暗寫的如“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只有水沖擊到石上才會有如此悅耳動聽的聲音),“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石的形狀各異導致“青樹翠蔓”形狀不同)等。
、诰o扣“潭”的語句有“下見小潭”“潭中魚可百許頭”“潭西南而望”“坐潭上”等。
、劬o扣“小”的語句,明寫的有“下見小潭”,暗寫的有“潭中魚可百許頭”(在今天,能有這么多的非放養(yǎng)的魚的小潭實在難尋,環(huán)境污染太嚴重了,而過去,河中,潭中到處可見游魚,只有一百來條魚的潭能說大嗎?)
、芫o扣“記”的語句如“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乃記之而去”,“同游者”等。
2.請問從“動與靜”,“音形色”,“景與情”等角度你如何解讀課文?
參考:
、佟皠优c靜”,“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寫游魚之動,“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寫樹蔓之動,“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以聲寫動,“斗折蛇行”與“犬牙差互”則化靜為動,“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寫潭中魚之靜,“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寫環(huán)境之靜(凄涼)。
、凇耙粜紊,“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寫聲音悅耳,“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寫石之形狀各異,同樣“青樹翠蔓,蒙絡搖綴”也暗寫出樹蔓因石之形狀各異而本身的形狀各異,“斗折蛇行”用比喻寫溪身曲曲折折的`形狀,“犬牙差互”用比喻寫岸勢相互交錯的形狀。竹之青色,樹之青色,蔓之翠色,日光之金黃色,魚的顏色,都可以想象。
、劬芭c情:開頭因“如鳴佩環(huán)”之景而“心樂之”,略寫平常不樂,見此景,聽此聲而忘卻憂傷而樂,后來寫游魚“似與游人相樂”則是作者進一步忘情山水而樂,不過這種歡快畢竟是暫時的,在小潭的時間一長,小潭幽靜之景又觸發(fā)了作者心底的悲涼之情。這可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的一種翻版,可以說成是“寄情山水以銷愁,觸景生情愁更愁”。
3.全文193字,卻寫出如此豐富的內(nèi)容,不能不讓我們贊嘆作者運用語言的深厚功力。請你品品文章的語言美在何處?
4.作者看到潭水游魚覺得它們“似與游者相樂”,小石潭的環(huán)境卻使他感到“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痹撛鯓永斫庾髡哌@種思想感情的變化?
明確:作者寫小石潭境地的清幽美妙和日光下徹時游魚的活潑生動,流露出作者一時開朗明凈的心情,寄情山水以排遣心中的郁悶。但內(nèi)心的孤寂是無法真正排遣掉的,后來寫“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觸發(fā)了作者貶居中羈旅孤寂的心境。
【歸納總結(jié)】
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記》一貫的行文風格,觀察入微,描摹細致。肖其貌,傳其神。
文章先寫所見景物,然后以特寫鏡頭描繪游魚和潭水,再寫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寫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圍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此外,作者還在寫景中傳達出作者貶居生活中孤凄悲涼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形似寫景,實則寫心。文章對潭中游魚的刻畫雖只寥寥幾句,卻極其準確地寫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魚的形神姿態(tài)。
【鞏固拓展】
假如小石潭要開發(fā)旅游資源,在潭邊要修建一座亭子,請你給亭子命名,并撰寫一副對聯(lián)。
【預習指導】
預習《記承天寺夜游》,解決朗讀和字詞的音、形、義。
收集描寫月亮的詩詞名句。
四、板書設計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小——“下見小潭” 抓住特征,描寫細致
石——石底、石岸
潭——潭水、魚、溪流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記——“記之”“同游者”
小石潭記教案10
【設計理念】
1、走入文本,營造課堂品味文學美的氛圍;
2、啟迪思維,通過合作探究,了解文章、了解文風。
【設計靈感】
1、隨多媒體的推廣運用,不少語文課都引入音樂,但常常是教師配好曲子堂上一放,確實能啟發(fā)學生感悟,那么反過來,引導學生選擇相應的曲調(diào)配上,不也同時引導了學生感悟作品情感嗎?
2、如果可以以曲調(diào)感悟,那么以美術、以影視等等其它藝術形式不也可以幫助解讀文學作品嗎?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為學生合作疏通字詞句義。本次實錄為第二課時。
【課堂實錄】
師:一提起藝術呀,我們總覺得它特──
生:(紛紛)高雅還有很高深
師:是啊,藝術是高雅的,但藝術也在我們身邊。其實我們接觸過很多形式的藝術,譬如說說看──
生:(七嘴八舌)音樂美術電視電影舞蹈
師:對,別忘記了文學,我們語文課接觸到的文學作品也是藝術,藝術的形式真多,但藝術是相通的,為什么?──因為藝術都是抒寫人的內(nèi)心情感的。
師:今天我們就嘗試一下,用其它的藝術形式來解讀我們的文學作品。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會:有時我們讀一篇好的作品時,從心靈深處就會響起一首曲,隱隱約約,腦海中會閃現(xiàn)相關的畫面,朦朧或者清晰?(學生點頭默許)我中學時讀柳宗元的游記散文《小石潭記》(邊說邊板書)很喜歡,后來讀起時,總會有一首曲子在我心中似水般流過。我想請大家靜靜地、輕輕地吟誦一下這篇文章,看看僅僅是你我心有靈犀一點通,還是作家高超的文學魅力喚起了我們同樣的藝術感受。
生:(自讀課文,且讀得很投入)
師:聽到你心靈的的曲子沒有?是怎樣的調(diào)子?怎樣的節(jié)奏?又是怎樣的器樂彈奏出來的?
生(甲):很緩的,很低的。
生(乙):應該是古箏或琵琶或總之,比較古典的。
生(丙):好像又有歡樂,但并不歡快。
師:三位同學描述的跟你們內(nèi)心聽到的一樣嗎?(學生點頭)那么你們是從文中哪些文句讀到的?
生:(紛紛)心樂之似與游者相樂凄神寒骨。
師:(出示課件思考題)那么,柳宗元來游小石潭,到底是樂還是凄?
(學生討論,教師提示聯(lián)想柳宗元的相關作品,如《始得西山宴游記》、《江雪》、《黔之驢》)
生(甲):初一時課外背的《始得西山宴游記》開頭就寫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他一直因被貶而失落抑郁,應該是凄多。
生(乙):他在《江雪》中寫道: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獨就是他失意孤獨的寫照。
師:是啊,柳宗元與劉禹錫一起參與變革,也一起被貶。還記得劉禹錫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怎么寫的?
生(齊背)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師;對,劉禹錫被貶到凄涼的巴山楚地,一去就是23年,柳宗元的命運也差不多,被貶來到了永州,正值三十多歲施展才華之時,一呆就是10年,后又被貶柳州。在永州時,他不被重視,只有游遍永州山山水水,寫成《永州八記》。如果說,李白是苦悶時借酒消愁愁更愁,那么柳宗元則是──
生:(齊答)借景消愁愁更愁
師:他是想寄情山水,優(yōu)美的景色,清脆的天音,自在的魚兒,的確讓他忘記了憂愁,但畢竟是短暫的',空寂的環(huán)境、冰涼的石頭,讓他再一次涌起了失意之感。
淡淡的喜,濃濃的愁,緩緩的流淌出的是一首抑郁哀怨的古典曲子。
老師暫時以一首相似的古箏相配,讓我們以這樣的情調(diào)一起讀一讀全文,感受作者的失意與哀傷吧。
(生齊讀全文。)
老師板書《小石潭記》也是一首曲。(抑郁寡歡的情感)
師:讀得真好,一代失意的文人其心態(tài)透過文字顯現(xiàn)出來了。音樂幫助我們解讀了文學作品的情感基調(diào)了。
其實呀,中國文人太多這種遭遇了:懷才不遇,抱負難施,惟有借文學抒寫出來,柳宗元是一位,我們從文學作品中還了解其它人嗎?
生:(紛紛)李白──王安石──劉禹錫──辛棄疾──李商隱──韓愈──陸游
師:那是時代的悲劇啊!失意的文人只有借助他們的筆,寄情于山水,或抑郁、或灑脫、或大氣如果有興趣,我想請大家利用課外時間,對這一系列的文人作一番深入的了解,從他們的作品中去走近他們內(nèi)心,去感受人生挫折中的勇氣與堅韌。解讀失意文人應是很有品味的事。
那么,《小石潭記》能不能是一幅畫?
生:可以。
師:有那些景物?
生(紛紛數(shù)出)水、石、樹、竹、魚、蔓
師:很自然的景色,作者用很簡潔的文筆就把豐富的景給寫出,譬如,蒙絡搖綴四個字,就把什么景物寫出?
生:樹和蔓。
師:對,寫出了樹蔓的自然生長態(tài)勢,四個字,或茂盛、或自然,或靜態(tài),或動態(tài),給我們很大的想象空間。而且作者還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譬如如鳴佩環(huán),那種由水聲帶來的快樂也躍然紙上。文中這種例子實在很多。下面我們來試一試,找出你最心神向往的景物、或最能觸你展開想象的景物,加以描繪,說給你的同伴聽,然后組里選一個說得最好的,一齊潤色、加工,再在全班朗讀。
(生分四人小組活動,或說或?qū),老師隨堂指導。)
師:瞧,幾個小組都很投入,有的已經(jīng)寫好了,有的還在不斷地潤色。下面我們請一些同學來把他們的作品讀一讀。哪一個組來?
生:我們組選的是魚,我們想那兒的魚應是:它們在清澈見底的水中快活地搖著尾巴。魚兒們似乎與陽光玩著捉迷藏,有的靜靜地倚在巖石上,透過清澈的水,陽光似乎找不到它們。忽然,魚兒們?nèi)伍_了,透過斑斑駁駁的樹影,它們張開嘴,調(diào)皮地對著陽光吐出了一串串的水氣,還不忘了與潭邊陌生的人搖尾問好!
師:哈,展開了想象,擬人的手法讓小石潭的魚兒也仿佛游進了我們的思維中了。大家注意到了沒有?這一小組的同學多次強調(diào)潭水的清澈,文中第二段好像并沒有寫呀。
生:(齊答)有!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其實也表現(xiàn)了水之清。
師:同學們真有眼光,這種描寫也叫──
生:側(cè)面描寫。
師:對!第一組的同學做得好,還有哪一組?
生:我們選的是樹林。四周的樹林靜靜地佇立著,它們緊緊地挨著、靠著,似乎除了彼此便失去了依靠,那青翠的臉龐被冷風擁護著,在瑟瑟地顫抖呢?
師:同學們聽到?jīng)]有?這一小組用了幾個動詞來表現(xiàn)樹林的茂盛?
生:(齊)挨著、靠著。
師:這兩個動詞除了表現(xiàn)樹林的茂盛外,還可以表現(xiàn)什么?
生:它們在這少有人來的地方好像靠著挨著、靠著來互相安慰。
師:第二小組的同學,他這樣品味你們的用詞對嗎?(學生點頭)這從中也傳達出作者的失意之情。寫得真好!再請另一個小組,請選的不是這兩種景物的小組來說說。
生:我們選的是溪水,我們這樣寫的:溪水順著崎嶇的山路彎彎曲曲地流來,一會兒溪水被巨大的山石遮住,只聽到潺潺的水聲,但是,延伸而來,穿過了一段山石后,在陽光的照耀下,溪水又熠熠閃光。老師,我們猜想此時作者也會有感想,不知對不對?
師:什么感想?說說給大家聽。
生:他應該想,人生何嘗不與這溪水一樣,曲曲折折,挫折應該是暫時的,總會也有突破的時候。
師:大家認為呢?
生:有一定道理吧。
師:有些牽強,但很有創(chuàng)意,這是這一小組同學所閃耀出來的思維火花。我們應該給予掌聲吧。(學生鼓掌)我還建議這一小組的同學去參與柳文化的研究。柳文化中山水游記是重要部分。不過老師也有一個問題想大家一起探討的,小石潭并非名勝之地,只是幽靜之所,小石潭也只是作者給它起的名字,文中寫的景物不少,為什么唯獨以石為其命名?秀竹潭、歡魚潭、茂林潭等名可以嗎?
生:因為文中寫道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師:對,潭以石為底,這是一個原因,還有嗎?
生:如鳴佩環(huán)應該水沖擊石而發(fā)出的。
師:又一位同學閃出了思維的火花,還有嗎?
生:(搶著答)蒙絡搖綴中蒙與絡應是樹、蔓覆蓋、纏繞在石頭上。
生:影布石上也是寫石頭。
生:其岸勢犬牙差互也是寫岸邊的石頭。
師:很好,作者既然起名為石,描寫的筆墨也關注到這上面,潭因石而美。還有嗎?
(學生討論后不少舉手。)
生:凄神寒骨應該是作者坐在石上,寒氣刺骨、石的冰涼刺骨。
生:然后由此而感慨身世而內(nèi)心也凄寒。
師:是啊,潭以石為底,潭因石而美,人由石而感,于是石就成為潭之名?磥恚髡叩墓P下是一切景語──
生:──皆情語
師:對,寓情于景是柳宗元山水游記的一大特色,難怪有人稱贊他是繼《水經(jīng)注》酈道元之后的又一山水能手,有人還甚至稱他為游記之祖。
《小石潭記》的確是一幅畫,濃郁的愁、清雅的景,融匯成一幅幽雅深邃的水彩畫。
那么請我們展現(xiàn)相關的畫面,跟隨著音樂,或背或讀全文。
(學生齊讀)
老師板書《小石潭記》是一幅畫(寓情于景的寫法)。
師:多么令人向往的美景。柳宗元畢竟是封建時代的不幸者,今天我們在欣賞他帶給我們藝術美的同時,也想欣賞自然風光。假如要拍攝一部小石潭的自然風光片,你是一位攝影師,你如何忠實于原作,把握好你的鏡頭。請小組再次合作,這一次你們是攝制組了,好好地找出作者游覽的線路。
(學生熱烈討論。)
師:(引導學生回答)由篁竹遠遠的廣鏡頭,逐漸地拉近到潭底、潭周,并漸近到特寫潭中魚,然后又把鏡頭再拉遠,望潭之源,最后把鏡頭拉高拉遠。
看來柳宗元不僅是一位作家,還是一位導演,由西行到而去,清晰的游蹤讓景物也移動變換起來,這叫移步換景法。
教師板書《小石潭記》也是一部風光片(游蹤清晰的順序)。
師:老師不是攝影師,只是從網(wǎng)上下載了一些相近的圖片,就讓我們在音樂中,在圖片的變換中,根據(jù)提示,試著背誦全文。
(放課件,學生試著背誦。)
師:藝術就是這樣,很美,很高雅,很有魅力,但藝術絕不是難于接近的,不管哪一種形式,藝術是相通的,希望我們同學們能更多地去感受文學等藝術的高雅!
小石潭記教案11
一、導入新課
唐代著名作家柳宗元,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上學期我們學過他的《黔之驢》,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小石潭記》。
二、明確目標:
1、疏通文意,落實字詞,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
2、理清文章結(jié)構
三、齊讀課文
四、教學目標完成
1、討論下列問題
作者是怎樣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
——隔著茂密的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環(huán)相碰發(fā)出的清脆聲音,我的心情也歡快起來。
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
——一整塊石頭作為潭底,靠近岸邊,有一圈從潭底周圍突出水面底石頭,成為不同底形狀。
游魚和潭水有什么特點?
——潭中底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靠似的,陽光直找到水底,魚的影子散在水底,靜止不動;忽然向遠處游走了,往來很快。
作者是怎樣描寫潭中景物的?
——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寂靜寥落,沒有人家,使得心神凄涼,寒氣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課文是按游覽的順序來寫,條理清楚,請說說本文的寫作思路。
——發(fā)現(xiàn)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
2、 熟讀課文
五、 布置作業(yè)
1、 熟讀并背誦課文
2、 翻譯全文
課后反思:
教學設計的策劃:以“石”為線,串起對課文的閱讀理解。
教案實施:
教師:文中哪些句子寫了“石”?請說明理由,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小石潭記 》教學設計3》。
學生甲:“全石以為底”、“卷石底以出”、“影布石上”這些句子寫了“石”。
學生乙:甲同學講的是明寫“石”的句子。我覺得“其岸勢犬牙差互”這句是暗寫“石”。句子中的“犬牙差互”不僅摹出了兩岸的形,而且描繪出了兩岸的神。
學生丙:“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也寫了石。如果“潭”不是“石潭”,它能發(fā)出這么悅耳的聲音嗎?
涼刺骨的意思。
師:文中描繪的景物無不浸透著“石”的氣息!叭缘住、“卷石底以出”說明這個“潭”的確是個“石潭”!叭瑛Q佩環(huán)”形容聲音嘹亮,說明“石潭”的不一般!扒鄻浯渎山j搖綴,參差披拂”寫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優(yōu)美形態(tài)!坝安际稀苯栌≡谑系聂~影表現(xiàn)水的清澈透明。“凄神寒骨”不盡是石的冰涼,不容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優(yōu)傷、悲涼的心境。
[評析]
嚴格地講,上述的內(nèi)容是一個教學的片段,課下反思感覺內(nèi)容有點單薄。
一:
教者在教例中使用的,是一種“整體賞析”的導讀法。
此法適用于精美的短篇。其特點是或從點,或從線,或從面的角度發(fā)現(xiàn)課文中能夠構成一個“集合”的知識板塊,然后巧妙設計教學題,引導學生進行咀嚼、體味,從整體上去感受課文的美點及思想內(nèi)容。
比如《小石潭記》,還可以牽出很多線條,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整體賞析。
、佟缎∈队洝分械.“水”。
、邸缎∈队洝分械摹皩Ρ取迸c“烘托”。
④《小石潭記》中的“景”與“情”。
、荨缎∈队洝分械摹扮R頭”與“畫面”。
⑥《小石潭記》中的寫景短句。
⑦《小石潭記》中的“樂”與“凄”。
、唷缎∈队洝分械摹扒濉。
二:
教學中對教材有獨到的發(fā)現(xiàn),是一種境界;教師在教學中若能點撥學生建立“發(fā)現(xiàn)”的意識,積聚“發(fā)現(xiàn)”的勇氣,學到“發(fā)現(xiàn)”的技能,則又是一種境界。教師除了引讀、講讀,還應特別注意“教讀”,特別注意教給學生學習的本領。
比如前述教例,若能利用些許時間,告訴學生這“一‘石’激起‘千層浪’”的讀法叫做“整體賞析”法,且點撥給學生一些整體閱讀賞析的角度和方法,那么,這節(jié)課就可以稱之為“具有畫龍點晴之妙”的好課了。
小石潭記教案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疏通文義,積累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2.過程與方法:理清課文的思路結(jié)構,理解作者以景寄情的寫作手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的感情。將小石潭景色描寫和作者情感相結(jié)合,揣摩作者的情感變化過程。理解作者貶居生活中的情感狀態(tài)。
教學重點:
1.識記字詞,背誦課文。
2.理解作者情感變化的原因。
教學難點:作者心情由樂轉(zhuǎn)悲的變化過程、深層次原因,寫作此文的目的。
教學關鍵:作者的身世經(jīng)歷有助于對文章主旨的正確理解。
教學方法:讀講議練的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具:投影儀、錄音機
課時:三課時教學內(nèi)容與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柳宗元曾經(jīng)被貶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馬。在此期間,寫下了一組著名的山水游記,合稱《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游記》《鈷潭記》《鈷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這就是為人稱道的《永州八記》)。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永州八記》之一的《小石潭記》。今天老師就帶大家踏著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足跡,游覽小石潭,賞美景,品柳宗元在無情的山水間寄寓著怎樣情感?
二、整體感知
1、簡介作者,背景,解題。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曾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活動,任禮部員外郎。失敗后,被貶為永州司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賞大自然風光來排遣內(nèi)心的愁悶。他在永州發(fā)現(xiàn)了許多風景佳麗的地方,記下了其中的八處名勝,成為我國古典文學散文史上頗有名的《永州八記》。
《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發(fā)謫居生活的清寂苦悶、抑郁憂傷之情。他所寫的游記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憤。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 生初讀課文,圈出生字、生詞,糾正讀音。
參差 寂寥 搖綴 隸 愴
四、再讀課文,點評。男女比賽讀。
五、 分組學習,疏通文意。 并進行歸納。
1、 古今異義。
去:(古)離開 (今)前往,到某處
小生:(古)年輕人 (今)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角色
2、 一詞多義
以:全石以為底(介詞,用)
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譯)
以其境過清(介詞,表原因)
為:全石以為底(動詞,當“作為”講)
為坻,為嶼,為堪,為巖。(動詞,“成為”)
清: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詞,清澈)
以其境過清(形容詞,冷清)
可:潭中魚可百許頭(副詞,大約)
不可知其源(助動詞,能夠)
差:參差披拂(形容詞,長短不一)
其岸勢犬牙差互(動詞,交錯)
樂:心樂之(形容詞 高興)
似與游者相樂 (動詞 取樂)
3、詞類活用
1從小丘西行 (西 ,名詞作狀語,向西) 2皆若空游(空,名詞作狀語,在空中)
3斗折蛇行(斗,蛇,名詞作狀語,想像北斗七星那樣,像蛇爬行那樣)
4其岸勢犬牙差互(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牙那樣)
4、判斷。“若”“似”“如”都可以用來打比喻,但有時不一定是打比喻。試分辨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俾勊,如鳴佩環(huán)。( ) ②皆若空游無所依。( )
、鬯婆c游者相樂。( ) ④天涯若比鄰。( )
六、課堂練習
1.讀,背。
2.翻譯課文。
七、課后作業(yè):
1.讀,背。
2.翻譯課文。
第二課時
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寫景抒情的方法。
一、 齊讀課文,把握課文大意。
第一段:寫發(fā)現(xiàn)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
第二段:寫潭水清澈,游魚活潑。
第三段:寫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第四段:寫作者對小石潭總的印象和感受。
第五段:記下與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二、 精讀課文,鞏固。
1、作者是怎樣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
——隔著茂密的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環(huán)相碰發(fā)出的清脆聲音,我的心情也歡快起來。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樣的?
——一整塊石頭作為潭底,靠近岸邊,有一圈從潭底周圍突出水面底石頭,成為不同底形狀。
3、游魚和潭水有什么特點?
——潭中底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靠似的,陽光直找到水底,魚的影子散在水底,靜止不動;忽然向遠處游走了,往來很快。
4、作者是怎樣描寫潭上景物的?
——作者這樣描寫潭上景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
5、課文是按游覽的順序來寫,條理清楚,請說說本文的寫作思路。
——發(fā)現(xiàn)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
6、“皆若空游無所依”與上文哪句話相呼應?
——這句話與上文中的“水尤清!嗪魬
三、 賞讀課文。把握主題,學習寫法。
1、文中哪些句子寫了“石”?請說明理由。
點撥:文中描繪的景物無不浸透著“石”的氣息!叭詾榈住保熬硎滓猿觥闭f明“潭”的的確是個“石潭”!叭瑛Q佩環(huán)”形容聲音嘹亮,說明“石潭”的不一般!扒鄻浯渎,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寫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優(yōu)美形態(tài)!坝安际稀苯栌≡谑系聂~影表現(xiàn)水的清澈透明!捌嗌窈恰辈槐M是石的冰涼,不容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憂傷、悲涼的心境。
2、文中哪些句子寫了“水”?請說明理由。
點撥:“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chu而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這句話正面寫出游魚的生動活潑,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庇眯蜗蟮谋扔,寫出了小溪的形狀。
3、文中的“動”與“靜”
點撥:①游魚的“怡然不動”及“chu爾遠逝”表現(xiàn)了魚兒的生動活潑。 ②小溪。就小溪本身來說,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止的;就溪水說,作者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樣曲折,這是流動的。用了這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
4、文中的“對比”和“烘托”
點撥:①為了突出魚的生動活潑,把“怡然不動”和“chu爾遠逝,往來翕”忽”兩種情態(tài)加以對比,靜動相對,尤顯出魚的活潑。②作者用反襯的手法寫魚在潭中歷歷可數(shù),使人感到像是“空”“無”,尤使水清之狀具有實感。
5、文中的“樂”與“凄”
作者觀魚時見到魚兒自由活潑,自己的心情也歡愉起來。魚與人之間情趣相通。作者一時忘記了憂愁,表現(xiàn)出了縱情山水的樂趣。但這樣的快樂是短暫的,當他環(huán)顧四周,靜寂無人的凄冷之情勾起了久封內(nèi)心的痛苦。為國為民卻被貶。身處荒野,心中的憤恨油然而生。于是,憂傷悲涼代替了短暫的歡愉。
6、文中的“景”與“情”
點撥: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環(huán)境結(jié)合起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對景物描繪中結(jié)合著作者自身的遭際,滲透著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懷。這遠離塵世的小石潭雖充滿了生機——“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但卻無人賞識,四周被竹圍抱,其幽清無聞與自己的遭遇相同,觸景傷情。作者離開國都長安來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習慣。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為了擺脫抑郁心情。此刻過于清冷的環(huán)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情感。描繪了小石潭景物的幽美靜寂突出景物的凄清,抒發(fā)了作者被貶后的失意憤滿之情
7、文中的“鏡頭”與“畫面”
點撥:在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換形”的寫法,在移動變換中引導我們看到不同的景物,很象一部山水風光影片,具有極強的動態(tài)的畫面感。在第二段作者描寫潭水、游魚,采用了“定點特寫”的寫法,作者一共只用了四十個字,就活靈活現(xiàn)地描出了潭水中游魚的美景。
四、學生自讀、齊讀,進一步體會課文內(nèi)容及作者情感。
五、課后作業(yè):
1、課后習題
2、寫熟悉的某處景物,二三百字。
第三課時
一、檢查學習效果:
《小石潭記》同步練習
一、積累與運用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篁( ) 冽( ) 坻( ) 綴( )
翕( ) 愴( ) 邃( ) 佁( )
2.解釋加點字詞的意思。
、偃瑛Q佩環(huán)( )
、跒檑,為嶼,為嵁,為巖( )( )
、厶吨恤~可百許頭( )
、苡安际希瑏倘徊粍樱 )
、萜嗌窈牵膼碛腻洌 )( )( )
、揠`而從者( )( )
3.指出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
、購男∏鹞餍邪俣
、谔段髂隙,斗折蛇行
③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從課文中找出作者表達自己感情的句子。
二、閱讀
閱讀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問題。
。ㄒ唬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5.解釋加點詞的意思。
其岸勢犬牙差互( )
斗折蛇行( )
其境過清( )
6.初見小石潭作者心情如何?寫了潭邊的哪些實景?
7.寫游魚一節(jié),極為細膩傳神,游魚表現(xiàn)出怎樣的情態(tài)?“似與游者相樂”展示了怎樣的境界?
8.游覽到最后,作者怡樂的心情起了變化,是什么心情?我們怎樣理解?
。ǘ
山中與裴秀才書
王 維
近臘月下,夜登華子岡,輞水①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此時獨坐,僮仆靜默,多思曩②者,攜手賦詩,步仄逕③,臨清流也。
當待春中,草木蔓發(fā),春山可望,輕鯈④出水,白鷗矯翼;露濕青皋⑤,麥隴朝雊⑥。斯之不遠,儻⑦能從我游乎?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注:①輞水:車輪狀的湖水。②曩:從前。③仄逕:狹窄的小路。④鯈(tiáo):一種條狀的魚。⑤皋:水邊的高地。⑥雊(ɡu):雉雞叫。⑦儻:同“倘”,假使,如果。
9.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俳D月下( )
②當待春中( )
、郯t矯翼( )
、軓奈矣魏酰 )
10.翻譯下列句子。
、俸竭h火,明滅林外。
、诖逍嬉刽,復與疏鐘相間。
③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11.通過與《小石潭記》的對比閱讀,請簡析王維夜游華子岡的思想感情。
三、作文
12.以“____________記”為題寫一篇寫景散文,不少于600字。
參考答案
一、1.huánɡ liè chí zhuì xī chuànɡ suì yǐ
2.①使動用法,使……鳴響 ②動詞,成為,變成 水中高地 ③表約數(shù),來 ④……的樣子 ⑤使……凄;使……寒;深 ⑥作為隨從 跟從
3.①方位名詞作狀語,向西。②方位名詞作狀語,表示“望”的方向,向西南。名詞作狀語,像北斗那樣,像蛇那樣。③名詞作狀語,像犬牙那樣。
4.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二、(一)5.互相交錯 曲折 凄清,冷冷清清
6.“心樂之”,心里很高興。清澈的潭水、崢嶸的潭石、青翠交結(jié)的潭樹。
7.自由自在,活潑天真。物我同一,樂而忘我,樂而忘形的境界。
8.愁苦心情。蕭森的景色,觸發(fā)了作者內(nèi)心的隱痛,以致終“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由暫時的解脫而跌回到現(xiàn)實生活中來。
。ǘ9.①農(nóng)歷十二月 ②春天里
、蹚妷训挠鹨
④跟隨
10.①寒冷的山間那遠處的火光,在山林外忽現(xiàn)忽隱。②村落里傳來夜間舂米的聲音,與稀疏的鐘聲相間。③不是你這樣天資聰穎而又清閑的人,哪能用這樣并不急的事情相邀呢,可是這里有無窮的趣味啊。
11.作者游華子岡雖然在深冬寒夜,卻給我們描繪了眾多的景物:湖水、明月、遠山,林木、燈火、村落,還有吠聲、舂米聲和寺鐘聲。這些景物動靜相映,音響和諧,極具活力。這才引起作者對更加美好的春天的憧憬,這才想到再邀朋友重游此地。因此我們可以推斷王維當時是充滿激情而富于朝氣的。
三、12.提示:要融入個人真實情感。
課后作業(yè):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幽靜凄寒小石潭
整體賞析法:石、水、清、動與靜、景與情、樂與凄
思路:發(fā)現(xiàn)小石潭(移步換景)→潭中景物(特寫鏡頭)→小潭源流(形象比喻)→潭中氣氛(寓情于景)→交代同游者
景物:潭水:清流見底 游魚:動靜結(jié)合
溪身:曲折蜿蜒 岸勢:參差不齊
氣氛:幽深冷寂
情感:抒發(fā)在寂寞處境中的悲涼凄苦的情感
小石潭記教案13
【教學目標】
1、掌握常用文言詞,學習文言語法,背誦全文,理解情景交融的創(chuàng)作方法,體味作者的情懷。
2、比較作者等幾位古代文人被貶之后的不同態(tài)度,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對待人生挫折的方法。
3、學生自主學習,預習在前,教師點撥、分析在后。通過師生互動、交流,最后取得共識。講練結(jié)合,既抓整體感知,又要突出重點。
【教學重點】
1、學點文言語法,在理解段意的基礎上,翻譯并背誦全文。
2、掌握本文通過正面?zhèn)让婷鑼懴嘟Y(jié)合的方法實現(xiàn)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不得志后的心情,樹立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安排】
兩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1、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
2、正音、朗讀直至熟讀。
3、掌握積累常用文言實詞虛詞,學習詞性活用等語法知識。
4、學生口頭翻譯全文,把握文章思路和內(nèi)容要點。
5、布置作業(yè):書面翻譯全文,背誦課文前兩段。
【教學步驟】
一、介紹作者和背景。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世稱“柳河東”“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于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因擁護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貶為永州司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為排解內(nèi)心的憤懣之情,他寄情于山水,常常不避幽遠,伐竹取道,探山訪水,通過對景物的具體描寫,抒發(fā)自己的被貶后無法排遣的憂傷凄苦的思想感情,他在永州發(fā)現(xiàn)了許多風景佳麗的地方,記下了其中的八處名勝,成為我國古典文學散文頗有名的《永州八記》。記:古代的一種文體,以敘事為主,可記游,可記事,可抒情,可議論,可描寫。
二、正音、朗讀直至熟讀。
《小石潭記》朗讀停頓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三、掌握積累常用文言實詞虛詞,學習詞性活用等語法知識。
古今異義
1、小生:古義:年輕人。(崔氏二小生)今義: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角色。
2、去:古義:離開。(乃記之而去)今義:前往,到某處。
3、聞:古義:聽到、聽聞。(聞水聲)今義:用鼻子嗅氣味。
4、居:古義:停留。(不可久居)今義:住。
5、布:古義:映,顯現(xiàn)。(影布石上)今義: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6、許:古義:用在數(shù)詞后表示約數(shù),數(shù)目不確定,等同于現(xiàn)今口語中常說的:“左右”“上下”。(潭中魚可百許頭)今義:允許、準許。
7、佁(yǐ)然:古義:呆呆的樣子。(佁然不動)今義:靜止的樣子。
8、清:古義:凄清;冷清。(以其境過清今義)今義:清晰,清凈等。
9、以為:古義:作為(全石以為底)今義:認為等。
一詞多義
1、可:(1)大約。表示估計數(shù)目。(潭中魚可百許頭)(2)可以,能夠。(明滅可見;不可久居)
2、從:(1)介詞,自、由。(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跟隨。(隸而從者)
3、清:(1)形容詞,清澈。(水尤清冽)(2)形容詞,凄清。(以其境過清)
4、差:(1)形容詞,長短不一。參差不齊(參差披拂)(2)動詞,交錯。(其岸勢犬牙差互)
5、見:(1)通“現(xiàn)”,出現(xiàn)。(才美不外見)(2)看見,動詞。(明滅可見)
6、樂:(1)以…為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心樂之)(2)逗樂。(似與游者相樂)
7、以:(1)介詞,因為。(以其境過清)(2)連詞,而。(卷quan石底以出)(3)介詞,用把全(quán石以為底)
8、而:不譯,(1)表承接關系。(乃記之而去)(2)表并列關系。(隸而從者)(3)表修飾關系。(潭西南而望)
9、游:(1)游動。(皆若空游無所依)(2)游覽。(同游者)
10、環(huán):(1)玉環(huán)。(如鳴佩環(huán))(2)環(huán)繞。(四面竹樹環(huán)合)
11、為:(1)動詞,作為。(卷(quán)石以為底)(2)動詞,成為。(為巖)
詞類活用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詞作方位狀語,向西。
2、、下見小潭。下:方位名詞作動詞,向下。
3、皆若空游無所依。空:名詞作狀語,在空中。
4、日光下澈。下: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下。澈:形容詞作動詞,照到。
5、俶爾遠逝。遠:形容詞作狀語,向遠處。
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詞作狀語,向西南。
7、斗折蛇行。斗:名詞作狀語,像北斗七星一樣。蛇:名詞作狀語,像蛇一樣。
8、其岸勢犬牙差互。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一樣。
9、凄神寒骨。凄:使動用法,使…凄涼。寒:形容詞作使動用法,使…寒冷。
10、如鳴佩環(huán)。鳴:使動用法,使…發(fā)出聲音。
11、心樂之。樂:意動用法,感到快樂。
12、隸而從者。隸:名詞作動詞,作為隨從。從,跟從。
13、似與游者相樂。樂:形容詞作動詞,逗樂14、近岸。近:形容詞用作動詞,靠近。
15、潭中魚可百許頭?桑盒稳菰~作量詞,大約。
特殊句式
倒裝句:
1、如鳴佩環(huán)(正確語序:如佩環(huán)鳴)好像人身上的佩環(huán)相碰擊發(fā)出的聲音。
2、全石以為底(正確語序:以全石為底)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
3、卷石底以出(正確語序:石底卷以出)石頭從水底向上彎曲露出水面。
修辭手法:
1、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比喻)聽到水聲,好像人身上的佩環(huán)相碰擊發(fā)出的聲音。
2、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擬人)往來輕快敏捷的樣子,好像在與游人相互逗樂。
3、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比喻)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互相交錯,不能知道它的源頭。
省略句:
1、乃記之而去。(省略主語“我”)于是記下這番景致便離開了。
2、斗折蛇行。(省略主語“小溪”)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前行那樣彎曲。
3、以其境過清。(省略主語“我”)我因為它的環(huán)境過于凄清。
4、心樂之。(省略主語“我”)我心里感到很高興。
虛詞用法
而(1)不譯,表承接關系。(乃記之而去)(2)不譯,表并列關系。(隸而從者)(3)不譯,表修飾關系。(潭西南而望)
四、學生口頭翻譯全文,把握文章思路和內(nèi)容要點。
。ㄒ唬⿲W生根據(jù)注釋,口頭翻譯全文。課堂師生互動交流。
。ǘ⿲懽魉悸放c內(nèi)容要點
本文寫景,按游覽觀察的順序,思路非常清晰:循聲而入發(fā)現(xiàn)小石潭,環(huán)顧小石潭的全貌和周圍環(huán)境,觀察了小石潭里的游魚,遠望了小石潭的水源,最后寫離開小石潭的情景。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第一和第二段;2、翻譯全文,寫在作業(yè)本上。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1、檢查作業(yè)完成情況。
2、分別找出描寫和議論的語句,重點研討作者借描寫襯托心情的寫法。
3、引領學生樹立正確對待人生挫折的方法。
4、拓展閱讀訓練
5、布置作業(yè):背誦課文后兩段,學習本文寫景方法,寫一處風景,300字左右。
【教學步驟】
一、檢查作業(yè):是否背誦,是否翻譯。
《小石潭記》譯文
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水聲,就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huán)相碰擊發(fā)出的聲音,(我)心里感到高興?车怪褡,開辟出一條道路(走過去),沿路走下去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涼。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了水中高地、小島、不平的巖石和石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青翠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都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動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樂。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水流像蛇那樣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見,一段暗的看不見。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
我坐在潭邊,四面環(huán)繞合抱著竹林和樹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涼,寒氣入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太凄清,不可長久停留,于是記下了這里的情景就離開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跟著同去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叫做恕己,一個叫做奉壹。
二、課堂活動:學生分別找出描寫和議論的`語句,重點研討作者描景的順序、方法及作用。
。ㄒ唬┱n文寫了哪幾種景物?按什么順序?qū)懙?抓住景物的什么特征?/p>
聞水聲(悅耳)——見石潭(清澈)——觀游魚(逗樂)——探水源(忽明忽暗)——感氛圍(凄清)。作者在移動變換中帶領我們領略各種不同的景致,具有極強的動態(tài)的畫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聞水聲,再由水聲尋到小潭,講述了發(fā)現(xiàn)小潭的經(jīng)過,充滿了懸念和探奇的情趣,在人們面前逐漸展開一幅美妙的圖畫。
【移步換景】
。ǘ┤绾蚊鑼懢拔锏。
寫小石潭,處處從“石”字落筆,又表明了它的小面奇秀。從聽覺、視覺和感受等多角度地描繪!奥勊,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贝宋拈_筆就有聲有感。未見其潭,先聞其聲,游興被激發(fā)了。“水尤清!薄扒鄻浯渎薄叭展庀聫,影布石上”“明滅可見”,景物的色彩、光線的明暗變化真切
而清麗。
寫景,動靜交錯。聲,是動態(tài)的,石,是靜態(tài)的,“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又是動態(tài)的,魚兒忽靜忽動,溪水若靜實動,這畫面給人以很深的感知度。
寫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讀者領受著這畫卷的美又對作者寄予深深的敬意與同情。這就是藝術的感染力。
。ㄈ⿲懢暗囊r托作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在描寫景物時,無不滲透著自己的感受和情懷。這遠離塵世的小石潭充滿了生機,卻無人賞識。而其幽清無聞與自己的遭遇相同,此刻過于清冷的環(huán)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與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強烈的比襯,有力地反襯出作者那種無法擺脫的壓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對冷酷現(xiàn)實的不滿。
小結(jié):本文生動地描寫了小石潭環(huán)境景物的幽美和靜寂,抒發(fā)作者貶官失意后的孤獨,凄苦之情。語言簡練生動,景物刻畫細膩,逼真,充滿了詩情畫意,變現(xiàn)了作者杰出的寫作技巧。
三、滲透德育:結(jié)合本文,聯(lián)系實際,引領學生樹立正確對待人生挫折的方法。將柳宗元與劉禹錫、蘇東坡和陶淵明等古人進行比較,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四、拓展閱讀訓練:柳宗元《鈷鉧潭記》
鈷鉧潭在西山西,其始蓋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東流;其顛委勢峻,蕩擊益暴,嚙其涯,故旁廣而中深,畢至石乃止。流沫成輪,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畝余,有樹環(huán)焉,有泉懸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門來告曰:“不勝官租私券之委積,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貿(mào)財以緩禍。”予樂而如其言。則崇其臺,延其檻,行其泉,于高者而墜之潭,有聲不然。尤與中秋觀月為宜,于以見天之高,氣之迥。
孰使予樂居夷而忘故土者?非茲潭也歟?
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
。1)嚙其涯()
(2)以予之亟游也()
。3)芟山而更居()
。4)氣之迥()
2、寫出下列加粗詞所指代的內(nèi)容。
。1)其始蓋冉水自南奔注()
。2)其顛委勢峻()
。3)予樂而如其言()
。4)行其泉于高者()
3、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項是xx;__同__。
A、屈折東流
B、蕩擊益暴
C、畢至石乃止
D、有泉懸焉
4、翻譯。
。1)其顛委勢峻,蕩擊益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孰使予樂居夷而忘故土者?非茲潭也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石潭記》和本文都出自柳宗元的手筆,都是《永州八記》中的作品,內(nèi)容也都是寫潭的,但兩文的寫法有所不同:前文著重寫________,后文著重寫________;前文主要突出景物________的特點,后文主要突出景物________的特點;前文抒發(fā)了作者________的內(nèi)心情感,后文透露了當?shù)剞r(nóng)民________的生活境況。
【參考答案】1、(1)侵蝕(2)多次,屢次(3)割草這里指開荒(4)遼遠,這里指氣清
2、(1)指鈷鉧潭(2)指冉水(3)那個農(nóng)民,指住在這里的人(4)指泉水
3、A “屈”同“曲”
4、(1)冉水的上游和下游流勢峻急,沖擊得更猛烈(2)是什么使我樂于住在這夷人聚居的地方而忘記故鄉(xiāng)呢?不就是這樣優(yōu)美的鈷鉧潭嗎?
5、潭的本身,潭源;清幽,清秀;凄苦,困苦
【譯文】鈷鉧潭,在西山的西面、其開始大概是冉水從南邊奔流下來,碰到山石阻隔,曲折向東流去;其頭尾水勢峻急,更加激蕩,侵蝕岸崖,所以邊緣廣闊而中部水深,最后遇有石頭停下來;水流形成的旋渦像車輪翻滾以后,慢慢流去、清澈而平靜的水面有十畝、四周樹木環(huán)繞,上有泉水流下、
山上有居住者,因我多次來游玩,剛一敲門就來告訴我:“無法負擔越欠越多的官租私債,(沒辦法),我想在山上鋤草開荒,并愿意賣掉我潭上的田,暫時緩解一下債”、我很高興答應了他的話、我就加高臺面,延伸欄桿,疏導高處的泉水使其墜落入潭中,發(fā)出了悅耳的聲音、特別是到了中秋時節(jié)賞月更為合宜,可以看到天空更高,視野更加遼遠。
是什么使我樂于住在這曠野而忘掉故土?莫非是這鈷鉧潭
五、布置作業(yè):背誦課文后兩段;學習本文寫景方法,寫一處風景,300字左右。
小石潭記教案14
課文說明
一、整體感知
柳宗元的山水游記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貶謫到永州以后寫的《始得西山宴游記》《鈷潭記》《鈷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這就是為人稱道的《永州八記》。這些作品,畫廊式地展現(xiàn)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勝景,繼承了酈道元《水經(jīng)注》的傳統(tǒng)而有所發(fā)展!端(jīng)注》是地理書,對景物多客觀描寫,少主觀感情的流露。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記則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風景的描繪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遺棄于荒遠地區(qū)的美好風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傾注怨憤抑郁的心情。
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記》一貫的行文風格,觀察入微,描摹細致。肖其貌,傳其神。文章先寫所見景物,然后以特寫鏡頭描繪游魚和潭水,再寫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寫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圍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此外,作者還在寫景中傳達出他貶居生活中孤凄悲涼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寫景,實則寫心。文章對潭中游魚的刻畫雖只寥寥幾句,卻極其準確地寫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魚的形神姿態(tài)。此外,文中寫潭中游魚的筆法極妙,無一筆涉及水,只說魚則“空游無所依”,則水的澄澈透明,魚的生動傳神,都各盡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絕。
二、問題研究
1.第四段寫作者在潭上所見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寫了小石潭中怎樣的氣氛?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描寫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作者極力描寫小石潭的幽靜,甚至浸透到人的心靈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結(jié)合起來,寫出一種境界。在這種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貶居生活孤凄悲涼的心境。這是作者被排擠、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封建社會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
2.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
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diào),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潭中氣氛:幽深冷寂(孤凄悲涼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練習說明
一、背誦全文。說說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qū)懙模プ×诵∈兜哪男┨攸c?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是什么?
設計此題,首先是為了落實語文課程標準關于古文背誦的要求,其次是幫助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課文的寫作順序是:發(fā)現(xiàn)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
小石潭的特點:幽靜。
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涼。
二、仔細品味下面一段文字,然后用自己的話復述一下這種景致。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動,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設計此題,意在引導學生重點關注文中描寫潭中游魚的這一段文字,品味作者在文中描寫的妙處。復述不等于翻譯,不必搞字字落實。品味和復述,都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和答案,可以引導學生在準確理解這一段文字的基礎上,說出自己的獨特體驗和個性化的感受。
三、你已學過不少描寫景物的古代詩文,試著把其中描寫山水的名句摘錄下來,并選擇一兩則加以賞析。
這是一道拓展性的練習。設計此題,意在引導學生對過去已讀過的古代詩文作品加以總結(jié)、梳理,摘錄其中描寫山水的名句,然后對自己感受最深、體會最切的一兩個名句寫一段賞析文字,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和對祖國優(yōu)美山水的審美能力,以陶冶美好的情操。
教學建議
一、本課教學可用兩課時。
二、本課教學,可引導學生背誦及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如有條件,可充分利用朗讀教學錄音磁帶進行范讀,還可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效果。
三、本課詞語、生字可通過預習解決,有些常用詞可作練習。特殊語法現(xiàn)象如“斗折蛇行”(名詞作狀語)“凄神寒骨”(使動)不必涉及,只要明白句子大意即可。
四、本文描寫景物特征異常鮮明,除正面描繪外還多處照應,教師應予注意。如為突出“石”潭的特征,作者正面進行了描寫:“全石以為底……為、為巖!边通過“如鳴佩環(huán)”“水尤清冽”“其岸勢犬牙差互”等在前后加以照應。小石潭的環(huán)境幽靜、優(yōu)美顯示出自然的原始風貌,作者也在多處照應以突出這一特征。講清這一問題對指導寫作有一定意義。
五、本文按游覽順序來寫,條理清楚。教師可利用這一特點,運用不同形式引導同學把握課文內(nèi)容。下面提綱可供參考:
1.發(fā)現(xiàn)小潭(聞聲→見形)→2.潭中景物(水→石→樹→魚)→3.小潭源流(溪身→岸勢)→4.潭中氣氛(氣氛→感受)
六、文章先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對此,我們應講明,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diào),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歡快畢竟是暫時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境便會流露出來。
七、板書示例
有關資料
一、參考譯文
從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著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身上帶的玉佩、玉環(huán)相碰發(fā)出的清脆聲音,(我的)心情高興起來?车怪褡,開辟出一條道路(走過去),下面看見一個小潭,潭水特別清涼。整塊石頭作為潭底,靠近岸邊,有一圈從潭底周圍突出水面的石頭,成為坻、嶼、、巖各種不同的形狀。青蔥的樹,翠綠的莖蔓,遮蓋交結(jié),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動。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好像都在空中游動,周圍什么也沒有似的。陽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魚的影子,靜止不動;又忽然向遠處游走,往來很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歡樂。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隱忽現(xiàn)。溪岸的形狀像犬牙那樣交錯不齊,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不覺心神凄涼,寒氣透骨,令人感到悲哀。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題字離去。
同游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跟著來的有姓崔的兩個少年,一個叫恕己,一個叫奉壹。
二、《小石潭記》賞析(成曾)
柳宗元的山水游記,是他散文創(chuàng)作中具有高度藝術技巧和最富于藝術獨創(chuàng)性的一個部分。而在他篇數(shù)不多的山水游記中,《小石潭記》可以說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中的一篇。這篇散文生動地描寫出了小石潭環(huán)境景物的幽美和靜穆,抒發(fā)了作者貶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語言簡練、生動,景物刻畫細膩、逼真,全篇充滿了詩情畫意,表現(xiàn)了作者杰出的寫作技巧。因之,成為被歷代所傳誦的散文名篇。
這篇游記一共可以分為五段。
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換形”的手法,在移動變換中引導我們?nèi)ヮI略各種不同的景致,具有極強的動態(tài)的畫面感。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蔽恼乱婚_頭,便引導我們向小丘的西面步行一百二十步。來到一處竹林,隔著竹林,能聽到水流動的聲音。“篁竹”就是成林的竹子;“如鳴佩環(huán)”是形容流水的聲音的清脆悅耳,猶如玉佩玉環(huán)相互撞擊時發(fā)出的聲響。文章由景及情,寫來極為自然。“伐竹取道,下見小潭!痹跐饷艿闹窳种,砍伐出一條小道來,終于見到一個小小的池潭。至此,小石潭的全部面目才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這一番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聞水聲,再由水聲尋到小潭,既是講述了發(fā)現(xiàn)小潭的經(jīng)過,同時也充滿了懸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漸地在人們眼前展開一幅美妙的圖畫。從此往下,作者便把筆力放在了對池潭的精心描寫上。“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為巖!毙∈兜乃裢馇鍥觯艺麄小潭全部是由石頭構成的。整個潭底便是一塊大石頭,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頭翻卷地露出水面。這些石頭千姿百態(tài),形狀各異!佰妗奔礊樗械母叩;“嶼”是小島;“”“巖”都是巖石的各種形態(tài)。總之,這完全是一個由各種形態(tài)的石頭圍出的池潭,所以,作者為它起名曰小石潭。“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本褪亲髡邔τ诔靥渡暇拔锏拿枥L了。有青青的樹和翠綠的藤蔓,它們纏繞在一起,組成一個綠色的網(wǎng),點綴在小潭的四周,參差不齊的枝條,隨風擺動。這潭上的描繪僅12個字,便將小石潭周圍的極幽極佳的景致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令我們愈加覺出小潭的美妙。
第二段,作者描寫的是潭水和游魚。這一段,作者采用了與第一段不同的手法,變“移步換形”為“定點特寫”。這是全篇中極為精彩的一段。特別是對水中游魚的描寫,更是栩栩如生!疤吨恤~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然不動;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边@是一幅極美的畫面。在水中游動的魚兒,不像是在水里,而是像在空中游動。太陽光照下來,魚兒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頭上。從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寫魚,但透過字面,卻令我們不能不對那清澈的潭水留下極深的印象。這種游魚和潭水相互映襯的寫法,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下面,作者進一步對魚兒進行描述。先是魚兒呆呆地一動不動,忽然,有的魚飛快地竄向遠處,一會兒游到這兒,一會兒又游到那兒,好像是在與游人一同享受著快樂。讀到這里,我們又不能不從游魚聯(lián)想到作者的歡悅心情。這種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寫法正是這篇散文的一個突出特色。
第三段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疤段髂隙氛凵咝,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毕蛭髂贤^去,一條小溪逶迤而來,形狀像是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又像是一條蛇在游動,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小溪兩岸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犬牙相錯。這里,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來形容小溪的形狀,用狗的牙齒來形容小溪的兩岸,使我們倍感形象逼真。
第四段寫出了作者對小石潭總的印象和感受!白渡希拿嬷駱洵h(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弊谛∈渡,四周環(huán)抱著密密的竹子和樹木,非常寂靜,見不到人,令人神色凄涼,骨徹心寒,精神上也不免悲愴幽涼。因為它的境況太幽清了,不適宜讓人長久地呆下去,便題了字后離去。在這一段中,作者突出地寫了一個“靜”字,并把環(huán)境中的靜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寫出了一種凄苦孤寂的心境。這無疑是作者被貶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最后一段,“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庇浵屡c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小石潭記》是一篇語言精美,含義豐富,形象逼真的優(yōu)秀山水游記。它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于事物的深刻觀察力和獨特體驗,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力。文章中所使用的那些描繪景物細致入微的手法和巧妙、形象的比喻,都值得我們很好地借鑒。
。ㄟx自《古代散文鑒賞辭典》,農(nóng)村讀物出版社1987年版)
三、《小石潭記》鑒賞(范培松)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中的第四則。這篇散文寫的是一個不見經(jīng)傳的小石潭。這個小石潭稱不上是美景,更不是什么勝景,只是一個無名小丘邊的小水潭。作者寫這小石潭的本身,就最好地證明了他沒有沾染上展覽美景的唯美主義的惡習。從這一選材的價值來看,對于我們當今游記寫作也頗有借鑒意義。
小石潭雖然名不見經(jīng)傳,但見到它還是費了一點小周折:先見竹叢,耳聞水聲,卻不見小石潭的身影。小石潭的顯現(xiàn),雖稱不上千呼萬喚,也可稱有“猶抱琵琶半遮面”之妙。待到“伐竹取道”,才見到小石潭。真乃是曲徑通幽確實景象不凡。這“不凡”是以“怪”的面目出現(xiàn)的,怪就怪在潭是“全石以為底”,而且潭中露出的石頭又都是那么姿態(tài)奇特,“為坻,為嶼,為,為巖”,再加上古樹翠蔓的覆蓋,使小石潭的全景富有清靜感,仿佛不是人間的一個小天地,而是傳說的佛國中的一塊凈土。
接著,筆鋒隨轉(zhuǎn),由靜寫動,寫潭中小魚。這是本文的最精彩之筆。這潭中魚也極為怪誕:一是魚居然可數(shù),約有“百許頭”;二是“影布石上”,神態(tài)自若地“然不動”。這是繼續(xù)寫靜,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由此轉(zhuǎn)為寫動。其實在寫靜時已作伏筆,水中之魚不能不動。魚之靜止,正像電影中的定格只是某個剎那的顯示。這個定格過后,便見潭中之魚“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魚,多么富有人情味,這倒觸動了作者情懷。在此,這一“樂”字值得注意。作者由于改革受挫,被貶遠方,精神負擔很重,處在極度煩惱和壓抑之中。為何能“樂”?乃是因為離開了紛陳煩惱的官場這一是非之地,在這里找到了這樣一塊清靜之地,看到游魚的怡然自得,靈魂得到了凈化和復歸。水之清,魚之樂,終于給這位破碎了心的散文家?guī)砹似痰臍g樂。清靜神樂是這篇散文前半部分的主旋律。
現(xiàn)實是嚴峻的。在這“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環(huán)境中,作者感到“其境過清不可久居”。樂畢竟是暫時的,而凄愴是永恒的。面對這種原始的悄愴之景,或許更感到難受,或許更激起作者凄涼的聯(lián)想,因此形成了感情從“樂”到“凄”的大幅度滑坡。這一滑坡的表現(xiàn)也是立竿見影,覺得此地不可久居而趕快離開,倍感凄寒逼人,毛骨竦然。
這篇散文歷來被人們譽為精品。它所以能成為精品,歸納起來有這樣兩條:一是作者敢于選擇亂石堆中的無名小石潭作為游記的表現(xiàn)對象,可見作者有過人的藝術膽量;二是作者在寫小石潭的景物時能駕馭自如地融進自己的感情,景隨情遷,自然地形成一種凄情的藝術境界,這是作者高超的藝術智慧和藝術技能的表現(xiàn)。誠然,歸根結(jié)底還是一條,作者這樣一個人,巧遇這么一塊凈土,一拍即合,融為一體,真是天助之也,景助之也。
小石潭記教案15
教學目標
1、掌握重點實詞和短語。
2、通過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詞語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作者貶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教學重難點
1、掌握重點實詞和短語。
2、通過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詞語和句子,體會作者貶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教學設計
一、導入,引出作者和課題:人物競猜
。1)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他21歲中進士,后參加王叔文政治集團,主張革新,失敗后被貶為永州司馬。寫下著名的《永州八記》
(3)他對唐代的古文運動有獨特的貢獻,他的山水游記是中國游記文學的奠基作品,對后世散文的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柳宗元 《小石潭記》
二、熟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
2、推薦學生朗讀
3、糾正字音和節(jié)奏
4、全班齊讀
三、整體感知
1、課文寫的是哪個地方的景色?(小石潭)
2、下面請大家再仔細讀讀課文,看看作者都寫了小石潭哪些景物? 水 石 樹 魚 源 岸 環(huán)境
3、小石潭的特點是什么?請從文中找出一個字或詞語
預設:
。1)、清(水尤清冽)
句子:下見小潭,水尤清冽。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學生朗讀,解釋。
鏈接材料: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吳均《與朱元思書》)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酈道元《三峽》)
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2)青
句子: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學生朗讀,賞析。
妙哉!這里有青青的'樹木和翠綠的藤蔓,它們交錯纏繞在一起,組成一個綠色的網(wǎng),點綴在小潭的四周,參差不齊的枝條,隨風擺動。此等仙境 ,令人心馳神往 。
。3)幽
句子:隔篁竹 伐竹取道 四面竹樹環(huán)合 寂寥無人
總結(jié)1:小石潭景色清幽、凄美,但它卻被遺棄在荒野之中,無人賞識。甚至連一個名字也沒有。那么柳宗元為什么給他取名“小石潭”?
4、找出描寫“石”的句子
。1)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為巖。
(2)其岸勢犬牙差互
。3)凄神寒骨
四、細讀課文,落實重點實詞。
看能否用一個四字詞語來概括小石潭景物的特點, 投影:這是一個 的小石潭。(找景物,說特點)
并引用原文說說你的理由,哪些詞語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你明白這些詞語的意思嗎?細讀課文,落實重點實詞。哪些句子是快樂的,這些句子中哪一句是最精彩的,同學們討論(學生討論2分鐘)
例如:讀完此文,我仿佛看見了一個怪石嶙峋的小石潭。理由是:文中這樣寫道,“全石??為巖”。我是從“為坻??為巖”這幾個詞語看出來的。
注意:為,成為的意思。這句話 的意思是??大家一起把這句話讀一讀。
明確:
教師預設:
填詞 理由 重點講解
樹木青蔥――青樹??披拂――學生看注解理解
群魚戲水――潭中??.相樂――定點寫景
水清見底――潭中??.相樂――側(cè)面描寫
源頭曲折――潭西南??蛇行――斗折蛇行
岸勢崎嶇――其岸勢??.其源――犬牙
環(huán)境凄清――坐潭??幽邃――學生看注解理解
五、品讀課文,指導朗讀
同學們邊讀邊試著用一個關鍵詞來概括小石潭給你帶來的心理感受,也可以幾個同學小聲議一議。、哪些句子是悲傷的,這些句子中哪一句是最精彩的?學生自由發(fā)言
投影:這是一個讓人感到(說心情,談感受)
教師結(jié)合學生的理解指導品味詞、句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接下來請大家聽聽我來讀這篇課文,看看我是怎樣理解柳宗元的心境的。學生齊讀課文。
六、探究作者的情感
過渡語:如此凄美、清幽的小石潭,作者坐在此地有什么感受呢?
預設:凄神寒骨,悄愴幽邃(憂傷孤寂)以其境過清(凄清)
那為什么前面提到“心樂之”“似與游者相樂”,怎樣理解?
出示課件: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后,遍游永州山水,永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沙一石皆有情。他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歷和遭遇,寫下了有連續(xù)性的、精美的山水游記多篇,合稱《永州八記》!缎∈队洝肪褪瞧渲凶钪囊黄。(柳宗元的永州情結(jié))
作者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diào),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所以才會有發(fā)現(xiàn)小石潭時心樂之,觀魚時覺得魚似與 游者相樂的愉悅心情;但這種歡快畢竟是暫時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境便會自然流露出來。
六、拓展:千古文人山水夢,“仕 不 得 志” 便 寄 情 山 水。
1、
。1)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絕)萬徑人蹤滅。(滅)孤舟蓑笠翁,(笠)獨釣寒江雪
。2)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獨往湖心亭看雪。(張岱《湖心亭看雪》)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吳均《與朱元思書》)
2、教師讀自己寫的詞:“報國為民改革忙,奸人起,埋忠良,貶謫永州,十年愁斷腸?v然閑情又逸趣,釣江雪,孤獨傷。忽逢小潭悅心房,流水清,游魚暢,岸似犬牙,亂石寫文章。雖有快意躍然起,離別時,又凄涼。”
七、結(jié)束語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這樣的古代文人,他們在現(xiàn)實中被壓彎了腰,他們在現(xiàn)實中透不過氣來
了,于是,他們只有在大自然中來伸一伸他們要被壓垮了的腰桿,在大自然中來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凈的空氣。他們寧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樹是花是草是石,他們寄情于闊大寧靜清寒靈動之山水。他們在這片山水中來尋找心靈的歸依,尋找心智的獨一。
【小石潭記教案】相關文章:
小石潭記教案04-11
小石潭記教案12-22
[精選]小石潭記教案06-10
《小石潭記》教案11-15
小石潭記教案06-08
《小石潭記》教案設想04-19
小石潭記教案課件03-26
柳宗元小石潭記教案03-26
柳宗元 小石潭記 教案03-22
《小石潭記》教案(人教版)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