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詞兩首》優(yōu)秀導學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辛棄疾于紹興十年(1140)生于被金人占領的山東,這時距北宋的敗亡已13年。辛棄疾21歲時,金主完顏亮舉兵南侵。下面小編帶來的《辛棄疾詞》優(yōu)秀導學案(高一必修四)。
《辛棄疾詞》優(yōu)秀導學案(高一必修四) 篇1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的有關常識及其詞作的寫作背景,了解辛棄疾詞的藝術風格。
2、品味重點語句,理解作者所抒發(fā)的英雄失意、功業(yè)未成的悲憤之情,激勵自己的愛國斗志。
3、理解詞中典故運用所取得的藝術效果。
一、知識鏈接
把欄桿拍遍(節(jié)選)
梁衡,中國歷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終以文為業(yè),成為大詩詞作家的只有一人,這就是辛棄疾。這也注定了他的詞及他這個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歷史上的獨特地位。
應該說,辛棄疾的詞不是用筆寫成,而是用刀和劍刻成的。他是以一個沙場英雄和愛國將軍的形像留存在歷史上和自己的詩詞中。時隔千年,當今天我們重讀他的作品時,仍感到一種凜然殺氣和磅礴之勢。比如這首著名的《破陣子》: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做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
我敢大膽說一句,這首詞除了武圣岳飛的《滿江紅》可與之媲美外,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難找出第二首這樣有金戈之聲的力作。哪一個詩人曾有他這樣親身在刀刃劍尖上滾過來的經(jīng)歷?“列艦層樓”、“投鞭飛渡”、“劍指三秦”、“西風塞馬”,他的詩詞簡直是一部軍事辭典。他本來是以身許國,準備血灑大漠,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脫離戰(zhàn)場,再無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樣仰問蒼天,像共工那樣怒撞不周,他臨江水,望長安,登危樓,拍欄桿,只能熱淚橫流。
辛詞比其它文人更深一層的不同,是他的詞不是用墨來寫,而是蘸著血和淚涂抹而成的。我們今天讀其詞,總是清清楚楚地聽到一個愛國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訴,一次一次地表白;總忘不了他那在夕陽中扶欄遠眺、望眼欲穿的形像。
辛棄疾南歸后為什么這樣不為朝廷喜歡呢?他在一首《戒酒》的戲作中說:“怨無大小,生于所愛;物無美惡,過則成災”。這首小品正好刻畫出他的政治苦悶。他因愛國而生怨,因盡職而招災。他太愛國家、愛百姓、愛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煩他,忌用他。他作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時間被閑置一旁,而在斷斷續(xù)續(xù)被使用的20多年間又有37次頻繁調(diào)動。
我常想,要是為辛棄疾造像,最貼切的題目就是“把欄桿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拋棄的感嘆與無奈中度過的。當權者不使為官,卻為他準備了錘煉思想和藝術的反面環(huán)境。他被九蒸九曬,水煮油炸,千錘百煉。歷史的風云,民族的仇恨,正與邪的搏擊,愛與恨的糾纏,知識的積累,感情的澆鑄,藝術的升華,文字的錘打,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腦海,翻騰、激蕩,如地殼內(nèi)巖漿的滾動鼓脹,沖擊積聚。既然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槍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腦地注入詩詞,化作詩詞。他并不想當詞人,但武途政路不通,歷史歪打正著地把他逼向了詞人之道。終于他被修煉得連嘆一口氣,也是一首好詞了。說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像石縫里的一棵小樹,雖然被扭曲、擠壓,成不了旗桿,卻也可成一條遒勁的龍頭拐杖,別是一種價值。但這前提,你必須是一棵樹,而不是一棵草。從“沙場秋點兵”到“天涼好個秋”;從決心為國棄疾去病,到最后掰開嚼碎,識得辛字含義,再到自號“稼軒”,同盟鷗鷺,辛棄疾走過了一個愛國志士、愛國詩人的成熟過程。
詩,是隨便什么人就可以寫的嗎?詩人,能在歷史上留下名的詩人,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當?shù)膯?“一將成名萬骨枯”,一員武將的故事,還要多少持刀舞劍者的鮮血才能寫成。那么,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藝術魅力的詩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時代的運動,像地球大板塊的沖撞那樣,他時而被夾其間感受折磨,時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靜思考。所以積300年北宋南宋之動蕩,才產(chǎn)生了一個辛棄疾。
二、走近作者:
辛棄疾,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山東已為金兵所占。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任職期間,采取積極措施,招集流亡,訓練軍隊,獎勵耕戰(zhàn),打擊貪污豪強,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堅決主張抗金。在《美芹十論》、《九議》等奏疏中,具體分析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對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協(xié)投降的謬論,作了有力的駁斥;要求加強作戰(zhàn)準備,鼓勵士氣,以恢復中原。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采納,并遭到主和派的打擊,曾長期落職閑居江西上饒、鉛山一帶。晚年韓侂胄當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tǒng)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并稱為“蘇辛”!镀脐囎訛殛愅x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負不能實現(xiàn)而產(chǎn)生的消極情緒。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三、課文閱讀
1、注音:
玉簪()螺髻()鱸魚堪膾()揾英雄淚()孫仲謀()舞榭()巷陌()金戈()元嘉()狼居胥()倉皇()可堪()佛貍祠()拓跋燾()張浚()王玄謨()
2、解釋下列詞語,掌握在詞中的意思:
風流
尋常
草草:
北顧:
可堪:
探究案
一、閱讀《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回答問題。
1、“遙岑”三句是寫山,采用了什么手法?“愁”“恨”緣何而發(fā)?
2、“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幾句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應如何理解?
3、“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幾句,說明作者對張翰辭歸持何種態(tài)度?
4、“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幾句,是作者對哪類人提出的批判?
5、“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三句,在全詞中有何作用?
二、閱讀《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回答問題。
。ū尘敖榻B)
《永遇樂》寫于開禧元年(1205),時年66歲這之前,辛棄疾因政敵的彈劾而被罷官先后被閑置達八年之久!直到嘉泰三年(1203)又被朝廷召人京師,并派他出任鎮(zhèn)江知府,這首詞便是在鎮(zhèn)江任上所作這時宰相韓侘胄想用北伐做幌子來籠絡時人,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擴大自己的權勢辛棄疾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來到鎮(zhèn)江任職的他本以為到這里能有所作為,可以積極備戰(zhàn)練兵,積蓄軍事實力,準備北伐但很快他便發(fā)覺了韓侘胄是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而朝廷則毫無北伐復國之意于是作者深感失望和氣憤!他登上了北固亭時,聯(lián)想起歷史上這里的人和事,再回憶自己的經(jīng)歷,并對照自己的現(xiàn)實處境,更加感到悲憤不平!便以懷古為名,借用歷史典故,把自己的一腔怒氣和怨恨盡情地在這首詞中發(fā)泄了出來
1、作者登臨懷古,為何在眾多的英雄人物中只提孫權和劉裕二人呢?
2、下闋一開始,作者筆鋒一轉(zhuǎn)提到宋文帝劉義隆,這有何用意?
3、結尾提到廉頗有何用意?“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有何具體含義?
課后拓展案
劉孟節(jié),!皯{欄靜立,懷想世事,吁噓獨語,或以手拍闌干,嘗有詩曰:‘讀書誤我四十年,幾回醉把闌干拍!
——《澠水燕談錄》
三國時許汜去看望陳登,陳登對他很冷淡,獨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后來許汜把這事告訴劉備,劉備說:“天下大亂,你忘懷國事,求田問舍,陳登當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將睡在百尺高樓,叫你睡地下,豈知相差上下床呢?”
——《三國志陳登傳》
《世說新語言語》載,桓溫北伐,經(jīng)過金城,見自己過去種的柳樹已經(jīng)長到幾圍粗,便感慨地說:“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意思是說樹已經(jīng)長得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
辛棄疾其他詞欣賞:
摸魚兒辛棄疾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wǎng),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①,準擬佳期又誤,蛾眉②曾有人妒。千金③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huán)飛燕④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匍L門事,漢武帝時,陳皇后遭嫉妒失寵,幽居長門宮。
②蛾眉,指美女。語出屈原《離騷》:“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善淫。”
、矍Ы,陳皇后曾用百金請司馬相如作《長門賦》,獻給漢武帝以求重新得寵。
、苡癍h(huán),指楊玉環(huán)。安史之亂時,為平軍心,被迫在馬嵬坡自縊。飛燕,漢成帝寵妃趙飛燕,曾得寵一時,后被廢為庶民,自殺而死。二人皆善舞善妒,且不得善終。這里暗指得勢的投降派。
采桑子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娥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①壁
[宋]辛棄疾
郁孤臺②下清江③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④,可憐⑤無數(shù)山⑥。
青山遮不住,畢竟⑦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⑧,山深聞鷓鴣⑨(zhègū)
注釋
、菘蓱z:可惜。
、逕o數(shù)山:這里指投降派(也可理解為北方淪陷國土)。
、弋吘箹|流去:暗指力主抗金的潮流不可阻擋。
⑧愁余:使我感到憂愁。(“余”也有寫作“予”)
、狷p鴣(zhègū):鳥名,傳說它的叫聲是“行不得也哥哥”,啼聲異常凄苦。
行人:指流離失所的人民。
答案
風流:英雄業(yè)績。尋常:平常。草草:草率。北顧:北望?煽埃翰蝗。
1)“遙岑”即遠山。放眼望去,那層層疊疊的群山,有的很像美人頭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頭上的螺旋形的發(fā)髻,這些都引起詞人的憂愁和憤恨。作者采用移情及物的手法,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見之遠山也似乎在“獻愁供恨”!俺詈蕖睆暮味鴣恚吭~義間留下的空白給了讀者想象的余地。北望之際,中原收復無日,南望之時,朝廷主和,偏安一隅,志士不得其位,以上種種是詞人恨之深、愁之大者。(注意賞析“愁”“恨”,可結合姜夔《揚州慢》中的“廢池喬木,猶厭言兵”中的“厭”,更便于學生理解。)
2)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作者不是直接用語言來渲染,而是選用具有典型意義的動作,淋漓盡致地抒發(fā)自己報國無路、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第一個動作是“看”,看似平淡,卻平中見奇。擦拭得鋒利锃亮的武器,卻閑置身旁,而這又何嘗不是作者自身雖有沙場立功的雄心壯志,卻無用武之地之嘆。第二個動作是“拍”,作者用肢體語言表達了某種情感,“欄桿拍遍”是表殼胸中難以言說的抑郁苦悶,只能借拍打欄桿來發(fā)泄。這樣,就把作者雄心壯志無處施展的急切悲憤的情態(tài)顯現(xiàn)在讀者面前。兩個動作描寫內(nèi)涵豐富,耐人尋味!盁o人會,登臨意”,慨嘆自己空有恢復中原的抱負,而南宋統(tǒng)治集團卻沒人是他的知音。(這幾句是全文的重點,應引導學生重點把握“看”“拍”幾個動詞及“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所傳達出的詞人的情感和內(nèi)心世界。)
3)季鷹即晉人張翰,因向往家鄉(xiāng)的莼菜鱸魚,貪圖安逸舒適而棄官歸鄉(xiāng)。從“休說”看,作者反對張翰回歸。張翰因見齊王將失敗而辭歸,辛棄疾卻并不因南宋面臨著危機而隱退。又是一年西風緊,張翰即使有家也難歸,實際這里的張翰應是作者自指,家鄉(xiāng)淪陷,有家難歸,流露出對金人、對南宋朝廷的激憤。
4)是對許汜這類人提出批判,許汜當天下大亂之時,并無救世之意,只知道求田問舍,貪圖個人享樂,陳登瞧不起他,劉備對他更是嗤之以鼻。辛棄疾用這個典故是說,我如果也像許汜那樣只顧買房置地,為個人打算,那就羞見劉備那樣胸懷雄才大略的英雄了。
5)流年,即時光如流;風雨,指國家在風雨飄搖之中;“樹猶如此”用典,據(jù)《世說新語言語》載,東晉大將軍桓溫率軍北伐,經(jīng)過金城,見自己過去種的樹已長到幾圍粗,便感嘆地說:“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意思是樹已長得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這三句是全詞的核心,所包含的意思是:我所憂懼的,只是國事飄搖,時光流逝,北伐無期,恢復中原的夙愿不能實現(xiàn),辜負了平生的雄心壯志。
41)兩人都是遺憾京口而起事建立了政權,照應標題“京口北固亭懷古”。作者以兩人自比。作者雖力主北伐抗敵,但朝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轉(zhuǎn)運使等地方官員及管理治安、財務的職務,并不給他率兵出征的機會,難以實現(xiàn)其抗金報國的志向。
借古諷今,對孫、劉的贊揚,就是對南宋統(tǒng)治者的指責。
2)宋文帝好大喜功,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聽信王玄謨的話,北伐后魏,想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那樣的業(yè)績,結果慘遭失敗。而眼下韓侂胄急于事功,草率用兵,作者清楚地認識到這種軍事上的冒險不可取。作者想告誡韓侂胄,應以劉義隆為鑒誡,汲取教訓,慎重行事!安莶荨敝笗r間倉促,行動輕率!摆A得”,換得,落得!皞}皇”,手忙腳亂!氨鳖櫋,回頭向北看,生怕北面的敵人追來。極寫慘敗之情狀。
3)這是全詞的主旨句,是詞人以廉頗自況。這一年詞人已經(jīng)64歲了,但他仍然希望為國效力,可惜韓侂胄不接納他的緩進建議,又有小人從中挑撥,這不能不使他感到悲憤,也自然而然想起和自己處境相似的廉頗。廉頗老年趙王尚且派人過問他,而自己呢?“憑誰問”,有誰來問,也就等于無人來過問,境況竟然不及廉頗,這不能不讓人惋惜、憂慮、氣憤。用反問句結束全詞,不僅使抒情達到高潮,而且集中、鮮明地再現(xiàn)了詞人的自我形象。
《辛棄疾詞》優(yōu)秀導學案(高一必修四) 篇2
一、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辛棄疾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背景。
2、體會景色和典故中所蘊涵的深層含義,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
3、理解詞人的英雄主義情懷,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
二、學習重難點:
1、理解詞中所用典故的含義,體會詩人的情感。
2、背誦全詩。
三、讀書指導:
1、作家作品: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他出生時,山東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任職期間,采取積極措施,召集流亡人員,訓練軍隊,獎勵耕戰(zhàn),打擊貪污豪強,注重安定民生。他一生堅決主張抗金,在《美芹十論》《九議》等奏疏中,具體分析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對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協(xié)投降的謬論作了有力的駁斥;要求加強作戰(zhàn)準備,鼓勵士氣,以恢復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采納,并遭到主和派的打擊,曾長期落職閑居江西上饒、鉛山一帶。晚年韓侂胄當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辛棄疾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tǒng)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時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詞風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辛棄疾在蘇軾的.基礎上,大大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因此與蘇軾并稱為“蘇辛”。有《稼軒長短句》。
2、寫作背景:
。1)《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水龍吟”是詞牌名,“登建康賞心亭”是詞的題目。建康,今江蘇南京市。賞心亭,在建康下水門城上,下臨秦淮河。在一個秋日,詞人登上賞心亭,極目遠眺,思緒萬千,發(fā)而為此詞。
。2)《水龍吟》:此詞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當時辛棄疾在建康任江東安撫司參議官。這時,自他從江北率領人馬來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但他卻一直沒有受到朝廷的重用。因為他的幾種特殊身份,朝廷難以信任他:一、他是仕金官員的后代;二、他曾參加過農(nóng)民起義軍;三、他是個意志堅決的主戰(zhàn)派。由于這三重身份,朝廷只給他一些地方官當,決不肯讓他帶兵去抗金復國。在這種境遇下,他深感壓抑,內(nèi)心憤懣不平。當為了消愁解悶而登上賞心亭時,辛棄疾面對著大好江山,卻是無限感慨涌上心頭,遂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詞。詩詞的用典
3、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文”兩種。用事就是借用歷史故事。如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成功運用了五個典故:孫權、劉裕、劉義隆、佛貍、廉頗。這些典故都與京口這個地方有關,詩人借助這些歷史事實來表達思想感情,既充分又顯得含蓄自然。
引文就是引用或化用前人的詩文歌賦,來加深詩詞的意境,使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如姜夔在《揚州慢》中或明用,或暗用,或化用杜牧的詩,表達了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凄涼。
四、自主學習任務:
1、給加點字注音。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鱸魚堪膾()倩何人喚取()揾英雄淚()
2、結合課下注釋,疏通詩意。
3、背誦全詩。
五、合作探究:
(一)賞析上闋
1、詞的上片作者在賞心亭看到哪些觸動自己心弦的景象?營造了一個什么樣的意境?表現(xiàn)了詞人怎樣的心情?
2、找出運用了比喻手法的詞句,并分析其比喻義。
3、江南游子”中“游子”指的是誰?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4、“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中作者用了哪幾個表動作的詞,這幾個表動作的詞表達作者怎樣內(nèi)心情緒?
5、概括總結上闋:
。ǘ┵p析下闋
1、與上片相比,詞的下片借用典故,描寫的對象由景變成了歷史人物。那么,詞人寫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2、詞人借這些歷史人物表達了自己什么樣的感情?
3、“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4、下闋結句在結構上、情感的抒發(fā)上有何作用?
5、概括總結下闋
。ㄈ└爬ㄖ髦己蛯懽魈攸c
《辛棄疾詞》優(yōu)秀導學案(高一必修四) 篇3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賞析辛棄疾的兩首詞作,進而感受體會豪放詩詞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析兩首辛詞的意象選擇、意境營造、手法使用、情感表達等特點,感受豪放詞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鑒賞詩詞的濃厚興趣,豐富自身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學修養(yǎng)。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作品中情景交融、借古抒懷、運用典故等手法,體會詩詞中作者的思想情感。
難點:豪放派作品“豪放”特點的具體體現(xiàn)。
【學法提示】
1、查閱相關資料,結合知識鏈接,了解辛棄疾生平、作品及其風格;
2、請同學們運用“閱讀六字訣”(查、劃、寫、記、練、思),反復誦讀,分析詞作借景抒情、借古抒懷、善于用典的手法,自主完成詞作的知識建構體系;
3、通過比較鑒別,體會豪放詞作的特點,感受詩詞風格的多變性。
一.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2分鐘)
在中國文學的歷史上有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他,行伍出身,以武起事,22歲率義軍抗金,怒闖金營,只身擒賊,帶大軍回歸南宋,一展沙場赫赫英姿;
他,智略超群,以文成名,45年思北伐報國,深謀遠慮,美芹十論,灑滿腔愛國熱血,徒留文壇千年嘆息。
他,就是“烈日秋霜、忠肝義膽”的南宋詞人辛棄疾。這個文武雙全、劍客豪俠一般的人物,用自己手中的刀劍書寫了一部抗金的不朽傳奇。但南歸之后,流年如水,壯志成灰,他只能筆走龍蛇,淚灑宣紙,為歷史留下一聲聲悲壯的呼喊和遺憾的嘆息。
二.引入:(回歸問題)(3分鐘)
這是郭沫若評辛棄疾的對聯(lián),請談談這一副對聯(lián)寫出了辛棄疾哪些方面的特點。
“鐵板銅琵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
典故:“獻芹”——謙稱贈人的禮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議淺陋,也說"芹獻"。辛棄疾曾向朝廷呈現(xiàn)“美芹十獻”。
“黍離”——對國家殘破,昔盛今衰,今不如昔的哀嘆。
上聯(lián)——談寫作風格(豪放)下聯(lián)——寫內(nèi)心情感(胸懷天下國計民生,收復故土壯心不已)
應該說,辛棄疾的詞不是用筆寫成,而是用刀和劍蘸著血和淚涂抹而成的。他將自己以一個沙場英雄和愛國將軍的形象永遠留存在歷史里,也將“豪放”二字鐫刻在了自己的詩詞中。
三.下面我們就來解讀辛詞,分析辛詞“豪放”的風格具體在詞中什么地方體現(xiàn)出來的。
“初悟豪放”(小組拓展、歸納展示)
。▏@“寫景、敘事、記人、用典、抒情”四要素,討論后展講兩首辛詞的知識建構體系)
拓展學習六字訣:“納、練、思、展、問、演”(注意課堂氛圍)(8—10分鐘)
學生活動:展講知識結構清單,描述畫面,談讀詞感受,尋找詞作中有代表性的詞語。
小組互評發(fā)言,表現(xiàn)優(yōu)秀者加分。
呈現(xiàn)教師建構模型
參考答案:《水龍吟》
1、寫景:找出文本中描繪了什么樣的景物?有什么特點?(空間——遼闊時間——久遠)
天、水、山、落日、高樓、鴻雁——楚天、清秋、無際、遙遠
2、敘事:如何理解詞作中作者的奇怪舉動?
看了吳鉤:以物喻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苦悶。
拍遍欄桿:發(fā)泄胸中雄心壯志無處施展的抑郁苦悶之氣。
無人會,登臨意:感嘆自己空有恢復中原的抱負,而沒有人是他的知已。愁之深,愁之大。希望有人來幫助他解除心頭的郁結,然而又有誰能來給與他慰藉呢?
3、用典:以古比今、議古論今
季鷹歸未(休說):既寫了對金人、對南宋朝廷的激憤,又表明了自己不會像張季鷹那樣置國事于不顧而隱居的責任感。
求田問舍(羞見):作者一生以功業(yè)自詡,憂國傷時,表明自已矢志恢復山河的雄才大略。
樹猶如此:光陰虛度,恢復無期。國事依舊不可收拾,自己的夙愿依舊不能實現(xiàn)的感慨。
4、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懷
希望恢復中原,統(tǒng)一祖國的抱負無法實現(xiàn)的失意和感慨;英雄志士有志難酬、報國無門、抑郁悲憤的苦悶心情以及詞人誠摯的愛國情懷。
作者寫景、敘事從何處著眼?(宏大、久遠)體現(xiàn)了怎樣的特點?——豪放
四.討論:同樣登臨觀景,下面幾位作者的情懷各有什么不同?風格有何不同?區(qū)分依據(jù)是什么?
“再悟豪放”(拓展訓練、合作評價)(10分鐘)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李煜《相見歡》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溫庭筠《夢江南》
梳洗罷,獨依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頻洲。
著眼點:空間——遼闊時間——悠遠
教師引入:豪放與婉約有著不同的情懷。豪放的視野更加寬廣深遠,極目千里,大氣磅礴;婉約的視野顯得較為窄小,著眼于眼前的風花雪月、兒女情長。豪放的人大多有一種英雄情結,有遠大抱負,胸懷天下;婉約的人多數(shù)沖淡平和,委婉含蓄,安于生活。婉約之人縱使觀察到了生活中的大江大河,往往也會將它化為心底的柔情一波。
五.深化:“豪放”風格有哪些不同于“婉約”風格的特點?(共性問題,規(guī)范指導)(10分鐘)
據(jù)南宋俞文豹《吹劍續(xù)錄》載:
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柳詞何如?”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孩兒,執(zhí)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zhí)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
“豪放”的特點:
意象選擇:景物——名勝古跡、高山大川事物——金戈鐵馬、戰(zhàn)場風云
人物——英雄豪杰、歷史人物(博大)
意境營造:深遠宏闊,高亢雄渾,縱橫開闔,氣象崢嶸,慷慨磊落。(豪邁)
題材范圍:國家大計、民族興衰、人民疾苦、懷古詠史、個人抱負等皆可。
所謂“無言不可入,無事不可入”
語言特點:精確、跳蕩、質(zhì)樸、灑脫、節(jié)奏急促。(大氣)
表達技巧:大筆勾勒,樸實明快,熔寫景、抒情、議論為一爐,結構上跳躍動蕩、縱橫瀟灑,形成一種開闊健朗的藝術境界,格調(diào)清超豪邁。(自由)
情感抒發(fā):豪爽曠達、酣暢淋漓、直抒胸臆、思想深邃、情趣高雅。
學生活動:課前抄寫的詞作屬于什么類型?判斷標準是什么?
六.歸納匯總:(意義提升、體驗成功)(5分鐘)
清朝評論家沈去矜說:“詞不在大小淺深,貴于移情,曉風殘月,大江東去,體制雖殊,讀之皆若身歷其境,惝恍迷離,不能自主,文之至也!
凡事過猶不及,必須守持其度。王國維說:“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無二人之胸襟而學其詞,猶東施之效捧心也!
所以,豪放與婉約,只有風格不同,沒有高下的區(qū)別。豪放是一種心態(tài),是一種胸襟氣度。豪放之妙,存乎一心:意之所至,天地亦能為之小,介子方能容須彌;氣之所至,縱貫歲月跨長河,古今亦可成須臾。豪放者氣度超拔,胸藏雄兵百萬,天下之事盡歸我之掌握;豪放者不受羈束,腦中包羅萬象,自然萬物皆可出筆端……
豪放成就豁達的性格,豪放鑄成壯麗的人生。我們現(xiàn)在正處于一個歷史變革的關鍵時期,時代的浪濤呼喚更多的弄潮兒。希望我們同學在生活中能多一點豪放,少一些忸怩;在寫作中多一點陽剛,少一點柔媚。
豪則天地無限寬,放則人生自在行!
七.課后延伸:
同是軍旅題材的作品,品讀蘇軾《江城子》與岳飛《滿江紅》,從詩詞的意象選擇、意境營造、語言和表達技巧、思想內(nèi)容和觀點態(tài)度等角度,分析它們與辛棄疾《破陣子》的異同之處。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滿江紅岳飛
怒發(fā)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陳奇
【《辛棄疾詞兩首》優(yōu)秀導學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相關文章:
《辛棄疾詞兩首之水龍吟》導學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07-30
李清照《聲聲慢》優(yōu)秀導學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09-17
《辛棄疾詞兩首》的學案及答案12-26
《李商隱詩兩首》的優(yōu)秀導學案12-25
人教版鄉(xiāng)愁導學案11-21
《李清照詞兩首》優(yōu)秀學案11-08
《望岳》導學案(人教版)11-18
《觀潮》優(yōu)秀導學案08-26
《李商隱詩兩首》的導學案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