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剪梅》教案課件
引言:《一剪梅》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小編整理了《一剪梅》教案課件,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把握李清照作品清理典雅的藝術風格
過程與方法 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情感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古典詩詞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重點 :解讀文句,品味意境,把握李清照作品的藝術風格,學會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
難點 作品藝術風格的把握 學會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
教學過程
一 課前反饋(3分鐘)
二、導語設計(2分鐘):
從今人對李清照的評價入手導入新課
“在我國詞壇有一位傳奇女子,她把三分淚水、七分才氣凝結成篇篇妙語華章,她就是千古才女李易安,萬古愁心李清照”
讓學生回憶接觸過的李清照的作品,介紹自己所熟悉的李清照的生平及故事,教師小結(見背投),引出知人論世的詩歌鑒賞方法,明確李清照的詩詞內容。
三、整體感知,理清思路(40分鐘)
1. 聽視頻朗誦《一剪梅》,同時有感情的朗誦全詞,找出體現(xiàn)作者心理狀態(tài)的字眼以及主旨句。
明確:“閑愁”二字最能體現(xiàn)作者心情,是全詞的詞眼,主旨句為“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詞人的丈夫新婚后不久就外出求學后,李清照填詞《一剪梅》送給丈夫。古來抒寫愁緒的詩句有很多,如李白的“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等。而李清照寫愁卻不落前人窠臼,那么她筆下的“愁”有何獨特之處呢?下面我們就來認真研讀作品。
3.齊讀這首詞,提問:詞的上下兩闋分別側重寫什么?全詞抒發(fā)詞人什么感情?
明確:上闋寫人物行動,下闋側重抒情,全詞抒發(fā)作者的寂寞相思之情。
4.自由討論,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詞句并作簡要分析之后教師作小結。各句的分析總結大體圍繞以下方面進行:
(1).首句“紅藕香殘玉簟秋”交代了時令即秋季,那么作者是從那幾個角度入手寫秋景秋意,渲染環(huán)境的呢?
明確:視覺、嗅覺、觸覺。
作者從多個角度入手描寫秋意的冷落蕭條,不僅刻畫了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ㄩ_花落,既是自然現(xiàn)象,又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涼,既是肌膚觸覺,也是凄涼獨處的內心感受。作品首句就顯示了這首詞的環(huán)境氣氛和感情色彩。
(2).“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是作者排遣寂寞的方式,但寂寞排遣得了嗎?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來?
明確:從“獨”字可以看出詞人借泛舟來消愁,而過去有夫君相伴,現(xiàn)在卻是獨自一人,眼前的一切只能勾起對往事的懷念,怎能排遣得了“愁”呢?
(3).研讀“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句。
提問:這句詞按照邏輯順序應怎樣排列?
明確:應是“月滿時,上西樓,望云中,見回雁,思誰寄錦書來”。
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體會這句詞的優(yōu)美意境。
詞句中的“誰”顯然是指自己的丈夫趙明誠,可以想見,詞人因惦念游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所以遙望云空,產(chǎn)生鴻雁傳書的遐想。但是明月自滿,人卻未圓,雁子空回,錦書全無,所以有“誰寄”之嘆,實際是無人寄書,心中愁緒平添一層。
5.研讀下闋。這部分詞人直抒胸臆,按捺不住的愁緒盡顯于字里行間。
(1).品味“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句。
提問:何謂“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從中我們能看到女詞人與丈夫之間什么樣的愛情?
明確:此句是說身在異地的丈夫和自己懷有一樣的相思之情,直接點明了夫妻二人的兩相恩愛,足見雙方情愛之篤以及彼此信任之深。
(2).“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句是詞的主旨句,在寫愁緒上有什么特點?
明確:這句詞賦予愁緒以運動之感,使人仿佛看見詞人眉頭的若舒若蹙,而愁從眉間藏到心間,更使人領略到詞人的萬千愁緒,引發(fā)無限的遐想。
(四).誦讀并背誦全詞。對比賞析《一剪梅》與《聲聲慢》,小結李清照詞作的語言風格和藝術特色。
總結:清新典雅,溫婉細膩,婉約詞的代表,世人稱之為“易安體”。
(五).欣賞歌曲《月滿西樓》的flash,加強審美印象。
課后習題
布置作業(yè):
搜集李清照的有關作品,進一步體會“易安體”的藝術風格。
附錄:《一剪梅》賞析
詞的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領起全篇。一些詞評家或稱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間煙火氣象”(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或贊賞其“精秀特絕”(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它的上半句“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寫室內之物,對清秋季節(jié)起了點染作用,說明這是“已涼天氣未寒時”(韓偓《已涼》詩)。全句設色清麗,意象蘊藉,不僅刻畫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花開花落,既是自然界現(xiàn)象,也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涼,既是肌膚間觸覺,也是凄涼獨處的內心感受。這一兼寫戶內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一開頭就顯示了這首詞的環(huán)境氣氛和它的感情色彩。
上闋共六句,接下來的`五句按順序寫詞人從晝到夜一天內所作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前兩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寫的是白晝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獨上”二字暗示處境,暗逗離情。下面“云中誰寄錦書來”一句,則明寫別后的思念。詞人獨上蘭舟,本想排遣離愁;而悵望云天,偏起懷遠之思。這一句,鉤連上下。它既與上句緊相銜接,寫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兩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則又由此生發(fā)?梢韵胍,詞人因惦念游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遂從遙望云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而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無論在舟上或樓中,都是縈繞于詞人心頭的。
這首詞上闋的后三句,使人想起另外一些詞句,如“日邊消息空沉沉,畫眉樓上愁登臨”(鄭文妻孫氏《憶秦娥》),“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晏殊《訴衷情》),“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秦觀《減字木蘭花》),以及“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李煜《相見歡》),“玉樓明月長相憶”(溫庭筠《菩薩蠻》),“明月,明月,照得離人愁絕”(馮延巳《三臺令》),其所抒寫的情景,極其相似。如果聯(lián)系這首詞的起句,還令人想到李益的一首題作《寫情》的七絕:“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詞與詩都寫了竹席,寫了月光,寫了西樓,同樣表達了刻骨的相思,對照之下,更覺非常相似。
詞的過片“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詞意不斷。它既是即景,又兼比興。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遙遙與上闋“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華、愛情、離別,則給人以“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無限似儂愁”(劉禹錫《竹枝詞》)之恨。詞的下闋就從這一句自然過渡到后面的五句,轉為純抒情懷、直吐胸臆的獨白。
【李清照《一剪梅》教案課件】相關文章:
《一剪梅》李清照教案12-23
一剪梅教案李清照12-22
《一剪梅》李清照優(yōu)秀教案01-27
一剪梅李清照課堂教案01-23
李清照的一剪梅教案12-22
李清照《一剪梅》優(yōu)質教案06-12
李清照《一剪梅》教案201705-31
李清照《一剪梅》教案示例05-04
李清照《一剪梅》 優(yōu)秀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