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易經的智慧之化除訟累
訟卦告訴我們,訴訟是一件兩敗俱傷的事情,應該盡量避免。但同時也告訴我們,應當訴訟的時候,就要堅定勇敢地進行訴訟。那么什么情況下應當訟?什么情況下不應當訟?訴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們應該如何領悟訟卦中的智慧,化解生活中的矛盾呢?
易經的智慧:化除訟累
有一家公司的總經理得到通知要到日本去開會,他心想每次都是自己去,也讓副總去一次吧。于是副總很開心地答應了,然后回到家就跟他的妻子女兒講:我要去日本開會,你們要不要順便跟我去玩玩?兩個人也很開心地同意了,請了假,三個人浩浩蕩蕩就到了東京。這一玩玩得連開會都忘記了,等他想起來的時候,會議都已經結束了,沒辦法,他只好硬著頭皮回來,總不能流亡在國外。
回來以后他就再三考慮要不要講實話,可是如果這個時候講實話那全公司都看自己笑話,而且傳出去,自己只有低著頭回家了。所以他就決定照領出差費,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
后來總經理的兒子知道了這件事情,就跟他爸爸講:副總可以這樣嗎?如果不辦他的話,整個公司的風氣都完了,所以無論如何要叫法務部辦他,起訴都可以,最起碼有三項罪名:第一,耽誤公務;第二,偽造文書;第三,冒領出差費。
而總經理說:我當然知道了,但是我知道的事情你不知道,如果像你說的我們現(xiàn)在就起訴他,法院怎么判是一回事,他一定會被我們敵對的公司高價挖走。而他對我們公司很熟悉,被挖走以后他就會專門針對我們設計出一些方案,把我們打垮,那樣造成的損失豈是這點差旅費能夠換回來的?再說副總長期以來,替我們公司做了很多貢獻,這次就算我放他慰勞假,招待他全家游玩也不為過。何況這件事情,我自己也有錯。我要他去開會,應該增加他的責任感,告訴他,我想要了解什么,請他轉達什么事,但我沒有交代。
兒子還是堅持說:不行,不然我們設法務部干什么?總經理說:我們設法務部,是要提高我們自己的警覺,任何方案都要反復推敲調整,或者事先跟對方溝通,不要讓人家有機會來訟我們,而不是說我們設法務部去訴別人。
總經理父子倆對于這個事件的態(tài)度完全不同,卻各有道理,如果起訴那位副總,就有可能被競爭對手挖墻腳,但是如果不了了之,就有可能助長這種不負責的風氣。那么在公司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情況下,到底是應該訴訟,還是不訴訟?究竟采取哪種方法,才有利于公司長遠的利益呢?
姜還是老的辣,總經理畢竟是總經理,因為這個副總回來以后他心里一直很不安,其實他從在東京沒有去參加會議那時候心就不安了:這怎么辦呢?丟這個臉,對不起公司,對不起總經理,更對不起自己。所以他就開始想,自己回去以后雙管齊下,一方面暫時把出差費領過來,掩人耳目自己才能夠平安;然后自己就趕快去想有什么辦法,可以對公司有特別的貢獻,彌補了以后再正式跟總經理講自己犯的錯誤,到時候隨總經理處置,這才是中國人的想法。
后來他有了貢獻以后,就去找總經理,說自己去東京玩昏了頭了,連會都沒有去開。總經理假裝不知道,并說沒有關系,就當去玩了。副總說那不行,這傳出去敗壞公司的風氣,所以自己一定要辭職,并會退還差旅費,甚至送交法辦,自己都毫無怨言?偨浝韰s說:開玩笑,你對公司的貢獻有誰趕得上,誰敢講這話我就叫他滾。
我們會覺得中國人完全沒有法律觀念嗎?當然不會。因為我們會想到更深一層去——為了法,逼走了一個對公司很重要的人才,得失如何。這才是法家跟儒家不同的地方。老實講,有些讀書人老覺得法家就是法家,儒家就是儒家。其實讀了《易經》以后我們應該知道,儒家就是法家,法家就是儒家?鬃臃浅V匾曋贫,非常重視要有是非,但是他的說法跟法家不一樣,法家是一切依法,孔子說依法要有先決條件:立法的人要憑良心,司法的人要憑良心,執(zhí)法的人要憑良心。所以我們會發(fā)現(xiàn)法家加上憑良心,就變儒家了。
我們發(fā)現(xiàn)歷史上的法家最后都死得很慘,就知道孟子為什么說“徒法不足以自行”。而且法家經常是作法自斃,所以還是儒家看得遠一些。
訟卦是不是告訴我們永遠不要打官司?當然不可能,因為有時候是避免不了的。訟卦告訴我們打官司可以,但要有法律性,要培養(yǎng)好的法官,還要有好的律師。我們回過頭來看剛才那個事情,總經理在整個訟卦的位置就是九五,我們看訟卦會發(fā)現(xiàn),訟卦六爻只有九五是當位的,其它五爻完全不當位。就是說要訟,必須要九五行得正,必須要九五知道怎么樣去擺平,知道怎么樣才是合理的。
這句話很重要,合理的不公平。我們所追求的是合理的不公平,不是現(xiàn)在一般人所講的公平。因此,我們現(xiàn)在把整個訟卦分成兩段來看,上面是天,下面是水。上面是天,天行健,底下人要去告上面的人,上面的人又是很剛健的人,有權有勢,甚至打官司用公家的錢,而底下人打官司乖乖地用自己的錢,去跟上面人拼,劃不來的。底下是水,水固然力道很強,但畢竟它是很柔弱的。老子講得最清楚:上善若水。什么叫上善若水?就是水會滋潤萬物,但是完全不居功。你看下雨,雨下完了以后沒有說人得到多少好處,要付多少錢。
我們來看初六爻的爻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不永所事就是不要常常搞這種事情。一家公司動不動起訴,官司纏身,那怎么做事情呢?我有很多現(xiàn)成的案例,一個總經理親自跟我講,他說:我就是處罰了一個員工,結果那個員工出去以后,天天告,一直告,弄得整個公司不安寧,我給他錢他不要,他就要告我告到底,我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我們只有真的碰到這樣的人,才會知道不永所事。
所以打官司這種事情盡量不要才是上策,萬一發(fā)生了要趕快求和解,不要認為自己一定會贏。不永所事的下面就是“小有言,終吉”。
“小有言,終吉”是訟卦中初六的爻辭。但是它卻同樣也出現(xiàn)在了需卦九二的爻辭當中,意思是說,雖然“小有言”,但最終都能得到吉祥的好結果。既然得到的結果相同,那么,同時出現(xiàn)在需訟兩卦中的“小有言”,是不是也代表著一樣的含義呢?
訟卦初六爻辭中的“小有言”跟需卦九二爻辭中的“小有言”不一樣。需卦的“小有言”是說人家攻擊你,冤枉你,就是閑言閑語。訟卦不是,訟卦的“小有言”是說你衡量衡量,你是六,本來是柔弱的,你又是初,位置很低,憑什么去告上面?所以簡單講幾句話替自己辯解辯解就可以了,完全不辯解也不行,但是不要理直氣壯,不要講一大堆話,這才叫小有言。
小有言,申訴一下差不多就算了,對方聽到也好,沒有聽到也好,最起碼自己說了,這樣才會終吉,才會吉祥。
九二爻辭: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九二就是說非要打官司的話,最后的結果一定是輸?shù),因為人怎么打得過天呢?我們一想就知道,凡是有辦法,有能力的人都不會去告那些弱者,因為用不著,去告狀的都是弱者,但是那是沒有用的。因為九二跟九五兩個是陽對陽,根本是不相應的,而九二爻本身陽居陰位,就有問題,因此九二自己衡量一下,自己能不能打贏上面,不能就歸而逋。歸而逋就是趕快跑回老家,不要留在這里,否則在這里,上面的人看到你就想報復你,你就麻煩了;乩霞疫要想一想你家鄉(xiāng)的人多少,九二爻辭告訴你,其邑人三百戶,要去只有三百戶的小村莊,否則如果你家鄉(xiāng)有一萬人,那上面人就開始注意了,你是不是回去準備叛變了,就馬上追蹤你了,可能還沒有回到家就被殺掉了。如果你的家鄉(xiāng)一共只有三百戶,就算所有的人都支持也不成氣候,上面就說算了,就不會計較了,這樣才會無眚。無眚就是避免遭到迫害。我們看到以前人常常會這樣,跟領導搞不好就告老還鄉(xiāng),隱居一段時間,說不定領導想想不對,過段時間就又把他召回來,又復職了。所以九二固然是下卦的中爻,但自身柔弱,且上面的九五權勢絕對比九二大,兩爻不相應,得不到支持,九二自己要好好衡量衡量。
六三也是不當位的,因為這個位本來是陽位,現(xiàn)在一個陰爻占在這里,所以六三爻辭講食舊德,貞厲,終吉;驈耐跏拢瑹o成。食舊德就是說我們還要想一想我們古老的中國人的道德應該怎么做,就是提醒我們以下去訟上基本就是不對的'。
食舊德,貞厲,就是說六三在下卦,已經是訴訟人家的極端,那往往就是,有機會就要訴訟別人。幸好六三不當位。這樣大家才知道,有時候當位好,有時候當位反而不見得好。就好比在訟這個大環(huán)境里面,當位干嗎?當位是要很小心的啊。所有人的希望都寄托在六三的身上,現(xiàn)在六三要牢記自己雖然在訟人家的最高位上,可是因為自己本身是柔的,柔居剛位,所以就想想以下訴上畢竟不合倫理,還是遵照舊道德來做比較合理。
按照訟卦的說法, “下不訟上”,但是如果我們的上司做了違法亂紀的事情,我們要不要舉報?如果一個中層干部遇到下面的群眾舉報自己的上司,又該如何處理?強者根本用不著以訴訟的方式對付弱者,弱者又不敢用訴訟的方式維護自己的權益,那么法律的作用何在呢?
九四它是在被訴訟的最底層,也是下面最容易訴訟的對象。九四爻辭:不克訟,復即命,渝,安貞吉。不克訟的意思是不要以為自己的位置高,就一定會贏,因為社會總是有些公義。從這里我們已經可以看出訟卦的精神——雖然有很多很復雜的變化,雖然明知訟不過上面,但是該訟的時候,還是要鼓起勇氣訟。那怎么樣才叫做該訟?為錢而訟不對,為自己的名利而訟不必,只能為社會公義而訟。一個人是為社會的公義犧牲自己,在所不惜,大家是會佩服的。所以不克訟意思就是在說就算訟不贏,可是只要能夠復即命,能夠把社會的歪風扭轉過來,改變現(xiàn)有的狀況,最后還是安貞吉的,地位會很安穩(wěn),也會獲得吉祥。
訟卦九四爻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有些官員,當老百姓有不對的時候,你不要因為自己是官,百姓是民,就不訴訟,害怕人家誤會你在欺負老百姓。官員要有自己的原則——就算讓人家有誤會,我還是要訟,但是訟的時候我不是要顯權勢,也不是為了謀私利,而是為了社會的公義。只有在這種狀況之下,上才可以訟下,否則都是下在訟上。
訟卦一直告訴我們要警惕,要小心,因為訟到最后是兩敗俱傷的。但是,九五這一爻告訴我們:訟,元吉。為什么?因為九五是整個社會的總領導,九五一定要能夠明斷爭訟,能夠知道法官判決公正不公正,這樣就算在訟卦的時候也是大吉的。
包公在世的時候,有沒有訟?當然有訟,可是他每次斷訟都是大得人心,大快人心,因為他沒有為私,沒有偏袒,他不管什么皇親國戚,一視同仁?墒俏覀儽仨氁f明,這是高度困難的事情,不要把這當做常例。你看皇帝一上朝就先看那個帽帶長長的有沒有在,包拯在場,他就少講幾句話。包拯就有這樣的威勢,因為他行得正,一般人沒有的。而且皇帝賦給他一些特殊的權力,可以直言勸諫皇帝,別人敢這樣嗎?所以我們就很清楚了,領導是否公正廉明要去看九四做得對不對。
我們還有一種人,叫做大佬,因為大佬資格老,聲望很高,他就有責任要訟,看見不對,就要舉發(fā)。他這樣做好不好?我們看上九的爻辭:或錫之(pán)帶,終朝三褫(chǐ)之。
鞶帶就是給他升官的意思。就是說大佬要憑著自己的聲望,憑著自己在社會上高度受尊敬的地位,看誰不對就訟。領導該怎么辦呢?領導只有獎勵大佬,只好給大佬高官厚祿。褫就是褫奪,意思就是領導給大佬官但很快又把他拉下來,再給他官又把他拉下來。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大佬的做法固然有利于提升社會的聲望,提高大家的警覺,但是更可怕的是大佬這樣做帶動了社會不良的風氣——動不動就訟,動不動就告。可見,整個訟卦的用意還是要盡量減少訴訟,這個大家可以充分地去思考,到底哪樣比較好。
訟卦告訴我們,訴訟會帶來很多的傷害和麻煩,但即使如此,當訟還是要訟。無論訟與不訟,都是為了社會的安定與進步。 但是什么事情當訟,什么事情不當訟,我們經常會咨詢律師的意見,那么律師應該怎樣做,才是真正對當事人負責呢?
在美國,我曾經聽到一個這樣的故事:有一條小河,小河上有座橋是打通兩岸的,以便行人在橋上來來回回,方便之用。有一天有一只鱷魚趴在水面上,使得沒有人敢通過那座橋,后來就來了一個人,他說不用怕,我去把路打通,他走過去就跟鱷魚講了兩句話,鱷魚掉頭就跑掉了。大家覺得好神,就問他他跟鱷魚講了什么,他說因為我是律師,而律師最常講的話,就是我跟鱷魚講的話——你再不走我開始算談話費了。所以鱷魚一聽嚇得要命,趕快跑。
西方的律師是算鐘點的,從進來的時候開始計費,談兩個小時付兩個小時費,一個小時付一個小時費,即使律師什么事情都沒做,談話費照繳。在中國,這樣行嗎?如果一個人有事情去找律師,律師拿表出來,計時間,所有人都罵這個律師:什么事都不做還死要錢。所以美國的律師可能勸我們說不要告了,告是沒有好處的,因為他照樣有錢可賺;而中國的律師如果勸我們不要告,那他一毛錢收入都沒有,所以他就極力主張我們去告,還說一定贏,不可能不贏。
所以,我們要好好地去想一想整個狀況,然后再把整個訟卦六爻去看一看,就會知道:站在不告的立場來告,才不會亂告,才不會告得兩敗俱傷。非不得已還是要告,但是告了以后要尋求和解,實在和解不了,還是要堅持,因為我們發(fā)現(xiàn)和解一次不成,再一次尋求和解,雙方就會各退一步,事情就解決了。訴訟是用來化解問題的,不是用來告倒任何人的,用這種精神來訴訟就比較合乎《易經》的道理。
《易經》告訴我們,只有站在化解問題的立場上提起訴訟,才能盡量避免兩敗俱傷。然而,如果想要達到“終吉”的結果,那么訟卦的卦主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卦主是每個卦的主導,它統(tǒng)領其他五爻,起控制作用。那么訟卦的卦主是哪個爻呢?它又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
訟卦它的卦主實際上是九五,意思是說,這家公司只要總經理的觀念正確,他認為設法務部是為了防止訴訟,而不是為了提起訴訟,就這么一念而已,整個公司的氣氛就不一樣了。如果這個總經理交代法務部: 有任何侵犯我們權益的,就要告,那法務部就會盡量地去找可以告的機會,到處去告,最后弄得公司內部人心惶惶,外部聲名狼藉。
中國人的觀念是說兩個人要告到底,就是兩個人都不對,要不然怎么會告到這個地步呢?我們常說一句話,一個巴掌拍不響 ,凡是響的都是兩個巴掌一起拍,不可能只有一個完全是錯的。我們看到兩個中國人吵架,那吵架的兩人一定都有不對,不然怎么會吵架?中國人有個想法,就是說對錯其實不用我們自己講的,別人講的才算,我們兩個人講的不算,這個就叫做公道自在人心 。這個公道自在人心是法律條文里面所沒有辦法規(guī)范的,但是在中國社會是非常管用的。
西方人是法官判了算,中國人是大家嘴巴說了算,所以我們看那個品字,三個口,就是眾人都說怎么樣就是怎么樣。一個人要經得起人品,所以叫人品人品。“這個人人品不錯”,就是大家眾口一致說“這個人人品不錯”,有人告他,那八成是別人亂告。中國人經常在法院沒有宣判以前我們就心里有數(shù),這也是我們跟西方人不一樣的地方。
我們現(xiàn)在可以看出來,整個訟卦大家要注意的一個字,叫做惕。做一個君子,做任何事情之前,要先想:我這樣會挨告嗎?會不會最后逼得我去告別人? 如果兩個都不會,就再斟酌斟酌,然后才放手去做,這就是正確的態(tài)度。如果心想:管他的,做了再說,有人告我,我就告回去, 那就天下大亂了。
由此看來,不管結果如何,訴訟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一件極其繁雜拖累的事情。所以訟卦告訴我們,一定要力求免于訴訟,才能得到“終吉”的結果。那么,通過學習凝聚著中國古老智慧的《易經》,能否讓我們化除訟累,得到雙贏和吉祥的結果呢?
現(xiàn)在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把人治和法治分開來想,其實這是錯誤的。世界上沒有絕對人治的國家,也沒有絕對法治的國家。每個國家都有法,家都有家法,公司還有公司法,國家怎么可能沒有法呢?
《易經》的觀念認為全世界只有兩種國家:一種國家人治大于法治,一種國家法治大于人治。因為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我們承認像美國那樣的國家是法治大于人治,但是美國有信用很好的人,難道中國一個都沒有嗎?美國也有沒有信用的人。有些人把美國信用很好的人跟中國信用很差的人去比,居心何在?我們要不要像西方人那樣動不動就告,我沒有意見,大家自己選擇。只是我們中國人的觀念一向是,打官司不是很必要的話,最好不要動這個腦筋,因為打官司總不是很光彩的事情。如果哪一天法院傳我們其中的一個人的時候,你會覺得無所謂嗎?我不相信。
法院傳你,你會覺得奇怪:怎么會傳我呢?然后就開始忐忑不安,東打聽,西打聽,會做很多準備。因為基本上自有中華民族的歷史以來,我們對司法都是不相信的。造成我們這種民族性的原因就在于中國人誤解了親疏有別。
親疏有別是儒家的主張,但中國人誤解了,用錯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只要法院判別人家的人有罪,我們就說法院真是公平,公正,有眼;可是只要法官判我們自己家里的人有罪,沒有一個人認為法官有眼,都覺得法官一定收了紅包,腐敗,不公正。
所以我有一些法官朋友,我都跟他們講:你們實在很冤枉,你們再公正,人家還是戴著有色眼鏡來看你們,洗都洗不清。律師也是一樣,我有很多律師朋友,他們的名片都不太敢印自己是律師。我問他們?yōu)槭裁床挥∧?他們說如果一起吃飯,然后我們把名片一發(fā)出去,大家一看是律師,很多人就不講話了,大家心里想:是誰帶來的?是不是準備告我的?影響大家吃飯的氣氛,那何必呢?
其實當律師的,出去與朋友吃飯就用一般的名片,律師的專業(yè)名片,可以放在另外一個口袋,有必要時再拿出來。這樣你的人際關系會非常好,只要大家不知道你有這種身份,他們在你面前就很自由,很自在。只要讓大家知道你有這種身份,大家總是心里有疙瘩的。
長期以來我們對法界人士的看法是扭曲的,讓他們背了很重的黑鍋。所以我們也借此機會,一方面澄清,一方面也說明。
中國的法要修改是非常難的。第一,如果要修改一個法,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前法跟后法,不知從何處切斷。照理說,任何一部法都應該加上最后一條——本法到第二年某月某日自動終止。這個叫做日落法則,F(xiàn)在人家之所以不服就是一部法已經用了二十年了,還不修正,還在使用;可如果年年修正,人家也會懷疑:你干嗎修正啊?你是不是想方便誰啊?
法界人士難就難在這里。老辦法一直用的話,大家會罵:怎么不知道改一改啊?明明不合時宜了還不改?一改,所有人都睜大眼睛看:你想處理誰,想方便誰?
看了訟卦以后,我們覺得不要走訴訟的路子比較好,我們能夠有不同的路子走,那才是我們的福氣。
我們除了訴訟以外,有沒有別的路走?看《易經》就好了,屯、蒙、需、訟,下面有兩個卦:一個師,一個比,就是說我們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路就是干到底,最后興師動眾;一條路就是大家好好談,可以妥協(xié),可以協(xié)調,然后大家將心比心,結成同盟,原來訴訟的,也從此和好如初了?梢,比會有比較快樂的前景,而師是令人很憂愁,不知道如何善了的。所以,我們下一集就要來談談:師憂比樂。
【易經的智慧之化除訟累】相關文章:
易經的智慧之《易經》與命運04-05
易經的智慧之乾坤之道04-06
易經的智慧之親比和諧01-18
易經的智慧之孔子《文言傳》04-06
易經的智慧之陽極成陰04-06
易經的智慧之師憂比樂04-06
易經的智慧之六龍御天05-27
易經的智慧之乾卦六龍04-06
易經的智慧之八卦定乾坤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