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舟中見獵犬有感》閱讀答案及賞析
清·宋 琬
秋水蘆花一片明,難與鷹隼共功名。
檣邊飽飯垂頭睡,也似英雄髀肉生。
【注】①隼(sun):鷹類之最小者。獵者多蓄之,以 逐禽兔。②檣:桅桿。③髀肉生:語本《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注:《九州春秋》曰:“備往荊州數(shù)年,嘗于(劉)表坐起入廁,見髀里肉生,慨然流涕。還坐, 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里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yè)不建,是以悲耳!焙笠蛴谩镑氯鈴蜕睘樽試@久處安逸,思 圖有所作為之辭。髀(bi):股部,大腿。
。1)首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有什么作用?(4分)
。2)詩中的“獵犬”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詩人借此形象要抒發(fā)怎樣的情懷?請簡要賞析。(4分)
【參考答案】
(1)①首句描繪了一幅澄澈空明的畫面:金風送爽的時節(jié),秋水經(jīng)霜白,蘆花渾如雪,水天一色。(2分)②點明舟中獵犬所處節(jié)候和環(huán)境,并對下句起了樂景寫哀情的反襯作用。(2分)
。2)①詩中的“獵犬”是一個才能消磨、郁郁不得志的苦悶的形象。第三句寫出它飽食終日,無所事事,只得怏怏地蜷在桅桿邊垂頭昏睡的情景,顯得那么孤寂失意。(2分)②這首詩觸物感懷,詩人借偶然見到的舟中獵犬形象,抒發(fā)了懷才不遇、英雄生不逢時的感慨。(2分)
賞析:
清代詩人宋琬的這首詩運用了以樂景寫哀情及反襯的手法,借偶然見到的舟中獵犬形象,抒發(fā)了懷才不遇,英雄生不逢時的感慨。
這首詩觸物感懷,借偶然見到的舟中獵犬形象,抒發(fā)了懷才不遇,英雄生不逢時的感慨。首句點明舟中獵犬所處節(jié)候和環(huán)境,并對下句起了樂景寫衰的反襯作用。金風送爽的時節(jié),秋水經(jīng)霜白,蘆花渾如雪,“一片明”三字,顯現(xiàn)出“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澄澈空明的境界。這只載著獵犬的帆船就停在“枝枝搖浪花”的蘆葦蕩里。秋天,正是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季節(jié),“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盼青云睡眼開”(劉禹錫),飛禽走獸膘肥體胖,正適合狩獵了。獵人們豢養(yǎng)的鷹隼紛紛展翅凌空,下攫狐兔,為主人立下功勞。這只獵犬倘在山林原野,本來也可追捕獵物,大顯身手,效犬馬之勞的。不幸的是,它卻被困舟中,英雄無用武之地,難與鷹隼同建功名了。第三句正面描寫獵犬,并對末句抒情起了鋪墊作用:它飽食終日,無所事事,只得怏怏地蜷在桅桿邊垂頭昏睡,顯得那么孤寂失意。飽食昏睡的結(jié)果,必然會日漸虛胖,失去瘦勁矯健的體型。詩人遂借此作譬,巧用當年劉備寄人籬下,“見髀里肉生,慨然流涕”的典故,進一步抒發(fā)了才能消磨,郁郁不得志的苦悶。這首詩一、三句寫景物,二、四句抒情志,情景相生,虛實結(jié)合,筆墨貌似風趣,實則寄慨遙深,以凄清激宕之音將英豪被抑之氣抒發(fā)得淋漓盡致。鄧之誠曰:“琬才名早著,顧一官累躓,公元1650~1662年(順治七年康熙元年)兩為人誣告,系獄困頓。十年再起蜀臬,三番變遂以入覲卒于京師。一生遭遇,豐少屯多,故其詩多悲苦之音!蓖跷臑懺诖嗽娔┡唬骸敖桀}發(fā)揮,固知此老胸中大有塊壘!苯允穷H有見地的。
作者簡介
宋琬(1614~1674)清代詩人。字玉叔。號荔裳。萊陽(今屬山東)人。公元1647年(順治四年)進士,授戶部主事,累遷吏部郎中,出為隴西道。公元1661年(順治十八年)擢浙江按察使,因山東于七農(nóng)民起義,仇家告他有牽連,系禁三年,幾乎死于獄中。獲釋后,長時期流寓吳、越,至公元1672年(康熙十一年)起用,授四川按察使。次年入京覲見,適逢吳三桂舉兵占領成都,因家屬留蜀,驚悸憂愁去世。
【《舟中見獵犬有感》閱讀答案及賞析】相關文章:
蘇軾《舟中夜起》閱讀練習及答案03-11
楚人學舟的閱讀答案11-22
一剪梅·舟過吳江閱讀答案及賞析05-23
《核舟記》語文閱讀答案01-25
王維《淇上送趙仙舟》閱讀答案附賞析09-03
《齊宣王見顏斶》閱讀答案05-04
歲暮閱讀答案及賞析09-29
扁鵲見蔡桓公閱讀理解及答案01-15
夏中閱讀答案04-15
《和王中丞聞琴》閱讀題答案及賞析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