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余秋雨山河之書讀后感
《山河之書(圖文版)》是《山居筆記》的修訂版,作者(余秋雨)用親身游歷,切身體驗,為我們探訪了中華文明,他去尋找一個個文化遺址和文化現(xiàn)場,然后把驚訝、悲痛、遺憾、感動告訴我們,每一段文字,每一段過往都帶給我們強烈的震撼。此次出版,添加大量《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的圖片,使《山河之書(圖文版)》圖文并茂,精彩紛呈,具有更強的可讀性和視覺沖擊力。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幾篇余秋雨山河之書讀后感,希望可以幫到你。
篇一:
我是在這兩個月才開始讀余秋雨先生的書的,越是去讀余秋雨先生的書,越是佩服他。無論是藝術境界還是人生境界都是讓人仰望的程度啊。
在我已經讀完了的《吾家小史》和《文化苦旅》兩本書中,《吾家小史》還好一點,但是《文化苦旅》因為涉及到各種不同國家文化,有些內容讓我感覺很深奧難懂。希望我有一天可以懂其中的真諦吧......但是我還是堅持把這本書看完了!因為這本書真的很吸引我。
但是個人感覺《吾家小史》這本書對我的影響要更深點。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謠言的恐怖,開始了努力不做謠言的散布者和支持者。個人認為這本書每個人都有讀一讀的必要,尤其是新聞記者。記得前一陣子了解到一個新聞記者因買到不甜的西瓜就報道了一篇激素西瓜的假新聞,讓瓜農損失慘重。想象瓜農辛苦一年中的東西,就讓“文化人”動動筆桿子,就全白費了。雖然是以前的新聞,但是看了還是感到很憤怒。高級知識分子有著知識的武裝,能創(chuàng)造出偉大的東西,但是毀滅的力量更加可怕。每一個文化分子更應該懷著謹慎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
篇二:
總有人在路邊問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系如何?”我回答:“沒有兩者。路,就是書。”
這是余秋雨先生《山河之書》中開卷之《我的文化山河》的一段對話。
對普通人來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無論古代現(xiàn)代,均非易事。能做成其中一件便已很難。在古代,書籍昂貴,萬卷書更是富貴人家才能擁有,讀萬卷書對一般讀書人來說都更多的是一種理想,更別說平民百姓。而古代的交通條件,更決定了行萬里路是一件困難程度絲毫不下于讀萬卷書的事情,否則中國歷史上,也不會因為玄奘法師十萬里西行取經、徐霞客數(shù)十年遨游山川大地而進行如此濃墨重彩的記錄。在當代,文化繁盛,一天出版的書籍、報刊不知多少,更無論泥沙俱下的網絡創(chuàng)作。但人心浮躁,能有多少人能靜下心來認真的捧起一本好書,細細品讀?那些無數(shù)的文字里,又有多少能讓人帶著敬畏之心認真閱讀?現(xiàn)代化交通手段的發(fā)展,將遠古視為不可征服的高山大海變?yōu)橥ㄍ荆Ю锶f里瞬息可至,然而又能有多少人,能在行走的途中將自己的靈魂與大地緊密相聯(lián),把心靈與歷史文化相互融化?
渴望讀書的年代,讀不了很多書;期盼行走的時候,無法跨越山水阻隔,這是悲哀。而文字風行天下時,卻找不到多少能值得閱讀的書籍,或是沒有多少人看書;山川大洋再不成為阻礙的今天,卻難以去親近大地和歷史文化,又是另外一種悲哀。
而余秋雨先生說:沒有兩者,路就是書。秋雨先生有這樣回答的底氣。于他,書讀的多了,書就變成了行走于歷史和文化的捷徑;路行的遠了,路就變成了胸中無數(shù)的巍峨高山,滔滔大河。以足跡為筆,以學識為墨,以大地為紙,以江河為硯,余秋雨先生是文化學者,也是文化行者。作為文化學者,余秋雨先生著作等身,《余秋雨書系》凡十八卷,本本厚重,分量十足。作為文化行者,余秋雨先生曾行走歐洲、西亞、南亞、北非等數(shù)十個國家,探尋對話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希臘文明、阿拉伯文明,一本《千年一嘆》,道盡古今中外文明興衰;一本《行者無疆》,讓人貼身感受歐洲文明的古典和現(xiàn)代。這兩本書,是余秋雨先生文化學者和文化行者兩種身份的完美體現(xiàn)。沒有對古今中外文化的深度研究,便談不上對這些文化的對比、探索,這是文化學者余秋雨先生;而沒有對數(shù)十個國家的行走體會,就不可能有對這些文化和文明的切身感悟,這是文化行者余秋雨先生。
正如玄奘法師西行取經十萬里,歷經磨難九死不悔;徐霞客探索名山大川,幾經生死以身殉道,余秋雨先生無論是文化學者還是文化行者的身份,都不是輕易得來。在神州曾經舉國瘋狂蔑視文化的年代,他隱居山中,研讀中華文化經典。在上海冬天寒冷夏天悶熱的小屋子里,他足不出戶,醉心讀書。多年的讀書生涯,成為他深厚學識的基礎。而在行走西亞、北非、南亞,對話多種失落的文明創(chuàng)作《千年一嘆》的日子里,余秋雨先生行程萬里,也經歷了被武裝分子槍口相對的場面。但正是艱辛的付出,才有豐厚收獲。余秋雨先生的著作等身,的的確確不光是讀萬卷書得來,也是行萬里路得來。有人不服余秋雨先生,但無人能否認他的學識;余秋雨先生《行者無疆》之后,無數(shù)人以行者自居,但無人能象他那樣在行程萬里之后,著作等身。當代中國,文化學者有之,文化行者有之,但兩者而兼一身者,論學識深厚,論行走之遠,論著作之豐,余秋雨先生當為第一。
自古文人自嘲,有學書學劍兩不成的說法。而余秋雨先生,行成行者,學成學者,令人敬佩。
篇三:
余秋雨代表作《山河之書》,余秋雨教授花費五年時間,特地重新修訂、增補該書,并按照時間順序重新做了編排了人們所熟知的文章,使全書更系統(tǒng)、更完美,展現(xiàn)給讀者展現(xiàn)最震撼的中國文化山河。
余秋雨教授認為中華文化擁有三條最大的天地之線,那也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經緯。按照重要程度排列,第一條線是黃河;第二條線是長江;第三條線比較復雜,在前兩條的北方,是四百毫米降雨量的分界線,也就是區(qū)分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天地之線。他這些年來的文化考察,主要就是對這三條天地之線的漫長踩踏。
余秋雨教授常說:“路就是書,路外無書。在《山河之書》中,余秋雨先生用親身游歷、切身體驗,為我們探訪了中華文明,他去尋找一個個文化遺址和文化現(xiàn)場,然后把驚訝、悲痛、遺憾、感動告訴我們,每一段文字,每一段過往都帶給我們強烈的震撼。
余秋雨的《山河之書》多以景物為題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關注景物的自然現(xiàn)象,多以個人的感情抒發(fā)和自我表現(xiàn)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過這些現(xiàn)象,把關注的焦點定位在這些自然景觀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內涵上。正如作者所說的:“我發(fā)現(xiàn)我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較深腳印所在,說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這就與以前或偏重于時代精神的激揚,或沉迷于個人感性生活的抒發(fā)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風貌,開辟了中國當代散文的新的藝術空間。尋找隱藏于山水古跡的文化意蘊作者不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以獨特的視角去看待中國的山水風古跡,更加人道主義,更加深刻、透徹!抖冀摺分,作者認為,都江堰比長城要偉大得多,長城是雄偉的,但更多的是排場,背后是讓人驚悸的殘暴。而都江堰是質樸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潤和灌溉了中華民族。“長城的文明是一種僵硬的雕塑,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有了它,才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陸游的川行華章„„”作者不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不掩蓋歷史的創(chuàng)痛和丑惡,指出了長城背后的殘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實用與貢獻
第一、從文章的題目中便可見一斑。譬如“《莫高窟》、《都江堰》、《三峽》”等,眾所周知,這些著名景點作為一種人文構建,既可以使人從視覺的角度來感受其宏偉、高大之美,也可以使人從文化的角度來感受到洪厚、莊嚴之美。這些人文景觀以其特殊的文化地位和實用性為世人所矚目,它們是獨具特色的景觀,同時也是民族精神的凝聚,是一種豪放的雄偉、是一種奔騰的力量。他們可因其“大”而振奮人心,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激發(fā)民族的自豪感。
第二,余秋雨的散文是情與景的交融,靈與肉的碰撞,而使得藝術審美者在體味了博大精深的華夏文化的同時,也會明顯的受到他思想的浸潤與牽制,你會一起和他感同身受到好與惡、榮與辱,血與淚的情感宣泄,這是一種共鳴現(xiàn)象,這期間除了傾聽到作者的痛苦,激蕩、欣喜的心聲之外,也會產生一種強烈的震蕩感。而這些情感的波動也正源于對崇高的體驗。這是美的升華。在《道士塔》中,我們一方面為道士王圓篆因愚昧和貪婪而使莫高窟中的經文、錦帛流失海外而對其切齒。一方面又因清朝官吏只注重貪圖個人享受而對莫高窟不管不顧、聽之任知,而對其痛恨有加,F(xiàn)實丑已成為即定的歷史,任何人也回天乏力。直面歷史百感交集,然而在痛定思痛后一種強烈的責任意識被空前強化了,崇高的歷史使命感襲上心頭,以至于使藝術的審美者臉紅心跳、熱血沸騰,這時在其意識形態(tài)當中個人的得失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升騰了民族大義、民族氣節(jié)。
所述,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純文學的界線,走向文化領域。他開創(chuàng)了散文的一代新風,以嶄新的范例拓寬了當代散文的領域,創(chuàng)造了新的散文審美形態(tài),使散文的河流改變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淺到深,由個體意識的抒發(fā)到整體精神的張揚。余秋雨的散文集于史學、哲學、美學于一身,把高深的歷史文化問題融入世俗,開辟了中國文化的新紀元。
【余秋雨山河之書讀后感】相關文章:
余秋雨的主要作品08-13
余秋雨《莫高窟》全文06-15
余秋雨經典美麗情話07-19
關于余秋雨的話10-26
余秋雨作品風格06-27
余秋雨《莫高窟》原文09-10
我眼中的余秋雨08-13
余秋雨最經典的作品07-08
余秋雨經典語錄10-27
余秋雨寫雨的散文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