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我所欲也》中考題含答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魚我所欲也》中考題含答案
在各領域中,我們都要用到閱讀答案,通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知識盲區(qū)。你所見過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魚我所欲也》中考題含答案閱讀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魚我所欲也》中考題含答案 1
(2004·新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請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①舍: ②患: ③蹴: ④已:
2.下列加點詞語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得之則生 B.蹴爾而與之 C.呼爾而與之 D.行道之人弗受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畫線句子。
、俣卟豢傻眉,舍生而取義者也。
譯文:
、诤魻柖c之,行道之人弗受。
譯文:
4.作者在文中贊揚和批評了怎樣的人,請你各用一個成語來回答,并談談你的看法。
答:贊揚了 的人;批評了 的人。
看法: 。
(2004·青島)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此文選自《初中語文第六冊》)
1.解釋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偎猩跤谏,故不為茍得也。(茍得:________________)
、谒鶒河猩跤谒勒撸驶加兴槐僖。(患:______________)(辟:______________)
③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鄉(xiāng):________________)
、苁且嗖豢梢砸押? (已:________________)
⑤此之謂失其本心。 (本心:________________)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亵~,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苋f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簡答題
、購娜目,本文先后運用了______________論證和______________論證的方法,有力地證明了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舍生取義這一觀點。生活中有許多人將這個觀點奉為行為的準則,請你根據(jù)對這個觀點的認識,列舉一個奉行這種行為準則的事例,加以簡要闡述(要求:舉例典型,敘議結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谧鳛槔^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師,孟子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請根據(jù)自己的積累,試寫出其中的兩條(不得從本文中選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河南省
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16—19題。(共10分)
(一)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節(jié)選自《魚我所欲也》)
(二)孔子見齊景公,景公致廩丘①以為養(yǎng)②?鬃愚o不受,入謂弟子曰:“吾 聞君子當功以受祿。今說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賜之廩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绷畹茏尤ゑ{,辭而行。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
注:①廩丘:地名。②養(yǎng):供養(yǎng)之地。③未之行:沒有采納我的主張。④丘:孔子,名丘。
16.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
(1)萬鐘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
17.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是亦不可以已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之謂失其本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段(一)中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孔子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賜給他的供養(yǎng)之地呢?請用文段(一)中的語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莆田
閱讀下文,完成5-7題。(12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5、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6分)
(1)魚,我所欲也。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們很熟悉的一個成語就源自自文第一段,這個成語是:________________。(2分)
7、簡要概括作者在第二段中闡述的觀點(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8山東青島市
閱讀下列文字,完成文后(1)—(3)小題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
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官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而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此文選自《初中語文第六冊》)
(1)解釋句中加點詞的含義(3分)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茍得:________________)
、谒鶒河猩跤谒勒,故患有所不辟也。(患:______________)(辟:______________)
、坂l(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鄉(xiāng):________________)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_______________)
、荽酥^失其本心! (本心:________________)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亵~,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诜仟氋t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埘頎柖c之,乞人不屑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苋f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簡答題(5分)
、購娜目,本文先后運用了______________論證和______________論證的方法,有力地證明了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舍生取義這一觀點。生活中有許多人將這個觀點奉為行為的準則,請你根據(jù)對這個觀點的認識,列舉一個奉行這種行為準則的事例,加以簡要闡述(要求:舉例典型,敘議結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為繼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師,孟子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請根據(jù)自己的積累,試寫出其中的兩條(不得從本文中選取)。(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益陽市
閱讀《魚我所欲也》一文,完成9~13題。(13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9. 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如使人之所欲 / 莫甚于生 B. 由是 / 則生而有不用也
C. 此之謂 / 失其本心 D.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 / 我而為之
10. 下列各組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儼然
B.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綺繡
C. 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D. 萬鐘于我何加焉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1.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項是( )(2分)
A. 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B. 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
C.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D.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12. 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2)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13.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請結合具體實例,談談作者是運用什么論證方法(談一種即可)來證明文章的中心論點的。(3分)
(2011北京市)
閱讀《魚我所欲也》(節(jié)選),完成第12~14題。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①
萬鐘則不辨②禮義而受之。③萬鐘于我何加焉?④為宮室之美、⑤妻妾之奉、⑥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向⑦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⑧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注】①有教材不分段。 ②有教材為“辯”。 ③有教材為逗號。 ④有教材為嘆號。 ⑤有教材為逗號。 ⑥有教材為逗號。 ⑦有教材為“鄉(xiāng)”。 ⑧有教材為冒號。
1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蹴爾而與之 蹴: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2分)
呼爾而與之 翻譯:
14.“此之謂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2012)曲靖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小題。
①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②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廴f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2.下列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舍生而取義者也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皆以美于徐公
C.行道之人弗受 是以謂之“文”也
D.萬鐘于我何加焉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13.分別選出下列文言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共4分)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2分)
A.不是賢德的人有這種想法,人人都有這種想法,(只不過)賢德的人有能力不喪失罷了。
B.非常獨立且賢德的人有這種心態(tài),人人都有這種心態(tài),(只不過)賢德的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C.不只是賢德的人有這種思想,人人都有這種思想,(只不過)賢德的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2分)
A.這種(做法)不也已經(jīng)可以了嗎?這就叫做失去了(自己的)本意。
B.這種(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嗎?這就叫做喪失了(自己的)本性。
C.這種(做法)不也可以完成了嗎?這就叫做改變了(自己的)心意。
14.分析第①段畫線句子運用的論證方法及作用。(3分)
15.孟子提出了“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問題和應當“舍生取義”的觀點。在當今社會,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如何處理好“合生取義”和“珍愛生命”的關系?請舉例說明。(3分)
參考答案:
新疆:
1.①放棄 ②禍患、災難 ③踐踏或踩 ④停止
2.D
3.①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我就放棄生命而選擇正義。 ②吆喝(或:喝斥)著給他,過路的人都不會接受。 4.贊揚舍生取義;批評茍且偷生(見利忘義)?捶ǎ(言之成理即可)。
青島:
1.①茍且取得,這里是“茍且偷生”的意思 ②禍患,災難;“辟”通“避”,躲避。 ③“鄉(xiāng)”通“向”,從前。 ④停止,放棄。 ⑤天性,天良。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①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 ②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③用腳踢著(或踩過)給別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④(有人見了)“萬鐘”的優(yōu)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大意正確即可)
3.①道理舉例答案示例:南宋末年,文天祥組織力量堅決抵抗外來入侵,失敗被俘后,面對元朝的威逼利誘毫不動搖,視死如歸,最終被殺,他這種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和為正義獻身的精神是永遠值得后人學習的(大意正確即可得分)。 ②答案示例:a.生于憂患,死于安樂。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要是孟子有哲理的名言均可)
河南。
16.(1)有什么益處(帶來什么好處)(1分) (2)感激(1分)
17.(1)這種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嗎?(2分)(2)這就叫做喪失了自己的本性。(2分)(共4分)
18.對比論證法。 強調(diào)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論證了舍生取義的觀點)。(2分)19.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此之謂失其本心)
莆田:
5、魚,是我所喜歡的!∫煌腼垼煌霚,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
6、舍生取義
7、人為能為了獲取高官厚祿而舍棄“禮義”
08青島答案:
(1)解釋句中加點詞的含義:①茍且取得,這里是“茍且偷生”的意思(缺少“茍且偷生”不得分)。③禍患,災難;“辟”通“避”,躲避。③“鄉(xiāng)”通“向”,從前。④停止,放棄。⑤天性,天良。(6個詞,共3分,每個0.5分)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①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②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③用腳踢著(或踩過)給別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④(有人見了)”萬鐘”的優(yōu)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4個句子,共4分,每句l分,大意正確即可得相應的分,每句有2個或2個以上錯別字,該句不得分)
(3)簡答題:①道理舉例(兩空共1分,每空0.5分)答案示例:南宋末年,文天祥組織力量堅決抵抗外來入侵,失敗被俘后,面對元朝的威逼利誘毫不動搖,視死如歸,最終被殺,他這種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和為正義獻身的精神是永遠值得后人學習的(共2分,舉例典型1分,敘議結合1分,列舉其他,如抗”非典”英雄等的典型事例,大意正確即可得分)。②答案示例:a.生于憂患,死于安樂。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益陽答案:
9. D
10. C
11. B
12.(1)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只不過賢人能不喪失罷了。(2)用腳踢著給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13.中心論點:舍生取義(答“舍生而取義者也”或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要違背“義”亦可。) 本文主要運用了比喻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等方法來證明文章的中心論點,如將生比做魚,將義比做熊掌,當二者不能兼得時,應舍生取義;又如作者舉“一簞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訴我們要不食嗟來之食,要不喪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義。
北京市答案:
12.(1)及,到踐踏(用腳踢;踢) (2)停止。這里是“止而不為”的意思。(放棄;止)
13.輕蔑地呼喝著給他吃(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他;吆喝著給他)。14.(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曲靖答案:
12.(2分)答案B。A項“而”分別表并列和轉折;C項“之”分別作結構助詞“的”,人稱代詞“他”。D項“加”的意思分別是“好處”,“虛夸,謊報”。
13.(共4分)(1)(2分)答案C。(2)(2分)答案B。
14.(3分)答題示例:畫線句子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用“魚\喻“生”,用“熊掌”喻“義”,通過類比,形象生動地提出了“舍生取義”這一論點。
15.(3分)答題要求:倡導正確的生死觀和價值取向,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人生。答題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答題示例:(1)生命誠可貴,正義價更高。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我們應該舍生取義。(2)生命只有一次。面對誘惑和考驗,我們既需要珍愛生命,同時應該用智慧去維護“道義”。如①魯迅先生,用100多個筆名,與敵人斗智斗勇,既保全了自己,又和敵人進行了堅決的斗爭,捍衛(wèi)了正義和真理。②湖北青年周沖,為了營救被卡懸空的女童,急中生智,巧妙借助防護欄,冒著生命危險,用頑強的毅力托舉女童,展示了平民英雄的義舉。
《魚我所欲也》中考題含答案 2
《魚,我所欲也》(9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4、對加點的詞解釋不準確的一項是( D )(3分)
A、故患有所不辟(躲避)也 B、所欲有甚(超過)于生者
C、乞人不屑(因輕視而不肯接受)也 D、此之謂失其本心(自己的修養(yǎng))
5、選出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 B )(3分)
A、得之則生 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B、舍生而取義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C、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D、二者不可得兼 宋,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
6、選出對本文理解有誤的一項( A )(3分)
A、作者在文中表達的主要觀點是“二者不可得兼”。
B、首段用“舍魚而取熊掌”的常情來比喻“舍生而取義”的道理。
C、第二段主要用對比的方法說明不應為物欲所獲而喪失本心。
D、文中運用了不少兩兩相對的句子,形式優(yōu)美,情感強烈,說理透辟。
7.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⑴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分)
譯文:如果人們喜愛的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可以用來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采用呢?(譯出大意計1分,落實“如使”、“于”的解釋各0.5分)
、迫f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2分)
譯文:萬鐘的俸祿如果不分辨(是否符合)禮義就接受它,萬鐘的俸祿對于我有什么益處呢?(譯出大意計1分,落實“加”“為”的解釋各0.5分,未補出省略成分扣0.5分)
《魚我所欲也》中考題含答案 3
閱讀《魚,我所欲也》,回答文后的問題。(每小題3分,共9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小題1:選出劃線詞用法相同的一項( )
A.得之則生
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B.舍生而取義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C.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D.二者不可得兼
宋,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
小題2:指出翻譯有誤的一項( )
A.呼爾而與之:沒有禮貌地吆喝著你給你吃。
B.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所認識的貧窮的人感激我嗎?
C.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從前(為了“禮義”)寧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D.賢者能勿喪耳:(只不過)賢者能不丟掉它罷了
小題3:選出品讀有誤的一項是( )
A.本文以“魚”比喻正義,以“熊掌”比喻生命。
B.“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這種本性”,即“羞惡之心”;用原文句子說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C.“此之謂失其本心!痹摼渲械摹按恕笔侵浮盀閷m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受“萬鐘”。
D.“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的直接原因是“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惡”。
參考答案:
小題1:B
小題2:A
小題3:A
小題1:
試題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nèi)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根據(jù)語境判斷字詞義。B項中“而”皆表示“卻”。
小題2:
試題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語境中大致了解各句子的意思,注意關鍵詞語解釋是否正確,對各項一一判斷。A錯,“爾”沒有“你”的意思,是助詞。
小題3:
試題分析:疏通文意,理解短文的內(nèi)容,在語境中判斷句子的含義,對各項一一判斷。A錯,作者是將“魚”比生命,將“熊掌”比喻正義。
《魚我所欲也》中考題含答案 4
魚我所欲也
《孟子》
魚,我所欲者;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也,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孟子是_______________ 時期思想家,《孟子》是_______________家經(jīng)典著作。
2、解釋下列加粗詞語在句中的意思。
。1)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
(2)蹴而與之( )
。3)萬鐘于我何加焉( )
(4)此之謂失其本心( )
3、文章開篇關于“魚和熊掌”的論述有何作用?
4、文中“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而為之”本可以一句話寫完,可作者卻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來,為什么?
5、孟子提倡的“舍生取義”曾經(jīng)造就了一批仁人志士,而現(xiàn)在的學校教育則強調(diào)我們中小學生要“珍愛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則刪掉了“見義勇為,敢于斗爭”的字樣,對于這一問題,你是怎樣認識的?
參考答案:
1、戰(zhàn)國 儒
2、(1)同“避”,躲避 (2)用腳踢 (3)益處 (4)天性、天良
3、圍繞“用‘魚和熊掌’設喻,把生命比作魚,把義比作熊掌,形象生動地闡明義比生命珍貴,就像熊掌比魚珍貴一樣,自然引出‘舍生取義’的論點”回答即可。
4、(1)三句排比,可以加強語勢,增強感情,顯示出說話人的義正詞嚴,理直氣壯,把孟子對一些人喪失本心的痛心和遺憾表達得淋漓盡致。
。2)體現(xiàn)出孟子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的特點,充分體現(xiàn)了孟子大義凜然的個性,表現(xiàn)了孟子雄辯、善辯的才華。(圍繞任意一點回答即可)
5、圍繞“珍愛生命,量力而行”回答即可。
示例:人的生命是寶貴的,我們應當珍愛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們不見義勇為,不伸張正義,只是我們再見義勇為時,要量力而行,在與壞人斗勇的同時還要斗智,盡量避免對自己的損害,對生命的威脅。 (意思對即可)
《魚我所欲也》中考題含答案 5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1.下列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所欲有甚于生者 甚:厲害
B.故不為茍得也 茍得:茍且得到
C.萬鐘于我何加焉 加:增加
D.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
12.與“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這句話中“而”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B.學而不思則罔
C.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D.朝而往,暮而歸
13.下列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將魚與熊掌進行對比,提出了他的主張:當二者不能兩全時,應舍生取義。
B.作者運用了比喻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和道理論證證明自己的觀點。
C.屈原縱使路途再漫長,也要上下求索,終遭奸臣毀謗,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懷著悲憤投入汨羅江。用自己的行動實踐了孟子舍生取義這一主張。
D.繼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師孟子,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14.把文言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譯文:
。2)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譯文:
[參考答案]
11.C (加:益處,好處。)
12.B (原句中的“而”與B項中的“而”都是轉折連詞,但是。A.并列連詞,又,并且;C.順承連詞,來,就;D.表修飾,可不譯。)
13.A (將生比作魚,將義比作熊掌,是比喻論證。)
14.(1)那么一切可以用來得到生存的辦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則:那么,0.5分;可以:可以用來,1分;者:……的方法,0.5分;句意通順1分)
。2)用腳踢著(踐踏或踩過)(的東西)來給別人(人家)吃,是乞丐也不愿意接受。(補充省略充分“之”:東西,0.5分;“之”:代詞,別人,人家,0.5分;句意通順2分。)
《魚我所欲也》中考題含答案 6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 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 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ㄟx自孟子《魚我所欲也》)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2分)
、俟什粸槠埖靡玻 )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小題2】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2分)
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A.相與步于中庭
B.苛政猛于虎也
C.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D.管夷吾舉于士
【小題3】翻譯文中畫句子。(2分)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小題4】儒家認為性相近,習相遠,即人們生來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會環(huán)境與物欲使人的性差距變大,有人變惡了,閱讀選文,想想選中哪一句和這一觀點相近,并寫下來。(2分)
答案
【小題1】(1)茍且。這里指為了生而不擇手段。
。2)如果,假使
【小題2】B
【小題3】如果兩種不能同時得到,(我就)舍棄生命而得到正義。
【小題4】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1)茍屬多義字,有假使、茍且等意。
(2)如使為復義字,如與使的意思一樣,都做假如,假使解。翻譯時將它們換成現(xiàn)代漢語中合適的合成詞即可。
考點:本題考查解釋文言詞語。
點評:本題容易。此類題最常見題型有:①直接型,即指定文中若干個字詞讓學生直接解釋,如本題;②選擇型,即給出幾組文言語句,指出已經(jīng)解釋的詞語正確與否或者判斷詞義和用法是否相同等。要求解釋的詞,一般為常見實詞、虛詞,注意重要實詞、虛詞的積累,尤其是古今異義、通假、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古文現(xiàn)象,考試出現(xiàn)頻率極高。
【小題2】試題分析:B相同;A C D不同。例句作比,表示比較。其余三項均不作此意解。A.作在
解。C作到,表示方向。D.表示從。
考點: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點評:本題容易。此類題最常見題型有:①直接型,即指定文中若干個字詞讓學生直接解釋,如本題;
、谶x擇型,即給出幾組文言語句,指出已經(jīng)解釋的詞語正確與否或者判斷詞義和用法是否相同等。要求解釋的詞,一般為常見實詞、虛詞,注意重要實詞、虛詞的積累,尤其是古今異義、通假、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古文現(xiàn)象,考試出現(xiàn)頻率極高。
【小題3】試題分析:注意關鍵詞的翻譯,如得兼譯為同時擁有;生作生命解。者也表示判斷。這兩個分句有假設關系,翻譯時注意體現(xiàn)出來。
考點: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
點評:本題稍難,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翻譯必須忠實原文,明白曉暢?芍弊g,可意譯。但倡導
直譯,盡量做到字字落實,可按照留、刪、補、調(diào)、換五字訣的方法進行。通假字、詞類活用、
古今異義詞、重要實詞或虛詞等系得分點,要特別注意,一定要聯(lián)系上下文,選準它的確切解釋。
【小題4】試題分析:首先疏通文意,其次吻合性相近,習相遠觀點,再者抓住最關鍵、最有代表性的句子。
考點:本題考查內(nèi)容梳理。
點評:本題較容易。答題一要疏通文意,二注意題目要求,找到聯(lián)系點。
【《魚我所欲也》中考題含答案】相關文章:
《魚我所欲也》中考題含答案06-13
魚我所欲也中考題10-21
魚我所欲也中考題目10-17
魚我所欲也中考題集錦08-19
《魚我所欲也》中考題練習09-18
魚我所欲也的中考題集錦08-19
魚我所欲也的中考題和答案07-06
魚我所欲也歷年中考題09-04
魚我所欲也的欲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