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雨巷》導學案及簡析
導語:《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約作于政治風云激蕩的1927年夏天!队晗铩分歇M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當時黑暗的社會。以下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雨巷》導學案及簡析,歡迎大家閱讀和借鑒!
《雨巷》導學案
學習目標:
1.分析理解本詩的中心意象和象征意味;能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領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詩歌的情境美。
3.通過誦讀欣賞,增強對詩歌的分析能力。
學習重難點:
1. 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營造的意境。
2.分析詩歌中心意象,體會詩人情感。
課前預習
一.知識鏈接:
《雨巷》最初發(fā)表在1928年《 》上,引起很大反響,葉圣陶說《雨巷》“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紀元”,戴望舒也因此詩獲得“ ”的稱號。他是中國新詩發(fā)展中“現代派”的代表詩人。
二.基礎知識
1.注音并解釋詞語
彳亍 躊躇 寂寥
2.給下面加點字的注音
惆悵 風流倜儻 稠密 絲綢 彷徨 驚惶 婉轉 惋惜 頹圮 祭祀 杞人憂天
三.詩歌的音樂性,主要表現在節(jié)奏和押韻上。反復朗讀全詩,把握好詩歌的節(jié)奏和押韻,投入自己的感情,比一比看誰把這首詩朗誦得更好。
四.閱讀課本第9頁第四題下的詩詞,并思考問題:“丁香”在這里被賦予了什么含義?
李商隱的《代贈》用“丁香結”也就是丁香的花蕾來象征詩中女子的愁心,詩人用春風反襯丁香的愁;李璟把“丁香”與雨中的惆悵連在一起,用雨中的丁香作為人的愁心的象征,詩人用迷離的細雨襯丁香的愁;王十朋把丁香人格化,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丁香的淡雅、隱忍以及愁緒?傊,雖然寫法不同,但在古典詩詞中,丁香與愁結下了不解之緣。
課內探究,合作討論
1.同組交流,找出本詩的意象
這首詩的最大的特點是什么?作者為了能營造成這種朦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說是景物)?你能否能展開想象勾勒一副“雨巷”中的圖景?
明確:朦朧。整首詩都籠罩在朦朧的意境之中
明確:一共是6個,道具背景:雨巷、油紙傘、丁香、籬墻(景物)
人物形象:我、姑娘
第一個是油紙傘。這是件真實的雨具,作者并沒有做過多具體的描寫。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這樣寫的好處是一方面免得喧賓奪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傘的迷夢意境。因為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特點。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圍,撐一傘風雨獨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獨特的.環(huán)境中就能產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個是雨巷。作者幼小時住在杭州大塔兒巷8號。他小學、中學走的都是長長的青石板路。這是種優(yōu)美的意境。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蒙蒙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朦朧美。(結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經歷)
第三個是丁香。整首詩說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來源于“丁香”兩字。美麗的事物總是和姑娘聯系在一起。丁香一樣的姑娘,丁香一樣的憂愁,為什么要選用丁香?
明確:丁香形狀象結,開在暮春時節(jié),開花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征著美麗、高潔、冷艷、愁怨和哀婉。
《雨巷》中寫“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詩李景詞“丁香空結雨中愁(《攤破沙 • 浣溪沙》)
李商隱《代贈》詩: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許邦才《丁香花》詩:蘇小西陵踏月歸,香車白馬引郎來.。年曾綰同心結,此日春風為剪開,丁香花開花在暮春時節(jié)。歌詞《丁香花》等,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
總之,丁香姑娘美麗、、高潔和愁怨彷徨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所以,以丁香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
詩中另外的物象還有籬墻。這個籬墻是頹圮的,就讓人有種哀怨、凄涼的氛圍。另外的意象就是“我”和姑娘。除了6個意象外,其他都是表情緒、動作、物態(tài)的詞。這些意象一起構成了全詩迷離飄渺的超然意境。
2.分析我與姑娘:《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詩。人們對這首詩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姑娘”就是“我”,有人認為“姑娘”相當于“我”心中的理想,還有人認為,“姑娘”就是“姑娘”,沒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
參考答案:“姑娘”當然是有象征意義的。那么“姑娘”象征什么呢?“姑娘”的形象可以指詩人的理想。他的彷徨求索,就是為了尋找“姑娘”──理想。他追求到“姑娘”──理想了嗎?“姑娘”可望而不可即,追求雖執(zhí)著但“道阻且長”,“姑娘”永遠“宛在水中央”。這就給抒情主人公的追求涂上了一層悲劇色彩。如果詩中的“我”是一位沉醉于愛情中的青年,這位“姑娘”不正是他要追求的“寤寐思服”的佳人嗎?或許她的家就在巷子的盡頭,或許她只是從這巷子經過,誰知道呢?讀者盡可以展開想像。有時候,抒情詩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詩人自己,詩中的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形象的補充。從這一角度說,詩人和“姑娘”是二位一體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即“我”是實實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的“我”,未來的“我”,或另一層面的“我”。
參考答案:表現詩人對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追求。
【《雨巷》導學案及簡析】相關文章:
《雨巷》導學案04-20
《雨巷》導學案07-02
戴望舒《雨巷》導學案04-17
《雨巷》導學案及賞析04-24
《雨巷》同步練習及簡析04-24
《雨巷》導學案(精選12篇)04-25
現代詩《雨巷》導學案03-26
《雨巷》學案(精品)03-23
《雨巷》學案 通用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