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教學反思(精選21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寓言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寓言教學反思 篇1
《紀昌學射》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29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一則。這則寓言講的是紀昌學習射箭,飛衛(wèi)告訴他先要下功夫練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二是“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一一照做。等練好了眼力,飛衛(wèi)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后來,紀昌成了百發(fā)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動的事闡明了無論學什么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還可以體會到學習者的恒心和毅力對學習結果的重要作用。
“學源于思,思源于疑”。好的問題能一石激起千層浪,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能激發(fā)學生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興趣。我們都知道課題是課文的眼睛,所以在教學時我抓住課題,讓學生根據(jù)課題質疑,課上學生也能夠抓住文眼提出了好幾個問題,如:紀昌向誰學習射箭?紀昌是怎樣學習射箭的?當學生提出問題后,我會以鼓勵性的語言來激發(fā)更多的學生大膽提出疑問。
雖然這則寓言比較簡單,但是學生在總結課文主要內容時回答得還不夠完整,這時我并沒有急于打斷學生,而是通過引導式的.語言讓他們完善答案,比如:你說的還能再具體些嗎?你還有需要補充的嗎???這樣的語句來引導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答案。在這節(jié)課的伊始,我設計了學生朗讀課文的環(huán)節(jié)。第一個舉手站起來的學生是我們班平時不太敢舉手的同學,當她流利的讀完課文時,我以贊揚的語氣鼓勵了她,并且給了她一個滿意的微笑,從而讓這位同學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并且鼓勵她今后更要大膽的舉手回答問題,這樣也會鼓勵其他不敢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
寓言教學反思 篇2
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
我讓學生根據(jù)語境揣摩,赫爾墨斯問雕像者時的神態(tài)、語氣、心理以及動作。一生說應該是很傲慢的樣子,語氣有些不屑,通過“值多少錢”這句由四個字組成的連主語也沒有的句子判斷,赫爾墨斯應該是指著宙斯的雕像,心理應該是在想:“宙斯是最大的神,不知雕像者會出多少錢!
繼續(xù)讓學生揣摩當?shù)裣裾哒f出“一個銀元”時的心理和神態(tài)。
學生說赫爾墨斯的內心有些吃驚——沒想到這么便宜,然后是非常得意,他竟然這么低,等著瞧好戲吧,我肯定比你高!應該是面帶不屑的笑意。當我問這些完全是學生自己的想法還是有什么依據(jù)時,學生說文中在寫到赫爾墨斯接下來問赫拉雕像的價格時是這么寫的:
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
通過這里的“笑”字可以看出他對宙斯雕像價格的態(tài)度。
當?shù)玫健斑要貴一點”的答案后,赫爾墨斯的心理應該是吃驚的,沒想到,身份比宙斯要低的赫拉雕像的價值卻比宙斯還要高,但這或許是因為雕像者對其加工比較細致,也可能是因為赫拉在雕塑者內心的地位比較高的原因,所以價格要高。同時這也給赫爾墨斯以信心和暗示,自己的雕塑的價格可能會更高,不,應該是一定會最高。
而結尾出乎了赫爾墨斯的`意料。這也是這則寓言故事的諷刺點所在。
接下來繼續(xù)讓學生揣摩聽到雕像者“假如你買了那兩個,這個算饒頭,白送”的回答時赫爾墨斯的心理和神態(tài)。
讓學生在思想上穿越到現(xiàn)場,真實地去把握兩個人物的思想動態(tài),抓住人物心理和神態(tài)動作。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學生的想象力非常豐富,編寫或改寫的寓言故事很精彩,課堂時間有限,不能一一展示,比較遺憾。
寓言教學反思 篇3
《赫爾墨斯和雕像者》與《蚊子和獅子》是《伊索寓言》中的兩篇寓言。前者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赫耳墨斯想了解自己在人間受尊重的程度,于是化作凡人來到雕像者店里,雕像者說出了跟他的希望完全相反、使他極為難堪的話。三問三答,略有變化,有起有伏,文章的陡轉給讀者以巨大的反差,結局出人意料,寫得跌宕有致,耐人尋味。在人物描寫上注重心理活動描寫和對話描寫。諷刺了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
而第二篇是通過蚊子與獅子、蜘蛛間矛盾關系的描寫,啟示人們,世上萬事萬物,各有所長與所短。強者有短處,弱者也有長處。弱者如果能揚長避短,就可能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相反,強者或勝利者,如果驕傲自滿,失去清醒的頭腦,就會走向自己的反面。文章篇幅簡短,卻寫得跌宕起伏,饒有趣味,既能抓住動物的自然特征,描摹得逼真神似,生動有趣,又能突出寓言的.特點,告訴人們道理,給人以啟發(fā)和思考。文章可讀性非常強,是一篇很好的寓言。
初一的學生比較喜歡閱讀有情節(jié)和有趣味的寓言故事,并且能在讀通文章的基礎上基本了解寓意,但又容易囿于書中的觀點,難于跳出來做出自己的分析和理解,雖然想象力豐富,亦難發(fā)揮其在語文學習中的作用。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抓住突破口,誘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顯得至關重要。
寓言教學反思 篇4
亡羊補牢是一個成語故事。講的是一個養(yǎng)羊人丟了羊,開始不在意,后來羊又丟了,最后補好羊圈不再丟羊的故事。它告訴我們:出了差錯應該及時想辦法補救,免得再受損失。全文有3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寫的是從前有一個人養(yǎng)了許多羊,丟羊后,不聽鄰居勸告。第2自然段寫第二天又丟了一只羊,他后悔不聽鄰居的話,立刻把養(yǎng)圈修好,從此再沒有丟過羊。第三自然段寫的是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這個成語故事的難點在于體會故事所說明的道理,因此在教學時,我抓住養(yǎng)羊人兩次態(tài)度的變化,通過各種形式的不同的反復閱讀,讓學生體會故事所說明的道理。在設計教學時,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一、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識字是低年級段的教學重點,為了讓學生掌握生字,我多次在課堂上多次出現(xiàn)難讀的詞句,并且注意了學習的層次,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我首先讓學生帶著拼音讀,然后再去掉拼音讀;先讓學生讀詞,然后再讀句,最后再讀全文。有了這個層次,學生在每個部分都有自己的成就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以文章題目為突破口,直奔重點!巴鲅蜓a牢”這個題目是對文章的高度概括,抓住了課題,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要脈絡。因此在教學中,我就以選擇“亡”這個字意思,讓學生讀課文。這樣做既培養(yǎng)了學生要根據(jù)課文內容選擇字意,又為對下文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三、重視讀的訓練。朗讀對學生理解課文有很大幫助,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注意了使用默讀,引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方法的讀、多層次的讀讓學生體會感悟,從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讓學生如臨其境。
這節(jié)課雖然在教學設計上有很多考慮,但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教師在一些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上不夠靈活,學生所回答的結果出乎了老師的意料,直接說出了當養(yǎng)羊人第一次丟羊后就應該把羊圈修好。此時我表揚學生后又按照自己的教學思路去走,不能表現(xiàn)出學生的回答好在哪里。如果此時讓學生將老師的答案和學生的答案進行對比,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回答好在哪里,會更容易加深學生對這個故事所說明道理的理解。再有,學完這個故事以后,如果讓學生全文品讀理解,會給學生一個由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思想滲透。
寓言教學反思 篇5
《烏鴉喝水》這則寓言的教學,我已觀摩過許多次,早已爛熟于心。但這一次,我卻有了意外的收獲。
通過教師啟發(fā),大部分學生都形成了烏鴉真聰明,通過投石子,終于喝到了水的共識!唯有一位學生提出了異議——烏鴉不一定喝到水!那是一個胖胖的小男生,稚氣的臉上滿是執(zhí)著。一語驚人,聽課的教師都低聲交談起來。執(zhí)教者有些驚慌失措,“你為何這樣說?”她追問。“因為石子會把水淹沒!”孩子忽閃著大眼睛。教室內靜得出奇,我也是滿腹狐疑。“石子怎么會淹沒水呢?連常識都不知道,以后回答問題前一定要多動腦筋,希望小朋友們也要注意!”執(zhí)教者顯然有些發(fā)怒了。在學生們的齊聲“知道了”中,孩子默默地坐了下去,沮喪的神色中透出一絲不服。
課后,我獨自找到了他,向他請教“烏鴉為何不一定喝到水?”開始他十分膽怯,不信任地看著我。經我再三鼓勵,他終于道出了原委!白蛱煳液涂悼低孢^了,他的瓶里裝的水多,投進石子后,水滿到了瓶口;我的'瓶里裝的水少,石子反而把水淹沒了。只有瓶中盛著大半瓶水的時候,烏鴉才能喝到水。而書中只說瓶里有半瓶水,若是少半瓶的話,烏鴉就喝不到水了!薄罢媛斆!”我摸著他圓圓的小腦袋,由衷地贊道,“今天你使我學到了許多知識,謝謝你,小老師!”孩子終于自豪地笑了,神采中更多了一份自信。
且不說“烏鴉不一定喝到水!”是否一定正確,但它卻充分表現(xiàn)了學生大膽的懷疑精神,從實踐中得出結論更是一種求實的科學品質。不正是由于這種精神、這種品質,才有伽利略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真理嗎?一句富有新意的“石子把水淹沒了!”卻被老師視為不知常識,還成了教育其他學生的反面素材。一個極富創(chuàng)造力的見解就這樣被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也許就會夭折在課堂這個搖籃里!教學應是一種對話,對話中既沒有無所不知的圣人,也沒有完全無知的愚人。師生雙方相互平等,在對話中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在以上教學中,倘若教師能尊重學生的觀點,耐心地聆聽學生的見解,并肯定“烏鴉不一定喝到水”的正確性,對學生大膽的懷疑精神和求實的科學品質作出贊賞,那么,教學的意義也許就超出了烏鴉能否喝到水的問題了。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給學生一點“陽光”吧!讓祖國的未來“燦爛”地成長!
寓言教學反思 篇6
今天的語文課上的是《伊索寓言》中的《牧童和狼》以及《蟬和狐貍》。
上完課覺得今天的課前半節(jié)上得很順利,也就是《牧童和狼》這則寓言故事的教學很順。而第二則故事稍微遜色一點。主要是感覺教師的教學意圖和學生的接受方面存在一絲不融洽。反思一下,覺得主要問題在于教學設計。
第一篇故事的教學,采用順著課文的敘述順序來進行。一段一段導讀下來,重點的地方引導學生感悟和體會,指導好朗讀。寓意的理解隨著故事的結束自然領悟。這樣教學的好處是順文而導,水到渠成!學生理解和接受得較好!而且整個感受文本的過程,是隨著作者的敘述,學生饒有興致地讀下來,學生學得有興趣,感受收獲頗多!
第二則故事的教學,我采用直奔主題的方法。首先揭示表述寓意的一句話,“一個聰明的人,總能從別人的災難中吸取教訓!弊寣W生默讀全文去找一找,文中的“蟬”從哪些人的災難中吸取了教訓?學生很容易就找到了答案!對于寓意的理解也基本上結束了。但在反饋環(huán)節(jié)中,我卻明顯感受覺到學生對于寓意的理解是不到位的。反思一下,覺得這樣的教學設計,對于學生來說更多的只是在尋找答案,缺少了品位語言的過程,沒有了完整感悟文章的過程,因而顯得枯燥無味。況且這些答案學生一讀文章也能很快地知道了,沒有多少探究的價值。同時,由于打亂了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生對事情發(fā)展的前因后果也不是特別明了。由此看來,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采用直奔主題的方式是行不通的。
我想:今后對于按事情發(fā)展順序敘述的文章,采用順文而導的.方法會更有利于教學的順利展開,有利于學生更全面地理解文本、感悟語言!
授課是為了引起學習者的知識上的認同,情感上的共鳴,還是為了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花哨,過程的與眾不同?值得我們思考.
無論什么,過程總是最美。有時直奔主題的不僅僅是教學,還有為了一些目標而一大步浮躁的踏過生活。在尋找人生明亮的位置時,我們卻常常忽略了一路最美的風景。美麗的,就在眼前,就在我們稍稍側目的那一瞥里。
寓言教學反思 篇7
本節(jié)課力求抓住第一課時的特點,完成第一課時應該完成的任務:認識生字、朗讀課文、學習第一則寓言。
學習中,我采用我們學!跋葘W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首先出示三個教學目標,接著告訴學生,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我們將進行三次比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后依次出三個自學指導,讓學生根據(jù)自學指導進行學習,檢測時采用比賽的形式進行,盡量請學習較差的學生來回答問題,當學生出現(xiàn)錯誤時,采用“兵教兵”的方法,學生學的興趣盎然,完成的相當好。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中,要求學生說一說身邊有沒有類似于狐貍這樣的人,一開始只有幾個同學舉手,于是我讓同學們小組交流討論,孩子們在交流中打開了話匣子,舉了不少“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事例,充分理解了寓言的寓意。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時間關系,學生在學完課文之后沒有再讀課文,缺乏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出感情。其次,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還有待加強自己評價語的“修煉”,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始終是一門缺憾的藝術,只有不斷地去追求、去鉆研,才能使這種缺憾降低到最小限度。
寓言教學反思 篇8
依照新課標要達到的三個維度目標,語文教學就是要扎實活潑有序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豐富學生的遷移能力,發(fā)揮學生的語感和思維,發(fā)展個性,健全人格。我在這堂課的學習中,重視體現(xiàn)學生的遷移能力的訓練。
1、搶答激發(fā)興趣,從我們了解的寓言談起,首先開啟學生的思維,原來寓言就在我們的身邊,平時已經接觸很多,消除認為寓言很高深的情緒,讓學生很想了解寓言和其寫法,激發(fā)其閱讀學習興趣。另外,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輔助作用,利用E資源網絡平臺的優(yōu)質試聽資源,優(yōu)化學習過程,激活學生的聯(lián)想想像思維,教會其自主探究,深入理解寓言的內容,感受人生哲理。
。病Ⅻc擊學生的興奮點,通過改編寓言讓學生了解到原來寓言的寫作其實很簡單,就是取決于作者想告訴人們一個什么道理,依照寓意來布置寓言故事情節(jié),學生個個躍躍欲試。
。场⒙(lián)想與課外遷移,通過前幾步的引導,到了創(chuàng)編寓言時就水到渠成了。首先讓學生充分地交流,積極主動地參與,挖掘學生的潛能,放飛其想象力,在進行課堂改編任一則寓言的.練習中,學生對情節(jié)創(chuàng)編合理,寓意明確,可貴的是還加入了對人物的細節(jié)描寫,訓練很成功。
4、體現(xiàn)教學機智,在我安排課后作業(yè)創(chuàng)編寓言時,有部分學生提到也可以寫如《黑板與粉筆》、《窗戶與玻璃》等等題目時,我就順水推舟鼓勵學生可以自擬題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主人翁意識得到了充分地尊重,有效地提高了他們寫作的積極性。課堂有限的時間內,還是有一部分學生寫出了如《蜜蜂和花朵》、《鼻子和嘴巴》等很有內涵的寓言。
寓言教學反思 篇9
今天教第八單元的《寓言兩則:<紀昌學射><扁鵲治病>》,這是兩篇文言文翻譯過來的白話文。老實說,一對比文言文,這些翻譯過來的白話文真的如白開水般無味,所以我早早就背好這一課,打算文白共讀,而且是文為主、白為副。
上學期學《錢塘江大潮》的時候接觸過文言文,這是第二次學文言文了。兩個寓言故事,一節(jié)課學一篇。
《紀昌學射》文言文寫得很精彩,白話文少了這些精彩的東西。朗讀完課文和文言文,難點字讀記之后,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對比文言文,找出課文中沒有寫的內容。默讀之后,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找到了開頭課文沒有學的內容:“甘蠅,古之善射者,彀[gòu]弓而獸伏鳥下。弟子名飛衛(wèi),學射于甘蠅,而巧過其師。紀昌者,又學射于飛衛(wèi)!边@三句話很有意思,孩子們很快弄清楚了人物的關系:甘蠅是飛衛(wèi)的師傅,飛衛(wèi)是紀昌的師傅,也就是說甘蠅是紀昌的師公。誰的本領最大?是飛衛(wèi),為什么?因為“巧過其師”,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課文還缺少的'精彩描述是“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貫虱之心,而懸不絕!辈幻靼诪槭裁凑n文要刪掉這么精彩的內容,在這里把紀昌精湛的射術表達得驚世駭俗,孩子們都驚訝得哇哇叫。至于文言文中的難點詞:偃臥、眥、不瞬、牖,對照課文很快就明白意思:躺著、眼皮、不眨眼、窗戶。這就是文白對讀解意思。是比較好用的一種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扁鵲治病》里的學法一樣,主要還是朗讀正音,文白對讀理解意思,然后略談寓言故事的道理之后,剩下的時間主要是進行背誦文言文的練習。每篇文言文分為三部分,可以選擇部分背誦,整篇背誦,獎勵也是有區(qū)別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有些孩子課內就能背誦一、兩個部分了。
記得在讀村長的《讓語文“精致”起來》這篇文章時,有個老師回復:白話文學會識字就讀得懂,何需老師來精致。真正精致的東西,是千年積淀的傳統(tǒng)文化——文言文。非常認同您的呼吁“讓孩子學點終身受益的東西”,讓形式主義休息去吧。
的確是,對比那些入選課文中的古代文選,一變成白話文就沒有多大意思了,與其讓時間浪費在上面,不如讓孩子好好體會什么是真正的語言魅力。
寓言教學反思 篇10
寓言本來內容淺顯,但含義深刻。南轅北轍的故事學生一看就能懂。所以教學中讓學生粉橘色朗讀表演,將故事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及故事的情節(jié)了解得清清楚楚。這樣一來,學生讀書、思考的積極性就自然產生了,對課文內容也就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一次次的嘗試表演中,對課文內容熟悉、理解一次次加深,也就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感受。
寓意是本課的難點,新課標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積極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引導學生自學討論、在遇到學生單獨解決問題比較困難時,小組合作比較有效、上課時我設計了小組合作學習,歸納寓意、
在教學寓言《南轅北轍》時,以理解課題中的“轅”和“轍”入文,然后讓學生在文中找到點出“南轅北轍”的意思的兩個句子,讀讀體會,對這則寓言有了整體的了解。
寓言教學反思 篇11
昨天上了《伊索寓言》這一課,課前對于三個故事怎么安排?怎么教?是一課時教一個故事,還是一課時教三個故事,有點猶豫不決。通過查閱網上資料,反復研讀教材,最終還是決定一課時教三個故事。三則寓言故事,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內容是比較淺顯的,可以說是一讀就懂。那么,針對這三個故事,在課堂上可以教些什么呢?難道僅僅讓學生明白三個道理或把故事讀好,說好,就算完成教學任務了嗎?閱讀了魏星老師的教學實錄和知足常樂吧的教學設計發(fā)現(xiàn),這三個故事還是很有內容可教的。關鍵在于教者想讓學生得到什么!由于故事比較易懂,所以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訓練學生的思維和表達上。如:教《狐貍和葡萄》時,讓學生想象:狐貍可能想了哪些辦法?讓學生以“狐貍一會兒 ,一會兒 ,一會
兒 他想盡了各種辦法去夠葡萄,但是白費勁!钡木涫竭M行說話;假如這時一只麻雀飛來,吃了一顆葡萄,對狐貍說葡萄是甜的,面對這尷尬的場面,狐貍可能會怎么說?教《蟬和狐貍》時讓學生想象:假如《狐貍和烏鴉》中的烏鴉碰到《蟬和狐貍》中的蟬,他們倆可能會說些什么? 一堂課如果有一個主要的.問題,就相當于有了一個抓手。這樣,一堂課就能夠很好地整合,提領而頓,百毛皆順《伊索寓言》一課可以抓住哪個主要問題來展開教學呢?研讀三則故事可以發(fā)現(xiàn)不管是葡萄架下的狐貍,還是牧羊的孩子、大樹下的狐貍都在說謊、說假話!為此,我決定以“他們?yōu)槭裁匆f謊?”來統(tǒng)領整課的教學。事實也證明,這樣的安排,教得時候,更容易統(tǒng)籌。 課雖然上完了,但問題多多:
一、教師的評價語言蒼白,不足以有效推動學生的思維,難以調動學生的熱情;
二、細節(jié)不細,點到為止,沒能在精、細、深上下功夫,整堂課浮光掠影;
三、精彩的課堂還需教師自身內在的涵養(yǎng)作支撐,平時還要多閱讀、多吸收。
寓言教學反思 篇12
《寓言四則》整體閱讀難度不大,因此我不準備在對課文整體閱讀上花時間,而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對寓意的理解和寓言同學生的關系。
寓意的理解我的目標不是說僅僅讓學生理解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而是把寓意和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本來我設立的目標為一則寓言,多種解讀。
這四則寓言,我也沒有按照書本的順序來教,而是讓學生來挑選,他們對哪則寓言最感興趣哪則就先交,學生說他們對《蚊子和獅子》這一則寓言最感興趣,我想,學生可能對情節(jié)性比較強的作品更感興趣。在理解寓意的時候,一些學生認為蚊子被蜘蛛吃掉,那是偶然的,但是書本上又認為這不是偶然的,顯然這正是難點之所在,學生無法說出理由,我認為這和學生對偶然和必然的理解有關系,學生不知道什么是偶然。我分析說:“同學們認為蚊子戰(zhàn)勝獅子是必然的,因為在戰(zhàn)勝獅子之前,蚊子做了精心的布置,但是蚊子被蜘蛛網粘住,那是因為蚊子不小心的緣故,所以是偶然,對不對?”學生們同意了我的看法。
我接著說:“蚊子被蜘蛛網粘住了確實是偶然,但是對于一只驕傲自大的蚊子,它放松了對比獅子弱小的生物的警惕,它就危險了,如果不是被蜘蛛吃掉了,遲早也會被壁虎吃掉了,或者被那一只癩蛤蟆吃掉。這是不是就是必然的!睂W生理解了這個難點。
我再問我們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學生們紛紛舉自己在考試中經常遇到難的題目能完成,但是簡單的題目卻經常出現(xiàn)問題的例子,這也算是切題。
學生第二喜歡的是《赫爾墨斯和雕像者的故事》,不過,學生對這個故事閱讀還不夠到位,他們認為赫爾墨斯到人間真的是為了詢問自己到底值多少錢。我提一個問題:赫爾墨斯如果真的`是為了搞明白自己到底值多少錢,那么,他應該認為自己有可能會值大錢,也可能不值錢,但是從他詢問宙斯和赫拉的價格以及認為自己為商人做好事應該值大錢的心理活動,說明了赫爾墨斯這個人是有這很強的虛榮心。學生于是明白了。對于以自我為中心的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說,這樣的例子也是很多的。
我問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學生似乎還是沒辦法從這個抽象結論里找出生活中相對應的例子,我舉了學生打扮的例子:很多人覺得穿好看的衣服別人會特別注意,但是對班上的同學來講,很少人會因為打扮而對自己印象好起來,大部分人和同學交往主要是看交往的實質內容,比如你這個人的脾氣怎么樣,會不會給別人帶來喜悅,我讀初中的時候,我的一個同學的姐姐,據(jù)說她一天要換三套衣服,她以為自己這樣的打扮很搶眼,但班上的同學卻贈送給她一個綽號:白骨精。這是貶義,說她像xx那樣善變。
學生第三喜歡的是《智子疑鄰》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學生生活中的例子很多,我舉一個例子,比如陳默涵(大凡表現(xiàn)好)和王兵(大凡表現(xiàn)不好)兩個上課把書該在頭上睡覺,老師說:“瞧,王兵這個人就是不愛讀書,讀書的時候卻在睡覺,看看人家默涵,睡覺的時候還在讀書!睂W生笑起來,找出生活中許多對人不對事的例子。對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說,這樣的感情用事的例子太多了。
《塞翁失馬》這一則寓言,福禍轉化的故事在我們生活里也是太多了,像《蚊子和獅子的故事》這一則就是福禍相互轉化的故事,我主要向學生傳達,當你做事情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堅持下去,就像黎明之前那一刻是最黑暗,如果能堅持下去,光明就要來臨了,大多數(shù)在都是“死”在黎明之前那一刻,缺乏的就是堅持。
寓言教學反思 篇13
第七單元第三篇課文是兩則寓言。寓言能通過一個內容簡短明白易懂的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奧的道理。因此,課堂上如何結合“寓言”特點,讓學生學文體會道理很重要。
在上課伊始,我出示課題——寓言,讓學生說說對寓言的了解,通過與神話傳說、童話的比較,引導學生了解寓言“小故事 大道理”的特點。
在具體學習《揠苗助長》和《守株待兔》時,我基本采用相同模式。
首先,在通讀全文、解決生字的基礎上,以這則寓言講了一個什么“小故事”為題 ,讓學生根據(jù)插圖,用自己的話介紹故事的主要內容,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課上,學生的概括存在一定的問題:語句太啰嗦、對故事概括不完整等,在我出示一些關鍵詞幫助引導后,內容基本概括完整。
其次,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人物心理。如“巴望、天天、焦急”等讓學生從中體會種田人焦急的心情,抓住“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币痪渲小耙惶,兩天,三天”時間的疊加,讓學生體會時間的漫長,種田人的.焦急,并結合課后“讀讀想想”,問學生“去掉句子中的‘好像’一詞可以嗎?”讓學生明白禾苗不是沒長,只是看不出來,從而更突出種田人焦急的心情;“筋疲力盡”一詞的理解,我讓學生學著種田人的動作“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讓學生體會辛苦,自然就能明白“筋疲力盡”的意思,比直接出示詞語意思更能讓學生記住!妒刂甏谩分械摹皹纷套獭薄ⅰ耙敲刻炷軗斓揭恢灰巴,那該多好啊!钡,通過反復地讀,讓學生體會到了人物白撿了一只野兔后高興的心情,更看出他心存僥幸的內心。
寓言中的道理的理解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反復說教是不切實際的。因此,我注重在理解課文時對寓意的理解滲透,讓學生在課文中通過對關鍵詞句的體會和朗讀,認識到寓言中人物的愚蠢和可笑,再拋出問題——“種田人可笑在什么地方?”學生自由發(fā)言,我從旁引導,從而讓學生明白《揠苗助長》中種田人違反了植物的生長規(guī)律、《守株待兔》中種田人指望不勞而獲的可笑……
總覺得,課堂缺憾還有很多:詞語找出來,但朗讀指導還不夠到位,練得還不夠,只是叫了一兩個讀,就齊讀了;在思維拓展時,我沒有事先準備事例,因而讓學生說說身邊類似的事例時,學生說不上來,有些冷場,課堂上只能跳過。
看來,準備充分,貼近學生實情,抓住課堂的閃光點,是今后我的語文課堂努力的方向。
寓言教學反思 篇14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并不準別人來勸阻。千鈞一發(fā)之際,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吳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警戒人們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顧身后隱患是危險的。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抓住少年勸阻之“妙”,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從而深入感受課文內容。
一、引起疑趣,發(fā)現(xiàn)其妙
教學時,我抓住課文的“因”與“果”,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看看吳王想攻打楚國,開始態(tài)度如何?最后怎么樣了?在此基礎上,我再加以引導。這里,通過對比,讓學生發(fā)現(xiàn)疑點以引起注意,從而激發(fā)了學生探究事物的興趣。
二、轉換角色,感受其妙
在激起學生探究少年勸阻“妙在何處”時,我再讓學生讀課文,感到少年講的故事很妙,并啟發(fā)學生通過生生朗讀、師生朗讀、分角色表演等方式把故事表現(xiàn)出來。學生以演促讀,以讀促理解,創(chuàng)設了一個自主學習、互相協(xié)作的氛圍。從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到了解少年是怎樣一個人,以至后來理解寓言的寓意,層層深入。
三、復述故事,表現(xiàn)其妙
閱讀教學以讀為本,通過朗讀內化“理解”,通過復述表現(xiàn)“感受”。我在作業(yè)部分就布置了這樣一題,讓學生通過內化吸收,進行行動的`復述,把少年勸的妙處表現(xiàn)出來了,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也是一種“運動”。既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又可以內化文中的語言文字,提高學生的綜合的言語表達能力。
寓言教學反思 篇15
《紀昌學射》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第一篇課文29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一則。這則寓言講的是紀昌學習射箭,飛衛(wèi)告訴他先要下功夫練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保欢恰熬毜媚軌虬褬O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一一照做。等練好了眼力,飛衛(wèi)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后來,紀昌成了百發(fā)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動的事闡明了無論學什么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還可以體會到學習者的恒心和毅力對學習結果的重要作用。
在設計這篇課文時,我從兩方面來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一是從課文的內容入手,二是從感悟紀昌的品質入手。定好了思路,又覺得如果這樣把課上完,完成教學任務,就顯得課上得太平淡了。那么如何上出自己的亮點,上得特別一些,也就是如何讓自己的教學課堂更能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所以我設計本課的兩大亮點。
第一亮點,常言到“學源于思,思源于疑”。好的問題能一石激起千層浪,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能激發(fā)學生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興趣。我們都知道課題是課文的眼睛,所以我抓住課題,讓學生根據(jù)課題質疑,課上學生也能夠抓住文眼提出了好幾個問題,如:紀昌向誰學習射箭?學得怎么樣?紀昌是怎樣學習射箭的?等等,達到預期的效果。
第二亮點,學生是學習技能的人和學習生活本領的人,而方法是打開認識窗戶的鑰匙。這就要求教師在課上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要教學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所以在引導學生概括課文內容時,當學生基本上能把課文的內容說出來,我再補充,并教給學生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那就是在讀書中要于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語,這樣就能夠很好的'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了。這一亮點課上也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
教學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遺憾藝術。整節(jié)課雖然達成預期的效果,但是還存在一些遺憾。如給學生讀的時間不是很多;教學語言不夠充滿激情,不能夠很好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對學生評價的語言,雖然用了但是顯得蒼白無力。
今后,在教學中一定加強自己在教學語言這方面的訓練。
寓言教學反思 篇16
我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讓通過自學的方式,質疑字詞,針對內容提出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并解決問題!從中體會寓意,最終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把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歸結出三個(1)課文講了什么故事?故事中的他是個怎樣的人?(2)他可笑在哪里?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你會怎樣提醒他?(3)總結出什么道理?學生帶著三個問題走進文本,很快的.把所有問題都解決了!課堂效果非常不錯!孩子們回答問題很積極踴躍!一小的孩子真的很棒!比預設的效果要好!
作為英語本科畢業(yè),教著數(shù)學學科,出一節(jié)課的我來說,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這一節(jié)課下來,我一直在反思自己,如果換一個有經驗的老師來上這節(jié)課,相信這節(jié)課一定會完成的更好!因為孩子們配合的真的太好了,我都被他們帶到了那個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去啦!美中不足,我覺得不足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對學生缺少評價性的
不能夠適時的給學生評價,課上有好幾個孩子問題答的都很準確,很精彩,我都沒有給予鼓勵
二、課堂應變能力差
一個優(yōu)秀的老師一定可以很好的駕馭課堂,無論發(fā)生什么突發(fā)情況都能游刃有余的應對!這是我要鍛煉的,也是要學習的!
三、沒有語文味
這些天備課,一直有個詞出現(xiàn)在腦子里,“語文味”!雖然對這個詞還不夠理解,但是我覺得我的課堂上缺少語文味!我覺得一名語文老師課堂用語應該豐富多彩!每句話,每個問題都應該恰到好處!這也是我要研究和學習的地方。
這節(jié)語文課讓我學到了太多的東西!也讓我知道了自己今后該努力的方向!學無止境……
寓言教學反思 篇17
《伊索寓言》是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本文所選的三則寓言,故事情節(jié)緊湊,意蘊豐厚,以淺近的語言把角色刻畫的繪聲繪影,生動傳神,令人讀后興味盎然,從中獲得深刻的啟示和教益。
1.最投入的課時最美麗的課。教師的熱情與活力,快樂與自信會影響、感染學生。這節(jié)課上,我情緒飽滿,全身心投入,與學生平等對話,入情入境,不像是在上課,而是和學生一起徜徉在文學作品的世界里,享受故事帶給我們的快樂。因此,整節(jié)課上,學生激情四射,思維活躍,教學目標順利達成。
2.一課一得。在語文課上,與其面面俱到、蜻蜓點水,不如講深講透一點。而這堂課我的設計就是要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都是為讓學生學會讀書方法而做的`準備。從搜集資料、匯報交流,再到閱讀故事,明確寓意,進而總結出伊索寓言的特點,學會閱讀伊索寓言的方法,最后拓展到整本書的閱讀。環(huán)環(huán)相扣,目的明確。
3.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本節(jié)課上,我把“以學生為本”作為教學設計的主導思想,學生是學習的真正主人。課堂上,我充分引導學生讀書、思考,朗讀,暢談感想,交流讀書體會,把課堂交給學生,提高了他們的閱讀能力,整節(jié)課教得輕松,學得愉快。
當然,反思整節(jié)課,仍有許多不足之處。
1.時間安排前松后緊。學生匯報交流伊索和《伊索寓言》的時間過長,導致后面拓展閱讀寓言故事的時間不足,匆匆而過,沒有給足學生充分交流的時間。
2.部分學生課前對沒有閱讀《伊索寓言》,閱讀量不足,課堂上只在觀看而沒有參與,而老師只顧完成教學任務,對這類學生關注的不夠。
寓言教學反思 篇18
從上述同學為代表的故事續(xù)編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學生在最后一個“無中生有”的教學內容中,不僅懂得了寓言故事的解讀法,而且在忠于文本的'同時對這一寓言故事融入了自己獨特的理解,打上了專屬于自己的烙印,而這,恰恰是我們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中最樂意看到的。這一教學案例,使我真切地感受到:基于文本整體出發(fā)的“無中生有”式教學內容的開發(fā),確實對教學目標的達成能起到“錦上添花”之效果。
范例五語文課不單單是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而應是面向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我認為,語文教師應善于利用教材,發(fā)掘教材中可發(fā)展學生潛在才能的素材進行教學,善于將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讓學生的強勢智慧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學生了解了《蚊子和獅子》的故事以后,我試圖通過導語、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表演的情境,激發(fā)學生表演的興趣:我鼓勵學生三人一組來表演,他們對此很感興趣,小組配合非常默契,課堂氣氛異常熱烈,學生從中得到多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
寓言教學反思 篇19
《塞翁失馬》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30課《寓言四則》的最后一則,選自《淮南子》。
在教學時,以朗讀為主,在朗讀的基礎上加深學生對這則課文的理解。
這則課文的`內容不是很晦澀,學生可以通過課本注釋,自行翻譯。只有一句 “此何遽不為福(禍)乎?”較難翻譯,教師可以通過解釋“何遽”,使學生能自行翻譯這句。
在翻譯課文的時候,學生可能會將“其父”翻譯錯,“其父”指的是“善術者”,而不是“善術者”的父親。
在講解這課時,我采取的是和學生合作一起翻譯課文,學生翻譯有困難時,先互相幫助嘗試著翻譯,出現(xiàn)問題時,教師糾正?墒牵谧詈笠稽c翻譯時,還是陷入了教師為主這個泥潭,出現(xiàn)了失誤。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是應該注意這個問題。
寓言教學反思 篇20
寓言本來內容淺顯,但含義深刻。南轅北轍的故事學生一看就能懂。所以教學中讓學生粉橘色朗讀表演,將故事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及故事的情節(jié)了解得清清楚楚。這樣一來,學生讀書、思考的積極性就自然產生了,對課文內容也就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一次次的嘗試表演中,對課文內容熟悉、理解一次次加深,也就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感受。
寓意是本課的難點,新課標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積極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引導學生自學討論、在遇到學生單獨解決問題比較困難時,小組合作比較有效、上課時我設計了小組合作學習,歸納寓意、
在教學寓言《南轅北轍》時,以理解課題中的'“轅”和“轍”入文,然后讓學生在文中找到點出“南轅北轍”的意思的兩個句子,讀讀體會,對這則寓言有了整體的了解。
寓言教學反思 篇21
寓言這種文體主要通過一個簡短而生動的故事,來告訴大家一個深刻的哲理。之前已經學習了《赫爾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以及一則中國寓言《智子疑鄰》,學生對這種文體已經較為了解。所以,學習《塞翁失馬》主要的教學思路我和孩子們都非常清晰,主要把新課改和班情有機的'結合起來,選取最佳結合點,宗旨是:全員參與、積極展示、張揚個性、快樂學習。用以下6個環(huán)節(jié):展示文學常識、展示朗讀、展示課文字詞及內容收獲、串聯(lián)重難點,融會貫通、知識反饋、情景再現(xiàn)來展開的。因此,整個過程進行得也非常順利。
但不足如下:
1、展示朗讀部分,四位同學聲音不夠響亮,節(jié)奏感不強,情感不夠豐富。多讀的環(huán)節(jié)顯示的不夠突出。
2、由于學生過于緊張,課堂氣氛不夠熱烈。
3、學生回答完問題,沒有及時點評。
整改措施:
1、在學生的字體及朗讀上加強指導。
2、鼓勵學生展示自我的勇氣。
3、用心領悟新教法,大膽放手!
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一份付出,一分收獲。
【寓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寓言》教學反思11-11
關于寓言的教學反思05-05
【熱】《伊索寓言》教學反思02-01
【推薦】《伊索寓言》教學反思02-01
《伊索寓言》教學反思【熱】02-01
【薦】寓言教學反思02-14
《伊索寓言》教學反思 【熱門】02-15
【熱門】寓言教學反思02-15
《寓言二則》教學反思01-29
寓言教學反思【熱】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