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優(yōu)秀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再別康橋》優(yōu)秀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再別康橋》優(yōu)秀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感受康橋柔美秀麗的風光,體味作者對康橋依依惜別之情。
2、引導學生體味詩中的意象美。
3、當堂背誦全詩。
【教學重難點】
1、詩情的領悟是難點與教學的重點。
2、意象的把握與體味。
【教學設想】
以誦讀為主,以課件貫穿始終,集音樂、畫面、相片、朗誦等視聽手段為一體,充分感受詩歌的`優(yōu)美境界。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1~2分)
古人云: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無奈,又有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豪邁,還有相見時難別亦難的苦澀,那么現代人是如何理解離別的呢?那么我們現在就來學習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領略一下現代人筆下的別離之情!
(解釋:康橋=劍橋=Gambriage)
然后問學生知道哪些世界名校,學生會說出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播放大學圖片。讓學生指出劍橋大學,引出對徐志摩的介紹。
二、徐志摩個人資料(5分)
。ㄕn件介紹)
(簡要情況──康橋情結,由此引出對《再別康橋》的示范朗誦。)
三、欣賞配樂朗讀《再別康橋》,先讓學生讀,再用范讀,學生能找出差距(5分)
四、朗讀直至背誦全詩(配樂)(10分)
五、引導學生感受意象美(16分)
先引導學生把握詩中的意象(提問詩中的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讓他們說出這是為什么──有詩人的情感融入;再讓學生分析這些意象分別融入了作者的哪些感情)
進而由教師總結出意象的含義──是融入了詩人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
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對康河的永久的戀情。他甚至想永遠留在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全詩通過這些意象構筑了夢幻般的氛圍,如一首小夜曲,讓人如癡如醉。
(配合板書)
六、課后小結(1分)
作詩本乎情景,孤不自成,兩不相背。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合而為詩以數言而統萬形,元氣渾成,其浩無涯矣。──(選自謝榛《四溟詩話》)
七、課后作業(yè)(1分)
1、每人寫一首小詩,借景物抒發(fā)某種感情。
2、選學徐的其它詩歌。
八、結束語
《偶然》徐志摩。
《再別康橋》優(yōu)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能力
品味詩的意象美,領悟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二、 過程與方法
學會朗讀詩歌,展開想象,品味語言,把握詩歌的情感意蘊。
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感知詩歌的詩意美、音樂美、建筑美、繪畫美。
2、 感受作品蘊涵的真情實感,達到陶冶性情的目的。
教學重點:
品味詩的意象美,領悟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本詩瀟灑飄逸的風格源于詩人的浪漫情懷、獨特性格。
教學方法:
1、美讀法 2、討論法 3、賞析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設計
同學們,別離給我們的感覺是怎么樣的?是一種痛苦的感覺。古人云: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豪邁,也有“相見時難別亦難”的苦澀,更有“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傷感,這些都是古人對于別離的理解,那么現代人是如何看待離別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領略一下現代人筆下的別離之情。
二、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現代詩人、散文家。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杰出詩人之一。1921年至1922年,就讀于英國康橋大學(劍橋大學)。1921年開始創(chuàng)作新詩,1922年回國后在報刊上發(fā)表大量詩文。1923年與聞一多、胡適、梁實秋等人發(fā)起組織成立“新月社”,為新月社的代表詩人,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飛往北平途中因飛機失事遇難。他一生中留下四部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這首詩寫于1928年11月6日徐志摩第三次來到英國的歸途中,作者來到英國重游康橋,康橋是英國劍橋大學所在地,也是英國文化學術的孕育地,作者曾在這里學習,這段求學生涯成為徐志摩一生的轉折點,康橋秀麗的風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給作者留下了美好的回憶。由于事先沒有和英國朋友聯系好,作者就一個人漫步在七八年前曾生活過的地方,感受那美好回憶,在回國途中突顯靈感,寫了這首20世紀中國最杰出的離別詩《再別康橋》。
三、朗讀詩歌,體會作者的感情
1、欣賞配樂詩朗誦或老師親自示范朗讀。
2、在朗讀過程中講解生字詞
明字音:青荇(xìng) 長篙(gāo) 漫溯(sù)
辨字形:寂寥 惆悵 蕩漾 斑斕 笙簫
四、賞析詩歌,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
1、同學們思考一下這是一首別離詩,作者為抒發(fā)情感,在詩中都描寫了哪些意象?
明確:云彩、金柳、青荇、清潭。
2、我們找到了這些意象,下面我們來體會這些意象表達了作者怎么樣的感情。
。1)詩的第二節(jié)中意象是金柳,作者是怎么樣比喻的?同學們思考一下,作者這樣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詩歌的第二節(jié)把金柳比做新娘,形似神肖,別致新巧!敖鹆笔窍﹃栒丈湎碌牧鴺,它鍍上了一層金閃閃的顏色,隨風搖擺,婀娜多姿,美艷的好像“新娘”。形象逼真的寫出了金柳的美好姿態(tài),又傳達出詩人無限的歡喜和眷戀之情!捌G影”在詩人“心頭”“蕩漾”,物我合一,情景交融,誰舍得離開美麗的新娘呢,可見康橋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2)第三節(jié),描繪了一個意象“青荇”。青荇是再普通不過的水草,為什么徐志摩愿意做一條水草?
在這里,軟泥讓人們聯想到泥的細膩與光滑,很可愛,讓人有親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讓人們感覺到它的生命力旺盛;“招搖”一詞寫出了水草隨波起伏的輕盈之態(tài)。青荇在柔波里招搖的意象,是詩人對自己在康橋幸福生活的隱喻,并向詩人打招呼,歡迎詩人,“甘心”兩字,表達了詩人對康河的永久戀情,愿意永遠留在康河。
(3)第四五節(jié)寫了“清潭”,同學們來思考一下作者是怎么要展開描寫的?
這兩節(jié)詩圍繞“清潭”展開行文,這里的潭指的是拜倫潭,相傳拜倫曾在這里游玩,清泉倒映著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斕,多么富有詩情畫意。浮藻間好像沉淀著彩虹似的夢,融情入景,將人帶入了夢一般的意境中。先實后虛,借潭寫夢,融情于夢,借夢發(fā)感,在第五節(jié)中將作者迷戀康橋的美景推向高潮。作者在流連忘返的觀景過程中,似乎已經忘了他即將要離別康橋。
(4)詩歌的首尾都描繪到“云彩”這一意象,請同學們思考這樣描寫重復嗎?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明確:不重復。開頭處顯得飄逸高潔,依依不舍。結尾是感到落寞、無奈離別。“云彩”這一意象以靜襯動,很巧妙的寫出了蛇人難言的復雜心理。云彩本是不能帶走的,詩人卻用夸張的手法說“不帶走一片云彩”,開頭的“輕輕的”和結尾的“悄悄的”表露了詩人對康橋美景的眷戀之情,以及對離開康橋時的失落感。
五、思考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這首詩運用了優(yōu)美抒情的語言,描述了自己回到母?禈颍诳禈虻乃、所思、所感,表達了自己對母校的眷戀和那如煙似波的別離情緒。
六、感受詩歌的繪畫美、音樂美、建筑美。
1、繪畫美:全詩選用了“云彩、金柳、夕陽、波光、艷影、青荇、彩虹”等詞語,給讀者視覺上的色彩想象,給讀者視覺上的色彩想象,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康橋的一片深情。全詩共七節(jié),幾乎每一節(jié)都包含了一個可以畫得出的畫面。
2、音樂美:本詩很押韻,韻腳為:來,彩;娘,漾;搖,草;虹,夢;溯,歌;簫,橋;來,彩;本詩音節(jié)和諧,節(jié)奏感強。音節(jié)和末節(jié),語意相似,節(jié)奏相同,構成回環(huán)呼應的結構形式。
3、建筑美:本詩共七節(jié),每節(jié)兩句,單行和雙行錯開一格排列,無論從排列上還是從字數上,都是整齊劃一,給人美感。
七、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詩歌《再別康橋》,在詩人筆下,康橋是有靈魂的,或者是有靈性的,作者通過描繪一些意象,抒發(fā)了作者對康橋美景的無比眷戀之情。
八、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以詩歌的形式,就自己的親身體驗,講述一次告別的經歷。
【《再別康橋》優(yōu)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再別康橋》優(yōu)秀教學設計06-02
再別康橋教學設計優(yōu)秀12-11
《再別康橋》教學設計04-24
再別康橋的教學設計03-27
再別康橋經典教學設計04-09
《再別康橋》教學設計04-16
《再別康橋》教學設計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