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少尹序_韓愈的文言文原文賞析及翻譯
送楊少尹序
唐代韓愈
昔疏廣、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辭位而去。于是公卿設供帳,祖道都門外,車數(shù)百輛;道路觀者,多嘆息泣下,共言其賢。漢史既傳其事,而后世工畫者,又圖其跡,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國子司業(yè)楊君巨源,方以能詩訓后進,一旦以年滿七十,亦白相去,歸其鄉(xiāng)。世常說古今人不相及,今楊與二疏,其意豈異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楊侯去時,城門外送者幾人,車幾輛,馬幾匹,道旁觀者,亦有嘆息知其為賢與否;而太史氏又能張大其事為傳,繼二疏蹤跡否,不落莫否。見今世無工畫者,而畫與不畫,固不論也。
然吾聞楊侯之去,相有愛而惜之者,白以為其都少尹,不絕其祿。又為歌詩以勸之,京師之長于詩者,亦屬而和之。又不知當時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為家,罷則無所于歸。楊侯始冠,舉于其鄉(xiāng),歌《鹿鳴》而來也。今之歸,指其樹曰:“某樹,吾先人之所種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時所釣游也。”鄉(xiāng)人莫不加敬,誡子孫以楊侯不去其鄉(xiāng)為法。古之所謂鄉(xiāng)先生沒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歟?其在斯人歟?
譯文
古時候疏廣、疏受叔侄二人,因為年老,同一天辭掉職位離去。當時,朝廷中的公卿擺設宴席,在京都門外為他們餞行,車駕有數(shù)百輛之多;道路上旁觀的,有很多人為之感嘆并流下了眼淚,無不稱贊他們賢明。漢代的史書既記載了他們的事跡,而后世擅長繪畫的人,又畫下了他們的形象,到今天依然光彩照人,清清楚楚的仿佛是前不久發(fā)生的事情。
國子監(jiān)司業(yè)楊巨源,正以他善于寫詩來教育學生,一旦到了七十歲,也稟白丞相離職回歸他的故鄉(xiāng)。世上常說古時的人和現(xiàn)今的人是不能并論的,而今楊巨源與疏氏二人,他們的思想難道有什么差異嗎?
我攀附于公卿之末,恰逢生病不能出去送行。不知道楊少尹走的時候,都城門外送行的有多少人?車有多少輛?馬有多少匹?道邊的旁觀者,也有為他的行為感嘆,知道他是賢者的,還是沒有呢?而史官能不能鋪張渲染他的事跡,寫成傳記以做為疏氏二人的事跡的繼續(xù)呢?不會冷落寂寞吧?我看到現(xiàn)在世上沒有擅長繪畫的,而畫還是不畫,也就不必考慮了!
然而我聽說楊侯的辭歸,丞相中有敬重而憐惜他的,奏明皇上任命他為其故鄉(xiāng)河中府的少尹,以便不斷絕他的俸祿;又親自寫詩來慰勉他。京城中擅長寫詩的人,也作詩來應和。又不知道古時候疏氏二人的歸鄉(xiāng),有這樣的事嗎?古人與今人相同還是不同,不得而知啊!
中古以后的士大夫,往往依靠官俸來養(yǎng)家,罷官之后就無歸宿之處。楊侯剛成年,便在他的家鄉(xiāng)被薦舉,參加了《鹿鳴》宴而來到朝廷的,F(xiàn)在回到故鄉(xiāng),指著鄉(xiāng)間的樹說:“那些樹是我的先人種的!薄澳菞l溪流,那座山丘,是我小時候釣魚、游戲的地方!惫枢l(xiāng)的人沒有不對他表示敬意的,人們告誡子孫要以楊侯不舍棄故土的美德做為榜樣。古人所謂“鄉(xiāng)先生”,逝去之后能夠在鄉(xiāng)里社廟中享受祭祀的,大概就是這樣的人吧?
注釋
楊少尹:名巨源,蒲州(今山西水濟)人。
疏廣、受:即疏廣、硫受,西漢人。疏廣為太傅,其侄疏受為少傅。年老同時辭官,百官盛會歡送,封建時代傳為美談。
設供張:即設供帳,陳設帳度舉行酒宴。
祖道:錢行。
漢史:指《漢書》。
國子司業(yè):國子監(jiān)的司業(yè)。國子:唐代最高學府;司業(yè):學官,是國子監(jiān)的副職。
忝(tiǎn):有愧于。謙詞。
冠:古代男子二十歲時,行冠禮以示成年。
舉:通過科舉考試。
法:仿效。
沒:通“歿”,死。
創(chuàng)作背景
楊君巨源是貞元五年進士,有詩名,官國子司業(yè),年滿七十,即告老歸鄉(xiāng)。作者對此極為贊賞,于是作序相送,意在張揚其事,以振古風。
賞析
第一自然段為第一部分,介紹漢代二疏年老辭位的典故,處處為后文的對照設伏。疏氏權侄的事跡無疑是很多的,但作者只突出了兩點:一是年老及時告退;二是其行動得到了人們的充分理解和肯定,不僅送行場面熱烈,連路旁的觀眾也共盲其賢,漢史既傳其事,后世工畫者又圖其跡,所以至今照人耳目。
第二、三、四自然段為第二部分,從與二疏對比的角度寫楊君告老歸鄉(xiāng)。先肯定其同,再展示其異。楊君和二疏一樣,也是年滿七十,即主動求歸,這是二者相同之處。作者首先肯定其同,不僅是為了提高楊君的地位,突出他歸鄉(xiāng)的意義,而且也是為了批駁“古今人不相及”這個當時頗為流行的錯誤觀點。作者是一個儒家道統(tǒng)論者,并以道統(tǒng)的繼承者自居,到處鼓吹先圣先王之道。他認為七十而致仕,歸老鄉(xiāng)里,這也是儒家道統(tǒng)的一種表現(xiàn)。楊君與二在這方面的`一致,正好說明儒家道統(tǒng)可以繼承,是對“古今人不相及”這個觀點的最好駁斥。楊君告老歸鄉(xiāng)的行為既然可以和二疏媲美,那么他就應該得到人們同樣的理解和贊揚,可實際情況卻完全兩樣。楊君去時,既沒有看到熱烈的送行場面,也沒有聽到發(fā)自內心的贊揚,史既不傳其事,圖其跡的畫當然就更談不上了。丞相雖有愛惜之心,告之于朝,為其邑少尹,不絕其祿,又為歌詩以動之,京師的詩友,也相屬而和,這些似乎可以減少一點冷落。但是,他們詩歌的主旨都落在那個“勸”字上。無非是動其繼續(xù)為官,不歸其鄉(xiāng)罷了。可見他們都為“以官為家”的時尚所束縛,并沒有真正了解楊君的志趣,沒有真正理解楊君此行的意義,他們并不是楊君真正的知音。正因為如此,所以作者在篇末才發(fā)出出了那么深沉的感嘆。
最后一段第三部分,直接摹寫楊君的歸鄉(xiāng)情趣,點明楊君告老歸鄉(xiāng)的意義。這段文字不長,但內容豐富。作者先用“中世士大夫以官為家,罷則無所于歸”的不良現(xiàn)象作反襯,意在突出楊君告老歸鄉(xiāng)的意義。這兒的“中世”應該理解為中世以來,而且主要是影射當時的官場。有人說,不去其鄉(xiāng),這在唐代屬“本等之常事”。就科舉制度而言,年老致仕歸鄉(xiāng),應該是本等常事,但中國的官場歷來都是原則歸原則,行動歸行動。像楊巨源這樣按例歸鄉(xiāng)的官員很可能還是鳳毛麟角。唯其稀少,才覺得珍貴,唯其稀少,才值得大力提倡。作者之所以如此熱心地宣揚楊君的事跡,其用意大概就在此吧。接著作者又補寫一句楊君初出仕的情景,說他是剛成年就離開了家鄉(xiāng),這可能是為了突出他對故鄉(xiāng)的深厚感情。最后,作品以深沉的感慨作結“古之所謂‘鄉(xiāng)先生沒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歟!其在斯人歟!”這是對楊君的高度贊揚,也是對世風日下的無窮感嘆。
文中把楊辭職歸鄉(xiāng)的情景跟歷史上有名的二疏具體進行比較,從而突出了楊巨源思想品德之美。寫作注意前后照應,富于變化,并且反復詠嘆,言婉情深,作者的思想感情灼然可見。
【送楊少尹序_韓愈的文言文原文賞析及翻譯】相關文章:
韓愈《送石處士序》原文翻譯及賞析12-26
送石處士序_韓愈_原文及賞析10-16
韓愈《送高陽齊皥下第序》的原文及翻譯12-11
送石處士序韓愈原文、翻譯、注釋10-16
送薛存義序原文翻譯及賞析01-24
韓愈《春雪》 原文、翻譯及賞析11-01
韓愈春雪原文翻譯及賞析05-06
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_宋濂的文言文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韓愈《送董邵南序》原文及譯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