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歡迎來到瑞文網(wǎng)!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

  什么是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精選24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精選2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1

  教學內(nèi)容:

  1.知識目標:

  在理解面積含義的基礎上,通過1cm的小正方形測量三個不同長方形的面積,推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再用同樣的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

  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情感目標:

  在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質(zhì)疑和動手操作的能力,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一、情景設疑、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非常高興今天又能和大家一起探討有趣的數(shù)學問題。這節(jié)課,老師為同學們請來了兩位客人。是誰呢?是兩只可愛的小老虎,一只叫淘淘,另一只叫樂樂,他倆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可有一天他們倆為了一件小事爭了起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淘淘說:“我的家可漂亮了,面積很大”,樂樂說“你瞎說,我的家面積比你的大”他倆誰也說服不了誰?同學們,你們愿意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嗎?(課件出示情境圖)

  生互相討論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講故事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和探究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師:同學們的這些方法都很有創(chuàng)意,那有沒有一種簡便的方法來很快得出答案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索一種計算面積的新方法來幫助淘淘和樂樂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揭示課題:長方形的面積

  二、操作實驗、探究新知

 。ㄒ唬┨骄块L方形的面積計算

  1、估一估:課件出示P45“估一估”。

  引導學生看書45頁,讓學生說一說用哪個面積單位表示這幾個圖形比較合適。

  請學生估計一下它們的大小。

 。ㄔO計意圖:讓學生估一估這些長方形的面積,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他們的估算能力)

  師:同學們估計了很多答案,怎樣知道這三個長方形的準確面積是多少cm2呢?你們每個學習小組也有這樣的一個長方形。根據(jù)前面學習的知識,你能知道他們的面積嗎?想一想,你們有什么辦法知道?學習小組可以一起討論。

  2、擺一擺:

 。1)按組分任務:(一、二組擺圖①、三四組擺圖②、五六組擺圖③),并把擺放小正方形數(shù)據(jù)填入相應的記錄表中。

 。2)明確操作要求(課件出示)

 。3)小組交流匯報,展示小組的探究成果。

  生:我們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擺,擺滿后再數(shù)一數(shù),正好用了10個1平方厘米,所以它的面積是10平放厘米。

  生:我們也是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擺的,先橫著擺,可以擺5個,再豎著擺可以擺2個,所以一共是5×2個,也就是10平方厘米。

  師:兩種方法哪一種更簡便呢?老師也在電腦上擺一擺,同學們仔細觀察然后再比一比。

  4)課件演示:擺一擺的過程,讓學生加深理解公式的含義。

  比較方法,交流反饋:通過比較,大家都覺得用計算的方法要簡便些。

 。ㄔO計意圖:引導學生對測量的方法進行對比,感受其優(yōu)劣,體驗到計算比直接測量更方便,為進一步探究面積計算方法創(chuàng)造條件)

  5)課件演示:師生共同填寫書中表格,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師:從表格中,你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嗎?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ㄔO計意圖:學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填寫記錄表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的積極性,為學生自主探索創(chuàng)造了廣闊的時空。同時通過學生交流,師生交流,讓學生分析、比較、概括實驗過程,自主地去感知、觀察、發(fā)現(xiàn)長方形面積與長、寬的關系,讓學生體驗到“做“數(shù)學的樂趣)

  3、量一量:

 。1)用尺量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再用長乘寬算出面積。

  (2)分組量出45頁三個長方形的長和寬,算出面積,反饋交流,驗證結果。

  4、解決問題:

  師:剛才我們一起探究得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現(xiàn)在請同學們用你學到的新知識去幫助淘淘和樂樂解決他們的問題吧。

  (二)探究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1、課件出示46頁試一試。

  師: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呢?(板書課題:正方形的面積)先用1cm的正方形擺一擺,再算一算下面圖形的面積。

  2、每位同學獨立試一試,小組交流結果。

  3、課件演示,驗證結果

  師:這是一個正方形,由于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所以它的面積也適用“長×寬”的計算方法。請同學們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應該怎樣說比較合適呢?

  4、強調(diào)并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在先前的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行推想,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靈活運用,鞏固內(nèi)化

  (一)森林公園----闖關

  師:同學們,淘淘和樂樂很感謝你們幫助他們解決了問題,邀請我們到森林公園去玩闖關游戲,闖關成功不僅有豐厚的獎品,還能獲得森林公園的免費門票,想挑戰(zhàn)嗎?

 。ǘ┱n件出示:

  1、第一關

  計算下面花圃的占地面積。(邊長15米)

  2、第二關

  我的床長20分米,寬14分米,要鋪上與床同樣大的席子,這塊席子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3、第三關

  這張桌子的面積是90平方分米,寬是6分米,長是多少?

  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利用新穎的闖關游戲,設計有層次、有新意、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運用知識、內(nèi)化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評價,拓展升華

  1、引導學生回顧本課學習內(nèi)容,談談學習本課的收獲。老師認為同學們這節(jié)課學的很棒!能評價一下嗎?(啟發(fā)學生從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等方面自評、互評)同學們的收獲真不少,只要勤動手,勤思考,一定會獲取更多的數(shù)學知識,同學們也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2、挑戰(zhàn)自己我快樂(拓展題)

  用12個邊長為1厘米的正方形紙板擺長方形,你能擺出幾種?

  這個問題留給同學們課后去實驗、去思考、去解答。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使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公式正確的進行計算。

  2、通過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引導學生推導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3、交給學習方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初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2、巧設問題,激發(fā)興趣。

  我們教室地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呢?學生可能進行猜測,用面積單位來測量,教師指出:這么大的地面用面積單位來測量太麻煩,所以,我們就要研究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研究方法

  1、教師準備三種不同的長方形,每組只選擇一種進行研究。

  一個長3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一個長4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一個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

 。1)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想辦法求出各自圖形的面積。

 。2)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匯報交流,說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用1平方厘米來測量或只測量長和寬,相乘即是面積。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適時地進行點撥、指導,后一種方法比較簡單。)

 。3)師生交流,提煉方法。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什么有關系呢?獨立思考后交流。

  (4)學生思考:求長方形的面積事實上是求什么呢?

  2、那么同學們想一想我們教室地面的面積怎樣計算呢?(例題)

  學生獨立完成,校對

  3、學習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我們知道正方形是一個特殊的長方形,有長方形的特點,所以正方形的面積計算也可以和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相同。

  4、出示例題3。學生試做,匯報答案。

  三、聯(lián)系生活,解決問題

  1、我們用的數(shù)學書的面積大約有多少?先請你估計一下,再算一算。(學生獨立完成,匯報。)

  2、生獨立完成P79頁第1、2題。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師總結。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3

  教學內(nèi)容:

  長方形面積、周長的比較。課本8990頁

  教學目標:

  在實際情景中,學習周長與面積的比較。進一步鞏固長方形周長與面積。

  重點難點:

  面積、周長的區(qū)分及計算。

  教學過程:

  復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周長。

  檢查、訂正上節(jié)課的作業(yè)。

  師:引導學生觀察畫面,理解圖意。讓學生說說石膏線的意思。

  問:根據(jù)以上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可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

  生:房間要用多長的石膏線?房間要浦多少平方米的地板?

  師:求石膏線有多長是什么問題?怎樣解決?

  生:求長方形周長=長2+寬2

  師:求鋪多少木地板是什么問題?如何解決?

  生:求長方形面積=長寬

  師:你自己來解決這兩個問題,好嗎?

  合作交流:石膏線=(5+3)212=8212=192(米)

  木地板=5360=900(平方米)

  對于有錯誤的同學,共同找出它們的錯誤。

  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從周長和面積的意義、計算方法、計量單位三方面進行區(qū)分。

  課堂練習

  自主練習2兩個問題分別求什么?第2問要引導學生,先求什么?(面積)

  自主練習3是一道實際應用題,首先讓學生明確動物的圍墻指的哪些邊?兩個問號分別求的是什么?

  自主練習4是幾個形狀各異的長方形面積相同,比較周長是否相等。先讓學生猜想,再計算驗證。通過交流,讓學生初步體會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周長不一定相等。

  進行擴展練習:畫周長相等的長方形,算算它們的面積是否相等。

  作業(yè):自主練習1

  板書設計:

  石膏線=(5+3)212=8212=192(米)

  木地板=5360=900(平方米)

  教后反思:

  學生在實際情景中,學習了周長與面積的比較,進一步鞏固長方形的周長與面積,對面積和周長大部分同學能夠區(qū)分開,并能正確計算,對學習較差的同學,課后多給予輔導。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4

  教學時間

  1課時(40分鐘)

  學情分析

  通過前幾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長方形的有關知識,會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本節(jié)課也通過學生拼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來觀察與長方形的長和寬的關系,進而概括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學生總結長方形面積公式也比較容易。因此,本節(jié)課應讓學生親自動手、動腦、小組合作共同推導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滲透“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組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

  2.通過學生親手操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二、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小組合作通過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擺一擺,掌握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的學習方法。

  三、知識與技能

  1.經(jīng)歷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理解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會正確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經(jīng)歷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并會應用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讓學生自主探究,推導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并理解長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數(shù)正好等于長方形長所含的厘米數(shù)與寬所含的厘米數(shù)的乘積。

  教學資源

  (1)教學課件

  (2)每人15個邊長1厘米的卡片、每2人一個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卡片。

  (3)每4人一張表格。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5

  教材說明

  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知道面積的含義,初步認識面積單位和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生在用面積單位直接量時,體驗到這樣做很麻煩。因此教材開始提出能不能找到其他比較簡便的方法,以引起學生思考。

  教材采取引導學生自己試驗、探索的方法來學習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讓學生先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紙,在量的過程中找出長方形的面積與它邊長有什么關系,從而找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這樣不僅有助于理解面積的含義,面積計算公式的來源,而且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學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則在掌握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完全讓學生自己去推想。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

  在練習題中,注意安排讓學生實際計量的問題(如練習二十六第3、4題),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練習還出現(xiàn)少數(shù)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的題目(如第12x題和思考題),但不作為共同要求,也不作為考試內(nèi)容。

  教學建議

  1.這一小節(jié)可用2課時進行教學,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完成練習二十六的習題。

  2.教學長方形面積之前,可以給每個學生準備好一張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紙,20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先讓學生用擺小正方形的方法,求出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啟發(fā)學生同時想下面的問題:怎樣能較快地確定可以擺多少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這個長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數(shù)與它的邊長有什么關系?長方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然后讓學生在自己操作和思考的基礎上對三個問題逐一進行討論。最后教師參照課本說明:長5厘米,沿著長邊一排可以擺5個1平方厘米,是5平方厘米;寬3厘米,沿著寬邊可以擺3排,一共是15平方厘米。(邊說邊演示),可以看出,長方形包含的平方厘米數(shù),正好等于長和寬所含厘米數(shù)的積。所以要算長方形的面積只要把長邊的厘米數(shù)和寬邊的厘米數(shù)乘起來。寫算式時要強調(diào)正確寫出面積單位平方厘米。

  3.教學例題中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推想出來。遇到學生中有不同的算法,如少數(shù)算成5×4=20(平方分米),可以引導學生討論,這樣計算對不對,為什么不對。結合正方形圖使學生明確正方形每邊長5分米,就想到一排擺5個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要擺這樣5排,所以要算5×5。

  4.關于練習二十六中一些習題的教學建議

  做第3題時,要實際量出黑板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分米。如果遇到黑板的長和寬不是整分米,可以向?qū)W生說明量到最后不夠1分米的,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就是滿5厘米的,分米數(shù)加1,不滿5厘米的舍去。確定長、寬的分米數(shù)以后,再計算黑板的面積是多少。

  第12題,要讓學生明確這道題求的是什么,根據(jù)題目的已知條件能否直接求出?要先算哪一步?然后讓學生自己去完成。

  本節(jié)的思考題,實際是求組合圖形的面積。需要先分析出涂色部分與兩個正方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涂色部分可以分成左上和右下兩個相同的圖形,而每個圖形的面積等于一個大正方形的面積減去一個小正方形的面積。每個大正方形的邊長是4厘米,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從圖上可以算出是4-2=2(厘米)。由此可以求出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積分別是16平方厘米和4平方厘米。從而算出左上部和右下部的面積各是16-4=12(平方厘米),陰影部分的面積應是12×2=24(平方厘米)。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6

  一、教材分析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二小節(jié)的內(nèi)容,是本單元的重點內(nèi)容。學好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不僅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為以后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

  (一)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在探究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滲透“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的數(shù)學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遷移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使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

 。ǘ┙虒W重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利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解決實際問題。

  2.教學難點

  長方形面積公式的發(fā)現(xiàn)過程。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已經(jīng)具備了觀察、比較的意識,并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了面積及面積單位,會用面積單位直接測量面積,這些都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打好了基礎。

  三、教法、學法分析

  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學法、小組協(xié)作法、觀察法和發(fā)現(xiàn)法三種方法。

  由于三年級學生的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階段,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盡量運用直觀教具、學具、多媒體等手段,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盡量多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讓他們?nèi)ヌ剿、去發(fā)現(xiàn)、去歸納,在學生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只是啟發(fā)者、引路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四、教學流程設計

  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我設計了如下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耄ぐl(fā)興趣

  同學們,今天下午學校安排咱們班的同學給教學樓前的兩塊草坪澆水,(課件出示兩塊草坪)老師準備分成男女兩組,請你們自己選擇。教師鼓勵男生承擔較大塊的草坪,究竟哪塊草坪大呢?(男女生爭執(zhí)不休)怎樣比較草坪的大小呢?從而得出要比較草坪的面積。(適時提問什么是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進一步引導如何比較面積大小?你有哪些方法?(重疊、數(shù)面積單位)對于面積較大的草坪這兩種方法又太麻煩。從而引出本課主題: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通過真實情景的創(chuàng)設,自然地引出了本課所要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主題的思考,引發(fā)了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為學習新知豐富了情趣,為下面的教學埋下了伏筆。

 。ǘ┯^察發(fā)現(xiàn),猜一猜

  課件出示四幅圖片(背后畫有一平方厘米的小方格),大小關系為①長相同,寬不同;②寬相同,長不同;③長寬都不同。請學生根據(jù)小方格的提示回答三副圖的面積,并結合課件演示引導學生觀察猜想長方形的面積可能與什么有關。當學生得出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有關系之后,引導學生進一步求證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

  觀察課件上的三幅圖片的長、寬、面積各是多少,教師板書:

  長(厘米)寬(厘米)小方格個數(shù)面積(平方厘米)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得出:每排的個數(shù)(長所包含的個數(shù))×排數(shù)(寬所包含的個數(shù))=總個數(shù)(長方形的面積)

  學生通過觀察初步發(fā)現(xiàn):長與寬的乘積正好等于長方形的面積。

  (三)自主探究,驗一驗

  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測已知長、寬的長方形的面積。

  學生先量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測量長方形的面積,并將結果填入表中。

  根據(jù)學生的討論交流情況教師擇機板書得出結論: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并介紹字母公式S=a×b

  在驗證歸納過程中,做到了學生人人參與教學,每個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實際驗證并歸納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這里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

  (四)靈活應用,遷移方法

  在推導正方形面積公式時,沒有把它作為例題來教學,而是在練習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時,把一個長8分米、寬6分米的長方形,漸變成長6分米、寬6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遷移到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即長和寬相等時,就變成了邊長×邊長,從而總結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發(fā)展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

  (五)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有了明確認識以后,讓學生自己解決課前提出的選草坪的問題。安排相應的練習題,練習題的設計由易到難,采用闖關游戲的方式進行,最后出示有一定難度的綜合拓展題目作為作業(yè),讓學生帶著新的問題走出課堂,期待下一課的到來。

  在這節(jié)課上,我主要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歸納總結等數(shù)學活動,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測量、猜測、驗證、想像等過程,在合作探究中歸納總結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通過學具操作和課件演示,吸引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中理解數(shù)學知識,積累學習方法,思維方法,科學探究的方法,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和成功,從而形成豐富的數(shù)學體驗,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7

  1、教學目標:

  1、啟發(fā)學生認識到探求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必要性,激發(fā)其學習動機。

  2、讓學生通過參與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的全過程,理解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發(fā)展其抽象概括能力。

  3、能比較熟練地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關鍵: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

  教學準備:每位學生1平方厘米正方形紙片15片。

  2、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1、出示一張長方形的照片。

  師:大家認識他們嗎?想對他說什么?

  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是一張什么形狀的照片?

  生:是一張長方形的照片。

  師:馬老師很喜歡這張照片,想把它保存的久一點,老板向我建議:可以

  去塑封,就是在表面貼上一層薄膜。要知道這張薄膜有多大?

  2、我們要求它的什么?

  生:求面積。

  3、師:對,我們必須知道這張長方形照片的面積,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

  長方形的面積(板書:長方形的面積),F(xiàn)在請你估計一下這張長方形照片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師:你們覺得長方形的面積與什么有關系呢?

  師:是不是這樣的呢?,我們就一起來做個實驗吧。

  (二)動手操作,實踐探究

  1、驗證長方形的面積。

  要求:

  (1)用15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選幾個拼成長方形,看哪小組的擺法最多。

  (2)請把結果填入表格。

  (3)聰明的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

  (4)(小組操作、交流并匯報)整理如下

  長所含的厘米數(shù)寬所含的厘米數(shù)長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數(shù)

  師:請仔細觀察這些長方形的面積,長,寬,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我發(fā)現(xiàn)了長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數(shù)正好等于長的厘米數(shù)乘以寬的厘米數(shù)。

  師:還有誰發(fā)現(xiàn)了?你來說說看!

  生2: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以寬。

  師:通過實驗大家證實了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以寬。(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我們一起來讀一遍。

  2、用字母表示公式

  師:剛才我們得到的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如果用字母來怎樣表示呢?

  師:如果用s表示面積,a表示長,b表示寬,那長方形的面積可以表示為

  生:s=a×b(板書)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說:“老師,剛才那個表格上的第四個擺的不是長方形,是正方形。

  師:是嗎?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嗎?剛才那個同學擺的好象有點特殊。

  師:我們剛才研究的可是長方形啊,怎么會出現(xiàn)正方形呢?那我們該怎么辦呢?正方形的面積也可以這樣算嗎?(討論)

  師:你來說說看。同學們,你們對正方形的面積是怎么想的?正方形為什么可以這樣算呢?我們應該怎樣證明它呢?

  生2:我是這樣想的:剛才我在排的時候橫過來排3個,豎下來也排3個,這樣就成為一個邊長3厘米的正方形了。(教師指著原來的表格)它的面積有9個小正方形的面積,3×3就是9平方厘米,也就是這個正方形的面積等于邊長×邊長。

  生3:老師,我們可不可以這樣想,(師:你說說看)我們以前學過,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邊長就相當于長方形的長和寬,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那么正方形的面積就可以等于邊長×邊長。

  師:同學們,你們同意他們的說法嗎?那正方形的面積怎么求?

  (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s=a×a)

  3、小結

  師:我們通過實驗驗證了長方形的面積=長×寬,而且還有意外的收獲,得到了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那么同學們,如果我們想求一個長方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幾個條件。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8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教科書第97—98頁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和例1。在此之前,學生掌握了面積的含義和面積單位,對面積單位有了一個較深的感性認識,學會了運用面積單位直接度量面積。學好這一部分內(nèi)容,對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推導及面積的計算方法的探究有著重要影響。

  在學習和研究這一內(nèi)容后,讓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計算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的歸納概括能力;在小組合作,師生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交流發(fā)現(xiàn)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為了突破重點,長方形面積公式的得出采用讓學生人人動手拼擺,列表觀察,分析推導的方法進行。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大膽猜想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誘發(fā)其內(nèi)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

  2、學習目標:

 、、認知目標:

 、佟⒗斫忾L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并能應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進行計算。

 、、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③、滲透“實驗——猜想——驗證”的數(shù)學學習方法,為今后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

 、啤⑶楦心繕耍

 、、讓學生動手實驗操作、大膽猜想以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凇⑼ㄟ^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異同,滲透事物間相互聯(lián)系的辨證唯物主義觀念。

  3、學習重點: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交流發(fā)現(xiàn)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掌握面積計算公式。

  4、學習難點: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二、說教法

  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強調(diào)“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qū)W生提供充分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探索、解決數(shù)學問題,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規(guī)律,獲得數(shù)學經(jīng)驗;而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參與和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關注他們的學習方法、學習水平和情感態(tài)度,促使學生向著預定的目標發(fā)展的作用。因此,我運用了”擺一擺——猜一猜——驗一驗——用一用“的教學法,讓學生知道身邊的數(shù)學問題隨處可見,能把自己的所學知識解決生活當中的事情,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分頁標題#e#

  三、說學法

  學生分小組活動:用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觀察拼成后圖形的長是多少,寬是多少,面積是多少,并作好記錄。小組匯報拼擺結果,觀察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小組討論:通過擺一擺,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猜一猜:長方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小組合作進行操作,驗證猜想,討論小結出長方形面計算的公式,在此基礎上通過典型和有意義的材料,把一個長7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漸變成長5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邊長5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大膽猜想、自主探究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學生在活動中拼擺、觀察、猜測、驗證總結。這樣,即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又體現(xiàn)了學生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通過小組的拼擺——猜測——驗證,讓學生經(jīng)歷從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到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再創(chuàng)造,培養(yǎng)了學生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四、教學設計

  1、溝通知識,建立聯(lián)系(擺一擺)

 、賹W生估計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面積大約有多大?

 、趯W生把準備好的學具(面積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卡片)拿出來擺各種長、寬數(shù)據(jù)不等的長方形,想一想:自己擺出來的圖形面積是多少?

  2、自主探索,領悟方法(猜一猜)

 、俳處煖蕚鋷追N不同的長方形,每組選擇一種進行探究。

  一種:一個長3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

  二種:一個長4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

  三種:一個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

 、趯W生以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想辦法求出各自圖形的面積。

  學生先討論、交流想法,再在練習本上求長方形的面積

 、蹖W生以組為單位進行匯報交流,說出自己的方法。

 、軒熒涣,提煉方法: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什么有關系呢?

  通過拼、量,學生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寬有關系,并得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3、利用遷移,探究知識(驗一驗)

 、僖龑W生猜想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師把一個長7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漸變成邊長5分米的正方形的過程;讓學生去猜想、發(fā)現(xiàn)其面積的計算方法。

 、趯W生交流、驗證計算公式的產(chǎn)生過程是否正確?

  ③小組交流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聯(lián)系。

  學生在交流、討論中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就是兩條相鄰邊長的積;只是求長方形的面積必須知道長和寬的長度,而求正方形的面積只需要一條邊長的長度。分頁標題#e#

  4、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用一用)

 、僬埬銕屠蠋熍洳AВ豪蠋熮k公桌上的一塊玻璃面積是24平方分米,不小心被打碎了,我想配一塊和桌面大小相等的玻璃,你們幫忙算一算它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

 、趯W校有一塊邊長16米的正方形園地,中間有一個邊長4米的正方形花壇,周圍是草坪。請你算一算草坪的面積。

  在本節(jié)課中,我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讓學生操作,觀察討論,猜想驗證;在活動探究中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充分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幫助、啟發(fā)誘導的教學方法。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只要我們積極組織活動,變被動的教為讓學生主動的學,那么教與學就能碰撞出創(chuàng)造的火花,我們的學生就會萌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就會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就會富有創(chuàng)新能力。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理解并掌握這兩個面積計算公式,能運用公式進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并能用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學習活動中發(fā)展觀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養(yǎng)符號感。

  3、進一步激發(fā)探索數(shù)學問題的興趣和欲望,進一步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

  組織學生探索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學具準備:

  每人準備12個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硬紙片或薄塑料板,1張電話卡或其他類似的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兩組長方形,第一組等寬不等長,第二組等長不等寬。

  2、提問:每組中兩個長方形哪個的面積比較大,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3、談話:通過我們對兩組長方形的觀察,發(fā)現(xiàn)長相等的兩個長方形,寬比較大的面積比較大;寬相等的兩個長方形,長比較大的面積比較大,這說明了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關系。那么有什么關系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同時也研究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

  (1)談話: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好的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卡片,四人小組合作擺出3個不同的長方形。然后一起看一看擺成的每個長方形長是多少厘米,寬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再分別填寫在自己的課本第82頁的表格里。

  (2)學生小組合作擺長方形,彼此交流,各自填表。

  (3)展示部分小組填寫的表格。

  2、教學例2

  (1)(出示例2左圖)

  談話:要求你們量出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再量出它的面積。想一想,量長和寬用什么工具量?量面積用什么量?怎樣量?

  學生各自測量課本上的例2左圖。

  談話:你測量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面積是多少?在小組內(nèi)交流。

  (2)(出示例2右圖)

  談話:這幅圖你打算怎樣測量它的面積?每人各自在書上測量,如果面積單位不夠用,自己想辦法解決,如果無法解決可與同學商量。

  提問:這個長方形的長、寬各是多少厘米?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樣量面積的?

  3、教學第82頁“試一試”。

  談話:這個長方形已經(jīng)量出了它的長和寬,你能利用剛才量長方形面積的經(jīng)驗,想象出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怎樣量并說出它的面積嗎?

  三、組織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板演。訂正時注意是不是正確使用面積單位。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指名說一說估計方法和結果,以及測量和計算的結果。

  3、做第83頁“試一試”的兩道題。

  獨立計算,指名兩人板演,全班共同訂正,注意算式和答語中的單位名稱。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1)默讀題目,明確要求。

  (2)各自用手中的電話卡或其他卡片測量數(shù)學書封面各有幾個電話卡那么大,并計算書本封面的面積。

  (3)指名說出測量方法和計算結果。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10

  一、教材分析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是三年級下冊中的學習內(nèi)容,小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認識發(fā)展上的一次飛躍。是在學生知道了面積的含義,初步認識面積單位和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度量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nèi)容主要是引導學生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初步練習運用公式進行面積計算。首先預測學生根據(jù)已有的學習和生活經(jīng)驗會有不同的計量方法。在這堂課中主要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解決“為什么長乘寬就是長方形的面積”的問題,讓學生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并通過實驗驗證、舉例說明其正確性和運用價值,最后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長方形面積,并通過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遷移得到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為以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說學法

  學生先猜猜長方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再分小組活動:用學具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觀察拼成后圖形的長是多少,寬是多少,面積是多少,并作好記錄。小組匯報拼擺結果,觀察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小組討論:通過擺一擺,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進行操作,驗證發(fā)現(xiàn),討論小結出長方形面計算的公式,在此基礎上探究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讓學生在“猜想、操作、發(fā)現(xiàn)、驗證、應用”的學習過程中經(jīng)歷從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到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再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經(jīng)歷面積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2、滲透“猜想—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的學習方法以及相關事物之間都是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和科學探究精神。

  3、讓學生通過對數(shù)學內(nèi)在規(guī)律的探索,來感受數(shù)學的魅力,體驗成功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實踐、觀察比較,探究得出長、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長、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用具: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尺子、課件等。

  教學設想:

  圍繞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這個重點問題,我力圖把教學的著力點放在公式是怎樣被提出來的,又是怎樣加以推導論證的。

  1、復習中設置障礙,引出問題。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學習動機,引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

  學習的興趣乃是求知的前提。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中,讓學生初步感知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寬之間存在的關系,再通過啟發(fā)談話,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欲,為推導公式作鋪墊。

  2、在動手操作中,解決問題。學具操作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

  掌握一些數(shù)學規(guī)律,有利于教給學生探究知識的方法,讓學生在操作中沿著具體——表象——抽象的過程發(fā)現(xiàn)問題,把握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中讓學生利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片拼成一個長方形,在操作思維基礎上,進一步感知長方形面積與它的長和寬的關系。

  3、在思考、討論、分析、驗證中,得到結論。在操作交流之后,讓學生對面

  積與長寬進行觀察、比較、思考,組織學生圍繞長方形面積和長寬之間有什么關系進行討論,歸納分析問題,從而引導概括推導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4、在變化中,推導出正方形面積公式。充分利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懂得了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也就迎刃而解。順理成章地得出正方形面積公式。這樣使學生了解了一般與特殊的關系,又形象地溝通了正、長方形之間的聯(lián)系。

  5、在練習中,發(fā)展學生思維,促進技能形成。本節(jié)課練習題的設計,力求緊

  扣重點,層次清楚,題型多樣,并體現(xiàn)面向全班學生,因材施教的要求。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得出后,均安排一組專項練習題,旨在及時鞏固所學會公式,獲取足夠的反饋信息,以便教師及時調(diào)理教學節(jié)奏。綜合練習題,有一定的靈活性,旨在強化應用兩個面積計算公式,形成計算技能。最后提高練習是為學有余力的學生設計的,意在因材施教,發(fā)展智能。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11

  一、復習導入,提出問題。

  1、提問:上節(jié)課,同學們認識了面積和面積單位。什么叫做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呢?(課件出示面積概念和常用的面積單位)

  2、課件出示下圖,并提問:這兩個圖形哪個面積比較大,大多少?(先估計)你們有什么辦法比較嗎?(生:用1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進行測

  (小結方法)

  3、提問:要想知道黑板、教室面積有多大,你們怎么測量呢?(生:用1平方米的面積單位去測量。)要想游泳池、菜地、森林、操場、知道中國土地的面積有多大,你們怎么測量呢?使學生悟出:用面積單位一個一個去擺、去測量的方法太麻煩,也不實際。

  4、教師在學生產(chǎn)生疑問的同時,再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索。

  用面積單位去量的方法太不現(xiàn)實了,那么有沒有一種簡便的計算方法可以求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呢?這節(jié)課,就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板書課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二、解決問題。

  (一)、猜想,長方形的面積與什么有關?與長和寬有怎樣的關系呢?

  (二)、學生操作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分組活動,出示活動要求。

  (1)組長主持活動,活動中互相配合,控制音量。

  (2)用小正方形擺成不同的長方形(個數(shù)可以不同),并照表做好記錄。

  (3)思考討論: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有什么關系?

  2、活動反饋。

  操作完畢,反饋活動情況。結合反饋結果師板書黑板上的表格:

  3、抽象概括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歸納得出長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正好等于長和寬所含厘米數(shù)的乘積。師生共同抽象概括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三)、驗證與拓展

  1、驗證:是不是所有的長方形面積都可以用長×寬來計算?出示簡單的圖形面積計算。讓學生快速說出答案。

  2、觀察討論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師:這是什么圖形?正方形的面積可以怎樣計算呢?學生解答。

  思考:正方形的面積與什么有關系?

  反饋:對呀!正方形本身就是特殊的長方形嘛!只是長和寬相等的長方形,我們習慣上把正方形的長和寬叫邊長,所以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板書)

  三、鞏固應用。

  1、計算78頁“做一做”

  2、我們探究學習了計算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長方形存在著,這些長方形的面積都是可以運用今天探究得到的方法來計算的,想不想試一試啊?計算數(shù)學書本封面和學生卡、黑板的面積。先估計再同桌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取整厘米數(shù))問:你首先做了什么?

  3、告訴茶幾面積,猜長和寬(出示課件)

  4、已知正方形的邊長,對折一次后是什么圖形,面積是多少?(備用)

  四、課堂小結

  收獲是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問題?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12

  導學內(nèi)容

  導學內(nèi)容(西師版)三年級下冊第45頁例4及課堂活動第1題,練習八第1,2題。

  教學目標

  1周長和面積,加深對周長和面積的理解。

  2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導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要知道一個長方形面積的大小,你可以怎么辦?

  學生可能回答:

  學生1:用方格去擺。

  學生2:分成若干格再數(shù)格子。

  學生3:量出長和寬再計算。

  學生4:估測。

  教師:說得好,我們既可以計算,又可以估測。這些辦法都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選擇

  二、教學新課

  1苯萄啦

  出示長方形:

  教師:如果問題是“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你準備用什么方法解決?

  教師:如果要求這個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先應怎么辦?

  學生:需要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

  學生獨立測量教科書第45頁例4中長方形的長和寬,并計算它的周長和面積。

  學生交流測量情況和計算結果,教師提問:你是怎樣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

  學生討論:周長和面積有什么不同?

  教師引導學生從兩者的意義、計量單位及計算方法上去比較周長和面積的區(qū)別,并交流、填表。

  板書:

  周長和面積的比較

  意義計算公式

  周長面積

  三、鞏固應用

  (1)在釘子板上圍成課堂活動第1題的圖形,再想一想它們的周長和面積分別相等嗎?

 。2)完成練習八第1,2,3題。

 。3)實踐活動。

 、傧裙烙嫿淌颐娣e,再測量出教室的長和寬,并計算周長和面積。

 、诠烙嫴賵龅拿娣e。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13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面積單位,理解面積單位的具體含義。

  教學難點

  主動探索面積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知識點整理

  1.認識面積的含義。

  2.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3.面積的計算。(探究和應用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4.簡單的面積單位的換算。

  5.“我們的試驗田”為場景的實踐活動。

  訓練補充設計

  一、判斷。

  邊長為4厘米的正方形周長與面積相等。

  二、思考題。

  1.P77用方磚鋪滿下面的空地,哪塊空地用的方磚多?兩塊空地一共要用多少塊方磚?

  2.P86把一張長12厘米、寬5厘米的長方形紙分成長3厘米、寬2厘米的小長方形。怎樣分能使分出的小長方形最多?

  3.P89青灣村有一個正方形養(yǎng)魚池,在養(yǎng)魚池的四周都載有一棵樹。現(xiàn)在要擴大養(yǎng)魚池,擴大后養(yǎng)魚池的形狀仍然是正方形,面積是原來的2倍。不移動這4棵樹,能做到嗎?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14

  教材分析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是人教版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內(nèi)容。在此之前,學生掌握了面積的含義和面積單位,對面積單位有了一個較深的感性認識,學會了運用面積單位直接度量面積。學好這一部分內(nèi)容,對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推導及面積的計算方法的探究有著重要影響。在學習和研究這一內(nèi)容后,讓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計算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學情分析

  本課是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的歸納概括能力;在小組合作,師生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交流發(fā)現(xiàn)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并大膽猜想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誘發(fā)其內(nèi)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探究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應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2、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

  3、結合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空間觀念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熱情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由長方形和正方形組成的物體的課件)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回顧舊知:圖中的物體都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你能估一下這個長方形和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嗎?

  2、2、估一估:你們都有哪些辦法能夠估計出它們的面積?

  3、引入新課:你能從擺面積單位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面積計算的方法嗎?我們今天來研究一下。(板書: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一)探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1、教師出示幾種不同的長方形:

  2、每個小組選擇一種圖形,合作探究出圖形的面積。

  3、學生以組為單位,匯報交流方法

  4、總結提煉方法:

  5、做一做:

  先估計數(shù)學課本封面的面積是多少,再計算封面的面積。

  學生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估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并能過小組交流總結出方法,再進行實際的操作。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舊知、估一估、擺一擺等環(huán)節(jié),發(fā)展學生面積單位的空間觀念,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合作探究,總結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學生經(jīng)歷了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人人動手拼擺,讓不同個性、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能自主地、自發(fā)地參加學習和交流,真正提高了每個學生的學習效率,真正實現(xiàn)“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ǘ┨骄空叫蚊娣e的計算方法

  1、讓學生量一量課前準備的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并比較一下長方形與正方形有什么關系。

  2、交流總結:正方形是長、寬相等的特殊的長方形。

  3、師:你們能不能猜想一下正方形的面積應該怎樣計算?

  4、生匯報:因為正方形是長、寬相等的特殊的長方形,所以: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ò鍟赫叫蔚拿娣e=邊長×邊長)

  (設計意圖:學生思考、討論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大膽猜想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誘發(fā)其內(nèi)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通過自主探究,獲得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后,充分應用課本主題圖,設計了一些應用性練習,如計算黑板的面積等,引導學生將獲得的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學生將書本知識轉化為能力。)

  三、實踐應用:

  出示課本70頁主題圖:

  1、黑板的長是4米,寬是1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教室前面的墻壁,長是6米,寬是3米,面積是多少?

  3、你還能在圖中找出哪些長方形和正方形,請你估計一下它們的面積,再計算一下。

  (學生通過長方形與正方形公式進行計算物體與圖形的面積。)

  四、課后拓展:

  老師想在辦公桌上放一塊與桌面大小相等的玻璃,辦公桌的長是80分米,寬是30分米,你們幫老師算一算它的面積是多少?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同時,既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同時又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板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15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53-55。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教學目標:

  1、正確掌握平方千米和公頃間的進率,正確運用進率進行換算。

  2、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公頃、平方千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3、讓學生真正體會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體驗數(shù)學美。

  教學重難點:

  利用公頃、平方千米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1、復習舊知,導入練習課

  為下面做練習題做好鋪墊。

  2、平方米、公頃和平方千米單位間換算的練習

  練習時讓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要組織交流,說說換算方法,教師還可以補充些題目進行訓練。

 。、第7題

  是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知識,研究周長一定,長、寬、面積的變化規(guī)律。通過學生的猜想、操作、測量、計算、找規(guī)律,從而發(fā)現(xiàn)用一定長度的鐵絲圍成的不同長方形或正方形,周長是相等的,但面積是不相等的,這里要注意滲透函數(shù)。

 。、第6題

  雖然是一道選做題,但算理并不難,關鍵是需要把2公頃化成00平方米后才能列算式進行計算。算式:2公頃=00平方米00÷4=5000棵

 。怠⒖梢愿鶕(jù)實際情況再加一些練習題。

  1、一塊長方形的菜地,長50米,寬30米,這塊地的占地面積是多少?張大爺用了這塊地的一半種蘿卜,種蘿卜的面積是多少?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16

  教學內(nèi)容:

  93頁4、7及94頁我學會了嗎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公頃、平方千米的意義及與其他面積單位之間的關系。

  2.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做93頁第4題。先讓學生說一說應先求什么,再怎么辦?

  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糾正。

 。.做94頁第7題。引導學生思考:要求這個問題,應知道什么?

  如果把每4平方米植1棵樹改為每平方米植4棵樹該怎樣做?

  引導學生加以區(qū)別。

 。.補充練習

  1、一個長方形的長是6厘米,寬是4厘米,它的周長和一個正方形的周長相等。這個正方形的面積一定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個長方形的花壇的面積是48平方米。它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米?

  3、用兩根同樣長的鐵絲分別折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面積分別是24平方厘米和25平方厘米,求這根鐵絲的長和折成長方形的各邊長。

  4、用總長為24米的一段籬笆在一堵墻邊圈起一塊長方形菜地,這快菜地的面積最大可以是多少?

  課后反思:

  通過綜合練習,學生進一步鞏固了公頃、平方千米的意義及與其他面積單位之間的關系。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17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練習,使學生能夠熟練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2、能通過實際測量,培養(yǎng)學生的與人合作交流以及實踐能力。

  3、讓學生在運用公式計算面積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體會解決問題的多樣性。

  教學資源:

  投影儀、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做練習八第6題

  1、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并計算出每個圖形的面積。

  2、同桌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思考和計算的。

  3、全班組織交流評議

  二、做練習八第7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仔細看圖。

  2、提問:你從圖中獲取了哪些信息?

  3、學生獨立完成。

  4、交流時要求說說是怎樣想的?

  三、做練習八第8題

  1、先讓學生猜一猜。

  2、再讓學生動手拼一拼。

  3、學生計算兩個圖形的周長,指名兩位學生板演。

  4、集體評議。

  四、做練習八第9題。

  1、指名讀題,理解題目要求。

  2、同桌合作完成,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3、全班交流,鞏固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

  五、做練習八第10題。

  1、學生準備好《少年報》的報紙。

  2、討論計算面積必須已知什么條件。

  3、嘗試解決第一個問題后反饋交流。

  4、小組討論嘗試解決第二個問題。

  (1)先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測量

 。2)嘗試計算出結果。

  六、全課:

  1、提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練習,有何收獲?

  2、作業(yè):完成練習冊。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18

  一、復習舊知

  1.復習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我想考考大家,你們敢接受挑戰(zhàn)嗎?

  你能說一說什么是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呢?

 。2)請你用手比劃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3)說一說黑板的面積、操場的面積、書本封面的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明確不同的面積單位在什么情況下適用。

  二、情境導入

  1、為學生提供一張報紙,想辦法測量這張報紙的面積。

  師:這是一張報紙,它是什么形狀的?(長方形)

  你知道這張報紙的面積嗎?估一估

  生1:大約有1000平方厘米。

  生2:大約是幾十平方分米。

  生3:大約是1平方米。

  師:究竟面積有多大?我們可以通過測量的辦法量出來。在量的時候應選擇什么樣的面積單位最合適?為什么?(平方分米)

  生交流選擇平方分米的原因。

  師:小組合作,動腦思考,動手操作,測量出他的面積。

  學生小組研究測量的方法并動手擺一擺。

  匯報展示各組的測量情況。

  三、探究新知

  1、教學例4.

 。1)拿出1號長方形(長5厘米,寬3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應該用什么面積單位測量?不用尺子你能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嗎?

  學生開始自主探究。

  交流匯報:

  生1:每行擺5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擺1行。每列擺3個1厘米的正方形,擺1列。就是說:有3個5,用乘法:3乘5,得15平方厘米。

  生2:我發(fā)現(xiàn)這個長方形的長是5厘米,因為橫著擺了5個小正方形,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都是1厘米。

  生3:我發(fā)現(xiàn)這個長方形的寬是3厘米。

  生4:我明白了,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是用長和寬相乘就行了。

  生5:原來只要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就能算出它的面積。

  設計意圖讓學生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和長、寬之間的關系。

 。2)拿出2號長方形(長7厘米,寬4厘米)。

  師:用剛才大家想出的辦法,算出2號長方形的面積。

  學生獨立完成。匯報時,注意單位。

 。3)交流總結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師適機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4)探索正方形的面積

  出示長6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讓學生計算它的面積。

  生:6×5=30(平方分米)

  電腦演示將上面的長方形的長變?yōu)?厘米,此時的長方形變成了什么圖形?

  生:正方形。

  師:你能計算出它的面積嗎?

  生:5×5=25(平方分米)

  師: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注意觀察正方形的面積和邊長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得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生: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師板書。

  設計意圖學生在學會了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長方形的長變化后(長和寬相等)的面積,從而讓學生發(fā)現(xiàn)當長方形的長和寬相等時,長方形就變成了正方形,長和寬就成了正方形的邊長,得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四、鞏固練習

  1、課本66頁第(3)題。生板演后集體訂正。

  2、解決問題,出示:學;@球場的長是28米,寬是15米;@球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設計意圖用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檢測本節(jié)課新授知識的學習效果。

  五、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六、板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19

 。ㄒ唬┙滩恼f明

  1.本單元教材內(nèi)容

  全單元教材主要由面積和面積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簡單的換算、解決問題等內(nèi)容構成。

  2.本單元教材的編寫特點

  (1)教材的設計思路由側重于長(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到通過測量活動來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學習面積和長(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3)教材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富有現(xiàn)實意義。

  (4)讓學生在經(jīng)歷操作、估測等活動中體驗數(shù)學的價值和合作學習的樂趣。

 。ǘ﹩卧虒W提示

  本單元教學的重點應放在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比較、動手操作、實踐探索等數(shù)學活動過程,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上。

  1.在動手操作中認識面積的含義和面積單位。

  2.突出學生的探究過程,引導學生主動掌握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3.教學過程緊緊圍繞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這一主題展開。

 。ㄈ└鞴(jié)教材內(nèi)容分析和教學建議

  面積和面積單位

  本節(jié)教材包括面積和面積單位兩個內(nèi)容,共由3個例題、2個課堂活動和練習六構成,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建立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概念,為后面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打下基礎。

  單元主題圖:向?qū)W生展示了朝夕相處的教室,讓學生看到教室里有很多的面。通過主題圖的學習,為生的學習活動了良好的示范,有利于學生從中體會到學習面積的重要性。

  例1:了觀察物體的面和平面圖形,讓學生主要通過摸一摸、看一看來進行比較。讓學生認識到物體的表面和平面圖形都是有大小的,這種大小在數(shù)學上就稱為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面積。

  例2:仍然是比較面積的大小,不過方法在例1的基礎有了變化,通過比較的兩面墻中貼瓷磚的大小、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大小、樹葉的大小等,讓學生產(chǎn)生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需要。

  例3:認識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積單位。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本小節(jié)主要包括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應用面積公式求面積,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以及比較長方形的周長與面積。這節(jié)教材突出了探索性、實踐性和應用性。

  例1:是用任意個1cm2的正方形拼長方形,在拼的過程中去發(fā)現(xiàn)用的正方形個數(shù)與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的關系,拼成的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寬之間的關系。

  例2:是測量出給定的長方形的長和寬之后,再用1cm2的正方形紙片去覆蓋長方形,并發(fā)現(xiàn)面積的平方厘米數(shù)與長、寬厘米數(shù)之間的關系。通過上述兩次操作活動,引導學生歸納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例3:先計算電視熒屏的面積,再計算遮電視機的方巾的面積,通過教師一句啟發(fā)性的提問“正方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很自然地過渡到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活動內(nèi)容比較多,涉及的知識不僅包括數(shù)學方面的,也包括生物、氣象等多方面的,一方面讓學生強調(diào)數(shù)學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同時,又強調(diào)數(shù)學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整個活動可以分為活動準備、開展活動、活動3個部分。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20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始,王老師通過對上節(jié)課內(nèi)容的復習,為本節(jié)課做了很好的鋪墊,然后,出示像鳥巢、天安門廣場這么大的面積,還能否用擺一擺的方法來量出它們的面積導入新課,讓學生思考你有什么辦法?輕松導課,而真正做到了讓數(shù)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貼近再貼近,引起了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

  二、實踐探究、尋找方法

  課件出示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你能求出它的面積嗎?教師讓學生自己動手在本上親自也畫一畫長方形,然后師點撥可以通過擺1厘米的小正方形,看看能擺幾個來求它的面積,從而得出結論:長方形的面積=排數(shù)×每排個數(shù),而排數(shù)就是長方形的寬,每排個數(shù)就是長方形的長,最后得出總結論: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能根據(jù)新課標的精神,安排了讓學生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認識的實驗,學生經(jīng)被啟發(fā),小組討論及個人獨立思考,在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中獲得了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這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認知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三、分類驗證,確認計算方法

  這個發(fā)現(xiàn)是否準確無誤呢?這個方法是否對計算所有的長方形的面積都適用呢?我們還要對這個發(fā)現(xiàn)進行驗證。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學生通過一次實驗而發(fā)現(xiàn)的,是不能成為科學發(fā)現(xiàn)的結論,還必須通過"驗證"這一環(huán)節(jié),使學生明白在任何一種發(fā)現(xiàn)活動中,新的認識、新的結論不能盲目、草率地斷言,必須要有充分的科學依據(jù)。教者設計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既滲透了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一絲不茍、實事求是的嚴謹科學態(tài)度。

  四、整理歸納,揭示學習方法。

  整堂課的主體性學習,首先是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的掌握,其次是學習“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的學習方法,后者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來說更為重要。

  五、應用深知、鞏固深化

  1、重新計算,引出正方形的面積。

  2、應用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總之,本節(jié)課教師能充分發(fā)揚民主,以民主合作化的教學,塑造富有主體性的人,在課堂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由,自主的學習活動空間,巧妙地設計了開放性的問題,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fā)展,主體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培養(yǎng),特別是教師能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貫穿“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思路,整節(jié)課教學過程注重了學習方法,思維方法,探索方法的獲取,這也就是貫徹新課程標準的充分體現(xiàn)。

  建議:從這節(jié)課中看出學生對正方形面積的計算還是不過關,應該讓學生計算的時候先寫上公式,讓學生對公式有一個熟悉的過程,然后再讓學生往公式里代數(shù)字這樣就不容易出錯了!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21

  兩年一度的柳州市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又開始了,我校韋麗華老師在縣級選撥賽中脫穎而出,成為縣代表參加這次市級競賽。本次市級競賽要求非常嚴格,只有兩天時間備課,我們在極度緊張的氛圍中終于等到抽課題的日子(是由教科所指定課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從教材編排意圖看,這節(jié)課充分滲透了“實驗—發(fā)現(xiàn)—驗證”的學習方法,結合我們所上課的時間是周五下午最后一節(jié)課,學生是在極度疲憊的情況下上課,怎樣才能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問題。備課時,我們一至認為先從“趣”字入手,再從“動”字突破,然后從“說”字收場,力爭讓孩子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所以我們在設計課時是以學生熟悉的白雪公主的生日Paty為主線,為學生提供了充分地操作思維和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把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與數(shù)學學習緊密結合起來,爭取讓學生學得輕松、愉悅、有滿足感。

  從情境設計看,效果確實不錯,但針對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手法看,我們采用了兩種方案,但效果并不理想,現(xiàn)將兩種思路提出與大家商榷:

  方案一:給學生提供了大小不一的長方形圖、透明方格紙、面積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數(shù)個。

  讓學生自己選擇老師提供的學具,與同桌商量探究的方法,合作完成練習思考題。

  方案二:提供給學生12個邊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形。

  要求學生用12個小正方形任意擺出一個長方形,思考:所擺長方形的長、寬分別是多少,面積是多少,為什么?

  兩種方案實施時,學生對操作的目的是比較明確的,而且完成思考題也相當快,但在公式應用時就好象不夠靈活,還總是與長、正方形的周長公式所混淆,問題出在哪?回顧韋老師的課:

  閃亮之處:

  一、把握知識的起點關注學生的學習需要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

  [片段一]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學習。當開心果提出“到底哪一面墻的面積大些”這樣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開放型問題提出時,老師留出了一定的時間、空間讓學生討論,交流,充分展示學生的原有知識基礎。當一位學生說出用長乘寬就可以算出長方形的面積時,老師尊重了學生的學習需要,抓住這個有效信息,提出“你認為他說得正確嗎?”沒有過早地揭示問題的答案,卻巧妙地使學生產(chǎn)生困惑,激起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可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效果不錯。

  二、關注知識發(fā)生過程中學生的親身感悟

  事實上,任何學習都是一種經(jīng)歷,都能獲得經(jīng)驗。無論是早期的行為主義關于學習的經(jīng)典定義“由經(jīng)驗引起的相對持久的行為變化”,還是如今的建構主義所強調(diào)的學習要素“情景、合作、對話、知識意義的個性化經(jīng)驗建構”,都隱喻了學習過程是一種經(jīng)歷,并與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

  每次的試教及競賽中,老師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空間與時間,讓學生在不斷的發(fā)現(xiàn)、驗證、操作的過程中親身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初步體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樣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觀察、質(zhì)疑、解決問題和動手操作的能力,讓學生在在親身感悟中獲得知識,在實驗操作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問題與思考:

  一、關注數(shù)學教與學的隨機生成不足

  課堂是師生共同參與活動的陣地,是充分展示學生思維的場所。課堂上瞬息萬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意外”。課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與課前設想的方案一致,固然能使教學進展順利,就是出現(xiàn)意料之外的情況也并非都是干擾因素。如:當一個學生提出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邊長×4時,老師或許是擔心時間不夠,馬上啟發(fā)學生“邊長×4是求出正方形的什么?”沒有給予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知識的磨擦略顯蒼白。假如老師當時沒有急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而是提出“想一想,誰說得有道理呢?”這樣學生在聽到一種與自己相反的結論時他就接受了挑戰(zhàn),他的思維接受了碰撞,而這種挑戰(zhàn)來自與同學而非教師,碰撞會更加激烈和深入。針對學生的爭議,老師允許學生通過再次用小正方形擺一擺,讓學生們用事實說明了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應該是邊長乘邊長?梢姡耙馔狻焙芸赡芴N含著認知價值與教學意義,是那么的真實、寶貴。

  二、教師的語言自信度不夠

  本課的難點是讓學生明確長方形的長、寬的長度與所用方格數(shù)的之間關系,面積與方格總數(shù)之間的關系,所以在設計時,我們把這擺長方形及交流發(fā)現(xiàn)作為重中之重在定位,為了使學生們的思維不受限制,給予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使孩子們的主動性得到盡可能的發(fā)揮,所以學生的思維是非;钴S。但課中學生的問題回答不是很到位,而且長方形長、寬、面積與方格數(shù)之間的關系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很模糊,在這時我們的老師點撥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遺憾的是,老師沒有抓住關系之處“1個小方格的邊長是1厘米,其面積是1平方厘米”進行點撥,而是反反復復地重復學生的發(fā)言,以至本課的最亮點一下淪為蹩腳繩。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最大弊病,還是老師對教材的不熟悉或?qū)χR的理解不夠深所造成的,或許也還有另外一個因素,在備課時,作為指導者,我們是太急于求成,總是一古腦地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作課老師,而不讓她自己在研讀教材的基礎上,自行設計,我們給予指導,這樣可能就不會出現(xiàn)類似背我們的教案的現(xiàn)象。

  所以,我們的老師在教學中,研讀教材是最為關鍵的。

  三、探索環(huán)節(jié)學生思維受到限制

  我們是讓學生利用12個小正方形擺長方形,是否是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僅是擺出了這幾個長方形就能證明所有長方形的共性嗎?不論學生想出多少種擺法,其實都跳不出老師事先設下的圈套;假如我們選用的是第一種方案,由學生自行畫出不同的長方形,選用不同的學具進行探索和驗證,是否更利于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22

  一、揭示課題

  這節(jié)課,練習本單元學習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識。(板書課題)通過練習,要進一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更加明確什么是周長,會更加正確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二、概念練習

  1、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

 。1)做練習二十四第8題

  提問:這是什么圖形?(板書:長方形、正方形)每個圖形都有幾條邊?(板書:4條邊、4個角)

  量一量各個圖形中每邊的長度。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每個角。

  提問: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每個角都是什么角?

  你能說一說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點嗎?

  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判斷(出示圖形)

  哪幾個是正方形,哪幾個是長方形?

  2、周長的概念

 。1)什么是周長?(指名回答)

 。2)練習二十四第9題。

  你能看出第9題里三個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嗎?

  學生口答,說出是怎么得到的?

  三、周長計算練習

  1、練習二十四第10題。

 。1)量課本封面的長和寬,取整厘米數(shù)。

  周長是怎么算的?

 。2)先讓學生量一量。

  正方形的周長應該怎么算?

  2、做練習二十四第13題。

 。1)做第1題。

  (讀題)邊長是多少?周長怎么算?

 。2)做第2題。

 。ㄗx題)長和寬各是多少?周長怎么算?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23

  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稱,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會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數(shù)學,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交往、合作、探究的意識與能力。

  教學過程

  一、認知準備

  1、談話:這節(jié)課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來“探秘”,好不好?今天有好多秘密等著你發(fā)現(xiàn),可是發(fā)現(xiàn)這些秘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要用聰明的小腦瓜思考,用你的眼睛仔細觀察,用你的小手親自操作,還要和你的同學共同配合,你們有信心嗎?

  (出示一間用圖形搭成的小房子)談話:這間小房子是用很多我們認識的圖形來建成的,你能幫大家找一找,搭建這間小房子時用了哪些圖形嗎?

  讓學生自由說一說。(教師相機出示長方形與正方形紙片)

  2、談話:在一年級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這些圖形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你能在教室里找出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嗎?

  學生自由說一說。

  談話:同學們說得很好,你在家里或其他地方還見過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或正方形呢?

  3、揭題:今天我們繼續(xù)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板書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的特征)

  二、探索新知

  1.提出猜想。

  師:剛才大家說出了很多物體的面都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匆豢础⑾胍幌脒@些物體的面,你能猜想一下,長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特點嗎?

  教師分別板書并作標記。

  師:大家都注意到了長方形或正方形的邊和角的特點,非常好。但這些只是我們的猜想,還需要進行驗證。

  2.動手驗證。

  提問:你準備怎么驗證呢?

  談話:請你拿出手里準備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紙片,動手折一折或利用信封里的方格紙、線、三角尺等材料來研究。研究完后在小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你選擇什么材料?怎樣驗證的?驗證得到什么結果?

  學生驗證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

  (1)驗證長方形的特點。

  談話:請梅花組來匯報你們對長方形的研究。匯報時要說清楚:驗證得出什么結果?用的什么材料?怎么驗證的?

  梅花組匯報完引導其他組的同學進行補充。

 。▽W生匯報完)引導:剛才大家研究了不同的長方形,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上、下兩條邊和左、右兩條邊分別相等。上、下和左、右都是面對面的,還可以說得更準確些,把上、下兩條邊叫做一組對邊,左、右兩條邊叫做另一組對邊。那么,長方形的一組對邊(),另一組對邊也()

  提問:我們驗證了長方形邊的特點,那大家的猜想可以怎樣修改得更簡潔一些?

  (長方形對邊相等)長方形還有什么特點呢?(四個角都是直角)

  (2)驗證正方形的特點

  談話:玫瑰組來匯報你們對正方形的研究。匯報時說清楚:你們研究得出什么結果?用的什么材料,怎么驗證的?

  玫瑰組匯報完引導其它組進行補充。

  談話:現(xiàn)在你知道長方形有什么特點呢?正方形有什么特點呢?引導學生自由說一說。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小組內(nèi)的長方形及正方形,指一指長方形的長與寬,再指一指正方形的邊長在哪里。

  三、實踐活動:

  1.制作長方形和正方形。

  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制作的材料(釘子板和2根橡皮筋,兩副相同的三角尺,10個小正方形,方格紙,10根小棒),每個小朋友從這5種材料中選擇一種做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先在小組里說說自己選什么材料,每人盡可能不相同。

  學生選擇不同的材料開始制作。

  2.成果展示。

  小組匯報:給大家說一說,你們選擇什么材料,怎樣做的長方形與正方形。

  四、拓展應用

  師:下面我們就運用剛剛掌握的知識來解決一些問題。

  唐老鴨考大家:(猜一猜)

  1、我的背后躲著一個正方形,一條邊是4厘米,另外三條呢?

  2、我的背后躲著一個長方形,一條邊長是20厘米,一條邊長是16厘米,另外兩條呢?

  3、我的背后躲著一個四邊形,四個角都是直角,它是什么圖形?

  4、長方形和正方形是好朋友。請小朋友們每人拿出一張長方形紙片,你能動手折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嗎?

  (學生折出正方形,展示折法。)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研究了什么內(nèi)容?我們是怎樣得到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征是什么?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24

  流程一、基本練習

  PPT出示(一個等邊三角形和一個等腰梯形)

  1、師:上一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周長”,你能說說屏幕上圖形的周長是指什么嗎?(暫停)

  2、師:圍成平面圖形一周邊線的長就是它的周長。(邊講解PPT邊閃動平面圖形的邊線,接著PPT導入平面圖形每條邊長的數(shù)據(jù))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分別是多少?你會算嗎?把你的方法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

  3、師:這兩個圖形的周長都是12厘米,你們算對了嗎?

  流程二、引入課題

  PPT出示

  1、師:學校里有一塊長方形的籃球場和一塊正方形的草坪。小明和小紅分別沿著籃球場和草坪的邊各走一圈,他們走的一樣快,怎樣能知道誰先走完呢?

  2、師:對了,計算出籃球場和草坪的周長,謎底就會自然揭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PPT出示課題)

  流程三、教學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PPT導入:上面圖片中左上角籃球場放大充滿全屏,并標明數(shù)據(jù),

  1、師:我們先來研究籃球場的周長。請同學們先想一想什么是籃球場的周長?怎樣算籃球場的周長?然后試著列式算一算,最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的算法。(暫停)

  2、師:同學們一定想出了很多種算法,老師這里收集到幾種,我們一起來看看。

  PPT導入:(1)28+15+28+15=86(米)

 。2)28+28+15+15=86(米)

 。3)28×2=56(米),15×2=30(米),56+30=86(米)

  3、師:第一種算法是把四條邊的長順次加起來;第二種算法是把相同的數(shù)放在一起加,第三種算法是先算兩條長是多少,再算兩條寬是多少,最后加起來。其實,這三種方法都是按照周長的概念計算的。也有同學是這樣算的,你們看的懂嗎?互相說一說。(暫停)

  PPT導入:

 。4)26+14=40(米),40×2=80(米)

  4、師:因為長方形兩組對邊分別相等,所以也可以先將一條長和一條寬的長度加起來,再乘上2,算出這個長方形的周長。

  5、師:在這幾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種算法?現(xiàn)在你會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嗎?在小組里說說看。(暫停)

  第三段:教學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流程四、教學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1、師:下面我們來研究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PPT出示:上面圖片中右下角草坪放大充滿全屏,并標上:草坪的邊長是20米。

  2、師:請同學們自己先列式算一算,然后在小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暫停)

  PPT導入:

 。1)20+20+20+20=80(米)

 。2)20×4=80(米)

  3、師:同學們可能出現(xiàn)下面兩種算法,第二種算法

  你們能看懂嗎?這兩種方法哪一種更簡便?

  4、師:現(xiàn)在你們能回答一開始的問題嗎?小明沿著籃球場的邊走一圈,小紅沿著草坪的邊走一圈,如果他們走得一樣快,誰先走完呢?為什么?

  第四段:教學想想做做1、2、3、4、5、

  流程五、教學“想想做做第1、2題”

  1、師:現(xiàn)在我們來完成“想想做做”第1、2兩題。在動手做之前請同學們先思考:你準備測量幾條邊的長度,然后再動手測量、計算。(暫停)

  2、師:因為長方形對邊相等,所以在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時只需測量一組長和寬就行了。而正方形四條邊全相等,所以計算正方形的周長時只要測量一條邊的長度。

  流程六、課堂總結。

  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可以怎樣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你還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教學反思

2.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教學反思15篇

3.《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說課件

4.長方形 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5.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說課稿

6.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說課稿

7.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教案

8.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教案3篇

9.《長方形正方形周長》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