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記心得體會
教師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獨立地進行多階段的分析綜合活動,使其生動活潑地主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以下內容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學記心得體會,歡迎參考!
學記心得體會一
《學記》篇幅短小,內容豐富,總結了我國兩千多年前的教育經驗。對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內容、教學原則和方法,以及教師和學生的關系等各個方面,都作了比較系統而精辟的闡述!秾W記》是我國古代教育文獻中最早、體系比較嚴整而又極有價值的一篇,是我國古代教育學的雛形,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出現的自成體系的教育專著。下面就《學記》中闡述的幾個教學原則談談我的理解:
一、教學相長原則
學無止境,教也無止境。教師應當堅持教學相長的原則。“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日:教學相長也!笨梢姟秾W記》不僅提出了教學相長的原則,而且還從教與學兩個方面精辟的論述了這個原則:從教師方面講:教的過程也就是學的過程,教與學是彼此相長、互相促進,不斷提高教學的水平。教師通過教學感到困難,發(fā)現自己知識的不足,從而督促自己再努力學習提高。從學生方面講:學生從老師的教中獲得知識,但需要自己刻苦鉆研、努力學習才能不斷提高,不限于師云亦云。學習是一種實踐活動,通過學習實踐才能體會到學習的好處,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啟發(fā)誘導原則
啟發(fā)誘導原則,現在通稱啟發(fā)性原則?梢哉f它是《學記》中最基本的一個教學原則!熬又,喻也”,說明教學要注重啟發(fā)!秾W記》認為教師教學的基本特點是要善于啟發(fā)誘導,并進一步說:“能博喻然后能為師”。只有善于多方啟發(fā)誘導的人才能當教師?梢姲褑l(fā)性原則提到了很高的地位。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觀而弗語、開而弗達”。就是說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經常要加以檢查指點,啟發(fā)誘導,但不要灌輸,更不要包辦代替,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
如何啟發(fā)誘導?《學記》提出了三條要求: 一是“道而弗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而不要牽著學生走;二是“強而弗抑”,激勵學生而不要壓抑學生;三是“開而弗達”,指點學生而不要代替學生作出結論。這三條就是對啟發(fā)誘導原則的具體要求。這些要求說明,教師在教學中起的是引路人的作用,引路人就要善于指引,善于鼓舞,善于啟發(fā)學生。所以教學必須從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出發(fā),
教師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獨立地進行多階段的分析綜合活動,使其生動活潑地主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三、藏息相輔原則
“藏息相輔”原則,就是課內與課外、勞與逸相結合的`原則!秾W記》認為課內是在規(guī)定的時間傳授正課,“時教必有正業(yè)”;課外應有休息、游戲和作業(yè),“退息必有居學”。正課固然重要,課外活動也是不可少的。因為課外各種有益的活動,不僅可以成為輔助正課的一種手段,而且可以引起學生對正課的興趣,加深對正課的理解。所以《學記》指出“不興其藝,不能樂?”如果不提倡課外的技藝,學生就會學不好正課。因此,善于學的人,學習的時候,就努力學習;休息的時侯,就盡興地搞課外活動。"藏焉修焉,息焉游焉。"這樣使學生能夠“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四、循序漸進原則
“學不躐等也”,《學記》要求教學要有系統性,教材要有一定的連貫順序性,學生的學習是一個新知繼舊知,以舊引新,循序漸進的過程。其次,教學要“不凌節(jié)而施”。要從學生的年齡和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F在,有的學校搞突擊、搞競賽、搞題海戰(zhàn)術,片面追求升學率,其實都是違反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我想也是不會取得較好效果的。即使偶爾見效,也決不會持之久遠,不少學生通過突擊升入大學后,功課跟不上,就是例證。殊不知“多則惑,欲速則不達”。
五、學習觀摩原則
“相觀而善之謂摩”!秾W記》認為學友間要互相交往,以便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所以視學的時候要考查“論學取友”?鬃釉唬骸叭诵,必有我?guī)熝伞。只要善于“擇其善者而從之”,就可以得到長進。相反的情況,便是“獨學而無友”。一個人冥思苦想,有問題無處可商量,久而久之,就成為了“孤陋而寡聞”的井底之蛙。
六、長善救失原則
《學記》對長善救失原則的論述,是積極的辯證的。它認為由于學生“心性”不同,“心之莫同也”,在學習上表現出四種不同類型的缺點:“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爸湫,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這段話說明兩層意思:一方面,由于學生個性的差異,學習的情況也不相同。教師要了解學
生的個性特征,“知其心,盡其材”,然后才能“救其失”。另一面,對學生的缺點要全面分析,既要看到壞的方面,也要看到好的因素。好與壞,得與失是辯證的統一的。所以,教師一定要全面地看問題,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要有“兩點論”。這樣,就可以針對不同的對象,根據他們“至學”的“難易”,資質的“美惡”,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依靠優(yōu)點,克服缺點,揚長避短,長善救失。這就是“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學記》為中國教育理論的發(fā)展樹立了典范,其歷史意義和理論價值十分顯著!秾W記》中的許多教育理論為我們后人所借鑒和采用,它的出現意味著中國古代教育思維專門化的形成,是中國教育理論發(fā)展的良好開端。
學記心得體會二
《學記》繼承了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子和荀子重視教師問題的光榮傳統,認為教學成敗的關鍵在教師。有了好的教師,不合理的規(guī)章制度可以得到斧正,不科學的內容體系可以獲得調整,不明確的教育目標可以被明確,被突出出來。所以教師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
關于教師的作用。《學記》用“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來形象地說明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主導作用。由于人才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社會的進步亦離不開教師,所以《學記》提出了尊師的主張。
關于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一是具有很高的政治素質和道德覺悟,因為“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二是要有廣博的知識!坝泦栔畬W,不足以為人師 ”,只靠事先記誦,然后照本宣科,背誦現成的答案,是當不好老師的;做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有廣博的知識基礎,且精通自己所教授的專業(yè)知識,做到博大精深,能夠隨時回答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 。三是要懂得教育規(guī)律。知道“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的道理,“然后可以為人師 也”;要靈活地運用教育原則和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做到“博喻”,即因材施教。四是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意思是說,教師在講解問題的時候,應該做到語言簡明而透徹、含蓄而精妙,舉例不多但卻具有典型性,能夠充分地說明問題。
關于教師如何進行自我提高的問題,《學記》在世界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學相長”的'命題。《學記》說:“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 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教學相長”的本意是指教師自身的學習是一種學習,他教導別人的教育實踐也是一種學習 。由于這兩種學習活動的相互推動,才使得教師不斷進步,因此,《學記》提倡教師一方面必須向書本學習,只有學習才能發(fā)現自己在知識積累上的缺陷和不足,使自己不斷進步,這是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就是要在教學實踐中學習,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自己還有給學生講不明白的問題,即"知困",才能促使自己自強不息,不斷提高業(yè)務水
平。“教學相長 ”后來也將其引申為師生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彼此激勵的辯證統一關系。無論是本義,還是引申義,提出"教學相長" 的光輝命題都是《學記》對世界教育史的重大貢獻。
《學記》是教育科學寶庫中的一件珍品,它不僅對中國古代教育史的發(fā)展產生過深遠影響,而且至今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我們應該珍視這份教育遺產,認真研究,汲取其精華,用以指導我們的教育實踐,從而構建我們民族自己的教育理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