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3000字(通用11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3000字(通用11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篇1
在今年的專業(yè)課培訓中,通過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課程,使我受益良多,給我的心靈帶來了很大的震撼,讓我對傳統文化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過去我一直認為文化是一種飄渺虛無的東西,但是學習后我了解到文化其實就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生活創(chuàng)造形成的產物,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們祖先留下的寶貴智慧結晶,其中許多思想精華、處世原則和哲理睿智至今仍是我們做人做事所遵循的標準。本次學習不僅讓我從思想認識上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深刻的了解,還為我今后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借鑒,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要積極發(fā)揚傳統美德,讓仁愛、孝悌重回我們心中,將忠誠、守信應用于我們的一言一行,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安定和諧,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加興旺發(fā)達。
一、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提高思想覺悟認識
以前,在生活學習中僅僅了解過《弟子規(guī)》《論語》中的篇章,其余國學書籍看之甚少。但是通過這段時間學習認識,抓緊對《道德經》、《論語》、《弟子規(guī)》等,使我對修身、處事、接物等行為有了新的認識:一是對“孝”的認識。其實“孝”對我們這代人來說,孝敬父母是不難的,只限于物質上給父母買東西和給點錢,但格局不高,不能做到從精神上關心。缺少一份大愛,做不到“泛愛眾”,也沒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懷。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子女,他們對“孝”有著嚴重的缺失,導致了他們的驕縱和不負責任,沒有了最起碼的道德。所以,我們在做好孝敬父母的同時,還必須讓子女知道這也是他們必須具有的品質,讓他們承擔自己該做的一切,把“孝”這種美德傳承下去,這樣才會從小愛上升到大愛,成為一個對家庭、對社會有用的人。二是從“謹信”做起。《弟子規(guī)》作為日常生活的行為守則,無論從“列典籍、有定處”,還是“房屋清、墻壁凈”等等,都告誡我們做每件事都要僅僅有條。我以前在工作中計劃不周全,想到哪就做到哪,毫無頭緒,所以工作效率不是很高,但是通過學了《弟子規(guī)》,我就開始對教學工作、科研工作進行規(guī)劃,工作效率有了很大地提高。三是講誠信。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所以在日常工作學習中,不只聽順耳的,而是做到誠實守信。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老子也說:民之不畏,則大畏將至矣。所以作為高校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對學生要寬厚仁愛,不能一味的進行批評,而要有一定的贊賞和鼓勵,這樣才能將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二、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提高自身處事修養(yǎng)
人的一生是從學習開始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開篇即提出了以學習為樂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yǎng),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一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識可以增長才干,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因此,作為教師,我們不能覺得自己已經學完了,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進步。社會在發(fā)展,所以我們要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提高自我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向老教師學習經驗,向新同事學習新觀點,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教學工作得到更進一步地提高。同時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不僅僅停留在學習表面,還要努力將之付諸于實踐!暗茏右(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是《弟子規(guī)》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去學習、去思考、去感悟,就會明白其中的許多道理。在為人處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準則,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和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說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說出去的話,首先要講信用,不可以欺詐別人或者胡言亂語,話說得多,不如說得少,說話只要恰當,切題就行,不要花言巧語。尤其是我們面對學生,要為自己說過的話負責,所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對學生們提出的意見建議要認真研究解決,要敢于承擔責任。
三、應用中國傳統文化,教書育人全面發(fā)展
作為一個中國人不了解自己國家的文化是可恥的,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發(fā)展的進程中,不斷地有新的元素融入到我們生活中,如今許多的年輕人為了追求時尚、追求特立獨行,在人生進程中已迷失了自己。崇尚歐美、韓、日已經成為了一種風尚,現在有些年輕人能夠流利講出國外的服飾,以及飲食文化,能夠講一口流利的外語,卻對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了解不深,甚至不能流利的朗誦一篇孝經。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給后代留下了無窮無盡的精神財富,傳統文化是我們這個民族的血脈,是我們這個民族的脊梁。沒有了深厚的傳統文化,我們會變得野蠻、愚昧,缺少了對傳統的了解和認識,我們將變得淺薄、無知。
但是在年輕的中國一代中,這種傳統精神的影子越來越模糊了。提起傳統文化,我們的學生大多數沒有什么清晰的概念。通過學習傳統文化可以培養(yǎng)文化氣質,開拓學生的人生境界,并能啟悟生命的智能,發(fā)揮理性的功能。傳統文化中有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反映了中國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會中的`一些高尚品質,是應該得到繼承的。華夏文明的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有著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當今社會面臨著危機,只有傳統文化才是立于不敗的民族基石,所以我們現在仍有必要系統地將我們的傳統文化教授于學生,使學生對傳統文化產生興趣,深入了解,才能全面發(fā)展。
總之,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chuàng)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圍繞著“和”這個核心,我們進一步明確了人際和諧的五倫關系: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妻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仁、義、禮、智、信”的做人行為準則。另外就是對“孝”的理解,引申開來說,對家庭里的父母親,為人子(女)一定要盡孝道,對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要盡忠,對自己的工作崗位要盡責盡能。說實話,到學習之前,雖然心中對傳統文化有一定的認同,但是自認為自身做得還不錯,經過兩次學習,才逐步領會到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對我們每個人的教育意義有多大,傳統文化,尤其是《弟子規(guī)》的內容能夠指導我們的言行舉止、衣食住行,幫我們養(yǎng)成良好習慣,成為一個有素質有涵養(yǎng)的中國人。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當你被時代所器重時,就要擔當重任,有所作為;當你郁郁不得志時,就要甘于寂寞,不斷完善自己,修身養(yǎng)性,博聞強識。而我們作為公務人員,更要有“兼濟天下”之心,修其身,精其業(yè),善其事,做到恪盡職守、克己奉公。我們不但要力求“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更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學習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就應當將其應用在教書育人這份事業(yè)上,努力做好為祖國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身心健康的下一代這項工作。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篇2
對于傳統文化,我最開始以為就是學生時代學習的“之乎者也”,但當我真正接觸時我才感受到它的魅力之大。剛開始,看到董事長、汪總、秦總等其他各位領導學完傳統文化后的變化,我內心非常期待這次傳統文化學習的,但是呢,聽說6天的課程壓縮到4天、特別是看到作息時間表的時候,我就產生了抗拒心理,抗拒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我覺得中華傳統文化本來就博大精深,4天的時間能學到什么東西,用老師的話說就是如果把傳統文化比作一個人,那么在我看來四天的學習可能連這個人腳趾甲里面的灰都比不上;二是我覺得在科技高度發(fā)達的當今社會,花精力去學習幾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就是在浪費生命,跟不上時代潮流的步伐,只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轍。懷著較勁找茬的心態(tài)呢,我就開始了四天的培訓,但是結果卻讓我又恨又喜,恨是因為相見恨晚,喜是因為如夢初醒。四天的封閉學習使我這顆浮躁的心得到了沉淀和洗禮,也給我的心靈也帶來了很大的震撼,更重要的是讓我明白了兩點,也是我這次學習傳統文化的收獲,非常非常重要的兩點:
1、知道我以前錯哪了;
2、知道我以后怎么做了?那么先我就談談我的第一個如夢初醒:
我的第一個如夢初醒就是對孝、忠、禮的重新概念:
很多人都說孝那誰不知道啊?以前呢,我也是覺得我非常懂孝,就覺得自己挺孝順父母的,有時發(fā)工資了給爸媽打點錢,有時他們需要什么東西的時候,網上給他們一買郵回去,或者回去的時候買點吃的、用的,從小到大也非常聽我爸我媽的話,爸爸媽媽讓去干的活也都會去做,而且我這個人不抽煙,不酗酒,不賭錢,自我感覺也沒有好吃懶惰的惡習,我總覺得在同齡人中做的`挺好了。但是學習了傳統文化以后,我覺得我就是老師口中所說的那個妖怪。我想起了我20多年從來沒有給我爸我媽洗過一次腳;想起了我高中的時候,在學校打架斗毆、晚上去網吧上網玩游戲;想起了我大學時拿著父母的血汗錢渾渾噩噩的活了四年;想起了自己那第一次和我爸抬杠、吵架;想起了我媽每一次嘮叨的時候,我總是很不耐煩。從來沒有注意到我媽眼角的魚尾紋越來越深,皮膚也不再像以前一樣那么好;我爸的腰不知何時已經直不起來了,眼睛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有光芒。盡管我很不愿意承認,但是我卻不得不承認:他們真的老了。
課堂上肖老師說孝順父母就是想父母之所想,給父母之所需,所以我對孝的理解就是做好以下三點:
1、孝就是愛惜自己。古人云: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記得小時候,經常喜歡下河洗澡,因為安康河特別多,但是我媽不讓我去,只有她去河里洗衣服時才帶上我,有一次我就偷偷去了,結果第二天著涼生病了,起都起不來,整個身體都是軟的,難受的我直哭,那時我媽就做我床邊也哭,她就坐那邊哭邊說:難受也沒辦法啊,如果我能替你難受就好了。就是這句話我記得特別深。所以說身體是父母給的,不是我們自己的,那是咱們行孝的工具,如果咱們抽煙、喝酒、打架、違法犯罪、和別人生氣等等做出一些不愛護自己的身體的行為,使身體有絲毫損傷,讓父母擔心,這就是不孝。
2、孝就是養(yǎng)父母之身、父母之心、父母之志。養(yǎng)父母之身就要關心爸爸媽媽的冷暖、溫飽,要時時刻刻去關懷爸爸媽媽的身體,年紀大了所以平常要多叮嚀他們不可以吃太咸,不可以吃太油,要多吃蔬菜水果等等,每年能帶他們去醫(yī)院檢查一次身體,抽時間應該去研究一些正確的養(yǎng)生之道,讓爸爸媽媽的晚年生活可以不用藥物來度過。養(yǎng)父母之心就是恒順爸爸媽媽的心,就是要時時能夠關注到爸爸媽媽的心情,主動陪爸爸媽媽吃頓飯,做點家務事,聊聊天,讓爸爸媽媽不再為咱們操心,這就是養(yǎng)父母之心。養(yǎng)父母之志呢?就是做子女的給爸爸媽媽增添了光彩,為家族光宗耀祖,讓爸媽臉上有面子,因為在爸爸媽媽的眼中,他們一生的成就就是看見咱們有出息,這就是養(yǎng)父母之志。所以,我們在企業(yè)一定要好好上班、努力工作,只有拿到成果,才有能力養(yǎng)父母之身、之心、之志。
3、孝就是不能等。有人說,那就等我拿到成果、功成名就、衣錦還鄉(xiāng)的時候,再去孝順父母,其實不然。在我上大學時,我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協會,有一次我們社團組織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那時候因為我們社團經費不怎么多,就買了一些水果、米、面、油等日常用品去,一行三十多人就去了敬老院,最開始我以為那些都是無人贍養(yǎng)的老人,去了之在和老人交談過程中,我才發(fā)現其實他們大部分都是有兒女,但是由于兒女太忙所以只能委托敬老院,有的老人已經連續(xù)好幾年沒有看見子女。我們給老人們剝香蕉、喂水果、演節(jié)目、幫忙做飯。臨走時,那些老人們眼里含著淚花把我們送了很遠很遠,我在想他們的兒女就算是億萬富也不過如此吧,這個在我空間都有照片……所以說其實孝是隨時隨地存在著的,也許是偶爾的洗一次腳,也許是偶爾身邊陪伴的身影,也許是一個問寒問暖的電話,不見得贈與爸爸媽媽錢財萬貫就是孝順,也不見得給他們買一個幾十塊錢的小禮物就是不孝,雖然他們嘴上說亂花錢,其實他們心里是特別的高興,最重要的是我們在行動,爸爸媽媽年紀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嘮叨,但是我們千萬不要嫌他們煩躁,陪他們說說話,聊家長里短,他們會感覺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就像歌曲里唱的“我愿用我一切,換你歲月長留”,不所以留下人生的遺憾就是的孝。
有人說,你說的第二點和第三點就是自相矛盾,既說是努力工作才有能力孝養(yǎng)父母,又說是孝不能等,要多陪陪他們。其實這兩者一點也不沖突,為什么這么說呢,古話說“物極必反”,而且咱們中國的“陰陽五行說”里也特別講究的就是兩個字—平衡,這個平衡也就是所謂的道,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道,太陽東升西落也是道,火車脫離軌道就會車毀人亡,飛機脫離軌道就會迷失方向道就是在正確的道路上做正確的事,凡事都要把握一個度,所以說盡孝既要努力工作,又不能等。
那么孝、忠、禮三者又有什么關聯呢?孝道分為大、中、小三類,小孝養(yǎng)之父母,中孝報效國家,大孝敬之天地宇宙。所以在家行孝、在企業(yè)盡忠、在社會有禮,這才是所謂真正的孝道。
我的第二個如夢初醒就是對工作的重新定義:
對于剛剛畢業(yè)一年的我來說,不知何時已經忘記畢業(yè)時的豪言壯志,更在蹉跎歲月中泯滅的曾經書生意氣、揮斥方遒。記得剛進入蓮花時,自己把未來的規(guī)劃做過無數次推敲與肯定,卻從來沒有想到會被時間這個小人吞噬了一切,在我的每一個筆記本的第一頁我都會寫一句話“我不是在干工作,我是在干事業(yè)”但是結果卻恰恰相反。
我的第三個如夢初醒就是對義工的重新概念:
我的第四個如夢初醒就是對自己的重新定位:
四天的學習正本清源,智慧煥發(fā),四天的學習心懷感恩,棄惡揚善,四天的學習反躬自省,明示人生,四天的學習雖然疲憊辛苦,但是卻碩果累累。有人問我,你到底收獲了多少,其實我自己也說不清楚,我敢說的就是:知道我以前錯哪了,知道我以后怎么做了!學習完傳統文化后,我喜歡把我收獲的成果,比作紀檢委,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在以后的人生中,我所做的每一件事,在我自己的內心會給它一個最準確的判斷:它是對,還是錯。而我需要做的就是身體力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為世俗所奴役,把知道和做到之間的落差降到最低,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再次感恩企業(yè)、感恩華學恩學、感恩老師、感恩義工、感恩學長。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篇3
在兩天的學習中華傳統文化過程中,使我受益良多,也有一些感想體會。首先家和萬事興,富而不樂,貴而不安。人生最難的不是奮斗,而是抉擇。這些都在于我們每一個人的判斷力、智慧以及不斷的學習,所以人要時時地停下腳步來思考,方向是不是正確,不能在“忙、盲、!敝卸冗^。在我們的人生中,處處都充滿了抉擇,從擇食、擇言、擇業(yè)、擇偶、擇友等各方面,都需要我們要有判斷力,要有智慧,而這些都歸于我們是否學明白了,不能因為我們自己退卻的心,消極的心,壞習氣而打敗自己,福田靠心耕,量大才能福大,大舍才會有大得。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五倫八德:夫義婦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而其中,百善孝為首,我們就應該以身作則,養(yǎng)父母之身、養(yǎng)父母之心、養(yǎng)父母之志,養(yǎng)父母之慧。
人生當中有很多挑戰(zhàn),改壞習慣的過程是不斷上進的,但不是直線上升,而是總會有很多波折的曲線上升。另外“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很有道理,當我們遇到了挫折或困難,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總是怪別人,怨天尤人。在我們平常處事行事的過程中,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看看自己做的是否正確!案髯該,天心地寧;各相擇,天翻地覆”,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少說抱怨的話,多說寬容的話;少說諷刺的話,多說真誠的話;少說命令的話,多說尊重的話;少說批評的話多說鼓勵的話。家里的每個人,都做好了,那這個家自然興盛,自然和諧。
其次百善孝為先,什么是孝?如何行孝有父母去奉養(yǎng),有親爹、親娘可以叫,是一種人生的幸福,不能做“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后悔事。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故天經地義乃為孝。并且我們中國人的孝并非愚孝,舜的故事告訴我們孝敬父母,不能讓父母難受,傷心,“大杖則走,小杖則受”的心靈才是對父母真正的孝順。
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今之孝者,立身行道,而揚名于后世。
還有禮在人際關系中的運用“鞠躬”之禮,并非在于形式,而真正的是關乎行禮之人的內心是否恭謙,鞠躬之禮就是要告訴自己應該常處下,用來降服自己的傲慢之心。
有禮之人,禮可以成為他生命中的助力,而無禮的人,則是阻力!岸Y者,敬而已矣”,有禮之人,為人真誠,可以得到長輩的幫助和提攜,因為人際關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他笑,他就對你笑,你對他不友善,他也不會對你好,“而凡人之所以為人也,禮儀也”。
弟子規(guī)就是人生的交通規(guī)則,學弟子規(guī)的每一句,是學它每一句話后面的存心。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更需要努力逐步改掉壞習氣,培養(yǎng)好習慣。 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chuàng)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圍繞著“和”這個核心,我們進一步明確了人際和諧的五倫關系: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妻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仁、義、禮、智、信”的做人行為準則。另外就是對“孝”的理解,引申開來說,對家庭里的父母親,為人子(女)一定要盡孝道,對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要盡忠,對自己的工作崗位要盡責盡能。說實話,到學習之前,雖然心中對傳統文化有一定的認同,但是自認為自身做得還不錯,經過兩次學習,才逐步領會到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對我們每個人的教育意義有多大,傳統文化,尤其是《弟子規(guī)》的內容能夠指導我們的言行舉止、衣食住行,幫我們養(yǎng)成良好習慣,成為一個有素質有涵養(yǎng)的中國人。
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安居樂業(yè),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延綿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正是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作為支柱,這種文化一直貫穿于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歷程。在當今社會,物欲橫流,人們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年輕一代中尤為突出,所以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發(fā)揚傳統美德,讓仁愛、孝悌重回到我們心中,讓忠誠、守信應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們的社會安定和諧,國家興旺發(fā)達。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是《弟子規(guī)》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去學習、去思考、去感悟,就會明白其中的許多道理。在為人處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準則,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和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說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說出去的話,首先要講信用,不可以欺詐別人或者胡言亂語,話說得多,不如說得少,說話只要恰當,切題就行,不要花言巧語。尤其是作為職場中的我們。
做人要懂得感恩。對一個人而言,應該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所以《弟子規(guī)》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 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想一想這些都是我們做兒女的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沒有做到:經常會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緒帶回家,面對父母的嘮叨,覺得很煩;有時對父母的牢騷,不能很好的給予勸慰,置之不理想想自己平日對父母的關心太少了。
從校園已經走出來一段日子了,剛開始的時候,總是懷念象牙塔里的單純的美好,懷念坐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的那種如沐春風的感受,懷念著以前的一切,總是不想告訴自己要向前看,總是把自己蒙蔽在過去的生活中,不去想迎接新的生活;總是抱怨周邊的環(huán)境太過復雜,抱怨這個社會是多么的世俗,忘了繼續(xù)追尋生活的美好。生活在回憶里,痛苦在現實中。在不遇到問題的時候,充滿自信的對待一切,而在遇到真正挑戰(zhàn)的時候,既沒有小隱于野的氣魄,更沒有大隱于市的心境,也只不過是俗人一個。所以非常感謝領導們在我彷徨的時候給了我機會參加傳統文化的學習,提醒自己應該如何繼續(xù)以后的人生。 自從我自己學習傳統文化以后,就越來越感覺到這條路越走越寬廣,也希望有更多人受益。并介紹自己周圍的朋友和一些素不相識的有緣人來到國學班學習,學習的'道路還很漫長,希望大家都能夠踐行圣。
中國傳統文化給后人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古籍,光輝燦爛的思想,綿亙不絕的歷史,深邃玄奧的智慧。在這個被西方的風俗習慣及思潮日日侵擾的今天,在這個人人拜金的物欲橫流的今天,在這個良心大大地被撕咬的今天,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對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靈震撼。
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管是對歷史負責,還是對未來負責,都應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的特色,是中國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積累,是中國文化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要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整理,從中吸取精髓,使之發(fā)揚光大。
我覺得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學習會讓人受到很好的熏陶,三字經、弟子規(guī) 、論語和四書五經等等,這些古人給后人傳承下來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特別值得我們深入的學習和思考,那些文人墨客的為人之道也早已給我們以證實。人的道德必然與他的成功與否有著密切的關系,客觀事實的規(guī)律是不能人為的改變它的運作。我們作為教師,教書育人的前提,就要讓孩子先學會做人,然后再做事,萬事德為先,一個人有了良好的品德,才會在學習和工作中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認可。因此,我覺得:現在的中小學幼兒園也應該把這些傳統文化載入課程,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學習,真正讓下一代從中悟出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時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育人者,承擔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光榮職責。教師的儀容、表情、舉止、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都成為學生和社會的楷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那會影響到學生。
通過學習,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我要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有價值的內容,用來把今天的工作做得更好,實現它的現代價值。又如,在我們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難免有不同的沖突,但是對任何事情,我們要有這樣的心態(tài),“退一步海闊天空!币苍S事情就會是另一種結果,無論在家中還是在單位,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做到:各自責,天清地寧。各自從自己身上找到不足,那我們將生活在一片寬闊寧靜的天空下,何樂而不為?因此,我將從已做起,發(fā)揚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美德!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篇4
從一三年開始,也就是癸巳年,筆者開始接觸傳統文化,起初因為對佛學感興趣,把基本的幾部佛經讀完,然后被《藥師經》中的東方世界吸引,經常反復誦讀體悟,感悟出生命中很多奇妙又無法解釋的現象和佛理。
筆者帶著佛經中的疑問進而對中醫(y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看傳統醫(yī)書時,頓時對中醫(yī)養(yǎng)生的神秘震撼,為了更深入地了解生命的規(guī)律,進而開始接觸并學習有關命理方面的傳統文化。
經過三年的學習實踐,發(fā)現各種術數書中有很多思想觀點以及結論并不能讓人完全信服,為了找到可靠的證據說服自己,繼而翻閱過很多關于原始五行解說的書籍,發(fā)現古人對天文方面的研究成果竟然與當今的天文學成就高度吻合,驚嘆之余,為了弄明白古人是怎樣發(fā)現日月星辰運轉規(guī)律對生命產生影響的奧秘,看了很多傳統書籍,雖然沒能找到合適的解釋,但是發(fā)現,從魏晉以后隋唐以前有一種外來學說被吸收進來,那就是古巴比倫的星座文化。
我離開了對傳統文化的學習,進入了西方世界的星座學說,不同的文明帶給人不同的文化體驗,兩河流域的傳統文化也很精彩,西方文化的直觀表述加之從東方傳統文化中汲取的營養(yǎng)讓我很快學會了繪制星盤并對星盤進行解讀,對于同一個人的生命歷程,用東方傳統文化衍化和用西方星座文化解讀的結果竟然高度相似,當然側重有所不同,那就是,東方重客觀體用,西方重自我感受,讓我瞬間化解了學習傳統文化中產生的很多疑問。
于是筆者又返回到傳統文化的學習當中,逐漸清晰的生命畫面出現在眼前,這種感覺就像我們平時看三維立體畫一樣,瞬間突顯出來,結構嚴謹,無懈可擊,只要不過多的注重某些細節(jié),始終會保持全局的完整,然而,這個結果卻令筆者更加迷茫了,為什么會這樣?
宇宙中存在了何種能量在操控著萬事萬物的規(guī)律?這種規(guī)律象征始終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自從新冠疫情開始,筆者開始對道家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筆者放棄了其他自媒體平臺中財經領域和星座領域的創(chuàng)作,3月22日正是甲子日,也是一個新的開始,筆者注冊百家號成功通過,開始發(fā)表了第一篇文章《老子的道德經說了個什么道》并開始體悟老子的思想。
這就是筆者八年來學習傳統文化走過的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學習傳統文化的微小心得,希望能夠對想要學習或是正在學習傳統文化的朋友有一點幫助。
首先,您學習傳統文化想解決什么問題?如果您僅僅是因為國學熱,想要弘揚傳統文化,那么很難深入到傳統文化的學習當中去,還會感覺枯燥乏味,并堅持不了多久。因為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有目標,有追求,不斷地發(fā)現問題,才能順其自然地把自己代入到傳統文化的玄妙之中。
傳統文化并不都是精華的傳承,其中,也有很多讓我們感到困惑的觀念,也會遇到古人有意無意間挖的陷阱,如果把這些當成糟粕,那么您會少走很多彎路,如果把這些當成經驗去實踐,您將學會更多識別真?zhèn)魏团莱鱿葳宓募寄堋?/p>
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精華與糟粕的共同存在,在老子看來是自然現象,對于我們來說都會有用,但非只有好作用。
如果您對傳統文化有著很大的興趣,筆者的觀點是最好讀原著,不加任何注釋的那種。您可以看一下筆者百家號中對《道德經》的體悟,也許你會嗤之以鼻或者咯咯大笑,甚至筆者寫完后過段時間再讀也會深感膚淺,即使這樣,絲毫不會改變筆者對《道德經》的繼續(xù)體悟。雖然幼稚,甚至體悟出的涵義距離《道德經》原著思想已經十萬八千里,但這就是我當時的真實體悟,這就是學習的過程,把別人的解讀臨摹得再好,終究不是最真實的自己,我們尋找的是自己生命中的需要而不是和自己玩皮影戲。
如果我們一味的閱讀傳統經典,甚至可以背誦,但是從來不用,那就毫無意義。如果想學習傳統文化中的玄妙之處,就不應該只停留在理論研究上,一定要用,要實踐。只有這樣,才能感悟出古人的大智慧。
無論學習哪方面的傳統文化,保有認真求實精神顯得非常必要,但前提是得學會挑選書籍。比如專注中醫(yī)術數類,那就從基礎開始看起,循著問題找書,不要隨著興趣寬泛涉獵,集中精力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才能得到真實可靠的證據,畢竟中華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傳統書籍汗牛充棟,我們真的沒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把所有書統統看完。
當今社會發(fā)展越來越快,文明程度越來越高,在這個相對自由的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下,越來越多的世人厭倦了外在物質享受,逐漸追尋內在精神滿足,對傳統文化的熱情越來越高,但在學習、傳承、弘揚傳統文化過程中,也會或多或少的進入很多思想以及認識上的誤區(qū)。
由興趣引導進入傳統文化的學習,了解之初,難免會對古人及其思想或者某種信仰產生崇拜心理,而盲目相信其中的思想表現出的大智慧,也難免會主觀片面的夸大某派賢人、某種術數、某種信仰在傳承過程中產生的真實作用,從而極度主觀的評價這些內容,對自己正確認識傳統文化產生過多干擾,以及屏蔽了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應該持有的懷疑精神,那么這樣就會產生迷信思想,所以對初學者來說擺正自己的價值觀和認識論很重要。
文明是文化的體現,文化是文明的傳承,每個歷史時期都有進步的思想,同時也有糟粕的經驗,我們不能把古人失敗的經驗當成認識事物的法寶,更不能錯誤的認識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所以掌握古人思想是我們學習的重點。
在閱讀傳統經典書籍時,筆者再次建議最好閱讀古人的原著,而不是后人對原著的注疏。因為后人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帶有自己的思想對原著進行解釋,難免會遵循歷史規(guī)律偏離原著思想,我們需要的是自然規(guī)律而不是社會經驗。
有人說,閱讀原著時由于自己認知限制,會偏移古人的邏輯和思想太多得不到真實解釋,那也不能因噎廢食,畢竟這是一條自我體悟之路,他人愛莫能助,也是一條必經之路,這種最膚淺的解讀,是您此時此刻的體悟,不受任何解釋的`擾亂,是內心對自然規(guī)律的體驗,即使前人的解釋非常完美,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借鑒但不能接受,除非我們有了自己的思想認識,因為只有自己的思想認識才可以影響甚至改變我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我們不能失去寶貴的自我思考能力。
但是在自己理解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講不通的地方,這很正常,畢竟有些經典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更何況有些經典已經被后人篡改,但不要懷疑自己的理解能力,也不要為了把經典思想講通,而把很多風牛馬不相及的東西硬生生的安放在原著之上,這樣會把我們應該面對的問題錯誤的解決掉,從而失去原著真實思想浮現出來的機會,所以不要為了自圓其說而生搬硬套,這樣的解讀既不符合原著思想,還會違背學習傳統文化的初衷。
不要過度糾結某句話,甚至某個漢字的解讀之上,每個漢字可以解釋出多種涵義,但是經典之所以傳承至今,不是因為深奧而是因為古人認識事物的正確思想,如果實在無法解釋某個字或者某句話時,那么就放過,當做完通篇理解,基本可以體會出古人思想時,您會發(fā)現,那些不懂的字和句子已經不再重要,因為我們需要的是基本思想而不是古人經驗的制作過程,有時候我們根本就沒能讀懂一本經典,但只要弄明白經典中的邏輯思想,也算是一種進步,畢竟我們不是專門研究傳統文化的專家。
當我們學習傳統文化逐漸深入的時候,要培養(yǎng)出學習傳統文化的基本態(tài)度:既不能全盤吸收,也不能全盤否定,辯證取舍。如果認為傳統文化全部是智慧精華的人,那么他就是在迷信,如果認為傳統文化全是愚民思想和糟粕的人,甚至為了驗證西方文化先進性而學習傳統文化的人,那么他就是無知,這些態(tài)度都不應該出現在一個善于學習傳統文化的人身上。
我們無論是對待傳統文化還是對待西方文化,即不能全盤吸收、也不能抵制拋棄。每一種文明都會有相應的文化傳承,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獨特魅力所在。晚清名臣張之洞在《勸學篇》中闡述過“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封建禮教影響下的先人尚且能夠以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我們作為地球村的村民更應該放下偏執(zhí)。
所以任何文化中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我們需要做到的就是權衡利弊,吸收實踐發(fā)揚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了解總結轉化糟粕的傳統文化。這就是我們學習對待傳統文化的基本態(tài)度。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以后筆者會與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學習傳統文化的方法,不足之處請朋友們多多指教。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篇5
聽完馬主任的講課后,讓我受益匪淺,尤其是在講到《弟子規(guī)》《入則孝》這一篇時,我不禁深感慚愧,我能為父母做到的卻很少,真是太不孝了,當父母多嘮叨幾句時“氣涼了,多穿點衣服,別感冒了”我會很不耐煩的回答知道了。殊不知父母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
我們的父母為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感恩之心去安慰。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該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于衷,甚至怨氣連天
孝敬父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從呱呱墜地的那時起,父母便給予了我們愛,在愛的哺育下,成長,成才。這份愛是我們必須回報的,孝敬父母是我們應該做的,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兒女做的很不雅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從不關心體貼父母,甚至有些子女從不記得父母的生日及其愛好,他們的行為的確令人有些傷痛,孝敬父母其實很簡單,一句虛寒問暖的問候,當父母身處困境時,應鼓勵他們。當他們摔倒在地上時,用雙手親切的扶起。當父母忙碌時,應主動幫助他們,去幫他們分解壓力;當父母心灰意冷時,應勸告他們應鼓起勇氣去面對。生活本應該是這樣,許多事是無法改變的。父母是我們生活的一半,如果父母是一朵荷葉,那么荷葉里包裹的便是我們,我們應該孝敬父母,用真誠而又熱情的愛去孝敬他們。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做為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為如此才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fā)現自己是多么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我相信,只要我們對父母擁有一顆感恩之心,我們就一定能做得更好。雖然我們?yōu)楦改缸龅氖虑楹苄,但父母一定能感受到我們對他們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愛與感恩。定會被我們的感恩行為所感動。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民族歷史的佳話。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去感化父母,孝順父母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孝敬我們的長輩。讓我們對著爸爸媽媽大聲說: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愛你們!
孝心無價,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fā)揚光大。
經過為期三天的傳統文化培訓,使我的心靈受到了一次深度的洗禮。無論是蔡禮旭老師、鐘茂森博士的"孝"主題講座,還是肖陳穎老師的運用弟子規(guī)來教育感化學生,無不使我受到深深的震撼,心靈得到了凈化,心境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也讓我在聽講座的同時,一遍遍的反思自己的日常言行和教育理念,不禁感到深深的汗顏。
在幾位名師的講座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肖陳穎老師的《愛心伴孩子成長》專題講座。肖老師親切、大方,還有那發(fā)自內心的迷人微笑一下子把我?guī)肓怂闹v述中。肖老師體態(tài)優(yōu)美,語言流暢,講話速度比起一般語速要慢些,卻顯得更加穩(wěn)重,臉上始終面帶笑容,讓聽課的人心里很舒服,當時我就在想,如果我們這樣面帶笑容上課,學生一定也會感覺上課是種享受吧。
肖陳穎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率先用《弟子規(guī)》教學法,喚醒了孩子們心中的愛與感恩,使得孩子們的道德素質與學習成績有了大幅度提高。雖然肖陳穎老師講述的是如何用弟子規(guī)來教育小孩子的事情,但是在聽了講座,重新拜讀了國學經典《弟子規(guī)》之后,引發(fā)了我作為一個女兒,一個老師的深刻的反思。
傳統文化經典弟子規(guī)總序開篇是這樣教育我們的: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它從人之根本出發(fā),教育我們要從這幾個方面對自身進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說做人首先要心中有愛,要孝敬父母。一個人如果連對他有養(yǎng)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話,那么他就喪失了做人的根本,對長輩、對領導、對同事、對兄長、對朋友就更談不上發(fā)自內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難得到認同。百善孝為先。行孝是為人子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實孝,卻不曾注重細小。而《弟子規(guī)》恰恰就告訴我們行孝必須從細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時之念想。
“恩欲報,怨欲忘,抱怨短,報恩長!边@些足以讓我心悅誠服,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薄兜茏右(guī)》讓我們知道感恩。感恩給我們生命的人、感恩給我們知識的人、感恩給我們衣食的人、感恩給我們住所的人、感恩曾經批評過我們的人。將別人的愛永記于心,把別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動別人。讀了《弟子規(guī)》之后,我才發(fā)現,以前自己習以為;蜃约赫J為對的言行,原來都這樣或那樣地存在著不足。
肖老師說,教育者必先受教育。這話真是一點也不錯。尤其是現代社會中快速的節(jié)奏和浮躁的氛圍,不僅讓學生也讓我們老師內心不再是那么沉靜。尤其是在中職學校中任教,由于學生生源的特殊性,學生的學習成績參差不齊,課堂秩序不盡如人意。但這不能成為我們忽視學生成長和在教學工作中懈怠的借口。我原來在教學中總是容易“三分鐘熱度”,在剛開始的時候信心滿滿,干勁十足,但時間長了,當學生的成績還是沒有起色的時候,就會心生懈怠,只重視學習程度好的學生。做班主任工作時,一開始也是苦口婆心,諄諄教導,但當學生一再犯錯時就容易失去耐心!胺彩侨,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我現在明白了,我就是缺乏對學生的一份真正的愛心。沒有對學生一視同仁,沒有把學生真正當作自己的孩子。而且只注重對學生智育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對學生品行道德的教育。今后我一定要在這一方面努力改進,因材施教,發(fā)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自信的不斷成長!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既然認識到在現代的家庭教育中缺少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這一方面,就應該從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做起,以便讓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在走上社會后,不會因為道德的缺失而遭受挫折和失敗。我也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的傳統文化教育,在學習了弟子規(guī)后,我就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在正確理解古老地中華文化的基礎上,將這塊文化瑰寶傳承下去。就像肖老師說的,教育學生最有效的就是:以身作則。從我們班級教育的一點一滴做起,幫助每一位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做人,只有將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來,一個擁有謙虛恭敬仁慈博愛的心的人,才會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敗之地。
我相信,在傳統文化教育的影響下,只要我們用心、用行動去做每一件事,不僅僅能讓我們的生活幸福,最重要的是作為教師的我們會培育出許多有幸福感的孩子。而培育出有幸福感的孩子才是我們教育的最大成功。讓我們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做一個真正幸福的教師,讓我們把所教的每一個孩子都培育成幸福的孩子!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篇6
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對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靈震撼。在現代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的社會里,人們已經淡忘了中國五千年總結下來的文化,個人的金錢欲望和享受的生活狀態(tài)占據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在這個人人拜金的物欲橫流的今天,傳統的優(yōu)良的東西,漸漸被大家覺得稀奇了。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的特色,是中國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積累,是中國文化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五倫八德:夫義婦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而其中,百善孝為首,我們就應該以身作則,養(yǎng)父母之身、養(yǎng)父母之心、養(yǎng)父母之志,養(yǎng)父母之慧。
人生當中有很多挑戰(zhàn),改壞習慣的過程是不斷上進的,但不是直線上升,而是總會有很多波折的曲線上升。在我們平常處事行事的過程中,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看看自己做的是否正確。“各自擇,天心地寧;各相擇,天翻地覆”,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少說抱怨的話,多說寬容的話;少說諷刺的話,多說真誠的話;少說命令的話,多說尊重的話;少說批評的話多說鼓勵的話。家里的每個人,都做好了,那這個家自然興盛,自然和諧,兒行千里,母擔憂,記得懷揣著入學通知書的離家時候,母親很早在起床為我煮餃子,之后母親流著淚和父親把我送到車站,一直到現在每次離家的時候父母還以一樣的為送行,每次打電話的時候都要囑咐一句,在外邊要照顧好自己,什么事情多想一想,我叩首,再道一聲:“感恩的父母!”
在我們的人生中,處處都充滿了抉擇,從擇食、擇言、擇業(yè)、擇偶、擇友等各方面,都需要我們要有判斷力,要有智慧,而這些都歸于我們是否學明白了,不能因為我們自己退卻的心,消極的心,壞習氣而打敗自己,福田靠心耕,量大才能福大,大舍才會有大得。通過學習,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我要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有價值的內容,用來把今天的工作做得更好,實現它的現代價值。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課程心得《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結束了。楊老師的《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結束了。在這學期的日子里,楊老師和我們一起走過了這段中國傳統文化的日子,讓我們有點依依不舍,不愿和《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說再見。
首先《中國傳統文化概論》在楊老師的講解下,講的非常生動有趣。特別是楊老師的淵博知識、誨人不倦的態(tài)度,非凡的談吐,征服了我們。向我們傳授了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習得了傳統文化的精要。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從物態(tài)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思想文化四個方面,對中國傳統文化做出了全面介紹,詳細的介紹了中國古代的哲學、宗教、科技、文學、藝術、史學、民間習俗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這和我所認識的中國傳統文化不同,以前只是認為精神方面的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但是我現在知道了中國傳統文化不止表現在這方面,還包括更多的東西:科技、文化典籍、宗教、教育、藝術、文學等等眾多的東西。比如人的衣食住行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即飲食文化、衣飾文化、建筑文化、交通文化。這些都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總之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傳統文化以其豐富多彩,博大精深;兼收并蓄,融會貫通的成就和特點,使《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的設置更加有必要。它使我們更加深層次的認識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更加的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它有助于我們青年大學生認識國家民族的歷史文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我們國家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具于以上《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的基本內容和總要意義,我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的課程設置,應該讓更多的'院校專業(yè)設置,讓更多的大學生認識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培養(yǎng)我們的文化素質。特別是在物質生產和科學技術水平發(fā)展的情況下,在西方思想的泛濫下,我們每一個國人都應該熟知中國傳統文化。因為它是中國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東西,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具有重要的價值取向的作用。只有熱愛中國文化,才能是國人更加自豪,才能使國家立于民族之林,才能在現代中生存。
特別是在近年來,興起的中國熱,就足以說明這個問題。當西方的發(fā)展進行到死胡同的時候,他們開始向這個東方,東方的中國尋求解決的道路。原因就在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特別是他的實事求是,知行合一,知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義思想;“治世不一道,變過不必法古”的變革精神;民為邦本,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和人道主義精神;有奮發(fā)圖強的鍥而不舍精神;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社會責任感,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情操《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總之向我們傳授了太多的中國最重要的東西,值得我們回味與思考。
因此,我們要主動、積極地閱讀文化典籍,欣賞文學作品,考察文物古跡,真正了解我們的先人留給我們的遺產,將文化精華化為我們的良知、理性、美感等主體存在的一部分。還應該在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價值判斷、文化心理中自覺以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標準要求自己,做適應時代發(fā)展需要、積極弘揚民族文化、寬厚仁愛、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中國人。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篇7
4月21日—24日,濟寧市第一期國學經典教育導師培訓,在濟寧教育學院舉行。我有幸成為第一批學員,參加了為期兩天半的培訓,受益匪淺。
在緊張的兩天半的培訓中,共聽報告五場,深深被精當的講解折服。盡管我有很多的內容聽得一字半解,但是講解教授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激勵并鼓舞著我。給我們授課的這五位教師,平均年齡都在75歲以上,但是他們的講解是那樣的激情四射,時而引經據典,時而直接現實,他們真的是在用自己的生命講課,用自己的'生命體驗詮釋著傳統經典文化。他們盡管年齡都很大,但是他們的精神都很好,真的是精神矍鑠,神采飛揚。中央民族大學的牟鐘鑒教授和曲阜師范大學大學的駱承彬教授不僅自己年齡大,而且還有一個高壽的母親。說來話巧,一個102歲,一個106歲,都是在去年的時候“壽終正寢”,留下了二老“孝”的佳話。
我們培訓的是傳統文化,我在想,或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滋養(yǎng),造就了二老良好的心態(tài)和強健的體魄。中國的傳統文化難道有這么強的魔力?亦或是其他的原因。在不同的培訓場合,我也聽說91歲的老教授講課的講義是用小楷字體的功力打造,而在授課的現場侃侃而談,這就不能不說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我想到了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也是非常的高壽,我不知道長壽的秘訣在哪里?
通過這幾天的培訓,我明白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在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一種德性文化,告訴人們做人的道理,教人求真向善,叫人內心平靜。人內心平靜了,達到了一種體內外的平衡,人就會心情愉悅,充實樂觀。我想,在社會發(fā)展到目前的程度下,重新弘揚傳統文化,這說明傳統文化的德性在目前的卻需要,只有通過這種深入中國人骨髓里的文化基因,才能夠夠拯救中國的現實,達到一種理性的和諧!
回想專家的授課,猶如響徹在兩耳的陣陣東風,又猶如沁人心脾的汩汩清泉,給人以無盡的精神洗禮。面對現實,又感覺差距甚遠。也許這種從骨子里拯救國人素質的明智之舉要從娃娃入手,從中國這束希望之花的根部抓起,才會抓出收獲?期待花朵明天的輝煌與明艷的!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篇8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用之于企業(yè)則寓意著“基業(yè)長青”。如何實現公司的永續(xù)經營和基業(yè)長青?只有靠文化。三流企業(yè)賣產品,二流企業(yè)賣服務,一流企業(yè)賣文化。在當今世界逐漸趨向一體化的背景下,產品、技術、服務、品質等都將走向國際化,唯獨公司個性鮮明的企業(yè)文化不會被同化。企業(yè)文化對公司長期經營業(yè)績的提高具有直接的促進作用。一個企業(yè)要想發(fā)展壯大并走向繁榮,首先必須擁有一套完整的理念作為一切政策和行動的準則。
企業(yè)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組成,如果把公司的企業(yè)文化比作一顆大樹,則精神文化就是大樹之根,制度文化就是大樹的樹干,行為文化就是大樹的樹枝,物質文化就是大樹的樹葉,而大樹結出的碩果則是公司的業(yè)績。企業(yè)文化從本質上體現出公司領導人的價值觀和精神追求,精神文化是企業(yè)文化的精髓和歸宿,它包含核心理念(公司愿景、公司使命、公司精神、公司核心價值觀)和基本理念(經營理念、管理理念)二個方面的內容。
其中公司愿景指明了公司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公司使命指出了公司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公司精神展現了職員工做事做人的心理模式,公司核心價值觀規(guī)范了職員工做事做人的基本準則,經營理念表明了公司在未來三、五年的經營戰(zhàn)略、經營思路、業(yè)務模式等,管理理念向全體職員工昭示了公司在管理過程中所秉持的關于人才、領導、團隊、制度、溝通、員工成長等方面的'基本理念和原則,這些對公司的長遠穩(wěn)定與發(fā)展非常重要。
而中國傳統文化在營造與構建公司企業(yè)文化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助推作用。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儒、道、釋(佛)三家的思想與文化體系,三家的道德觀都以“孝悌”、“忠恕”為理論中心和精神旨歸,從而延伸出人與人及人與社會之間基本的倫理觀念和道德準則。因為它們都是從基本的人性出發(fā)去考慮與解決問題,所以,對公司的企業(yè)文化、員工激勵、管理藝術、價值理念體系、管控適度的制度體系、團隊績效、心智模式、用人標準、管理思維與境界等的建設、改善與提高具有現實的促進作用。
比如中國傳統文化對改善管理者的心智模式與管理境界具有現實意義,公司的中高層管理者是公司管理成功的關鍵,他們的管理境界、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公司適格人才的培養(yǎng),也必將影響公司的業(yè)績!靶愿駴Q定命運,氣度影響格局”,比如一個思想與心胸狹隘的管理者是很難培養(yǎng)出知識、技能與心態(tài)俱佳的部屬,更不可能在選人、用人、育人與留人方面培養(yǎng)與使用“德才兼?zhèn)洹钡囊涣魅瞬,長此以往,勢必影響到團隊、部門和公司的業(yè)績。因為不能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優(yōu)秀的人才如果不能給其用武之地就會流失并成為競爭對手。而中國傳統文化在提高管理者的管理境界方面提供了借鑒,如其主張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等思想與主張,都要求管理者須以身作則,成為部門人員的導師以“包容萬物”的良性心態(tài)去教化和感化員工使之成為公司需要的人才,優(yōu)秀的管理者要具備把頑劣之徒變成優(yōu)秀人才的信心、耐心、能力和勇氣。同時,優(yōu)秀的管理者也必須是有信仰的,要把對公司的責任、信念與追求成功的渴望變成自己的信仰,向員工灌輸與宣導公司發(fā)展與成功的信心、理念與價值觀,要對全體職員工進行徹底的“洗臉、、洗手”,“洗臉”要求管理者身為公司的一員,必須帶頭帶領員工維護公司的榮譽與形象;“”要求管理者必須帶頭帶領員工接受、融入、遵循并堅信公司的企業(yè)文化及核心價值觀;“洗手”要求管理者必須堅持并做到兩袖清風、先公后私,不因私廢公。這樣,才能團結并引領全體職員工成為對公司忠誠、負責、奉獻的有用之才!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文化對公司的發(fā)展具有現實意義,需要引起公司各級管理者的重視,計劃針對公司各層次的管理者及職員工開展培訓,對于中高層管理者開展專門培訓課程,主要培訓中國傳統文化對企業(yè)管理的作用,以改善其心智模式,提高其管理境界與管理水平;對基層人員主要加強《弟子規(guī)》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導與熏陶,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其做人做事的責任心與道德觀念。
以上,就是我在參加中國傳統文化培訓后一點不成熟的思考,敬請批評指正,謝謝!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篇9
本人通過參加這次教師網絡研修培訓,收獲很多體會深刻。
網絡學習最大的特點是教師能根據自身發(fā)展需要進行選擇性地學習。在網絡社會中,人的學歷已不顯得多么重要,替代的是人的學術水平和真實本領。一個人在工作之余要不斷地了解新技術,掌握新技術,網絡社會需要的是有多個學位、多張資質證書的人才。
網絡學習還有一個特點是每個學員能與優(yōu)秀教師開展互動。通過發(fā)帖提問能和各位優(yōu)秀的教師一起探討教學方面的問題,受益匪淺。
一、深入挖掘教材,感受傳統文化精髓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知識點都是經過精心選擇的,特別是那些文質兼美的經典性教材文本都是人類優(yōu)秀思想文化的結晶,我們要深入挖掘其中有關傳統文化的因子,以此教育學生,使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都有所變化。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課文的題解、注釋、分析、比較和師生討論等方式把課文理解的重心轉移到文學、文化觀念與文化教育上來,在文化傳統、思想道德、民族心理、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等更深層次上尋求文化的審視點,傳承課文中的文化特質,進而挖掘作品內在的思想和趣味。
我們可以看到所選教材是一個最好進行傳統文化滲透教育的載體,深入挖掘所選教材的這一功能,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傳統文化精髓。
二、營造課堂文化氛圍,接受傳統文化熏陶
教師一定要樹立語文課堂是弘揚傳統文化主陣地的思想觀念。只有這樣,才能從思想上重視“傳統文化”的教學。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后,中學語文學科,在“三維目標”的教學要求下,不管是“必修課”還是“選修課”,都注重“閱讀鑒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等內容和形式。在教材的編排上,把“古典傳統文化”和“名著名篇”放在突出的地位。筆者認為,編者的意圖就是讓我們在思想意識上重視“傳統文化”的教學。
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若能把有關“傳統文化內容”分類歸納在一起,然后有目的.地進行地重點講解。這樣處理,有助于解決在傳授傳統文化時容量不足的問題,也能使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傳揚傳統文化的主陣地。比如學習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可以通過讓學生體會作者“回歸田園之初激動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來理解作者“厭惡官場,向往田園”的人生追求。當然,也要讓學生理解作者這種“厭惡官場,向往田園”的人生追求,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有積極意義的。作者不是消極地回避社會現實,而是采取了一種有積極意義的高境界的“人生定位”方式。
三、充分利用古詩文教學加強優(yōu)秀傳統文化熏陶
中學課本中的古詩文,幾乎遍涉歷代經典。從先秦諸子到明清散文,從《詩經》到唐詩宋詞元曲……雖然選錄的只是浩瀚文學海洋中的點滴,卻能飲到中華文化之一瓢。所以,巧妙利用這些古詩詞,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傳統文化意識,而誦讀則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誦讀就是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有節(jié)奏地讀出作品的獨特神韻。它對于理解和繼承優(yōu)秀文化,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昂脮粎挵倩刈x,熟讀深思子自知”;“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些古語分別從深度和廣度上強調量的積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讀,才能自悟其義;只有廣讀,博采眾家之長,才能下筆如有神;也只有這樣,才能傳承文化經典。在平時教學中,采用多種方式,如自由誦讀,朗誦會,演講比賽等,讓學生咀嚼體悟,自然就潤養(yǎng)身心,化育靈魂,鑄造人格的支柱,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精髓也就在無形中得以傳承。
四、利用傳統節(jié)日,弘揚漢民族文化
中華傳統與生活密不可分,凡是有人類活動的地方就有語文的存在。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時,有很多被時代、社會、學校所忽視和遺忘的東西,這恰恰是我們要抓住的契機。我們可以利用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學。傳統節(jié)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可以利用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佳節(jié)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比如九月開學不久就是中秋節(jié)?梢宰寣W生利用課外時間收集有關月亮的古詩文,用一節(jié)專題課進行賞月品詩,接受一次優(yōu)美詩文的熏陶;并讓每位學生寄一張賀卡給父母,讓他們懂得感恩,理解象征合家團聚與和美的時刻的中秋節(jié)的內涵。
再如,端午節(jié)到來之際,讓學生搜集資料,介紹端午節(jié)的來歷,摘選屈原詩歌誦讀,舉行紀念屈原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積極進取、追求真理、奮發(fā)學習的精神;清明節(jié)組織學生到烈士陵園緬懷先烈,學習先烈們舍生取義的英雄事跡和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迎新春活動,學生自帶筆墨紙張,為學;虬嗉、家庭寫一副春聯……這樣可以把訓練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拓展思維自然地融入到傳統節(jié)日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興趣。
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擔負起歷史的使命和時代所賦予我們的責任,在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加強傳統文化教學分量,將其蘊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滲透到學生心靈深處,讓他們真正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營養(yǎng),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全面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篇10
今年這個元旦是我生命中過得最有意義的一個元旦。
因為我有幸和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一起歡聚一堂,共同聆聽許昌市傳統文化企業(yè)家公益講座。我把我這兩天的筆記稍作整理,和大家一起分享。非常感恩本次講座給我提供一個學習滋養(yǎng)凈化心靈的機會。
本次講座共三天。大會要求我們早上七點半進會場。當我和尚阿姨一起來到會場時,看見大門口站了兩排禮儀先生、迎賓小姐鞠躬向大家問好時,那種溫馨的氣氛讓人感覺特別親切,一下覺得距離拉近了很多,有種回到家的感覺。
我們四百多人分了五組在輔導員的帶領下分組依次秩序井然的走入會場,年輕人非常自覺地退到長者后面讓年長者走在隊伍的前面。
進入會場,每個座位上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弟子規(guī)》。大會在國歌聲中拉開了序幕。我們早上第一件事是拜孔夫子,晨讀《弟子規(guī)》。拜完孔夫子后,我們手捧著愛心人士捐贈的《弟子規(guī)》,在禮儀老師的帶領下大聲齊讀。接下來我們又聆聽了景國成老師、許強老師、王春來老師、莊汝偉老師、張衛(wèi)社老師、程志杰老師、何依依老師、王竑锜老師為大家?guī)淼木恃葜v。
景國成老師圍繞言傳身教展開話題,告訴家長朋友一定要注意自己身上的小細節(jié),大人先學怎樣做人,孩子自然會效仿你的行為。許強老師通過自身體會告訴大家人活一世,兩件事不能等,行孝不能等,行善不能等。王春來老師告訴大家一個樸實的道理,人生最大的價值在于付出。只所以他能照顧癱瘓的父母十二年,工作之余還寫書,是因為他想讓父母開心,讓父母為他的成功而感到驕傲和自豪,他的孝心給他精神上的動力,成就他事業(yè)上的成功,他說孝心是兒女成就事業(yè)的偉大動力這話一點沒錯,因為我和他有著相似的經歷,他的整場報告讓我淚流滿面,泣不成聲。我所有的委屈、抱怨在淚水中化為烏有,比起他的所作所為,我真的差的太遠了。
莊汝偉老師教會大家用賞識、經典、音樂去教育孩子,讓孩子生活在愛的世界里,一定讓孩子學會從小干家務,這樣做對培養(yǎng)孩子責任心、感恩心、都有莫大的好處,同時要養(yǎng)成終生學習的好習慣,終身學習對一個人學習成長都有很大幫助,能借鑒別人好的東西拿來用到生活當中提升自己,同時家長要注意把培養(yǎng)孩子的道德品德放在首位、同時要去磨練孩子的意志、開闊孩子的胸懷、提升孩子的氣概。
所有老師們的話題都是圍繞愛展開,幾位老師的心得分享字字句句都讓我深深感受到“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大會為每一位學員提供一份免費的午餐,由義工老師發(fā)給我們,大家要念了感恩詞才可以開始吃飯。義工老師手拿垃圾袋在過道來回走動收集垃圾,大家都很自覺,沒有人往地上亂扔垃圾。飯后還有水果供應大家享用。一天的課程結束后,大家排著隊井然有序地離開會場。
會場中有很多感人的事跡讓我們一次又一次流下了眼淚。大會進場預備組是最后進場的,隊伍當中有很多老人在寒風中站了將近一個小時才進場,為了維護公共秩序,他們無怨無悔,毫無怨言。
我身邊是一位來自登封的朋友,他開了一家飯店,為了聽講座,飯店都關門了,他說生意停了沒關系,錢可以再掙,但是學習傳統文化這個講座不是天天都有,言語中我聽出他非常珍惜這個聽課機會。
當我聽說我們的義工把大家吃剩下的飯盒米粒集中在一起吃下去,工作人員把飯塞到她手里她都不舍得吃,還說這些飯都是人家有愛心的人捐錢買的,扔了多可惜啊!我聽到這些話時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淚水順著臉頰嘩嘩地流下來。多么樸實的義工,多么純凈的心靈!
第二天下午的互動活動中,大會宣布要給出生在一月份的學員過生日,工作人員為過生日的學員買了一個三層的生日蛋糕,有十位學員被請到臺上和大家一起慶祝生日,其中也有莊汝偉老師。每個人都說了一些感恩父母的話,當莊汝偉老師和大家分享時,話沒出口就開始不停地擦拭眼淚,莊老師告訴大家她的婆婆前幾天去世了,臨終前她正在廈門電視臺做錄節(jié)目前的準備工作,接到電話連夜坐飛機趕回來見老人最后一面,接著又忍著淚水趕快飛到廈門電視臺如期錄制節(jié)目,做到了忠孝兩全。接下來莊老師當著大家的.面給她父母和天下所有父母磕了三個頭,當莊老師站起身來時已經哽咽地說不出話了,她的舉動感動了在場的很多人。有一位老師在分享時說莊老師母親說她如果聽說她的女兒不敬公婆就不許她回娘家。莊老師的父親我見過,五年前的十一,在老干部活動中心的門前舉辦攝影展,我和女兒剛好路過駐足觀看,不經意間發(fā)現有位穿風衣的高個子老人給我和女兒拍照,就走過去想看看相片,沒想到他爽快地說:“走,咱去南悟真照相館把相片洗出來送給你們!闭f完他上了一輛紅色的汽車,開的很慢在前面帶路,我騎自行車帶著女兒跟在后面,走到照相館門前他把車停好,在門口等我,然后讓我選我的相片,他給我們共照了三張相片,相片很快洗出來了,我們一起出來在貴賓樓門口他給我們照了一張合影,然后問我是不是也是攝影愛好者,他說我看你看作品時特專注,所以就把那一瞬間抓拍下來了,他說我姓莊,你以后要是有需要可以來找我,告訴我他家的住址。后來我聽別人說他是老年攝影協會的莊主席,就在兩個月前,我才知道他就是莊汝偉老師的父親,莊汝偉老師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我一點都不感到奇怪,有其父必有其女嘛!她的父母都是品德優(yōu)秀的人,在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下,她身上也散發(fā)出巨大的人格魅力,讓越來越多的快樂媽媽加入到她的快樂媽媽團隊中來,為天下的父母提供溫暖人心的幫助。
這兩天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做人不能太自私,既然我們有機會來到現場聽課,因為場地有限,還有很多想學習傳統文化的人沒有機會到現場來,所以我們每一位在場的學員都有責任和義務向我們身邊的人傳播傳統文化給人帶來的好處,我們要把我們的愛心無限放大,讓愛傳下去。
我們要從當下開始,從感恩父母、恭敬師長、友愛兄弟姐妹、對同事朋友講信義、關愛孩子開始,逐漸延伸到幫助一切需要幫助的人。只有我們身體力行去做,才能帶動我們周圍的人去做這些事情,我們才不會愧對自己的祖先,愧對自己的良心,讓我們攜起手一起來做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同時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加入進來,大愛無疆,厚德載物。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篇11
首先我很高興能夠選上楊老師的傳統文化與現代管理。楊老師的傳統文化課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也讓我領略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這節(jié)課不僅僅在于教會你傳統文化知識,更在于通過我們的日常生活,讓我們知道如何去生活,如何面對生活,如何更好的生活,讓我對自己更加懂得了讓自己過的充實,讓自己學會了取舍以及灑脫。
記得小時候學古詩,學名著,當時只不過是為了學業(yè)要求,為了顯示讓父母開心。高中時學習孟子論語,只不過是為了高考的要求。當時在我的心中認為這些文化的精華是很高深,但是當時卻很少去體會里面真正所代表的意義。只知道三人行必有我?guī),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但卻沒有理解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惡,怎么去分辨,最重要的是如何學,如何改,想不想學,想不想改,F在和以前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現在經歷的事情多了能夠真正的體會到了其中的含義。
上這堂課的開始,老師就讓我們每人準備自己對國學和傳統文化認識和自己的見解,讓每個學生都上去講講。在自己的準備和思考的過程中,自己才明白了原來傳統文化對我們人手的指導是如此的重要。在比如說我自己講的《中庸》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講的是治學求進得道理。一個人要廣泛地多方面學習,詳細地問,慎重地思考,明確地分辨,踏踏實實地行。其實在很多的時候
我們經常缺少主見,總希望依賴他人。很多時候要用到知識的時候才發(fā)現自己原來以前沒學到什么。其實很多東西都要靠自己去學習的,別人的只能參考,每個人走的路都不一樣,我們可以聽但不能信。自己要成功還是要克服自己惰性,從根本上博學了,慎思了,明辨了才能順利伐舟。還有《論語-學而》中的過則勿禪改,其實一個人不要害怕做錯事,沒有誰是都不錯的。但很少人卻承認自己的錯誤,并且改正它。我們都只會選擇逃避,怕丟臉,總是找一堆的理由來推卸自己的責任。一個大丈夫如果連承認錯誤的勇氣都沒有的話,那么他還能做什么呢?我們最怕的不是犯錯而是一錯再錯,所以要勇于承認錯誤的同時,并且學會改正。還有《孟子-公孫丑上》的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自己從開始做一件事的時候,便決定我們要為自己的決定所要承擔的責任。不要抱怨什么條件,運氣等一些因素不好,這些都是次要的。一旦我們做下了決定,我們就要有接受后果的那些擔當,無論是成功或者是失敗;蛟S有些東西的優(yōu)劣并不會馬上表現出來,但總有一天我們要承擔我們以前做這些事情的后果,好比那句話出來混的遲早都是要還的。不是天要忘我,而是因果。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對我們的行為有正確的認識,不要貪圖享受,不要現在把自己在未來的某一天給毀了。一學期課當中,通過老師的教授和指導,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傳統文化并不是只有四書五經,原來還有如此多的東西。老師的卦象講解更是精彩。這些枯燥的知識,通過老師幽默風趣的講解仿佛是一個小故事一樣,每一個道理都在鞭策著我。國學中的每一句話都是古人通過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是一生領悟出來的,每一句話言簡意賅,同時又是我們的生活寫照。其實回想一下,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以及對知識的進一步學習,我現在覺得以前的我是如此的可笑和無知。以前的我每天都在渾渾噩噩,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每天都想著明天要怎么做,以后要怎么做,但是真正去做的卻很少。一個學期以后除了發(fā)現自己的年齡大了以后,什么都沒有增長。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之后,我學會了在每天的課余時間多看些書。我記得老師說過人這一生很短,很多人都覺得人這一生是如此的短暫可是為什么還是有很多的人覺得無聊呢?
我當時就被這句話震住了。是啊,我已經不止不覺過了人生的二十年,可是我在虛無的時空里就這么浪費掉了。人生最開始的二十年,本應該是我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好讓自己過好接下來日子準備著,F在想想自己到底學會了什么,每天都在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不知道什么是虛什么是實。我記得老師解過一個慌字,人為什么會慌,是因為心里沒有底,心慌。每個人都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豐富著自己的內心。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從容的面對我們自己的人生,面對挫折。我偶爾會在星期二的時候跑去聽老師的從內盛到外亡。我記得當時你講海上鋼琴師的時候,你說了其實成功的人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情,不要患得患失,要學取舍。我突然有所領悟,對啊,人這一生很幸運的就是有的選擇,但也不幸的就是我們的選擇太多了,很多小孩子學這學那到頭來什么都沒有學會。我也是,學的東西太雜了,到頭來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拿出來換飯吃,是該值得好好深思了。其實在課中你給的經典句子不僅僅是這些,還有很多很多。
其實傳統文化的范圍太廣太廣,太深邃了。它是一個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華傳統文化是中國人民乃至全人類的寶貴財富。中國五千年文明歷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與思想行為。接受古老的人類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線存在,能夠辨別基本善惡。理解傳統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處理好人際關系,明確人生價值觀念,提升人倫道德。傳統文化是中國古圣先賢幾千年經驗、智慧的結晶,她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會道德完善審美觀的作用,表現出來的是民族內涵和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中華傳統文化優(yōu)秀心得體會05-22
感悟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11-09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范文06-16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讀本心得體會06-19
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心得體會12-15
學習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心得05-04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作文06-08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作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