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幼兒園田園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時間:2022-10-18 09:31:14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幼兒園田園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通用17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田園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田園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通用17篇)

  幼兒園田園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

  9月1日上午8:30—10:30,我園組織了教師園本培訓講座,在這兩個小時的學習過程中,作為從事幼教工作的我,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和幼兒園的特色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此次培訓的內容有馬燕老師《幼兒園備課的有效策略》和費老師帶來的剪紙藝術《心隨剪走,剪隨心動》,讓我記憶深刻,受益匪淺。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備好課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前提

  通過聆聽了馬燕老師的講座《幼兒園備課的有效策略》,我深深地體會到備課不僅僅是備教案那么簡單,教師還應備目標、備教具、備過程、等等。此外,上完一節(jié)教學活動還應進行深刻的反思,關注孩子的收獲,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名鉆研型的教師。就制定目標上我們還做了互動,探討在目標制定上我們應注意的幾方面,其實我們更習慣于將教材中的現成目標搬進自己的計劃中,或者按著往年習慣了的做法把過去的目標放到當前的計劃里。從表面來看,這些目標多是《綱要》中的原話,似乎本身并沒有太大問題。但一經琢磨,不難發(fā)現這些目標表述比較空泛,幾乎是整個學期都要培養(yǎng)的目標,看不出與幼兒當前發(fā)展水平的聯系和針對性,而且不具有操作性。在設定教育目標時,往往會缺少對制定目標關鍵詞的內涵的理解,對幼兒要達到此目標需要具備哪些具體經驗分析不夠。

  我平時在設定了內容與目標的基礎上,對教學過程的預設一般是先考慮用什么樣的形式比較新奇,能夠調動孩子們的興趣。然后再把過程設計成幾個步驟,或提出幾個問題試圖引發(fā)孩子的思考,但這些問題一般都會直接指向目標,提出問題的目的多是引導幼兒說出老師所預期的答案。有時也會再給孩子們一些時間讓他們自己練習、操作或者與同伴討論。最后是小結,將老師認為的很有價值的問題再跟幼兒強調一下,以確定孩子們都能說出來或展示幼兒做出來的作品。這個過程一看似乎挺流暢的,但仔細想想就不難發(fā)現整個過程幾乎都是在我的掌控下走過場,按照我預設好的思路和答案步步推進,直至有幼兒能夠說出老師所期望的答案。我在之前的教學過程中還是重形式、重操作、重結果、輕過程的傾向,缺少對幼兒可能存在的不同情況、不同問題以及相應對策的分析,缺少對幼兒學習過程和學習特點的分析,缺少對教學環(huán)節(jié)與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之間關系的思考。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還是要不斷的反思,隨時記錄教育教學中的成功和不足指之處,這個過程貴在堅持。

  二、美妙的剪紙藝術——心隨剪走,剪隨心動

  剪紙是我們幼兒園的特色為了能讓新教師對剪紙藝術的了解特開展本次的培訓,作為新的成員,我對剪紙的認識還停留在就萌芽狀態(tài),培訓中費老師用簡潔、生動的語言講述了剪紙的由來、剪紙的教育價值、剪紙對幼兒的好處,講述了剪紙的常用紋樣,基本折法等幾方面進行了講座,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我更加深刻了解到剪紙這一中國民間藝術的魅力,剪紙是幼兒園的特色,而我是幼兒園的新生力量只有平時多看、多練、多學習,才能縮短與其他教師的距離。

  半天的園本培訓講座,讓我又一次充實了自己,希望以后能經常參加這種活動,使自己不斷地成長起來!

  幼兒園田園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2

  這次培訓中,幾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給我們介紹了一些當好幼師的要點和方法,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談到行為習慣方面,老師談到,一個良好的習慣要從小學起,而作為一名老師,首先應該端正自己的行為習慣,幼兒園孩子的習慣大多是以老師為榜樣,老師的言行舉止,個人修養(yǎng),儀表態(tài)度都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在談到對困難如何克服的問題上,老師提出了要加強教師之間團結合作的方法,要與班主任、家長溝通與合作,共同管理好孩子,使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她還舉例子,遇到不講理的家長時,遇到頑皮的孩子時應該怎樣應對,這些話語對我的幫助很大。這使我懂得了我們要有一顆善良的心,包容的心去平等對待孩子,尊重和評價他們。

  經過這三天的培訓,我覺得我突然間收獲了很多很多,這些經驗型老師們的講話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與動力。

  剛剛踏入這個幼教行業(yè)的我們,對生活、責任和所處的角色有些陌生,我們的心理變化以及學生樣,在園的老師們都仔細地觀察著,今天,領導和老師們都時刻關注、關心著我們這些新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和發(fā)展,時不時地鼓勵我們,指導我們,把我們看成自己家的孩子一樣,讓我們這些迷途已久的孩子,終于找到了自己溫馨的家園。有這樣一位和藹可親的領導和我們的老師們,我覺得我更加要努力工作。

  這次培訓,在思想、行動和實踐工作上給了我切實的指導與鼓勵。我將以本次培訓的精神作為指導,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為學校做貢獻,實現自身價值。我相信在今后實際工作中能夠不懈追求、不斷努力,積累經驗、戰(zhàn)勝不足,早日勝任教師工作。在我心目中始終堅定一個信念——對家長有誠意,對孩子有愛心,盡心盡力做好每件事,盡最大努力解決好每個問題,爭做孩子們喜愛的老師作為我今后教師工作的出發(fā)點。

  幼兒園田園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3

  校本課程是由某一類學校或某一級學校的個別教師、部分教師或全體教師根據國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環(huán)境和內環(huán)境的基礎上,針對本校、本年級或本班級特定的學生群體,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

  課程改革已經取得了階段成果,在課堂上體現新的教學理論與策略的變革已經成為事實。然而在新舊教學思想交替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反思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一些“活”而不“實”的傾向。

  一是“對話”變成“問答”如“知不知”、“是不是”、“對不對”、“怎么樣”、“好不好”之類的毫無啟發(fā)性問題充斥課堂,課堂上一問一答,表面上師生、生生在互動,實質上是用提問的方式去“灌”,直到學生鉆進教師預設好的套子里,使之“就范”才肯罷休。

  二是“自主”變“自流”——為了體現自主學習的新理念,有的教師悄悄地退出教學的主導地位,學生說到哪,教師就跟到哪;學生匯報什么,老師就教什么。為了讓學生自主,教師沒了主見,教學無主次,不能正確把握教材的價值取向。有的被學生牽著鼻子走,有的跟在學生的后面,對學生百依百順,有的甚至退出了教學的舞臺,成了一名旁觀者,把自主學習異化為放任自流,實屬新版的“放羊式”。

  三是“小組合作”秀——不管問題有沒有被討論的價值,不管時間是否充裕,更不管學生是否有探究的欲望,是否真正圍繞問題展開研究,教師一聲令下,學生必須迅速加入學習小組,投入熱烈的討論之中。為了討老師的歡心,學生也總是“有模有樣”地合作探究。時間差不多了,即使學生正處于激烈的思想交鋒,正處于欲罷不能的探究狀態(tài),教師一個手勢,合作學習便戛然而止,每位學生迅速返回,端坐其位,準備匯報。小組合作探究成了一種裝飾性的教具,學生則成了教師所謂的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的“小組合作”秀的道具。

  四是課堂變成課件展示會——時下許多的公開課一般都在多媒體教室進行,一些示范課、展示課當然更不例外。所有的授課教師都會制作精美的課件,使每一道教學程序都通過電腦演示出來。兼聲、形、畫于一身的電腦課件也無不美侖美奐,確實使學生和聽課的教師都目不轉睛。但電腦終究不如人腦靈動,因為設計好的程序有時不能輕易更改,于是,教師在課堂上只得千方百計引導學生按既定的思路走,無法越雷池半步,頗有“請君入甕”之嫌。一些對課件操作不是非常熟悉的教師,為避免電腦一時不高興“發(fā)脾氣”,只得小心翼翼地操作,全神貫注地呵護。于是,本該重點關注的學生主體被忽視了,整堂課變成了頻頻切換畫面的課件展示會。

  五是為夸獎而夸獎——教師不管學生怎樣表達和表現,一味給予表揚,課堂上“棒棒你真棒”、“行行你真行”之類的贊賞時起彼伏。這種不加思索、脫口而出的隨意性夸獎不但不能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價值導向,反而可能導致學生淺嘗輒止和隨意應付。

  六是“滿漢全席”筵——課堂教學活動既有自主學習,又有合作討論;既有唱唱跳跳,又有寫寫畫畫;既有圖片資料展,又有課本劇、講故事表演等。一項項的活動猶如滿漢全席似的被一盆盆、一盤盤地往上端?蓱z的文本被棄之一旁,寶貴的時間在熱熱鬧鬧中被消磨……

  然而,新課程改革不可能一帆風順,即使規(guī)劃水平很高,也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前進過程中難以預知的具體問題。沒有問題,就不是新課程改革。沒有問題,就沒有教師的反思。這些問題反映的正是教師在新課程中的追求和困惑,是教師思考、反省、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必然結果。問題就是課題,“許多教育探索、教學研究并不需要高精尖的儀器與設備,并不一定要有什么級別的研究課題,課題是否立項,它只需要一顆忠誠、明敏的心,只需要我們對那些視而不見、習以為常的事情進行批判性的審視,只需要我們對那些司空見慣、熟視無睹的事物用心去發(fā)現,只需要我們不斷反復琢磨、再三玩味那些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常規(guī)和說辭,只需要我們試圖去改變那些貌似合理的歷史如此、大多如此的想法與做法,哪怕是一點點”。因此,我們必須以反思的態(tài)度、科學的精神和行動研究來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課程改革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幼兒園田園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4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問題的提出既是學習的起點,又是學習的動力。提問是一種古老而又重要的教學方法,希臘先哲蘇格拉底的“助產式”教學即是以提問為核心、通過問對的藝術引導談話者逐步反思所探討的問題,讓自以為知者知其所不知,F代的課堂教學中,提問仍是教學的關鍵,老師可以用精心設計的、充滿思想的問題推進學生的思考、激活學生的想象,讓學生體會到能夠表達自己的成功感,也可以讓他們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反思。

  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提問更是教師與幼兒之間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恰當地運用提問這一手段,可以較好地引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并提高教學效果。教育心理學向我們揭示:幼兒的思維過程,往往從問題開始。有經驗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是精心設計提問,竭力點燃幼兒思維的火花,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探究欲望,并有意識地為幼兒發(fā)現疑難問題、解決疑難問題提供橋梁和階梯,并引領他們一步步登上知識的殿堂。因此,提問設計是否得法、引導是否得力將直接影響教學活動的效果和幼兒的終身發(fā)展。

  我認為要對幼兒園教學活動進行問題優(yōu)化首先要弄清楚問題的分類和指向性,也就是說什么樣的問題問什么樣的幼兒,再從語言的提問方面進行改進。

  根據心理學原理,我們將提問劃分為三個類型,即記憶性問題、思考性問題和探索性問題。

  記憶性問題提問能力較弱的幼兒。記憶性問題是教師經常提問的一種類型,它需要幼兒回憶已有的信息,例如:這個故事的名字是什么?里面有誰?昨天是什么節(jié)日?你的生日是幾月幾日?這類需要幼兒回憶就能回答的問題,主要是為了加強幼兒印象,防止幼兒遺忘,但是思考的水平較低,因此較適合向班上能力較弱的幼兒提出,不僅可以幫助幼兒恢復自信,還可以提高學習的興趣。

  思考性問題需要幼兒通過對已有的知識進行加工而獲得問題的答案,適合提問中等能力的幼兒。例如:在教學《盲人摸象》時,提問:聽完故事后,你知道盲人是如何摸象的?幾個盲人在摸象?為什么要摸象?這樣的問題需要幼兒運用已有的信息去創(chuàng)造新的信息,把幼兒的思維引向深層,同時吸引大部分幼兒的注意,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探索性問題往往需要幼兒對已知信息結合原認知體驗,通過辨證、選擇等綜合分析后才能將問題很好地回答出來,因此適合能力較強的幼兒。例如: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黨委機關保育院大班常識教學活動――《奇妙的變化》。教學中,教師提問:

  ①白紙為什么會顯出不同顏色?

 、跒槭裁磮D案會消失?

 、塾檬裁捶椒ǹ梢哉页龃┲诇路卦跇淞掷锏墓肢F?

 、茉鯓酉麥绻肢F?

  問題的提問沿著認知材料提供的思路進行擴展,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無定法,問無定法,但教需有法,問需知類,我們應該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提問”讓幼兒在知識和能力、學習過程和方法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的提升,這就需要我們繼續(xù)長期不斷地進行實踐和摸索。

  幼兒園田園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5

  在今天參加培訓以前,看到培訓的內容是《園本教研的實質與價值、類型與方法》時,我就迫切希望培訓日的到來,因為作為幼兒園段教研組長,在園本教研活動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在日常的活動中,我不停地在思索什么樣的園本教研是適合我們的園本教研,為什么我們有些教研活動的開展卻顯得效果平平,怎樣才能讓每一位老師都積極地參與到教研活動中來……帶著這些許許多多的困惑,我認真而細致地聆聽了虞莉莉老師為我們帶來的授課,收獲頗豐。在授課中,虞老師點到了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是幼兒園教育全面發(fā)展的保證,而園本教研活動是有效的途徑。園本教研活動的開展,為教師專業(yè)化的成長提供了交流、學習及自我提高的平臺,幫助教師明確了專業(yè)化發(fā)展的方向。隨著虞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我對園本教研有了更深一層次的了解,也對教研活動的策劃有了明確的指向。

  一、我們應緊緊圍繞教師課程中存在的問題開展研究,所有的教研題目從老師中來,從老師的實際教學需求出發(fā),解決教學實踐中的遇到的問題。

  二、教研形式靈活多樣,從而提高教師們教研的興趣。比如表演式、研討式、案例分析式、現場觀摩式等,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動更有利于教師積極性的發(fā)揮,讓每一位教師都成為真正的研究主體,教師由被動的學習者轉變成為了主動地參與者。在這種平等的關系中使教研活動的氣氛活躍,充分激發(fā)教師們的思路,讓大家都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使教師們的思想能夠有碰撞的機會,產生新的觀點并在實際工作中大膽的嘗試。

  三、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結合的學習形式,真正從老師中發(fā)現問題,菜單式的選擇性學習,注重到了每位教師的個性化學習的需要,使每位教師在自己的原有水平與基礎上得到發(fā)展。在今后的教研活動中,我們會遵循虞老師給我們指引的方向,創(chuàng)設寬松的教研氛圍,開展有效的教研活動,使每一位教師都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我們相信,只要用真心去感受情感,用真實去感悟教研,我們所收獲的熱情一定會成為未來發(fā)展的巨大動力。

  幼兒園田園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6

  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所呈現的目標、內容、方法為幼兒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前瞻、領先的幼教理念和具體可行的實踐性、操作性,內容設置涵蓋了健康、語言、社會、藝術、科學等五個領域,還單列了數學,有其獨特的學習規(guī)律和教育規(guī)律,領域課程根據兒童心理及發(fā)展規(guī)律教育目標、內容和學習方法有相對的獨立性、完整性和獨特性,解決了以前其他課程不科學化和系統(tǒng)化的學科課程形式,積極尋求不同領域教育內容之間的聯系并加以滲透,構成了一種完整的幼兒園教育課程,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呈現出許多問題,現將其優(yōu)缺點具體分析如下:

  一、教材優(yōu)點具體表現

  1、課程設置具有整合性

  該教材著眼于幼兒八大智能培養(yǎng),同時整合了五個教育領域,沒有單一的學科分界,對教師需要全面熟悉領域目標內容,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2、課程設置具有開放性

  該教材提供了預設課程的內容,又給老師生成課程提供空間,為教師自主開發(fā)園本課程,根據兒童興趣自主設置課程提供了余地,同時也促進了幼兒、教師、家長形成一定的學習共同體,有利于家園溝通、交流與合作。

  3、課程設置具有生活性

  該教材課程設置根據兒童需要,源于兒童生活。從主題的選擇、內容的規(guī)劃到活動進行,都注重兒童生活經驗,體現生活教育理念,例如其主題單元設計:奇妙的蛋;相反國;感官總動員;頭發(fā)、膝蓋、肩膀、腳等主題單元設計都是兒童喜聞樂見的。

  4、課程設置具有游戲性

  該教材課程設置具有生動有效的游戲趣味,具有教、學、玩合一的特點,滿足幼兒玩的天性。

  5、課程設置讓環(huán)境說話

  該教材課程設置體現了教育內容“情景化”的論述,利于師生把環(huán)境布置與主題內容結合起來,教師可根據主題單元進程設置主題墻,讓環(huán)境與教育目標結合在一起。例如在主題單元設計:“我家和我家附近”,孩子可畫好家園線路圖粘貼墻上,在主題單元“交通工具博覽會”主題單元設計中,教師根據需求可在活動室布置“交通工具展示角”,幼兒自帶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在展示角玩耍游戲交往。

  6、課程設置具有操作性

  該教材課程設置具有強烈的可操作性,每個單元主題都有可供兒童動手的色彩鮮艷的圖卡,讓幼兒自己玩耍操作,克服了單一的傳教方法,促進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7、課程設置具有嚴謹性

  該教材各年齡段層次內容在設置上不但生動靈活,教育性強等,而且各層次目標、內容等方面還有內在嚴密的邏輯性,遵循了因材施教、循序發(fā)展的原則,尤其在“我的數學”,因其數理學科特點,有其嚴密的內在邏輯性,而難以與其它領域整合,就單列為“我的數學”,利于對孩子進行完整的數概念和科學思維方法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數學課程設置學習趣味濃厚,游戲性強,避免了枯燥、單調。

  8、課程設置充滿人文主義關懷

  看得出教材是以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基礎,在具體內容設置上強調本土與多元文化學習相結合,注重人文與生態(tài)關懷,以培養(yǎng)幼兒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促進幼兒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二、教材不足具體表現

  1、在藝術方面,比較注重兒童對藝術各方面的習得培養(yǎng),但在歌曲選定上,顯得偏少而且曲調不是很優(yōu)美,藝術性不強,對兒童的歌曲欣賞設置較少。

  2、在語言領域方面,故事兒歌較少,尤其是兒歌不押韻,不朗朗上口,故事體現不出年齡特點,有時大班故事太簡單,例如故事《葉子》,有時又太復雜,例如中班《過年》。同時主題表現形式挖掘不深,還可再豐富。

  3、本土文化過濃,例如在社會方面,很多讓幼兒感知理解的是南京地區(qū)周邊文化,這對老師生成本土過程雖說提供了一定空間,但也不利于老師實際操作,增加了一定難度,例如《元宵》、《看燈》等。

  4、小班數學過難,兒童操作依靠老師過多,多數不能獨立完成,數理邏輯方面顯得秩序性不是很強,比如在感知數量形成等數概念問題中,沒有呈現系統(tǒng)學習,其中可能穿插分類、排序比較認識等其它數學問題。

  5、教參上,家園親子合作較多,同時對家長要求過高,有時難與落實。

  6、一個主題單元有時涉及某個領域太多,而另外領域又不足,例如在“頭發(fā)、肩膀、膝蓋、腳”等主題單元活動中,健康涉及過多,而語言等其它領域涉及又較少。

  7、課程重復多,例如在主題單元活動“傘的世界”中,語言領域呈現的這幾個問題,在其它領域也多次重復呈現。

  8、總的感覺有時顯得有的課程設置處于一種拼湊狀態(tài),教材不是很盡善盡美。

  幼兒園田園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7

  著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教育方式的進步,教育越來越以人為本,以幼兒的興趣為主要教育基礎。而對于幼兒園的.幼兒來說,游戲是幼兒群體的一個普遍興趣,因此,將教育的課程融入到游戲中去從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成為現代幼兒園教學的一大主題。4月28日,聆聽了羅園長《課程游戲化》的講座。我將在這次培訓就這一主題展開討論并闡述一些自己對于該問題的觀點和心得體會。

  幾年來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游戲是幼兒期兒童生活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幼兒內在本質的外部表現。游戲作為幼兒獨特的自發(fā)活動,是發(fā)展幼兒自動性的最好的活動形式,不僅對于幼兒的生活與發(fā)展有極其重要的活動形式,不僅對于幼兒的生活與發(fā)展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而且也構成了幼兒教育的基礎。

  我們常常聽到家長這樣評價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做什么都沒勁,只要玩起游戲來一頭是勁”。有時我們也會發(fā)現在集體活動中,有一部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老師單純的說教引不起興趣,但老師說“下面開始游戲時,孩子們馬上改變原來的姿態(tài),隨時準備投入到游戲中去。家長的表述,孩子的表現給我們一個信息:孩子對游戲的渴望,對游戲的需要,就像我們人類對食物的需要一樣,游戲可以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食糧,當他們一有空閑,便會想出各種辦法玩,并努力玩出新花樣。大自然的一聲蟲鳴,會引發(fā)他們去尋找;小鳥的翅膀被折斷,他們會像大人一樣給小鳥包扎、喂食,扮演鳥媽媽、鳥爸爸精心照顧小精靈;當一簇美麗的花兒開放了,他們便試著種上一兩種植物,期盼著綠色的生命給他們帶來驚喜。

  所以說呢,游戲在孩子的學習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首先,游戲可以促進孩子的認知和發(fā)展。認知是指人認識外界事物的過程,或者說是對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的外界事物進行信息加工的過程。早在17世紀捷克偉大的教育家夸美紐斯就曾指出:“游戲是發(fā)展各種才能的智力活動,是擴大和豐富兒童觀念范圍的有效手段” 。首先,游戲促進幼兒言語的發(fā)展。幼兒期是兒童言語不斷豐富的時期,是熟練掌握口頭言語的關鍵時期,也是從外部言語逐步向內部言語過渡并初步掌握書面言語的時期。語言在幼兒游戲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幼兒要學會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和想法,領會別人的意思;同時也要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愿。在這樣的過程中幼兒的詞匯不斷豐富,語言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游戲促進幼兒的智力發(fā)展。游戲總是與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融為一體。在游戲的過程中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只有自我探索、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判斷能力想出辦法解決這些問題,游戲才能進行下去,才能體會游戲所帶來的樂趣。在感知事物、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能使兒童養(yǎng)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最后,游戲是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主要方式。游戲是社會活動的一個濃縮,它把一些復雜的社會現象融入到游戲中,以游戲這種娛樂的形式呈現出來,在游戲中讓幼兒認識事物及其規(guī)律,并學會處理各種社會關系,促進其社會性的發(fā)展。

  幼兒園田園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8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是自己的主人,可以自主能動的活動,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幼兒園的課程與游戲是密不可分的,作為課程實施重要活動之一的游戲,應該充分發(fā)揮孩子們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引導幼兒參與多種游戲,鼓勵幼兒在游戲中反映生活,為幼兒在游戲中運用的知識及能力提供機會和條件。從而實現讓幼兒在愉快、自主中全面健康發(fā)展。游戲活動和日常生活活動、教學活動一樣,在幼兒園課程中是缺一不可的,游戲活動和另兩類活動互相補充,在幼兒一日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

  一、游戲在幼兒園整合課程實施中起著重要作用

  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游戲和教學的概念常被混淆,在許多場合,游戲成了各級教學目標、按教師的意志和計劃進行的活動,而教學原本承擔的任務卻悄悄的被游戲替代了。事實上,游戲和教學既不可替代又相得益彰,二者可以以各種方式相互影響、相互結合、相互補充。

  二、游戲活動可引發(fā)幼兒的好奇心,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游戲是一種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要求的快樂而自主的實踐活動,是孩子們特有的一種學習形式。自主性、趣味性、虛構性、社會性、實踐性等是游戲特有的屬性,處在幼兒期的孩子身心都有一定水平的發(fā)展,對周圍一切事物好奇、好動、好模仿,渴望參加成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可根據孩子的這些特點,為幼兒創(chuàng)造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凸顯幼兒“自主、自信”這樣一種主體精神。引導幼兒主動參與、自主選擇,使幼兒在參加游戲活動時身體各器官處于積極活動狀態(tài),這樣既可促進身體的正常發(fā)育;又可讓幼兒在游戲中反映現實生活、探索事物性質,運用已有知識、操作各種材料來進一步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培養(yǎng)幼兒科學探究的能力。

  三、游戲可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fā)展

  為了讓孩子的區(qū)域活動充滿陽光與樂趣,我們幼兒園的老師們給孩子們粘貼了各種棋盤,孩子們可以自由的下棋,整個游戲過程可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潛移默化的鍛煉了孩子們的良性競爭、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添設了迷宮、沙包、跳繩、滾球等玩具,在自由活動時間,一簇一簇的孩子在盡情地玩著各式各樣的益智游戲,使幼兒體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樂,這種活動充滿了自然與和諧,充滿了創(chuàng)造與快樂,讓孩子受益無窮。

  四、游戲能培養(yǎng)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愛護環(huán)境的良好品格

  幼兒對大自然的認識,是形成對大自然熱愛之情的基礎,而且認識越深刻,情感就越深切。通過游戲進行情感教育的效果較好。

  教師在實施課程計劃的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幼兒喜歡的、感興趣的事物和偶發(fā)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真正發(fā)揮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活中的教育作用,探索課程與游戲的內在聯系,找到游戲與課程的結合點,達到游戲與幼兒園課程的整合,以促進每位幼兒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幼兒園田園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9

  這兩天,我們參加了“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培訓。聆聽了省教育專家張暉老師的講座《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內涵與實施途徑》和陳海青園長的講座《對課程游戲化的理解》以及張紅儉園長的講座《幼兒游戲的觀察記錄與分析》,豐富詳實的講座內容,鮮活的案例分析,讓我對課程游戲化有了一個更深入的認識和全新的解讀。

  作為一線老師,我們常常疑惑于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難題。我們通常只是植單一的插入一些游戲。為什么在教學活動中孩子的興趣缺缺,為什么孩子不愿意學。通過培訓我了解到,課程游戲化是要站在質量的高度去考慮,幼兒動用多種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現的機會更多一些,幼兒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更充分一些。

  結合講座來反思自身發(fā)現,在以往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年也能注重體現游戲化,但是在活動中并不能體現幼兒為主體的自主性游戲,由于害怕孩子“不會玩”“玩的不好”“玩的有危險”通常在玩的過程中沒能體現孩子的自主,所以往往在玩的過程中孩子沒有自我的意識,孩子游戲中的自由自主和創(chuàng)造就會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導游戲,應該融入課程文化,形成習慣。 課程游戲化的關鍵在教師,焦點在幼兒,幼兒行為總能折射教師的思想和作為。課程游戲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兒積極投入活動過程并充分探索、交往與表現,是幼兒不斷豐富和發(fā)展新經驗,在這個過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師說什么和做什么,而是幼兒說什么和做什么。

  這次的培訓活動,給了我啟發(fā)和思考,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學習先進的理念,與幼兒共成長。

  幼兒園田園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0

  通過本次培訓我認識到以下幾點:

  第一、關于游戲的時間

  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幼兒自由游戲時間不夠,特別是大班的孩子?晌覀儾荒芤杂螒驎r間不夠來作為借口,因為按照教師的要求玩和按照自己的意愿玩對幼兒發(fā)展的意義是不同的。保證一次連續(xù)游戲時間,有助于提高幼兒的游戲水平。

  第二、關于區(qū)角活動的性質

  有了區(qū)角活動游戲反而減少了,這是教師普遍意識到的問題。為什么區(qū)角活動不是游戲呢?因為區(qū)角活動中的大量材料都有教師預設了特定的目標,規(guī)定了玩法,而幼兒對很多內容并不感興趣,常常需要教師引導著去選擇。教師的困惑是區(qū)角活動究竟應當如何定位,它是自發(fā)性游戲還是個別化學習?區(qū)角活動應該是游戲性的還是個別化學習性的?我的觀點應該倡導游戲性的區(qū)角活動。

  第三、關于主題活動與游戲的關系

  大部分幼兒園都是以主題的形式來實施課程的。然而,如何通過有內在聯系的各類活動來展開主題,可以反映教師對主題活動的不同理解,從而決定游戲在主題活動中的地位與作用。幼兒園開展主題活動的形式差異很大,如果教師把主題活動做成主題背景下的分科教學,那么游戲至多就是服務于某種特定教學目標的手段;如果教師把主題活動做成主題背景下的探索活動,那么具有游戲意義的自主探索和自發(fā)表現就會滲透在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如果教師把主題活動做成主題背景下與主題名稱相關的系列活動,那么教師就會根據這些活動的需要組織不同形式的游戲;如果教師把主題活動做成主題背景下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那么幼兒的美工建構活動就會占據主題活動的主要過程。

  無論我們怎么理解游戲,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游戲是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開展的活動,因此教師只需為幼兒提供游戲的時間、空間與主題相關的某些材料。在幼兒園課程中體現“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理念,可以有兩種做法,一是模糊教學與游戲的界限,是兩者融合互為生成;二是分清游戲與教學的界限,是兩者并列,相對獨立。

  幼兒園田園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1

  啟蒙教育好壞直接關系著幼兒的成長方向以及智力水平,以往在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忽略了幼兒主動思考的能力,降低了游戲開設的有效性,為此,幼兒教師就需要結合幼兒思考能力以及在游戲活動中包含的內容,采取適合的方法,更好地引導幼兒進行主動思考。

  為了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和省教育廳《關于開展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的通知》有關文件精神,深化幼兒園課程改革,真正做到把自由自主的游戲活動還給孩子,以提升保教質量。近日,我園教師參加了兩天半的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專題培訓活動。

  教師如何在幼兒的游戲化課程中進行合理指導,是教師需要思考的一個大問題,那就要求我們老師要進一步加強對《綱要》和《指南》的認識,把里面的觀念統(tǒng)一到、融入到當前的課程游戲化實踐中來。教師要從三個層面去理解課程游戲化:一是幼兒園課程應游戲化,充滿游戲精神。所謂游戲精神應是自由的、自主的、創(chuàng)造的、愉悅的。不是個別環(huán)節(jié)要有游戲,而是一日生活都要充滿這種游戲精神,將這種游戲精神融入到一日生活中去。二是自由游戲時間要保證。孩子應有自由游戲時間,這種游戲時間不能被“教學”及其他教師直接指導的活動所替代。三是其他活動環(huán)節(jié),尤其像集體教學活動環(huán)節(jié)盡可能采用游戲方式。一節(jié)課某一環(huán)節(jié)就是游戲,或整節(jié)課本身就設計成游戲。

  我們明白目前課程游戲化建設有明確的目標,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會努力學習、共同研究、共同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前往目標的道路,真正做到“兒童在前,教師在后”,讓游戲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幼兒園田園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2

  在使用《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之前,我們幼兒園采用的是建構式的教材。在使用整合課程后,不論是從觀念上還是行為上說都是一種新的挑戰(zhàn)。在走入整合課程的這段時間里,我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思考,用新的整合課程的理念,對以前教學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在不斷地思考和實踐中一天天認識整合課程,一層層深入地了解它。從某種意義上說,“整合教育”帶來的不僅是教學方法上的改進和提高,更多的是如何去看待兒童,如何去幫助其更好的成長。帶著這樣的思考,我們開始了實踐,而探索和實踐帶來的是更多的感悟,更多的思考。

  首先我們碰到的第一個困難是制訂整合課程周計劃,感覺不知如何入手:如果按照書上的教材進度。那么一周中各領域涉及到的內容就會不平衡。一周之中各種領域的知識和經驗應該平衡,否則幼兒該學的沒有學到,會導致知識和經驗的缺失。而整合課程強調幼兒的學習是整體的學習,反對將各領域學習內容割裂開來或簡單拼湊。那么我覺得我們可以將一些必要的內容整合進主題活動。

  比如說數學,課程指南中指出:“學習活動強調綜合性,充分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注重內容間有機聯系,互相滲透,并以幼兒的現實生活為軸心開展活動。”我們不難發(fā)現: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是數,可以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數學”的世界中,數學無所不在,它支配著各行各業(yè)與每天的生活。在幼兒的一日生活里,也到處充滿數學。吃多少食物(量);玩什么樣的玩具(形狀);排隊(序列)等等。

  例如:在現階段開設的“神秘洞”主題里,我讓幼兒對自己的五官進行觀察以后,發(fā)現我們臉上就有七個洞:眼睛是洞,鼻子是洞,嘴巴是洞,耳朵也是洞,而且他們的大小、形狀都是不同的,使幼兒獲得了“用各種感官主動感知事物的特征”的經驗。這樣很簡單的就把生活中的數整合到了主題活動中。

  我們老師頭腦中要慢慢形成“主題教學”的觀念,努力打破學科界限,實現目標的整合。這是邁向“整合”的第一步。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活動整合課程實施要滲透到區(qū)域游戲活動中,因為區(qū)域游戲活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讓幼兒自主學習的活動,有利于各種能力發(fā)展不一的幼兒都能在原有的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愛好美術的幼兒可以在美工區(qū)中盡情的發(fā)揮他的創(chuàng)造才華;酷愛表現的幼兒可以在表演區(qū)積極地展示他的表演天賦;對數學情有獨中的幼兒可以在他的數學海洋中自由的遨游;喜歡讀書的幼兒可以在語言區(qū)中悠閑地閱讀,講故事,讀兒歌;總愛問為什么的小問號可以在科學區(qū)中探索他們心中的神秘世界;區(qū)域游戲活動為每個幼兒的獨特發(fā)展提供

  多方面的機會。每個主題活動開展時,老師都應有意識地布置各個區(qū)域,將主題中的內容有機的容入區(qū)域游戲活動中,這樣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經驗就能得到遷移和鞏固,增加他們的成就感,從而起到更好的復習作用。老師在游戲活動時,要合理安排各種活動,使活動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其實整合課程也有它的不足之處,我們要做的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就是需要不斷的探索、質疑,才會有更大的進步!

  幼兒園田園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3

  在課改的這段日子里,我們始終以縣優(yōu)質幼兒園的標準嚴格對照,認真整改,能按照縣幼兒教學工作要求進行研究,堅決杜絕小學化教學。能認真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大膽改革,勇于創(chuàng)新,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弘揚尊重信任的團隊精神、營造充滿愛心的校園氣氛、構建全面開放的園本課程、開展豐富多彩的育人活動、注重學前幼兒良好行為的養(yǎng)成、著眼幼兒潛在能力的開發(fā),促進全體幼兒身心的發(fā)展。辦園水平迅速提高,擁有了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鍛造了一支研究型的教研人才,得到了我鎮(zhèn)社會各界,家長同行的贊許和認可,F將一年來我園的課改工作做具體的評析和認真的反思。

  (一)初顯成效

  通過一年多來的不懈努力和積極探索,我園的課改工作已走上正軌,整個工作的框架已經建立,教育教學呈現出勃勃的生機和活力,可以說是開好了局,起好了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教育、教學活動和幼兒學習呈現出新的生態(tài)。在課改的初期,我們以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yōu)橹埸c和突破口,重視理論學習,組織了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我園教師的教學開始真正關注幼兒的成長背景、生活經驗和即時的體驗,注意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輕易否定幼兒的各種奇思怪想,積極鼓勵幼兒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不同于別人的見解,注意通過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引導、促進幼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鼓勵性語言替代了簡單粗暴的批評、指責,激勵性評價替代了機械重復的表揚、獎勵,"分層評價"等評價方式和"評價欄"、"幼兒成長袋"等評價工具被普遍采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讓幼兒有了更多的自主活動、自主發(fā)展的機會和空間。

  "因學定教"、"有效教學"、"促進幼兒學習"成為教學新概念;"你知道了什么?"、"你喜歡什么?"、"你的看法是什么?"、"你有不同的意見嗎?"成為教師新詞匯;"走下講臺,到幼兒中間去"、"蹲下來和幼兒對話"成為活動新景觀;敢說敢問、求新求異、合作互動成為幼兒學習的新傾向;關注生活、走向實踐、研究探索成為廣大教師成長的新方式,師幼關系呈現出民主、平等、親切、和諧的態(tài)勢。課改實驗所活躍起來的學習之風、研究之風、反思之風、寫作之風,已在悄悄地改變著我園教師的生活和工作。購買課改書籍、訂閱專業(yè)報刊,成為眾多教師的新選擇;上網學習交流成為青年教師的新時尚。教師與教師之間,更多的是合作交流、積極互動、共同成長。學、趕、幫、超蔚然成風,呈現出人才輩出的新氣象。

  (二)感受與體會

  回顧一年多的課改工作,我們以為以下幾方面對于推進課改實驗是至關重要的。它既是經驗的體會,也是我們行動中的思考,更是今后工作應該堅持的工作原則。

  1、"下大決心、下苦功夫、下大力氣"是我園課改工作順利推進的基本保證和動力。新一輪課程改革工作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現幼兒全面發(fā)展的有效切入點和突破口,因而它也是從根本上提升我園教育水平。基于這種認識、機遇和挑戰(zhàn),我園確立"下大決心、下苦功夫、下大力氣"抓課改的態(tài)度,確立了"說好不回頭"的信心,決心把課改一抓到底、抓出成效。正是有了這樣的大決心,我園課改工作才能做到"不等不靠、抓緊抓早",才能做到構思宏遠、謀劃細致,才能做到感召全園教育工作者奮發(fā)努力,才能使我園課改工作克服園小、起點低,地處邊遠的劣勢,真正開拓創(chuàng)新,勇辟蹊徑、盤活資源,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2、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是推進課改的重要著力點。課改的實施者是教師,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同時也是新課程實施的基本要求。所以,重視教師的學習、培訓和研討,培育教師的專業(yè)精神,發(fā)展教師的專業(yè)智慧是推進課改的重要著力點。

  近一年來,我們正是從這一點認識出發(fā),用大力氣抓教師的培訓和學習,抓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研討、交流,抓教師的反思和論文寫作,從而達到教師素質明顯提高,課改理念深入人心,課改熱情高漲的效果。在實踐中我們發(fā)現:研究性學習是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有效途徑,教師的學習同幼兒的學習道理一樣,不是靠外部的灌輸,而是在自己原有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探索、研究、驗證、發(fā)現,不斷吸收同化各種新信息,從而建構、整合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能力的過程。因此,我園創(chuàng)設了多種研究性學習的氛圍,不斷地促進教師專業(yè)素質的提高。

  3、整合多方資源、拓寬教育途經是課改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地利用地方資源。幼兒園要依托地方教育資源豐厚的優(yōu)勢,有效開發(fā)利用自然資源、環(huán)境資源和人文資源等,拓展個性化課程內容,豐富幼兒生活,充分發(fā)揮其對幼兒發(fā)展的獨特作用。

  4、加強課程研究,精選教育內容,多元的整合為課改插上雙翼。加強對幼兒一日活動的研究。強化一日活動即課程的意識,創(chuàng)設積極有效的環(huán)境,提供豐富多樣的材料,給予幼兒自主探索、表現表達的機會,加快幼兒個別化學習活動的進程,保證每個孩子在園健康、愉快地生活和學習。一日活動中,教師要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角色來要求自己的教育行為,推動幼兒的學習。加強對主題課程的研究。強化整體意識,根據幼兒發(fā)展需要對主題目標進行再定位,對主題活動內容進行再整合,力求貼近幼兒的生活。開展主題活動應體現自主探究,以環(huán)境為依托,讓幼兒親歷過程,體驗樂趣,教師要重視觀察,善于總結和反思,及時調整或生成課程。

  (三)問題與差距

  新課程、新教材、新活動,挑戰(zhàn)無處不在,困惑無處不在,問題無處不在;沒有挑戰(zhàn)是逃避的遁詞,沒有困惑是盲從的粉飾,沒有問題是最大的"問題"。一年多來,讓我們在享受著喜悅的同時,也深感我園的工作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和差距。主要有:

  1、辦園條件方面,我們除了加快新園的建設步伐外,環(huán)境、設備進一步擴充,爭當一流水平。

  2、在幼兒園管理方面,繼續(xù)以科研帶動教研,請專家親臨指導,總結經驗,撰寫有價值的論文進行匯編。

  3、在課程改革方面,要繼續(xù)不斷研究、多出成果,在幼兒發(fā)展方面,借助課改力量,爭取達到最佳效果。

  4、對新課程理念的認識與實踐能力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目前雖然大多數教育工作者對課程改革已有較明晰的認識,對課改普遍有積極正確的態(tài)度,但有些老師還沒有充分認識課改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不能正確區(qū)分課改進程中的問題與困難。

  (四)今后工作思路

  針對我園課改存在的諸多問題,我們將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分階段、有重點地把課改引向深入。下一步我們的工作思路是:

  1、進一步加強課題研究,不斷提升課改創(chuàng)新水平,促進教師與課改一同發(fā)展。要對準"教學改變"、"評價改革"、"課題研究"等幾個重點項目,深入推進新課程課題研究。要不斷強化教師的課題意識、研究意識,做到邊教學、邊反思、邊研究。進一步細化課題研究方向和主題,進一步明確課題組內工作目標和分工,還要經常組織開展研究交流活動。以課題研究深化、帶動課改實驗,使課改實驗在各項課題研究中得到進一步落實。

  2、銳意改革,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管理制度。課改背景下的幼兒園工作正發(fā)生著劇烈的變化,因此,幼兒園要從園情、教情、學情出發(fā),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優(yōu)化管理。一方面,要把幼兒園管理從"行政管理"、"教學管理"逐步轉變到"人本管理"和"課程管理"上來,要不斷摸索符合各校實際、富于幼兒園個性的管理模式和幼兒園文化,使幼兒園工作向個性化、高效化發(fā)展;另一方面,要正確處理和協(xié)調課改實驗和其他工作的關系,在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課改工作為核心的前提下,不斷優(yōu)化幼兒園人、事、物、時各要素的關系,充分發(fā)掘幼兒園已有的教育資源,尤其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信息資源,確保課改實驗和其他工作協(xié)調發(fā)展。3、將課改實驗向縱深推進,實現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課改工作是一個逐步推進和深化的過程。

  因此,我們在實施課程改革過程中,既要把握當前,更要著眼于發(fā)展,積極主動地把課改理念滲透到各方面工作中,系統(tǒng)地改進各方面工作。從縱的角度講,要進一步明確各階段課改工作的重點,做到既兼顧全面又突出重點,以主要矛盾地解決帶動整體工作的發(fā)展。課改的深化與推進,要求我們加強反思,積極探索。只有這樣,才能順應教育發(fā)展的潮流,才能實現課改的有效推進,實現我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改革沒有回頭路,改革呼喚行動者。實驗新課程的過程,就是迎接挑戰(zhàn),解決問題,破除困惑的過程,是不斷反思、探索、創(chuàng)新的過程。在今后的實驗中,我們將堅定不移、堅持不懈地抓緊抓好課程改革工作,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把課程改革不斷推向更大的范圍、更深的層次。

  幼兒園田園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4

  2015年11月15日星期天,我有幸參加了游老師如何運用《幼兒園領域整合課程》的講座,本次活動從大體到細微之處都講述的非常到位,游老師適時的提問也讓教師們參與到思考的浪潮中去,使之更易同化,讓我對于幼兒園領域整合課程有了全新的了解。以下淺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1、理念的轉變;

  2、教育主體與客體;

  3、正視教育者;

  4、教學技能的專業(yè)化。

  一、理念的轉變

  基于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亦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很多時候,我們老師會進行填鴨式教育,而這恰恰泯滅了大多數孩子學習求知、探索的熱情。

  現下如何把這種理念轉變過來,才是我們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1、教育需要求變、求新,而教育離不開教育者,所以教育者的改變需要有心,只有拋開傳統(tǒng)觀念,用心去思考,才能有真正的突破。假如教育者本身沒有求知的欲望,沒有精益求精的精神,那教育理念對她而言無非是空談。

  2、幼兒園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息息相關,哪一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多數時候幼兒園、幼兒老師為了使家長滿意,總是不斷地去迎合家長,導致幼兒園教育呈傾斜狀態(tài)。所以,我們應該制定一個明確的大方向,是讓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而不是只注重智。

  3、玩中學、學中玩,很多老師擔心學的時間少了怕學不到,所以不斷地在活動中說,確實老師是說了很多,孩子們現下也學會了,但明天呢、明年呢、往后的任何一個日子里,他能記住嗎?!不,這些會很快地被他遺忘在角落里,孤零零地等待著被它的主人從腦海中刪除。整整十年過去了,我卻還記得語文老師給我講的《小桔燈》,因為當時她并不是只叫我們讀,而是陪我們玩游戲,最后每個人還用桔子做了一盞小桔燈。而物理老師叫我們背的什么物質,早已消弭于漫長的時光里了。

  二、教育主體與客體

  教育主體一般指教育者,教育客體一般指教育者的對象也就是受教育者。但現在很多老師會進入一個誤區(qū),那就是單一地只做教育主體,而忽視了在一定的條件下,它們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現在的問題就是在活動當中,如何定位自己的主客體?

  1、其實我是一個“學生中心論”的支持者,因為假如兒童的心理沒有受到威脅的話,他們是會自然而然地顯示出自己的探索行為,所以在一些探索活動當中,做為教師就可以充分給孩子時間、空間,讓其自由地去探索、發(fā)現!

  2、但有一些認知活動,比如“安全過馬路”,這時候教師就要做為主體,給幼兒直觀地展現如何安全過馬路,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危險性以及直面的后果。這便是客體主體之間的轉化了。

  三、正視教育者

  幼兒園經常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幼兒教師流動性大,那是因為每個人都懂得權衡利弊,幼兒教師自然也不例外,她們會選擇離開,無非就是物質得不到滿足,要么就是精神得不到滿足。走在一線的是幼兒教師,她們必須承受并接受多方的壓力,然后不斷地把這種壓力轉化成向上的動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地很好地成為孩子與自然、與世界、與社會之間的媒介,幼兒園教育才能夠推上巔峰。

  而現下我們的盲區(qū)是,如何去轉化這種壓力?

  1、首先我們得正視教育者,幼兒老師并不僅僅是一個職業(yè),是的,她還是啟蒙老師,你需要給孩子打開世界的窗,讓他自己繪制繽紛絢爛的空間,這就是你應該肩負的責任。

  2、捫心自問你真的喜歡孩子嗎?你真的喜歡這個行業(yè)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很好,你一定可以很快地轉化各方的壓力。相對地,如果答案是搖擺不定或是否定的,那就要請您認真想想了。這就相當于目標,當你的目標明確,就算經過曲折的道路也定會到達終點;如若目標模糊、或是根本還未確立,一味地往前走,迷失是必然的。假設幼兒教師都迷失了,又何談幼兒教育呢!

  3、幼兒教師所帶領的一班孩子都是個體,他們是一個家庭當中不可或缺、備受恩寵的家庭小成員,他們的家人非常愛他們,所以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受到老師的愛護,能得到老師的肯定,自然會給老師提許多看似無理卻是出于愛的要求!要知道我們也曾被自己的家人這樣愛過,這樣想的話,你會感覺更輕松一些,只要好好與家長溝通,共同用好的方法去教育孩子,那樣便足以了!

  四、教學技能的專業(yè)化

  當教育者本身的理念與觀念形成以后,自然會去考慮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而現在要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使教學技能呈現細化狀態(tài)?

  1、互動:要想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首要的就是先得有跟孩子互動的意識。因為與孩子們之間的經驗分享與交流,孩子會更有興趣參與。而且在互動過程中教師會貫穿幼兒情感、認知以及興趣能力的培養(yǎng),使幼兒更易去接受。

  2、自由探索:我們老師應該做的就是在活動當中,引導幼兒化被動為主動,以此來提升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致,激發(fā)幼兒探索的精神,真正體驗到活動的樂趣所在。

  3、情感的貫穿:我們每一個老師所組織的活動都有其不同的目標,那自然會有其不同的情感走向,所以教師本身應該以多樣形式把這種情感貫穿其中,使得活動不僅能達到顯性目標,還能達到隱性目標(一般是指情感方面的目標)。

  最后,通過此次的講座,給我的感觸很深,尤其游老師會拋出問題讓我們去思考、去解決存在的一些問題。但我尤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行進在幼兒園一線的老師們,如果想要求變、求新,那她在路上必定會荊棘重重,所以我們都應該在每一日的活動中認真對教學材料深入地進行分析,對孩子們的心理狀態(tài)要拿捏準確,再通過不斷地實踐、不斷地積累教學經驗等等,這些才是促使我們教學專業(yè)化發(fā)展的最佳途徑!

  幼兒園田園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5

  今年,轟轟烈烈的課程改革為新時代的幼兒教育打開了一道通向世界的大門。建構式教材給我們每一個幼教工作者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它突出了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理念,提出了學前教育應體現發(fā)展性、個別性、奠基性原則。在這樣一種理念的指導下,我們把課程改革的落腳點確立為轉變幼兒學習方式,關注幼兒的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追隨幼兒的發(fā)展,去創(chuàng)造更寬泛的空間,挖掘孩子的潛能,實現每個幼兒生動地、主動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因此,我們教師在組織幼兒一日活動中應以課程改革的新的教育理念作為指導思想,從開發(fā)幼兒的潛能、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進行了多方面探索,強調從兒童發(fā)展的實際出發(fā)制訂教育計劃。通過學習與實踐,我對建構式課程有如下的一些體會和感想。

  一、建構式教材重視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建構式教材里每周的區(qū)域活動都不一樣,區(qū)域活動豐富多彩。有生活區(qū)、建構區(qū)、美工區(qū)、益智區(qū)、小舞臺等,我們教師根據每周區(qū)域活動的不同,都會在班內努力創(chuàng)設寬松、自由的區(qū)域環(huán)境,投放大量的操作材料。幼兒在更廣闊、更自由的空間里自由選擇、盡情地玩耍,從而開心、愉快地生活和學習,同時也體驗到了與同伴共同游戲、學習的快樂!如在生活區(qū)里,幼兒通過給小動物喂食(用筷子夾物)、給娃娃穿衣服等,學會了一些生活技能;在美工區(qū)里,幼兒通過撕紙、團紙來印畫蘋果,不僅學到了一種新的畫畫方法,也鍛煉了幼兒手部的肌肉。這就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而這正體現了建構式課程理念——幼兒天生是一個主動的學習者。

  二、建構式教材重視幼兒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

  建構式教材每周一個生活活動,這是以前舊教材里沒有涉及到的一個領域,建構式教材正好填補了這個缺口,由此充分體現了建構式教材“基于幼兒,發(fā)展幼兒”的特點,重視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促使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現在,幼兒園里的小朋友多是獨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被長輩們寵著疼著,是含著蜜糖長大的一代,生活自理能力較差, 建構式教材每周一次的生活活動,可以培養(yǎng)及增強的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對于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有決定作用。雖然建構式教材給小朋友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生活技能的平臺,但我們教師也要給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不要看小朋友動作慢就幫他做好了。比如:午睡時盡量讓幼兒自己穿脫衣褲、鞋子;讓幼兒自己動手解小便、洗杯子,做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事。小朋友年齡還小動作可能比較慢,我們老師不妨多等待一會兒,不要著急的幫小朋友去做好他們該做的事,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建構式教材所提倡的,使每個幼兒都獲得自己動手做事的快樂及成功感。

  通過建構式課程的開展,我得到不少的啟示:我是一名新教師,教學經驗比不上那些老教師,但為了更好的使用建構式教材,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應加強學習,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最為重要的是要不斷的實踐,不斷地反思、調整,再反思。今后,在選擇教學活動內容、制定計劃和組織活動之前,要多了解本班幼兒的現有水平,多考慮所選取的教育內容、所定位的教育目標,是否符合本班幼兒的特點,是否與幼兒的能力相適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更多的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配合幼兒,以幼兒為主體,及時為幼兒的活動提供相應的材料和有利條件,調整自身的教育計劃,與幼兒形成良好的互動,促進幼兒更好地發(fā)展,更好地實現幼兒作為課程主體的理念。

  幼兒園田園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6

  現代信息技術,打破了以往的教育教學模式,它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能夠讓幼兒清楚地看到事物發(fā)展的全過程,化靜為動,化繁為簡,化虛為實,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抽象的語言形象化,深奧的道理具體化,有利于幼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和記憶,而且能激活幼兒的創(chuàng)造思維,鍛煉幼兒的動手、動口能力,使幼兒能積極、主動全身心地投入活動,能獲得全面的發(fā)展。下面我就現代化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它新穎生動、感染力強,是一種模擬性、啟發(fā)性的直觀手段,由于它不但容易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誘發(fā)幼兒的學習動機,它有力的促進了幼兒園教學。

  一、現代信息技術在藝術教學中的運用

  現代化信息技術具有反復的表現手法和巨大的表現力,能具體形象地再現事物的現象、情景和過程,有效展示了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系,開拓更廣闊的視野。而現代信息技術所具備的色彩鮮明、再現真實、視聽生動、畫面豐富、動感性強、活潑直觀等特點,這些特點非常符合幼兒藝術學習的需要,F代信息技術運用多種手段,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顯示與再現,模擬與仿真、動畫技術的運用等。如:在學習歌曲《春雨沙沙》中,歌詞大概意思是這樣的: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在說話,哎喲喲,雨水真甜,哎喲喲,我要發(fā)芽。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在說話,哎喲喲,我要出土,哎喲喲,我要長大。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觀看春雨VCD,進一步體驗感知春雨,在優(yōu)美的音樂意境中,在制作精巧的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下,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歌曲,并能很好地體驗歌曲的美,并用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來表現歌曲的美。

  二、現代信息技術在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科學是抽象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幼兒的思維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而幼兒學習科學的熱情和積極性,一定程度上取決與他們對學習素材的感受與興趣,容易激活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科學知識,激發(fā)幼兒學習的愿望。幼兒園進行科學性啟蒙教育,可以從小培養(yǎng)他們科學的態(tài)度、認知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情感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通過與多媒體互動,開展小實驗、小制作和小觀察,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激發(fā)幼兒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同時也是培養(yǎng)幼兒的科學素養(yǎng),開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使他們從小就善于獨立思考和分析,用科學的態(tài)度觀察問題、提出問題、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三、現代信息技術在語言教學中的運用

  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于幼兒的語言教學,讓不容易觸摸的形象具體化、生動化、讓抽象的知識直觀化、簡單化,不僅營造了一種更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學習氛圍,使幼兒的思想渠道更加廣闊,而且優(yōu)化了教學?梢约涌煊變赫Z言認知結構的發(fā)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學習,真正實現主動性學習。兩者的巧妙結合,使得幼兒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獲得了探究的樂趣,審美的樂趣,認識的樂趣,創(chuàng)造的樂趣,從而使教學真正成為幼兒生動活潑、自己需求的活動。

  四、現代信息技術在社會教育教學中的運用

  所謂教學難點,就是幼兒對教材內容中不容易理解的地方,也是教學內容的重點。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如何引導幼兒突破難點,掌握重點。如果在這個時候運用多媒體課件,能夠啟發(fā)幼兒思考,幫助他們理解疑難問題。如:在教育活動《節(jié)約用水》一課中,為了讓孩子理解水對生命的意義這一難點部分,我特意制作了一個課件:在一幅美麗背景的襯托下,一滴晶瑩的水珠寶寶在跳動。它一會兒跳到枯萎的花上,伴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花兒馬上開了;它一會兒跳到干枯的樹枝上,伴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樹枝上長出了嫩綠色的葉子,立刻變得有生機勃勃;它跳到小貓身上,伴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小貓立刻活蹦亂跳,喵喵直叫;它跳到躺著的小朋友身上,伴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小朋友很快就健健康康地站起來。由這個課件的形象內容中,孩子們就很自然的明白了,一滴水雖小,但它能使枯竭的生命有活力,是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的源泉,我們必須節(jié)約每一滴水,這樣大家才能生機勃勃。

  五、現代信息技術在健康教育教學中的運用

  在幼兒健康教育過程中,幼兒所持的態(tài)度是健康知識能否轉化為健康行為的關鍵。幼兒接受了健康知識,還需要幫助幼兒建立對健康的正確態(tài)度。幼兒園的經驗是幼兒建立正確態(tài)度必不可少的素材。運用錄像、投影等電教手段、協(xié)同多種媒體,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可以喚起幼兒對經驗的回憶,再現所經歷的過程,特別是與之相伴的情感體驗,促使健康態(tài)度的形成。

  總之,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對幼兒來說是一種新奇刺激,可以使他們充分集中注意力,增強幼兒學習動力,有利于突破教育活動的重點、難點,能使幼兒在視覺、直覺的和愉悅的環(huán)境中獲得知識,在活躍的氣氛中發(fā)展思維、在積極并主動中提高多種能力。

  幼兒園田園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7

  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一名幼兒教師,工作是最辛苦的、最繁瑣的,對孩子一生的影響也是最深的,同時也是孩子長大后最容易忘記的。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是我選擇了這份職業(yè),我喜歡這份職業(yè),我就可以為了這份職業(yè)而努力,為了這份職業(yè)奉獻自己的一生心血。

  通過學習、觀看了王穎園長組織的《游戲化教學在幼兒園集體活動中的組織與實施》學習后,結合平時自己組織的游戲活動過程,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老師在游戲活動中與幼兒的交往。游戲是幼兒喜歡的活動,在游戲中幼兒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自由選擇、自主開展、自由交流。我們老師應發(fā)揮在幼兒游戲中的指導作用,而老師指導的關鍵則是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積極有效地與幼兒交往。

  經過平時游戲活動的經驗,我發(fā)現了游戲中師幼交往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游戲材料的不足,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不當,影響互動效果;老師過多的干涉、限制幼兒的活動與自由,使幼兒處于被動狀態(tài);對幼兒個別差異分析不夠,關注性格開朗、行為積極的幼兒多,而對性格內向、不愛表現的幼兒關注少,導致個別幼兒常處在游戲的外圍狀態(tài)等等。因此,我們?yōu)榱颂岣哂螒蛑袔熡谆拥馁|量,首先得考慮游戲的材料,幼兒的游戲離不開材料,材料是引導幼兒展開多種多樣探索活動的支架,要做到有效的師幼互動,我們應該放手讓幼兒主動參與準備;同時,根據游戲發(fā)展的需要,得及時補充和更新游戲材料。隨著幼兒游戲的深入開展,需要有意識地提供更多的游戲材料,引導幼兒通過與新材料的互動,不斷深入開展游戲,探究新發(fā)現、新玩法。下面我把平時組織的一個中班的游戲活動和大家分享一下,也總結一下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中班“娃娃家”游戲開始時,我提供白色的廢紙讓孩子們撕紙。每個孩子一個小碗,一小張白紙,鼓勵他們撕成“米粒”,做飯給娃娃吃。提供的白紙不大,以免孩子活動時間過長沒有耐心繼續(xù)下去。撕紙后,他們開始把“米”放到“煤氣灶”上煮給其他人吃。由于每個孩子都有簡單的操作材料,能夠“客氣、友好地”進行平行游戲。大家都有事情做,游戲中都能獲得愉悅感。可是一段時間后孩子們就沒興趣了,我的活動預期效果沒達到,F在想來,如果當時我給幼兒及時補充和投放新材料的話,對幼兒來說肯定是一種新的吸引力。比如給孩子們提供一些綠色的皺紋紙做“青菜”、紅色的皺紋紙做“紅燒肉”、黃色的皺紋紙做“豆芽菜”等等,孩子們肯定會沉浸在快樂的“做飯”游戲中,無論從技能、情感上,都能獲得很大的滿足。如果我還能從網上下載一些水果、蔬菜的小圖片讓孩子們撕下來,放到碗中,“改善伙食”的話,讓小寶寶們吃得“白白胖胖”的,效果將會更好,就能讓“娃娃家”游戲獲得更深層次的發(fā)展。

  當然,除了上述部分,還要很多的感想,也有很多的收獲。不管怎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把學到先進知識理念和技能運用到教學中,我也一定會用我的愛心、耐心、責任心去教育每一個孩子,讓他們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祖國的下一代接班人。

【幼兒園田園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關于田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精選6篇)08-31

關于小學田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精選6篇)12-24

幼兒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05-27

關于教師關于田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通用6篇)08-30

2021幼兒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09-01

幼兒園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范文05-24

幼兒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5-24

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03-30

課程培訓心得體會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