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P108例1相關練習。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小學數(shù)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第六冊第九單元《數(shù)學廣角》中的第一課時。教材提供的例題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十分貼切,參加課外小組,是學生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從學生熟悉的情境中提出數(shù)學問題,更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而能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也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的應用特點。例題所涉及的重疊問題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shù)學知識。在本節(jié)課前,學生雖然已經(jīng)學習過分類的思想方法,也接觸過把同一類物品圈起來的練習,但集合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針對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在這里只是讓學生通過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題材去初步體會集合思想,為后繼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使學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圖的產(chǎn)生過程。
2.能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同時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集合的思想,進而形成策略。
3.滲透多種方法解決重疊問題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讓學生經(jīng)歷集合圖形成的過程,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對重疊部分的理解。
教具準備:電子白板、實物投影儀、小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
在學生課前幫助學生體會“只……”,“既……又……”。
二、探究新知
(一)在“裝蘋果”活動中,初步感受“重疊”。
師:老師帶來了一個蘋果(出示蘋果),講臺上有兩個盤子,誰來幫我把這個蘋果放在左邊的盤子里?(指名演示) 師:現(xiàn)在只有左邊的盤子里有蘋果。
誰來幫我把這個蘋果放在右邊的盤子里?(指名演示) 師:現(xiàn)在只有右邊的盤子里有蘋果。
師:給大家出個難題,我想讓兩個盤子里都有一個蘋果,怎么辦呢?(學生討論,若想不出辦法,提示學生可以把兩個盤子的位置移動一下。)
讓學生演示,師:他剛才想到的方法是把兩個盤子重疊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像這樣的現(xiàn)象有很多,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數(shù)學廣角”來感受一下這樣的問題。(板書課題:數(shù)學廣角)
(二)出示例題,深入體驗。
1、出示課本上的統(tǒng)計表(名單順序打亂),獲得數(shù)學信息:
師:這是某小學三(1)班參加語文、數(shù)學課外小組學生名單的統(tǒng)計表,(邊說邊出示)
三(1)班參加語文、數(shù)學課外小組學生名單
語文 楊明 陳東 劉紅 李芳 王愛華 張偉 丁旭 趙軍 有( )人
數(shù)學 于麗 李芳 陶偉 王志明 楊明 周曉 劉紅 盧強 朱小東 有( )人
師:(1)觀察這張表格,參加語文課外小組的有多少人?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師帶著學生數(shù))(運用電子白板的書寫功能,在表格第一行最后一欄填上“8”。)
(2)參加數(shù)學課外小組的有多少人?(運用電子白板的書寫功能,在表格第二行最后一欄填上“9”。)
(3)參加語文課外小組和參加數(shù)學課外小組的共有多少人呢?(指名答,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書寫:8+9=17人)
師:是17人嗎?有沒有不同意見?再仔細觀察表格中的名單。讓學生發(fā)表意見。
2、調整統(tǒng)計表中的名單,突出“重復”。
師:誰能把表格中名單的位置調整一下,讓大家能很快看出哪些名字是重復的?(小組討論)
指名回答。(生:把上、下兩行中相同的名字對齊)(運用電子白板的拖拉功能,指名直接在白板上操作)
語文 楊明 李芳 劉紅 陳東 王愛華 張偉 丁旭 趙軍
數(shù)學 楊明 李芳 劉紅 王志明 于麗 周曉 陶偉 盧強 朱小東
師:名字重復出現(xiàn)了兩次說明什么?(既參加了語文小組又參加了數(shù)學小組)
師:重復出現(xiàn)的名字使我們算錯了總人數(shù),想一想怎樣做不僅能使名字不重復,又能表明他們3人參加了兩個課外小組呢?若學生答不出,師提示:要是只有一個名字,擺在表格的什么位置?( 生:把重復的名字寫在兩行中間)(運用電子白板的拖拉功能,指名直接在白板上操作)
語文 楊明 李芳 劉紅 陳東 王愛華 張偉 丁旭 趙軍
數(shù)學 王志明 于麗 周曉 陶偉 盧強 朱小東
師:能把“劉紅”擺在“朱曉東”上面的一格中嗎?(邊說邊操作,將“劉紅”拖到“朱曉東”的上面)(生:不行)為什么?(因為劉紅既參加了語文小組又參加了數(shù)學小組,擺在上面一格就只參加了語文小組,沒有參加數(shù)學小組。)
能把“朱曉東”擺在中間嗎?(邊說邊操作,將“朱曉東”拖到中間)(生:不行)為什么?(因為周曉只參加了數(shù)學小組,沒有參加語文小組)
師:參加語文小組和數(shù)學小組的到底一共是多少人呢?(14人)
3、引出集合圖,加深理解
(1)師:這14人中哪些同學是參加語文課外小組的,誰來把這些名單圈起來?(運用電子白板的圈畫功能,指名直接在電子白板上圈畫)
這14人中哪些同學是參加數(shù)學課外小組的,誰來把這些名單圈起來?(運用電子白板的圈畫功能,指名直接在電子白板上圈畫)
圈了以后,我們就能很快看出這些同學參加課外小組的情況?磥斫鉀Q這類問題用“圈起來”這個方法比較好。你們想試試嗎?
(2)小組合作,分組繪制集合圈。
老師這有一個紅的的圈,還有一個藍色的圈,請兩名同學對照表格,幫我把語文小組的名單擺進紅圈中,數(shù)學小組的名單擺進藍圈中。(指名直接在電子白板上操作)其他的同學拿出老師準備的14個名單,獨立在卡紙上按要求操作,完成后在組內交流。
(為了讓學生的操作能順利完成,屏幕顯示出操作的要求。)
屏顯提示:別著急,請先看清楚要求:
1、在紙上畫一個紅色的圈和一個藍色的圈。對照表格,將語文小組的名單擺進紅圈中,數(shù)學小組的名單擺進藍圈中。
2、擺好后,看一看是否和表格中的名單相一致。
語文小組 數(shù)學小組
既參加語文小組,又參加數(shù)學小組
(3)老師將巡視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有問題的情況通過實物投影展示出來,集體辨析,訂正。
4、各部分意義
運用電子白板的填色功能,逐一突出韋恩圖的各個部分,讓學生說各部分的意義。
5、和表格做比較,介紹韋恩圈
(運用電子白板,將原來的表格調出來)師介紹:和原來的表格相比,大家繪制的圖形能讓我們一目了然,清楚地知道三(1)班同學參加課外小組的情況。你們知道嗎,這樣的圖形是英國著名的數(shù)學家韋恩在一百多年前發(fā)明的,人們把這樣的圖形叫韋恩圖。
(三)結合集合圖,掌握算法。
提問:你能列式計算這兩個小組的人數(shù)嗎?
(①5+3+6=14 ②8+9-3=14 ③8+6=14 ④5+9=14)
師生反饋交流時,重點引導學生借助集合圖來理解各種計算方法的意義。(上面4種算法,學生能說幾種是幾種,不強求都要列出來。)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二十四第一題(在書上110頁完成,一名學生在電子白板上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學困生,集體訂正)
2、一家文具店開業(yè)了,咱們去看看,(出示110頁第2題)。
(1)誰來當采購員把這兩天的進貨情況向大家介紹一下。
(2)需要你來幫著解答什么問題?(“這兩天一共進了多少種文具呢?” )
(3)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嗎?(這兩天進的文具中有3種是重復的)
(4)學生獨立思考并解決。
(5)反饋。(說算式和思路)
3、將上題做一定的改動,隱去兩天進貨的圖片,只告訴這兩天各進了5種貨。再讓學生解答。
四、歸納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
教學反思:
《數(shù)學廣角》是新教材中新增設的一個內容,它主要是介紹和滲透一些數(shù)學思想方法,使學生運用這些數(shù)學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或數(shù)學問題。例1借助學生熟悉的題材,滲透集合的有關思想,并利用集合圖的方式求出兩個小組的總人數(shù)。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通過學生的生活世界,讓抽象的問題生活化,讓學生通過對參加語文課外小組和數(shù)學課外小組名單表格的逐步整理,在圈一圈、畫一畫等過程中得出韋恩圖,理解韋恩圖各部分的意義,發(fā)現(xiàn)圖形表示的優(yōu)越性,最后能運用語言、圖表來解決相關的問題。整個認知過程是問題不斷解決,認識不斷清晰,知識不斷建構的過程。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充分運用了交互式電子白板這一較新的信息技術手段,創(chuàng)設很多的機會讓學生親自在電子白板上直接操作,通過學生在電子白板上的拖拉、勾畫、填色、圈點、書寫等操作,讓學生真實地展現(xiàn)思維的過程,教師可以及時地反饋,實現(xiàn)了“教與學的互動”,克服了多媒體課件“預設有余,生成不足”的缺陷,使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是停留在形式上的,而是一種真實的經(jīng)歷,將“走近” 變?yōu)椤白哌M”,不是近距離的感受,而是走進去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親身感知,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效果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