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蝜蝂傳閱讀練習及答案
在學習、工作中,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分析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得與失。你所了解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蝜蝂傳閱讀練習及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蝜蝂傳閱讀練習及答案 1
蝜蝂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昂其首負之。背愈重,雖困劇不止也。其背甚澀,物積因不散,卒躓仆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茍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唯恐其不積。及其怠而躓也,黜棄之,遷徙之,亦以病矣。茍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以近于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亦足哀夫!
《蝜蝂傳》閱讀題題目
11.解釋下列加粗詞在語境中的意思。
、卒躓仆不能起()
、茍能行()
、塾殖秩∪故()
、芤嘁病矣()
、萦植艾()
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各句。
(1)其背甚澀,物積不散,卒躓仆不能起。
(2)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惟恐蓄其不積。
(3)日思高其位,大其祿。
(4)亦是哀夫!
13.概括本文的中心大意。
《蝜蝂傳》閱讀題答案
11.①終于②如果③原來,舊的④損害⑤停止
12.(1)它的`背很不光滑,因此背上集聚的東西不容易散落,最后終于被東西壓倒爬不起來。
(2)當今世上那些愛好索取的人,見到功名利祿就不肯放過,使自己的家充實起來,也不顧勞累自己,惟恐不能積蓄更多的功名利祿。
(3)終日盤算著使自己的地位爬得更高,使自己的奉祿拿得更多。
(4)也實在可悲啊!
13.借對善負小蟲的描寫,諷刺了那些貪財不止、極力向上爬的人。
蝜蝂傳閱讀練習及答案 2
蝜蝂①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卬②其首負之。背愈重,雖困、鄄恢挂。其背甚澀,物積因不散,卒躓樸④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⑤。茍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⑥,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今世之嗜⑦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所累⑧,唯恐其不積。及其怠而躓也,黜棄之,遷徙之,亦以、嵋。茍能起,又不艾⑩。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以近于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亦足哀夫。ㄟx自《柳河東集》)
。圩⑨專茛傥l蝂(fù bǎn):一種黑顏色的小蟲。②卬(áng):高舉著頭。③困。簞诶鄯浅!"苘W樸(zhì pū):跌倒。這里是被東西壓倒的意思。⑤負:作名詞,指背的東西。⑥上高:往高處爬。⑦嗜(shì)取者:這里指貪得無厭的人。⑧累:負擔。⑨。浩v。⑩艾(yì):停止,悔改。前之死亡:指以前由于極力求官貪財而自取滅亡的人。
1、解釋加粗字的意思。
、輒持取_______________
②人或憐之_______________
、茍能行_______________
、苡殖秩∪故_______________
⑤又不艾_______________
、抟嘁病矣_______________
2、選出加粗詞意思相同的一項( )
A、蝜蝂者,善負小蟲也
今世之嗜取者
B、其背甚澀
極其力不已
C、卬其首負之
人或憐之
D、雖困劇不止也
雖其形魅然大者也
3、翻譯下列的句子。
、傩杏鑫铮m持取,卬其首負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谌账几咂湮唬笃涞,而貪取滋甚,以近于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亦足哀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則寓言寫法上有什么特點?主要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就,總是
、谟械腵人
、廴绻
、芟惹,從前
、萃V,悔改
、奁v
2、B
3、①在路上爬行遇到東西就拿,舉著頭背在背上。
②天天思考怎樣使自己的職位提高,使自己的`俸祿加大,因而貪取財物更加厲害,已接近摔死,看到以前由于極力求官貪財而自取滅亡的人又不知道引以為戒。
③他的外形雖然龐大,他的名稱是人,可是他的見識卻和小蟲一樣,也太可悲了。(意對即可)
4、這則寓言寫法上最大的特點是用了對比寫法,用蝜蝂的生活習性同嗜取者的思想行為作對比。
寓意:深刻地諷刺了那些貪得無厭的貪官污吏,指出他們實際上跟小蟲一樣愚蠢,結(jié)果必然自取滅亡。(言之有理即可)
【蝜蝂傳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蝜蝂傳》的閱讀答案【精選】03-25
《蝜蝂傳》原文及翻譯閱讀09-24
《蝜蝂傳》的原文及譯文04-09
蝜蝂傳原文及賞析04-21
蝜蝂傳原文及翻譯09-24
《蝜蝂傳》的原文與譯文09-25
《蝜蝂傳》原文及譯文04-09
《蝜蝂傳》原文及翻譯08-22
柳宗元《蝜蝂傳》及譯文05-12
柳宗元《蝜蝂傳》譯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