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閱讀理解答案
《竹子》閱讀答案
1、“息”的解釋有:①停止;②消息;③呼吸時進出的氣;④利息!跋⑾⑾嚓P(guān)”的“息”應(yīng)屬于第_______種解釋。
2、這段短文寫了竹子_______、_______兩個方面,重點寫了竹子的_______。
3、“歲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畫出表現(xiàn)竹子強大生命力用“~~~~”畫出作者由竹子引起的聯(lián)想。
6、“竹子品格體現(xiàn)的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嗎?”這是_______句,將它改為陳述句_______。竹子最突出的品格是_______。全文表達了作者_______的思想感情。 為了你的電腦安全,請只打開來源可靠的網(wǎng)址。
1、“息”的解釋有:①停止;②消息;③呼吸時進出的氣;④利息。
“息息相關(guān)”的“息”應(yīng)屬于第 3 種解釋。
2、這段短文寫了竹子 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guān) 、 竹子頑強不屈的品格 兩個方面,重點寫了竹子的 頑強不屈 。
3、作者從 建筑 、 造紙 、 編織竹器 、 藥用 、 助消化,防便秘 等用途寫出了竹子“全身是寶”。
4、“歲寒三友”是指 竹子 、 松 、 梅 。
5、用“——”畫出表現(xiàn)竹子強大生命力的語句;
答:春風(fēng)一過,它就像一把利劍,穿過頑石,刺破凍土,脫下層層筍衣,披上一身綠裝,直插云天。
用“~~~~”畫出作者由竹子引起的聯(lián)想
答:暑來寒往,迎風(fēng)斗寒,經(jīng)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充分顯示了竹子不畏艱難,不懼壓力的強大生命力。
竹子品格體現(xiàn)的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嗎?作為我們每個人,需要的不也是這種精神嗎?
6、“竹子品格體現(xiàn)的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嗎?”這是 反問 句,將它改為陳述句 竹子品格體現(xiàn)的正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竹子最突出的品格是 頑強不屈 。全文表達了作者 對竹子喜愛 的思想感情。提問者評價
謝了!
原問題:1.“聽說釋迦佛身長一丈六”,句中的“聽說”和后面的 不信 一詞相照應(yīng)。 2.“從此,這里便長出了‘竹林’”中的“從此”指代的是那個僧侶貴族丈量佛身,丟下竹杖走了以后 。 3.第一自然段的'語序排列不夠正確,請重新調(diào)整。正確的順序應(yīng)是(只寫序號):( 4 )—( 1 )—( 3)—( 2 )。 4.“公孫不相見,母子不相離”形象...
竹,是極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guān)。青青翠竹,全身是寶: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紙的原料;竹皮可編織竹器;竹瀝和竹茹可供藥用;竹筍味道鮮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綠色的寶礦”。然而,我更欣賞竹子那種頑強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譽為“歲寒三友”,歷年競相為詩人所題詠,畫家所描繪,藝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當(dāng)春風(fēng)還沒有融盡殘冬的余寒時,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風(fēng)一過,它就像一把利劍,穿過頑石,刺破凍土,脫下層層筍衣,披上一身綠裝,直插云天。暑來寒往,迎風(fēng)斗寒,經(jīng)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充分顯示了竹子不畏艱難,不懼壓力的強大生命力。這是一種人們看見而確實存在的品格,竹子品格體現(xiàn)的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竹,是極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guān)。青青翠竹,全身是寶: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紙的原料;竹皮可編織竹器;竹瀝和竹茹可供藥用;竹筍味道鮮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綠色的寶礦”。然而,我更欣賞竹子那種頑強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譽為“歲寒三友”,歷年競相為詩人所題詠,畫家所描繪,藝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當(dāng)春風(fēng)還沒有融盡殘冬的余寒時,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風(fēng)一過,它就像一把利劍,穿過頑石,刺破凍土,脫下層層筍衣,披上一身綠裝,直插云天。暑來寒往,迎風(fēng)斗寒,經(jīng)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充分顯示了竹子不畏艱難,不懼壓力的強大生命力。這是一種人們看見而確實存在的品格,竹子品格體現(xiàn)的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嗎?作為我們每個人,需要的不也是這種精神嗎?
【竹子的閱讀理解答案】相關(guān)文章:
《竹子》閱讀理解05-04
竹子閱讀答案09-10
竹子閱讀答案09-10
項鏈閱讀理解題答案 項鏈閱讀理解12-13
黑白閱讀理解答案 黑白閱讀理解12-13
閱讀理解及答案08-17
《竹子的私密生活》閱讀附答案12-07
微波閱讀答案 微波閱讀理解12-14
捶背閱讀答案 捶背閱讀理解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