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閱讀答案(15篇)
在各領(lǐng)域中,我們都要用到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大家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規(guī)范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馬說》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馬說》閱讀答案1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練習(xí)題。
【甲】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嗚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日:“天下無馬!眴韬!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ㄟx自韓愈《馬說》)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A.①雖有千里之能
②張?jiān)种,隨犬出門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今為人所棄而死,非其道也C.①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②若見而不收養(yǎng),無仁心也D.①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②若見而不收養(yǎng)
2.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字的用法與“犬隨叔父夜行”中“夜”字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B.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C.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用“/”給下面文句斷句,要求根據(jù)語意劃出兩處。村陌有犬為人所棄者張?jiān)娭词斩B(yǎng)之。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文句。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谑甯笧樯咚鶉,仆地不得行。
5.和諧社會,人類要了解動物,更要和動物友好相處。甲文采用 ① 的寫法,以千里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乙文則主要表達(dá)了 ② 的主旨。
【乙】
村陌有犬為人所棄者張?jiān)娭词斩B(yǎng)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為?”將欲更棄之。元對曰:“有生之?dāng)?shù),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殺,自然之理。今為人所棄而死,非其道也。若見而不收養(yǎng),無仁心也!笔甯父衅溲,遂許焉。明年,犬隨叔父夜行。煎墨≤瞳曼致受支怨攙童受妻堡。犬亟奔至家,汪汪之聲不已。張?jiān)种,隨犬出門,見叔父幾死。速延醫(yī)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視犬如親。(選自《北史·孝行傳·張?jiān)罚?/p>
[參考答案]
1.C(均為轉(zhuǎn)折連詞,但是。A①結(jié)構(gòu)助詞,“的”,②代詞,指“汪汪之聲不已”;B①代詞,指馬,②代詞,指狗的生死;D①通假字,通“現(xiàn)”,②動詞,看見)
2.A(都是名詞作狀語,修飾動詞;BCD項(xiàng)加點(diǎn)詞都活用為動詞)
3.村陌有犬為人所棄者/張?jiān)娭词斩B(yǎng)之。
4.①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實(shí)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谑甯副簧咭Я,趴在地上走不了。
5.托物寓意(或托物言志)關(guān)愛動物,善有善報(bào)附
《馬說》閱讀答案2
、偈烙胁畼罚缓笥星Ю锺R。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②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鄄咧灰云涞溃持荒鼙M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55.5分)
1、解釋下列加點(diǎn)的字:(4分)
(1)祗辱于奴隸人之手()(2)才美不外見()
(3)策之不以其道()(4)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3、作者把千里馬不能千里歸罪于食馬者,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觀點(diǎn)?(2分)
4、伯樂和千里馬在推動社會發(fā)展方面誰更重要?請暢談你的看法?可舉歷史和現(xiàn)實(shí)生活中的例子證明自己的觀點(diǎn)?(3分)
【參考答案】
1、(1)只是(2)通“現(xiàn)”,顯現(xiàn)(3)鞭打(4)通曉,明白
2、(1)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其實(shí)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
3、言之成理即可。不同意。我認(rèn)為千里馬自身素質(zhì)更重要。千里馬應(yīng)具備自我推銷能力,不應(yīng)一味等待伯樂賞識,應(yīng)主動尋找機(jī)會。
4、如:我認(rèn)為千里馬更重要。因?yàn)樯鐣l(fā)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馬正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巨大動力。試想如果沒有愛迪生發(fā)明電燈,我們尋找光明的眼睛不知還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再如:如果沒有那些群策群力合力的科學(xué)家,我們不知能否破解DNA的奧秘。
《馬說》閱讀答案3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題。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對下面語句中加粗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不以千里稱也 稱:揚(yáng)名
B.一食或盡粟一石 或:有時(shí)
C.才美不外見 見:通“現(xiàn)”
D.策之不以其道 策:鞭子
2.比較下列各組加粗的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A.而伯樂不常有 廣起,奪而殺之
B.雖有千里之能 以君之力
C.策之不以其道 成,將以攻宋
D.駢死于槽櫪之間 每自比于管仲、樂毅
3.下面對所選文段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文章第1段先以“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正面提出問題,然后筆鋒一轉(zhuǎn),從反面展開議論。
B.第2、3段主要寫千里馬被埋沒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見”的原因,作者對無知的“食馬者”發(fā)出了強(qiáng)烈的譴責(zé)。
C.文章借伯樂和千里馬的傳說,將人才比為千里馬,將愚妄淺薄、不識人才的統(tǒng)治者比做食馬者。
D.在作者看來,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在兩者中主要是缺乏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
參考答案:
1.D
2.B
3.D
《馬說》閱讀答案4
閱讀《馬說》一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請從第二段中找出兩個通假字,并解釋其意義。
①________通________,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赺_______通________,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四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A.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B.策之不以其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今亡亦死,舉大計(jì)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D.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
3.將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里馬不能發(fā)揮其才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認(rèn)為怎樣才能發(fā)揮千里馬的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馬,而尚未被伯樂發(fā)現(xiàn),你該怎么做?
、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解釋文中的詞。
或:____________
食:____________
等:____________
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據(jù)選文,說說千里馬被辱沒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食通飼,喂養(yǎng);②見通現(xiàn),表現(xiàn)
2.C
3.驅(qū)使它,不能按照正確的方法,喂養(yǎng)它不能充分發(fā)揮它的才能。
4.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食馬者的無知。策之以其道,食之能盡其材,鳴之而能通其意。
5.①不氣餒,努力做好本職工作;②尋找機(jī)會,展示自己才華
6.有時(shí)(或許)通飼喂養(yǎng)等同(或-樣)
7.而且想讓它和普通的馬一樣都不可能,又怎么能奢求它日行千里呢?
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馬說》閱讀答案5
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后面2327題。(14分)
【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選自韓愈《馬說》)
【乙】有人賣駿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與言,愿子還②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xiàn)一朝③之賈。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④而馬價(jià)十倍。 (選自《戰(zhàn)國策》)
【注釋】①比:副詞,接連地。 ②還:通環(huán),環(huán)繞。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23、解釋下列加點(diǎn)詞語的含義。(2分)
。1)才美不外見。 見:_________ __ (2)執(zhí)策而臨之。臨:______________
。3)愿子還而視之。子:____________ (4)去而顧之。 顧: _______________
24、下面句中之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2分)
例:策之不以其道
A.祇辱于奴隸人之手 B. 臣有駿馬欲賣之
C.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 D. 臣請獻(xiàn)一朝之賈
25、把下面的文言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26、理解填空。(3分)
甲文中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乙文中賣馬人能一旦而馬價(jià)十倍是利用了人們的 的心理。
27、當(dāng)今社會,商家請名人作廣告已成時(shí)尚。請結(jié)合甲、乙二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簡要談?wù)劽诵?yīng)的利或弊。(3分)
參考答案:
23. (1)見,通現(xiàn),表現(xiàn)。 (2)臨,面對。 (3)子,你。 (4)顧,回頭看。
24.B 25. (1)不能用正確的方法使用它,不能按千里馬的標(biāo)準(zhǔn)喂養(yǎng)它。(2)連續(xù)三天在集市上賣馬,沒有一個識馬的。
26.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盲目相信權(quán)威
27. 聯(lián)系伯樂、馬(1),名人效應(yīng)的利或弊(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2)
如:好處是:如同千里馬有了伯樂才能被人們所重視一樣,好的產(chǎn)品通過名人的宣傳,才能廣而告之,壞處是名人宣傳的不一定是真正的千里馬,容易誤導(dǎo)消費(fèi)者。
《馬說》閱讀答案6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27一31題。(12分,30題4分每小題2分,其他每題2分)
【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兵Q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來源:迷你語文網(wǎng)](選自韓愈《馬說》)
【乙】村陌有犬為人所棄者張?jiān)娭词斩B(yǎng)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為?”將欲更棄之。元對曰:“有生之?dāng)?shù),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殺,自然之理。今為人所棄而死,非其道也。若見而不收養(yǎng),無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許焉。明年,犬隨叔父夜行。叔父為蛇所嚙,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聲不已。張?jiān)种,隨犬出門,見叔父幾死。速延醫(yī)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視犬如親。(選自《北史·孝行傳·張?jiān)罚?/p>
2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①雖有千里之能②張?jiān)种,隨犬出門
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今為人所棄而死,非其道也
C.①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②若見而不收養(yǎng),無仁心也
D.①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②若見而不收養(yǎng)
28.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字的用法與“犬隨叔父夜行”中“夜”字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A.離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B.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
C.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9.用“/”給下面文句斷句,要求根據(jù)語意劃出兩處。
村陌有犬為人所棄者張?jiān)娭词斩B(yǎng)之。
3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文句。
、倨湔鏌o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嗍甯笧樯咚鶉,仆地不得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和諧社會,人類要了解動物,更要和動物友好相處。甲文文采用___________的寫法,以千里馬不遇伯
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乙文則主要表達(dá)了的主旨.
參考答案:語文網(wǎng)
27.C(均為轉(zhuǎn)折連詞,但是。A①結(jié)構(gòu)助詞,"的",②代詞,指"汪汪之聲不已";B①代詞,指馬,②代詞,指狗的生死;D①通假字,通"現(xiàn)",②動詞,看見)
28.A(都是名詞作狀語,修飾動詞;BCD項(xiàng)加點(diǎn)詞都活用為動詞)
29.村陌有犬為人所棄者/張?jiān)娭词斩B(yǎng)之。
30.①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實(shí)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谑甯副簧咭Я,趴在地上走不了。
31托物寓意(或托物言志)關(guān)愛動物,善有善報(bào)
《馬說》閱讀答案7
馬說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詞。
。1)執(zhí)策而臨之策:
(2)策之不以其道 道:
。3)其真無馬邪? 其:__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
。1)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文中“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一句強(qiáng)調(diào)了_________的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華不能被發(fā)現(xiàn),完全可以_________(用文段外成語填空),把自己的才華積極主動地顯露出來;而在位者識別、任用人才也應(yīng)_________(用文段外成語填空)。
4、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馬拉著鹽車上山坡,氣直喘,汗直流,竭盡全力還是拉不上去。趕車的人吆喝著,用鞭子狠狠地抽打它……這時(shí),一個路過的.相馬人看見了,心疼得流下了眼淚,急忙脫下衣裳披在癱倒在地的老馬身上。老馬睜開眼,看到相馬人,眼睛一亮,長嘶一聲而逝。 請你展開想象,寫出老馬臨死前想對相馬人說的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馬鞭 (2)方法 (3)難道
2、
。1)千里馬吃一頓有時(shí)要吃盡一石(食料)。
。2)(喂馬的人)拿著鞭子來到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
3、伯樂對千里馬起決定或在位者對人才起決定 毛遂自薦 知人善任
4、能從訴說自己的懷才不遇,譴責(zé)趕車人的愚昧粗暴,感激相馬人的知遇之情等角度展開合理想像均可。
《馬說》閱讀答案8
閱讀甲、乙兩段選文,完成8—12題。(共17分)
【甲】①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②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鄄咧灰云涞,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乙】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于楚①,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得十九人,余無可取者。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薦于平原君曰:“今少一人,愿君既以遂備員②而行矣!逼皆唬骸胺蛸t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誦,勝未有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泵煸唬骸俺寄私袢照?zhí)幠抑卸。使遂蚤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逼皆古c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廢③也。
平原君已定從而歸,歸至于趙,曰:“勝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④。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qiáng)于百萬之師。勝不敢復(fù)相士。”遂以為上客。 ——選自《毛遂自薦》
①合從于楚:指擬推楚為盟主,訂合縱盟約以聯(lián)兵抗秦。從,同“縱”。② 備員:湊數(shù),充數(shù)。③廢:當(dāng)作“發(fā)”,發(fā)聲。④九鼎大呂:極貴重的寶物。
8、解釋下列加點(diǎn)字或短語(5分)
。1)只辱于奴隸人之手 ( )(2)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3)策之不以其道( )(4)使遂蚤得處囊中( )(5)勝不敢復(fù)相士。( )
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廢也。
10、對甲文內(nèi)容理解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3分)
A、地位低下的“奴隸人”由于忌恨千里馬,所以在精神上侮辱它,在物質(zhì)上虧待它。
B、作者在呼喚伯樂的同時(shí),也強(qiáng)調(diào)了人才應(yīng)有不斷進(jìn)取的精神。
C、從千里馬的受辱與“駢死”的不幸遭遇及結(jié)局中,我們可以認(rèn)識到封建社會對人才的埋沒和扼殺。
D、作者認(rèn)為“名馬”不以千里稱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11、甲文乙文都談到了“人才”的話題,請以我們熟知的文言文為依托,引經(jīng)據(jù)典(要求呈現(xiàn)篇目、文中人物),言之有物地談一談“人才應(yīng)該具有哪些素質(zhì)”?(3分)
12、甲文的觀點(diǎn)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币椅闹校煊赂易运]后,才有后來以三寸之舌庭戰(zhàn)楚王,使趙重于九鼎大呂的歷史佳話。請根據(jù)甲乙兩文內(nèi)容和已有提示,將下列對偶句補(bǔ)充完整。(補(bǔ)充后不少于七言)(2分)
有______________ ,方顯______________ ;無_________________ ,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參考答案:
8、受屈辱,通“飼”喂養(yǎng),驅(qū)使,通“早”,鑒選人才
9、(2)那十九個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卻都沒有說出來。
10、 C
11、應(yīng)該有《岳陽樓記》中滕子京那樣逆境中不計(jì)較個人得失,將巴陵郡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廢俱興的素質(zhì);應(yīng)該像《曹劌論戰(zhàn)》中的曹劌那樣有政治遠(yuǎn)見和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有責(zé)任感;應(yīng)該像《毛遂自薦》中的毛遂那樣有膽有識,文武雙全,以三寸之舌強(qiáng)于百萬之師,救國于危難之中。應(yīng)該像《陋室銘》中劉禹錫那樣安貧樂道、志趣高雅……
12、有伯樂(慧眼),方顯千里之能;無勇氣(自薦),豈有自薦(歷史)佳話。
《馬說》閱讀答案9
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16分)
。孜模R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ㄒ椅模┍搴推瘢撼撕褪系糜耔背街校疃I(xiàn)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蓖跻院蜑檎N,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xiàn)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蓖跤忠院蜑檎N,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繼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釋] ①璞:蘊(yùn)藏有玉的石頭,未經(jīng)加工的玉石。 ②刖:音“yuè”,古代一種酷刑,斷足。 ③奚:何,為什么。 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小題1:結(jié)合文意,解釋下列劃線的詞。(4分)
。1)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雖:( )
(2)厲王使玉人相之。 相:( )
小題2:通過“識馬”、“相玉”,兩文表達(dá)的共同意思是什么?(4 分 )
小題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悲乎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
小題4:《馬說》以“‘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的感嘆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為和氏獻(xiàn)璞的結(jié)局,兩文所表達(dá)的思想感情何不同?(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雖:即使(2)相:鑒別
小題1:《馬說》通過千里馬被埋沒的普遍現(xiàn)實(shí),《卞和泣玉》通過和氏璞兩度被指斥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論述的都是統(tǒng)治者不識人才,埋沒人才,英才志士懷才不遇,有志難伸的現(xiàn)實(shí)。(大意如此即可)
小題1:(1)想要與普通的馬等同尚且不能夠做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夠日行千里呢?
。2)(我)感到痛苦的是(真正的)寶石被斥為(普通的)石頭,誠實(shí)正直的人被誣蔑為騙子。或:我是為(真正的)的寶石被斥為(普通的)的石頭,誠實(shí)正直的人被誣蔑為騙子而感到痛苦(悲痛)(意思對即可)
小題1:答:《馬說》中,面對“天下無馬”這種壓制人才的謬論,文章只能發(fā)出“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的感嘆;而《卞和泣玉》中,和氏璞雖然兩度被斥為普通的石頭,但終遇文王,經(jīng)雕刻加工顯示出天下至寶的本色!恶R說》更多地是讓人感到憤懣不平與無奈,而《卞和泣玉》卻能讓人看到一些希望。(大意如此即可)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文言實(shí)詞的詞義,平時(shí)應(yīng)多積累、牢記,那么回答此題就很容易。注意不要用現(xiàn)在的意思解釋,解釋時(shí)結(jié)合所在句子進(jìn)行。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先理解兩篇文章,然后根據(jù)“兩文表達(dá)的共同意思”這一要求進(jìn)行概括即可。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句子翻譯,一般以直譯為主,注意不要用現(xiàn)在的意思解釋,省略的成分應(yīng)補(bǔ)充上。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先理解兩篇文章的結(jié)局,然后比較“兩文所表達(dá)的不同思想感情”進(jìn)行概括即可。
《馬說》閱讀答案10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小題1】本文的作者是代的。(2分)
【小題2】劃線字解釋有誤的一項(xiàng)是()(2分)
A.食不飽,力不足(食:吃)
B.策之不以其道(道:道路)
C.執(zhí)策而臨之(策:馬鞭子)
D.食之不能盡其材(材:才能)
【小題3】翻譯下列句子:(4分)
、偈绸R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食之不能盡其才
【小題4】《馬說》一文借古代伯樂和千里馬的故事為喻,抨擊了當(dāng)時(shí)的“食馬者”“不知馬”的錯誤行為。但韓愈并沒有從正面闡明應(yīng)該怎么做。參照選文的第二段,你認(rèn)為他主張?jiān)鯓訉Υ扒Ю锺R”那樣的人才?(2分)
【小題5】《馬說》一文的標(biāo)點(diǎn)是現(xiàn)代人加上去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馬也!,應(yīng)該用(?)結(jié)束。請你細(xì)讀原文,揣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說明理由。(2分)
答案
【小題1】唐韓愈(2分)
【小題1】B(2分)
【小題1】翻譯下列句子:(4分)
、偈绸R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譯文喂養(yǎng)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jù)它日行千里的本領(lǐng)來喂養(yǎng)它。②食之不能盡其才譯文喂養(yǎng)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
【小題1】答:策之以其道,食之能盡其材,鳴之能通其意,或用現(xiàn)代漢語表述。
【小題1】答:此題為開放題。問而后答,一錘定音;用問號,發(fā)人深省。
解析【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古代文學(xué)常識,平時(shí)應(yīng)多積累,那么回答此題會很容易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文言實(shí)詞的詞義,平時(shí)應(yīng)多積累、牢記,那么回答此題就很容易。注意不要用現(xiàn)在的意思解釋,解釋時(shí)結(jié)合所在句子進(jìn)行。B、策之不以其道(道:正確的方法)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句子翻譯,一般以直譯為主,注意不要用現(xiàn)在的意思解釋,省略的成分應(yīng)補(bǔ)充上。
【小題1】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先理解選文的第二段,再談怎樣對待“千里馬”那樣的人才即可。
【小題1】此題為開放性試題。表明你的看法,并說明理由即可。
《馬說》閱讀答案11
[甲]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選自韓愈《馬說》)
[乙] 有人賣駿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與言,愿子還②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xiàn)一朝③之賈!辈畼纺诉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④而馬價(jià)十倍。 (選自《戰(zhàn)國策》)
【注釋】①比:副詞,接連地。 ②還:通“環(huán)”,環(huán)繞。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詞語的含義。(4分)
、挪琶啦煌庖姟 見:_____________
、茍(zhí)策而臨之。 臨:______________
、窃缸舆而視之。 子:____________
、热ザ欀 顧: _______________
小題2:翻譯選文中劃“__________”的句子。(4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小題3: [甲]文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寄托了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小題4:當(dāng)今社會,商家請名人作廣告已成時(shí)尚。請結(jié)合甲、乙二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簡要談?wù)劇懊诵?yīng)”的利或弊。(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⑴見,通“現(xiàn)”,表現(xiàn)。⑵臨,面對。⑶子,你。⑷顧,回頭看。(4分,每小題1分)
小題1:⑴不能用正確的方法使用它,不能按千里馬的標(biāo)準(zhǔn)喂養(yǎng)它。(2分)
、七B續(xù)三天在集市上賣馬,沒有一個識馬的。(2分)
小題1:(3分)多出人才,人盡其才。(意思接近即可)
小題1:(4分)聯(lián)系“伯樂”、“馬”(2分),“名人效應(yīng)”的利或弊(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小題1:學(xué)生對文言文中重點(diǎn)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更要培養(yǎng)課內(nèi)向課外遷移的能力,達(dá)到學(xué)以致用。
小題1: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強(qiáng)調(diào)重點(diǎn)詞語的理解和重點(diǎn)句式的調(diào)整。
小題1:了解文本內(nèi)容,理解作者所要抒發(fā)的感情。
小題1:緊扣文本內(nèi)容,聯(lián)系“伯樂”、“馬”的人才觀,說出名人做廣告的效應(yīng)的利弊,分析有理即可
《馬說》閱讀答案12
閱讀訓(xùn)練。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 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關(guān)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 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嗚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解釋下列加點(diǎn)詞在文中的意思。
(1)一食或盡粟一石 或:
(2)才美不外見 見:
(3)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等:
(4)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
(5)執(zhí)策而臨之 執(zhí):
2.翻譯下列句子。(4分)
(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3.從文中看,千里馬遇不到伯樂,它們有著怎樣的命運(yùn)?
4.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反映了當(dāng)時(shí)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shí)? 20xx年安徽省中考語文試題
[參考答案]
1.(1)或:有時(shí) (2)見:顯現(xiàn) (3)等:等同(4)安:怎么 ,怎能 (5)執(zhí):拿著,舉著
2.(1)喂馬的人不知道它是千里馬,所以不按照千里馬的喂養(yǎng)方法喂養(yǎng)它。(2)千里馬鳴叫,喂馬的人卻不知道它想表達(dá)的意思。
3.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4.反應(yīng)了當(dāng)時(shí)的社會不重視人才,不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的社會現(xiàn)實(shí)。
《馬說》閱讀答案13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問題。
馬說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日:“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代文學(xué)家。
2.下列句中加粗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A.一食或盡粟一石 食之不能盡其材
B.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C.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D.策之不以其道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3.翻譯下面的句子。
。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執(zhí)策而臨之,日:“天下無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借千里馬的遭遇表達(dá)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韓愈 唐
2.B
3.(1)想要跟普通的馬一樣尚且辦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拿著鞭子,站在千里馬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
4.表達(dá)了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以及對統(tǒng)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批判。
《馬說》閱讀答案14
【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乙】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bào)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①死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③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馬至者三。今王誠⑤欲致士⑥,先從隗始。隗且見事⑦,況賢于隗者乎?豈遠(yuǎn)千里哉?
注解:①安事:要何用 ②捐:棄 ③ 之:指死馬 ④期年:滿一年 ⑤誠:真心 ⑥致士:納賢士 ⑦見事:被侍奉
2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字的意思。(2分)
、挪咧灰云涞 ( ) ⑵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 )
⑶買其首五百金 ( ) ⑷鳴之不能通其意 ( )
22.結(jié)合你對選文的理解,說說甲乙兩文中千里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2分)
23.甲文借伯樂相馬的故事,發(fā)出了 的感慨,表達(dá)的主題是 ,乙文借古之君王費(fèi)盡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購得已死千里馬的故事,表達(dá)的主題是(3分)
24.將下邊兩個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4分)
、艈韬!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⑵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
【答案】21.⑴用鞭子打 ⑵買 ⑶它(的) ⑷助詞,沒有實(shí)在意義。(2分,每小題0.5分) 22.表面看是指馬,其實(shí)是喻指人才。(2分) 23.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對統(tǒng)治者不識人才、不重視人才、摧殘人才以及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 應(yīng)該重視人才,用誠心吸納人才,才能得到人才。(3分,正確一處1分,言之有理即可。) 24.⑴唉!是真的沒有好馬嗎?這是不識好馬呀。⑵我要買的是活馬,為了一匹死馬而丟掉五百金有什么用?(4分,除去嗚呼,其余4個分句每句1分,對其、也、所、者、安、事、捐等詞語理解或句式不落實(shí)的酌情扣分。)
《馬說》閱讀答案15
【甲】韓愈《馬說》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乙】《千金市骨》
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bào)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①死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③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馬至者三。今王誠⑤欲致士⑥,先從隗始。隗且見事⑦,況賢于隗者乎?豈遠(yuǎn)千里哉?(注解:①安事:要何用 ②捐:棄 ③ 之:指死馬 ④期年:滿一年 ⑤誠:真心 ⑥致士:納賢士 ⑦見事:被侍奉)
閱讀題: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字的意思。(2分)
(1)策之不以其道( )
(2)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 )
(3)買其首五百金( )
(4)鳴之不能通其意( )
2.結(jié)合你對選文的理解,說說甲乙兩文中千里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2分)
3.甲文借伯樂相馬的故事,發(fā)出了 的感慨,表達(dá)的主題是 ,乙文借古之君王費(fèi)盡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購得已死千里馬的故事,表達(dá)的主題是___(3分)
4.將下邊兩個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4分)
、艈韬!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⑵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
1.⑴用鞭子打 ⑵買 ⑶它(的) ⑷助詞,沒有實(shí)在意義。(2分,每小題0.5分)
2.表面看是指馬,其實(shí)是喻指人才。(2分)
3.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對統(tǒng)治者不識人才、不重視人才、摧殘人才以及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 應(yīng)該重視人才,用誠心吸納人才,才能得到人才。(3分,正確一處1分,言之有理即可。)
4.⑴唉!是真的沒有好馬嗎?這是不識好馬呀。⑵我要買的是活馬,為了一匹死馬而丟掉五百金有什么用?(4分,除去嗚呼,其余4個分句每句1分,對其、也、所、者、安、事、 捐等詞語理解或句式不落實(shí)的酌情扣分。)
【《馬說》閱讀答案(15篇)】相關(guān)文章:
《馬說》閱讀答案03-27
《馬說》閱讀答案15篇04-23
馬說千里之馬閱讀答案03-19
閱讀《馬說》和《羆說》參考答案12-13
馬說韓愈閱讀理解及答案11-19
韓愈《馬說》文言文閱讀答案11-19
韓愈《馬說》閱讀練習(xí)題及答案11-19
韓愈《馬說》《宋史·岳飛傳·論馬》的比較閱讀答案總結(jié)11-19
說勤閱讀答案08-31
說屏閱讀答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