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閱讀練習(xí)及答案
《馬說》閱讀練習(xí)及答案1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8、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一食或盡粟一石或異二者之為(《岳陽樓記》)
B、安求其能千里也爾安敢輕吾射(《賣油翁》)
C、駢死于槽櫪之間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穿井得一人》)
D、其真不知馬也其西南諸峰(《醉翁亭記》)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現(xiàn)象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A、斗折蛇行(《小石潭記》
B、橫柯上蔽(《與朱元思書》)
C、不蔓不枝(《愛蓮說》)
D、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10、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寫法,以千里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希望統(tǒng)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
B、本文以“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開頭,一開篇就奇峰突起,發(fā)人之所未發(fā),點明全文主旨,突出千里馬的重要作用。
C、“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一句運用了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刻畫出“食馬者”愚昧專橫的形象。
D、最后一段把“真無馬”和“真不知馬”對照起來,“無馬”一句用“邪”字輕輕帶過,而“不知馬”一句則用“也”字收住,對“食馬者”的深刻嘲諷躍然紙上。
答案:
8、B
9、C
10、B
《馬說》閱讀練習(xí)及答案2
三、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9-14小題。(共18分)
[甲]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韓愈《馬說》
[乙]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qū)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白居易《賣炭翁》
[丙]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陸游《卜算子·詠梅》
9、對[丙]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頭兩句敘述季節(jié)的變化,交代梅花開放的背景。“風(fēng)雨”是指暮春的風(fēng)雨,“飛雪”是指冬天的飛雪,它們象征著政治形勢的變化。
B、“已是懸崖百丈冰”是以對比的手法突出梅花開放的難能可貴!扒巍弊钟玫脗魃,它既能表現(xiàn)梅花的俏麗,又能象征革命者面對困難堅強(qiáng)不屈的情操。
C、“俏也不爭春”是寫梅只報春,而不想爭占春光,表現(xiàn)梅花謙虛的品質(zhì)!吧交漫”“她在叢中笑”,是用襯托和擬人的手法,表現(xiàn)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
D、詞上闋著重寫梅花傲寒開放,下闋著重寫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內(nèi)地表現(xiàn)了梅花不畏嚴(yán)寒、品格高潔的動人形象。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駢死于槽櫪之間 乃取一葫蘆置于地《賣油翁》
B、食不飽,力不足 不足為外人道也 《桃花源記》
C、才美不外見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小石潭記》
D、心憂炭賤愿天寒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論語>十二章》
1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
。1)駢死于槽櫪之間( )
。2)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3)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
(4)系向牛頭充炭直( )
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2)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13、[甲]文中作者借千里馬的遭遇,寄托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14、[乙]“翩翩兩騎來是誰”中的“翩翩”一詞表現(xiàn)了宮使怎樣的形象?
答案:
三、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9-14小題。(共18分)
9、B【解析】不是“對比”,而是“陪襯”
10、A【解析】A兩個都是介詞“在”B第一個為“充足”,第二個為“值得”C第一個同“現(xiàn)”,為“顯露”,第二個為“看見”D第一個為動詞“擔(dān)憂”第二個為名詞“憂愁、憂苦”。
11、(1)成批地死去
。2)同“飼”,喂
(3)相同、一樣
。4)同“值”,價格
12、(1)用馬鞭敢它,不能按照(驅(qū)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喂它吃,不能讓它竭盡才能,它鳴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
。2)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集市上趕去。
13、寄托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對統(tǒng)治者埋沒人才、摧殘人才的強(qiáng)烈不滿。
14、“翩翩“本意是形容輕快灑脫的情狀。這里表現(xiàn)了宮使得意忘形,驕橫無理的樣子,與賣炭翁為生活操勞的凄慘的個人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揭露了唐代“宮市”的罪惡。
《馬說》閱讀練習(xí)及答案3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2、千里馬的悲慘遭遇是:祗辱于奴隸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3、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5、食馬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xiàn)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6、對“食馬者”的無知發(fā)出強(qiáng)烈的譴責(zé)的語句是: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現(xiàn)“食馬者”以“知馬者”身份嘆息的語句是: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說過:“世上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庇纱宋覀兛上氲健恶R說》的一句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馬和伯樂關(guān)系的語句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11、能夠表現(xiàn)統(tǒng)治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語句是: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12、領(lǐng)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13、表明愚妄無知,平庸淺薄的統(tǒng)治者對千里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對千里馬被埋沒的感嘆的句子是: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15、能表明千里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6、寫千里馬有異于常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盡粟一石。
17、運用設(shè)問句表達(dá)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當(dāng)中,有時我們?yōu)榱丝桃獾淖非笸昝,往往忽略了身邊的美,使其遭受不?yīng)有的遭遇,使我們?yōu)橹z憾痛心,這種遭遇與《馬說》中千里馬的遭遇相似,相應(yīng)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隸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
19、點明伯樂對千里馬的命運起決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重點語句翻譯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世上有(會相馬的)伯樂,然后才能發(fā)現(xiàn)千里馬。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千里馬叫喚的時候,馬夫卻不能通曉它叫的意思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千里馬常有,然而會挑選千里馬的伯樂卻不常有。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馬的人不懂得它能日行千里而喂養(yǎng)它。或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jù)它日行千里的本領(lǐng)來喂養(yǎng)它。
課文內(nèi)容理解
這篇文章表面是在談馬,其實是在談人才,韓愈在文中強(qiáng)調(diào)了識別(發(fā)現(xiàn))人才和善待(尊重、正確對待)人才的重要性。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寫法。本文的“千里馬”、“伯樂”、“食馬者”各有喻指
“千里馬”指人才;“伯樂”指善于識別人才的統(tǒng)治者;
“食馬者”指愚妄無知,平庸淺薄封建的統(tǒng)治者。
本文通篇不離千里馬,難道只是說“馬”嗎?
*借千里馬難遇伯樂,最終被埋沒,對埋沒人才的現(xiàn)狀作了揭露。
本文通過描寫千里馬的遭遇,表達(dá)韓愈怎樣的思想?
*表達(dá)作者懷才不遇,有志難酬的憤懣心情。
你是怎么理解“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的?
*表現(xiàn)了作者對統(tǒng)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埋沒人才的不滿和憤慨。
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是什么?
*千里馬寓人才,伯樂寓能發(fā)現(xiàn)賞識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樂,而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要發(fā)現(xiàn)人才,愛護(hù)人才,否則,人才就會被埋沒,有人才也等于沒有人才。在韓愈看來,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所以說課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懷才不遇之情和對統(tǒng)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憤懣和控訴。
這篇文章的主旨是:借千里馬為喻對封建統(tǒng)治者“不知馬”,埋沒人才的行為作了有力的揭露。
開放性試題
作者以千里馬喻人才,從文中千里馬的遭遇來看,人才展現(xiàn)才華最需要的是什么?
在講究“素質(zhì)”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馬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中,適應(yīng)環(huán)境,發(fā)揮潛能是最重要的。沒有遇到伯樂,怎樣才能避免“駢死于槽櫪之間”,最終能以“千里稱也”?首先,馬必須調(diào)節(jié)自身條件與跑步情況的比例,盡可能在吃不飽的情況下,跑出與常馬等的水平,自己呢利用食馬者偶然的“加餐”,跑出更勝一籌的速度。千里馬最終成功了。顯然,策不以道,食不盡材,鳴不通意的境況,才是真正考驗千里馬的'素質(zhì)時。
對對聯(lián)。
上聯(lián):無才難做千里馬下聯(lián):有志可成萬里駒
3、清代龔自珍的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與本文所闡述的選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試加以說明。
*兩種方法不一致,《馬說》中通過伯樂發(fā)現(xiàn)人才;而龔自珍表現(xiàn)的人才選拔是不拘一格,即多途徑,多層次,多方面選拔。
4、古往今來,許多懷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筆調(diào),抒寫出自己心中的憤慨并流傳為千古名句。請你寫出你熟悉的兩句,并標(biāo)明作者和出處。
*如: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飛《滿江紅。詠懷》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5、讀完本文后,你認(rèn)為伯樂應(yīng)具備怎樣的才能?請聯(lián)系你自己的讀書實際,列舉一位大家熟悉的伯樂,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他的事跡。
*伯樂必須具備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賢,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重用人才。如:齊桓公發(fā)現(xiàn)并重用管仲,使齊國強(qiáng)盛起來。
《馬說》閱讀練習(xí)及答案4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
、亳墸 )死于槽櫪之間
、谇矣c常馬等( )不可得
③執(zhí)策而臨( )之
、懿琶啦煌庖姡 )
2.以下各組加粗詞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A.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無馬邪
B.以君之力 策之不以其道
C.雖有千里之能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D.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3.翻譯句子。
①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談?wù)勀銓Α笆烙胁畼,然后有千里馬”這句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兩馬并駕
②等同,一樣
③面對
、芡ā艾F(xiàn)”表現(xiàn)
2.D
3.①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jù)它日行千里的本領(lǐng)喂養(yǎng)它。
、诒薏咚话瘩{馭千里馬的方法,喂養(yǎng)它,又不能使它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4.這句話強(qiáng)調(diào)了伯樂的重要性,有了能識別千里馬的伯樂,千里馬才能被發(fā)現(xiàn)。在封建社會人才主要靠圣明的君主;當(dāng)今社會,人才的脫穎而出主要靠自己的真才實學(xué),只要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意思對即可)
《馬說》閱讀練習(xí)及答案5
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9-14小題。(共18分)
[甲]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币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莊子《北冥有魚》
[乙]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韓愈《馬說》
[丙]
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9、對[丙]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首詩描寫了詩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風(fēng)摧殘后的窘?jīng)r,同時表現(xiàn)了詩人為天下“寒士”著想的高尚情操。
B、詩歌以描述開篇,用寫實的手法,寫了秋風(fēng)的威力,聲勢,也寫了詩人無可奈何的情狀。
C、當(dāng)秋雨來臨時,詩人不再關(guān)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關(guān)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上。
D、這是一首歌行體的古詩,連續(xù)、頻繁的韻腳變換體現(xiàn)了“歌”的特點。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核舟記》
B、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兩岸石壁,五色交輝《答謝中書書》
C、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十二章》
D、食之不能盡其材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桃花源記》
1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
(1)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2)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3)一食或盡粟一石()
。4)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
(2)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3、[甲]文中所寫的“野馬”“塵!钡倪\動依靠什么?寫它們有什么作用?(3分)
14、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是什么?二者的關(guān)系怎樣?(3分)
閱讀答案:
9、D【解析】文章中沒有連續(xù)、頻繁的變換韻腳,只在每小節(jié)轉(zhuǎn)換韻腳。
10、B【解析】A第一個為“成為”,第二個為“雕刻(成)”B都是“顏色”的意思C第一個為“因此,所以”,第二個為“舊的,學(xué)過的(知識)”D第一個同“飼”,喂;第二個為名詞“食物”
11、(1)海水運動
(2)盤旋飛翔
。3)有時
(4)怎么
12、(1)天色湛藍(lán),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yuǎn)而看不到盡頭呢?
(2)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吧!
13、“野馬”“塵!钡倪\動也必須依靠氣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這里和鵬相比,說明萬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須憑借,要依靠),世上的萬物無論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處在不同的束縛之中。因此,大鵬也好,“野馬”“塵!币埠,狀似逍遙,其實并沒有達(dá)到真正的逍遙。
14、伯樂喻能識別人才的人,千里馬喻指人才。
伯樂對千里馬的命運起決定性作用。千里馬對伯樂有依賴的關(guān)系。沒有伯樂的發(fā)現(xiàn)和常識,千里馬就會被摧殘和埋沒。
《馬說》閱讀練習(xí)及答案6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
【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日:“天下無馬!”鳴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乙】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闭\以德為性所固有,非若力之賦于生初,而猶待培于生后也。是以驥之為驥,知之而性無所加,不知而性無所損。修其在已,聽其在人。辱于奴隸,弗顧也;死于槽奶,不惜也;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不計也。文公所說千里馬,食以千里則馬顯,食非千里則馬晦。一若千里之權(quán)不操于已而聽于人。雖馬猶是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
。ㄟx自《古文筆法百篇)岳麓書社1984年版)
【注】驥:千里馬、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 分)( C )
A、不以千里稱也 稱:著稱
B、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喂養(yǎng)
C、才美不外見 見:看見
D、執(zhí)策而臨之 臨:面對
7、下列句子中加點“而”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2分)( A )
例句: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A、人不知而不慍
B、康肅笑而遣之
C 野芳發(fā)而幽香
D、乃記之而去
8、下列對選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解釋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D )
A、甲文是韓愈《雜說》中的一篇,“說”是古代用來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看法的文體。
B、甲文分析了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生動地表現(xiàn)了有才之士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C、乙文認(rèn)為判斷是不是千里馬的標(biāo)準(zhǔn)是自身品德修養(yǎng),不能一味依靠別人賞識。
D、甲乙兩文都將千里馬比作人才,重點闡述了應(yīng)如何對待人才,洋溢著不平之氣。
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唉,難道(這世上)是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真的不認(rèn)識千里馬吧!
10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2分)
一若千里之權(quán)/不操于已/而聽于人。
《馬說》閱讀練習(xí)及答案7
[三] (15分)
將軍向?qū),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親賢臣,遠(yuǎn)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yuǎn)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諸葛亮《出師表》(節(jié)選)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韓愈《馬說》(節(jié)選)
15.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性行淑均 淑: (2)悉以咨之 咨:
(3)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痛恨: (4)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且:
。5)食之不能盡其材 食:
16.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
。2)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7.《出師表》選段中,諸葛亮總結(jié)后漢傾頹的原因是什么?由此提出了什么建議?(2分)
18.兩段選文在對待“人才”問題上,分別呈現(xiàn)怎樣的態(tài)度?請簡要概括。(4分)
《出師表》:諸葛亮
《馬說》:統(tǒng)治者
答案:
[三](15分)
15.(5分)(1)善 (2)詢問 (3)痛心遺憾 (4)尤,尚且 (5)通“飼”,喂(共5分。每小題1分)
16.(4分)(1)這些都是堅貞可靠、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
(2)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一石糧食。(共4分。每小題2分。意思對即可)
17.(2分)原因:親小人,遠(yuǎn)賢臣。 建議:親賢遠(yuǎn)佞。(共2分。每問1分。意思對即可)
18.(4分)①積極舉薦,知人善任(或:重視人才、用人所長)。②埋沒、摧殘人才。(共4分。每問2分。意思對即可)
《馬說》閱讀練習(xí)及答案8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干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
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選,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鳴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0、下列句子中,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不以/千里稱也B、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才/美不外見D、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1l。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是馬也(這)B、食之不能盡其材(吃)
C、執(zhí)策而臨之(馬鞭)D、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12。下列對選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千里馬”寓指有才華的人,“食馬者”寓指不識人才、埋沒人才的統(tǒng)治者。
B、導(dǎo)致千里馬“不以千里稱也”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C、“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表現(xiàn)∫統(tǒng)治者的平庸淺薄、愚妄無知。
D、本文既有對統(tǒng)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抨擊,也有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
13、將下列文言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評文:
(2)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譯文:
14、結(jié)合全文,說說你對成為“千里馬”的看法,(5分)
答案:
10、C
11、B
12、B
13(1)千里馬,有時能吃一石谷子。(2)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像且不能夠,又怎么能讓它日行千里呢?
14主觀因素:自己要有真本領(lǐng),并且要在關(guān)鍵的場合大膽把自己的才華展露出來。必要時要學(xué)會毛遂自薦?陀^因素:
1、要能遇上任人唯賢,任人唯才的好領(lǐng)導(dǎo)。
2、領(lǐng)導(dǎo)要有伯樂的眼光,要能賞識人才,重用人才。
3、社會要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chuàng)造的良好氛圍,給千里馬式的人才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馬說》閱讀練習(xí)及答案9
甲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币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乙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 “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5.下列語句中加粗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怒而飛 怒:振奮,此指用力鼓動翅膀
B.志怪者也 志:志向
C.才美不外見 見:同“現(xiàn)”,表現(xiàn)
D.策之不以其道 策:用馬鞭驅(qū)趕
6.下列語句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其境過清
C.而伯樂不常有 溫故而知新
D.其真無馬邪 帝感其誠
7.對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
A.天空遼遠(yuǎn),是它真正的景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yuǎn)而看不到盡頭呢?
B.天空遼遠(yuǎn),難道是它真正的景色?難道因為天空高遠(yuǎn)而看不到盡頭?
C.天色湛藍(lán),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yuǎn)而看不到盡頭呢?
D.天色湛藍(lán),難道是它真正的顏色?難道因為天空高遠(yuǎn)而看不到盡頭?
8.下列對選文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兩文同寫動物,形象迥異。甲文描繪了碩大無比、志存高遠(yuǎn)的“大鵬”,乙文刻畫了不遇伯樂、屈辱而死的“千里馬”。
B.兩文借物抒懷,情感有別。甲文借“大鵬”遷往南海展現(xiàn)了作者的恐懼,乙文以“千里馬
”遭受屈辱表達(dá)了作者的憤懣不平。
C.兩文語言精當(dāng),各具特色。甲文使用“三千里”“九萬里”等詞,用語夸張,想象雄奇;乙文連用“不”字,言簡意賅,引人深思。
D.兩文皆為經(jīng)典,價值各異。甲文的“鯤鵬”超越現(xiàn)實,富有浪漫色彩,影響深遠(yuǎn);乙文論說“伯樂”與“千里馬”之關(guān)系,極具現(xiàn)實意義。
答案:
5.答案:B
解析:志:記載。
6.答案:A
解析:A.介詞,在。B.介詞,憑借/介詞,因為。C.連詞,表轉(zhuǎn)折,然而/連詞,表順承,就。D.表示加強(qiáng)詰問語氣/代詞,他的。
7.答案:C
解析:句子翻譯題,可用排除法。“蒼蒼”是“湛藍(lán)”的意思,排除A、B兩項!捌洹洹边B用,是“是……還是……”的意思,排除D項。故選C。
8.答案:B
解析:“展現(xiàn)了作者的恐懼”說法錯誤。作者是想借大鵬依然有所依靠告訴讀者人的認(rèn)識有限,離無所待的逍遙很遙遠(yuǎn)。
《馬說》閱讀練習(xí)及答案10
二、閱讀與賞析(共40分)
9.(16分)古詩文閱讀
【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鳴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韓愈《馬說》
【乙】
三閭祠①
(清)查慎行
平江遠(yuǎn)山極目回,古祠漠漠背城開。
莫嫌舉世無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國恨?歲時猶動楚人哀。
湘蘭沅芷年年綠,想見吟魂自往來。
注釋:①三閭(1ǚ)祠:位于湖南汩羅。②漠漠:這里形容荒涼寂寞。③歲時:節(jié)令。
。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亳壦烙诓蹤乐g兩馬并駕,引申為一起;
、谑邱R也這樣
、埒Q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曉
、芟嫣m沅芷年年綠變綠。
。2)翻譯句子
、偾矣c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诜胖鹂舷鰢?歲時猶動楚人哀。
。3)用“/”劃分朗讀節(jié)奏(各劃1處)
、偈绸R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谄浇h(yuǎn)山極目回。
。4)下列各句中,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B
例句: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A.問所從來,具答之。
B.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C.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D.孔子云:“何陋之有?”
(5)“莫嫌舉世無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這兩句是化用屈原《離騷》中的“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請結(jié)合乙文,賞析這兩句詩的表達(dá)效果。
。6)甲乙兩文都在談人才問題,甲文指出因為①“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現(xiàn)實,造成了千里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的遭遇,終被埋沒,摧殘:乙文中,作者認(rèn)是②“未有庸人不忌才”導(dǎo)致了屈原終被放逐的命運。(請用課文原話回答)
【分析】譯文:
【甲】世上(先)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經(jīng)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貴的馬,只是辱沒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以千里馬著稱。
。ㄈ招校┣Ю锏鸟R,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馬一樣)來喂養(yǎng)它。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現(xiàn)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夠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驅(qū)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鞭打它,喂養(yǎng)它卻不能竭盡它的才能,聽千里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著鞭子面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大概是真的不認(rèn)識千里馬吧!
【乙】《三閭祠》此詩首聯(lián)寫景,詩人佇立平曠遼闊的楚國舊地,放眼望去,但見江流蜿蜒,遠(yuǎn)山逶迤;頷聯(lián)寫對屈原的勸慰之辭,蘊涵了悲憤及同情;頸聯(lián)正面抒寫對詩人的沉痛惋惜之情;尾聯(lián)仍回到現(xiàn)實的景物中來,并以想像作結(jié)。全詩沉郁而清幽,筆力曲折,言議透辟。
【解答】(1)本題考查對文言虛、實詞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古代職官常識等?忌鶕(jù)課內(nèi)的積累并結(jié)合語境,認(rèn)真分析,確認(rèn)詞義。
①(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駢:兩馬并駕,引申為一起;
、谶@樣的馬。是:這樣;
、勐犌Ю锺R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通:通曉;
④湘水、沅水的佳卉香草茂密繁盛,年復(fù)一年,綠遍三湘人地。綠:變綠。
(2)本題考查翻譯語句。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bǔ)”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jìn)行適當(dāng)調(diào)整,達(dá)到詞達(dá)句順。
、偾,尚且。欲,想要。等,同樣。安,怎么。故譯為:想要與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②亡國恨:楚國滅亡在屈原死后。但屈原生前秦兵即攻破楚國郢都,屈原作有《哀郢》。楚人:后代居住楚地的人。哀:指對屈原的同情和崇祀。句意為:被流放到邊遠(yuǎn)之地,亡國之恨難以消除,此時此刻好像楚國人一樣對屈原的同情和哀思。
。3)本題考查句子劃分停頓。本題考查句子停頓。作答時,一定要在正確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前后詞語之間的語義聯(lián)系來劃分停頓。有了一定的積累以后可以根據(jù)語感直接作答。這個句子的主語是“食馬者”,在主謂之間斷開!岸笔沁B詞,在“而”前面斷開。句子可斷為: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平江遠(yuǎn)山極目回。”的意思是:放眼望去,但見江流蜿蜒,遠(yuǎn)山逶迤。句子可斷為:平江遠(yuǎn)山/極目回。
。4)本題考查文言句式的判斷。初中階段常見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種: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判斷句的特點是:……者……也,或……者也,……也。被動句中用:為、見、被表被動。倒裝句常見的有: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后置。例句:“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笔桥袛嗑!俺潜毙旃,齊國之美麗者也!笔桥袛嗑洹
故選:B。
。5)本題考查詩歌關(guān)鍵句賞析。詩歌句子賞析需要我們在了解詩歌的結(jié)構(gòu)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礎(chǔ)上作答,常見的答題格式:本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或?qū)懽鞣椒ǎ瑢懗鰜硎裁磧?nèi)容,表達(dá)了什么感情?蓮氖址、情感、語言等方面任選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詩歌常見的思想感情:憂國憂民,建功報國,懷古傷今,懷才不遇,思鄉(xiāng)懷人等。正處于滿懷壯志而前程莫測之際,不能為國盡力,屈原投江自盡的遭遇和命運引起了他強(qiáng)烈的共鳴。
。6)本題考查的是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nèi)容,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概括即可。甲文中造成了千里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的原因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乙文中,導(dǎo)致了屈原終被放逐的命運的原因是:“未有庸人不忌才”。
答案:
。1)①兩馬并駕,引申為一起;②這樣;③通:通曉;④變綠。
(2)①想要與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诒涣鞣诺竭呥h(yuǎn)之地,亡國之恨難以消除,此時此刻好像楚國人一樣對屈原的同情和哀思。
(3)①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谄浇h(yuǎn)山/極目回。
。4)B。
。5)詩人在憑吊屈原時,正處于滿懷壯志而前程莫測之際,屈原舉世都找不到知己,不容于朝廷,被讒言中傷,敢逐沅、湘,行吟澤畔。不能為國盡力,眼睜睜看著楚國為虎狼之秦所滅,最終投江自盡的遭遇和命運引起了他強(qiáng)烈的共鳴。及有對屈原的勸慰之辭,又蘊涵了悲憤及同情。
。6)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未有庸人不忌才。
【點評】臨
1.執(zhí)策而臨之(面對,對著,當(dāng)著)
2.臨溪而漁(來到,在)
3.臨池學(xué)書(來到,在)
4.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近)
5.故臨崩寄臣以大事(將要)
【《馬說》閱讀練習(xí)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韓愈《馬說》閱讀練習(xí)題及答案11-19
《馬說》閱讀答案03-27
馬說韓愈閱讀理解及答案11-19
《說“屏”》閱讀練習(xí)及答案06-05
《說“木葉”》閱讀練習(xí)及答案06-08
《黃生借書說》閱讀練習(xí)及答案11-19
《馬說》閱讀答案15篇04-23
韓愈馬說練習(xí)題及參考答案11-14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練習(xí)及答案09-10
馬說千里之馬閱讀答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