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教學“先、井、古、方、親、化”6個生字。理解“先后、水井、地方、親人”等詞語的意思。
2、初步了解去偏旁成字的識字方法,能利用學過的熟字去偏旁幫助識記生字。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6個生字,理解詞語。初步學會去偏旁成字的識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認讀熟字:洗、講、古、方、性、花
2、說說這些字的偏旁部首。
二、自學生字。
1、讀一讀橫線前面的'字和橫線后面的字,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利用熟字幫助識記生字,讀準知音,認清字形,理解詞義。
三、檢查自學情況,學習生字。
1、卡片認讀,正音。
2、說說你學會了哪個生字,是怎么記住的?“先、井、親”擴詞。
3、卡片認讀,鞏固生字詞。
四、讀課文。
五、指導書寫,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復習鞏固字詞,課堂練習,句式訓練。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字詞
1、卡片認讀生字。
2、選擇正確的讀音打ü(作業(yè)3)
3、讀拼音,寫詞語。(作業(yè)4)
二、歸納去偏旁識字的方法,并練習。
1、讀課文。
2、歸納:利用熟字去偏旁來識記另一個生字。
3、練習(作業(yè)1:填一填)
4、比一比,再組詞。(作業(yè)2)
三、讀句子。
1、自由讀(劃出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意思)
2、抽生讀,討論。
3、齊讀
四、句式訓練。
1、________是個好地方。
2、________是我們的親人。
3、放學回到家,我先_____后_______。
聽寫生字詞語。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古典詩歌中意象的把握來體會和品味詩歌的意境美。
2、學會通過反復誦讀、聯(lián)想想象去置身詩境,通過意象聯(lián)綴緣景明情。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本詩,了解鑒賞古典詩歌要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了解杜甫詩歌的意境和創(chuàng)作風格,并進一步探究中國古典詩歌的不同風格。
教學過程
一、知人論世
唐代宗大歷三年(公元768年),杜甫在四川呆不住了,就坐船順長江東下,到處飄游到荊州也呆不下,又沿洞庭湖向南飄游,這時杜甫已58歲,還不到60歲,但身體已衰弱不堪了。右臂偏枯瘦,耳朵聾了,而且是老肺病。他全家都住在小船上,飄泊不定。到了岳陽,他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岳陽樓,放眼遠眺,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詩。想不到轉過年來的冬天,他就在水上的一條小船里與世長辭,永遠停止了歌唱。面對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詩人會有怎樣的感情呢?
二、朗讀
三、整體感知
、闭堄妹靼讜詴车恼Z言疏通文意。
從前聽說過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登上了岳陽城樓。吳楚兩地被洞庭湖分隔在東南兩方,日月星辰好像在洞庭湖上漂浮。親人朋友沒有一個字的`音信,年老多病,孤身一人,只有一只船伴隨著自己。關山以北依然硝煙四起,倚著欄桿我不禁潸然淚下,淚水奔流。
⒉前兩聯(lián)和后兩聯(lián)所寫內容有何不同?
前兩聯(lián)側重于寫景狀物,后兩聯(lián)側重于敘事抒情。
四、課內探究
⒈頷聯(lián)寫了哪些景物,寫景狀物有何特點?
狀寫吳楚、乾坤、日月之景。吳楚兩地被廣闊浩瀚的湖水分割于東南,蒼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漂浮著大地長天。頷聯(lián)寫洞庭湖浩瀚無際的磅礴氣勢,意境雄渾闊大,景象宏偉綺麗。
、差i聯(lián)、尾聯(lián)寫了哪些事,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慨?
由音信斷絕的家事寫到老病飄零的孤苦;由戰(zhàn)亂未止的國事寫到老淚縱橫的悲傷;由個人不幸寫到國家不幸——身世之悲與國家之憂兩相交融。由身家及至國運,表現(xiàn)了詩人愈在個人不幸之時,愈不忘政局國情的高尚品格。
、吃囘\用“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鑒賞方法賞析本詩。
問題1: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有何內在聯(lián)系?
頷聯(lián)寫雄渾闊遠的景象,頸聯(lián)寫孤身飄零的身世。景是闊景,情是哀情,以雄渾闊大之景反襯孤身悲苦之情。唯有景之闊大,方能顯出孤身漂泊之小,才能彰顯境遇之悲苦!叭赵赂 比窒碌蒙畛,寓情于景,隱喻自己長期漂泊無歸的感慨。
問題2:頷聯(lián)和尾聯(lián)有何內在聯(lián)系?
頷聯(lián)氣象宏奇?zhèn)?壯闊無比;尾聯(lián)由身家遭遇及至時事國運,詩人不為個人身世而哭,而為國家危難落淚。從壯闊無比的景中可以窺見杜甫胸襟之高,這是以浩瀚壯闊、無邊無際的景象映襯了詩人心憂黎民、情系社稷、胸懷天下的博大胸襟。詩人將湖山之勝與家國多難結合起來抒寫,營造了沉雄悲壯的藝術境界。江山的壯闊與胸襟的博大,在詩歌里互為表里。雖悲傷,卻不消沉;雖沉郁,卻不壓抑。
、词茁(lián)今昔對比有什么豐富的內涵?
昔日滿懷游賞之情,詩人想登樓覽景,一展?jié)n生、安黎民的宏偉抱負——憧憬欣喜;今日滿腔流落之苦,匡扶社稷、濟世報國的理想化為泡影——身不由己,悲苦無奈。昔日血氣方剛,才高志遠;今日老病孤舟,壯懷未酬。詩人早聞洞庭盛名,然而暮年才實現(xiàn)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陽樓的喜悅,其實意在抒發(fā)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xiàn)之情。天下至今兵荒馬亂,因而只能老淚縱橫了。今昔對比抒發(fā)了詩人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壯懷難酬的感傷。
五、課外延展
請將杜甫這首詩與李白的《與夏十二登岳陽樓》進行比較,兩首詩同時寫登岳陽樓之感,但在詩境和風格方面有什么不同?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李白這首詩寫于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南游岳陽時。開頭寫岳陽樓四周宏麗景象,接著把自己遇赦后的愉快心情融入到眼前景色中去。雁兒高飛帶走自己愁苦之心,月出山口仿佛君山銜來好月。然后浮想聯(lián)翩,在岳陽樓住宿,飲酒,仿佛在天上人間一般。最后寫樓上涼風習習,衣袖飄飄起舞,多么瀟灑自如!這首詩寫岳陽樓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宏麗美好,人的心情輕快歡樂,交融成一個似真似幻的迷人境界。這個意境與杜甫《登岳陽樓》的沉郁悲壯有很大不同。
在藝術風格上,杜甫的《登岳陽樓》基本寫實,意旨深厚,又多變化,可用沉郁頓挫概括。李白這首詩用陪襯、烘托、夸張等手法,想象奇特,筆法灑脫,可用豪放飄逸來概括。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要點
。保莆眨⒑/莫/識"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絕/而/焉"等常用實詞和虛詞;
。玻莆眨⒐模郏浚⒌仍诰渲械脑~類活用現(xiàn)象;
。常莆张袛嗑洌ㄕZ后置句/賓語前置句和介賓短語后置句;
。矗莆仗K軾和本課的有關文學常識;
。担私夂腕w會本文的寫作特點--將議論/記敘/描寫/抒情
恰當結合及將情/景/理渾然融合的寫法;
。叮私夂腕w會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觀點和主張.
7.學習以事明理的寫法.
二.教學重點:思考、理解“二疑”、“三笑”“一旨”,從而抓住全文的綱。
三、教時安排:二教時
四.教學內容及步驟
第一教時
一、導入:俗話也說:“眼見為實”,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韋斯克博士卻用事實證明了“眼見”也出錯。他進行過一項有趣的研究:他給參加減肥夏令營的青少年,每人發(fā)了一個杯子,用來倒橙汁喝。所發(fā)的杯子容量相等,卻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兩倍。結果發(fā)現(xiàn),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見對一件事情的認識是必須不僅要眼見還要親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今天蘇軾也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范例。(板書課題)
二、簡介作者作品
1、石鐘山簡介(由學生讀課后注解,教師展示相關圖片):此山位于江西省湖口縣鄱陽湖東岸,有南北二山,南邊的叫上鐘山,北邊叫下鐘山。千百年來,關于名山的來歷眾說紛紜(風水聲如鐘;石聲如鐘;山形如鐘)。
2、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學家!叭K”:蘇洵(父)蘇軾蘇轍(子名與車有關)“唐宋八大家”:韓愈、王安石、柳宗元歐陽修、“三蘇”、曾鞏。他是中國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構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體現(xiàn)“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生信條,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觀點,結果“如風箱中的老鼠兩頭受氣”一貶再貶。創(chuàng)豪放一派詞風,與辛棄疾合稱“蘇辛”。
三、先請一位同學朗讀全文,檢查預習情況,掃除生字詞障礙以及停頓。
蠡(lǐ)枹(fú)鏗(kēng)磔磔(zhézhé)噌吰(chēnghóng)罅(xià)窾坎(kuǎnkǎn)莫(mù)鏜鞳(tāngtà)識(zhì)無射(wúyì)
指出哪些通假讀的字(莫、識),哪個字是古音異讀(射)。
四、整體把握課文;學生分別朗讀、回答問題,師生共析;總結課文。
分析課文結構
請生齊讀課文,根據(jù)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結構.
全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質疑--提出對兩位古代名人觀點的疑問;
第二部分(2.3):察疑--通過實地觀察,得出結論.
第三部分(4):釋疑
1、本文總體思路:質疑前人——夜游察疑——結論釋疑;
2、逐段分析:
第一段主要問題設計(見課后習題一1):作者主要針對兩種說法質疑,他的態(tài)度和理由是什么?從蘇軾對前人說法的兩次質疑,我們可以從他身上學到什么精神?
第二段主要問題設計(見課后習題一2):作者夜游石鐘山重點描寫了哪些對象?有什么作用,對月夜絕壁下的情景描寫與下段哪一句照應?你對作者的這種作法作何看待(詳見課后練習第三題)?
第三段主要問題設計(見課后習題一3):哪句話表達了本文的中心?世人為什么不能準確得知石鐘山得名的由來?作者對酈、李二人的說法各持什么態(tài)度?
第二課時
一、分析理解第一段
。ㄒ唬┭a充注釋
1.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焉:語氣助詞,不翻譯
2.微風鼓浪鼓:振動
3.水石相搏搏:拍擊
4.南聲函胡函胡:重濁而模糊
5.北音清越越:高揚
6.枹止響騰,余韻徐歇騰:傳播;歇:消失
。ǘ┙忉屜铝芯渲谢钣玫脑~語
1.微風鼓浪,水石相搏
2.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3.枹止響騰,余韻徐歇
4.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三)補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酈元以為下臨深潭
2.今以鐘磬置水中
3.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4.扣而聆之
5.自以為得之矣
。ㄋ模├首x第一段,邊讀邊翻譯。
二、分析理解第二段
。ㄒ唬┭a充注釋
1.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適:到,往
2.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赴:赴任,就職
3.余固笑而不信也固:姑且
4.森然欲搏人森然:陰森森的樣子
5.微波入焉焉:兼詞,相當于“于之”,在洞和縫里面
6.涵淡澎湃而為此也涵淡:水波動蕩
7.因笑謂邁曰因:于是
。ǘ┫铝芯渥又袆澗的詞語和現(xiàn)代漢語用法是否相同?
1.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2.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
3.涵淡澎湃而為此也
4.與向之噌吰者相應
(三)辨析寫列句子的句式特點
1.而大聲發(fā)于水上
2.空中而多竅
3.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ㄋ模├首x第二段,并通譯全段
三、分析理解第三段
。ㄒ唬┭a充注釋
1.而臆斷其有無臆斷:主觀地作出判斷
2.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殆:大概
3.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終:總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考:敲
5.自以為得其實實:事情能夠的真相
6.蓋嘆酈元之簡蓋:表原因、目的
(三)解釋下列句中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
1.事不目見耳聞
2.而言之不詳
3.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4.自以為得其實
。ㄋ模┲赋鱿铝芯渲械耐僮,并加以解釋。
1.南聲函胡,北音清越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識之乎?
5.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
6.長樂王回深父
分析賞讀
1.《水經(jīng)》是誰的作品?是一部什么書?
答:《水經(jīng)》也叫《水經(jīng)注》,是酈道元的作品,他是記載我國山川地理概貌的游記。
2.酈道元認為石鐘山是怎樣命名的?
答:以浪打岸石,聲如洪鐘命名。
3.李渤認為石中山又是因為什么命名?
答:以山石敲擊所發(fā)出的聲音像鐘聲而命名。
4.作者認為李渤的觀點不對,基本理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來反駁?
答:石頭大都能敲擊發(fā)出如鐘一般的聲音;這是駁論據(jù)。
5、酈道元、李渤、蘇軾關于石鐘山命名的由來陳說有何不同?
答:酈道元認為是水石相擊產生的聲音像鐘而得名;李渤認為是山石敲擊發(fā)出的聲音像鐘而得名;蘇軾認為是風水進出洞穴發(fā)出的聲音像鐘得名
6、本段在評說中采用了什么方法進行議論?
答:類比和對比的方法。
7、“此世所以不傳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體指什么?
答:“此”指石鐘山命名的真正原因!奥摺敝咐畈骋活惾恕
8、.作者的觀點是什么?
答:做事不可主觀臆斷,要實地考察。
附:板書設計
。ㄗh論)質疑前人————提出問題
↓↓↓
。ㄓ洈ⅲ┮褂尾煲伞鉀Q問題
↓↓↓
(議論)結論釋疑————抒發(fā)感想
五.將本文跟(游褒禪山記)作比較。
說明:先檢查練習第二題的完成情況,然后做具體分析,不是簡單地列出異同之點,而是從文章的整體構思出發(fā),用列表的形式來進行比較。下面是供參考的表的模式:
課文
項目《游褒禪山記》《石鐘山記》
內容記游。
從游未盡興生發(fā)感受,談人生哲理和治學態(tài)度。形式是記游,實際是記考察所得。用事實破千古疑案,提倡實地考察,反對主觀臆斷。
結構先記游,后議論。議論——記游——議論。
寫法敘與議緊密結合,議論統(tǒng)率敘事,議論重在“立”。敘與議緊密結合,議論統(tǒng)率敘事;議論有“破”有“立”。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石鐘山記》教案)
今日話題: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
1、一個歷史疑案
2、在我們江西的湖口,鄱陽湖入長江的地方,有山名叫石鐘山,山的面積并不大,還不足1平方公里,絕對高度也只有70米上下,就說是交通方便,風景幽美,也不至于成為人們紛紛前往的旅游勝地。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它聲名鵲起,名滿天下的呢?其實這與它的名字有關。
石鐘山的.名字到底因何而得,歷來有不同的說法。北魏的酈道元以為山的下部臨水處有許多縫隙和洞穴,當水位處在一定的高度時,又有適當?shù)娘L力和相應的風向,此山就會發(fā)出敲鐘一樣的聲音。而唐代的李渤卻認為山上的石頭在被敲打時會發(fā)出聲音,那便是此山得名的原因。后一種說法涉及到溶洞地區(qū)的一些地理知識,大家在初中時學過化學,因為碳酸鹽的沉淀形成一些石鐘乳、石筍、石柱等,這些巖石被敲打時是會發(fā)出清越的聲音的,所以,有很多人也相信這一觀點。讓我們先來熟悉下這些內容。
查找課文內容:酈道元和李渤的觀點在蘇東坡的文章中是怎么樣敘述的?
學生找到:
“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得雙石于潭上,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
那么到底如何呢?我們不妨先看看蘇東坡的說法吧。
3、蘇東坡的疑問
針對酈道元的說法,蘇東坡質疑的是什么?
學生找到課文:“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針對李渤的觀點,蘇東坡又提出了什么疑問?
學生找到課文: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看來,我們還真得找到一些有力的證據(jù),然后才能發(fā)表見解。還是讓我們與蘇東坡一起去做一次實地考察吧,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
4、一次偶然的機會
蘇東坡畢竟不是學地質的,他來到石鐘山只不過是路過。請大家找出是什么時候,因什么事情而到了石鐘山。
學生找到課文:“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
5、蘇東坡的觀點
A、此山得名還是與聲音有關
第一種聲音:學生找出為“噌吰如鐘鼓不絕”,且指出其發(fā)聲位置為山下。
第二種聲音:學生找到“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鼻抑赋銎渎曇舭l(fā)自兩山之間擋在中流的大石中。
這里有一個理解上的難點,那就是石鐘山的地理不好理解。在此處,教師必須向學生講清楚石鐘山分為上鐘山和下鐘山,上鐘山在南邊,濱臨鄱陽湖,面積為0。34平方公里,下鐘山在北邊,濱臨長江,面積為0。2平方公里。而兩山相距不到一公里。兩山之間湖水涌入長江或者江水灌入湖中。一般情況,夏季是江水灌入湖中,這是因為長江上游冰雪溶化,長江水位猛長,下游無法排瀉洶涌的江水,所以大量倒灌入湖中。根據(jù)這些情況,我們來分析蘇東坡當時游山正好是水位高漲之時,所以風與水相吞吐發(fā)出洪亮的聲音,是完全實際的情況。而且,夏季水急且洶涌,江水灌入湖中,則必定使兩山之間的大石發(fā)出巨響,這分別就是“噌吰如鐘鼓不絕”和“窾坎鏜鞳之聲”。
B、命名與聲音有關,也與史料有關
先讓學生找出兩種聲音與什么發(fā)出的聲音有關,學生應該找到“汝識之乎?……古之人不余欺也!
這里涉及到《國語》與《左傳》的一些記載。問題是山的命名與“鐘”字有關,“鐘”在古代就是樂器,代表例子有編鐘。那么,此山的名字當是取山之發(fā)音如樂器之美妙。
6、蘇東坡夜泊絕壁之下的情景描寫有什么作用?
讓學生找出陰森恐怖的景物描寫,學生當能找到“大石側立千尺,……或曰此鸛鶴也!边@就說明到絕壁之下是要膽量和勇氣的,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說明實地考察是不容易的。
7、蘇東坡的感慨
正因為實地考察是不容易的,所以,蘇東坡感慨良多。無論是魚工水師還是士大夫,或者像酈道元一樣的學者,要弄清山的得名的原因都是不大可能的,而這其中,最為根本的條件還是要親自考察,所以,蘇東坡不無得意之色,因自己夜泊絕壁之下而得意,也因為得意而“嘆酈元這簡,而笑李渤之陋”。而他的調查為他自己贏得了評說石鐘山得名原因的心理自信,所以,我們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
8、附言:蘇東坡的不足
蘇東坡自己能夠實地考察這是好事,值得我們學習,可是,他不該自以為是,理更不該嘲笑別人,他哪里知道,他的觀點也未必就是絕對正確的。事實上,石鐘山的得名還與它的形狀有關,歷來就有兩派觀點,即“主聲派”和“主形派”,而后者認為枯水季節(jié)山下有洞,可以容納數(shù)百人,深不可盡,都是事實,山如覆鐘,所以,這也是得名的原因。
9、總結:本課的講解突出了思想、思路、語言和相關知識,希望各位學生課后反復誦讀。
10、作業(yè),學生準備,下一節(jié)課討論。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常見文言實詞虛詞的用法與含義以及文言句式賓語前置句等相關文言常識
2、把握《史記》敘述歷史事件時采用的起伏跌宕的敘事特色
3、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激發(fā)學生的豐富的想象力
4、讓學生能站在現(xiàn)代人的角度看待歷史現(xiàn)象、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提出獨到的見解
教學重點:
1、復習鞏固并積累文言常識
2、體會敘事的跌宕起伏的行文特色
教學難點:
1、體會敘事的跌宕起伏的行文特色
2、體會司馬遷借助《淮陰侯列傳》要表達的深層含義
教學方法:
1、引導學生由舊知往新知的延伸
2、設計相關的問題切入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設想
其一本選段故事情節(jié)緊湊,學生容易讀懂,所以梳理文章不作為重點,但與必修教材中涉及的文言知識點比較豐富,所以把積累文言知識作為教學重點;其二司馬遷借助《淮陰侯列傳》要表達一種獨特的歷史觀:統(tǒng)治者心狠手毒,欲加之罪,何患無辭。(1)功高震主;(2)單槍匹馬(3)恃才放曠,君王對他早有猜忌;(4)殺功臣是封建社會的普遍的現(xiàn)象。要引導學生體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布置預習
1、《淮陰侯列傳》敘寫了哪幾件事?
2、自己疏通文章,找出必修教材里出現(xiàn)的文言文知識點在本文的落實點。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司馬遷的身世經(jīng)歷中甘愿受宮刑,然后卑賤屈辱的茍活著的原因是有比尊嚴更加尊貴的事情需要他去做。因為屈辱地受胯下之辱而青史留名的人物是誰?他為什么會這樣?要想了解真相,我們就來研讀《淮陰侯列傳》吧。
二、介紹韓信:
漢初軍事家;搓帲ń駥俳K)人。陳勝、吳廣起義后,韓信始投項梁,繼隨項羽,后從劉邦。漢高祖元年(前206),經(jīng)丞相蕭何力薦,始為大將,協(xié)助劉邦制定了還定三秦以奪天下的方略。
楚漢戰(zhàn)爭期間,韓信率兵數(shù)萬,開辟北方戰(zhàn)場。破魏之戰(zhàn),針對魏軍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勢,暗從側后偷渡,攻其不備,俘獲魏王豹。井陘之戰(zhàn),背水為陣,使將士死地求生,人自為戰(zhàn),大破趙軍;此畱(zhàn),借助河水,分割楚軍,將齊、楚聯(lián)軍各個擊滅。四年二月,被封為齊王。參與指揮垓下(今安徽靈璧南)決戰(zhàn),擊滅楚軍。韓信熟諳兵法,戰(zhàn)功卓著,為漢王朝的創(chuàng)建作出了重要貢獻。其用兵之道,為后世兵家所推崇。劉邦雖用韓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項羽敗亡后,即奪其兵權,徙為楚王,繼又黜為淮陰侯。呂后知劉邦疑忌韓信,乃與蕭何定計,于漢高祖十一年正月誘韓信至長樂宮,以謀反罪名殺之。韓信著有兵書三篇,已失傳。
三、檢查預習
。ㄒ唬┙忉屜铝屑狱c的實詞
1、常數(shù)從其下鄉(xiāng)南昌亭長寄食 2、樵蘇后爨,師不宿飽
3、韓信使人間視 4、背水陳 5、有生得者購千金
6、顧諸君不察耳 7、信由此日夜怨望
8、弟舉兵,吾從此助公 9、不伐己功,不矜其能
10、于漢家勛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
(二)解釋下列加點的虛詞
1、亭長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乃敢引兵遂下 大王乃肯臨臣 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
2、食時信往,不為具食 為陛下所為 淮陰人為余言 必為二子所禽
3、辭于淮陰侯 信釣于城下 而兩將之頭可致于戲下
4、詐令人從上所來 為陛下所為
5、信與張耳以兵數(shù)萬
。ㄈ┍疚臄⑹虑,情節(jié)起伏有致,你的根據(jù)什么?
。◣煟┫葦⑹鲰n信窩囊無用,再敘寫韓信指揮對趙國德戰(zhàn)爭中顯現(xiàn)出來的卓越的軍事才能,后敘述韓信郁郁寡歡以及被夷三族的悲慘境遇。時時刻刻揪著讀者的心。
四、研讀文本1----3節(jié)
補充三個故事的結局:(韓信被封為楚王)信至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及下鄉(xiāng)南昌亭長,賜百錢,曰:“公,小人也,為德不卒!闭偃杓褐倌炅畛隹柘抡,以為楚中尉。告諸將相曰:“此壯士也。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邪?殺之無名,故忍而就于此!蔽、研讀文本4---7節(jié)
(一)先研究文本P138中“閱讀與探討”部分的“蕭何追韓信”“登壇拜將”,提問:這是從正面還是側面寫韓信的卓越才能?(師)側面表現(xiàn)
。ǘ4——7節(jié)是寫與趙國之間的一場戰(zhàn)爭,給這場戰(zhàn)爭取一個名稱,并且說說是從正面還是側面表現(xiàn)韓信的軍事才能。
。◣煟┚之戰(zhàn)。正面表現(xiàn)。
(三)問題探究:
(1)韓信能取得井陘口這場戰(zhàn)斗勝利有哪些主要原因?
(師)背水而陣,迷惑趙軍;引蛇出洞,騎兵偷襲,內外夾擊;關鍵是抓住了成安君迂腐、輕敵的弱點,做到知己知彼。
。2)作者在描寫井陘之戰(zhàn)時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
。◣煟〢.對比。成安君和廣武軍進行對比,廣武君較機智,但計策沒被采用;成安君和韓信進行對比;
B.襯托。如“諸將皆莫信,詳應曰:’諾’”,反襯其料事如神;以趙軍望見他的背水陣大笑,反襯出他的智謀;活捉廣武君以后,對廣武君的態(tài)度,襯托其胸襟氣度;打完仗后對諸將的解釋,反襯他高人一等的用兵機智。
六、研讀文本8——10節(jié)
總結關鍵語句
第8節(jié)寫劉邦忌諱韓信
第9節(jié)舍人得罪韓信,“舍人弟上變”不足信;
第10節(jié)蒯通勸韓信反他沒有反
問題探究:
(1)有人說韓信是被呂后等設計陷害死的;也有人認為他造反證據(jù)確鑿,咎由自;還有人認為他是被逼上梁山。對此你怎么看?請認真研讀課文,收集有關資料,說說你的看法。
。◣煟┤N說法各有道理,關鍵是聯(lián)系文本,言之成理。一般多贊成“陷害說”。主要依據(jù)是:韓信臨刑前的遺言:“恨不用蒯通計”(“恨”意思是“遺憾”,不是“怨恨”),蒯通的話:“豎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薄安挥谩、“自夷”,反過來說明韓信不可能謀反。另外,與陳豨密謀叛逆,以及和在京城的.內應,也顯得很小兒科,一代大英雄竟如此小兒科,不大可信,所以有人說這是呂后等人的誣告。密謀造反與事實不合。參照《陳豨傳》中記載,陳豨并沒有謀反,而是被逼迫造反。還有其他種種理由。
韓信,一代名將,曠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掙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戰(zhàn)斗中奮進,在勝利中沉淪。他在最能夠背叛劉邦的時候忠貞不貳,卻在最不可能反叛時涉嫌謀反。正如司馬遷所說:“天下已集,乃謀叛逆!币虼,有人認為韓釜底抽薪謀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認為其造反證據(jù)確鑿,還有人認為他是被逼上梁山。但這也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韓信作為我們英雄時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負重,他的自強不息,他的叱咤風云,甚至他的猶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記憶,耐人尋味,發(fā)人深思。(見易中天《漢代風云人物·韓信成敗之謎》)
。2)韓信墓前有對聯(lián)曰:“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聯(lián)中“一知己”和“兩婦人”分別指代什么人?
明確:“一知己”指蕭何,“兩婦人”指的是漂母和呂后。不僅概括了韓信一生,而且點出成敗之由。
七、研讀文本11節(jié)
議論表達司馬遷的看法,有欽佩有惋惜
八、總結全文的行文思路:
略寫微時的三件事情,詳寫井陘之戰(zhàn)的經(jīng)過(戰(zhàn)前、戰(zhàn)時、戰(zhàn)后)表現(xiàn)卓越的軍事才能,詳寫被滅族的經(jīng)過,暴露許多的漏洞。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檢查復習
1、注音
商賈( ) 晨炊蓐( )食 漂( )染 井陘( ) 裨( )益
偏裨( ) 輜( )重
答案:商賈(gǔ) 晨炊蓐( rù)食 漂( piǎo )染 井陘( xíng ) 裨(bì)益 偏裨( pí ) 輜( zī )重
2、翻譯文本中的幾個文言句子
、俦娙柚唬骸靶拍芩,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ㄉ倌辏┊敱娢耆杷f:“韓信不怕死亡的話,就刺殺我;帕死的話,就從我的胯下爬出去!
②樵蘇后爨,師不宿飽。
砍柴割草后再煮飯,士兵們不吃不飽肚子。
③足下深溝高壘,堅營勿與戰(zhàn)。
您應該深挖壕溝高筑營壘,使營壘堅固,不與他們作戰(zhàn)。
、芩宪婇_入之,復急戰(zhàn)。
河邊的軍隊打開營門讓他們進去,繼續(xù)與趙軍激烈地作戰(zhàn)。
3、總結一下出自文本的成語
。◣煟┮伙埱Ы 背水一戰(zhàn) 多多益善 胯下之辱 逐鹿中原
二、閱讀高考文言文語段,完成舊知到新知以及閱讀能力的遷移的任務。
季布者,楚人也。為氣任俠,有名于楚。項籍使將兵,數(shù)窘漢王。及項羽滅,高祖購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陽周氏。周氏髡鉗季布,衣褐衣,之魯朱家所賣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陽見汝陰侯滕公,因謂曰:“臣各為其主用,季布為項籍用,職耳。項氏臣可盡誅邪?今上始得天下,獨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廣也!君何不從容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俠,意季布匿其所,乃許曰:“諾。”待閑,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拜為郎中。孝惠時,為中郎將。單于嘗為書嫚②呂后,呂后大怒,召諸將議之。上將軍樊噲曰:“臣愿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敝T將皆阿呂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噲可斬也!夫高帝將兵四十余萬眾,困于平城,今噲奈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陳勝等起。于今創(chuàng)痍未愈,噲又面諛,欲搖動天下。”是時殿上皆恐,太后罷朝,遂不復議擊匈奴事。季布為河東守,孝文時,人有言其賢者,孝文召,欲以為御史大夫。復有言其勇,使酒難近。至,留邸一月,見罷。季布因進曰:“臣無功竊寵,待罪河東。陛下無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無所受事,罷去,此人必有以毀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譽而召臣,一人之毀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識聞之有以窺陛下也。”上默然慚。楚人曹丘生,辯士,事貴人趙同等,與竇長君善。季布聞之,寄書諫竇長君曰:“吾聞曹丘生非長者,勿與通!奔安芮鹕鷼w,欲得書請季布。竇長君曰:“季將軍不說足下,足下無往!惫陶垥,遂行。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于梁楚間哉?且仆游揚足下之名于天下,何足下拒仆之深也!”季布乃大悅,引入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聞者,曹丘揚之也。
。ü(jié)選自《史記·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
[注]①為氣任俠:任性使氣霸見義勇為。②嫚(màn):用言辭輕侮。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季布匿僕陽周氏 匿:隱瞞。 B.意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
C.上乃赦季布,拜為郎中 拜:授官。 D.諸將皆阿呂后意 阿:迎合。
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季節(jié)“任性使氣“的一組是( )
、偌静紴轫椉茫毝。 ②樊噲可斬也!
③高帝將兵四十余力眾,困于平城。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⑤吾聞曹丘生非長者,勿與通。 ⑥季布乃大悅,引入為上客。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季布本為項籍舊將,打仗時屢次陷漢王于困境。項羽滅后,漢高祖懸賞緝捕季布,魯人朱家通過汝陰侯滕公勸說高祖,季布才最終得到赦免。
B.漢惠帝時,單于寫信侮辱呂后,呂后極為氣憤,樊噲表示要率軍痛擊匈奴。季布動引歷史故事,鐵證如山地認為出兵難以取勝,說服呂后收回成命。
C.漢文帝時,有人稱贊季布賢能,文帝想任命他為御史大夫。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滯留一個月,擬議卻未見實行,季布說起此事,文帝無言以對。
D.曹丘有口才,他聽說季布不喜歡自己,仍然堅持前往拜訪。見面時,他熱情地對季布拱手作揖,盡力與之聯(lián)絡感情,終于使季布改變看法而善待自己。
4、畫橫肉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夫陛下以一人之譽而召臣,一人之毀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識聞之有以窺陛下也。
譯文:
。2)季布名所以益聞者,曹丘揚之也。
譯文:
三、完成小論文《韓信英雄末路的原因分析》
提示:可以從客觀原因角度和主觀原因角度多角度作分析。
附例文(略)
《太史公自序》導學案4(教師版)
《太史公自序》導學案﹙教師備課參考﹚
第二課時
【學習過程】
、逄接懙诙糠謨热。
、糯鸢竻⒖迹旱4自然段寫了3件事,一是他生于龍門,耕牧河山之陽,年十歲誦古文;二是二十歲開始,離開家鄉(xiāng)進行了一次壯游,到了許多地方。三是奉使巡視西南地區(qū)。
這些經(jīng)歷為他日后的創(chuàng)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二十歲開始的壯游,給司馬遷以實地尋訪文化古跡、收集歷史是資料的機會,開闊了他的眼界,培育了它的歷史觀。巡視西南,他考察了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民俗以及當?shù)氐纳酱ㄎ锂a,為《史記》寫作準備豐富的資料。
、拼鸢竻⒖迹旱5自然段司馬遷父親臨終囑托有3層意思,一是寫信史是祖?zhèn)鞯木w業(yè),自己難以完成續(xù)寫歷史的任務,要求司馬遷“無忘吾所欲論著”,強調完成這一使命就是“孝親”;告誡司馬遷要以周公為榜樣,通過寫史,“修舊起廢”,興禮樂,正王道;三是漢興以來許多值得記載的史實,自己未能論載,“余甚懼焉”,要求司馬遷切記勿忘,完成自己的遺愿。
⑶答案參考:不贊同,第6自然段寫了2件事,一是司馬遷當上了太史令,開始綴集資料,為寫《史記》做準備;二是參與并完成了制定太初歷的工作。這2件事似乎與《史記》創(chuàng)作無關,其實,《史記》的內容宏富與司馬遷的博學和工作經(jīng)歷不無關系,可以說,司馬遷參與并完成了制定太初歷的工作為以后《史記》創(chuàng)作做了準備。
、鎸W習第三、四部分。
、沤忉屜铝性~語。(A級)
、 重點實虛詞。
本:遵奉。 讓:謙讓。 諸侯害之:嫉恨。 善善惡惡:善,形作動,彰顯;惡,形作動,懲罰。賢賢賤不肖:賢,形作動,尊崇;賤,形作動,鄙夷。 存亡國,繼絕世:存,使動,使……保存;繼,使動,使……承繼。 君不君:名作動,像國君。上明三王之道:名作狀,向上。 下辨人事之紀:名作狀,向下。 論次其文:整理,編撰。
② 古今異義。
是非,古義:褒貶;今義:事理的正確和錯誤。所以,古義:用來……的;今義:因果連詞。故事,古義:歷史舊事;今義:虛構的有人物、有情節(jié)的事情。整齊,古義:整理,歸納;今義:有秩序,有條理。隱約,古義:含義隱奧而言辭簡約;今義:看起來或聽起來不很清楚。
③下列句子屬何種句式。
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賓語前置 ﹚
孔子知言之不用﹙ 被動句 ﹚
夫子所論,欲以何明?﹙賓語前置 ﹚
而君比至于春秋﹙介賓狀語后置﹚
、铺接懳谋尽
、糯鸢竻⒖迹核抉R遷表示要做周公、孔子之后的第三人,以論載史實的方式“紹明世”“繼《春秋》”。
⑵答案參考:“上無明君,下不得任用”。司馬遷不同意他的看法,他認為孔子作《春秋》“采善貶惡,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獨刺譏”。
、谴鸢竻⒖迹航柙u述孔子作《春秋》,表明自己著《史記》的目的,說明自己著《史記》就是想效仿孔子,通過論述歷史,評判是否,褒善懲惡,為
天下儀表。他否認是創(chuàng)作,非本心話,是為了逃避世俗的劫難,怕世俗人猶壹壺那樣批他著《史記》是如孔子那樣是因為“上無明君,下不得任用”,或者為發(fā)個人私憤。
、栝喿x文本第11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題。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次:編次,整理。厄:遭受困厄。厥:才。遂:通達,表達。
2. A﹙前“而”表修飾,后“而”表因果。前“夫”表感嘆,后“而”表感嘆﹚
3.略。
4. A﹙司馬遷并未為對辯護事感到后悔﹚
太史公自序》導學案﹙教師備課參考﹚
第三課時
【學習過程】
㈠探討第五部分內容。
、沤忉屜铝性~語。(A級)
、僦攸c實詞。
絕:中斷 。撥:廢棄。 次:整編。
間:不斷地。原:推究?茥l:名作動,對史事科分條列。
、诠沤癞惲x。
古文,古義:用先秦文字寫的古書;今義:古代的文章。
于是,古義:在這時;今義:連詞。
至于,古義:至,到;于,介詞;今義:連詞。
原始,古義:推究本始;今義:最初的,古老的。
、铺接懳谋。
、糯鸢竻⒖迹1.時代的因素:當時政治相對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文化學術發(fā)展較快。
2.家族的影響,父親遺命:史官世家賦予司馬遷的使命感、責任感,先祖多方面的才藝對司馬遷的熏陶。3.自身的努力。
、嫖谋咎骄。
1.答案參考:壹壺的話(第九小節(jié)) 司馬遷的話(第十小節(jié))歷史條件(第十二小節(jié))
2.答案參考:史官世家賦予司馬遷的使命感、責任感,先祖多方面的才藝對司馬遷的熏陶。
3.答案參考:(1)年十歲誦古文。(2)游歷。第一次游歷,到過浙江、江蘇、山東、河南、安徽、湖南等地的許多地方;第二次奉使出使巡視西南地區(qū)。
4.答案參考:孔子作《春秋》褒善懲惡給了他啟迪,在自己遭受挫折的時候,屈原、左丘明等人“述往事,思來者”,最終能“立功揚名于后世”給了他很大的激勵作用。
㈣本課鞏固練習。1. B ﹙①王,名詞作動詞;④顯,彰顯。﹚2. C﹙第一個“其”,表祈使,第二個“其”是代詞;兩個“于”為介詞﹚ 3. D﹙“嫌疑”“聚散”古今同義﹚4. B 5. C﹙A“王”,為王。B“下”,處在下面。D“死”,為……死。﹚6. D﹙以,目的連詞。A 表順承,表并列。B 取獨,定語后置。C動詞,介詞。﹚7. B﹙A“杜”為“牡”C“杉”為“彬”D“蔽”為“敝”﹚8.略9. 答案參考:①示例:讓我去經(jīng)受磨練 給我一次失敗 讓我去體會忍耐 給我一次恥辱②要點:內容貼切,語言通順,形成排比。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發(fā)現(xiàn)漢字具有偏旁表義的特點。
。、引導學生積累詞語,鞏固學過的字詞。
。、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能力。
4、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教學重點】
識字及口語交際。
【教學難點】
如何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課時】
。舱n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老師考考你們的記憶,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哪些識字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加一加,減一減等識字方法)
今天,我們來看一看誰能從“我的`發(fā)現(xiàn)”中發(fā)現(xiàn)什么新的內容。
。、展示課前板書:鋼 銅 鐵 釘
⑴ 誰來當小老師教小朋友們讀一讀這幾個字?
提醒學生把其中的兩個生字多讀幾遍。
、 問:你們發(fā)現(xiàn)這幾個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對,都有一個金字旁(用紅粉筆板書出來)
那么這說明了這幾個字都和什么有關呢?(與金屬有關)
對了,同樣衣字旁表示這些字都與服裝、被子等有關,而病字頭表示這些字都與病痛有關。
邊說邊板書:金字旁 與金屬有關
衣字旁 與服裝、被子等有關
病字頭 與病痛有關
、 出示生字卡片,讓生一起來把這些字讀一讀:
開火車讀。
對于生字的讀音要特別注意讀正確。
后鼻音:釘、疼、痛、瘋
“裙”是二聲,“襖”讀三聲。
3、師小結歸納:
漢字的偏旁有表義的構字特點。
4、給生字組詞,能組幾個就組幾個。沒組對的師要及時糾正。
二、日積月累
1、完成“我會填”:
⑴ 抽生把所學過的數(shù)量詞復習一遍。
可參考教室內的實物說一說。如:一把椅子、一張桌子、一臺電視、一扇門等。
、 填詞練習:
、 讓生先自己獨立在書上填寫。
、 小黑板出示:一只( ) 一個( ) 一把( )
一塊( ) 一條( ) 一盤( )
抽生回答。老師板書。
、 鞏固練習:你問我答:
同桌互相合作練習,一個問,一個答,把自己想到的數(shù)量詞說出來,填上恰當?shù)脑~語搭配。
。病⑼瓿伞拔視x”:
摘蘋果,認詞語:
、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撕枚嘤执笥旨t的蘋果,想要嗎?要想得到這些蘋果,必須準確讀出蘋果后邊的詞語,能行嗎?
⑵ 師在黑板上貼出“蘋果”,每個“蘋果”后面都有一個詞語。
抽生上臺摘蘋果,摘一個蘋果,就大聲地將蘋果后邊的詞語讀出來,讀正確了,全班跟著讀三遍,然后就把蘋果拿下去,否則蘋果就得重新上樹。
、 全班看著書齊讀詞語,可采用豎著讀、橫著讀的方式,也可邊拍手邊讀詞語。
⑷ 讀詞語比賽:
全班分成4個大組,比賽讀詞語,老師打分。讀得正確、流利、聲音響亮、吐字清晰、無錯字的一組為優(yōu)勝。
。、讀讀背背:
、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兒歌《走山路》,這首兒歌是以繞口令的形式出現(xiàn)的,學完以后,我們大家來比賽,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里把它背下來,而且背得又快又好。
、 讓生自由讀兒歌?赡x,大聲讀,想象讀。
、 邊讀邊看邊思考:圖上畫了哪幾種小動物,它們在干什么?(有小豬、小兔和小鹿;它們一起手拉手地走山路)
抽生回答。
⑷ 全班齊讀兒歌。不要求很快的語速。
、 誰愿意來試著背一背這首兒歌?
抽生背誦?啥喑閹讉。背完評價。
、 全班一起背誦,不會背的可看著書讀。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優(yōu)秀教案02-16
語文配套教案08-10
語文園地教案02-26
語文綠教案03-04
語文關懷教案03-03
語文《荷花》教案11-26
語文園地教案03-16
語文天地教案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