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排序方法復雜度總結
在C中,排序算法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算法,不同的排序算法在不同的場景或應用中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接下來小編搜集了各種排序方法復雜度總結,歡迎查看。
一、冒泡排序
主要思路是:
通過交換相鄰的兩個數(shù)變成小數(shù)在前大數(shù)在后,這樣每次遍歷后,最大的數(shù)就“沉”到最后面了。重復N次即可以使數(shù)組有序。
代碼實現(xiàn)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int len)
{
for (int i = 0; i < len — 1; i++)
{
for (int j = len — 1; j >= i; j——)
{
if (arr[j] < arr[j — 1])
{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
}
}
冒泡排序改進1:
在某次遍歷中,如果沒有數(shù)據(jù)交換,說明整個數(shù)組已經(jīng)有序,因此通過設置標志位來記錄此次遍歷有無數(shù)據(jù)交換就可以判斷是否要繼續(xù)循環(huán)。
冒泡排序改進2:
記錄某次遍歷時最后發(fā)生數(shù)據(jù)交換的位置,這個位置之后的數(shù)據(jù)顯然已經(jīng)有序。因此設置標志位記錄每次遍歷中最后發(fā)生數(shù)據(jù)交換的位置可以確定下次循環(huán)的范圍。
二、直接插入排序
主要思路是:
每次將一個待排序的'數(shù)組元素,插入到前面已排序的序列中這個元素應該在的位置,直到全部數(shù)據(jù)插入完成。類似撲克牌洗牌過程。
代碼實現(xiàn)
void _sort(int arr[], int len)
{
for (int i = 1; i < len; i ++)
{
int j = i — 1;
int k = arr[i];
while (j > —1 && k < arr[j] )
{
arr[j + 1] = arr[j];
j ——;
}
arr[j + 1] = k;
}
}
三、直接選擇排序
主要思路是:
數(shù)組分成有序區(qū)和無序區(qū),初始時整個數(shù)組都是無序區(qū),每次遍歷都從無序區(qū)選擇一個最小的元素直接放在有序區(qū)最后,直到排序完成。
代碼實現(xiàn)
void select_sort(int arr[], int len)
{
for (int i = 0; i < len; i++)
{
int index = i;
for (int j = i + 1; j < len; j++)
{
if (arr[j] < arr[index])
index = j;
}
if (index != i)
{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index];
arr[index] = temp;
}
}
}
四、快速排序
主要思路是:
“挖坑填數(shù) + 分治法”,首先令i = L;j = R;將a[i]挖出形成打一個坑,稱a[i]為基準數(shù)。然后j——從后向前找到一個比基準數(shù)小的數(shù),挖出來填到a[i]的坑中,這樣a[j]就形成了一個新的坑,再i++從前向后找到一個比基準數(shù)大的數(shù)填到a[j]坑中。重復進行這種挖坑填數(shù),直到i = j。這時a[i]形成了一個新的坑,將基數(shù)填到a[i]坑中,這樣i之前的數(shù)都比基準數(shù)小,i之后的數(shù)都比基準數(shù)大。因此將數(shù)組分成兩部分再分別重復上述步驟就完成了排序。
代碼實現(xiàn)
void quick_sort(int arr[], int left, int right)
{
if (left < right)
{
int i = left, j = right, target = arr[left];
while (i < j)
{
while (i < j && arr[j] > target)
j——;
if (i < j)
arr[i++] = arr[j];
while (i < j && arr[i] < target)
i++;
if (i < j)
arr[j] = arr[i];
}
arr[i] = target;
quick_sort(arr, left, i — 1);
quick_sort(arr, i + 1, right);
}
}
五、希爾排序
主要思路是:
先將整個待排元素序列分割成若干個子序列(由相隔某個“增量”的元素組成的)分別進行直接插入排序,然后依次縮減增量再進行排序,待整個序列中的元素基本有序(增量足夠。⿻r,再對全體元素進行一次直接插入排序。由于希爾排序是對相隔若干距離的數(shù)據(jù)進行直接插入排序,因此可以形象的稱希爾排序為“跳著插”。
六、歸并排序
主要思路是:
當一個數(shù)組左邊有序,右邊也有序,那合并這兩個有序數(shù)組就完成了排序。如何讓左右兩邊有序了?用遞歸!這樣遞歸下去,合并上來就是歸并排序。
代碼實現(xiàn)
void merge(int arr[], int temp_arr[], int start_index, int mid_index, int end_index)
{
int i = start_index, j = mid_index + 1;
int k = 0;
while (i < mid_index + 1 && j < end_index + 1)
{
if (arr[i] > arr[j])
temp_arr[k++] = arr[j++];
else
temp_arr[k++] = arr[i++];
}
while (i < mid_index + 1)
{
temp_arr[k++] = arr[i++];
}
while (j < end_index + 1)
temp_arr[k++] = arr[j++];
for (i = 0, j = start_index; j < end_index + 1; i ++, j ++)
arr[j] = temp_arr[i];
}
void merge_sort(int arr[], int temp_arr[], int start_index, int end_index)
{
if (start_index < end_index)
{
int mid_index = (start_index + end_index) / 2;
merge_sort(arr, temp_arr, start_index, mid_index);
merge_sort(arr, temp_arr, mid_index + 1, end_index);
merge(arr, temp_arr, start_index, mid_index, end_index);
}
}
七、堆排序
堆排序的難點就在于堆的的插入和刪除。
堆的插入就是——每次插入都是將新數(shù)據(jù)放在數(shù)組最后,而從這個新數(shù)據(jù)的父結點到根結點必定是一個有序的數(shù)列,因此只要將這個新數(shù)據(jù)插入到這個有序數(shù)列中即可。
堆的刪除就是——堆的刪除就是將最后一個數(shù)據(jù)的值賦給根結點,然后再從根結點開始進行一次從上向下的調整。調整時先在左右兒子結點中找最小的,如果父結點比這個最小的子結點還小說明不需要調整了,反之將父結點和它交換后再考慮后面的結點。相當于從根結點開始將一個數(shù)據(jù)在有序數(shù)列中進行“下沉”。
因此,堆的插入和刪除非常類似直接插入排序,只不是在二叉樹上進行插入過程。所以可以將堆排序形容為“樹上插”。
【各種排序方法復雜度總結】相關文章:
《排序》優(yōu)秀教案課件05-16
排序和篩選說課稿11-04
《有趣的排序》教學設計02-09
大班數(shù)學模式排序說課稿04-07
高中英語各種文體的寫作練習方法和要素分析08-23
各種圖形剪紙貼畫03-21
各種分類佳句摘抄05-28
元旦各種飲食習俗01-04
各種道歉信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