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無反顧的成語故事
義無反顧意思是從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猶豫回顧。該成語結構是主謂式,在句中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義無反顧的成語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釋義
形容為正當?shù)氖聵I(yè)而勇往直前,不徘徊退縮。反顧:回頭看。
出處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義無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仇!
故事
西漢時期,有一位善于寫辭賦的文人,名叫司馬相如。他不但在文學方面頗有造詣,辦事能力也很強,所以得到漢武帝的賞識,留在自己身邊任職。
這時,漢武帝派唐蒙去巴蜀修理西南蜀道。唐蒙征集了許多的民工,還殺了他們的首領。巴蜀人民備感驚恐,于是在巴蜀發(fā)生了一場騷亂。
漢武帝知道了這件事,深恐巴蜀民心不穩(wěn),就派司馬相如去責備唐蒙,替巴蜀人民出口惡氣。為了讓巴蜀人民相信朝廷,漢武帝還要司馬相如寫一篇文告,指出唐蒙的`所作所為絕非皇帝的授意。
司馬相如按照漢武帝的意思,寫了一篇文告,其中有一段話是這樣寫的:“調(diào)集民夫、士兵修筑道路理所應當,可是驚擾了長老、子弟,卻絕非陛下的意思。士兵跟隨長官打仗之時,應該迎著刀刃和箭鏃勇往直前,就是戰(zhàn)死沙場也不能向后退卻。你們應該好好想想,作為國家的一分子,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應當急國家之所急,盡人臣的責任。”
由于司馬相如對事情處理得當,文告又寫得恰到好處,很快騷亂就平息下去,修路的工程又順利地開展了。漢武帝認為司馬相如是自己的得力臣子,對他非常滿意,便決定升他的官職,拜他為中郎將。
成語寓意
司馬相如所說的“義無反顧”是指為正義的事業(yè)而勇往直前。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好的士兵就該為國家沖鋒陷陣,保家衛(wèi)國;生活在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我們就應該刻苦學習文化知識,為祖國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成文用法
該成語在句中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意思是從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猶豫回顧。
運用示例
宋·張孝祥《代總得居士與葉參政》:“王、戚、李三將忠勇自力,義無反顧!
清·浴日生《海國英雄記》卷下:“臣誓以身許國,義無反顧!
現(xiàn)代·鄒韜奮《持久戰(zhàn)的重要條件》:“民眾方面認清這一點,便應該存著百折不回、義無反顧的沉著的心理。”
當代·梁曉聲《冉之父》:“她一副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樣子,甚至是一副破釜沉舟不成功便成仁的樣子,令人敬佩!
當代·華而實《漢衣冠》二:“朱成功身受大明的厚恩,只有一死圖報,義無反顧!
成語典故
司馬相如是西漢時期的一位才子,不但會擊劍撫琴,更擅長寫詩作賦。他的才華深得漢武帝賞識,因此把他留在自己身邊做官。這個時候,剛巧趕上鄱陽令唐蒙在修治西南蜀道。唐蒙征集了很多的民工,還把他們的首領給殺害了。這引起了巴蜀人民的不安和驚恐,于是發(fā)生了一場騷亂。這件事傳到漢武帝那里后,他立即派司馬相如去安撫民眾。為了給巴蜀人民一個交代,漢武帝還要司馬相如寫一篇文告,向他們好好作一番解釋。司馬相如照漢武帝的吩咐寫了一篇文告,其中有這樣的一段話:“調(diào)集民夫、士兵修筑道路是應該的,但是驚擾了大家并不是陛下的本意。士兵作戰(zhàn)的時候,應該迎著刀刃和箭鏑而上,絕不容許回頭看,寧肯戰(zhàn)死也不能轉過腳跟逃跑。
你們應該從長計議,急國家之難,盡人臣之道!彼抉R相如處理這件事的方式非常得當,騷亂很快就被平息了,修路的工程又得以順利進行下去。漢武帝因司馬相如辦事得力,非常滿意,便拜他為中郎將,輔佐自己。 才子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字長卿,蜀郡成都(今屬四川)人。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創(chuàng)作了《子虛賦》,后受到武帝賞識,受到召見。“賦”產(chǎn)生于戰(zhàn)國末期,流行于漢代,是介于詩歌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學體裁。它講究文采、韻節(jié),重視鋪陳描寫,多采用主客問答形式,西漢初形成特定體制。司馬相如的賦代表著西漢辭賦的最高成就。
【義無反顧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義無反顧成語故事08-30
義無反顧踐行誓言征文06-29
義無反顧地幸福作文05-18
義無反顧的走下去10-20
義無反顧是褒義詞嗎01-14
義無反顧是貶義詞么01-06
教師義無反顧踐行誓言的作文06-29
義無反顧踐行誓言征文范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