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有內(nèi)涵的成語故事
1.孔融讓梨
東漢時,我國有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叫孔融。他從小就特別懂事,大人都很喜歡他。他家里有七個兄弟,孔融排行第六,上有五個哥哥,下有一個小弟弟。
有一天,媽媽端來一大盤子梨放在桌子上,讓孩子們吃。梨是媽媽剛剛洗干凈的,有大的,有小的,梨皮雪白還沾著水滴。兄弟們一見到梨,都高興地上前挑大的拿。輪到孔融了,他走到桌子前,不但沒挑大的拿,還偏偏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到了很疑惑,以為孔融不喜歡吃梨,就對孔融說:“梨是很有營養(yǎng)的水果,你不喜歡吃嗎?你在長身體,不喜歡也要多吃一點。“爸爸,我很喜歡吃梨啊。”孔融認真地回答說。爸爸又問道:“你喜歡吃梨,為什么不拿大的,卻偏偏拿一個小的呢?”孔融回答說:“因為我的年紀小,應該拿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爸爸繼續(xù)問:“弟弟比你小,為什么不把小的留給弟弟吃呢?”孔融說:“因為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當然要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爸爸聽了非常高興,笑著夸獎他說:“你真是一個懂事的孩子。”
這一年,孔融才四歲。
成語釋義:是指人們懂得謙讓、禮貌和尊重他人,具有尊老愛幼和尊長的好習慣。
2.盲人摸象
【典故】
據(jù)古代印度佛經(jīng)中講,古時印度有一個小國,國王名叫鏡面王。他信奉釋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誦經(jīng),十分虔誠?墒牵瑖鴥(nèi)當時流行著很多神教巫道,多數(shù)臣民被它們的說教所迷惑,人心混亂,是非不明,很不利于國家的治理。
鏡面王很想讓其臣民們都歸依佛教,于是就想出了一個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現(xiàn)身說法教育誘導他們。鏡面王吩咐侍臣說:“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來。”使者很快就湊集了一群盲人,帶領他們來到王宮。
使者走進宮殿向鏡面王稟報說:“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現(xiàn)已帶到殿前。”鏡面王說:“你明天一早帶領盲人們到象苑去,讓他們每人只能觸摸大象身體的一個部位,然后馬上帶他們來王宮前廣場。”
第二天上午,鏡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數(shù)萬平民聚集在王宮前的廣場上,沸沸揚揚的人們交頭接耳,誰也不知道國王將要宣布什么重大的事情。
不一會,使者領著盲人們來到了鏡面王的高座前,廣場上的人們頓時安靜了下來。鏡面王向盲人們問道:“你們都摸到大象了嗎?”盲人們齊聲回答說:“我摸到大象了!”鏡面王又說:“你們每個人都講述一下大象是什么模樣的!”
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來說:“稟告圣明的國君,大象就像一只盛漆的大圓桶。”
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說:“大王,大象應該像一把掃帚。”
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說:“大王,大象確實像大鼓。”
隨后,摸到大象頭部的說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的說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后部的說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則說大象猶如簸箕。
最后,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說:“圣明的大王,大象實在像一根粗繩索。”
一群盲人分成了幾伙,吵吵嚷嚷,爭論不休,都說自己正確而別人說的不對。他們又紛紛到鏡面王前爭辯說:“大王!大象的模樣確實像我說的那樣!”這時,在場的臣民見此都大笑不止,鏡面王也意味深長地看著眾人笑了起來。
【出處】
《大般涅槃經(jīng)》三二:“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解釋】
比喻對事物只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經(jīng)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面的判斷。
3.杯弓蛇影
關于這個故事,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有一年夏天,縣令應郴請主簿(辦理文書事務的官員)杜宣飲酒。酒席設在廳堂里,北墻上懸掛著一張紅色的弓。由于光線折射,酒杯中映入了弓的影子。杜宣看了,以為是一條蛇在酒杯中蠕動,頓時冷汗涔涔。但縣令是他的上司,又是特地請他來飲酒的,不敢不飲,所以硬著頭皮喝了幾口。仆人再斟時,他借故推卻,起身告辭走了。
回到家里,杜宣越來越疑心剛才飲下的是有蛇的酒,又感到隨酒入口的蛇在肚中蠕動,覺得胸腹部疼痛異常,難以忍受,吃飯、喝水都非常困難。家里人趕緊請大夫來診治。但他服了許多藥,病情還是不見好轉(zhuǎn)。
過了幾天,應郴有事到杜宣家中,問他怎么會鬧病的。杜宣便講了那天飲酒時酒杯中有蛇的事。應郴安慰他幾句,就回家了。他坐在廳堂里反復回憶和思考,弄不明白杜宣酒杯里怎么會有蛇的。
突然,北墻上的那張紅色的弓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立即坐在那天杜宣坐的位置上,取來一杯酒,也放在原來的位置上。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酒杯中有弓的影子,不細細觀看,確實像是一條蛇在蠕動。
應郴馬上命人用馬車把杜宣接來,讓他坐在原位上,叫他仔細觀看酒杯里的影子,并說:“你說的杯中的蛇,不過是墻上那張弓的倒影罷了,沒有其他什么怪東西,F(xiàn)在你可以放心了!”杜宣弄清原委后,疑慮立即消失,病也很快痊愈了。
還有這么一說:晉朝有一個叫樂廣的人,非常喜歡結(jié)交朋友,并經(jīng)常請朋友到家里喝酒聊天。一天,樂廣做了一桌子的好菜,宴請賓客,大廳中觥籌交錯,異常熱鬧,大家猜拳行令,飲酒作樂。
一位客人正舉杯痛飲,無意中瞥見杯中似有一條游動的小蛇,但礙于眾多客人的情面,他硬著頭皮把酒喝下。后來,他這位朋友沒有說明原因就告辭離開了。這讓樂廣感到很納悶:他為什么突然不喝酒就走了呢?
過了好幾天,樂廣一直沒有見到這位朋友。樂廣很想念他,于是就親自登門去看他。誰知這位朋友已經(jīng)病了好幾天了,而且病得很厲害。樂廣奇怪地問:“前幾天喝酒的時候,你不是還好好的,怎么一下子就病得這么厲害了呢?”
剛開始這位朋友支支吾吾什么也不說,后來在樂廣的再三追問下,這位朋友才說出實情:“那天你盛情招待我,本來大家喝得很高興。我喝了幾杯以后,突然發(fā)現(xiàn)我的酒杯里有一條蛇,而且還慢慢地蠕動。我當時感到很害怕,也覺得很惡心。但你的盛情難卻,所以我勉強喝了那杯酒,然后就離開了;氐郊依镆院,我感到全身都不舒服,總覺得肚子里有一條小蛇。就這樣,我一病不起了。”
樂廣得知他的病情后,思前想后,終于記起他家墻上掛有一張彎弓,他猜測這位朋友所說的蛇一定是倒映在酒杯中的弓影,于是,他再次把客人請到家中,邀朋友舉杯,那人剛舉起杯子,墻上彎弓的影子又映入杯中,宛如一條游動的小蛇,他驚得目瞪口呆,這時,樂廣指著墻上掛著的弓,說:“都是它在作怪,杯中的蛇是這張弓的影子!”隨后,樂廣把弓從墻上取下來,杯中小蛇果然消失了。這位朋友恍然大悟,他開心地說:“噢,原來是這樣啊,杯中的蛇竟然是墻上的弓的影子!”他的這位朋友疑竇頓開,壓在心上的石頭被搬掉,病也隨之而愈。
不管是哪種說法,都意在告訴人們這么一個道理,說明人在很多時候都是疑神疑鬼,自相驚擾的,而由這種懷疑和恐懼所引起的疾病,可以用“深思”的方法來解除其恐懼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使疾病消除,恢復健康。
4.打草驚蛇
五代十國的時候,南唐有個叫王魯?shù)娜嗽诋斖孔隹h令。他為官貪心,到處索賄受賄。
有一天,一群老百姓擁進了縣衙門,王魯非常害怕,以為是老百姓找他算賬。原來是老百姓聯(lián)名遞狀,控告他手的主簿。王魯接過狀紙,見上面羅列了許多主簿的罪狀,然后老百姓氣憤地說:“我們要求嚴懲你的主簿,我們再也受不了了,一定要嚴辦他。”
王魯看到這個主簿的罪狀,幾乎和自己所做所為一模一樣。他一邊看著一邊發(fā)抖,不知如何處理這個案子。王魯不由自主地在狀紙上批道:“汝雖打草,吾以驚蛇。”
打草驚蛇這個成語比喻做事不嚴密,驚動了主要對象,反而使對方有了防備。
【最有內(nèi)涵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最有內(nèi)涵的人生哲理名言11-03
最有才的班級08-19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3-12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2-22
成語故事01-30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2-16
成語故事02-04
勞動最有滋味作文11-04
勞動最有滋味作文07-20
人生的內(nèi)涵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