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膾炙人口成語故事 推薦度:
- 膾炙人口的成語故事及解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膾炙人口的成語故事
膾炙人口,意指切細的烤肉人人都愛吃。比喻好的詩文或事物為眾人所稱贊。小編收集了關(guān)于膾炙人口的成語故事,歡迎閱讀。
【漢語詞語】:膾炙人口
【漢語拼音】:kuài zhì rén kǒu
【出處】:五代·王定!短妻浴肪硎“如‘水聲常在耳,山色不離門’,又‘掃地樹留影,拂床琴有聲’……皆膾炙人口。”
【詞語解釋】:膾:切細切薄的肉、魚;炙:烤。烤熟的肉。切細的烤肉人人都愛吃,F(xiàn)在比喻人人贊美和傳誦的好詩文。
【字詞解釋】:膾:形聲字,從月,會聲,本義是指切細切薄的肉。炙是會意字,上面是肉,下面是火,就是用火烤的肉。膾和炙都是人們愛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喜歡吃。
“膾炙人口”這則成語的膾是細切的肉;炙是烤肉。膾炙人口,原指人人愛吃的美食,常用來比喻人人贊美的事物和傳誦的詩文。
這個成語來源于《孟子.盡心下》,曾哲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為食膾炙而不食羊棗?”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春秋時,有父子兩人,他們同是孔子的弟子。父親曾哲愛吃羊棗(一種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兒子曾參是個孝子,父親死后,竟不忍心吃羊棗。這件事情在當時曾被儒家子弟大為傳頌。
到了戰(zhàn)國時,孟子的弟子公孫丑對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師孟子請教。公孫丑問:“老師,膾炙和羊棗,哪一樣好吃?”
“當然是膾炙好吃,沒有哪個不愛吃膾炙的!”公孫丑又問:“既然膾炙好吃,那么曾參和他父親也都愛吃膾炙的了?那為什么曾參不戒吃膾炙,只戒吃羊棗呢?”
孟子回答說:“燴炙,是大家都愛吃的;羊棗的滋味雖比不上燴炙,但卻是曾哲特別愛吃的東西。所以曾參只戒吃羊棗。好比對長輩只忌諱叫名字,不忌諱稱姓一樣,姓有相同的,名字卻是自己所獨有的。”
孟子的一席話,使公孫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來人們從孟子所說的“膾炙,所同也”里引伸出“膾炙人口”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人人贊美的事物和傳誦的詩文。
【膾炙人口的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膾炙人口成語故事09-05
膾炙人口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8-06
膾炙人口的故事介紹01-28
膾炙人口是褒義詞嗎01-28
膾炙人口的的美食-沙茶面-1000字01-31
膾炙人口《簡愛》讀書筆記100字01-23
神話成語故事歷史成語故事08-25
成語故事大全 成語故事:移風易俗11-12
成語故事精選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