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成語畫餅充饑的故事
導(dǎo)語:畫餅充饑,畫個餅來解除饑餓。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下面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語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
【漢字】畫餅充饑
【讀音】 huà bǐng chōng jī
【釋義】充饑:解除饑餓;畫個餅來解除饑餓。比喻空有虛名,不實用,也比喻以空想來自慰。
【出處】宋·李清照《李清照集·打馬賦》:“說梅止渴;稍蘇奔競之心;畫餅充饑;少謝騰驥之志。”
【近義詞】望梅止渴 紙上談兵 聊以自慰 無濟于事
【反義詞】名副其實 卓有成效
【例句】他是個講究實際的人,像這種畫餅充饑的做法,對他來說是無濟于事的。
【成語故事】
話說, 乾隆皇帝早朝已罷,群臣紛紛散去,乾隆獨把 劉墉留下,對他說:“今日無事,我想和劉愛卿到正陽門以觀街景。”君臣說罷,換了朝服, 輕裝簡從,登上了正陽門。時值初秋,天高云淡,鴿鈴陣陣,不遠處人流熙熙攘攘。乾隆一笑, 計上心來:“劉愛卿,聽說你讀書 一目十行,過目成誦,你看看下邊的人,來來去去,你能數(shù)得過來有多少人嗎?”劉庸稍加思索后答道:“依臣看,城下來去人雖多,只用二字便可概括。”乾隆捻須問道:“哪二字?”劉庸答:“名利。”乾隆聽罷,撫掌笑道:“愛卿可比齊之宴嬰也!”
這個故事雖然是傳說,但它卻說明了:人的生存不是為了名就是為了利,因此 劉墉把熙熙攘攘的人群歸納為只有名、利二人,他的這種見解乾隆皇帝是接受的,然而在歷史上也有淡泊名利的人物,那可能就是 陶淵明了。東晉時代的陶淵明雖然詩文具佳,但是官做的并不大,僅是個蓬澤縣的小縣令。一日,他正在讀書,有人通知他:上級到蓬澤縣視察,請他去迎候。陶淵明久聞這位上司為官不正,不愿曲意奉承,可又不能不去。于是,他穿著便服去迎候?h衙的人提醒他:“迎候上差須穿朝服。”陶淵明聞之,勃然變色,嘴里 嘟嘟囔囔地說:“哪有那么多的 繁文縟節(jié)?為了這五斗米的 官俸,還得伺候為官不正的人,我不干了!”于是,棄官回鄉(xiāng),過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哉安閑的生活。過了一段時間,他忽然悟到:如果我沒有做官的經(jīng)歷,意味著我沒有了生活的來源,家無斗室可居,外無富有之親眷,而自己手無縛雞之力,肩無挑擔(dān)之能,飯從何來?衣從何來?窮困潦倒,還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情逸致嗎?
有知識的人,尤其是詩人都富于幻想,現(xiàn)實中的生活:戰(zhàn)亂、民不聊生,教育了陶淵明,明白了他原來的想法和現(xiàn)實生活相去甚遠,為了補救、為了給善良的人們帶來一些希望,他創(chuàng)作了那篇膾炙人口的《 桃花源記》:阡陌交通、雞犬之聲相聞、百姓安居樂業(yè)的世外桃源。這篇文章之所以千百年來,長誦不衰,不只是他的文辭華美,而是還因為作者的想象力正是普通人夢境當(dāng)中追求的生活。當(dāng)然,這種烏托邦式的想象和‘畫餅充饑’沒有什么本質(zhì)的區(qū)別,只能起到精神醫(yī)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