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守歲的由來
力行:小年剛過,大年三十馬上就要來了(2月13日),這期我們聊一聊大年三十的事。
曹保明:除夕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最重大的節(jié)日之一。指農(nóng)歷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節(jié)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歷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除夕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掃得干干凈凈,還要貼門神、貼春聯(lián)、貼年畫、放鞭炮、掛燈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
熬年守歲
插話——
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時期的“逐除”。據(jù)《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qū)除“疫癘之鬼”,來年才會無病無災(zāi)。這就是“除夕”節(jié)的由來。據(jù)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相關(guān)傳說——
守歲習慣的由來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guī)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guān)口來過,稱作“年關(guān)”,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guān)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相關(guān)故事——
力行:年三十守歲,對大人容易,對小孩很難。這么漫長的時間怎么度過呢?大人自有他的辦法,給小孩講鬼故事,讓他們嚇得不敢睡覺。以下這兩個故事就是施立學老師小時候守歲時聽家里大人講的。雖都是被添枝加葉演繹過的,但大人講得有聲有色、有鼻子有眼的,就像真事一樣。施老師說,類似這樣的故事還聽過很多,不但沒給他壯膽,卻差點嚇破了他的膽。不過,這樣的故事對守歲還真管用,嚇得他一宿都不敢合眼。
老榆樹精的故事
我們村子的邊上就是伊通河,在秋天,人們有用大網(wǎng)截魚的習慣。為了看網(wǎng),截魚人晚上不回家,在河邊搭個撮羅子(撮羅子,高約3米,直徑約4米,是一種圓錐形建筑物,實際上是用松木桿搭成的圓形窩棚,也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帳篷)。話說一天夜里,截魚人正在撮羅子里面用煙袋鍋子吸煙,突然聽見門外傳來一陣呼哧呼哧的聲音,接著棉布簾子門一下子就被掀開了一道縫,只聽外面甕聲甕氣地說:“給我也來一袋(煙)!”隨即伸進一只毛茸茸的大手來,這手有小簸箕那么大。關(guān)東人有句老話叫“煙酒不分家”,截魚人就把煙袋嘴沖著大手遞過去了。然后,截魚人就瞅著煙袋嘴上的火苗忽地一閃,一袋煙瞬間就沒了,一口就給吸掉了。這時,截魚人就聽外面挺貪婪地吧嗒吧嗒嘴,又伸進手來要,截魚人趕緊又裝上一袋煙遞過去……一共要了三袋煙,一口一袋,走了。第二天,那家伙又來了,還是那個點兒,還是那個動作。第三天也是這樣。截魚人眼瞅著自己從家里帶來的一笸籮黃煙都被抽沒了,心想,這家伙不像個人,應(yīng)該是個怪物,我得想法子收拾它。到第四天,截魚人把早已準備好的老洋炮裝上了沙子,當外面說“給我也來一袋”時,他就把洋炮嘴遞過去了,同時咣的一聲摟動了扳機,只見一條火線吱吱叫著就沒影兒了。這下消停了半個月,沒來。到第十六天的時候,這家伙又來了,大手伸進來,說:“給我也來一袋!”緊接著又說:“可別來那一袋,太沖!”老洋炮都沒擋住,人家只是覺得太沖而已。截魚人就又給它一洋炮,打跑了。次日早晨,截魚人看見雪地上有一道雪跡,從窩棚前一直延伸到山坡上。雪跡的盡頭是山坡上那棵老榆樹,樹干上還粘著炮沙子呢。
“擋”的故事
我小的時候所住的村子是個山甕,叫甕圈村(施老師是滿族人,他的老家在伊通滿族自治縣伊丹鎮(zhèn)毯子大隊甕圈村,現(xiàn)在叫叢家村),全村一共有十六七戶人家。因人家少又在山甕跟前,所以鬼狐精怪的故事特別多。村子西邊就是一座山叫西嶺崗,老早太陽就落下去了。那時人窮吃不飽飯,村里有人晚上就出去打夜。什么是打夜?就是去地里偷莊稼。那天有六個婦女去打夜,當她們把兩根繩子往垅溝里一鋪,放上掐好的高粱頭,打算捆起來背著走的時候,突然看見西嶺崗上下來一團東西。什么東西?感覺是一所房子飄過來了。補充一下,原來這地方正挨著一處方園兩百米左右的墳地,我小時候經(jīng)常去墳地里割草、打柴,那里的草木長得特別茂盛。那所房子忽忽悠悠飄到她們跟前,啪地就把她們罩住了。她們就在里頭摸啊,卻怎么也摸不到能出去的門。第二天早晨,聽見村子傳來公雞叫聲的時候,這房子就升起來了,然后消失。再看這六個人的腳下,原先的垅溝都被她們踩平了,偷的高粱頭也被踩得光禿禿的一粒不剩,也不知道這一宿她們在里面轉(zhuǎn)了多少圈。據(jù)說這些人一回到家都不吃不喝的,倒在炕上大病了半個月。那飄著的房子是什么東西呢?村里的老人把這東西叫“擋”,還說遇到擋的話,只要你能蹲下來,擦著地皮往外爬,就能出去了。“離地三尺有神靈”,因擋不是神,屬于鬼狐精怪之類的,離地三尺它得給神靈讓出路來。擋不敢落到地上,這六位婦女沒經(jīng)驗,就被擋在里面了。村里的老人這樣解釋。
施立學:這種故事雖然聽起來嚇人,但善良的人們都相信,他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一切的邪瘟病疫妖魔鬼怪都會被照跑驅(qū)走,新的一年一定會吉祥如意。
曹保明:古代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守歲的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貼春聯(lián)和門神
插話——
據(jù)說貼春聯(lián)的習俗,大約始于后蜀時期。此外,根據(jù)《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lián)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關(guān)于貼門神的習俗,東漢梁宗懔的《荊楚歲時記》中載:“歲旦,繪二神披甲持,貼于戶之左右,左神荼,右郁壘,謂之門神。”貼門神的目的是為了辟邪除祟,抵御鬼魅,其中浸潤著濃郁的宗教祭祀色彩。
相關(guān)傳說——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只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干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fā)現(xiàn)并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于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后來,人們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zhèn)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后來就被叫做“桃符”。
力行:貼春聯(lián)的習俗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
曹保明: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lián),一則不失桃木鎮(zhèn)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lián),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
【除夕夜守歲的由來】相關(guān)文章:
九年級除夕夜守歲的由來作文01-16
除夕夜守歲作文09-22
除夕夜守歲賀詞10-18
難忘的除夕夜守歲作文05-28
關(guān)于除夕夜守歲作文12-29
除夕夜守歲作文范文01-16
今年除夕夜守歲的作文「精選」01-14
除夕夜守歲作文500字01-18
除夕夜守歲作文100字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