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讀書筆記范文(通用37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資本論讀書筆記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資本論讀書筆記 1
要理解《資本論》被稱為“資本主義的血史”,我認為帶著下面這個問題去閱讀,或許能夠初見端倪:還在第四章中,在闡明貨幣之所以成為資本,只是因為貨幣的一部分被轉化為與生產資料相分離并且被自由工人所出賣的勞動力時,就發(fā)生過這樣一個問題:這種勞動力究竟是從哪兒取得的呢?個別人手中大量的貨幣量究竟是如何地,通過什么方法積累起來的呢?
“圈地運動”是我僅能想到的原因,這是高中教育留給我的。閱讀到在第一卷二十四章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思考和學識有多狹隘。馬克思說道:“但是,資本積累以剩余價值為前提,而剩余價值以資本主義生產為前提,而資本主義生產又以商品生產者握有較大量的資本和勞動力為前提。因此,這一整個運動好像是在一個惡性循環(huán)中兜圈子,要脫出這個循環(huán),就只有假定在資本主義積累之前有一種“原始”積累(亞當。斯密稱為“預先積累”),這種積累不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結果,而是它的出發(fā)點!睆倪@里來理解,所謂“原始”積累是在資本及與其適合的生產方式產生之前的生產者與生產資料相分離的歷史過程。當“原始”積累達到一定力量和能力的時候,它就辯證地轉化資本,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曾經,在高中的課堂上,老師向我們解讀“資本就是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流著血和骯臟的東西”,本以為這僅是馬克思個人仇資的心理表示,畢竟在當時,我只認為馬克思是站在資本主義對立面的人。讀罷《資本論》,才發(fā)現(xiàn)這正是恰如其當?shù)脑u述,甚至如果還有更貶損的話語,我不介意用它來描述資本積累的原始過程。歷史是被建構出來的,以文字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歷史,總是不可避免地帶有作者的印記,但其前提是存在有那么一段歷史,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虛構的歷史,遲早會被淹沒在時間的長河中!笆聦嵣,原始積累的方法絕不是田園詩式的東西!
如果說,資本積累不外是不斷地進行著對雇傭工人的剝奪,對他們的無償勞動的占有,而這種剝奪又是隱敝的,被掩蓋在物的關系下面,是按照商品流通規(guī)律發(fā)生的,那么原始積累就是對生產者生產資料的剝奪,其目的是在于把他們變?yōu)楣蛡蚬と耍@種剝奪并不為物的關系所掩蓋,它在商品流通規(guī)律之外進行,是超經濟的因素。下面我將具體闡述原始積累是如何使大多數(shù)人變成無產者而少數(shù)人成為資本家的。
對農村居民土地的剝奪是從十五世紀最后三十多年開始演出的。同王室和議會頑強對抗的大封建主,把農民從土地上趕走,奪去他們的公有地,強行拆除農民的住房和公認的小屋,把耕地變成了牧羊場,大量不受法律保護的無產者被投向勞動市場。同時,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和伴隨而來的對教會地產的大規(guī)模侵吞,對修道院等的壓迫,把住在里面的人無情地拋進無產者行列。把人從地產上清掃出去,對“神圣的所有權”進行最無恥的凌辱,對人身施加最殘暴的暴力,在那個時代,所有這些被視為理所當然,這就是原始積累的各種“田園詩式”的方法。無怪乎托馬斯。莫爾在自己的《烏托邦》一書中就宣稱:“羊在吃人!彼羞@些為資本主義農業(yè)奪得了地盤,使土地與資本結合,為城市工業(yè)造成了大量不受法律保護的無產階級。
我一直用“不受法律保護”來形容那些無地無產者,因為他們確實幾乎沒有受到過任何法律的保護,即使有法律,那也是用來壓迫剝削他們的血腥法律,可以說,他們是時代的犧牲者,同時也是奉獻者,因為他們的非自愿地犧牲造就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幾乎一夜間,大量無地無產者被投向勞動市場,但是這個不受法律的無產階級不可能像她誕生那樣快地被新興的工廠手工業(yè)所吸收。再者,這些突然被拋出慣常生活軌道的人,也不可能一下子就適應新狀態(tài)。他們大批地變成了乞丐、流浪者,其中一部分人是由于習性,但大多數(shù)是為環(huán)境所迫。我們甚至不曾想過法律可以這樣:它對大多數(shù)人為何淪為流浪者在所不問,甚至鼓勵把農民淪為無產者的行為,但它卻對流浪者施加酷刑,并要他們發(fā)誓回到原籍或最近三年所居住的地方去“從事勞動”,而沒有人“愿意使用”還要被割耳朵。多么殘酷的諷刺!他們的家園和土地已經被剝奪,勞動市場早已飽和,法律卻要求他們“從事勞動”,否則就對他們施加酷刑。在形式上,血腥立法的目的在于反對流浪者和乞丐,但是轉變?yōu)檫@種人的人恰恰就是被剝奪者。可以這樣說,血腥立法所做的工作并不少于血腥剝奪者的工作。法律還在另一個方面起了大作用:法律雖然規(guī)定了工資的最高限度,但從來沒有規(guī)定工資的最低限度!爸Ц陡哂诜ǘüべY的人要被監(jiān)禁,但接受高工資的人要比支付高工資的'人受到更嚴厲的處罰。例如,伊麗莎白的學徒法第十八條和第十九條規(guī)定,支付高工資的人,監(jiān)禁十天,而接受的人,則監(jiān)禁二十一天”。有關雇主和雇傭工人之間的契約以及解約期限等條款規(guī)定,對違約的雇主只提出民事訴訟,而對違約的工人則提出刑事訴訟。工人的狀況極端惡化,貨幣工資提高了,但其提高的程度不及貨幣貶值和物價上升的程度。正如亞。斯密所說:“每當立法機關企圖調解雇主及其工人之間的糾紛時,它的顧問總是雇主!彼羞@些在今天看來,都是那么不可思議,那些法律變成了可笑的反常的東西,但是它確確實實的存在過,并在極大程度上推動了原始積累,造就了大資本家。
“資本是天使?資本是魔鬼?資本能讓我們一步登天,也能讓我們落入萬丈深淵。人人心中都有一個資本的模樣,你心中的資本模樣如何?”通過《資本論》,我了解到原始積累的殘酷性以及后續(xù)資本的積累,一方面使社會財富越來越集中在少數(shù)資本家手中,另一方面則是相對過剩人口大量存在,從而擴大品貧富差距。而越來越多相對過剩人口對在業(yè)人員造成極大的壓力,迫使在業(yè)人員不得不過度勞動和忍受資本家的擺布。發(fā)達的生產力不能解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以個人勞動為基礎的、分散的私有制轉化為資本主義私有制,同事實上已經在社會生產為基礎的資本主義所有制轉化為社會公有制比較起來,社會公有制自然是一個長久的多,艱苦的多,困難的多的過程。資本主義私有制是少數(shù)掠奪者剝奪人民群眾,而社會公有制則是人民群眾剝奪少數(shù)掠奪者!豆伯a黨宣言》最后呼吁全世界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并不只是出于階級斗爭的考慮,更是提高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質量的必然要求。
資本論讀書筆記 2
《資本論》,是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觀的基本思想為指導,通過深刻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同時也使唯物史觀得到了科學的驗證和進一步的豐富和發(fā)展。《資本論》運用唯物史觀的觀點和方法,將社會關系歸結為生產關系,將生產關系歸結于生產力的高度,從而證明了社會形態(tài)的發(fā)展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歷史過程。
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作為一種結合生產關系解釋分配關系的學說,不僅僅對剝削問題作了科學分析,也為科學解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各階層人民的實際作用和應得利益奠定了理論基礎。但是,我們就應看到,目前它面臨著來自兩個方面的挑戰(zhàn),一個是一些人試圖借助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分配理論,否定剩余價值論的學術成就;另一個是一些人將剩余價值理論看成是不需要隨社會經濟條件變化而發(fā)展的自然科學理論,從而窒息了剩余價值理論的發(fā)展路徑。因此,針對上述挑戰(zhàn)做出回應,深化對剩余價值理論的認識,具有重大的理論好處和現(xiàn)實好處。對于剩余價值論的本質解釋,馬克思在分析商品價值構成結構時,以前提出過一個十分著名的公式:C+V+M。C是指生產資料包括設備、原料等的價值,V是以工資形式出現(xiàn)的勞動力的價值,M是以企業(yè)主利潤形式出現(xiàn)的剩余價值。馬克思認為,C作為投入資本,只是把所購買的設備、原料等的價值轉移到新的商品中去,并沒有增加新的價值量,只有工人付出的活勞動的價值V,才是創(chuàng)造出新價值M的唯一因素。馬克思由此說明,企業(yè)主的剩余價值或利潤,是由雇傭工人的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而這種創(chuàng)造過程并沒有得到任何工資補償。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剝削現(xiàn)象的描述實際上是實證和抽象兩種方法并用的,雖然剩余價值理論未能確立,但并沒有影響《資本論》成為工人的圣經,原因在于:
第一、剝削現(xiàn)象是客觀存在的,是工人切身體會到的。馬克思把工人勞動創(chuàng)造的價值形象地說成,一部分是為了彌補勞動力再生產的“必要勞動”,另一部分是為資本家創(chuàng)造的“剩余勞動”,十分直觀而且簡單明了,很容易使工人理解。
第二、馬克思雖然不是憑借嚴密的邏輯力量證明了剝削現(xiàn)象的存在,但在《資本論》中列舉了超多駭人聽聞的事例,描述了資本家對工人進行殘酷剝削的事實,這種實證方法的巨大力量彌補了他的抽象思維方法的缺陷,甚至使許多虔誠地信奉他的理論的人,對剩余價值理論的科學性,從來沒有產生過絲毫的懷疑。也就是說,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雖然失敗了,但他用實證的方法對剝削現(xiàn)象的描述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最終還是實現(xiàn)了寫作《資本論》的根本目的。
在馬克思看來,資本家總能獲得剩余價值或利潤,資本家永遠是資本家,而工人只能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只能絕對貧困下去,工人永遠是雇傭工人,兩者之間不存在轉化的條件,他沒有為勞資關系互相轉化帶給理論依據(jù),不能解釋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逐步緩和以及工人階級相對貧困化的現(xiàn)象。按照瓊?羅賓遜的理論,財產的私人壟斷導致剝削的產生,壟斷條件如果發(fā)生改變,既可能使有的資本家因為破產而淪為雇傭工人,也可能使有的工人因為勞動成果的積累而發(fā)展成為資本家,她的理論既能夠解釋勞資關系的對立,又能夠解釋勞資關系的轉化。在我國現(xiàn)實生活中,資本所有者與勞動者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勞動者同時也可能是股票持有人,許多人已經具有勞動者和資本所有者雙重身份。瓊?羅賓遜從壟斷或不平等競爭的社會關系中解釋剝削現(xiàn)象,其理論具有廣泛的適用性,不僅僅能夠說明以資本為手段的剝削,還能說明以其它壟斷條件為手段的剝削,尤其是能夠解釋腐敗手中的權力來攫取社會財富的“權力剝削”行為。
剝削是以必須社會的價值決定為基礎確立起來的經濟范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剝削現(xiàn)象的產生雖然以不等價交換為前提,但不等價交換現(xiàn)象不都是剝削現(xiàn)象。這是因為,在決定市場價格的壟斷和競爭的諸多因素中,包括自然壟斷因素、歷史構成的壟斷因素、人為的壟斷因素、社會制度造成的壟斷因素、商品交換過程中偶然出現(xiàn)的壟斷因素、供求關系變化引起的壟斷因素,等等。市場主體利用這些壟斷條件參與競爭就會出現(xiàn)不等價交換,顯然不能把這些不等價交換現(xiàn)象都當成剝削現(xiàn)象。由于經濟行為都包含著對壟斷條件的利用,因而從利用壟斷條件進行競爭這一點上,不能區(qū)分剝削與非剝削兩種不同的經濟行為。社會主義承認市場經濟中價格機制的調節(jié)作用,就必然承認在必須范圍內和必須程度上的不等價交換的合理性,亦即承認市場主體利用價格通過正當?shù)膲艛嗪透偁帿@得必須利潤的合理性,并在法律制度上予以保護。利潤作為商品的`成本與收益之間關系的表現(xiàn),同時也體現(xiàn)著市場主體之間的收益分配關系,是市場經濟的特有現(xiàn)象,不是資本主義的特有現(xiàn)象。
如果消滅了利潤,市場經濟就不存在了。無須否認,肯定在必須范圍內和必須程度上不等價交換的合理性,就包含著承認勞動市場在必須程度上的不等價交換的合理性,從勞動市場本身就存在著買方壟斷因素的事實來看,這就等于承認必須程度的剝削現(xiàn)象存在的合理性,因而歷史地、發(fā)展地看,社會主義是限制和逐步縮小剝削范圍直至最終消滅剝削現(xiàn)象的長期發(fā)展過程。按照現(xiàn)行的法律規(guī)范來衡量,社會所允許的勞動市場以及其他市場的不等價交換現(xiàn)象,在性質上不屬于不正當競爭的行為,也就不屬于剝削現(xiàn)象,只有超出法律限定范圍和程度的不正當經濟行為,才屬于不合理的經濟行為。由于剝削是包含著道德標準的經濟范疇,只有根據(jù)不同的社會狀況或歷史階段才能作出準確的解釋,因而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不能把利潤完全看成是剝削的結果,而要根據(jù)時代的變化,賦予不同時代的剝削概念以不同的涵義。
傳統(tǒng)好處上的剝削是指買賣勞動的不等價交換關系,只要是以勞動市場的買方壟斷為基礎的不等價交換,就是對賣方勞動成果的剝削或侵占,只要勞動作為商品來被動地出賣,本身就意味著剝削。從這個好處上說,解決勞動不該成為商品的問題,徹底消滅剝削現(xiàn)象,是社會主義社會長期的歷史任務。剝削作為對我國現(xiàn)實的一種經濟現(xiàn)象的理論描述,是以承認勞動買賣關系存在著不等價交換為前提的,是指買賣勞動超過必須限度的不等價交換關系,勞動的買方壟斷不直接構成剝削,只有利用壟斷條件超過了規(guī)定的界限才構成剝削,這是現(xiàn)階段決定剝削行為的客觀標準。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消滅一切剝削現(xiàn)象,包括利用勞動市場的壟斷條件進行剝削的現(xiàn)象,使勞動不再具有商品的屬性,勞動者真正成為社會的主人,成為名副其實的社會主體。社會主義現(xiàn)階段的目標,是把傳統(tǒng)好處上的剝削現(xiàn)象控制在必須的范圍內,承認勞動市場必須程度的壟斷具有合理性,把超過規(guī)定界限的勞動市場的壟斷視為剝削現(xiàn)象,并依法予以取締。這就決定了我們所說的消滅剝削現(xiàn)象,不是空想社會主義的烏托邦,而是把理想與現(xiàn)實辯證統(tǒng)一起來的實際運動和發(fā)展過程。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僅僅把社會主義作為一種先進的社會制度去實行,將其看作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yè),而且更重要的是,把社會主義當作一個從初級階段逐步發(fā)展到高級階段的漸進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不可能短期內就能到達理想的目標,最終消滅剝削現(xiàn)象必然要經過相當漫長的歷史階段和艱難困苦的奮斗歷程。我國經濟學界關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五十年間的五次討論,留給人們的思考和關注是深刻雋永而又經久不息的。
總的來說,盡管每次爭論的主題不完全相同,但爭論發(fā)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在遵從科學指導思想的基礎上,跟隨時代的變化,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從取得的成就來看,勞動外延的擴大得到了越來越多學者的認可。第三產業(yè)的勞動是否創(chuàng)造價值,科技人員的勞動是否創(chuàng)造價值,企業(yè)主的勞動是否也有創(chuàng)造價值的一面,這些問題從馬克思的有關社會勞動和管理勞動的二重性的論述中都能夠找到支持的證據(jù)。而且從邏輯的推演和歷史演進的角度,這些勞動成為價值的源泉并不真正構成問題。幾十年來關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爭論取得的重大進展。為“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指明了方向,積累了超多豐富的理論財富,為創(chuàng)新勞動價值論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資本論讀書筆記 3
“只是個經濟學家的經濟學家不可能成為一位偉大的經濟學家!薄狥·A·哈耶克語——哈耶克也是偉大的哲學家與演說家。
馬克思只是一位偉大的經濟學家,那么他決不可能寫出《資本論》,這是我從哈耶克語中能感受到的最強烈的一點。
剛剛接觸《微觀經濟學》——宋承先主編時,就純粹微觀經濟學中的概念、理論分析、圖表分析等等來說,還能接受,但書中大量引用《資本論》中的話來分析微觀中的概念、理論合理與不合理的成分時,感受到的是自己完全的無知。一句話,一段話讀再多遍,頭腦中還是一片空白,在此情況下,不得不放棄對微觀的學習,下定決心看一看《資本論》第一卷,花了一個半月,除了書中描述資本家對工人,特別是兒童、婦女的剝削的殘酷感到憤怒外,應該說再沒有其他任何感受,因而,在邊看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每個字都認識,為什么它被馬克思組合在一起,對我來說就變成了一本天書?這種從讀《資本論》中的深切感受——文科的知識不是只要努力去背,就能學好的。而是有著嚴密的思維邏輯過程,并且是一種比理科更加自由,更有發(fā)揮空間的抽象思維。原因在此也就出來了——作為理科生,抽象思維能力嚴重缺乏。
因而當務之急就是培養(yǎng)自己的抽象思維能力。應該沒有那個學科比哲學更加抽象呢?因而,我選擇了哲學,由一種習慣的、長期的思維方式轉向一種很陌生的思維方式,其中的困難也是可想而知的,它有一個很長的磨合過程,對我來說,初始階段維持了兩個月,在這兩個月里翻了許多關于哲學知識的書,但沒有看懂任何東西,每次都是看得自己不知不覺的爬在了桌子上,當有幾天看書時,竟然沒有睡覺,我知道,我能夠看下去了,這是一個不小的進步吧,當時,是這樣認為的。為了使這種進步繼續(xù)下去,我想一直維持到大學畢業(yè)。
由“物化勞動是否創(chuàng)造價值”開始,這是一位許多問題想不明白的研究生(自己這么說的)向我們提出的問題,從什么是物化勞動,一直到能發(fā)表自己的一點觀點總共用了一個半月,通過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并不在于把這個問題想清楚了,而是借簽了別人分析問題的方法、思維。讓自己也具有一點抽象分析問題的能力,這又是我當時感到的一個不小進步。更重要的是膚淺的感受到了《資本論》的不朽和對馬克思的敬仰,只有認真閱讀過他的著作的人才會感到這一點。
那些高呼馬克思理論過時了的人都懷著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他們在這位巨人面前實在是太渺小了,只有馬克思倒下了他們理論才可站起來。任何一種理論必是時代的產物,適應某一特定的時代,世界上沒有永恒的理論,也不可能有永恒的理論,但理論背后所承載的人類思想卻是永恒的,而《資本論》承載的恰恰是人類幾千年光輝思想的結晶,馬克思的某些理論也許是過時了,但因此而拒斥馬克思,除了可以表現(xiàn)自己的無知,再沒有別的了。其實,高傲的現(xiàn)代人并不比幾千年前的哲人高明多少,人類思想的框架他們早已為我們設好,后人更多的是在框架內修修補補罷了。試問從古到今,又有誰曾跳出過亞里斯多德的三段論呢?拒絕前人光輝的思想,就等于是慢性自殺。
現(xiàn)代西方許多不錯的經濟理論,就完全超出了《資本論》呢?我想并不是,正如牛頓所說,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遠些罷了。換句話說,一些現(xiàn)代西方經濟理論有著《資本論》思想的痕跡,試以自己感覺比較明顯的兩例以作說明。
馬克思在簡短的論述超額剩余價值的產生時,提出了社會價值與個別價值(后來又提到了國際價值),超額剩余價值就是社會價值與個別價值的差額,但由于資本家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隨著新技術的普遍化,超額剩余價值又要小于這個差額,直到這個差額為零,即超額剩余價值為零,馬克思只是指出了可以歸結為相對剩余價值生產與絕對剩余價值生產的超額剩余價值的存在,由于時代的限制,問題論述到此,但若在此問一下,為什么是社會價值與個別價值的差額,社會價值與個別價值存在著什么樣的關系?既由超額剩余價值產生的結果追溯到了超額剩余價值產生的原因,而這樣一追問產生了現(xiàn)代西方經濟許多理論的理論基礎。
為此,舉個例子來說明,如果我要向某一襯衫生產廠商進一批貨,根據(jù)襯衫生產社會平均勞動生產率情況為每件10元,而作為要進貨的我必想低于10元一件購貨,而只有勞動生產率高于社會平均勞動生產力的廠商才能滿足我的要求,而廠商為了贏得客戶,壓跨競爭對手也愿意低于10元向客戶供貨,基于這兩方面的原因,超額剩余價值要小于社會價值與個別價值的差額,接下來的問題是超額剩余價值比差額要小多少呢?這邏輯的推理必然是取決于客戶對生產廠商個別價值的掌握情況,對于社會價值每件10元,這是廠商與客戶都十分清楚的。不會存在太大的誤差,而個別價值,廠商是完全了解的,但客戶并不知道廠商的個別價值到底是多少,廠商為了盡可能接近差額,在交易中占盡可能接近差額。
在交易中占盡優(yōu)勢,會全力隱瞞自己的個別價值,由于客戶對廠商的個別價值不是完全掌握,因而根據(jù)不完全信息。猜測想一個個別價值作為參考,——9元一件。因此,給自己規(guī)定了進貨的.波動范圍——94—96元一件,對廠商而言,清楚知道自己的個別價值是89元一件,廠商也不會不斷的根據(jù)客戶的不完全信息,猜想客戶猜想個人別價值。(廠商與客戶利潤的分成應是假設不變的),假設廠商的判斷為91元,這樣生產廠商與客戶都高估了“個別價值”,對客戶的估計,廠商取得了優(yōu)勢,同時,客戶對廠商的估計客戶占了優(yōu)勢,在交易中,兩種優(yōu)勢趨于抵消,以社會價值為標準,以對個別價值的水完全判斷為基礎。廠商與客戶很可能以偏離945元一件不大的價格成交(假設廠商與客戶名義利潤分成是1:1,取決于社會生產水平)由于廠商與客戶都認為自己占了優(yōu)勢,因而廠商與客戶之間的交換是愉快的,公平的。若廠商實際個別價值為9元,廠商猜想客戶猜測想的個別價值也為9元。
因而交易時為95元,誰也沒有吃虧,也沒有占便宜,說不上愉快,但公平,這樣我們可以根據(jù)假設的個別價值列出無數(shù)種情況,看到廠商與客戶悲傷、歡樂、公平與不公平各種排列組合情況,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每一次交易是那一種組合情況,取決于廠商與客戶猜想的個別價值的值的組合情況,而個別價值的組合情況又取決了廠商與客戶根據(jù)對方不完全信息的判斷情況,而不完全信息的判斷情況,又取決于對信息的掌握情況,一句話誰了解的信息多,誰就能在交易中取勝,顯然,就一般情況而言,生產廠商總是掌握著更多的信息。
一種新理論的產生,絕不是某個人的憑空創(chuàng)造,而是總有一定的問題根源、思想根源,對“0<超額剩余價值<社會價值—個別價值”的分析,它完全可以作為住處不對稱原理的問題根源與思想根源。
如果說把“超額剩余價值”與“信息不對稱原理”聯(lián)系起來還有一定的難度的話,那么托賓的資產選擇理論與馬克思貨幣資本的循環(huán)第一階段G—W的分析聯(lián)系起來,后者只能相當于體力勞動。實在沒有太多比馬克思的思想高明之處,或者說是對馬克思思想的抄襲,當然,這是值得鼓勵的一種抄襲。
“從內容來看,G—W是表現(xiàn)為G—W,……貨幣額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購買勞動力,另一部分購買生產資料,……一個屬于真正的商品市場,另一個則屬于勞動市場”“G—W際事表示G所轉化成的商品額有這種質的分割之外,還表示一種最具有特征的量的關系”。這種是的關系實際上指:“生產資料的數(shù)量,必須是以吸收勞動量,是以通過這個勞動量轉化為產品!
托賓的資產選擇理論,即理性的經濟行為主體,將怎樣選擇一定的資產組合(資產結構)以實現(xiàn)利益的極大化,比如1000美元的資產怎樣分配于持有貨幣和持有其他金融資產和實物資產。
前者是實現(xiàn)剩余價值最大化,后者是實現(xiàn)利益最大化,前者涉及的是能創(chuàng)造價值的生產過程,后者是能通有對資產怎樣占有獲得最大價值的非生產過程,前者論述的只是怎樣分割貨幣來實現(xiàn)剩余價值最大化,后者論述人是資產,不僅包括貨幣,而且還有金融資產和實物資產,通過三者的分配情況來實現(xiàn)利益最大化?傊,托賓的資產選擇理論比前者有了很大發(fā)展,解決的問題也不同了這天是為了適應時代需要修改性的理論創(chuàng)新,而思想上,完全沒有何獨到之處。
此處需要說明一點即是,馬克思對貨幣分割的分析是以實現(xiàn)剩余價值最大化為基礎的,這一思想本身也可能是從前人那繼承過來的,并不是對托賓的偏見,主要在于說明《資本論》的思想性。
對此兩個問題的分析是對《資本論》第一卷第二遍閱讀之后的一點感受,第一遍閱讀明顯比第一遍有了很大進步,不但可以看下去也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但是還是由于思維的缺陷,還有許多看上去不流暢之處,思維跟不上文字所需要的思維速度。我想也堅信。通過第三遍、第四遍……的閱讀,問題一定會慢慢的解決。
以上是本人讀《資本論》第一卷的一點感受,不僅獲得了知識,更一步體會到了怎樣閱讀,僅僅為了讀一本《資本論》,擴大了自己的知識面,也增加了自己思考問題的能力。
資本論讀書筆記 4
人類文明的緊密聯(lián)系、全球一體化的大趨勢,正明顯地存在著,深刻的發(fā)揮著他的作用影響,《資本論》讀后感。此時此刻的我,正在閱讀《資本論》,為了理解近兩百年前那位生于歐洲長于歐洲一輩子和我沒有任何關系的人的思想而煞費腦筋。人類的思想,這樣遠隔時空,跨過千山萬水地交融著,多么奇妙的一件事!
需要對自己指明的一點是:作品偉大到能流傳千古的那幾十部,所關注的內容,所關心的群體,并不是千百年后讀之仍然可以有共鳴的那些人。這些人不是這些巨著作者直接關懷的對象。那么他們又何以能打動數(shù)千年后的讀者呢?人類內心深處存在著許多共通的東西,人類社會——不管發(fā)展到什么程度——存在著許多共通的現(xiàn)象,或者說規(guī)律。而這種人性與社火的活的原型,則正在于作者——思想家文學家本人所處的那個時代所觀察到的體味感悟到的那個時代的人,社會。只是,也只須,本著對當時的人賦以悲憫的關懷,對時代所迫切提出的問題進行原因的分析對策的研究,以及具體而為之的`行動,我想,這樣的作品,這樣的行動,必然地會蘊含人性共通的核心,必然會沾染濃郁的時代特性,必然會,雖然表面上毛段,但是上自然地擁有萬千社會的共通性。這樣的作品,也便有了時代意義,對歷史的進步,也便有了積極的不被繞過忽視的貢獻。反觀于岳華,有許多問題卻必須要自己深切的指出來。長期以來的研讀歷史,陶醉于已經過去的人的行動、音容笑貌的想象之中,關心過去的那些時代發(fā)生的悲歡離合朝代的興亡更替,以從中得到一星半點的啟發(fā)為榮為喜。
殊不知,岳華自己生活中,更有一大批一大批活靈活現(xiàn)升級務必的人存在著,他們的溫熱笑語那么親切。而自己對他們的態(tài)度,卻常常的是冷漠無情。以死的文字的標準,從歷史人物身上總結出的標準來要求他們,可謂典型的削足適履。同樣,不知享受與人世間的美好做有機的互動而一頭鉆入數(shù)倍中,更是對活生生的生活的一種暴殄。
教訓是深沉痛切的。本著一顆赤誠熱切的心去參與現(xiàn)實生活中,乃是岳華必然的選擇。此其一。其二,岳華長期以來,頗有一種想法,曰:寫一本對未來世界頗具影響的書。這樣的一種意圖相當?shù)牟诲e,高妙,偉大。只不過,反省起來,自己對自己精力的使用,下手解決問題的思路,有不正確的地方!吧羁逃绊懳磥硎澜纭钡淖罴逊椒ǎ皇,也根本不可能是試圖去解決未來社會中的問題。其唯一可能,最便捷的道理,實在是基于研究解決當下的所身處于其中的社會及其長生的問題。須知,未來的社會正是現(xiàn)今的一個社會的延續(xù),是自己作用于現(xiàn)在這個時代的結果,是自己的目標的體現(xiàn)。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之大為于細!爱斚碌牧α俊保α孔饔糜诋斚,這是第二點啟發(fā)。
資本論讀書筆記 5
偶然的機會,在一個網站里發(fā)現(xiàn)了《資本論》的電子書,于是便把它保存到了自己的電腦中。我喜歡這種閱讀方式,多讀點書總沒有什么壞處。
兩周之后,我把它大致讀完了,感覺這本書不適合在這樣寒冷的季節(jié)里研讀。其間一些黑暗面的描述真的可以讓人不寒而栗。盡管如此,我還是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起碼知道了,原來錢可以是那么復雜的東西!
以后的幾天,我一直試圖把我從它那里得到的知識整理出來,好讓自己的頭腦中有個比較直觀、清晰的印象,便于記憶和思考。我不打算專業(yè)研究資本和經濟,所以只要有個印象就足夠了。
從《資本論》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個古怪的植物狀社會體系來。這個體系的頂端是些厚厚的葉子,遮蔽了所有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投下無盡的陰影在根部。占整個體系絕大部分的'根盤在深深的泥漿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統(tǒng)利用水分和養(yǎng)料,通過枝桿送至葉片上,而葉片將它們幾乎全部用于再生產,于是植物體便不斷長大。
無需解釋,根代表的就是廣大的勞動人民,他們不停地把各種自然資源轉化成社會財富,通過市場交換或租金——枝或桿,財富最終落到資本家——葉子——的手里,財富變成了資本,被重新投入再生產過程。為了吸取更多的養(yǎng)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葉子要得到充分的陽光和空氣,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桿亦隨之長粗,變長。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漸成為一棵棵參天大樹!
植物不能沒有根也不能沒有葉,社會不能失去上層的資本階級,更不能失去下層勞動大眾。問題在于,植物是一體的而人不是,由人構成的社會不可能像植物那樣安靜地生長。社會要發(fā)展,方向是平等,但照這種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怎么辦?不知道。
由科技發(fā)展帶動的社會生產力是社會關系發(fā)展的基礎推動力,生產力的提高意味著產品的增多,不能作為再生產原料的產品就必須被消耗掉。但勞動人民無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資產階級為了盡量提高社會的再生產率也不倡導鋪張浪費,植物形的社會其實就是節(jié)約的社會?墒,科技的發(fā)展不會因此止步,生產效率的升級也是必然,若不考慮自然資源的枯竭及大規(guī)模毀滅性的戰(zhàn)爭或災難,這個社會體系早晚要被自己生產的產品撐死!
樹木不可能無限制地長高,并非因為時間不夠;相似結構的社會體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敵人太強!
資本論讀書筆記 6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闡述了三個理論:勞動價值論、剩余價值論、資本積累理論。在本文中以這三種理論為線索展開論述。
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科學地說明了作為資本主義財富形式的商品的社會實體是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以勞動產品的社會形式——商品作為出發(fā)點,首先提出了商品的二重性,即價值和使用價值。商品首先是一個外界的對象,一個靠自己的屬性來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物。一方面,商品按其自然形式是使用物,或使用價值,物的有用性使物成為使用價值。它決定于商品體的屬性,離開了商品體就不存在。如果說使用價值使得物具有被交換的前提,那么價值就是物得以被交換的本質。價值由生產該商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剝離了商品的物理屬性、使用價值,單單是各種商品中統(tǒng)一存在的一種質的衡量。商品的這種價值隱含在商品中,通過交換價值的形式體現(xiàn)出來,交換價值只是包含在商品中的價值的表現(xiàn)形式,商品則是交換價值的承擔者。
在這一部分中,馬克思對商品兩重性的論述用的是一種辨證統(tǒng)一的方法。他指出一個物可以是使用價值而不是價值。在這個物不是以勞動為中介而對人有用的情況下就是這樣。例如,空氣、處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一個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類勞動產品,但不是商品。誰用自己的產品來滿足自己的需要,他生產的雖然是使用價值,但不是商品。要生產商品,他不僅要生產使用價值,而且要為別人生產使用價值,即生產社會的使用價值。最后,沒有一個物可以是價值而不是使用價值。如果物沒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勞動也就沒有用,不能算作勞動,因此不形成價值。
緊接著,馬克思提出商品之所以具有二重性是勞動的兩重性決定的。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這二重屬性。具體勞動是指生產目的、勞動對象、所用工具、操作方法、生產結果都各不相同的勞動。具體勞動生產了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是指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抽象勞動生產商品的價值。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同一勞動過程形成的相互聯(lián)系又對立的兩個方面。馬克思創(chuàng)立了勞動二重性學說,它使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家提出的勞動價值論成為完全科學的價值理論。從商品的二重性到勞動的二重性,是論述的進一步深化,馬克思用過對勞動二重性的解釋說明,揭示出了商品二重性的本質。他進一步的指出,凝結在商品中的抽象勞動是社會必要勞動,而不是一般的抽象勞動。因此,決定商品價值量的不是普通的勞動時間,而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種界定不但說明了商品交換所依據(jù)的量的關系的決定、商品交換的性質,而且說明了價值的實現(xiàn)途徑及其所體現(xiàn)的社會關系。它極大地擴展了勞動價值論的理論內涵,把對勞動價值論的理解和運用推到一個相當高的理論和實踐層次。
馬克思還建立了貨幣理論,指出價值形式是指商品價值的表現(xiàn)形式,價值形式的發(fā)展依次經歷了簡單的、個別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價值形式和貨幣形式,貨幣是價值形式長期發(fā)展的結果。貨幣的本質是固定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交換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是商品經濟內在矛盾發(fā)展的必然產物,它體現(xiàn)的是一定社會生產關系。馬克思創(chuàng)立的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和貨幣理論,為在以后揭示資本主義剩余價值規(guī)律以及其他規(guī)律奠定了牢固的理論基礎。
資本論讀書筆記 7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開篇時指出;“在第一卷,我們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本身作為直接生產過程考察時呈現(xiàn)的各種現(xiàn)象,而撇開了這個過程以外的各種情況引起的一切次要影響。但是,這個直接的生產過程并沒有結束資本的生活過程。在現(xiàn)實世界里,它還要由流通過程來補充,而流通過程則是第二卷的研究對象。在第二卷中,特別是把流通過程作為再生產過程的媒介來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就整體來看,是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統(tǒng)一。至于這個第三卷的內容,它不能是對這個統(tǒng)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這一卷要揭示和說明資本運動過程作為整體考察時所產生的各種具體形式。資本在自己的現(xiàn)實運動中就是以這些具體形式互相對立的,對這些具體形式來說,資本在直接生產過程中采取的形態(tài)和在流通過程中采取的形態(tài),只是表現(xiàn)為特殊的要素。因此,我們在本卷中將要闡明的資本的各種形式,同資本在社會表面上,在各種資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競爭中,以及在生產當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識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边@是馬克思對《資本論》前三卷研究對象、內容和理論結構的概括和說明。
《資本論》的體系是“一個藝術的整體”,它的結構是“科學的輝煌成就”。《資本論》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作為研究的基礎,以資本作為研究的主體,以剩余價值作為研究的中心,以資本內在矛盾發(fā)展作為研究的主線,以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規(guī)律作為研究的目的。在抽象范疇上升到具體范疇的科學敘述方法的指導下,整個理論體系通過矛盾形態(tài)演化、范疇演進和規(guī)律轉化,揭示出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特殊的`社會歷史性質及其發(fā)展的歷史趨勢。
《資本論》問世后,對人類歷史的發(fā)展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僅成為無產階級和共產黨人的必讀書目。而且得到資產階級學者的承認。英國《經濟學家》周刊2002年12月21日發(fā)表的文章《共產主義后的馬克思》,文章中承認馬克思主義具有強大影響力。文章中一些論斷還是客觀的,給人啟發(fā)的。文章講到了1999年,BBC評選“千年偉人”,卡爾·馬克思名列榜首,而愛因斯坦、牛頓、達爾文則分列二、三、四名,表明“馬克思主義作為一位哲學家、社會科學家、歷史學家和革命者所取得的成果在今天仍然得到學術界的尊重!蔽恼旅鞔_指出:“馬克思在許多方面都是正確的:比如資本主義的許多問題、全球化和國際市場、經濟周期和經濟決定思想的方式等。馬克思很有先見之明!薄榜R克思遭到了誤解。東歐和前蘇聯(lián)實行的共產主義是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扭曲!薄罢埬銊毡貋G棄前蘇聯(lián)和東歐實施的共產主義,但千萬不要丟棄馬克思。”“這位偉人在許多問題的看法上都是正確的,他應該得到更多的承認。”文章說:“馬克思思想的影響力遠遠不止于人數(shù)日益減少的自封的馬克思主義者,他的許多假設、分析的特點和思維習慣在西方思想界甚至更大的領域都廣為流傳!庇纱,看到馬克思主義的科學與偉大。
資本論讀書筆記 8
洋洋205萬字的思想巨著《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是一部改變世界面貌的著作。馬克思在這部作品中對古典經濟學家,如亞當·斯密、大衛(wèi)·李嘉圖等人的理論進行了仔細的分析和批判,提出了全新的觀點,同時吸收了黑格爾的辨證法方法,也受到了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傅里葉、圣西門等人的影響。他以辯證唯物和歷史唯物的哲學觀點為指導,論述了(原始)個體資本經濟增長方式運行的規(guī)律,揭露了其內在的矛盾和剩余價值的秘密,是對原始個體資本經濟增長方式的歷史性批判,是產業(yè)勞動階級弱勢群體在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明辨自己勞動價值,爭取社會利益的銳利思想武器。
本文主要涉及的《資本論》第三卷是研究資本主義生產總過程,研究資本的各種具體形式(如商業(yè)資本、生息資本等)和剩余價值的各種具體形式。如:商業(yè)利潤、利息、地租等。這是資本的生產過程、流通過程和分配過程的統(tǒng)一,中心是分析剩余價值的分配問題。
在《資本論》第三卷完成的時期,股份公司和股份經濟的發(fā)展,使資本關系表現(xiàn)出一些新的特點,馬克思對此也做了相當篇幅的論述。首先他認為,股份制的出現(xiàn)能有效提高資本的集中度,“積累,即由圓形運動變?yōu)槁菪芜\動的再生產所引起的資本的逐漸增大,同僅僅要求改變社會資本各組成部分的量的組合的集中比較起來,是一個極緩慢的過程。假如必須等待積累去行使某些單個資本增長到能夠修鐵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還沒有鐵路。但是,集中通過股份公司轉瞬之間就把這件事完成了!逼浯危凇顿Y本論》將股份制當做資本主義社會的潛在否定因素,“在資本主義體系本身的基礎上對資本主義的私人產業(yè)的揚棄;它越是擴大,越是侵入新的生產部門,它就越會消滅私人產業(yè),”,也就是說,股份制是一種與私人資本相對立的社會資本,是對私人產業(yè)的揚棄,代表了“生產的社會化”。在高度評價股份制的歷史作用的同時,馬克思也指出:股票的“票面價格往往與市場買賣價格相背離,因而,它們必然成為投機的對象。”
從上述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股份制的經典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股份制對于提高生產的社會化,提高全社會的資源配置效率有著重要作用,它能有效地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鄧小平同志在南巡講話中也指出:“有不少人擔心股票市場是資本主義的東西,所以讓你們深圳和上海先搞試驗?磥恚銈兊脑囼炚f明了社會主義是可以搞股票市場的,說明了資本主義能用的東西,也可以為社會主義所用!笔聦嵣,《資本論》中并沒有將股份制作為資本主義的基本特征來描述,相反地,馬克思將其作為生產社會化的重要促進因素來看。股份制企業(yè)作為一種不具有特定社會經濟性質的企業(yè)組織形式,它所反映出來的'社會經濟性質,不是它本身與生俱來的,而是由一定的所有制形式賦予的。由此,在學理上來分析,我認為股份制是適合社會主義經濟的有效形式。
事實上,在實施了國有企業(yè)股份制改革之后,國有經濟呈現(xiàn)良性發(fā)展。有關數(shù)據(jù)表明:從1991年到2000年,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yè)企業(yè)的產值占工業(yè)產值的比重從65%下降到42%,但同期國有經濟的運行質量卻得到了明顯提高,實現(xiàn)利潤從402億元增加到2048億元,增長近5倍。以廣東絲綢集團為例,2000年,廣東絲綢集團下屬市縣兩級的絲綢進出口公司負債累累、瀕臨破產,行業(yè)面臨全線虧損。實施股份制改革以后,到2006年時,廣東絲綢以233億美元的進出口總值,成為我國最大的絲綢進出口企業(yè)。因此,經過多年的理論完善,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大力發(fā)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xiàn)投資主體多元化,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xiàn)形式!
然而,關于國企股份制改革的尺度爭論很大,有人認為股份制改革過快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嚴重,公有制面臨挑戰(zhàn);也有人認為股份制改革過慢,政府對國有控股企業(yè)干預太多阻礙企業(yè)自身良性發(fā)展。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有論述到:“股份公司是通過發(fā)行股票把分散的資本集中起來而經營的企業(yè)。它的建立離不開信用制度!本褪钦f股份制將社會的分散資本集中起來,因而在國有控股的前提下,股份制并不是國有資產流失的原因。出現(xiàn)國有資產,主要是在股權轉讓的環(huán)節(jié)中缺乏有效地監(jiān)管,導致國有股份被私人侵吞。而這恰恰說明了應該加強各方股東的互相制衡,實現(xiàn)有效監(jiān)督!熬褪钦贫扰c企業(yè)制度同時改革,避除以前政府不作為亂作為的行為,使政府成為一個與現(xiàn)代制度相適應的機構!迸c此相對的,我們應該重視國有控股企業(yè)的壟斷問題,外國資本很可能參股壟斷國有企業(yè)從而轉移巨額利潤。恩格斯就在《資本論》中補充道:“競爭已經為壟斷所代替,并且已經令人鼓舞地為將來由整個社會即全民族來實行剝奪做好了準備!蔽覀冊趪蠊煞葜聘母镏袘撟⒁膺@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對競爭性國有企業(yè),應該徹底改變國有資本產權單一,“一股獨大”的現(xiàn)象,通過引進非國有資本使之真正變成混合制企業(yè),形成企業(yè)內部多元利益主體相互制衡的格局。
從馬克思與恩格斯在《資本論》第三卷中的相關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股份制是社會化大生產及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與信用制度發(fā)展的必然產物,其本身的經濟性質是由一定的所有制決定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國有控股企業(yè)其性質仍舊是公有制經濟。在實施國企股份制改革的過程中,我們依舊要以《資本論》中的基本原理為基礎,結合全球化及中國當代經濟發(fā)展的具體實際,同時抓好宏觀調控與配套改革,將國有企業(yè)改造成面對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
資本論讀書筆記 9
《資本論》這真是一本經典經濟論著。要讀懂它很難,雖然馬克思盡量用最通俗語句和嚴密科學邏輯,由表及里深入淺出地闡述自己政治經濟學里念。這一點從《資本論》全書很少用復雜公式和晦澀難懂詞匯就可以略見一斑。而我說他難懂也僅單單指馬克思在本書中,運用了幾乎涵概了當時社會各領域最新科學知識,既包括人類社會和自然社會兩大宏觀領域幾乎所有科學知識。詳細廣泛研究人類社會從奴隸社會到當時資本主義社會初期可以考證各種現(xiàn)象,并創(chuàng)造性闡明了未來時代人類社會發(fā)展方向。
也就是說,無論誰人去解讀資本論。要明確《資本論》每一個獨立政治經濟概念或者段落和章節(jié),本身就是一篇論文核心思想的表達,必須借助馬克思恩格斯共同寫著的《馬恩全集》里相關文章或者摘要才能讀懂?雌饋砗苈闊謩e無選擇,這就是《資本論》精典所在吧。
當然,有助于闡述馬克思自己論點的先人或者同時期科學研究成果,馬克思本人是會恰當選用到自己著作里的。這覺不能成為后來“庸俗批評家或者卑鄙者”攻擊污蔑他的借口,因為人類歷史進入二十一世紀今天,不利用繼承先人或者當今已經形成科學文明成果,無論在什么領域做什么工作我們仍然會一事無成的!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研究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揭露了它的內在本質和矛盾,指出社會主義革命的必然性和共產主義的必然性。其基礎是剩余價值學說,馬克思根據(jù)這一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科學地論證了無產階級必然要為實現(xiàn)無產階級!拖麥缛藙兿魅说默F(xiàn)象而斗爭!顿Y本論》以深沉犀利的筆觸揭示了資本主義積累的普遍規(guī)律,對資本主義及其辯護士進行了嚴厲的指控,是具有鮮明的黨性的著作。馬克思的.思想武裝了全體工人階級,并在政治經濟學上完成了一個偉大的革命。全書所涉及的有關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和文化的研究,都反映著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觀和階級斗爭學說。因此,《資本論》也是一部天才的哲學著作,同時,以其對英國社會經濟歷史的高度概括又可稱得上是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
就這部書的歷史意義,恩格斯曾說:“自地球上有資本家和工人以來,沒有一本像我們面前這本書那樣,對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義。資本和勞動的關系,是我們現(xiàn)代全部社會體系所賴以旋轉的軸心,這種關系在這里第一次作了科學的說明,而這種說明之透徹和精辟,只有一個德國人才能做到,這個人就是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點,把現(xiàn)代社會關系的全部領域看得一覽無遺”。
《資本論》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當今世界的形勢已發(fā)生巨大的變化,但它的基本理論仍然是今天的人們寶貴的精神財富。馬克思的思想已經獲得全人類的意義,他不僅為19世紀的人類所擁有,為20世紀的人類所重視,而且,作為人類的一筆寶貴的思想遺產,在以后人類各個世紀中,它都將被繼承、被發(fā)揚光大。
《資本論》畢竟是一部科學巨著,理論深奧,知識淵博,初學者讀它是有一定困難。這就要求閱讀有關原著的書籍的輔導材料。而且我們在學習和研究《資本論》的過程中,要倡導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風,既要切實掌握、深刻領會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和經濟思想,又要運用馬克思《資本論》的基本原理來指導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正如恩格斯所說:“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xiàn)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fā)點和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我們要立足于新時代,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馬克思學說,使馬克思種下的理論之樹永葆長青。
資本論讀書筆記 10
讀完《資本論》這本書已有半月多了,確切的說是在去新疆出差途中讀完了這本書,始終縈繞在腦海里忘不了的是:饑荒瘟疫戰(zhàn)爭與永生幸福神圣,科學與宗教,人文主義與數(shù)據(jù)主義,智人與智神,算法與意識,人工智能與生物技術……這些詞匯。
總的說來,讀罷全書總有種腦洞大開的感覺,未來進入"數(shù)據(jù)主義"時代,人類會充分享受人工智能及數(shù)據(jù)科技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我當信不疑;但書中一些觀點難免自圓其說,譬如"資本主義沒有消亡,是因為資本家看了馬克思的《資本論》后自我進行了修正后,才避免了危機";"只有一小部分智人進化后變成智神,未來99%的蕓蕓眾生將淪為無用階層"等。
然而,讀完這本燒腦的大作后,我心里突然多了一絲恐懼,這恐懼不是對到2050年手機被植入我身體的'那種恐懼,也不是對未來人和人之間就是冰冷的數(shù)據(jù)的那種恐懼,而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恐懼,一個是讀,另一個是寫。
曾幾何時,我已然忘了書本才是最好的老師,已經徹徹底底的把閱讀給扔了出去。我突然感覺自己與書的距離是那么的遙遠,就像那茫茫戈壁和廣袤沙漠一樣一眼望不到頭。讀過的書除了專業(yè)還是專業(yè),頭腦里留下的除了會計那點東西,好像沒有沉淀下來多少精神財富,顯得蒼白極了。
每天忙的不亦樂乎,不是預算就是決算,不是審計就是會計……看上去還蠻有成就感,自認為實現(xiàn)了自我價值,如今細細想來,其實多半是會計人的自娛自樂;自打手機更新為智能手機后,每天儼然已被手機所綁架,成了它的奴隸,沉浸在碎片中不可自拔。
曾經也下過決心,重拾書本,堅持閱讀,堅持寫體會,可就是因自己不知道哪來的那么多虛構的借口越來越占了上風,始終沒有堅持到今天。看來,讀書還真是個長期的需要付出辛勞的過程。
"學習需要沉下心來,貴在持之以恒,重在學懂弄通,讀書不能心浮氣躁、淺嘗輒止,不求甚解,而應當先易后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水滴石穿";莎老先生也說過"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家里的長者曾對我諄諄教導"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要多讀書,讀雜書,會讀書";家里的小大人也對我說"爸爸,你不要總看手機,給我念念書";領軍讀書會的"地主"也說"再不交體會,下個月交租子".這么多人的鞭策背后,如今才真正理解這些話的意義,再加上那份恐懼帶來的警醒,離開集訓后,在一年中較忙的會計人的7月,我仍然堅持完成了讀書任務。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感謝領軍讀書會,把我從墮落的邊緣拉了回來,重新拿起書本,認真做讀書感悟。相信今后的日子里讀書會成為習慣,不再受意識的任性支配;書寫會成為常態(tài),而不是為了完成任務。
資本論讀書筆記 11
我今天下午看了《資本論》,感觸也是比較多的,他主要的特點是匯集了各家之所長,再加上他理解的東西,通過學習,給我的理解帶來了幫助。
一、勞動價值論
(1)價值:
它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它是不同商品進行交換的比例的基礎,它反映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系,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勞動量決定的。作者從商品入手,闡述了價值,他認為商品一方面滿足了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作為交換商品的籌碼,等價交換其他所需要的東西。他還分析了價值的形式和貨幣,認為從他的交換形式是從個別的偶然現(xiàn)象到一般的價值形式,而它的最高形式就是貨幣,貨幣可以使商品流通更加便捷,更加直接,它表明社會生產的不同階段。
(2)剩余價值
隨著技術、勞動力和工具的發(fā)展人們制造商品已經滿足自己的生活,還有剩余的商品可以換成貨幣,貨幣積蓄到一定數(shù)量的時候就形成了資本。資本是從勞動力、合作分工、工具的革新等等來的,他說增加剩余價值可以有兩種方法,就是延長工作時間和縮短必要的勞動時間,但是從現(xiàn)在的角度來看,延長工作時間的方法已經不適合了,現(xiàn)在國家的勞動時間已經規(guī)范化,但是我們資本家可以提高勞動者的'效率,來榨取他們的剩余價值,還可以用工具革新,新的生產方式、管理組織形式、提高勞動者的素質等等來提高工人們的勞動效率。
(3)資本的積累
資本積累就是把一部分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它不是滿足資本家自己的嗜欲,他是為了投入資本來賺更多的錢,投入新的生產,剩余價值可以分為生產資料和可變資本,不是像《國富論》把剩余價值都可以轉化為可變的資本。
資本的積累造成階級兩極分化的社會現(xiàn)象,一方造成生產過剩,另一方則造成生存的壓力,他說:“對直接生產者的剝奪,是用最殘酷無情的野蠻手段,在最下流,最卑鄙和最瘋狂的貪欲的趨勢下完成的!笨梢娝麑Y本家深惡痛絕,但是我們?yōu)檫@本書是為資本家寫的,對資本家怎樣剝削工人有指導作用。
二、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學說
他主要對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進行分析,將社會生產分為:生產資料的生產和和消費品的生產,他認為全部商品的價值總量是同價格總量相符的,然后價值(社會的)可以變?yōu)閮r格(個別的),這要經過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
三、關于地租
由于土地資源有限,大多數(shù)土地由少部分人占有,所以土地資源面對工業(yè)化浪潮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項,現(xiàn)在農民把一部分工資交給資產階級,自己卻當一個田戶,這是小塊土地所有制占統(tǒng)治地位的國家的谷物價格低于市場價格所造成的,在資產階級社會制度下,小塊土地所有制,不斷的衰退,它排斥了勞動生產力的發(fā)展、勞動的社會形式、資本社會的積聚和大規(guī)模的畜牧和科學的不斷擴大等等。
他的著作指導著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道路,也為我們公民指導著我們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目的。
資本論讀書筆記 12
“人人與生俱來而且始終自由與平等,非基于公共福祉不得建立社會差異”這句話無不體現(xiàn)了公平,但資本卻處處體現(xiàn)差異。那么讓我們來看《21世紀資本論》究竟說了什么。
《21世紀資本論》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每個人都應該警惕任何關于財富和收入不平等的經濟決定機制,而且財富分配的動態(tài)變化表明,有一個強大的機制在交替性地推動著收入與財富的趨同與分化。這說明了機制的重要性。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一定的規(guī)矩,也就是機制。比如學校有校規(guī),也就是學校建立了管理機制;比如企業(yè)、醫(yī)院、行政部門等等,都有相應的機制。
誠然機制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可是財富分配的歷史總是深受政治影響,是無法通過純經濟運行機制解釋的。就像有人借口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將公共資本轉為私人資本借此暴富一樣。因此有些官員運用手中權力進行受賄,對國家、人民不負責,忘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所以機制的完善與進步是必需的。
那么如何去完善機制,這就需要調査了。目前的經濟學科不惜犧牲歷史研究,犧牲與其他社會科學相結合的研究方法,而盲目地追求數(shù)學模型,追求純理論的、髙度理想化的推測,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書中作者花大量的精力去收集不平等的動態(tài)變化的歷史數(shù)據(jù),從而得出更具說服力的結論。所以我們也應該學會收集數(shù)據(jù)才能言而有實,并正確地完善機制。
有了完善的機制,還要什么呢?資本收入和勞動收人的不平等問題會引起強烈的情緒,它與我們關于什么是公正、什么是不公正的普遍認識是沖突的',但我們可以不斷改進機制向公平靠近,可是長期存在的促進不穩(wěn)定和不平等的力量并不會自動減弱或消失,所以堅持很重要。的確,它們不會自動消失,但我們可以主動去改變、削弱,正所謂堅持就是勝利。
是的,就像經濟機制一樣,醫(yī)院中“醫(yī)患問題”的消除也需要一定的機制,F(xiàn)實中這樣的機制是存在的,可是這樣的機制不能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所以需要完善機制。首先,我們要選擇一些出現(xiàn)這類問題頻繁的醫(yī)院,對不同科室都進行調查,看看哪些科室更易出現(xiàn)這類問題。然后,對這些科室進行調査以及數(shù)據(jù)收集,比如哪個醫(yī)生更容易造成問題,比如不同醫(yī)院對醫(yī)患的態(tài)度,比如醫(yī)生行醫(yī)的方式。有這么一句話,“隨著醫(yī)學儀器越來越先進,醫(yī)生離患者越來越遠”,因為隨著醫(yī)學儀器的先進,冰冷的儀器代替了“望聞問切”,醫(yī)生與患者的溝通少了,患者對醫(yī)生的不信任感增加了,醫(yī)患問題因而越演越烈。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最后,再將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對比,就可以進行機制的改進和完善了。當然,沒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完善的機制需要堅持才會執(zhí)行得更好,才能解決問題。
機制存在的重要性是我從書中所收獲的,機制的完善以及對解決問題的堅持是我的感悟。這也和人一樣,要有夢想,要不斷完善自己去追逐夢想,更要堅持對夢想的追求。如此,才會成功。正如,夢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資本論讀書筆記 13
從2008年9月開始,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的金融風暴迅速波及全世界,引起了一場全球性金融危機。這場金融危機的一個后果是,馬克思和他的《資本論》又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里,可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根源和本質,從媒體可以聽到各種不同的說法,其實看過《資本論》之后,發(fā)現(xiàn)其中早已論述得很清楚:和以往歷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一樣,這次危機的根源還是生產相對過剩,而勞動人民購買力相對不足的矛盾。
若僅觀察美國,可能會得出相反結論,因為在美國次貸危機是消費過度的結果。只要放眼全球就會發(fā)現(xiàn)全部真相。由于資本主義全球化,以美國為代表的發(fā)達國家和以中國為代表的發(fā)展中國家,形成國際經濟大循環(huán)。危機前的經濟增長是靠美國過度消費、中國過度生產來推動的,而美國的過度消費又是由透支未來的消費信貸支撐的,這種模式注定不能持久。當美國的過度消費突然中斷,中國制造沒了用戶,就表現(xiàn)為生產過剩?梢姡瑹o論資本主義如何發(fā)展,都逃脫不了馬克思100多年前的預見。
其實幾乎沒有人不知道資本,價值是這部書的主旨。通過目錄來看,出現(xiàn)最多的詞語是資本,最核心的概念是剩余價值,他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其實資本論的脈絡是很清晰的。用一個個不太恰當?shù)谋扔鳌摹顿Y本論》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個古怪的植物狀社會體系。這個體系的頂端是些厚厚的葉子,遮蔽了所有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投下無盡的陰影在根部。占整個體系絕大部分的根盤在深深的泥漿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統(tǒng)利用水分和養(yǎng)料,通過枝桿送至葉片上,而葉片將它們幾乎全部用于再生產,于是植物體便不斷長大。無需解釋,根代表的就是廣大的勞動人民,他們不停地把各種自然資源轉化成社會財富,通過市場交換或租金——枝或桿,財富最終落到資本家——葉子——的手里,財富變成了資本,被重新投入再生產過程。為了吸取更多的養(yǎng)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葉子要得到充分的陽光和空氣,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桿亦隨之長粗,變長。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漸成為一棵棵參天大樹!植物不能沒有根也不能沒有葉,社會不能失去上層的資本階級,更不能失去下層勞動大眾。
問題在于,植物是一體的.而人不是,由人構成的社會不可能像植物那樣安靜地生長。社會要發(fā)展,方向是平等,但照這種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若不考慮自然資源的枯竭及大規(guī)模毀滅性的戰(zhàn)爭或災難,這個社會體系早晚要被自己生產的產品撐死!可怕的預言!而馬克思給我們指明了出路。“樹木不可能無限制地長高,并非因為時間不夠;相似結構的社會體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敵人太強!”
說到金融危機,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科學地揭示了資本主義周期性經濟危機的不可避免性和客觀必然性。世界很多國家都提高了經濟的國有化程度。例如美國就以國家入股的方式,實際上將幾大金融機構和汽車巨頭國有化。但國有化并不是我們要的公有制,因為這些國家的資本主義性質沒有改變。要實現(xiàn)社會主義公有制,消滅資本,還需要先改變國家的資本主義性質。這才是應對經濟危機的治本之策。社會主義公有制不是烏托邦。今天我們通過《資本論》不僅是要加深對當前的經濟危機的認識,更重要的是為擔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責任,為世界人民的根本幸福做貢獻。
資本論讀書筆記 14
1867年9月14日,《資本論》第一卷在德國漢堡正式出版。這一巨著的問世,不僅實現(xiàn)政治經濟學的偉大革命,標志著馬克思助于政治學的誕生。而且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進行了最為全面的科學論證。《資本論》不僅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最重要的著作,而且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最主要的著作!顿Y本論》是以唯物史觀的基本思想為指導,通過深刻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同時也使唯物史觀得到了科學的驗證和進一步的豐富和發(fā)展!顿Y本論》運用唯物史觀的的觀念和方法,將社會關系歸結為生產力的高度,從而證明社會形態(tài)的發(fā)展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歷史過程。同時《資本論》也沒有簡單的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一般過程歸結為他們的共同基礎。物質生產過程,而是從物質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中引出了全部四個會圣火和精神生活的內容和方式。
《資本論》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邏輯辨證方法和認識論猶記得結合起來,融為一體,馬克思使用重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邏輯與歷史一致的放大。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系統(tǒng)全面的闡述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產生發(fā)展和克服的過程,從而透徹詳盡的闡述了唯物辯證法關于對立面的統(tǒng)一和斗爭的學說,闡明了唯物辯證法的突破,在《資本論》中對唯物辯證法的豐富和發(fā)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資本論》的方法不亞于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的發(fā)現(xiàn)。
《資本論》不僅是一部不朽的經濟學著作,而是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融為一體的完整的馬克思主義全書。《資本論》提供的是認識世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而不是現(xiàn)成的教條,《資本論》的理論也需要在實踐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是指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的理論。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批判的吸收了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價值論的合理內容,建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最徹底的一元勞動價值論。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必要性:
。1)馬克思創(chuàng)立勞動價值論的'客觀歷史條件與現(xiàn)時代存在巨大的差別。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任何科學原理都是對特定條件下的特定問題的分析。而馬克思創(chuàng)立的勞動價值論也有相對應的客觀條件:
、賱趧有螒B(tài)主要表現(xiàn)為體力勞動;
②勞動過程的知識含量不高;
③指導、管理勞動還不能作為獨立的勞動形態(tài)。
(2)當代勞動特征的變化向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提出了挑戰(zhàn)。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程的不斷推進,大量新情況,新問題涌現(xiàn)出來,社會勞動出現(xiàn)了許多新特點,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有了新的實踐土壤。
。3)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現(xiàn)實可行性。
、賱趧觾r值論中的經濟范疇會隨著現(xiàn)實的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而變化。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不是僵化的教條,而是隨著實踐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的科學體系,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是對商品經濟現(xiàn)實關系的一種確切的反應,是科學體系發(fā)展的必然途徑。
②馬克思為勞動價值論的發(fā)展留下了廣闊的理論空間。
、畚覈鴮W術界的五次爭論為勞動價值論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作出了貢獻。
馬克思留給我們的《資本論》,不是一成不變的放之四海皆準的定律,而是在一定時期,一定狀況下的指導規(guī)則。因此,我們必須要進行完善和革新。而《資本論》本身就是一個給我們很大發(fā)展空間和完善空間的理論體系,而且其提出的各種哲學理論,更是要求我們不拘泥于教條、書本和經驗,而是隨著社會實踐的發(fā)展而不斷去完善和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我們要不斷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的合理借鑒與反思,不能照搬照抄,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運用和發(fā)展。當然,對于其中不合理、不適合社會發(fā)展進步的思想要勇于剔除,使我們的經濟學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而不斷前進發(fā)展進步。
資本論讀書筆記 15
經過兩個月時間的攻讀,總算是把資本論第一卷給看完了。本來文章標題想用“悲慘世界”來命名,又覺得如果只關注資本論中悲觀凄慘的社會現(xiàn)實的描述的話,那必然屬于管中窺豹,沒有高度了。
綜合來說,資本論第一卷包含了價值理論、資本主義的生產理論、制造業(yè)及工業(yè)的規(guī)模發(fā)展理論、資本的原始積累理論等內容。其核心從個人理解而言主要是三個方面,其一,提出了價值是由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決定的勞動價值理論,并延展出來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其二提出了剩余價值學說,也就是在整個社會發(fā)展進程中,所有的歷史進步都是基于勞動創(chuàng)造,但勞動能創(chuàng)造的價值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有給勞動也就是與工資和勞動報酬對應的價值,還有一部分是無給勞動,就是剩余價值,而剩余價值的享有者是資本家。整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就來源于資本對勞動剩余價值的持續(xù)永無止境的剝削。其三提出了由于生產力的提高,會促使勞動價值及剩余價值同比例提高,在制造業(yè)領域,會出現(xiàn)勞動的相對過剩,同時也會因為剩余價值對資本的貢獻日益增大,小資本逐步會轉化為大資本,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小資本家也會由于競爭的關系導致被大資本家剝削而最終成為無產者,生產的規(guī)模效應會日益提高,而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貧富差距會逐步拉大,當無產階級窮苦到無法維持必要生計時,資產階級將面臨暴動、革命甚至戰(zhàn)爭等打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現(xiàn)象,屆時無產階級將從被剝削者轉變?yōu)閯兿髡,而資本家必將消亡。
以上三個內容可以說是資本論第一卷的.最主要的內容,在接近70萬字的著作中,馬克思可以說用了大量的篇幅研究了19世紀及18世紀英格蘭的社會發(fā)展狀況,包括人口數(shù)量、就業(yè)人口數(shù)量、制造業(yè)規(guī);F(xiàn)象等。而且資本論中,大量引用了包括亞當斯密《國富論》、李嘉圖《經濟學及賦稅原理》、馬爾薩斯的《人口學原理》等當時研究經濟的各類著作及學說,也包括大量登載于報紙上的與人口變化、經濟發(fā)展相關的文獻,可以說馬克思的資本論是集各種經濟理論于一體,并引導出馬克思自己的經濟學主張的一本經典著作。
看完資本論,可以說對馬克思的認真負責的學術研究精神,學識廣博且對真理孜孜以求的精神無比的尊敬和佩服。而且因為在看《資本論》前,先看了《國富論》,所以在理解上也更有心得,從資本論中可以看到,馬克思本人對亞當斯密的許多經濟學觀點還是認同的,包括勞動價值理論,包括生產規(guī)模的持續(xù)擴大理論,包括分工可以實現(xiàn)生產力提高等。除亞當斯密外,他對其余經濟學家,都表達了明顯的批評和不認可。
如果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出發(fā),資本論第一卷可以認真研讀并可以重復研讀,但也必須客觀指出,《資本論》在經濟學領域所犯的三個明顯錯誤。
其一是馬克思講社會發(fā)展及經濟增長集中于商品生產這一環(huán)節(jié),并沒有關注非商品生產的服務業(yè)和其余產業(yè),并且在第一卷中,故意弱化了國家及政府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單純的將生產關系歸納為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剝削關系,存在明顯的片面性。從經濟發(fā)展的角度,馬克思沒有認真研究促進經濟持續(xù)增長的人的需求演變,沒有思考需求的變化如何影響生產,而是單方面的從生產端研究經濟,這是不全面的。
其二是在生產研究領域,由于馬克思提出的勞動價值理論存在理論缺陷,也就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不可獲得和無法計量性,導致馬克思在延展剩余價值理論時,總讓人感覺有自圓其說之感,而且馬克思自己也承認,伴隨生產力的提高,凝集在商品中的人類勞動價值是會有差異和變化的,這就導致價值的不穩(wěn)定性,影響了剩余價值的理論貢獻。同時更為嚴重的時,由于馬克思將價值貢獻只集中在人類勞動這一個單一因素上,對于資源貢獻、資本貢獻等,都用剩余價值來歸納和闡述,導致《資本論》在對社會進步及生產進步的表述上,與現(xiàn)實出現(xiàn)脫節(jié)和變化,這是資本論的第二個不足之處。
其三是治學態(tài)度上,《資本論》第一卷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描述資本主義發(fā)展過程中,無產者所面臨的苦痛、惡劣環(huán)境、高強度工作壓力、非人道的勞動環(huán)境、悲慘的生活條件。從這個角度看,資本論更像是一本社會學著作而非經濟學著作,而且馬克思在字里行間透露的對資本家的抵觸和排斥,也讓資本論在分析社會現(xiàn)實時,會有缺乏冷靜和理智的感覺,對于研究經濟而言,帶有濃厚個人情感的學術論著是不可能完全客觀公正的,這是資本論的第三個不足之處。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發(fā)現(xiàn)問題總是容易的,但如何解決問題,是需要我們去認真思考的。結合當前的社會現(xiàn)實和社會環(huán)境,結合我們所處的國家的經濟發(fā)展現(xiàn)狀,需要我們拿出馬克思的治學之精神,拿出類似馬克思寫作資本論的那種認真、負責、嚴謹、科學的寫作態(tài)度,對當前中國面臨的經濟困難及社會問題提出有解決路勁的方案和建議,這是最為迫切和重要的。
資本論還有第二卷和第三卷,希望再用兩個月時間,把第二卷和第三卷研讀完畢,屆時再認真總結梳理這一本經典的,涵蓋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哲學的著作。
最后給一個提示,由于資本論里面有許多基礎的經濟學范疇的名詞和文字,建議在看完《國富論》、《經濟學原理》這兩本書后,再看《資本論》,會更容易領會《資本論》中的經濟理念。
資本論讀書筆記 16
第一次讀《資本論》是在1999年大學一年級寒假,當時剛好18歲,剛剛踏入青年時光的門檻。今年冬天開始重讀《資本論》,正好滿28歲。從18歲到28歲的十年,我想對于任何一個青年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這十年有很多的坎坷要去經歷,有很多的困難要去應對,有很多的問題要得到解決,有很多的知識要去學習。應對未知的世界和越來越重的職責,每個人都急需在思想上得到指導。此刻回過頭來想一想,對我這段人生指導最大的,就應算是我讀過的那些經典書籍了。當中《資本論》是十分重要的一本。
回顧這十年,《資本論》對我有哪些影響呢?
首先,《資本論》讓我認清了自己的社會地位,讓我能正確地理解周邊的人和事,讓我明確了努力的目標,指導我制定正確的策略。
首先談認清自己的社會地位這一點,馬克思說“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理解一個人首先要去理解他的社會關系。在中國,農民是徹底被邊緣化的一批人。隨著工業(yè)化的進程采取資本主義方式,農民的出路只有一條:破產。農民受到的剝削越來越嚴重,農村的生存資源越來越少,導致農村經濟的蕭條和農村社會關系的解體。其實農村經濟的.蕭條是導致農村社會關系解體的基礎原因。如果一個人自己的生活都很困難,他必然很想得到別人的幫忙,而他幫忙別人對他來講就有很大的壓力。有這種心理體會,就能夠理解農村的人情事故。理解農村的人情冷暖。其實能怪別人趨炎附勢能怪別人勢利眼能怪別人不講親情么生活在那種社會地位,自私和無恥已經成為生存的本能。捫心自問,我做過的和他們做的又有什么本質的不同呢也許只在于我會反省自身吧。
高考對于我來講絕對算是人生十分重要的一件大事,雖然讀的大學不怎樣樣,在大學里也沒有學到多少有用的知識,但畢竟算是成功地從農村爬了出來,從那一畝三分地上解放出來,雖然前途仍不明朗,甚至還有很大的風險,但接觸的人和事的層次顯然比農村中高很多,機會因此也多很多。
資本論讀書筆記 17
《資本論》這本書給了我一個與偉大的導師、精神領袖馬克思對話的機會。
雖然這本書是刨析資本主義的名著,可是,每當我讀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總是想到蘇共的鋼鐵洪流、越共的山澗地洞、中共的小米步槍……以及那暴風雨夜里,人民的怒吼。
對《資本論》的評價我認為最貼切的,是這句話:“這是必學經典,也是無產階級的'圣經!
這話說的一點也不錯。閱讀《資本論》,你一定會驚嘆它的準確性,現(xiàn)在的經濟泡沫化與垃圾化,不正應了《資本論》第一卷所講的,為了擴大利潤,降低生產成本與提高商品價值嗎?
再讀《資本論》,你一定會感慨這部著作的現(xiàn)實性和實用性。一本19世紀中期的書,現(xiàn)在讀來,依舊沒有多少不妥。一本刨析資本主義的書,我卻拿來修正王安石的新法……它真不愧與經典,圣經之名!
讀《資本論》你總能從中體會到一股濃濃的情懷,一股紅色的力量涌入你的心里。
在我看來,《資本論》是每一位學習經濟的人該讀的,無產階級能從中汲取到力量與經驗;能更全面的認識自己。不過,如果你學了資本主義經濟,它會讓你放棄正在走的路,也加入到無產階級這別來。
資本論讀書筆記 18
《資本論》是一本深度闡述了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著作。該書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僅是因為其深刻的洞察力,還因為其對于資本主義制度的多方面批判和反思。作為一本經典的文獻,資本論讀書筆記也就成為了學者們研究資本主義制度的重要參考。
首先,資本論強調了勞動在經濟中的重要性。在資本主義制度中,生產過程中的物資和設備看起來好像已經擁有了神奇的生命,似乎能夠自我生產和自我增值。實際上,這并非是真實的情況。在資本主義制度中,勞動是一切價值的基礎,沒有了勞動,資本就失去了意義。資本論呼吁我們應該意識到這種重要性,同時更加關注勞動者的權利和利益。
其次,資本論揭示出了資本主義制度存在的階級矛盾。在資本主義制度中,資本家掌握了生產資料和經濟資源的控制權,而工人只能賣掉自己的勞動力,或受到資本家的雇傭。這種不平等的社會結構不僅導致了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的現(xiàn)象,也制造出了經濟和社會不穩(wěn)定的局面。因此,資本論呼吁我們應該關注和解決資本主義制度下的階級矛盾。
第三,資本論強調了商品交換過程中的'本質。在資本主義制度中,商品并不僅僅是商品,更是價值的載體。價格即規(guī)定著商品的交換價值,而利潤又是商品交換的驅動力。資本論則從根本上破解了這種假象,揭示出了商品交換的本質是基于勞動的價值創(chuàng)造,而價格和利潤則只是一種表象。
最后,資本論也呼吁著對于合作社和合作勞動的支持。在資本主義制度中,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階級矛盾不可避免,而合作社和合作勞動則提供了一個基于平等和合作的生產和分配模式。因此,資本論鼓勵更多地支持這種合作的制度形式,并且呼吁在資本主義制度的局限下保護勞工權益。
總結而言,資本論是一本深刻的著作,呈現(xiàn)出了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經濟制度——資本主義制度的各方面面貌。在當今全球化的世界中,資本論讀書筆記更成為了一種對于經濟和社會現(xiàn)實的深度反思,對人類社會的未來發(fā)展提出了重要的挑戰(zhàn)和思考。
資本論讀書筆記 19
《資本論》是一本重要的經濟著作,作者馬克思在其中闡述了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本質及其產生的原因。在這篇讀書筆記中,我將分享我對《資本論》的理解和收獲。
首先,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深入剖析了資本主義的本質。他認為,資本主義是一種以利潤為主導的經濟體系,資本作為生產工具,被資本家用于生產商品。而這種商品生產的唯一目的.是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在這種經濟體系下,資本家擁有生產資料和生產工具,而工人則只能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作為生計。這導致勞動者和資本家之間的利益不平等,最后造成了社會階級的分化。
其次,馬克思詳細闡述了商品和貨幣的本質和關系。他認為,商品有兩種本質: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使用價值指的是商品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有用處,交換價值指的是商品在市場上能夠交換的價值。而貨幣則是商品交換的媒介。在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貨幣流通的過程被稱為商品流通。貨幣是商品價值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同時也是一種可以流通的商品。因此,貨幣在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外,馬克思還探討了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變化和歷史發(fā)展。他認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演變是不可避免的。隨著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不斷發(fā)展壯大,不同國家和地區(qū)之間的經濟結構也不斷發(fā)生變化。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qū)加入到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同時,馬克思也指出,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發(fā)展是不穩(wěn)定和不平衡的。這是由于資本主義經濟體系本身的內在矛盾導致的,在這個過程中,資本家和勞動者的利益相互沖突,因此社會階級的分化也隨之而來。
總之,《資本論》是一部開創(chuàng)性的經濟著作,馬克思在書中闡述了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本質,揭示了資本和貨幣的關系,探討了資本主義的歷史演變和發(fā)展。這不僅對我們理解和認識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也對我們探索并開創(chuàng)新的社會經濟模式具有積極的意義。
資本論讀書筆記 20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批判地吸收了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價值論的合理資料,建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原創(chuàng)含義,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它是不一樣商品進行交換的比例的基礎,它反映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系;二是創(chuàng)造價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其他任何生產要素都不是價值的源泉,創(chuàng)造價值的勞動是抽象勞動,即無差別的人類腦力體力的耗費,具體勞動創(chuàng)造使用價值,但它不是價值的源泉;三是創(chuàng)造價值的勞動是活勞動,即正在進行的生產過程中耗費的抽象勞動,物化勞動作為過去勞動的凝結物,在新的商品生產過程中只能轉移自身的價值,而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商品價值中不包含任何一個自然物質的原子。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徹底的一元價值論。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任何科學原理都是對特定條件下的特定問題的分析。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產生于130多年前工業(yè)化初期的蒸汽機時代,而當時的生產方式、勞動形態(tài)、商品形式和財富構成等都與當今有著巨大的.差別。所以,分析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不能脫離對那個特定時代特點的分析,概括地講,馬克思創(chuàng)立勞動價值論的客觀歷史條件主要如下。
第一,勞動形態(tài)主要表現(xiàn)為體力勞動。
工業(yè)化初期,社會生產主要集中在物質生產領域,非物質生產部門的比例相對較小,勞動形態(tài)主要表現(xiàn)為工場手工業(yè)和機器大工業(yè)生產中的體力勞動。所以,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以物質生產領域的體力勞動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雖然馬克思也涉及到對非物質生產領域(服務貿易行業(yè))的分析,但由于當時這些部門在整個社會生產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影響力微乎其微,所以當馬克思在談到服務貿易時說:“資本主義生產在這個領域中的所有這些表現(xiàn),同整個生產比起來是微不足道的。所以,能夠完全置之不理”。
第二,勞動過程的知識含量不高。
工業(yè)化初期知識、科學、技術不夠發(fā)達,勞動過程的腦力支出、知識含量不高,簡單的、以體力支出為主的、按時間計算的勞動是主要的勞動形式。所以,馬克思還不可能對科技創(chuàng)新勞動在創(chuàng)造價值中的獨特作用加以系統(tǒng)論述。
第三,指揮、管理勞動還不能作為獨立的勞動形態(tài)。
工業(yè)化初期,隨著產業(yè)革命和生產力發(fā)展,一邊是資產者財富的積累,另一邊是無產者貧困的加深,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創(chuàng)立之初,應對的就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尖銳斗爭,勞動價值論創(chuàng)立的使命就是揭示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不合理性和被新社會制度代替的必然性。在當時,指揮、管理主要還是資本家的職能,而資本家行使指揮、管理的職能與剝削目的是結合在一起的,而絕大部分勞動者是被指揮、被管理、被剝削的。所以,馬克思就不可能把指揮、管理勞動作為創(chuàng)造價值的獨立勞動形態(tài)來研究。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程的不斷推進,超多新狀況、新問題涌現(xiàn)出來,社會勞動出現(xiàn)了許多新特點,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有了新的實踐土壤?墒,按照勞動價值論的原創(chuàng)含義,服務性勞動、科學研究勞動、生產精神產品的勞動、經營管理勞動,由于都不直接創(chuàng)造物質產品,都不創(chuàng)造價值。這一原創(chuàng)含義,與現(xiàn)實經濟活動存在著巨大的矛盾,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遇到了一系列挑戰(zhàn)。
資本論讀書筆記 21
讀完《資本論》這本書,我以前的很多想法和觀點被顛覆,以下是我的感受:
資本的原始積累是指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以前的歷史階段中,通過暴力使直接生產者與生產資料相分離,由此使貨幣財富迅速集中于少數(shù)人手中的歷史過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即要使貨幣和商品轉化為資本,必須具備兩個基本的經濟條件:一方面是貨幣、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所有者,他們要購買別人的勞動力來增殖自己所占有的價值總額;另一方面是自由勞動者,自己勞動力的出賣者,也就是勞動的出賣者。商品市場的這種兩極分化,造成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基本條件,即以暴力方式剝奪勞動者而實現(xiàn)的資本原始積累,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提供了最初的和必要的前提。
“當生產勞動把生產資料轉化為新產品的形成要素時,生產資料的價值也就經過一次輪回。它從以消耗的軀體轉到新生成的軀體。但是這種輪回似乎是在現(xiàn)實的勞動背后發(fā)生的。工人不保存舊價值,就不能加進新勞動,也就不能創(chuàng)造新價值,因為他總是必須在一定有用的形式上加進勞動;而他不把產品變?yōu)樾庐a品的生產資料,從而把他們的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上去,他就不能在有用的形式上加進勞動?梢,由于加進價值而保存價值,這就是發(fā)揮作用的勞動力的自然恩惠,這種恩惠不費工人什么,但對資本家大有好處,使他能保存原有的資本價值。當生意興隆的時候,資本家埋頭賺錢,察覺不到勞動的這種無償?shù)亩骰。但當勞動過程被迫中斷的時候,當危機到來的時候,資本家對此就有切膚之感了。就生產資料來說,被消耗的是它們的使用價值,由于這種使用價值的消費,勞動制成產品。生產資料的價值實際上沒有被消費,因為也不可能再生產出來。這個價值被保存下來,但不是因為在勞動過程中對這個價值本身進行了操作,而是因為這個價值原先借以存在的那種使用價值雖然消失,但只是消失在另一種使用價值之中。因此,生產資料的價值是再現(xiàn)在產品的價值中,確切地說,不是再生產出來。所生產出來的是舊交換價值借以再現(xiàn)的新使用價值!痹谏唐返纳a過程中,勞動力扮演了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勞動力在不消耗生產材料的價值的基礎上進一步為生產材料增加了新的價值,而這新的價值都是由勞動力所創(chuàng)造的。這個過程是勞動力的價值轉移到了商品的價值上,生產材料變成了更有價值的產出品。工人的勞動力不僅僅提升了生產資料的價值,還保留了這些價值。例如:一家生產果汁的廠家,工人運用勞動力將原料水果加工成了果汁,不僅增加了價值還保留的水果的價值。如果沒有工人通過勞動生產果汁,那么原材料水果可能會很快變質腐敗,價值減少。所以工人的勞動力在保存價值上也非常重要。勞動力的增值作用并不能使工人獲得很大的利益,因為工人通過出售勞動力來獲取錢財以換取生活必需品,這部分錢財已經包括在生產成本之中,所以工人在生產商品的過程中增加的價值完全為資本家所有,而資本家把這當做是理所應當?shù),所以在生意興隆的時候資本家完全感受不到這種自然的恩惠,而當資本家周轉不靈的時候,他才會意識到工人給他創(chuàng)造了多么大的價值。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勞動過程在只是再生產出勞動力價值的等價物并把它加到勞動對象上以后,還越過這一點繼續(xù)下去。為再生產出這一等價物,6小時就夠了,但勞動過程不是持續(xù)6小時,而是比如說持續(xù)12小時。這樣,勞動力發(fā)揮作用的結果,不僅生產出勞動力自身的價值,而且生產出一個超額價值。這個剩余價值就是產品價值超過消耗掉的產品形成要素即生產要素和勞動力的價值而形成的余額。”勞動力在生產的過程中首先生產出來的價值是用來彌補勞動力的價值的,而資本家不會滿足于只補償勞動力的價值的生產,他一定會要求工人延長時間再進行生產,而這部分時間所生產出來的價值全部為資本家所有,這就是資本家的剝削。他將本來屬于工人的、工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價值歸為己有,無償?shù)卣加辛斯と擞醚顾鶆?chuàng)造出來的價值。但我認為雖然馬克思的剝削理論是非常正確的,但他略有一點偏激。如果沒有資本家的資本購買原材料、生產機器和廠房等等,工人們就無法通過生產來創(chuàng)造價值。而資本家雖然沒有參與生產、參與勞動、參與價值的創(chuàng)造,但他應該由于付出資本的得到一定的補償。也就是說工人所生產出來的剩余價值不應單純地歸任何一方所有,而是應該有資本家和工人分享?墒窃谫Y本家與工人的關系中,資本家處于完全的領導地位,擁有絕對的權力,所以往往資本家把全部剩余價值歸為己有。
“我們已經知道,工人在勞動過程的一段時間內,只生產自己勞動力的價值,就是說,只是生產他的`必要生活資料的價值。因為他是在以社會分工為基礎的狀態(tài)下進行生產,所以他不是直接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而是以某種特殊的商品形式生產出同他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相等的價值,或者說,同他用來購買生活資料的貨幣相等的價值。他為此耗費的工作日部分是大小不同的,這取決于他每天平均的生活資料的價值,也就是取決于每天這些生活資料所需要的平均勞動時間。如果工人每天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平均代表6個對象化勞動小時,那么工人要生產這個價值,就必須平均每天工作6小時。如果他不是為資本家勞動,而是獨立的地為自己勞動,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他平均一天同樣要勞動這么多小時,才能生產出自己的勞動力的價值,從而獲得維持或不斷再生產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資料。但是,因為工人在生產勞動力日價值的工作日部分內,只是生產資本家已經支付的勞動力價值的等價物,就是說只是用新創(chuàng)造的價值來補償預付的可變資本的價值,所以,這種價值的生產只是表現(xiàn)為再生產。因此,我把進行這種再生產的工作日部分成為必要勞動力時間,把在這部分時間內耗費的勞動成為必要勞動。這種勞動對工人來說所以必要,是因為它不以他的勞動的社會的形式為轉移。這種勞動對資本和資本世界來說所以是必要,是因為工人的經常存在是它們的基礎。”工人在一段時間內只生產他的勞動力價值,這一部分是資本家付出工資應得的。而這部分工作時間只占工人工作時間的一部分。勞動力的價值或者價格的轉化形式就是工資,但只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工資就表現(xiàn)為勞動價值或價格,它就是要掩蓋資本主義剝削關系的實質,讓勞動者誤認為工資就是他們勞動所得的全部報酬。資本主義工資的支付形式主要有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計件工資是計時工資的轉化形式。
“社會的財富即執(zhí)行職能的資本越大,它的增長的規(guī)模和能力越大,從而無產階級的絕對數(shù)量和他們的勞動生產力越大,產業(yè)后備軍也就越大?晒┲涞膭趧恿νY本的膨脹力一樣,是由同一些原因發(fā)展起來的。因此,產業(yè)后備軍的相對量和財富的力量一同增長。但是同現(xiàn)役勞動軍相比,這種后備軍越大,常備的過剩人口也就越多,他們的貧困同他們所受的勞動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階級中貧苦階層和產業(yè)后備軍越大,官方認為需要救濟的貧民也就越多。這就是資本主義積累的絕對的、一般的規(guī)律! “執(zhí)行職能的資本越大,產業(yè)后備軍也就越大,由于失業(yè)和貧困而需要救濟的貧民也就越多”。 這一規(guī)律制約著同資本積累相適應的貧困積累。因此,在一極是財富的積累,同時在另一極,即在把自己的產品作為資本來生產的階級方面,是貧困、勞動折磨、受奴役、無知、粗野和道德墮落的積累!薄百Y本主義生產方式??它的基礎是雇傭勞動,工人的報酬使用貨幣支付的??只有在國內現(xiàn)有的貨幣量足以適應流通和由流通決定的貨幣貯藏的需要的地方,才能夠得到加大規(guī)模的、比較深入和充分的發(fā)展。這是歷史的前提。” 資本積累就是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即剩余價值的資本化。資本價值和剩余價值二者都成了貨幣額,并且以完全相同的方式重新轉化為資本。資本家把從雇傭勞動那里剝削來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用于個人消費,另一部分轉化為資本,用于購買擴大生產規(guī)模所需追加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因此,剩余價值是資本積累的源泉,資本積累則是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資本積累的實質是在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中,資本家利用無償占有的剩余價值,不斷擴大資本的規(guī)模和擴大對雇傭勞動的剝削,繼續(xù)占有更多的剩余價值。影響資本積累的因素有:對勞動力的剝削程度,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水平,所用資本與所費資本之間的差額,預付資本的數(shù)額。隨著資本的積累,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會形成資本主義相對過剩人口,這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規(guī)律。
《資本論》的體系是“一個藝術的整體”,它的結構是“科學的輝煌成就”!顿Y本論》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作為研究的基礎,以資本作為研究的主體,以剩余價值作為研究的中心,以資本內在矛盾發(fā)展作為研究的主線,以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規(guī)律作為研究的目的。在抽象范疇上升到具體范疇的科學敘述方法的指導下,整個理論體系通過矛盾形態(tài)演化、范疇演進和規(guī)律轉化,揭示出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特殊的社會歷史性質及其發(fā)展的歷史趨勢。
《資本論》里的思想無論是對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無論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有很大的借鑒意義,尤其是在現(xiàn)今社會條件下,經濟學不再只是經濟學人必備的功課,即使只是普通人,要想順應社會的變遷,甚至進一步洞悉財富的奧秘,讀懂經濟學也是必備的功夫。對想了解經濟學的人來說,閱讀經典是最好的捷徑,而現(xiàn)在是讀《資本論》最好的時候。金融危機后,資本論已經成為一種流行。中國曾經是馬克思的讀者最多的國家!顿Y本論》不僅是“無產階級的圣經”,也是“有產階級”的知識經典。
資本論讀書筆記 22
很多年前,我們在高中時代聽老師講過剩余價值學說,但從沒讀過《資本論》的原著。我想即便那時讀,也不會理解的,由于我們沒見過或者說沒有親身體驗過資本主義社會。自從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始終都是西方資本主義不歡迎的人物。在中國,近三十年也倍受冷落,《資本論》很少有人去讀了。
我以前始終以為《資本論》是純經濟學著作,光那么厚,就讓人望而卻步。不久前,從新聞得知,在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在很多人特殊是西方國家的人們當中,掀起了一股重讀《資本論》的小熱潮。我很奇怪 ,為什么那么多長期接收西方訓練的人們會重新端詳這部革命著作?我順手拿起那本靜躺在我書柜上許久的《資本論》,任憑打開一頁翻看,第一眼,就深深吸引了我!顿Y本論》并不是淺顯難懂的經濟理論,是平常易懂的 ,更是無比貼近現(xiàn)實社會的,書中引用的大事,無不在真實生活中得到應驗。于是,我立馬沏茶,在新居的書房里匆忙讀了起來。
《資本論》在我心中掀起巨大波瀾,他真的是一部底層工農群眾的《圣經》。他帶給我的第一感受是:毛澤東是對的!我明白了他為什么堅決不讓走資本主義道路,把資本主義毀滅在萌芽狀態(tài)!顿Y本論》不僅總結了分析了資本主義的性質和一般規(guī)律,而且揭露 中國不是資本主義國家,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畢竟為何?資本主義社會是這樣的,那社會主義社會又是怎樣的?沒有讀過《國富論》不懂資本主義,沒有讀過《資本論》不懂社會主義。看來對于《資本論》后兩卷還是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資本論讀書筆記 23
《資本論》是很“大”很“深”的書籍,我買的是編譯局為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書籍,很晦澀,坦白來講,看到17章,跟自己內心鏈接極少,閱讀的體驗感也挺差的。當初想去看經濟學的書籍,本來選的是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后來覺得資本是個很大,很有意思的東西,很有格局和氣象。所以想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讀讀看。
讀下來總體的感悟是:
一是會讓自己比較理性地去看待商品和貨幣,勞動和資本。其實所有公司里員工和老板的關系都是資本主義雇傭勞動的剝削關系的,無法否認。
二是會讓我有危機感,資本的原始積累過程從來都是血腥和殘忍的,財富的游戲也是:零和游戲”,看到這些事情的本質后,我看待人生沒有之前那么地美好,“落后,就要挨打“。
一個農民家庭出來的孩子,一出生就是注定要努力奮斗的,而且是要付出很大很大努力。這是我們降落到這個家時的“前業(yè)“,也可以稱之為命。在這個點上不分男,女的`,可能有人覺得女孩子嫁個有錢的老公一輩子衣食無憂就行了,這個是比較淺層的想法,女孩子在年輕的時候是有好皮囊,可以因此獲得男人的贊美,可以獲得男人的愛,以為可以獲得男人的一切。
這個想法會讓女人受很多苦,青春韶華易逝。馬斯諾5個層次的需求里面講到:友情,愛情,性親密是基于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上的,這也展示:愛情的不穩(wěn)定性。其實生命本來就是無常的,而在所有無常中我們能夠把握的有常就是持續(xù)性地奮斗,不管外面驚濤大浪,還是身居高位,我還是默默堅守我心里那一塊,這是保底的策略。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給其他人,不管是父母,還是愛人,都是對自己生命的浪費,對他人生命的不負責任。
資本論讀書筆記 24
理解剩余價值理論,對我們理解和掌握《資本論》價值理論體系至為關鍵。剩余價值理論是人本理論,具有科學性、優(yōu)越性。我們可以從三方面來深刻領會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的學術價值。
而現(xiàn)代市場經濟的發(fā)達國家推行的利潤分享機制、勞資集體談判機制、保護勞工立法機制、累進式所得稅機制、遺產稅和土地稅機制、社會福利和補貼機制、政府干預機制等,表明西方發(fā)達國家雖然實行市場經濟,但沒完全實行按生產要素分配。這說明了,在社會生產發(fā)展中,同物的作用相比,人的`作用更具有決定性。同時也說明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對資本主義剝削的論述,揭示了社會發(fā)展的方向和生產力發(fā)展的途徑。
因此,為促進生產力的更快發(fā)展,純市場交換機制導致的按生產要素分配,是需要有不同利益集團的平等協(xié)商和政府干預等其他機制作補充的。只有在利潤分享機制中充分考慮人本主義因素,將人的貢獻與物的貢獻加以區(qū)別,才能符合社會規(guī)律,促進社會進步,體現(xiàn)人本關懷。
我國現(xiàn)在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沒有建立共產主義社會及實行社會所有制的能力,只能在市場經濟中把握社會主義方向,實行以公有制為主,多種所有制并存的經濟體制。非公有制中必定存在剩余價值?茖W地運用剩余價值理論來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并不是剝削,并不是背離了社會主義消滅剝削的本質。因為剩余價值在社會主義國家中被我們集中起來了,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關系國計民生的大的工程項目的開發(fā)和發(fā)展都是離不開這些集中起來的資金。
資本論讀書筆記 25
150年前,馬克思在寫《資本論》時,曾請教恩格斯“折舊”的問題。恩格斯說,工廠應對設備更新?lián)Q代對利潤的影響就是使設備(機器)在新一代設備(機器)面世前,折舊為零。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設備(機器)連續(xù)運轉,以運行時間累計完成,而趕在設備更新所需要時間之前。這就是“折舊”應對設備在未完成折舊之前,而出現(xiàn)新的設備帶來“利潤”影響的方法。
按照馬克思、恩格斯150年前“折舊”的對話,設備折舊與設備更新已經形成競賽,一方面購入設備的工廠要趕在新設備面世前折舊完成,發(fā)揮設備100%的應有價值,連續(xù)不斷地運行設備,以實現(xiàn)設備折舊的年限改為實現(xiàn)設備的“累計運行小時”,對“壽命”有了不同角度的重視,“流水線”應該與此有關(卓別林電影有了新認識)。
另一方面,“設備生產企業(yè)”也會競賽“設備使用企業(yè)”,以保持“領先”,維持原有“使用年限”平衡,即加快產業(yè)升級、技術進步,縮短新設備研發(fā)周期,在舊設備累計運行時間完成折舊前,推出新設備以促使使用企業(yè)購買效率更高的更新產品,產生“淘汰”舊設備,而不是“報廢”舊設備。
設備使用與設備更新雙方的“競賽”促進了技術進步。
技術進步是解決“經濟危機”的良藥,是保持領先的前提。英特爾認同將“手機研發(fā)的最優(yōu)秀人才吸引到企業(yè)”就知道了手機的.未來。列寧說過,趕超發(fā)達國家,首先是人才的趕超。無不表明“研發(fā)”新設備(機器)是產業(yè)鏈頂端。因此,當今世界的競賽是“研發(fā)”的競賽,是“人才吸納”的競賽……
馬克思、恩格斯150年前“折舊”對話為我們提供了折舊影響產業(yè)升級、技術進步的理論基礎。
資本論讀書筆記 26
記得多年以前,一次偶然機會和中文版《資本論》有緣,懷著好奇心讀了起來。
好奇是因為小學時代就知道馬克思在當時大英博物館,經歷四十寒暑才寫成的。后來在朱自清先生散文關于訪英記錄中,也證明大英博物館在20世紀三十年代,還完整地保留著馬克思當年學習位置及留下的腳印。當然,這是表面而略帶傳奇色彩影像。更實質問題是關于《資本論》一書社會價值到底有多大?
這真是一本經典經濟論著。要讀懂它很難,雖然馬克思盡量用最通俗語句和嚴密科學邏輯,由表及里深入淺出地闡述自己政治經濟學里念。這一點從《資本論》全書很少用復雜公式和晦澀難懂詞匯就可以略見一斑。而我說他難懂也僅單單指馬克思在本書中,運用了幾乎涵概了當時社會各領域最新科學知識,既包括人類社會和自然社會兩大宏觀領域幾乎所有科學知識。詳細廣泛研究人類社會從奴隸社會到當時資本主義社會初期可以考證各種現(xiàn)象,并創(chuàng)造性闡明了未來時代人類社會發(fā)展方向。也就是說,無論誰人去解讀資本論。要明確《資本論》每一個獨立政治經濟概念或者段落和章節(jié),本身就是一篇論文核心思想的`表達,必須借助馬克思恩格斯共同寫著的《馬恩全集》里相關文章或者摘要才能讀懂。
看起來很麻煩,但又別無選擇,這就是《資本論》精典所在吧。當然,有助于闡述馬克思自己論點的先人或者同時期科學研究成果,馬克思本人是會恰當選用到自己著作里的。這覺不能成為后來“庸俗批評家或者卑鄙者”攻擊污蔑他的借口,因為人類歷史進入二十一世紀今天,不利用繼承先人或者當今已經形成科學文明成果,無論在什么領域做什么工作我們仍然會一事無成的!很遺憾的是我不是個勤奮如馬克思那樣五十幾歲仍然學了幾國外語,雖然時至今日才四十有幾,所以我不能讀懂《資本論》原著。譯著表達本身就存在曲解原文客觀缺陷的!
資本論讀書筆記 27
一直以來我一直認為給工人放假,給工人福利有利于社會經濟發(fā)展是以美國企業(yè)家福特率先發(fā)現(xiàn)并提出。最近看《資本論》發(fā)現(xiàn)資本論中也有類似觀點,只是表述不一樣,馬克思的觀點是:工人的消費是擴大再生產的必要條件。
聯(lián)系到我們的實際,前一些年我們總說內需不足,消費不足,可是現(xiàn)在網絡消費興盛,我們的消費起來了,問題卻又是我們“生產力水平跟不上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買個馬桶蓋都要出國買。
現(xiàn)在問題來了:
1、消費是擴大再生產的必要條件,可是如果消費都是消費的國外產品呢?那國內的`擴大再生產如何進行?
2、如果是簡單的擴大再生產,只要能掙錢就上馬,這樣的擴大再生產肯定不行。那么消費的擴大再生產如何進行經濟產業(yè)的升級呢?如何進行產品的改造呢?這個產品的升級改造是如何影響消費的呢?有沒有經濟規(guī)律曲線?
在我們國家,普通老百姓奮斗十幾年,所得收入只為一套房,顯然這是不合理的。因為這個錢再碼放之前一直是儲蓄,既沒有被用來消費,也沒被用來投資(起碼普通老百姓都是攢錢買房,不是從資本兌現(xiàn)的錢去買房),這是浪費。
其次這么大的一筆錢就為一棟房,它所推動的資本流通相對于所投入的買房錢,是非常有限的,對于經濟的刺激是非常有限的。而現(xiàn)實中經常說房價推動經濟繁榮,我持懷疑態(tài)度。因為資本的流通必然增值。你一棟房子所帶動的資本增值最終會體現(xiàn)在房子上,不可能你一套房子所帶來的資本增值200,最后賣你100萬?墒菫槭裁催會這樣?商人肯定不傻。我懷疑這是地方政府搞的鬼。
再次老百姓拿十幾年的錢去消費一套房,也就是說老百姓一兩年的勞動時間產出的產品需要他用十幾年的勞動時間去換取,這是不是一種剝削。國家要解決這個問題。
資本論讀書筆記 28
馬克思恩格斯在世時,每出一版,都寫了序或跋,它們成為我們學習《資本論》的入門向導。[13] 在第一卷的兩篇序言和跋文里,馬克思講到了有關《資本論》的許多重要問題。其中尤為重要的是——《資本論》的研究對象是什么?
馬克思明確指出:“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
而在我們日常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卻被狹隘地定義為:政治經濟學是關于生產關系的科學,它研究人們的社會生產關系即經濟關系。同時對于馬克思這句話中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含義,在我國經濟學界存在著不同的`理解,有的把它理解為生產關系,有的把它理解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tǒng)一,有的把它理解為勞動方式,也有的把它理解為用什么工具進行生產,等等。吳易風老師曾從生產力——生產方式——生產關系原理這個角度來討論和澄清這一問題[3]。通過對這篇文章的閱讀也讓我對這一問題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識,馬克思所說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指生產的資本主義的社會形式,即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相結合以生產人們所需的物質資料的特殊方式。
整個《資本論》第一卷既有理論性的研究(主要方面)又有對資本主義起源的精美的歷史敘述,后者對前者進行了有益的補足,相得益彰。
理論部分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1859年《政治經濟學批判》的重寫(第一卷序言中馬克思即說明),分析了商品及其價值闡述的是經過唯物史觀改造和創(chuàng)新過的科學勞動價值理論。馬克思建立了兩種類型的價值:使用價值即某物的有用性;交換價值,由融入物品中的勞動量決定。按照勞動創(chuàng)造使用價值還是交換價值,它同時具有雙重性質。既然“商品的交換價值必須要以為他們共同所有的某種形式表達出來”,而他們惟一相同的就是勞動,故而勞動必定是價值的源泉。但是很明顯由于有一些人要比其他人工作更快更熟練,那么這種勞動必定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平均水平。
資本論讀書筆記 29
《資本論》是馬克思用畢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寫成的科學巨著。它把高度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統(tǒng)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統(tǒng)的、邏輯嚴密的經濟學著作。它既批判地繼承了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成分,又批判了資產階級經濟學的階級偏見、掩飾和謬誤;既論證了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歷史地位,又揭示了它內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會主義所取代的客觀規(guī)律。
《資本論》不僅是一部經濟學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學巨著、一部科學社會主義巨著,是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工人階級的圣經"。(恩格斯:《〈資本論〉英文版序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頁)。問世后,對人類歷史的發(fā)展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無產階級和共產黨人的必讀書。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它的基礎是雇傭勞動,工人的報酬使用貨幣支付的……只有在國內現(xiàn)有的貨幣量足以適應流通和由流通決定的貨幣貯藏的`需要的地方,才能夠得到加大規(guī)模的、比較深入和充分的發(fā)展。這是歷史的前提。"(《資本論》第二卷381頁)通過閱讀《資本論》,我們可以了解到:解放初的中國恰恰缺乏上述前提,資本主義生產處于極度微弱的境地,但實現(xiàn)工業(yè)化、現(xiàn)代化又是鴉片戰(zhàn)爭后百年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必然取向。在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下,生產資料的所有者與勞動者形成了歷史的統(tǒng)一,這就為極大限度地開發(fā)利用自然資源、人力資源,較快地實現(xiàn)生產資本的大量積累以及勞動者之間以信用貨幣為媒介交換彼此的勞動成果創(chuàng)造了條件。于是,走社會主義道路成了中國的必然取向。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政權的建立和鞏固為走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歷史條件,而當時全國人民高昂的建設新中國的熱情及大批先進分子為共產主義理想而無私奉獻的豪情又為此提供了主觀條件?茖W技術是生產力,沒有現(xiàn)代工業(yè)技術、管理知識的積累,在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下,實現(xiàn)工業(yè)化同樣是不可能的。
資本論讀書筆記 30
記得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能夠增加人的修養(yǎng)。我喜歡閱讀各種各樣的書籍。今天我閱讀了馬克思的《資本論》。
《資本論》全書一共有三卷,以剩余價值為中心,對資本主義進行了徹底的批判。
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馬克思是社會主義的偉大先驅,我記得有老師說過“資本就是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流著血和骯臟的東西”。本以為這僅是馬克思個人仇資的心理表示,畢竟在當時,我只認為馬克思是站在資本主義對立面的人。但是事實卻不一樣。
《資本論》第一卷通過對直接生產過程的分析,揭示了資本主義的一般基礎、剩余價值、資本的本質、資本主義的矛盾及其發(fā)展的歷史趨勢,因而從根本上的層次上闡明了資本主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問題。
第二卷是對廣義資本流通過程的分析,這一卷主要分析單個資本的再生產(資本的循環(huán)和周轉)和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微觀經濟和宏觀經濟的運行過程。這些分析,一方面是對《資本論的》補充和展開,由此使人們進一步認識到,資本不僅是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而且是一個不斷運動的過程,他只有在這種連續(xù)運動中才能實現(xiàn)增值;另一方面是向《資本論》第三卷的過渡,或者說是第三卷的引言。
第三卷對資本運動的總過程的'縫隙,既是理論分析的高潮,又是理論分析的完成。因為這里的分析不再停留在本質層面上而是上升到社會的表面。由此,把資本主義這個龐然大物從里到外清楚地再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
讀完《資本論》我知道我們需要提高對時間的感知,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絕對時間的,沒有一定的投入量是不可能的!顿Y本論》對時間再勞動生產上給出了自己的解釋——絕對勞動時間和相對勞動時間,通過對時間的壓榨,資本家獲得了額外的價值,即剩余價值。所以我們要更加珍惜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對于我們個人來說,一天就24小時,出了日常的學習之外,我們應當適當?shù)淖鲆恍⿻r間管理。
另外我需要更加認真的學習,學習更多的知識,在知識中得到成長。
資本論讀書筆記 31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如果整個過程從其結果的角度,從產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表現(xiàn)為生產資料,勞動本身則表現(xiàn)為生產勞動!彼又f,“這個從簡單勞動過程的觀點得出的生產勞動的定義對于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絕對不夠的。馬克思指出,“隨著勞動過程本身的協(xié)作性質的發(fā)展,生產勞動和它的承擔者即生產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擴大。為了從事生產勞動,現(xiàn)在不一定要親自動手,只要成為總體工人的一個器官,完成他所屬的某一種職能就夠了。”馬克思又同時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產勞動的概念縮小了。資本主義生產不僅是商品的生產,他實質上是剩余價值的生產!鄙厦嬲撌霰砻鳎厚R克思關于生產勞動范疇的內涵也是隨其研究問題的發(fā)展而不斷擴大的,生產勞動這一概念的含義不是固定不變的。在社會化大生產總體勞動中,生產勞動的范圍不只是直接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還包括不一定要自己動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馬克思認為,“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的這種區(qū)分本身,即同勞動獨有的特殊性毫無關系,也同勞動的這種特殊性借以體現(xiàn)的特殊使用價值毫無關系!瘪R克思在考察服務勞動時,曾明確指出,服務是“以勞務形式存在的消費品”,“服務有一定的使用價值(想象的`或現(xiàn)實的)和一定的交換價值!痹诮裉焐鐣髁x條件下,隨著第三產業(yè)大力發(fā)展,社會主義生產勞動的含義也應當有所發(fā)展和變化,必須探討和重新認識服務性勞動在價值創(chuàng)造中的作用。
就這部書的歷史意義,恩格斯曾說:“自地球上有資本家和工人以來,沒有一本像我們面前這本書那樣,對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義。資本和勞動的關系,是我們現(xiàn)代全部社會體系所賴以旋轉的軸心,這種關系在這里第一次作了科學的說明,而這種說明之透徹和精辟,只有一個德國人才能做到,這個人就是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點,把現(xiàn)代社會關系的全部領域看得一覽無遺”。
《資本論》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當今世界的形勢已發(fā)生巨大的變化,但它的基本理論仍然是今天的人們寶貴的精神財富。馬克思的思想已經獲得全人類的意義,他不僅為19世紀的人類所擁有,為20世紀的人類所重視,而且,作為人類的一筆寶貴的思想遺產,在以后人類各個世紀中,它都將被繼承、被發(fā)揚光大。
資本論讀書筆記 32
很多年前,我們在高中聽老師講剩余價值理論,但是從來沒有讀過原著《資本論》。我覺得即使當時看了也不會理解,因為我們沒有見過或者經歷過資本主義社會。自從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它一直是西方資本主義中不受歡迎的人物。在國內,這30年來一直被冷落,很少有人讀《資本論》。
以前覺得《資本論》是一本純經濟學的書,厚到讓人望而卻步。前不久從新聞中得知,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很多人,尤其是西方國家的人,掀起了重讀《資本論》的小熱潮。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多長期接受西方教育的人會重新審視這部革命作品。我拿起放在書架上很久的《資本論》,隨便翻開一頁。乍一看,它深深地吸引了我!顿Y本論》不是深奧的經濟理論,很好理解,很貼近現(xiàn)實社會。書中引用的所有事件都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實現(xiàn)的。于是,我立刻泡了茶,在新家的書房里匆匆讀了起來。
《資本論》在我心中引起了巨大的波瀾。他真的是底層工農的《圣經》。他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對!我理解他為什么堅決拒絕走資本主義道路,把資本主義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資本論》不僅總結分析了資本主義的本質和一般規(guī)律,還揭露了許多血淋淋的事實?戳四切┚唧w的事件,我就納悶了,這是一百多年前的英國嗎?這明明是近30年的中國。馬克思寫《資本論》的目的是希望未來的國家避免這樣的血腥事件。我在這里復制一些我最深的感受,希望對你有所啟發(fā):
“資本主義生產的自然規(guī)律引起社會對抗。這種對抗發(fā)展到什么程度,高還是低,都不是我們的問題。這里的問題是,各種法律本身就是各種法律以鐵的必然性運作和執(zhí)行的趨勢。產業(yè)相對發(fā)達的國家,但對于那些不太發(fā)達的國家,展現(xiàn)自己未來的形象!
“這本書的最終目的是揭示現(xiàn)代社會經濟運動的規(guī)律。即使一個社會已經發(fā)現(xiàn)了它運動的`自然規(guī)律,它也不能用一個法令跳過或廢除自然發(fā)展階段,而是可以縮短和減輕分娩的痛苦!
有很多類似的章節(jié)和句子,不能一下子全部提取出來。我會在回復里貼上那些勵志的句子和我結合現(xiàn)實社會的感受。
現(xiàn)在的資本家生活在恐慌中,是反對國家進步和人民后退的瘋狗。突然想到有一個叫馬克思的德國猶太人,他在一百多年前就預言了他們的埋葬地點!
于是,政治家、政要們也紛紛拿下《資本論》來迎接當今一代革命導師的華麗登場!
資本論讀書筆記 33
許多年前,我們在高中時代聽老師講過剩余價值學說,但從沒讀過《資本論》的原著。我想即便那時讀,也不會理解的,因為我們沒見過或者說沒有親身體驗過資本主義社會。自從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一直都是西方資本主義不歡迎的人物。在中國,近三十年也倍受冷落,《資本論》很少有人去讀了。
我以前一直以為《資本論》是純經濟學著作,光那么厚,就讓人望而卻步。不久前,從新聞得知,在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在許多人特別是西方國家的人們當中,掀起了一股重讀《資本論》的小熱潮。我很好奇,為什么那么多長期接收西方教育的人們會重新審視這部革命著作?我順手拿起那本靜躺在我書柜上許久的《資本論》,隨便打開一頁翻看,第一眼,就深深吸引了我!顿Y本論》并不是深奧難懂的經濟理論,是平常易懂的,更是無比貼近現(xiàn)實社會的,書中引用的事件,無不在真實生活中得到應驗。于是,我立馬沏茶,在新居的書房里匆匆讀了起來。
《資本論》在我心中掀起巨大波瀾,他真的是一部底層工農群眾的《圣經》。他帶給我的第一感受是:毛澤東是對的!我明白了他為什么堅決不讓走資本主義道路,把資本主義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資本論》不僅總結了分析了資本主義的性質和一般規(guī)律,而且揭露了許多血淋淋的事實。讀著那一件件具體的事件,我在想,這是一百多年前的英國嗎?這分明就是近30年的中國。馬克思寫《資本論》的目的,就是希望以后的國家避免那樣血腥的事情發(fā)生。我現(xiàn)在把我感受最深的幾段話抄在這里,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示:
資本主義生產的自然規(guī)律,引起社會的對抗。這種對抗已經發(fā)展到什么程度,更高或更低,就它本身來說,并不是我們這里的問題。這里的問題是這各種規(guī)律本身,是這各種以鐵的必然性發(fā)生作用并且貫徹下去的趨勢。工業(yè)比較發(fā)展的國家,不過為那些更不發(fā)展的國家,顯示出它們自己未來的形象。
本書的最終目的.,是揭露近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guī)律。一個社會即便已經發(fā)現(xiàn)它的運動的自然規(guī)律,它還是既不能跳過,也不能用一個法令來廢除自然的發(fā)展階段,但是它能夠把生育的痛苦縮短并且減輕。
類似的章句還有許多,一下子不能如數(shù)摘抄,我會在回帖中貼出那些振聾發(fā)聵的語句和結合現(xiàn)實社會的感想。
如今,資本家們在惶惶不可終日,瘋狗般反對國進民退之時。猛然想起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一個叫馬克思的德國猶太人預言了他們的埋骨之所!
于是,政要顯貴們也紛紛捧起《資本論》,迎接革命導師在當今世代的華麗出場!
資本論讀書筆記 34
《資本論》是卡爾馬克思用畢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寫成的科學巨著。它不僅是一部經濟學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學巨著、一部科學社會主義巨著,是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工人階級的圣經!
通過閱讀《資本論》第一卷,我了解到了什么是勞動價值學說、剩余價值學說及資本積累學說。第一卷從生產過程中深刻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產生、發(fā)展到最后必然消亡的客觀規(guī)律。再把思緒轉向今天的中國,我認為我們又能從這部經典中汲取到許多精髓。
(一)按商品經濟規(guī)律辦事,推動社會生產力快速發(fā)展
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探索采取什么樣的手段來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我們是走了彎路、犯了錯誤的。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總結,我們最終選擇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們應該牢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屬于社會化商品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商品仍然是社會產品的普遍形式和細胞形式,貨幣仍然是一般等價物,貨幣流通規(guī)律和價值規(guī)律仍然在全社會范圍內發(fā)揮作用。既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它的生產過程同樣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tǒng)一。社會主義生產和資本主義生產的區(qū)別,不在于價值是否增殖,而在于這種價值增殖體現(xiàn)的社會生產關系,即價值增殖部分歸誰占有,是歸少數(shù)資本家所有,還是歸最廣大勞動者所有。社會主義的價值增殖意味著以更少的勞動為最廣大人民群眾生產更加豐富的社會財富。因此,我們必須認真研究商品生產、貨幣流通、價值規(guī)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發(fā)揮作用的方式、特點和途徑,按照商品經濟運行的規(guī)律辦事,推動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fā)展。
(二)重視資本的積累,更要重視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生活質量
在資本主義社會條件下,資本積累意味著資本家不斷利用無償占有的剩余價值,擴大資本的.規(guī)模,擴大對工人的剝削,以便繼續(xù)榨取更多的剩余價值。所以,資本積累的結果,一方面導致財富日益集中到少數(shù)資本家手中;另一方面導致廣大勞動者日益貧窮。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勞動者成為生產資料的主人,財富的積累一方面是社會主義擴大再生產的主要源泉,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物質基礎和根本保證。因此,社會主義要重視必要的積累,同時更要重視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充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需要,使人民群眾真正過上富足、安康、有尊嚴的生活。
資本論讀書筆記 35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利潤、利息、地租以及許多非產業(yè)部門的收入也是由產業(yè)工人創(chuàng)造的剩余價值轉化來的,并且認為只有產業(yè)工人的活勞動才能創(chuàng)造新價值,其他生產要素以及商業(yè)、服務業(yè)等非生產性行業(yè)的職工都不能創(chuàng)造新價值。但是在現(xiàn)代看來,隨著社會分工程度的提高,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生產勞動概念內涵的擴大,原來一些被認為不創(chuàng)造價值的眾多行業(yè)和職業(yè)的勞動者都開始發(fā)生變化,例如,第三產業(yè)經研究被認為是創(chuàng)造價值的。生產剩余價值的勞動范圍由原來的體力勞動創(chuàng)造剩余價值逐步向體力、腦力勞動者共同創(chuàng)造價值方向發(fā)展,并且腦力勞動者由于從事的是一種高級的復雜勞動所以可以在同樣的時間內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價值。
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分配方式是社會總產品的`分配,社會主義對社會總產品進行的各項扣除和個人消費品的分配,目的是通過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達到逐步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xiàn)共同富裕。資本主義剩余價值被分割為產業(yè)利潤、商業(yè)利潤、借貸利息和地租,二者截然不同。因此,不能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社會分配形式上的某些共同點來掩蓋分配性質上的根本區(qū)別。
在現(xiàn)代,剩余價值的分配形式開始趨于多樣化。資本主義社會,在承認剩余價值率就是剝削率的前提下,也必須看到有些職工在取得勞動收入即工資的同時,通過剩余價值的再分配,取得一部分存款利息,或購買股票的股息收入。這些收入雖然是他們的非勞動收入,但不能說是剝削收入。
盡管剩余價值理論在當代在科學技術方面,第三產業(yè)方面的理論存在了一些滯后性,但是剩余價值理論仍不失為一個優(yōu)秀的理論指導我國社會建設,因為剩余價值理論是應社會歷史條件產生的,也必須隨社會發(fā)展而發(fā)展。
仔細研讀《資本論》使人獲益匪,感觸良多!顿Y本論》深入闡述了資本主義生產理論及流通理論,為我們理解資本主義生產流通方式提供良好的理論指導,也為提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及資源配置效率提供了有益借鑒。《資本論》雖然論斷了資本主義必將衰落而共產主義必將勝利的終極結論,但在當今世界中,資本主義資源配置方式仍然被認為是最科學最有效率的配置方式。但毋庸置疑,資本主義制度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來到這個世界,必將為更科學、更人本的制度所取代,為共產主義制度所取代。
資本論讀書筆記 36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如果整個過程從其結果的角度,從產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表現(xiàn)為生產資料,勞動本身則表現(xiàn)為生產勞動!彼笳f,“這個從簡單勞動過程的觀點得出的生產勞動的定義對于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絕對不夠的。馬克思指出,“隨著勞動過程本身的協(xié)作性質的發(fā)展,生產勞動和它的承擔者即生產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擴大。為了從事生產勞動,此刻不必須要親自動手,只要成為總體工人的一個器官,完成他所屬的某一種職能就夠了!瘪R克思又同時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產勞動的概念縮小了。資本主義生產不僅僅是商品的生產,他實質上是剩余價值的生產!鄙厦嬲撌鲎C明:馬克思關于生產勞動范疇的內涵也是隨其研究問題的發(fā)展而不斷擴大的,生產勞動這一概念的含義不是固定不變的。在社會化大生產總體勞動中,生產勞動的范圍不只是直接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還包括不必須要自己動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馬克思認為,“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的這種區(qū)分本身,即同勞動獨有的特殊性毫無關系,也同勞動的這種特殊性借以體現(xiàn)的特殊使用價值毫無關系!瘪R克思在考察服務勞動時,曾明確指出,服務是“以勞務形式存在的消費品”,“服務有必須的使用價值(想象的或現(xiàn)實的)和必須的交換價值!痹谶@天社會主義條件下,隨著第三產業(yè)大力發(fā)展,社會主義生產勞動的`含義也應當有所發(fā)展和變化,務必探討和重新認識服務性勞動在價值創(chuàng)造中的作用。
就這部書的歷史好處,恩格斯曾說:“自地球上有資本家和工人以來,沒有一本像我們面前這本書那樣,對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好處。資本和勞動的關系,是我們現(xiàn)代全部社會體系所賴以旋轉的軸心,這種關系在那里第一次作了科學的說明,而這種說明之透徹和精辟,只有一個德國人才能做到,這個人就是馬克思,他攀登到點,把現(xiàn)代社會關系的全部領域看得一覽無遺”。
《資本論》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當今世界的形勢已發(fā)生巨大的變化,但它的基本理論仍然是這天的人們寶貴的精神財富。馬克思的思想已經獲得全人類的好處,他不僅僅為19世紀的人類所擁有,為20世紀的人類所重視,而且,作為人類的一筆寶貴的思想遺產,在以后人類各個世紀中,它都將被繼承、被發(fā)揚光大。
資本論讀書筆記 37
偶然的機會,在一個網站里辨認出了《資本論》的電子書,于是便把它保存到了自己的電腦中。我喜歡這種閱讀這種方式,多讀點書總沒有什么壞處。兩周之后,我把它廖厝讀完了,寒冷那種這本書不適合在這樣寒冷的季節(jié)里研讀。其間一些黑暗面的描述真的可以讓人。盡管如此,我還是從中學到了非常多為數(shù)眾多東西,起碼知道了,原來錢可以是那么復雜的東西!以后的幾天,我一直試圖把我從它那里科學知識得到的知識概要,好用心讓自己的頭腦中有個比較直觀、清晰的印象,便于記憶和思考。我不打算專業(yè)研究資本和經濟,所以只要有個印象就足夠了。
從《資本論》里,我似乎可以推知一個體系古怪的植物狀社會體系來。這個體系的頂端是些厚厚的'葉子,填塞了所有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投下無盡的陰影在根部。整個體系絕大部分的根盤在深深的泥漿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統(tǒng)利用水分和養(yǎng)份,通過枝桿送至葉柄上,基本上而葉片將它們幾乎全部用于再生產,于是植物體便不斷長大。
無需解釋,根代表的就是廣大的勞動人民,他們不停地把各種自然資源轉化成,通過市場交換或租金——枝或桿,財富最終落到資本家——葉子——的手里,財富變成了資本,被重新投入再生產過程。為了當更吸取更多的養(yǎng)料和鈣質,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花苞要得到充分的陽光二氧化碳和空氣,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桿亦隨之長粗,變長。原本的丑陋植物逐漸成為一棵棵參天大樹!植物不能沒有根也不能沒有難以葉,社會不能失去階層上層的資本階級,更不能失去下層勞動大眾。
問題在于,植物是一體的而人不是,由人構成的社會不可能像植物那樣安靜地生長。社會要發(fā)展,方向是平等,但照這種模式下去是不合時宜的!差距根本無法越拉越大。怎么辦?不知道。社會科技發(fā)展帶動的由生產力是社會關系發(fā)展的基礎推動力,生產力的提高意味著產品的增多,不能作為再生產原料的產品排擠掉就必須被消耗掉。但勞動人民無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倡導為了盡量提高社會的再生產率也不資產階級鋪張浪費,植物形的社會其實就是節(jié)約的社會。
可是,科技的發(fā)展不會因此止步,生產運行效率的升級也是必然,若不考慮自然資源的枯竭枯竭及全面毀滅性的戰(zhàn)爭或災難,這個社會體系早晚要被自己生產的產品撐死!樹木不可能無限制地長高,并非因為時間不夠;相似結構的社會體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敵人太強!
【資本論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資本論》讀書筆記(通用10篇)04-20
資本論讀書筆記3000字(通用6篇)01-22
讀書筆記06-08
寒假讀書筆記: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02-09
初中讀書筆記12-13
在人間讀書筆記12-13
紅與黑讀書筆記02-15
哈姆雷特讀書筆記「經典」02-15
簡愛的讀書筆記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