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老殘游記》讀書筆記摘抄
老殘游記的讀書筆記應(yīng)該怎么寫,看看下面的范文吧,也許對你有幫助噢。
《老殘游記》讀書筆記摘抄一
今天看老殘游記,讀到老殘拿了藥水去救人,看看頭上的題目,想必人是被救了,就打算翻過去幾頁看下一回,不料下一回就是老殘續(xù)集了,就不打算看了。
這是本好書,淡淡的科技色彩雜列在其中,使之比起其它的明清小說來,清新異常。如果不是1920年之后我國文化翻天覆地的一種改革方式,我國的知識分子可能不會像今天這樣子,大部分是“有知識無文化”,而成為老殘這樣的人。老殘是一個熱愛科技的人,而且不辭辛苦,愿意身體力行。
作者自稱“燕北閑人”,狀物描景很有點樸拙淡雅的情景。他寫得大概也都是北方的景致。
文中一些情景,境界還是蠻好的,比如寫黑妞白妞唱曲,店小二還評價說“撂在地上摔三截兒”(形容其音高,,似乎以前又有人形容的時候,用“音細(xì)若發(fā),直干云霄”的,好像音高了,就很輕,能夠飄上天或者沖上天)。比如雪夜宿玙姑家,聽玙姑演說佛道儒三家的異同,又聽玙姑黃龍子等的“交響樂”一段,讓人如入天堂,寫玙姑頗有林下風(fēng)范,想必是作者心目中第一等女子了。只是臨走的時候,黃龍子又玄不唧唧的說了一些預(yù)言,挺無聊的。寫翠花翠環(huán)的一段,也特別有意思,了解一些社會人情世態(tài)。這三段,算是正好寫了三個社會等級的女子。玙姑一等,是自由身自由心的;白妞一等,是唱曲謀生的;翠環(huán)一等,則是最下等的,最苦的一種。
作者對黃河作堤造成的百姓流離之苦,通過翠環(huán)的口,寫得如此細(xì)致,讓我這個從沒有經(jīng)歷過什么苦的人為之唏噓。
這本書我之所以去看,是因為高中的時候,偶然看到好像朱自清還是誰,說他初中時候看得課外書中最喜歡的。所以就去看,是比較信任他們的話。這一次去看,卻發(fā)現(xiàn)原來我去年看過的,至少看過前五回?梢娢胰ツ昕磿紱]有留下什么印象。真是可惡!
《老殘游記》讀書筆記摘抄二
劉鶚的《老殘游記》中寫了二個清官,讀后,卻讓人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第一個“清官”是玉賢。該人是因為“辦強盜辦的好”而“補曹州府”(見第三回)。他辦強盜究竟辦得怎么樣好呢?書中寫道:“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遺的景象。”
在《資治通鑒》中有一個描寫李世民的故事,也說到“路不拾遺”。故事名稱是《上與群臣論止盜》,發(fā)生在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年代,經(jīng)過是這樣的:
上(指李世民)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上曬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dāng)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貞觀之治”時代,李世民是否真得做到路不拾遺了,我們姑且不論。但是,李世民對“止盜”采用 “疏”的方法,讓百姓富起來,“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李世民的觀點顯然是合乎情理的,只是聽起來太過于理想化而已。“窮人”是任何社會都希望消失的,又是任何社會都難以有效消失的。即便歷史發(fā)展到現(xiàn)在,經(jīng)濟發(fā)達(dá),物質(zhì)豐富,“窮人”的故事卻仍然時有耳聞,此仍由于合理的貧富差距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所在。如果果真具備孔子所倡導(dǎo)“天下大同、天下歸一”,社會還能否發(fā)展,卻是真正的令人心存疑慮!我們所要做的是讓“窮人”成為“相對窮”,而不是“絕對窮”!
玉賢大人對于“止盜”采用卻是與李世民截然相反的方法,他用的是“堵”。他在“衙門口有十二架站籠,天天不得空”(見第五回),“未到一年,站籠站死兩千多人”(見第三回)。就曹州府這么一個小地方,一年不到的時間,就被玉賢拿住并站死的所謂強盜有兩千多人。這么一個地方哪里來的這么多強盜,全都是由于“他(指玉賢大人)隨便見著什么人,只要不順?biāo)难,他就把他用站籠站死;或者說話說的不得法,犯到他手里,也是一個死。”(見第五回)以至于老百姓非常怕他,大家如小心謹(jǐn)慎、噤若寒蟬,不敢有絲毫差錯。然而,即使這樣,還是有眾多的良民百姓被錯當(dāng)作強盜而被怨站死。對此,老殘深有感慨,對曹州府百姓深為同情,他看到雪地中鳥兒無以覓食,“躲在屋檐下,也把頭縮著怕冷,其饑寒之狀殊覺可憫。”然而,他認(rèn)為“這些鳥雀躍然凍餓,卻沒有人放槍傷害他……撐到明年開春,便快活不盡了。若象這曹州府的百姓呢,近幾年的年歲也就很不好,又有這們一個酷虐的父母官,動不動就捉了去當(dāng)強盜,用站籠站殺,嚇得很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于饑寒之外,又多一層懼怕,豈不比這鳥雀還要苦嗎?(見第六回)”玉賢雖然做到了“路不拾遺”,在上級眼中能干的,在百姓眼中卻是殘暴的。此人表面清廉,實則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酷吏,為了讓自己升官,竟然不顧百姓死活,不問青紅皂白,用百姓之血染紅自己官帽上的頂珠。老殘在客店的墻上寫下一首詩,對此進(jìn)行了無情的批判:“得失淪肌髓,因之急事功。冤埋城闕暗,血染頂珠紅。處處鵂鹠雨,山山虎豹風(fēng)。殺民如殺賊,太守是元戎。”
第二個“清官”是剛弼。此人不同于玉賢,玉賢是一心為升官,急于干出一番政績來,以博取上級歡心,因此以殘酷治民,是一個實足的“酷吏”。而剛弼卻不為升官,以“清廉自命(見第十六回)”。此人清廉確也真得清廉,然而,此人卻是剛愎自用,卻又昏庸無能之輩。他審訊賈家十三條人命的巨案,由于賈家的親家魏家傭人急于想救出自己東家,就對剛弼進(jìn)行巨額賄賂,剛弼憑此就主觀臆斷,判定魏氏父女是兇手,嚴(yán)刑逼供,鑄成駭人聽聞的冤獄。他的邏輯是“這魏家既無短處,為什么肯花錢呢?卑職一生就沒有送過一個人錢。”(見第十八回)幸虧此案被老殘知曉,就寫信向撫臺反映情況,撫臺派出白太尊白子壽來主審此案,才讓魏家沉冤得雪,救了魏家父女之命,最終又救了賈家十三條人命(這十三人是被一種類似蒙汗藥之類的“千日醉”所害,通過雪得解藥“返魂香”而救活)。
對于剛弼這種所謂“清官”,白太尊有一段分析很是精辟,也很是一針見血:“清廉人是最令人佩服的,只有一個脾氣不好,他總覺得天下都是小人,只有他一個人是君子。這個念頭最害事的,把天下大事不知害了多少。”
對這些昏庸、殘暴之輩,老殘認(rèn)為:“官愈大,害愈甚。守一府則一府傷,撫一省則一省傷,宰天下則天下死!(見第六回)”在那樣的年代,能說出如此之話,實為不易,真可謂是震聾發(fā)饋之聲也!
《老殘游記》是中國四大諷刺小說之一,作者劉鶚學(xué)識淵博,在算學(xué)、醫(yī)道、治河等方面均有出類拔萃的成就,因此,就小說內(nèi)容而言,涉及各種自然科學(xué)范圍頗廣。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作者的文采也是相當(dāng)不錯,特別是對山東濟南一帶的風(fēng)情描寫,讓人印象深刻,過目不忘,讀后收獲頗豐。當(dāng)然,劉鶚對于所謂“清官”的諷刺,悠悠以為,多少有些過了。清官畢竟是人人誦之,人人贊之。縱觀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之淵源歷史,清官不是多了,而是少之又少,恰如當(dāng)代社會中的珍稀動物。劉鶚?biāo)鶎懙?ldquo;清官”實非“清官”也,這些人充其量不過是沽名釣魚之輩而已。
《老殘游記》讀書筆記摘抄三
讀完《老殘游記》,記住了幾個習(xí)語:
1 駑馬戀棧豆:劣馬貪戀馬棚中的豆料,比喻人貪戀安逸的位置,沒有高遠(yuǎn)的志向。
【例】《老殘游記》第七回:“此公已保舉到個都司,軍務(wù)漸平,他也無心戀棧,遂回家鄉(xiāng),種了幾畝田,聊以度日。”
2 側(cè)目而視:側(cè):斜著。斜著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
【例】 今天下重足而立,側(cè)目而視矣。 《史記·汲鄭列傳》
諸君記得當(dāng)年常肅剝皮做袞州府的時候,何嘗不是這樣?總是做得人人側(cè)目而視就完了。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三回
3 林下風(fēng)范:林下:幽僻之境;風(fēng)范:風(fēng)度。指女子態(tài)度嫻雅、舉止大方。
【例】劉鄂《老殘游記》第八回:“這女子何以如此大方?豈古人所謂有林下風(fēng)范的,就是這樣嗎?”
4 空谷幽蘭:山谷中優(yōu)美的蘭花。形容十分難得,常用來比喻人品高雅。
【例】空谷幽蘭,真想不到這種地方,會有這樣高人。(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五回)
5 于心不忍:指對某人或處理某事物心存憐憫
【例】清·劉鶚《老殘游記續(xù)集遺稿》第八回:“再要刑法加重,于心不忍,然而人心因此江河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