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紀錄片《AI,你好》有感(通用7篇)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領悟呢?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觀紀錄片《AI,你好》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紀錄片《AI,你好》有感 篇1
今日晚間在看部門工作日志時,發(fā)現(xiàn)有位老師說她看了《AI,你好》紀錄片,立馬覺得這個不錯!原本就非常喜歡看紀錄片,近期正好正在關注AI與教育,讓部門同事幫忙收集AI相關素材,尤其是機器人相關的。于是里面就到騰訊視頻中搜索這個紀錄片。
看介紹,是優(yōu)酷策劃的,8k紀錄片,只有騰訊視頻的會員,沒優(yōu)酷的,在筆記本上看720P的足夠了。第一集看了個頭,講的是探索外星生命,不太感興趣,跳過看第二集《你好AI:我用AI修文物人工智能復活千年歷史》,這個不錯!講了三個片段。
。1)用無人機采集照片,導入電腦后用ai來自動生成修復方案,指導修復工作;那是不是用AI和建筑設計圖對接,是不是也能實現(xiàn)對建筑的概預算?也可以用無人機和AI來自動檢測老舊建筑物的裂縫等問題?
。2)用AI輔助自動采集敦煌莫高窟的照片,自動合成高清大圖,修正畸變,還原莫高窟洞窟;在想,以后是不是還能借助AI來還原莫高窟的顏色?
。3)不會說滿族語的滿族訊飛公司小伙子到黑河采集滿族語料,合成滿族語語音庫;每一億人中,只有一人熟練掌握滿族語;在沒有任何滿族語數(shù)據(jù)基礎上,僅僅用錄的630多分鐘的語音,最終就得到了2500多條語句數(shù)據(jù)。如果人工去做這些事情,要花費的精力和時間可能要多的多。
結尾講了一句:守望家園,凝固歷史!體現(xiàn)了AI在這方面的重要作用。就像最后一個片段所言,語言不僅僅是一種交流工具,它還承載著歷史和文化,如果一門語言消失了,那么這段歷史和文化也就從人類歷史中消逝了。
觀紀錄片《AI,你好》有感 篇2
《你好AI》是一個大膽且成熟的紀錄片“試驗品”,用電影式的敘述方式、國際化的故事視角,讓它和人工智能一道把人類的想象力帶到“窮極之處”。讓大家用一種簡單的方式更近距離接觸紀錄片。
呈現(xiàn)AI融入世界的多個應用場景和真實案例。
這個題材的紀錄片很新,從畫面、配音、文案、音樂、特效、包裝,都是極致的呈現(xiàn)。
這不僅是科技創(chuàng)新的探索之路,更是充滿愛和溫暖的旅程。
觀紀錄片《AI,你好》有感 篇3
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zhì),并生產(chǎn)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tǒng)等。人工智能從誕生以來,理論和技術日益成熟,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可以設想,未來人工智能帶來的科技產(chǎn)品,將會是人類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對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樣思考、也可能超過人的智能。
觀紀錄片《AI,你好》有感 篇4
首先國產(chǎn)先支持!
科技強國不錯。
橫向?qū)Ρ任覀冞不夠先端,但這些也說明仍有很大進步的空間,多一些支持和理解,讓我們的科技走得更遠。
片子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深入挖掘,只是拿世界性的東西鋪開來講還不夠,更多的細節(jié)上的內(nèi)容還可以展開。
不過拍攝團隊這么多很不容易。
去敦煌取材就看出來了,設備也重。感慨拍一部紀錄片也是很辛苦的。
希望以后能看到更精致的科技紀錄片。
觀紀錄片《AI,你好》有感 篇5
說實話,看名字這片不是我這科技白癡的菜,最近被朋友安利了一集,發(fā)現(xiàn)這跟我印象中那些教科書般令人犯困的科技紀錄片不一樣,少了很多純技術的科普,多了幾分溫情。
應該說,這些年中國紀錄片滿屏滿屏的滿漢全席肥香油脂,看的都開始反胃,這個題材的紀錄片倒是第一次見,而且從畫面、配音、文案、音樂、特效、包裝,都是極致的呈現(xiàn)。
文案樸實,與近幾年紀錄片日益浮夸的文案現(xiàn)象(通俗說就是不會說人話,吃個串涮個鍋都能吃出人生高潮)形成鮮明對比;畫面摒棄了國內(nèi)各大神動不動就上的黑科技視角、超級大特寫和各種升格慢動,反而用了大量的全景畫面(這攝影師夠大膽的),講究的構圖和細節(jié)把控嚴謹?shù)沫h(huán)境交代,人物未開口便有很強的代入感,人物也因為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有了“人味兒”;至于配音季冠霖老師那娓娓道來的節(jié)奏感,在全網(wǎng)一片舌尖音的洪流中可稱是紀錄片的一股清流;剪輯節(jié)奏張弛有度,快剪鏡頭組邏輯清晰,剪輯點干凈利落,沒有了各種轉場特效加持,竟然毫不突兀。
最近幾年由于工作原因看了很多紀錄片,越看越覺得沒勁,現(xiàn)在一想,其實就是在這個什么都要“快”的流量時代,我們沒有“時間”,沒時間調(diào)研,沒時間勘景,沒時間等光來,沒時間講邏輯,沒時間做特效,于是,就有了大量的“沒時間”也“沒美感”的影像。
觀紀錄片《AI,你好》有感 篇6
2019年9月15日
第一集:中國天眼搜尋外星文明
德國火星探測器,夏爾巴(Sherpa TT)同學自動的線路導航;看上去德國人的實驗室也是非常嚴謹?shù)墓I(yè)風,表示非常的羨慕和佩服;
貴州FAST尋找脈沖星信號:這個前段時間刷屏了不少的天文故事,了解也不少了,這個望遠鏡的控制倒是利用了很多的控制技術,另外數(shù)據(jù)的分析相信有大數(shù)據(jù)處理的用武之地;
2019年9月16日 22:19:36
第二集:我用AI修文物,人工智能復活千年歷史
講了3D長城的修復,這個是深度神經(jīng)網(wǎng)絡,根據(jù)現(xiàn)有的長城的形態(tài)去訓練,然后推理出缺失的部分的形態(tài)吧,intel的東西非常搶眼;無人機不是他們搞得吧,但是數(shù)據(jù)中心雖然是sugon的logo但是其實是intel提供的算力無疑;敦煌莫高窟的圖片的拼接技術,這里面是藝卓的顯示器么,沒看準;現(xiàn)在這個二維圖像的采集就這么費勁,科幻電影里面一個小球機器人,就能實時采集當前房間的3D的狀態(tài),得要集成多少傳感器,多大的內(nèi)存和存儲,多塊的運算能力和實時的數(shù)據(jù)傳輸能力呀!
滿族語言語料庫的采集問題,這個采集之后沒有下文了,語料庫是不是可以再分解,是不是以后翻譯機的基礎呀。星際迷航里面翻譯機,學習幾句外星人的話,就可以逐漸做到實時翻譯。
觀紀錄片《AI,你好》有感 篇7
2015年有一個大新聞,特斯拉的創(chuàng)始人馬斯克捐贈了一千萬美元給一家創(chuàng)立了僅僅一年的組織——未來生命研究所。這家組織研究的是人工智能安全性,他們的目標是要保證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對人類的未來是有益的。
未來生命研究所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生命3.0》這本書的作者,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終身教授,邁克斯·泰格馬克。在紀錄片《你好AI》中,他也頻繁出鏡,試圖從學者的角度,讓我們不僅看到人工智能的錦繡前程,也能意識到它的潛在風險。
9月2日起,《你好AI》在優(yōu)酷播出,每周一更新一集。共5集,每集18分鐘的紀錄片,包括火星計劃、激活歷史、自然物語、進化方舟、未來視界等,從智能與類發(fā)展關系的視,展現(xiàn)人工智能在多個領域的應用落地,以及對類社會的幫助與改變。
【觀紀錄片《AI,你好》有感(通用7篇)】相關文章:
觀《海洋天堂》有感通用11篇01-31
觀《背起爸爸上學》有感通用15篇01-29
觀《海底總動員》有感通用12篇01-25
觀《精靈旅社》有感02-06
觀《洞穴之光》有感01-25
觀《北京鳥巢》有感01-21
觀《星際穿越》有感01-20
觀《壞爸爸》有感01-20
觀熱血教師有感01-20
觀催眠大師有感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