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周朝的歷史典故故事
關于周朝的歷史典故故事1
成康之治指西周時成王、康王相繼在位的四十余年間,形成了安定強盛的政治局面。
為懾服商頑民而建的成周城落成后,輔政大臣周公還政于成王,周朝進入鞏固時期。成王及其子康王繼承文王和武王的功業(yè),堅持節(jié)儉,克制多欲,緩和了階級矛盾。又令周公制禮作樂,即王朝各種典章制度的創(chuàng)立和推行,大規(guī)模推行自周武王時就開始的分封制。西周分封,是以宗法血緣關系為紐帶,建立起周天子統(tǒng)轄下的地方行政系統(tǒng),從而在一定時期內(nèi)起到了加強周王朝統(tǒng)治的作用。
康王之世,周還曾命諸侯征討淮夷、東夷,加強對異邦的控制?低踉谖荒觊g,國力強盛,經(jīng)濟繁榮,文化昌盛,社會安定。成康時期,是周最為強盛的階段,史家稱:“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四十余年不用!
關于周朝的歷史典故故事2
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武王滅商兩年后去世,年幼的成王即位,不能理政,周公代成王攝政,當時天下很不平靜,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不服,陰謀作亂;商后裔武庚圖謀反叛復國。
周公在內(nèi)憂外患的情勢下攝政,對內(nèi)勤政仁治,對外鎮(zhèn)壓叛亂,夙夜操勞,食不甘味,禮賢下士,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周公為了國家興旺,十分珍惜人才,熱心接待來賓,甚至到了“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的程度!拔瞻l(fā)吐哺”后指賢相勤政愛民,為國殫盡竭慮,廢寢忘食,公而忘私,忠心耿耿。曹操在《短歌行》一詩中借用這個典故寫道:“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關于周朝的歷史典故故事3
周武王滅商后第二年,因病去世。他的兒子姬誦繼位,即周成王,而此時的周成王還是個毫不懂事的少年。面對剛打下來的江山和年幼無知的侄兒,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決定以國家利益為重,代行天子之事,替成王攝政。
此舉引起管叔和蔡叔(周武王的堂兄弟)的猜忌,他們牢騷滿腹,四處造謠,許多人信以為真,連年少的成王也充滿了疑慮,對周公旦的行為產(chǎn)生懷疑。管叔和蔡叔在嫉妒和權力欲望的驅使下,聯(lián)合商紂王之子武庚舉旗反叛,發(fā)動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管蔡之亂”。消息傳來,周王室上下十分驚恐。
成王雖然年少,但也知道情況嚴重,完全依賴周公。經(jīng)過大家的商議和安排,最后決定由周公親自率領大軍迎敵。經(jīng)過三年苦戰(zhàn),贏得了勝利,武庚在戰(zhàn)斗中被打死,管叔被誅殺,蔡叔成了俘虜,被流放到人煙稀少的蠻荒地區(qū)。
大軍回師那天,周成王親自到城外去迎接周公,滿臉歉疚地說:“予其懲,而毖后患。”“懲前毖后”從此而來。意思為:要從以前的錯誤中吸取教訓,防止以后再犯同樣的錯誤。
關于周朝的.歷史典故故事4
周武王姬發(fā)滅商建周后,將東方的土地分封給有功之臣和周王室的子孫,又向各邊遠地區(qū)派出大批使者,以宣揚自己的文治武功,希望他們都歸順于周室。
于是,許多遠方的小國和部族便派使者送來貢物,以示臣服。其中有一個部落送來一只叫做獒的狗。這只狗身上的毛呈黃褐色,身體較大,尾巴較長,四肢比較短,性格兇猛,善于搏斗。同時,它又很有靈性,在武王面前匍匐在地,好像是在行跪拜之禮一樣。武王對此很是喜歡,便重賞了前來進獻獒的使者,然后就高興地逗起獒來。
召公知道這件事后,作了一篇名叫《旅獒》的奏章,呈給周武王。奏章的大意是:如果沉湎于侮辱和捉弄別人,就會使自己喪失崇高的德行;如果沉湎于所喜愛的事物,就會使自己喪失積極進取的志向。周王朝的建立很不容易,不能讓它立刻滅亡啊!讀了這篇奏章,周武王覺得召公的話很有道理,頗受感動,想起了從前紂王荒淫無度,導致商朝滅亡的慘痛教訓,就下令將貢物分別賞賜給各位功臣和各國的諸侯。
【關于周朝的歷史典故故事】相關文章:
關于荷花的歷史典故傳說故事02-14
關于歷史典故成語故事08-18
關于傾國傾城的歷史典故-歷史典故素材01-24
關于歷史典故成語故事3篇08-18
關于杞人憂天的歷史典故01-27
關于宰相的歷史典故09-12
歷史人物經(jīng)典故事12-09
鴻門宴歷史典故故事08-03
趙州橋的典故歷史典故05-31
歷史典故大全-歷史典故素材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