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孫權的歷史故事
了解一個國家就要先了解它的歷史,歷史故事是讓我們最容易了解中國歷史、外國歷史、世界歷史、清朝歷史等不同地域,不同朝代歷史最快捷方法。經(jīng)典歷史故事等你來品味。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孫權的歷史故事,歡迎大家分享。
[人物介紹]
東吳大帝孫權(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縣(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長沙太守孫堅次子,幼年跟隨兄長吳侯孫策平定江東,200年孫策早逝,孫權繼位為江東之主。208年,孫權起兵西進,收復甘寧,剿滅了黃祖。同年,曹操南下,豫州牧劉備大敗,曹操占領了荊州后直意要取下東吳。孫權有意與曹操一戰(zhàn),果斷決定,以周瑜為東吳統(tǒng)帥,出兵三江口,與曹操決戰(zhàn),周瑜在赤壁火攻曹操,以三萬人大敗八十萬兵力。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zhàn)。后孫權出戰(zhàn)合淝,被魏國大將張遼擊敗。224年曹丕大軍攻打東吳。孫權命大將徐盛火攻大破曹丕。229年,孫權于武昌登基為皇帝,建國號大吳(今湖北鄂城),東吳王朝正式成立,旋即遷都建業(yè)(今江蘇南京市)。252年,孫權病逝,終年71歲。
[典故]
有關孫權的歷史故事:孫權的“窺視墻”
三國時期,呂蒙是孫權一手培養(yǎng)起來的將領,兩人常以兄弟相稱。在關羽進攻樊城的時候,呂蒙一手策劃并實施了“白衣渡江”行動,幫助孫權占領了荊州,扭轉了東吳在三足鼎立中的弱勢地位。
然而,呂蒙雖然作戰(zhàn)驍勇,卻經(jīng);疾 GG州之戰(zhàn)剛結束,呂蒙就一病不起。為了給呂蒙治病,孫權親自把呂蒙接到自己的大殿住下,并向全國征尋名醫(yī)。當時,呂蒙已經(jīng)病入膏肓,除了需要服用中藥外,還需要每天針灸。由于呂蒙骨瘦如柴,針灸使他非常痛苦。孫權擔心呂蒙,每天都要親自探望好幾次。每次,呂蒙都要強行坐起來,行君臣之禮。這樣一來,反而影響呂蒙的休息,身體很難恢復。
不去看望呂蒙,孫權不放心;去看望呂蒙,又增加呂蒙的負擔。這讓孫權很為難。
后來,孫權趁呂蒙睡著,找人悄悄在呂蒙房間的墻壁上挖了一個小洞。每天,孫權都不再親自去看望呂蒙,而是通過這個小洞偷看。如果呂蒙表情放松,能吃點東西,孫權也眉開眼笑;如果呂蒙表情痛苦,或者吃不下飯,孫權也夜不能寐。
從挖這個小洞到呂蒙病逝,足有三個多月,孫權也通過這個小洞“偷窺”了三個多月。呂蒙病逝后,每當有東吳的大將生病或者負傷,包括陸遜、周泰、丁奉等人,孫權都會接到這里診治,自己也通過這個小洞觀察病情。后人就把這面墻叫做“窺視墻”。
有人不知道孫權挖這個洞的緣由,就問孫權:“既然主公那么關心他們,為何不親自去看望?至少也讓他們知道主公在牽掛他們,這樣他們才會更加為主公賣命!睂O權回答:“我關心他們并不是為了讓他們知道。如果因關心而增加了他們的負擔,那反而不好了!
不能因關心而增加他們的負擔,這份心意是多么感人。也正是因為孫權的這份關心,東吳集團的文武官員才團結一心,在江東這個偏僻的地方完成了帝業(yè)。
簡介
簡介
吳大帝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qū))人。三國時期孫吳開國皇帝(229年-252年5月21日在位)、政治家[116]、軍事統(tǒng)帥。[1][117]
孫權的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jù)中打下了江東基業(yè)。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掌事,被曹操表為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又得張昭、周瑜等委心服事,乃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分部諸將,鎮(zhèn)撫山越,征討反抗勢力。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占有荊州,揮兵南下。議者多勸迎操,惟周瑜、魯肅堅決主戰(zhàn),遂與劉備聯(lián)軍大破操軍于赤壁。[115]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派呂蒙成功襲取荊州,使領土面積大增。
黃武元年(222年),孫權被魏文帝曹丕冊封為吳王,建立吳國。同年,在夷陵之戰(zhàn)中大敗劉備。黃龍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稱帝,國號吳,不久后遷都建業(yè)。孫權稱帝后,設置農(nóng)官,實行屯田,設置郡縣,并繼續(xù)剿撫山越,促進了江南經(jīng)濟的發(fā)展。黃龍二年(230年),派將軍衛(wèi)溫、諸葛直抵達夷州(今臺灣)。
孫權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復無常,引致群下黨爭,朝局不穩(wěn)。于神鳳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歲,在位二十四年,葬于蔣陵。謚號大皇帝,廟號太祖。
早年經(jīng)歷
孫權的籍貫為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qū)),于東漢光和五年(182年)出生于下邳,為孫堅的第二子。[3]孫權出生時,孫堅正擔任下邳縣(今江蘇邳州)縣丞之職。[3]據(jù)傳他是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第二十二代孫。
中平元年(184年),時任佐軍司馬的孫堅隨朱儁征討黃巾軍。孫權與家人都留居九江郡壽春縣(今安徽壽縣城關鎮(zhèn))。
中平六年(189年),時任長沙太守的孫堅起兵響應討伐董卓的關東(函谷關以東)聯(lián)軍時,孫權跟隨長兄孫策遷居至廬江郡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
初平三年[120](192年),孫堅因奉袁術之命征討荊州刺史劉表,不幸戰(zhàn)死。喪事畢后,全家遷往廣陵郡江都縣。孫權幼年喪父,由其母吳夫人撫養(yǎng)教育。[4]
初平四年(193年),孫策投奔袁術后,命呂范將孫權等人接到住在曲阿的吳景(孫權的舅舅)處。
興平元年(194年),孫策為袁術攻打廬江郡。揚州刺史劉繇深怕被吞并,欲對孫權及其母等不利,于是朱治派人到曲阿迎接孫策母親及孫權等幼弟,提供養(yǎng)護。[5]后來,孫權跟著吳夫人遷往歷陽縣(今安徽和縣),又遷往阜陵縣(今安徽全椒附近)。
十五而立
興平二年(195年),孫策起兵渡過長江,在擊破劉繇后,派陳寶到阜陵接家人回曲阿[6]。
孫權為人性度弘朗,仁而多斷,崇尚俠義,喜歡蓄養(yǎng)賢才,因此漸與父兄齊名。他常跟隨在孫策左右并參與內部事務的決策,其才能令孫策都自嘆不如。每當宴請賓客時,孫策常;仡^看著孫權說:“這些人以后都會是你的手下!贝藭r,孫權與胡綜、朱然在吳郡讀書。[7]
建安元年(196年),在孫策收得丹陽、吳、會稽三郡之后,十五歲的孫權被任命為陽羨(今江蘇省宜興市)縣長,[1]吳郡太守朱治察舉他為孝廉,揚州刺史嚴象舉其為茂才。后又代理奉義校尉。[8]
建安四年(199年)至建安五年(200年)初,孫權隨孫策討伐廬江太守劉勛。劉勛敗逃后,又進軍沙羨,討伐江夏太守黃祖,收得了廬江、豫章二郡。
少年統(tǒng)業(yè)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被許貢門客行刺而去世,臨終前命孫權接替其位。孫權當年虛歲十九歲,被東漢朝廷冊拜為討虜將軍,兼領會稽太守,駐守吳郡。孫策剛剛統(tǒng)一江東沒有多久,地方士民及賓旅寄寓之士仍存異心,因此孫權最初掌管江東時,局勢動蕩不安。廬江太守李術更是公開反叛,宗室內部廬陵太守孫輔通敵曹操、孫暠企圖奪權,丹陽太守孫翊和宗室重臣孫河遭到殺害,豫章、會稽等地數(shù)萬山越也伺機作亂。
張昭、周瑜等認定孫權可以與之“共成大業(yè)”,因而“率群僚立而輔之”。[113]張昭為文臣領袖,周瑜為武將之魁。孫權待張昭以師傅之禮,而兄事周瑜,又以程普、呂范等為腹心將帥。[114]先率軍消滅李術,得其部眾三萬余人;阻止宗室動亂;又滅山越六千,收編萬余。他又廣招賢才,聘求名士,諸葛瑾、魯肅、嚴畯、步騭、陸遜、徐盛、顧雍、顧邵等人被招至麾下,安定了地方大族及賓旅寄寓之士之心,穩(wěn)定了江南局勢。[9]
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203年-208年),孫權三次進攻江夏郡,最終擊殺黃祖,吞并江夏郡大部。
【孫權的歷史故事】相關文章:
歷史經(jīng)典故事06-21
歷史的名人故事12-13
關于先禮后兵的歷史故事10-09
關于岳飛的歷史故事12-19
故宮歷史的傳說故事09-13
堯舜讓位的歷史故事06-09
蘇聯(lián)戰(zhàn)爭歷史故事12-18
關于孔子的歷史故事10-22
蘇秦刺股的歷史故事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