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民風民俗作文9篇【精】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民風民俗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民風民俗作文 篇1
貼春聯(lián)自然是春節(ji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家戶戶對春聯(lián)都要精挑細選,貼于門上,增加喜慶的氣氛,尤其是祖父祖母那輩的,對于這種美好的遐想,自是十分憧憬的。在貼春聯(lián)的同時,人們在窗上等其余地方貼“!弊,“!弊殖浞直憩F(xiàn)了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演變至今,已經成了倒貼“福”字,象征幸福到了,福氣已到。
傳統(tǒng)的春節(jié),無非是包餃子,放鞭炮,穿新衣服,走親戚……而現(xiàn)在,這樣的習俗是越來越少了,更多的,是取而代之的`潮流,一些青少年組成一個旅游團,邊旅游邊團圓。雖說一個時代要有一個時代的東西或代表,可那些習俗,畢竟是集結了當時中國人民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老人希望子女早點回家的一份心意,它連接著你與父母彼此的關心。
團圓夜,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會不遠千里而趕回家來,坐下來陪父母一起吃個團圓飯,大家一起動手包餃子,用早就搟好的皮包著肉餡,也偶爾會包些蔬菜或海鮮。因餃子酷似元寶,大有“招財進寶”等吉祥寓意,因此,餃子是飯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新年倒計時的時候,就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尤其是男孩子,左手拿著打火機,右手拿著鞭炮,“噼噼啪啪”,頓時,整個天空鋪滿了鞭炮,被映得亮堂堂,猶如白晝。
分壓歲錢,無疑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光,拿著那一個個紅包,錢摸在手里的感覺可真好。我曾經不止一次的想著,我相信,這也使孩子們最真實的想法吧。當你在偷偷地數(shù)錢時,這種感覺別提多美了。按舊時的說法,有一只妖怪名叫“祟”,人人避而遠之,而有一位老者,拿了一枚銅板,壓在一位孩子的枕頭下,“祟”來侵犯不成,于是,這個方法便沿襲下來。
春節(jié)的食俗也是很有講究的。走親戚時,飯桌上總是少不了一碗年糕,因為年糕又稱“年年糕”(年年高),象征著你的親戚對你新的一年工作與生活更上一個臺階的美好祝愿。另外,我們通常把餃子叫做“萬萬順”,酒水叫做“長流水”,金魚叫做“年年有余”,這條魚只能看,不能吃,名為“看余”。每一份食品都寄托著親人們對你新的一年生活和和美美,事業(yè)飛黃騰達的美好祝愿。吃在嘴里,暖在心里。
民風民俗作文 篇2
在我的家鄉(xiāng),每年的農歷十二月初八,即臘八節(ji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就是用八種當年收獲的新鮮糧食煮成的甜味或咸味粥。而我們家鄉(xiāng)的人卻喜歡吃咸味臘八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蘿卜、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臘月初八早上,天剛蒙蒙亮,人們就趕快起床熬粥。粥熬好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飯,而是先將熬好的粥喂給棗樹,將棗樹樹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誠地把粥抹在樹痕上,這就算是棗樹把飯吃掉。人們這樣做的原因,據(jù)老人們講,原來我們這個地區(qū)的'棗樹原都不結果,人們都不愿意種棗樹。棗神見人們都不尊敬她,便變成一個老太婆來到人間。她在離村不遠的地方畫一片果園,滿園棗樹,紅棗滿枝。人們摘下一嘗,又酸又甜,好吃極,就紛紛跑到管理棗樹的老太婆那里討教。老太婆告訴大家,只要每年臘月初八給棗樹喂頓米飯,棗樹就會結果。人們按照她說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樹上都結出紅棗。這不過是一個傳說而已,其實這里面包含著許多科學道理:在棗樹上砍些口子,可以調節(jié)棗樹的營養(yǎng)增長,阻止養(yǎng)分向地下輸送,好集中力量供應地上部分,從而保證果實的營養(yǎng)需求。至于把粥抹在樹痕上,其實不過是一種保護傷口愈合的土辦法罷。
直到現(xiàn)在,家鄉(xiāng)的有些地方還保留有臘月初八讓棗樹吃米飯的風俗。當?shù)亓鱾饔羞@樣一句民謠:“臘八棗樹吃米飯,棗兒結得干連蛋!薄案蛇B蛋”,是家鄉(xiāng)的土語,意即棗樹碩果累累,果稠個大。
民風民俗作文 篇3
我的家鄉(xiāng)位于準葛爾盆地邊緣的小縣城,由于這里是江格爾的故鄉(xiāng),而成吉思汗又在這里停留過較長的時間,因此有很多的蒙古族人居住在這里。為此,我們這個縣取名為“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關于蒙古族的民風民俗。
蒙古族發(fā)祥于額爾古納河流域,史稱“蒙兀室韋”、“萌古”等。蒙古族是東北亞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除蒙古國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蒙古自治區(qū)和新疆及臨近省份以及俄羅斯聯(lián)邦。全世界蒙古族人約為一千萬人,語言為蒙古語。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國境內。
全世界蒙古族人約為1000萬人。中國的蒙古族人口為581萬人,在我國少數(shù)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qū)、東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貴州、北京和云南等地。
畜牧業(yè)是蒙古族人民長期賴以生存發(fā)展的主要經濟。此外,還從事加工業(yè)、農業(yè)和工業(yè)。現(xiàn)以農耕為主。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長短調兩種。主要樂器是馬頭琴。喜愛摔跤運動。蒙古包和勒勒車是他們游牧生活的伴侶。
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內蒙古、衛(wèi)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科爾沁四種方言,F(xiàn)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紀初用回鶻字母創(chuàng)制,14世紀初,經蒙古學者卻吉·斡斯爾對原有文字進行改革,成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著名的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三大英雄史詩之一;《飲膳正要》被列為對世界文明貢獻卓著的重要醫(yī)學發(fā)明。
在蒙古族有一種風俗叫獻哈達;哈達是蒙古族日常行禮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獻哈達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禮節(jié)。獻哈達時,主人張開雙手捧著哈達,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詞和贊詞,渲染敬重的氣氛,同時將哈達的折疊口向著接受哈達的賓客。賓客要站起身面向獻哈達者,集中精力聽祝詞和接受敬酒。接受哈達時,賓客應微向前躬,獻哈達者將哈達掛于賓客脖子上,賓客應雙手合掌于胸,向
獻哈達者表示謝意。來蒙古族還有許多風俗,比如:敬神、骨肉進餐……帶你一起唱歌:蒙古族的勸酒往往通過情真意切的表達出來。唱歌與對酒是同時進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舉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怎么樣?聽了我的介紹,你們是不是和我一樣開始喜歡蒙古族了呢?
民風民俗作文 篇4
我的家鄉(xiāng)在海南xx,每當?shù)酱汗?jié)的時候,都會熱鬧非凡。
除夕前幾天,濃濃的年味早就在大街小巷里了,大人和小孩都為了能更好的過一個愉快的春節(jié)忙得不亦樂乎,都在仔仔細細的清理房子,把不要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拒之門外,為的就是在春節(jié)前把所有的霉運統(tǒng)統(tǒng)趕出家門,引來歡悅的喜氣。我們家也是一樣,家里全民動員,各有各的責任-——我負責把地板掃干凈,拖干凈,還要把茶幾里的東西整理一遍;爸爸負責把整個房間收拾得有條有理,還要再把紗窗拆出來沖洗一下;而媽媽負責把廚房和廁所擦干凈。
過春節(jié),年貨是不可少的'?刹皇牵η耙惶,一大早,我就和媽媽高高興興地趕在人多之前的時候挑年貨,但爭先恐后的情景還是發(fā)生了,超市里擠滿了人群,每個人的購物車里都裝了大包小包的零食和年貨。我也是一樣,進了超市拿到車后,就迅速地仔細挑選,左挑一包右拿一包,幾下就把購物車塞得滿滿當當?shù)摹?/p>
除夕當晚,吃團圓飯后,我從商鋪里買來了不可計數(shù)的火柴炮,打算今天晚上過個癮,左點一個,右扔一個,突然間就劈劈啪啪的響。12點一到,新年的鐘聲剛一敲響,整個xx像是活了過來一樣,家外面到處都是威力十足的長炮的響聲,天空上都是五顏六色的煙花,火光一亮,那姹紫嫣紅的煙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不一會變成了一朵美麗的花朵。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怎么樣,熱鬧吧!
民風民俗作文 篇5
山西從北往南,地杰人靈,民風古樸,民俗各異,那可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門,怎可一語而概之?只是擇段講來,大家開心一笑吧。
講故事一:
洪洞民俗:三月三接姑姑
一個神話能流傳下來,是因為它有一個好的故事內核;一個美好的故事,能演繹出一曲千古神話,比如農歷三月三洪洞的“接姑姑”活動就是這樣……
一條彎彎曲曲的汾河,順著山勢穿過洪洞,在低窄的谷底,分割出河東、河西兩塊高地。河東頭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住著娥皇、女英兩位少女。兩位少女的父親叫堯,當時已八十多歲,白胡子老長,是當時的天子。但天子也有不如意的事,這就是自己六十多歲才生出的兩個寶貝女兒漸漸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堯經過仔細甄別“檔案”,決定對一個叫做舜的青年進行考察。
舜在河西頭住著。河西山丘相連、地脊民窮,舜自然是個窮后生。因為生母早逝,家里除了小妹,人人都不喜歡他,特別是他的后母和弟弟象,總想謀害他、獨吞家產。他卻毫無怨言,以仁愛之心感化家人。以德治天下的堯了解了這些情況后,不由對身邊的人感嘆道:以仁報毒,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于是決定把兩個女兒都嫁給舜。
在歷山上種地的舜,聽到這個消息后,當然高興的不得了。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堯這個老頭太古板,信奉的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個道理,雖然讓他白撿了兩個美女,卻不給女兒一點陪嫁,就打發(fā)女兒去了他家,更不用說給他個一官半職了;而是讓他繼續(xù)在歷山上面朝黃土背朝天。舜心里并沒有什么不樂意,還是帶著兩個漂亮的妻子在歷山繼續(xù)過種地的苦日子。但讓他更沒想到的是,娥皇、女英兩位妻子,雖然出生于皇家,高貴無比,卻并不高傲,除了在妻子名分上也不免俗的爭過大、小外,還是賢慧的很,兩人一過門,就脫掉皇家冠服、換上農家布衣,二話沒說,就和他一道下地干活、操持家務了,更了不起的是,她們還關心民間疾苦,平時平易近人,急時扶危濟困,幾年過去后,兩人臉曬黑了、手變粗了,和一般農家婦女沒什么兩樣了,此時的`舜,在兩位妻子的幫助下,把他“承包”的歷山治理的井井有條,已成了河西當?shù)孛凹獾母辉、模范戶。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舜和兩位妻子致富后不忘鄉(xiāng)親,經常幫助周圍百姓,就連當時死活看不上舜的家里人也和他們搞好了關系,使舜的聲望直線上升,河東的人都愿意遷移到河西居住,這時候堯看時機到了,于是就名正言順地提拔舜為接班人,還把他扶上馬,又送了一程……
而河東、河西的百姓,不僅為他們當?shù)爻隽藘蓚天子而自豪,更為娥皇、女英兩女下嫁的賢慧所感動,故以其后輩自豪,爭相敬奉。鑒于堯籍羊獬,舜籍歷山,自堯女嫁舜以后,兩地便結成了聯(lián)姻親眷。歷山人稱舜為爺爺,稱娥皇、女英為娘娘。羊獬人稱舜為姑父,稱娥皇、女英為姑母。河東、河西兩邊以親戚形式走動,于是洪洞后世就有了三月三接姑姑的民俗,一直流傳至今……
講故事二:山西婚姻禁忌趣談
在民俗中,婚姻是合兩姓之好,人生歷程中最重要的大事。婚姻的好壞,對于當事人的一生幸福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婚姻的禁忌頗多。比如中國古代有同姓不婚的禁忌,特別是**禁忌在世界各國都非常嚴格。在中國人眼里,**不僅傷天害理,且為禽獸不如的行為。再婚禁忌也很嚴格。這里我們只談常見的有關婚禮方面的一些禁忌。
相親時如有盆碗等物摔碎,被認為是十分不吉利的,說明二人無緣頗為忌諱。打碎器皿有分、碎、爛、折的表述,而這些語言對于婚姻,對于生命均非好事,故其他一些莊重正式的場合,人們都有此忌。
晉南聞喜在結婚的當日,男女雙方在飲食中忌帶葷、不準吃豬肉,據(jù)說如果吃葷兩人便不能白頭偕老,中途夭折死亡。而河津一帶卻與此恰恰相反,結婚當天必須殺豬并以豬頭祭祖宗,供奉于祖宗牌位前。同時,還要用掃帚蘸著豬的熱血在洞房的墻上劃幾個“十”字,有辟邪之意。
在晉中一帶,新郎到岳父家迎接新娘時,一定要“偷”一個茶杯,所謂偷,就是女方看見也不能說,茶杯是一定要讓新郎帶上的,且必須完整帶回,不得破損。否則,對于新郎新娘的婚姻有某種不祥的預兆。這里似乎是說日后待新娘要象對待這個杯子一樣,小心愛護,好好照顧,珍惜珍愛。
在汾陽,新郎不偷茶杯而要輸兩個水碗,當?shù)厮渍Z叫做zhunzhun,因為有“偷兩 zhun zhun,快抱孫孫”之說,所以偷碗被賦予了抱孫子的含義。
新娘離開娘家時,過去要坐轎子,在雁北和呂梁的山區(qū)中人們常常乘一種頗有特色的“騾馱轎”,坐轎子是一定要掛上弓、箭和鏡子的,現(xiàn)在這些習俗都已逐漸消失。但在很多地方,母親還是要給女兒一面銅鏡或現(xiàn)在樣式新穎的鏡子帶上。它的用途并非用來梳妝打扮,是為了在路上避邪驅兇的。
山西很多地方,接新娘時,新郎往往要送一幅墨鏡給女方戴上,似乎是取代了以前的紅布蓋頭。而新人來回最忌走自己已走過的路,以避走回頭路之嫌,當然也不能走辦喪事人走過的路。
蓋頭與墨鏡的作用都是避免與鬼神等不祥之物直接面向。婚禮隊伍也怕中途通上如狗群打架,瘋人病人等,怕沖了“花套”與喜慶,是不吉利的征兆 。碰上了是要倒霉的 ,以后不是妻死便是夫亡,要不就是多災多難。這是任何一個結婚人家所不愿意看到的。結婚這一天也忌諱談論什么與死、病有關的事情,也忌天氣時陰時晴,人們總是把這些事情聯(lián)想到婚姻的命運。
在一個村子里如果有兩家辦喜事,人們都忌落在后面。因一般再婚者山西方言稱后婚,所以不愿意落個“后”字。而且也忌兩結婚者相遇,偶而相遇則要交換所戴的鮮花或者手絹,這樣才算吉利。
晉南一帶,對于相同時間里村里同時舉行婚事和喪事是極力回避的,辦喜事者尤為不悅。迎親的隊伍也忌途中遇上諸如十字路口 、水井 、碾子、石頭等物,如果避猶不及,則須用紅布蓋住,或用白石灰劃線圈住。
而在呂梁、汾陽一帶,迎親隊伍如果在半路與送葬隊伍相遇,對于結婚者來說還是個好兆頭,是吉利祥和的。也許是紅白喜事都是喜吧,人們并無此忌,雙方互扔鋼嘣兒以示招呼。
新娘下轎后,有屬相相克的人都要回避,以免對人對已之不吉。在五臺縣,廚師們還要把菜刀插入菜板底邊,鎖起廚房,全部回避。據(jù)說,廚師是新娘下車時相犯的主要對象,而菜刀更是不可示之于外的。此外,在新娘被接到婆家后,要在嫂嫂的陪伴下更換所有的衣服,換下來的衣服一般不再穿著回娘家,特別是鞋子是絕對不能再穿回娘家去,否則對于娘家兄弟極為不利。這似乎可以作為“嫁出去的女兒,撥出去的水”的注腳。
民風民俗作文 篇6
包餃子是中國人在春節(jié)時特有的民俗傳統(tǒng)。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取“更歲交子”之意,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jié),餃子更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佳肴。趁著放假,我也體驗了一把包餃子的樂趣。
早上,我和媽媽來到小菜場,采購了餃子皮、香菇、胡蘿卜、鴨蛋、豬肉這些原材料,回到家先加工餡料。我當媽媽的助手,先把豬肉打成肉糜,香菇切成小顆粒,胡蘿卜弄成蒜泥狀,再把它們倒在一起,放上鹽、味精、姜末、醬油、水等調料,最后打上一個蛋。我心有疑惑,媽媽一看便知,笑言:“加上一個蛋可對下鍋后餃子皮起凝固作用喲!”哦,我恍然大悟,看來生活中處處皆學問啊!
擺好盤子,上面放好紗布,我就迫不及待地包起來。照著媽媽說的先把中間的`邊壓緊,再把兩邊往中間一捏。哎,餡不聽話地露出來,沒辦法,只好把這爛攤子交給媽媽補救。重新拿起一只,我少取了些餡擺在皮子中央,對折,小心翼翼地這里一捏,那里一壓,哈哈,總算裹好了,可放到盤子中間時,它又像一個醉翁到了過去。媽媽仍在一邊鼓勵我,我包得越發(fā)起勁,一個比一個站得穩(wěn)。
過了一會兒,我把餃子放進鍋里,用沸騰的水煮著,不一會兒,餃子就像一個個活潑的孩童,漲溢著臉,我把它們撈出鍋,迫切的心情使我吃它的腳步加快了,啊,真是香在嘴里,甜在心間!
包餃子,練技藝,過大年,樂甜甜!
民風民俗作文 篇7
每年春節(jié)都許多傳統(tǒng)的春節(jié)習俗,比如貼春聯(lián),吃年夜飯,拜年給壓歲錢……而每年最難忘的春節(jié)習俗應該就是掃塵了,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tǒng)統(tǒng)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jié)來臨,每家每戶都要打掃環(huán)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wèi)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這次,我和老爸“光榮”地領到了擦玻璃的任務。我們家住在4樓,我一站上窗臺,立刻嚇得渾身哆嗦,我看了看下面,一派“萬丈深淵”的.景象。但事情總是要干的,我連忙和老爸商量了一下,他來擦“風險極大”的外面,而我,則擦我力所能及的里面。
開始擦了,我先用沾過洗潔精的抹布擦窗戶的內側,但由于一年沒擦了,窗戶的邊邊角角已經積了一層灰塵,我先用手指尖套著抹布,從窗戶的四周邊緣用力地摳了一圈,緊接著,我把那塊布洗干凈,再沾上一點洗潔精,開始對窗戶“發(fā)起進攻”。
我用那塊濕布輕輕地擦著窗戶,等到窗子上有了一點洗潔精痕跡時,我拿來一塊干凈的干布,一小塊一小塊慢慢地擦拭著窗戶上的污點,但是,一塊又一塊的污點向我“俯首稱臣”了,唯獨這幾塊污垢還是在窗戶上,做起了“山大王”,仿佛在對我說:“哼!就你這個小孩,還想來拿下我,沒門!”我不服氣了,又抹上了一些洗潔精水,再用干布用力地擦,但這么幾塊頑固的污點就是不下來,我急壞了,這時,爸爸走了過來,對我說:“不要這么費力,這時,爸爸窗戶上抹了一些洗潔精水,再用指甲輕輕一刮,那些頑固的污垢個個“舉手投降”了。
后面,在我和爸爸的共同努力下,一面面窗戶又干凈得類似新的一樣。這時,媽媽在屋子里的衛(wèi)生也打掃完了,舊的也“辭”完了。望著煥然一新的房子,我仿佛看到了明年,我們每個人的運勢都寫著“勝利”。
春節(jié)習俗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也是春節(jié)重要性的標志,讓我們的春節(jié)過得更加有趣,讓我們一起傳承這些古老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
民風民俗作文 篇8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之一。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投汩羅江而死的賢臣屈原,便劃船追趕拯救,追至洞庭湖卻始終不見屈原的蹤影,人們借劃龍舟來驅散江中的魚蝦,從免魚蝦吃掉屈原的遺體。之后每一年農歷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這一活動。
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最為廣泛的習俗,也是節(jié)日中心不可少的事兒。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jié)的食品。到了唐代,包粽子用的米以“白瑩如玉”,粽子的形狀出現(xiàn)了錐形、芙形。宋朝,吃粽子已經很普遍了。元、明時期,粽子包裹材料已從菰葉變?yōu)轶缛~,后來又用蘆葦葉包粽子,附加料有豆沙、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農歷初,中國百姓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粽子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等國家。
再來說說香囊吧。端千節(jié)時,小孩都有佩戴香囊的習慣,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線扣成索,做出各種不同形狀,再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你還知道哪些端千節(jié)的習俗呢?和我一起交流吧!
民風民俗作文 篇9
按照家鄉(xiāng)過年的習俗,春節(jié)在正月初旬就開始了。俗話說:臘七臘八,凍掉下巴。這是一年里最冷的時候。一到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一天賽過一天。在臘八的前一天姥姥就將大白云豆提前泡在水盆里;把白蓮子用熱水漲發(fā),再去掉綠色芯。到了第二天,豆子就變得又圓又大了。熬粥時把白云豆先下入煮20分鐘。,然后再放些大米、糯米、麥仁、葛仙米、小棗、飯豆和栗子。這不是粥,仿佛是在展示一年的收成。
這之后,街上便有小販擺攤賣東西了,各種蔬菜,各式各樣的玩具,顏色各異的衣服和形狀大小都不同的各色爆竹、煙火,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臘月二十三的小年似乎就是春節(jié)的前奏。在這一天,全家上下都要打掃房子。小年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據(jù)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shù)淖焐,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
過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來,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須把春聯(lián)貼好,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預備充足,至少足夠吃用一個星期的。大街上也掛起了紅燈籠。按照姥姥的話說,除夕把一切該切出來的`東西都要切出來,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動刀,動刀剪是不吉利的。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過它也表現(xiàn)了我們確是愛和平的人,在一歲之首連切菜刀都不愿動一動。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這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這一天,還要守歲,除了比較小的孩子,人們都是徹夜不眠。
現(xiàn)在的除夕,人們一般都在家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晚會結束后,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新的一年也隨之到來了。這時各家都燃放起了煙花、爆竹。整個小鎮(zhèn)沉浸在無限的歡樂之中了。
正月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早上,整個小鎮(zhèn)都顯得格外寧靜。到了中午,人們就開始相繼走訪拜年了。拜年一般從家里先開始。初一的早晨,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后,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fā)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一些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也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姥姥總是大年夜將屋子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到了正月初五,姥姥和姨媽們要“送窮”,聽她們說:“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陜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fā)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tǒng)心理。
元宵剛一上市,就被人們搶購一空。春節(jié)的熱浪再次掀起了一個高潮。春節(jié)雖然很熱鬧,卻沒有月亮,在元宵節(jié)的這天晚上,月亮像一輪月盤,嵌在黑色的天幕上,樸實的大地被月光照的紅火而美麗。吃過團圓飯后,大家便一起出去賞燈,大街上的燈各式各樣,漂亮極了。
轉瞬間,已到正月十六,春節(jié)也在這一天結束了。大人們又去忙自己的工作,小孩子也都去上學了。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雖不是過得那么繁華、氣派。但卻使久別的家人重逢到了一起,老人的臉上堆滿了笑容,孩子的心里樂開了一朵朵幸福、快樂的花!
【民風民俗作文】相關文章:
民風民俗作文06-12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07-14
民風民俗作文(精選)07-16
民風民俗作文[精選]07-16
民風民俗作文【精選】07-24
(經典)民風民俗作文07-19
[經典]民風民俗作文07-24
民風民俗作文(經典)08-05
【經典】民風民俗的作文08-10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