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幼慧巧應(yīng)對勵志人物故事
古往今來,我國不少名人從小就聰慧過人,才思敏捷,擅長吟詩作對,被人們稱之為“神童”。這里僅擷取數(shù)例,即可窺見一斑。
(一)
北宋文學(xué)家王禹,在他7歲時的一天,隨父親赴宴,席間主人出了個上聯(lián),請客人作答:
鸚鵡能言難似鳳;
在座的各人雖然大多是文人墨客,但此時卻沒有人能對上。正尷尬時,小小的王禹卻大聲地說出了下聯(lián):
蜘蛛雖巧不如蠶。
王禹剛說罷,廳堂里立刻爆發(fā)出一片喝彩聲:“對得好!對得好!”
(二)
解縉是明代永樂年間翰林學(xué)士,六七歲時就能吟詩作對。
一次,父親帶解縉到江邊洗澡,把脫下的衣服掛在老樹上,出一上聯(lián)云:
千年老樹為衣架;
解縉望著煙波浩涉的大江對道:
萬里長江作浴盆。
即使作為解縉的父親,也不能不驚嘆自己幼年兒子的才華。
(三)
明代著名軍事家于謙,七八歲時便能詩善對。在一次上學(xué)的路上,他與一個叫古春的和尚同行。和尚說:“咱倆對對子吧,我出上聯(lián),你對下聯(lián)吧!毙∮谥t說:“行啊!”于是,和尚出了個上聯(lián):
牛頭喜得生龍角;
和尚借此取笑于謙長的像牛頭。
于謙以“狗嘴”回敬了和尚:
狗嘴何曾出象牙。
于謙放學(xué)回家后,要求母親不要梳兩個角的發(fā)髻了,因為和尚取笑了他的兩個發(fā)髻。
第二天上學(xué)前,母親給了于謙梳了三角形的發(fā)髻。上學(xué)路上他又遇見了吉春和尚。古春和尚見他頭上梳成了三角形發(fā)髻,便又說出了一上聯(lián)取笑他:
三角如鼓架;
于謙聽后十分氣憤,馬上以下聯(lián)反擊:
一禿似鑼槌。
此下聯(lián)的意思是你古春和尚的.禿頭,像個打鑼用的鑼槌。古春和尚雖挨了罵,但他很佩服小于謙的文思敏捷,對答如流,自知理虧,羞愧地走開了。
。ㄋ模
梁啟超10歲那年的一天,他隨父入城住在秀才李兆鏡家。次日晨,在花園玩耐時見帶露杏花很可愛,梁啟超便隨手折了一枝,藏在袖筒里。這一舉動被父親和朋友的家人看到,礙于面子,沒有當面責(zé)備他。進到廳堂坐下后,梁啟超的父親始終為兒子的舉動而惴惴不安,想暗示兒子一番,便對梁啟超說:“開宴前,我出上聯(lián),你對下聯(lián)。對得妙,方可舉箸,否則,只能在一旁為長輩們斟酒!绷簡⒊廊粦(yīng)允。梁父略加思索,便出了個上聯(lián):
袖中籠花,小子暗藏春色;
梁啟超聽了一驚,隨后恍然大悟,知道父親暗示自己,不免有些羞愧,因而對道:
堂前懸鏡,大人明察秋毫。
李兆鏡聽了拍掌叫絕說:“好!好!讓老夫也來考考堅侄!闭f罷,吟出一上聯(lián):
推車出小陌;
梁啟超皺了皺眉頭,立刻對道:
策馬入長安。
李兆鏡又禁不住再一次叫好。